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INTJ自居是怎樣一種心理?MBTI 測試能否主觀改變測試結果?


作為臨床心理從業人員,我不太理解那些經常把MBTI類型掛在嘴邊,當成身分象徵、識人標準甚至人生指引的人是怎麼回事。一個近百年前發明的模型,一個整體可靠性成疑,沒有效度量表的測試,被一群人弄成了cult一樣的東西,當成真理那樣尊崇,甚至用來給內心的stereotype找借口,用來拉幫結派攻伐異己。MBTI本身或許有一定學術參考價值,但被這樣搞法,我看距離星座學、血型學也不遠了。CAPT發布的MBTI專業守則,很多應用MBTI的人恐怕看都沒看過:

Interpreting MBTI? Results

  1. The administrator must use terms and descriptors that are nonjudgmental
    and describe type attributes as tendencies, preferences, or inclinations
    rather than as absolutes
    . Biased terms may slant interpretation or send messages that a particular
    preference is "good" or "not desirable".
  2. The administrator should be careful not to over generalize or
    over simplify results and imply that all people of a certain type
    behave the same way.
  3. One should not state or imply that
    type explains everything. Type does not reflect an individual"s
    ability, intelligence, likelihood of success, emotions, or normalcy
    .
    Type is one important component
    of the complex human personality.
  4. The administrator should not impose the results on the respondent
    nor become defensive if the respondent disagrees with the reported
    results or does not believe they are accurate. One should explore
    the perceived differences and help the respondent to be comfortable
    with themselves.
  5. Administrators need to be aware of, and sensitive to their own
    type biases and exert every effort to present feedback in an objective
    way.
  6. It is unethical and in many cases illegal to require job applicants
    to take the Indicator if the results will be used to screen out
    applicants. The administrator should not counsel a person to, or away from,
    a particular career, personal relationship or activity based solely
    upon type information.
  7. Administrators should accurately represent their competence
    and experience to clients.
  8. Administrators should continually upgrade their knowledge of
    the Indicator and advances in the understanding and application
    of type through education (workshops, seminars, conferences), reading,
    or other means.
  9. Administrators should provide the respondent with materials
    that describe all 16 types.

這就是為什麼真正的人格測試需要交由專業人士進行一對一面對面的評估,絕不能單靠機械規則來解讀。這也是為什麼負責任的心理測量師不會把原始數據結果直接交給受試者。

知乎上、網上一切 Ixxx、Exxx 是否適合 xxxx 的問題和答案,都沒有任何嚴謹性科學性可言,只不過是披著學術名詞外衣的市井閑聊而已。不是說閑聊就一定是錯的或者沒意義的,但閑聊就該用閑聊的心態來對待,用四個英文字母就想看透自己看穿別人,還有比這更扯談的事嗎?

這種回復大概會得罪一堆人,但這就是本人的觀點。

==========================9月4日更新分割線============================

發這帖時比較懶,專業守則部分連翻譯都沒有,未料到有這麼多點贊的,實在慚愧。評論中也有人對只貼英文吐槽,那麼下面追加一些翻譯和注釋:

1. The administrator must use terms and descriptors that are nonjudgmental
and describe type attributes as tendencies, preferences, or inclinations
rather than as absolutes
. Biased terms may slant interpretation or send messages that a particular
preference is "good" or "not desirable".

應用MBTI者(這裡指的是提供測試的相關專業人士,MBTI本就不是設計給一般公眾自測自解讀的)必須使用不帶價值判斷的詞語來解讀結果,必須把類型屬性解釋為趨勢、偏愛或傾向,而不是絕對的特質。帶有偏見的詞語會導致帶有偏見的解讀,暗示受試者特定的傾向有好壞之分。

2. The administrator should be careful not to over generalize or
over simplify results and imply that all people of a certain type
behave the same way.

應用MBTI者應當小心不要過度泛化或簡化測試結果,避免暗示同一個類型的人會有同一樣的行為。

3. One should not state or imply that
type explains everything. Type does not reflect an individual"s
ability, intelligence, likelihood of success, emotions, or normalcy
.
Type is one important component
of the complex human personality.

人們不應該明示或暗示MBTI類型能能解釋一切。MBTI類型並不反映一個人的能力,智能,成功的可能性,情感,或者是否正常。MBTI類型只是複雜的人類性格中的其中一個重要成分。

4. The administrator should not impose the results on the respondent
nor become defensive if the respondent disagrees with the reported
results or does not believe they are accurate. One should explore
the perceived differences and help the respondent to be comfortable
with themselves.

應用MBTI者不應把測試結果強加於受試者,也不應因為受試者不同意、覺得結果不準確而激發自我防衛心理。他們應當探索他們跟受試者為何有不同的印象,並幫助受試者接受自己。

5. Administrators need to be aware of, and sensitive to their own
type biases and exert every effort to present feedback in an objective
way.

應用MBTI者需要敏感地注意到自身對類型的偏見,並盡其所能地提供客觀的解讀。

6. It is unethical and in many cases illegal to require job applicants
to take the Indicator if the results will be used to screen out
applicants. The administrator should not counsel a person to, or away from,
a particular career, personal relationship or activity based solely
upon type information.

要求求職者接受MBTI測試並以其結果來過濾求職申請是不道德的,並且在很多情況下是不合法的。應用MBTI者不可只根據MBTI類型來建議任何人追尋或不追尋具體的工作、個人關係、或其他活動。

7. Administrators should accurately represent their competence
and experience to clients.

應用MBTI者應當準確地向受試者表明自己的能力和經驗。

8. Administrators should continually upgrade their knowledge of
the Indicator and advances in the understanding and application
of type through education (workshops, seminars, conferences), reading,
or other means.

應用MBTI者應當通過培訓、閱讀或其他方式持續更新自己對MBTI相關知識,對類型應用的最新進展的了解。

9. Administrators should provide the respondent with materials
that describe all 16 types.

應用MBTI者應當向受試者提供所有16種類型的說明。

註:CAPT全稱是Center for Applications of Psychological Type,由Isabel Briggs Myers本人和幾位合作者共同創建,是出版MBTI相關材料的「官方」機構,網址為 http://capt.org ,上述專業守則原文: MBTI Code of Ethics 。

多說幾句:

我自己在工作中是不怎麼使用MBTI的,也不會建議來訪者用MBTI來增進自我了解,因為我對MBTI的信效度存疑。另外我認為很多時候通過臉譜式的歸類貿然告訴一個人「你是個這樣那樣的人,有XXX特質、YYY傾向......」反而會誤導干擾他們對自我進行真正的探索,很容易使其自我認知顯淺化甚至無助化。如有必要做比較詳盡的測試,我一般選擇MMPI再輔以一些小測試,但即使是MMPI,也盡量避免把打分部分的原始判斷直接扔給來訪者。對來訪者解釋結果,必須加上自己根據來訪者背景和面對面表現得出的整體理解,盡量用不帶偏見和價值判斷,不絕對化,並且足夠通俗的語言來闡述,這才最符合人格測試的實際意義。


回答一下題主的第二個問題「MBTI 測試能否主觀改變測試結果?」吧。答案是可以,而且非常簡單,甚至只需要改變一道題目的答案就可以使你從「外向」(E)變為「內向」(I)。

Randy J. Larsen與David M. Buss在合著的經典人格心理學教材Personality Psychology: Domains of Knowledge About Human Nature中曾討論過為何主流心理學研究不會使用MBTI作為人格測量工具,其中說道:

與其他人格測驗相比,該測驗的信度較低,其中部分原因在於迫選的形式。事實上,在一道題目上的分數變動就會使你從一個類型變成另一個類型。例如,本書的作者之一參加了兩次測試,他只改變了一個題目的答案,卻得到了完全不同的結果:一次為「外向」,一次為「內向」。另一種質疑是,廣泛收集的證據表明,該測驗在預測商業環境中的實際工作績效時並不可靠。

對於題主的第一個問題「以 INTJ 自居的人是怎樣一種心理?」,作者接下來的評論或許可以幫助解答:

雖然如此,該測驗還是有著巨大的直覺吸引力,這或許是因為人們習慣於將他人劃分為「類型」,而不是從分布或連續體的角度去理解他人。

如果想進一步了解MBTI的缺陷,可以閱讀Pittenger的兩篇論文。
David J. Pittenger (1993) 在論文The Utility of the Myers-Briggs Type Indicator中寫道:

A review of the available literature suggests that there is insufficient evidence to support the tenets of and claims about the utility of the test.

在2005年發表的另一篇論文Cautionary comments regarding the Myers-Briggs Type Indicator中,Pittenger進一步討論了MBTI的局限性:

The present article evaluates several of the psychometric limitations and criticisms of the MBTI that warrant considerable caution when making inferences from its 4-letter type formula. The author concludes that the MBTI, while offering much intuitive appeal, may not yet be able to support the claims its promoters make.


貼一篇我的關於MBTI的舊文:MBTI測試,從頭到腳不靠譜 | 科學人 | 果殼網 科技有意思


答案是肯定的,而且主觀改起來很容易。
根據MBTI的專業問卷測試的算分規則:

從這個圖上可以清晰看出,93道題的各維度分數,只要了解這個算分規則,你想要哪種結果就可以得出哪種。

其實,MBTI測試比較注重測試的結果增加對自己的了解,是了解自己性格的一種方法,並且,MBTI更多一種職業傾向性測試。找尋適合自己性格職業方向。

MBTI並沒有足夠有效地證據來證明他的信度和效度,很多人過分的解讀了MBTI的結果,甚至像星座,血液一樣給自己貼上了「性格」標籤。


就字面上看,MBTI把人死板地分為16種,但這並不妨礙我去判斷一個人的大概——重點在於你如何去解讀它。

比如題中說的INTJ。當有人跟我說他是「INTJ」時,我就馬上可以有這樣的判斷:他是在跟我說他是一個相對內向、更相信直覺、更喜歡運用邏輯處理問題、看重目標和結果的人。

簡單的四個字母,就能夠向人展示你大概的性格和氣質;簡單的四個字母,就能夠看到對方的自我判斷和行為傾向。這就是它的優勢。

我不在乎它「準不準」,正如我不在乎當一個人跟我說他「喜歡看書,性格文靜,樂觀向上」時這些信息到底有多準確一樣。還是那句話,這是一個工具,好不好用就看你怎麼使用它。


一個人沒有同類:

《飢餓遊戲》之後,又有一部青少年廢土電影叫《分歧者》,裡面講述了末日之後的世界,倖存的人類建立起了一種「派系制度」,把所有人分成五個派系,但是有些人不屬於任何派系,他們被稱為無派系者;而有些人屬於多個派系,他們被稱為分歧者。

我最初思考派系制度的問題,也是覺得分得太粗糙了,後來才意識到,分類這種行為本身就有局限。我的意思是說,分得再細,也是一種人為的分類學,無法用來定義人的本質。一個人沒有同類,所有人都沒有同類,每個人都是獨立的、真實存在的個體。

類別只是表象, 不能用表象定義本質,這是反精神病學所堅持的東西。不管是九型人格、還是MBTI測試,都不是嚴謹的人格理論,它的作用只在於給人們傳達這樣一個信息——人的性格是很豐富的。但這絕不是重點,最終目的是要傳達——一個人沒有同類。

先有對象還是先有類?

我們這個時代的「理性」二字被綁架了,凡是抽象、分類、泛化、概化(Generalization)的過程,都被稱之為理性(Rational),而Rational又跟Reasonable混淆。以至於「存在即合理」成為了很多人的座右銘,而從不會去思考,這裡的合理到底是Rational還是Reasonable。這種情況,就只能請來數學老大哥了,你跟數學說Rational person代表Reasonable,數學會反問你,那Rational number呢?

反精神病學所反對的,就是這種精神病學、經濟學等領域的原教旨主義。這裡的原教旨主義並不是我們通常所說的那種「用字面意思來解釋中世紀經典,以便維護封建思想」。他指的是一種心態,雖然它同樣都具有保守傾向,但與前者不同:

用一個語言學的例子就可以快速的理解這是一種什麼心態。當我們背單詞的時候,會將各種相似的單詞進行歸類,久而久之我們就會想,他們為什麼會相似呢?僅僅是巧合?還是因為有著同樣的淵源呢?然後我們通過各種各樣嚴謹的考證,發現有些確實僅僅是巧合,而有些事出於同樣的詞源。

也就是說,從我們把一些單詞進行歸類,到考證出他們之間的歷史淵源,這中間至少是有一個過程的。如果沒有這個過程,直接把單詞相似這種現象,當成具有同樣的詞源這種本質,這就是原教旨主義。

「為了服務大眾,避免出現混亂,心理醫學體系不得不把人們歸為精神分裂患者、酗酒者、受害者額定各種類別。」但是,並不意味著我們就要屈服於這種歸類,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故事。

想要解釋清楚,這種原教旨主義心態是如何被人們接受的,就不得不回顧一下數學的歷史。不要怕,我不會講數學,也不懂數學哲學,這只是數學歷史和文化。

在數學的歷史上,有這樣一種爭論。我們管現實存在的各種圓叫做對象,而管那個周長與直徑的比例為π、邊與原點距離相等的抽象的圓,叫做類。

那麼問題來了,到底是類是真的?還是對象是真的?

這就形成了兩個派別,一種叫柏拉圖主義,認為類是真的,對象只是類的實例;一種叫亞里士多德主義,認為對象才是真的,類只是給對象起的一個通用的名字。

這個爭論持續的兩千多年,直到另一個概念的引入——集合,就像字面含義一樣,集合就是一群對象的集合。有了集合的概念,這個問題就變成了「類和集合是否重合」。我們發現,這個問題之所以爭論了兩千多年,是因為數學上的大部分情況下,類和集合真的是重合的。數學家沉浸在研究中的時候,會對研究對象(這裡指的是類)產生感情,進而就將它視為真實存在的,這是非常值得理解的,也傷害不到什麼人。只不過現實是殘酷的,當數學家從草稿紙中抬起頭,才發現,自己是那麼的孤獨……好在,大家早就習慣了這種孤獨,甚至於享受這種孤獨。

抱歉,跑題了,回到集合的問題。隨著集合論的發展,我們發現,之前在類身上運行很好的邏輯,適用於集合的時候,卻要對集合加以限制。這讓人們意識到,即使在數學領域,類和集合也未必是重合的。

而且,越是離數學遙遠的學科,這種不重合就越嚴重。

數學的親兒子計算機科學,他的重合性就跟數學一樣高,計算機的解空間已經是前人抽象好的東西了,程序員們只需要以此為基礎,構造一個程序去慢慢的接近問題空間就好了,就像我的世界裡面那樣。這種時候,類就是真是的,而對象只是他的實例,帶有某種參數的實例。

數學的兄弟物理學就不一樣了,他們需要對外宣傳科學抽象和顯示的差距,甚至於自嘲說自己的成果只是「真空中的球形雞」,他們還需要將真空中加入氣體、改變雞的形狀,讓他們一點點接近現實。

也就是說,當我們對抽象、分類的過程有了一個正確的認識,那麼他就沒什麼可怕的。數學家和計算機科學家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面,給每一個函數、沒一個對象起一個溫暖的名字,面朝大海、春暖花開。而物理學家在接觸現實的時候,坦誠的承認自己理論和現實的差距。這並沒有什麼危害。

可怕的是,偏偏越是離數學最遙遠的學科,喜歡拿理性、抽象和數學這樣的字眼招搖撞騙。沒錯,我說的就是那些市面上的心理學、經濟學、成功學暢銷書。這些打著理性旗號的人,內核卻是修辭和詭辯。可憐的柏拉圖一定沒想到,幾千年後,自己的柏拉圖主義,卻要被死對頭——智者學派的徒子徒孫們利用,還真是諷刺。

本來自己的學科還處於描述性階段,只是癥狀學和分類學,還不夠科學,但是偏偏不承認,還要裝出一副科學的樣子。到頭來受傷的,只是那些無辜的平民。所以平民組織了起來,發動了反精神病學運動(怒刷存在感),自發的闢謠。

現在,這些學問有了一個新的名字,那就是在前面加一個偽自,偽經濟學、偽心理學。這意味著,他們在學術圈已經不再是主流,但是在現實中的影響依舊廣博,反精神病學運動依舊任重道遠(再刷存在感)。

你可以說數學上的類是真實的,對象才是帶有參數的表象;而其他領域,特別會社會領域,一個個現實存在的人才是真實的,你的那些抽象的理論,只不過是一種實用的認知視角,而不是客觀、普適、萬世不易的本質。

我為自身的滅絕而感到欣慰:

我也曾經用生物性的基因來解釋性格,以至於得出了很多神奇的結論。

精神病從來就不是一個尋找同類用的概念,而是一個標示異類的方式。就好像,沒有日耳曼人會稱呼自己是日耳曼人,因為日耳曼的稱呼只是因為和羅馬人不同,而不是因為有什麼相同點。同樣的道理,北胡南越也只是中土用來概括異族的方式,沒有人會自稱為蠻夷。我么被稱之為精神病,並不是因為我們之間有什麼相同點,而只是因為與正常人同不同而已。

反精神病學,反對的就是正常人這種黨同伐異。那麼,如果有一天」精神病「成為了一個拉幫結夥、黨同伐異的理由。那麼我問你,我們和正常人又有什麼區別?

正常人都是一樣的,正常的人則各有各的不正常。

從基因的角度來說,精神病人內部的的差距,遠比正常人和精神病之間的差距大。因為正常人的數量曾經和精神病人中的某一小類數量相同,但是由於贏得了戰爭,所以指數化繁殖成了龐大的群體。就像現在佔據人口比例數一數二的漢族和盎格魯撒克遜民族,他們基因多樣性程度是很低的。反過來,那些戰敗的民族,佔據人口比例很少的民族,他們身上則蘊含著人類絕大多數的基因多樣性。

這就是為什麼會出現,精神病人比正常人更容易出天才,也容易出瘋子。因為你們正常人和我們所有精神病比較,是不公平的。你們是在用一類人和幾百類人比較,怎麼可能比得過呢?

以上就是我站在一個精神病人的角度,從生物層面上的思考出來的極左的結論。我相信,如果換做一個正常人,他多半會得出相反的、極右的結論,就是想辦法要把精神病人找出來,消滅掉,或者讓他們無法繁殖,最終滅絕,以便達成人類的進化。提到滅絕的問題,我就惶惶不可終日。要知道,正常人之所以成為正常人,就是因為他們基因裡面的擴張性。這是一個定義的問題,我們把現在人口最多的稱之為正常人。而我們精神病人之所以佔據較少的人口比例,就是因為我們基因本來就是不利於繁殖和擴張的。這就意味著,我們的滅絕是註定的……

由於這樣的原因,我決定放棄了生物性的基因角度,而是選擇社會構建論。

社會構建論意味著,我們的社會結構,正在」生產「精神病:一方面,我們的社會會產生一些負面的東西,無法消化,只能轉嫁到一部分人身上,久而久之,他們就成了精神病;另一方面,因為我們的社會無法適應所有人的生存,所以只能把那些無法適應的人,歸結為精神病。

我們的精神病,只是在這樣一種社會結構下的表現和癥狀。如果社會結構得到改善,即使我們的內心真的和正常人不一樣,但是我們依舊可以做到,表現的和正常人一樣。這也是某種意義上的滅絕,但這種滅絕顯然比上一種更加人道。

想到這裡我就舒服多了。在沒有想明白這一點之前,我總為自己未來的滅絕而感到傷心;而在這之後,我感到的則是欣慰。


傻逼才會把這種痛苦的東西拿出來顯
這種人格的描述看起來很酷,很炫,很清新脫俗不做作,實際上比較痛苦而且有大多有精神隱疾或者異常傾向,都是心頭痛不願意提起的……哪有這麼自我標籤無痛呻吟的。


如果說在MBTI系統中有哪一種人格最容易被誤測,那毫無疑問就是INTJ
絕大部分自測出INTJ結果的人實際上只中了內傾這一點而已。
為什麼他們會覺得自己是INTJ?因為INTJ型精神病是一種非常炫酷的人格,畢竟是MBTI十六人格中最少的一種。
對的,最少的一種……
然而你會發現現在網上隨便開個地圖炮都能轟到一車的INTJ,毫不客氣的,這些傢伙都是偽INTJ。
他們也並非是要有意偽裝,只是他們根本就沒有搞清楚自己真正的想法是什麼而已。
當他面對一些自己並沒有直觀感覺的答案的時候,他們會做什麼呢?
當然是像做選擇題一樣,排除法,邏輯法,理性的分析。
榮格的分類法本來就是談傾向,八元素在每個人心中都是齊全的。當你主動的使用邏輯(J)、思考(T)來做這道題,不得到TJ的結果是不可能的,而接下來,在中國的這個體制中,懷疑已經成為了很多人的通病,他們懷疑,質疑,其實並沒有自己的看法,但只要看到和主流聲音相背離的說法,就會去認同。實際上他們依然沒有自己的思考,依然是利用感覺來吸收信息,卻會產生一種自己是獨立思考、否定權威的直覺型(N)人格的錯覺。
只要這個人再有一點社交障礙,再把自己劃入內傾里,他就會得到一個乾淨的INTJ測試答案。
OK,於是,接下來我們來看INTJ的測試結果

INTJ型的人是完美主義者。他們強烈地要求個人自由和能力,同時在他們獨創的思想中,不可動搖的信仰促使他們達到目標。 INTJ型的人思維嚴謹、有邏輯性、足智多謀,他們能夠看到新計劃實行後的結果和生活中轉變為真實物質的理論體系。他們對自己和別人都很苛求,往往幾乎同樣強硬地逼迫別人和自己。他們並不十分受冷漠與批評的干擾,作為所有性格類型中最獨立的,INTJ型的人更喜歡以自己的方式行事。面對相反意見,他們通常持懷疑態度,十分堅定和堅決。

潛在的問題

1.由於有時給自己定了不切實際的高標準,可能對自己和他人的期望過高
  2.易於像緊逼自己工作一樣去逼著別人工作
  3.常常不希望別人對抗自己的意願,有時給人頑固、死板的印象
  4.易於過分強調工作,從而損害了家庭的和諧
  5.常常不記得花時間誇獎同事、下屬或其他人
  6.常常忽視了一些工作中所需要的社交禮儀
  7.有時沒有注意到他人的情緒感受,從而給人冷漠、不近人情的印象
  8.有時會因忽略了細節而沒有注意到周圍環境的變化
  9.易於過於理論化而不考慮實際情況,易受遠景規劃誘惑,難以具體落實
  10.有時想法太多,不知道哪些切實可行,不知道真正應該做什麼

是不是十分的炫酷?冷靜,理性,酷!不服從於權威,對什麼東西都有自己的判斷,我草,老子的性格碉堡了啊!
然後下面潛在的問題一看。
1.明明是自己好高騖遠眼高手低,覺得是自己定了高標準
2.明明是自己推卸責任,懶,卻覺得是逼自己一樣逼別人
3.明明是自己情商低像死小孩,覺得是自己思想太肛裂
4.明明是不會處理家庭關係,覺得是自己過分強調工作
5.情商低
6.情商低
7.情商低
8.情商低
9.我草,原來我幹不成事情是因為這個啊
10.屌絲總是滿腦子不切實際的空想,行動的時候又亂無頭緒。

好了,我們會發現,INTJ型人格,一方面把B格刷的飛起,有一種錯的不是我,是世界太庸俗的威武霸氣,一方面又完美的解釋了屌絲們自己的人格問題。
你猜他們會怎麼樣?
二話不說把這個標籤打在自己身上,參照這把自己的那些中二病和死小孩的性格都修正修正,全都歸結為人格問題,並且以此自傲。
而他們完全不知道,真正的INTJ有一個最基本的要求,那就是,智商很高。
知乎上我見過的最標準的INTJ是 @天樞真人
他是北大出身,精通園藝和烹飪,對自己極端的自律,有強烈的道德潔癖,對自己認準的事非常堅持,對制定的計劃有十萬分的行動力和自我約束力,解決問題的時候完全拋棄感情,用邏輯和理性來面對世界,且完全不在乎世俗的眼光,對多餘的社會約束摒棄如塵
甚至不惜推實妹
——啊對了,算算時間你們領完證了么?

你問我,以INTJ自居的人是什麼心理,很簡單啊,一群盧瑟,連制定自己的人生的能力都沒有,只能以這樣的方式擺開自己的B格了,當然是自我欺騙和自我滿足了


真正的INTJ才不會用自己是死理性派或者智商碾壓來證明人家是錯的呢。

因為其實,intj思考問題的時候,是先通過直覺得到答案,然後再去尋找證據。只是我們總能找到方法把這個答案圓回來,所以顯得很有道理罷了。。但是其實我們更多的時候並不是由證據得到答案,而是得到答案之後,甚至一邊說一邊腦子裡都在慢慢補充證據。。所以,我們顯得有理有據,並不代表我們靠直覺得到的這個答案就是對的。。如果對手的證據鏈不夠strong、不能說服我們的話,我們就很可能產生一種我是對的,你們都是錯的的錯覺。

從另一個方面來說,有時候我也覺得自己是在詭辯,反正堅持一個觀點就走到黑,除非對方能說服我,不然我就一直找理由找藉口來圓我的觀點。

其實也不用非去界定INTJ就一定是什麼樣,49%和1%的內傾都是內傾,不存在什麼「典型」INTJ這樣的說法。我是40%內傾,這種程度可能就是周圍的人都覺得我是外向的人,但我自己知道我雖然外向,可是非常需要獨處,只有獨處的時候才能做事。而我現在也在努力改變自己,去克服一些人際交往障礙(可是努力去維持跟大家關係都很好,真的好累啊),所以可能慢慢就變E了呢,whatever。

我覺得對應出自己的人格類型,不是讓你看你有什麼優點的啊,應該是去看看自己有什麼缺點。至少我看那些缺點都覺得說得很准,所以已經在努力去改了。比如可能疏於維持原有的人際關係,比如太喜歡去Judge別人(當然也judge自己,所以對於一些宣稱自己intj,卻只看優點而不去企圖改善自己這一點,還蠻不理解),比如以前真的嚴重沒辦法理解,怎麼有人對自己的要求可以鬆懈到那個地步,現在已經開始強迫自己認可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等等等等吧,前段時間還覺得自己不夠陽光,太喜歡批判性看事物老是掃興,所以想做歐陽娜娜那樣的陽光美少女。。目前還走在不斷judge自己的路上,但已經學著不要去judge別人。

我的一句話簡介寫的是INTJ,也並不是有什麼優越感,畢竟稍微有點智商的人就知道,性格跟人格扯得上半毛錢關係嗎?如果真有關係的話,大概是和知乎和騰訊的用戶平均智商一樣吧,大眾和小眾的區別。

就好像因為我有選擇恐懼,我會跟別人說我是天秤座哦;如果我有強迫症,我告訴別人,我是處女座哦,這樣說能讓別人更容易理解你為什麼有選擇恐懼和強迫症而已。

至少目前,關於INTJ的描述,除了一些因為內傾的人際關係障礙,我在努力強迫自己去克服(還在努力,比如強迫自己去跟陌生人接觸),所以表現的並不是很明顯之外,INTJ這四個字好過洋洋洒洒解釋一堆什麼我是完美主義強迫症啦,我做事非常獨立喜歡按著自己步調走啦,我可能沒那麼喜歡熱鬧和接觸陌生人啦之類的事情。我寫intj,你好奇我你就放進百度去搜,你不好奇我就算了。。某種意義上也篩選一下自己的朋友圈吧。

嗯,其實就是懶。


所有的性格測試的內置編程都是這樣的:
IF Result &>= What U Expect
Then "Fucking Real"
Else "Bullshit"
冷暖自知罷了。


閑得無聊……也來搞個大批判。

我當時接觸MBTI是因為榮格……至少我是知道原始測試的166問題,並且測試的進路和原始榮格心理類型學有差異,是從「內向-外向」、「感覺-直覺」、「思考-情緒」、「判斷-知覺」的劃分製作的人格類型表……這種測試和依靠這個人格類型劃分製作的「職業選擇建議」……最重要的一點是簡單,它的目的是幫助人們(通過測試表現出的維度傾向)確定自己的選擇方向,而不是確定什麼類型。
不過後來我發現還是原型和集體潛意識好玩所以就不管了。(從榮格的角度解釋夢和理解心理治療也好玩過測試一般態度和心理機能……)

這種測試當然能夠通過主觀的意願改變了……所以會建議在諮詢師的幫助下測試MBTI……
或者我這種人,知道這166題的微秒之處……就可以測試出自己需要的類型了XD

題主列舉的那種以INTJ自居的人可能是非常容易受到自側偏見影響的人(在收集信息時,更多關注支持自己議案來設想的部分)……這種心理非常不好啊,不夠智慧。
我到現在還記得……他們扯INTJ是什麼的時候的樣子( ′????ω????` )
如果說不區分榮格眼中的INTJ,凱爾西眼中的INTJ……怎麼可能去真正的討論呢……不過是繼續推展偏見罷了。
最奇怪的就是將「邁爾斯布里格斯類型指標」測試出來的INTJ型和」將榮格類型學的方法直接量化後得出的測試「測試出的INTJ型搞混……我承認他們測試出的結果可能是類似的,但是他們並不相同吧。

我覺得MBTI測試在知乎上火大概和它給出的科普寫作很像傳銷有關……尤其是關於類型是怎麼樣的的部分。
這種寫作的目的是:讀者會成為內容所提倡的那樣子,然後按照這個內容里的庸俗分類法繼續推展下去……

這是一個榮格傾向更強的測試,拿去玩吧Personality Test Based on Jung and Briggs-Myers


只有我覺得作為INTJ很苦逼嗎


我的自測結果是INTJ,但不至於「以此自居」,只是來說一下我的心態是什麼。

自測MBTI的時候,其實並不知道他在臨床是是否科學,也不知道他的嚴謹性科學性是否真的經得起推敲。只是粗略看了結果——(內向/直覺/思考/判斷)覺得:這說的不就是我嗎?

更不會去深究,INTJ到底有多稀缺,是否真的代表優越。什麼1%的,都是我看見這個問題之後百度才知道的比例。

只有在極少數時候,和朋友聊起來,會說我是這種類型的人。那時候的心理其實很簡單,只是希望被理解。
我無法用很多的語言來和並不太熟或者初相識的朋友解釋我的性格,MBTI提供了一個標準,就像是一種翻譯語言,能夠降低溝通成本,讓對方能夠對我多一些理解。就夠了。

說到底,說起「我是INTJ」的時候,和一些人說「我是XX星座」並沒有實質區別,都是告訴對方,我是這樣的一類人,希望你能理解我。

說實話,大多時候沒有必要這麼尖酸刻薄。
「你所猜測他人的心態,恰恰是你自己心態的鏡子」,這個道理是個什麼定義我並不清楚,但我覺得它有道理。

以上。


第四功能不是先天的劣勢功能嗎
哈哈哈哈 這個逗比
而且intj不是 ni te fi se嗎,哪裡有ti?

如果說他真的很擅長Ti的話,說明他在後天把他在早年經驗中並不習慣調用的Ti,在後來開發得不錯。

這就恰恰證明了了Mbti的非決定論----也就是早期經驗形成的較內核的【功能傾向性】,仍然有後天繼續塑造的空間,而不是一旦形成就被徹底鎖死.

------------------------------------------------------
以intj自居,那就得拿出以intj自豪的理由,維度傾向高可以是理由,但擅長Ti就不是是合乎邏輯的理由了。

大家可能還覺得這個intj氣勢洶洶的,確實很tj啊。但是網路上表現的人格,都有偽飾的空間,也許tj只是他後天開發出來的功能。
就比如我一個fp在網路上也敢於和人撕逼一樣;我還喜歡經濟學和政治哲學這種很需要Ti的東西,一旦思考和談論這些問題我也可以變得很tj。

請記住:
Mbti的結果是【你在最自然、無壓力情況下的功能使用傾向】,而不完全是【你的能力打分】

你完全可以是一個Te很強的fp系,因為你有人生逆襲的巨大壓力,你逼迫自己要開發和調用Te;

你完全可以是一個Ti Ne很強的S系,因為你想成為一個超級學術大濕;

但是當你累了,在家裡躺在床上看天花板一個人待著不想著那些壓力的時候,你會重歸於你的本來面目。

所以可否主觀改變?從Mbti測試的是無壓力狀態下的功能調用傾向性這一角度看,結合我上面的舉例。可以得出結論:一般情況下是不可以的,除非你的維度傾向不明顯。

很多人都會遇到結果變動的情況(包括我本人),這又作何解釋?
一是維度傾向不明顯的問題;
二是他們故意的,不討論這個;
三是他們在做題的時候,不自覺代入了自己某些時候的非自然或有壓力狀態;

比如若我在最近的幾次社交場景中成功克服了自己i的一面,光芒四射,我代入這種狀態去做mbti,說不定就能做出enfp;

比如若我近期想清楚了政經哲學上的某個議題,然後跟人BB了一通自我感覺極其良好,我代入這種狀態去做mbti,很可能我就做出了intp;
--------------------------------------------------------
以上例子皆基於本人實際經歷或經驗

核心是近乎不能改變的。
我們所認為的改變,其實是我們在社會和生活的各種壓力和需求下,不得不把本處於我們核心之外的其他功能開發好,以便調用它們來應對各種場景,更好地適應社會。

這就是為什麼同樣一件事情,大家做的同樣好,有些人覺得很累,有些人卻享受其中。因為前者是在調用非核心功能去應對,需要額外消耗精力;而後者只不過是在使用自己的核心功能,自然特別舒服和樂在其中。

但在外人眼裡,可能他們都是一樣的。


首先,MBTI確實發展速度還沒跟上時代,與當今互聯網社會相比,它沒有想到有這種屬性的社會並全球化。其次,在心理輔導+測試+專家觀察評斷一系列綜合測試下,在非互聯網社會下,MBTI確實取得過很高的準確率和很好的應用。但是在目前這種社會環境下,在無心理指導下自己做測試題太普遍,MBTI專業組織並沒有發表聲明認可這種測試結果。
【前言】
MBTI16向類型,只是測試一個人在後天職業性格穩定後的外在表現。而所有類型的描述都是研究該類型造成這種價值及習慣的形成因素是什麼。由於後天從業環境的變換,多數人確實存在二到三個區間里相互變化。MBTI各種類型的人性格描述,主要是參照先天性格和後天性格的綜合作用,對於後天因素影響較大的個例,會比較審慎的分析和判定。故MBTI最深層次的研究是什麼樣的先天性格經過簡單的職業歷練會形成這樣的職業性格。但MBTI測試系統,只是MBTI研究的實驗和驗證部分,它一直在不斷改進中。

根據我的研究,MBTI測試系統只是考察每個人價值判定和習慣的傾向性,不涉及定量考察,MBTI測試只能確定你是哪個區間的類型,而在度上並沒法測量,總之,這個發展了100多年的職業性格測試還是有些粗糙的地方。

【對於INTJ,有以下幾個疑問】
1、由於互聯網社會的宅屬性,很多人傾向IN向,但如果不是互聯網社會,他還是不是

這種傾向呢?
2、由於大環境所致,大部分成熟男性都喜歡討論**,比歐美國家的人更喜歡看**的趨

勢,這是不是更容易培養出TJ傾向呢?
3、由於百科名詞的兼容開放性,很多人往INTJ詞條加了很多很多的補充,使原本比較

嚴密的詞條顯得很臃腫,使得INTJ成了高智商、高瞻遠矚等很多優秀品質的代名詞,

引用一個網友帖子里的一段話:「似乎都趨之若鶩」。

【結合研究經歷,談談自己的看法】
我見到過幾個高階職業經理人是INTJ性格的人,結合我自己的觀察,說說我對INTJ型

職業性格中一些描述的看法。
1、INTJ非常願意和比自己聰明的人共事。這是其中一條描述,也是原始著作里對INTJ

型職業性格人的描述。MBTI是職業性格測試,所以描述適用在職場里。這裡我就不繞

彎了,簡單來說,典型的INTJ(或者有人說叫高段位的INTJ), 一個是因為沒有妒忌

心,一個是始終從大局著想要作好一件事的人。無妒忌心是天然的本性或長期職業練

就的基本素養,他從來不介意比他資歷淺很多的人作他的上級,只要他有能力帶領組

織順利前進。不介意和比自己聰明的人一起共事也絕不是因為自己可以偷懶,或者有

素材可以到外面吹噓(例如:明星團隊或創意團隊),INTJ除非必要,一般是很低調

。一切以實用為準繩,那些吹噓在某些人看來,是氧氣一般不可少。而INTJ由於沒有

妒忌心,所以時常已經默默在思考新的目標,很少費時間去想他不需要思考的問題(

比如:如何出名,或吹噓)。
所以一個公司如果是一群INTJ掌管人事權,那麼有能力的人最有可能快速的升遷。反

之,論資排輩是必然。

2、INTJ型常常只注重自己,很少去理解他人。這條表述,在我看來是不準確的。MBTI

測試量表,發展到M量表的這一段歷程來看,大量的INTJ型性格人參與其中做出突出貢

獻,他們為消除全人類之間的偏見(促進人與人之間相互理解)而奮鬥終生,怎麼能

說很少願意理解他人呢?在MBTI專業著作里,是這樣描述的:「INTJ的人經常忽視身

邊的一些細節和身邊的一些人,這是由於他們把主要精力都放在未來"(全文大意是,

他們是一群拿瞭望遠鏡的遠視眼,有時會過於專註而忘了身邊細節和身邊人,所以百

科詞條的開放性有好處,也有壞處)。
3、INTJ 是實用主義者、追求完美(是對事不是對人,也是近年說的工匠精神);
INTJ會動員身邊的人和資源朝一個偉大的目標前進。INTJ最注重實用,甚至為了節省

時間,不願意開一些膚淺而無聊的玩笑。注重實用和天生戰略家是INTJ型最中肯的評

價,所以那些好高騖遠、拍拍腦袋、一時性起的決定,基本與INTJ無緣。由於INTJ注

重實用,所以很重視職業歷練和專業性。INTJ的組織能力很強,也有很好表達能力,

用於說服團隊,信服這個戰略目標。 而近年來,詞條越寫越豐富,孤傲、不願意理解

他人全出來了.....,閉著眼想想,一個有工匠精神(完美主義)、追求實用的戰略家

,就算髮現新大陸也不會傻到一個人去探險旅行吧?那就不叫職業性格了。

所以我覺得不要簡單的用MBTI職業性格來替換星座學。其實從另一方面看,INTJ屬於

非傳統社會的人,佔比例極少,百科上說全球只有1%,這個絕對真實(我倒很希望這

個比例多一點)。百科裡面說, INTJ經常無視別人的批評和意見。這句話如果說的全

面些就是:INTJ是不怕批評和意見的,因為正確與否他自己會判斷,且決不會因為你

的批評而對你有意見。想想現在社會,就算非常熟的朋友,不說經常了,就算你有一

兩次批評或否定性的言語,過後你都會非常後悔;如果沒有察覺,沒有後悔,慢慢的

你們會越來越遠。所以,INTJ型人有一種近乎「冷靜」的大度。

【MBTI量表測試法,存在已知誤區】

MBTI測試,單看題目是比較粗略的,如果系統的測試,過程很複雜。而且它還

建議25歲後,經歷一些職業選擇的歷練並對自己有清晰認識後,再進行測試; 測試前

,必須有專業人士進行心理輔導,防止受測者以為「心中理想中的自己」和「真實中

的自己」是一回事,這是個基本誤區,而有國內MBTI專業測試網站和大公司合作的案

例,就證實了這一點。未經過心理輔導的員工,直接測試後高達70%的錯誤率。舉一個

真實例子,典型INTJ職業性格的人和本身性格非常圓滑好動的人是很難有關聯的。但

是這類人第一次未經指導和說明的測試結果就是INTJ。另外在受測人作測試題時,他

想呈現給外界什麼印象,他本人的趨利心理也是一直影響MBTI測試的難點。這個問題

一直影響這個理論的發展。甚至測謊儀的發展也受到這個問題的影響。人的心智可以

高明到在內心深處騙過自己。

【筆者自己的研究感悟】
總之,INTJ型人,對於「既生瑜何生亮」、「搶打出頭鳥」 、「先幹掉最聰明的人」

、「你知道太多秘密了..so..」以上這些想法,天生的、發自內心的無法理解。由於

他們心中有非常堅定而遠大目標,他能接收一切有意義的批評、否定、討論,只要不

是毫無根據、蠻不講理,他都會滿心接納(注意,非是接受)。因為所有的批評、討

論都會促進他重新思考,他的目的是確定沒有漏洞。 高階的INTJ類型的人能夠非常「

直接的交流」,且不會因為距離拉近就心生無趣或芥蒂。如果有這麼多的人轉變成

INTJ,那真是一個令人值得高興的事情,這將預示一個偉大的時代。


跟把星座掛在嘴邊的人沒有本質區別。


作為一個B型血的屬猴的獅子座的esfp,很慚愧,感覺自己前路茫茫黯淡無光。求知乎列位大師給開開光好伐


難道你們就沒有質疑他根本就不是INTJ的問題嗎。
還有我不認為施測師每個人理解MBTI的理論能達到符合的標準以上;再,同樣的語言也是有個體之間的理解差異。所以要通過施測師是對的來證明網上測就是胡扯不完全嚴謹。
雖然我也不相信網上的測試結果。
你們來打我吧。

另:我覺得票最高的。嗯,一下子引用了一堆資料可能確實很唬人,但是據上面我提出的質疑可以大概感受得到這是一個不怎麼有效論據。而且此答主有一種「艾瑪沒有專業資格的人怎麼可能是對的」的感覺。哈哈,這跟「艾瑪不是INTJ的你怎麼會比我邏輯好」不是一個路子嗎。我雖然贊同此答主的部分結論,但是對於這種態度我只能

還有得罪人不是說不可以,但請不要當成一個裝逼的手段。


Notice:這是我的文字live,如有幫助,金額隨意,support支付寶微信

支付寶:https://qr.alipay.com/apx04449qhxkwxng3rfdt62 (二維碼自動識別)

微信:

---
我把問題衍生一下:
Q1:MBTI模型是否科學存在?
Q2:如果存在,那麼這套評測方式是否準確? (即MBTI 測試能否主觀改變測試結果?)
Q3:以INTJ自居是怎樣一種心理?
___
A1:是否科學存在?這需要學術界討論。
A2:假設存在,那麼這套評測方式(即廣泛流傳的「問卷選擇題」形式)是否足夠準確?
回答是:不足夠。
即使這套評測題是科學的,但缺乏外界正確的指導下得出的選擇答案一定不能成為性格準確的評測參考。因為,即使是同一套題目,同一個人多次測量的給出的答案很可能有出入。
結論:即使這套評測模式準確,但一定需要外界的參與/干預(eg心理諮詢師)。
A3:以INTJ自居是怎樣一種心理?
-個人附屬於標籤,收穫(與自己匹配或缺乏的)歸屬感/榮譽感。關於這種行為不用過多批判,諸位考名校寫簡歷,買名牌包包逛街都是這個道理。

PS:根據MBTI的描述,它把所有人都歸屬在幾種有限的模型中,然而根據每種分類的人物職業舉例:都是高富帥的職業,卻沒有乞丐工人農民。

綜上,即使MBTI 是科學的,即使你的MOTI評測是準確的,收穫了「INTJ」標籤不表示註定了高富帥/總統,你仍有可能成為一個「INTJ」的農民/工人/小偷(沒有歧視)


同樣是裝逼,星座由父母決定,INTJ可以自己選真是太方便啦╮(╯▽╰)╭


推薦閱讀:

MBTI中一板一眼的學者型的人如何轉變為發明家型的人?
intp都有什麼煩惱呢?
哪些MBTI類型的人容易發展成抖S/抖M?
isfp和infp的人有什麼區別?
ISFJ照顧者型如何脫單?

TAG:心理學 | 邁爾斯-布里格斯類型指標MBTI | INTJ | 心理測量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