刻意積德行善是偽善嗎?


《金剛經》云:「菩薩無住相布施,福德亦復如是,不可思量」

我們想想,如果佛對你說,「若是布施不住相,則其福德難思量」,你心動嗎?你會不會為了追求這不可思量的功德而去行「不住相布施」?可是一旦布施有了目的,有了所求,那你的布施豈不又違背了「不住相」的含義?所以啊,這句話對我們凡夫來說太難了,容易勾起我們的貪慾而走向一個悖論。當然,這句話對聖人來說不難,可是聖人之所以為聖,本身就會發自然善心,行無相布施,那麼這句話就又顯多餘,所以,我們就把他當成佛陀所說的一個事實,一個結論就好,千萬不要撲在上邊出不來。
回到現實,佛教最害怕的就是摳字眼,留表面,最後走向一個儀式和虛偽。我們判斷一個行為應當追根溯源,直指本心。何謂善,無相布施當然是最高的善,是完美的善,可是正如之前所說,這對於我們來說太難了,那我們只能退而求其次,行一種有漏之善。譬如行孝,譬如濟困,譬如尊敬他人,譬如善待動植物。這些行為,於己有益,於人有補,即便無補,亦當無害。即使此時的行為發心我們是有目的的,是為了功德的,也是值得肯定和鼓勵的。反過來,為了積功德而去瞎放生;為了積功德而去燒頭香;為了積功德念經萬遍而家務不做,置雙親子女不管;為了積功德對「上師」唯命是從,胡亂供養。這豈能算善?簡直是惡。
佛法對我們來說,很完美可又很高,怎麼辦?我們只能一步步往那走,先低而高,先缺後圓。但是一定不要走岔了,佛法不違世間法。
祝善為善是為大善,助惡為惡是為大惡。
既皈三寶,想成佛作祖並為之努力當然沒錯,可就怕只看手不看心。只知羅漢、菩薩、佛的果位,不知「善人果位」?沒做好人,能做好佛嗎?所以這個果位跳不過啊。


樓主聰明啊,一眼看到問題核心。佛教是關於心的練習,平安喜樂的心做什麼都好。可是在有這樣一顆心之前,得先練習吧?既然還沒開悟,那總還有私心吧?可是

這種行為我們應該如何評價?是否違背了行善的初衷?
行善的初衷是什麼啊,是行善吧?所以,我以為只要他人行善就好,看到都是一樣的隨喜。除非他來問我這樣做對不對,否則,我不會主動告訴他,你真蠢。——因為我自己也跟他一樣愚蠢,偏偏自己還看不見罷了。

或者說,有了這種自私功利的想法,一旦想到如何索取,就算付出了某些代價,但是「佛祖」並不認可這種行為?也不會產生福報?
「佛祖」是一個和我們一樣有煩惱的人,而不是一台超級計算機,他不會也沒空來算其他人的福報。福報從哪裡來,可以看這裡http://big5.xuefo.net/znxg_10340_1_3.htm

人們在行善的時候真的可以做到「無私」嗎?

「普天之下,無我不愛的人!」

「普天之下,無我不能相信的人!」

「普天之下,無我不能原諒的人!」


這樣的人算不算無私的人呢?——不是我,是慈濟證嚴上人


由刻意到自然,由勉強到安然。

行善就比作惡強,即便最初有所求的去奉獻,做一些善事,也會有福報。相對而言福報就會少很多。長時間的奉獻,付出也就會自然而然的去做了。

佛陀講的布施波羅蜜,是無我無求的做,目的純正,才能積累起來真正的功德利益。雖然功德利益也是夢幻泡影,但是人人都需要夢幻泡影的功德利益。


偽善哪裡不對了,總比不善要強


於自己而已是偽善,因為無利他之心;
於別人而已是真善,因為別人得到了幫助;
於本質而言,行為無善惡之分,行為的結果也無善惡之分。
拋棄世俗的善惡觀吧。就像前段時間的豆腐腦口味之爭,你想咸就放鹽,你想甜就放糖。對世俗的認識而言,想咸放鹽是為善,想甜放鹽是為惡;對佛教的認識而言,放鹽就咸,放糖就甜,無分善惡。
當然,對絕大部分人而言,希望自己能夠幸福平安,有困難時能夠得到別人的幫助,所以人們通過行善的方式營造這樣的社會氛圍,這就是佛教嘉許的善,而非佛教認為行為的本質上有善惡之分。


「刻意」和「無心」

刻意即為心有所求,心有所住。《金剛經》說:「須菩提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薩不受福德?』『須菩提!菩薩所作福德不應貪著,是故說不受福德。」

金剛經是大乘第一品經文,特別談到了「菩薩」即修行者如何面對福德,如何修持的態度。即為「不應貪著」,貪圖福報,即落有為相,即著因果,所以世尊說修行者、菩薩不應該這樣。

《金剛經》又說:「若菩薩住於法布施,如人入暗,即無所見;若菩薩心不住法而行布施,如人有目,見種種色。」 再次強調,無我人眾生壽者相,無法相,即去我人眾生壽者之見,去法見,而布施(布施略同於做事做工作行慈善事),也就是說要去「刻意」,因為一旦有所求、有所偏愛、有不平等心,即不是世尊所說菩薩大乘布施,也終究無法超脫生死、到不了彼岸。

舉個極端的例子就是當菩薩布施之時,連《金剛經》及其他佛經所說法也不可依,不應依。此為破盡法我雙執。

但並非有人時時刻刻都能做到無心,那麼在得到正見之前,還是應該以世間法、佛法所說,而布施,但千萬不可執迷於此。否則,就是世尊說的:「如是無量百千萬億劫以身布施;若復有人,聞此經典,信心不逆,其福勝彼」了。

因為「若復有人知一切法無我,得成於忍,此菩薩勝前菩薩所得功德」,追求自在圓滿,方得最終涅磐解脫。



偽善是堅持不下去的,做過幾次就不做了。
我認為能堅持一直做的都不算偽善,
不求利,不求名。


曾經有一天下午我出去買吃的。

回來時,看到公園的長凳上睡著一個破衣爛衫的流浪漢。

當時正直烏魯木齊的寒冬,零下十幾度的氣溫,等刮到臉上如同刀割般生疼。

一身羽絨服拎著卷餅,烤雞等一大堆熱騰騰的食物的我,和只穿著一層臟舊的破布的流浪漢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而我不是第一回看見他了。

上一次是在早上,他在垃圾桶里找殘羹冷飯吃。

我幾乎是本能地把裝著雞蛋灌餅放在他的旁邊,裡頭還有零星的零錢。


回到家後,我十分高興,覺得自己真是個品德高尚的大好青年。

然而高興之餘,我也開始暗自覺得哪裡不對,心想:我之所以這麼做,是不是為了滿足自己是好人的虛榮心?

最後,我得出了一個結論:
我是好人還是人渣,對於流浪漢來說,並不重要,對於流浪漢來說,能吃一頓飽飯,這才重要。


至於實在過不去心裡這個坎兒的,記住韋小寶的一句名言:
「浪得虛名比臭名昭著要好,一文不值比欠錢不還要強。」


偽善總比真惡強。


行善就是行善,別去管是真的還是偽的,重要的是,行善的人在行動了,行動起來了,就是在積福。福氣有大小之分,不帶目的去積的福很大,帶目的去積的福相對比較小,但是即使相對小,也是會積少成多的。


有心皆苦,無心即樂,但行好事,莫問前程!


不管是真還是偽,至少是做了善事。


你能夠以強大的自制力和忍耐力 強迫自己行善利人一輩子

你生前和死後 必被世人稱作「大善人」

你既行善多如恆河沙 動機如何就不重要了


謝邀。
如果不會無相布施,著相布施也不錯啊。總比貧窮下賤好過些吧?
一口吃不成胖子的。


凡是以奉行忍辱之道為基礎的行善,都不是偽善。


其實堅持做下去還有個原因,不是說堅持做的人就不偽善。

可能是相信因果報應,同時做了很多不該做的事情,並且又怕運勢變差,今後遇不到那麼多幸運的事情,從而偽善的去捐贈,去刻意行善積德。

這個跟問問風水,問問凶宅原理差不多,都是一種趨利避害心。

真正的德行不是看做了多少,而是真心做的是多少。


簡略談一下自己的看法…

首先佛教認同『自利利他』。

其次佛法中的『樂』可以分為三種:

  1. 現世樂
  2. 後世樂
  3. 究竟解脫樂

這裡的『樂』既有現實意義又可以從心理層面理解。為了現世能夠安居樂業、平平安安、遠離天災人禍,或者後世不墮惡道的目的而行善是很自然而然的。弘一法師在提倡持誦《地藏經》獲得現世利益時提到(見弘一法師論地藏菩薩(之二)):

依《地藏經》中所載,能令吾人衣食豐足,疾疫不臨,家宅永安,所求遂意,壽命增加,虛耗辟除,出入神護,離諸災難等。古德云:身安而後道隆。即是之謂。

再摘一段《印順法師藥師經講記》的內容:

若根據佛法的正義來說,東方藥師琉璃光如來的凈土法門,是適應一類眾生希求的現生樂;西方阿彌陀佛的凈土法門,則是適應另一類眾生所希求的後世樂。但這二者,都同以此為方便,引導趣入大乘,得究竟解脫為終極。

當人證得究竟解脫樂(有餘涅磐)後,便不再造善業或者惡業。

當然一邊做壞事一邊「行善」祈求加持是不應該的…「眾善奉行」前還有「諸惡莫作」四個字。

最後關於行善的功德,引用一段豆瓣佛學學習小組組長的話作參考(出處:常見問題:關於迴向)

功德不是實物或貨幣一類的東西,是我們自己切身的體驗和感悟。如果沒有這個收穫,那就沒有功德。就像梁武帝建寺供僧無數,問達摩祖師我有多大功德?祖師回答你沒有功德。


偽善也是善,要從他的行為產生的結果來看,分幾種情況:1,惠及別人的,比如施捨。這確實讓人受益了,不管他的初心如何,有人真實受益,就應有真實的正面效應。
2,不惠及別人的,比如他自己吃齋念佛,這沒損害別人的利益吧!
3,產生了有害別人利益的結果,比如亂放生,這就是在作惡了。
如果從行為人的角度來看,他肯定認為自己做的都是善行,應該得到善報。至於帶著目的去行善,只是你把這個目的分了高低,比如世俗里,求財的,肯定比天旱時求雨低俗,但你不能以偽善稱之。
真正的偽善應該是什麼呢?應該是以自私自利為目的,且行為惡劣,損害了他人利益的所謂善舉,才是偽善,比如以供奉神明為理由,向窮人強征物資,自己私留,或私留一部分,這都是徹頭徹尾的偽善。全部供奉了,他有借花獻佛之嫌,是輕一級的偽善。自己也加上了很多去供奉,那也因強人所難犯了更大的罪業,小善不抵大惡,這不是偽善,這更多的是愚蠢。


善有真有假;有端有曲;有陰有陽;有是有非;有偏有正;有半有滿;有大有小;有難有易。
有益於人,是善;有益於己,是惡。
人之行善,利人者公,公則為真;利己者私,私則為假。根心者真,襲跡者假;無為而為者真,有為而為者假。
為善而心不著善,則隨所成就,皆得圓滿。心著於善,雖終身勤勵,止於半善而已。


推薦閱讀:

TAG:佛教 | 宗教 | 佛學 | 放生 | 行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