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冰血暴》第二季?
豆瓣:冰血暴 第二季 (豆瓣)
IMDb:http://www.imdb.com/title/tt3836974/
第二季預告片:【CrusherTV】冰血暴第二季1080P雙語預告
我想用1句話來總結一下看完第二季的感受:
(有朋友私信我要資源。大家只需要點我頭像,看我個人簡介,關注後發送劇名給公眾號,就能收到資源了~)
為了行文方便,我下面將《冰血暴》第一季叫作《冰1》,第二季叫作《冰2》。
還記得2014年《冰1》剛在國內上線的時候,為了刷它還逃了個課,看完之後便有一種強烈的感受:
「這部劇簡直「酷」到沒朋友」
不光是我這麼覺得。
《觀察家報》評價道:
看這部劇是一種完美的享受,我已經很久沒有讓我的電視盒子錄下整季的美劇了。
《費城日報》評價道:
這部劇給人一種邪惡中帶著美味的感覺。
2014年《冰1》一舉拿下了3個艾美獎和兩個金球獎,成為了最大黑馬。
在《冰1》大獲成功之後,FX立即將第二季的創作提上了日程。新的故事將設在70年代,講述《冰1》中提到的那個蘇福爾斯事件。
此消息一出,劇迷該喜大普奔了吧?
並沒有。
相反的,很多人表示了擔心。
因為《冰1》實在太精彩了,大家很怕《冰血暴》淪為那種開篇精彩絕倫,最後越來越扯的平庸之作。
這樣的擔心不無道理,還記得那部第一季口碑爆棚,開創了刑偵劇嶄新篇章的《真探》嗎?
拍攝第二季時,幾乎相同的主創團隊,卻難以達到之前的高度,最後口碑撲街。
但是,美國時間10月12日《冰2》和觀眾正式見面時
所有人都被震驚了!
緊湊緊張的劇情、恰到好處的陰森、荒誕有趣的幽默,上演了一出令人嘆為觀止的高水準大戲。
讓所有懷疑《冰2》會有辱《冰1》盛名的人都對曾經說過的話懊悔不已。
《衛報 》評價道:
「搞笑、折磨、震驚,這部劇傳達的信息能讓你的胃部肌肉收縮。讓我在同一時刻感到了緊張、局促、捧腹大笑三種心情。」
《亞特蘭大報》評價道:
「選角超棒,劇情比第一季更加豐富和曲折,天馬行空和邪惡恐怖以一種超高逼格的方式被呈現了出來。」
爛番茄上58個專業劇評網站,全部好評!外加96%的爆表觀眾評分
豆瓣上9.5的超高評分,真是逆天了~
網友mcloutier-41340說道:
這些年我看過《絕命毒師》《火線》《黑道家族》等一票神劇,也許我現在說《冰血暴》是最棒的電視劇還有點早,但是第二季絕對要成為歷史上最好看的美劇之一。
而我也可以負責任的說:
下面我簡單為大家回顧一下劇情,介紹一下相關背景趣聞。裡面的彩蛋深意實在是太多了,看一遍很難體會到精髓。
看完我的介紹,這部劇絕對值得回去再看一遍~(我個人已經看了4遍)
新一季的故事發生在1979年的明尼蘇達州。這次故事的主角是黑幫家族:格哈特家族。
一家之主奧托·格哈特,1950年繼承了父親的黑幫生意,心狠手辣的他干滅了當地其他所有黑幫,把家族生意拓展到了整個明尼蘇達州
奧托·格哈特的妻子Floyd,一個女強人,舉手投足都是戲
由《24小時》總統夫人Jean Smart飾演
家裡現有三個兒子:
繼承了父親殺人不眨眼的霸道性格和暴脾氣的老大Dodd
由《火線警告》中的Michael扮演
留著大鬍子,永遠無法對食物說「不」的二兒子Bear
三兒子Rye則是個不折不扣的廢柴,卻總是不滿意自己在家中的地位。
格哈特家族統治著整個Fargo地區的非法生意,他們手下的小弟中最牛B的當屬越戰英雄,戰鬥力爆表的印第安獨行俠---Hanzee
天有不測風雲
當年所向無敵的老爺子奧托突然不幸中風
另一夥來自堪薩斯城黑幫試圖趁機吞併格哈特家族的生意。
這個黑幫的老大是一個從不露臉的神秘光頭
為他賣命的有一個喜歡用超柔超順洗髮香波的Bulo
永遠在思考人生,滿口哲理段子的黑人殺手Mike
一對不會說話,用武力解決一切的雙胞胎打手。
他們企圖通過威逼利誘讓群龍無首的格哈特家族吐出Fargo周邊的地盤。
但地頭蛇哈特家族顯然不會坐以待斃,就這麼隨隨便便狗帶,立馬召開黑幫大會制定戰略方針
畫面右側碩大的納粹既視感的黑鷹家族徽印,展現著一個德國移民家族的日耳曼堅硬品質
宅邸里隨處可見的動物標本:在顯示地區特色的同時,又是預示格哈特家族既是狩獵者又是獵物的命運
劇中頻繁的分屏鏡頭,不僅加速著故事的推進,更是讓兩伙黑幫力量的對抗火藥味十足
大戰一觸即發!
有趣的是,《冰血暴》每集片頭都會鄭重其事地聲明:
「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
但事實上,這段故事並不是真實的,人物也不是真實的,啥啥都是虛構的
說到這,不得不提的是「Fargo」這個名字了
Fargo是北達科他州最大的城市,《Fargo》本是科恩兄弟1996年的一部電影,因為發生在冰天雪地中,而且十分血腥暴力,所以被翻譯成了《冰血暴》。
影片講述了一個廢柴推銷員為了騙錢僱傭兇手綁架自己的老婆,卻因為各種巧合,死了好多人後,罪行敗露的故事。
電影開頭便說了:
「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
但其實這只是科恩兄弟和觀眾開的一個玩笑。
兩兄弟曾坦言:
但在一次採訪中他倆又表示:
該片一舉奪得了第69屆奧斯卡最佳編劇和最佳女主兩項大獎,是科恩兄弟進軍好萊塢一線舞台的開山之作,在美國影響巨大。
圖為最佳女主Frances McDormand 和Joel Coen的奧斯卡合影
而在劇版《Fargo》的Credit里,科恩兄弟的大名也是赫然出現在了「Executive Producer」一欄
但其實這只是一個「顧問」的角色,科恩兄弟並不參與劇本創作。
真正用天馬行空的想像力撐起了這部神劇的世界觀的人是美劇《識骨尋蹤》的編劇Noah Hawley
而他本人正是科恩兄弟的狂熱粉絲。
所以在《冰2》中,我們可以看到大量致敬科恩電影的橋段。
除了開頭的「真實的故事」
第一集中Rye和兄弟見面,遲到了一個小時
電影《冰血暴》里也有類似情節:
通過把屍體攪成碎肉來毀滅證據
致敬了電影中屍體被殘忍地用削木頭的機器攪碎的橋段
這也是為什麼在這部劇畫面的左上方我們時刻可以看到「17歲以上成人才能觀看」的標識
在《冰2》中,暴力美學被發揮到了淋漓盡致
兩個擦玻璃的工人放下刷子,就能拿起機槍狂亂掃射
上一秒你衣冠楚楚,下一秒你就腦袋開花
神槍手,半條腿直接被打掉
鮮血從動脈噴涌而出,直接染紅了整個雪地
科恩兄弟曾經說過:
作為觀眾,看一部失敗者的電影比看貓王之類的成功人士要有趣的多
《冰1》里被老婆看不起,被親弟弟看不起,成年了還被高中同學看不起的馬丁弗里曼就是這樣的一個小人物。
同樣的套路在第二季中得以延續,只是《冰2》里的loser變成了兩個人:
屠夫Ed還有他的妻子,鎮子里的美髮師Peggy
Ed是一個普通的屠夫,一心只想買下鎮上的肉店,和妻子生幾個孩子,過安穩的生活
由《絕命毒師》中小眼版馬特達蒙扮演
而妻子也只是一個底層的美髮師,幹得最多的是從理髮店裡偷偷手紙
由老《蜘蛛俠》女友Kirsten Dunst扮演
期期不落地買一大堆雜誌,甚至用這些雜誌在家中地下室堆砌了一個自己的小城堡
可是,造化弄人。
就是這普通的兩個人,在全劇開始竟一不小心撞到了剛剛血刃一屋子人的格哈特家族三少爺Rye
命運從這一刻起發生了驚天的逆轉,小夫妻無法抗拒的被捲入了黑幫鬥爭的漩渦。
陷入了當地警察連環殺人案的調查泥潭
為了脫身,他們偽造車禍現場
企圖毀屍滅跡
他們寄希望於用謊言去掩蓋自己所犯下的錯,卻在命運無情的嘲弄下,越陷越深。
當他們試圖擦掉血跡時,反而露出馬腳,當他們銷毀屍體時,反而留下更多證據,他們越焦慮,我們越高興。
從故事開始觀眾就知道誰是兇手和犯案過程了,但正義的警察們仍然在那兒抽絲剝繭,還得通過誤打誤撞來取得探案進展。冰血暴故事裡的人們就像在一個沙盤裡,當銀幕上的人物,手忙腳亂犯罪或是掩蓋犯罪時,銀幕下的我們早已看穿了一切,並清楚這都是徒勞。
有趣的是:在大難臨頭之際,在不斷「黑化」的亡命天涯之旅中,Peggy念念不忘的依舊卻是那門所謂「擁抱自我,改變人生」的課程,整天不厭其煩掛在嘴邊仍然是那句:
「我要努力實現自我」
一個渴望大城市文化卻沒見過世面的小鎮女孩兒,試圖從五顏六色的雜誌尋找實現人生價值的出路,說話時總是努力引用著那一堆「心靈雞湯」般的大道理。
一股濃濃的黑色幽默撲面而來
這樣的點還有很多:
引用卡特總統被稱為「最令人不適的演講」中的片段時:
配套的畫面卻是社會罪犯頻出,人民遊行抗議,老百姓對於政府的信任瀕臨崩潰
再比如,發生槍戰的餐館裡,黑人廚師居然拿著平底鍋就衝出了廚房
《冰2》的故事發生70年代的美國
越戰的失敗和尼克松的水門事件,讓人們對政治失去了信心
石油危機造成的四處排隊和信用消費,讓人們對經濟充滿了不安
這是最壞的時代;這是愚蠢的時代;
這是懷疑的時期;這是黑暗的季節;
這是失望之冬;人們面前一無所有;
人們正在直下地獄。
一個小小的肉鋪服務員,脫口而出的竟然是「荒謬主義」文學大師加繆的名言:
這一切的一切,都是為了講述當時那一代人的迷思,那就是:
還記得第5集有這樣一個片段:
警官Lou因為自己妻子罹患癌症,詢問正在競選總統的里根:
「你真的覺得我們能收拾好這團爛攤子嘛?」
里根回答:
「普天之下沒有一個美國人解決不了的難題」
但是當警官追問如何解決之時?
里根卻閉口不言。
是的,無論是總統候選人,還是縣城的小警官,無論是黑幫老大,還是美容店店員,所有的角色無時無刻都不在矛盾中掙扎,在痛苦中反省。
Dodd叛逆女兒的一句:我不願意再為男人而彎下身子
老媽在談判桌上鏗鏘有力的回擊,泰然自若的斡旋
小人物Peggy縱使身陷泥潭,卻依舊幻想著能成為更好的自己
這是女權主義的覺醒
正直警官拒絕拿普通民眾的性命冒險,公然反抗局長的命令。
這是對官僚主義的反抗
當在越戰爭中為了美利堅衝鋒陷陣,榮譽加身,卻在歸國後因印第安人身份而被人嘲笑的Hanzee終於說出了那一句:
「Tired of this life」
這是對種族主義的深刻反省
在蕭條迷惘的70年代,美國人民嘗試了能夠嘗試的一切,來表達他們的渴望和迫切。
這股力量也推動著整部劇的主創人員,將這一切都糅合進劇情,給我們以反思。
當人們對現實失望到一定程度時,總會下意識的把目光轉向虛幻的世界,投向外太空來尋求慰藉,渴求拯救。
在《冰2》中,一個貫穿全劇的大彩蛋就是:外星生命和UFO
Rye滿身鮮血從飯館出來,看到了天上的飛碟
路人談論外星人的造訪
小女孩畫的外星人蠟筆畫
Hanzee抬起頭,天空中的一束強光
老警官滿屋子的外星符號文字
第二集末尾還引用了一段外星人入侵地球小說《世界大戰》中的經典台詞:
最後第九集的終極大戰,外星人打斷戰局,俯視這群愚蠢的人類,真是驚得我嘴都合不攏了~
除了高能的劇情,幽默的筆觸,深刻的主旨,大開的腦洞,在製作水準上,《冰2》同樣登峰造極。
好聽到爆的BGM
強迫症一般的對稱構圖
最讓人嘆為觀止的是:在《冰血暴》的世界裡,每一幀畫面的定格都能美到人眼淚掉下來。這一切都離不開主創團隊的精心設計,離不開他們對於細節的苛求。
屏幕上,我們肉眼能及的每一個細小的物件都經過了嚴謹的篩選和精心的擺放,而他們的存在為故事情節增添深度和質感。
比如上面的那張年輕警官家中的客廳圖片,不需要任何多餘的台詞,我們便可以通過畫面中物品的陳列對於這個家庭狀況進行推斷:
① 木質的嵌板,亞麻的沙發,Sears的油畫:這是典型的70年代中產階級家庭裝修風格
② 從散落在地的小火車玩具我們可以推斷家中有個尚且年幼的小寶寶
③ 而這略顯凌亂的客廳暗示著我們這一家的女主人並沒有發揮她百分子百的專註,照應了「Betsy身患癌症」這一背景。
而為了湊齊這些神奇的小物件,劇組每天都要花大量的時間在eBaY、Etsy和當地的舊貨商店進行著大海撈針般的搜尋工作。
此乃業內良心。
不過,這並不是說《冰2》沒有不足:
女權主義、種族主義、超現實主義、傳統家族vs企業黑幫...編劇似乎想要把全人類迄今為止出現的所有問題都放在這部劇中一塊兒闡明。
豆瓣網友室內滂沱評價到:
分屏、定格、慢動作、蒙太奇,無所不用其極,可是精彩歸精彩,還是顯得少了點《冰血暴》一貫以來的韻味,觀眾也對情節轉折的方式產生了些許疲倦,觀看這些錯進錯出時,心裡一直想「這故事到底想講什麼啊」,有一種雜亂的感覺。
萌C表示贊同。
這種深藏不漏的「信息爆炸」,讓我在追劇的時候就有一種如履薄冰的感覺,生怕看漏了什麼,看歪了什麼。每一句看似淺顯的對白,看似細小的物件一不小心就有可能是個意味深長的大彩蛋。
《冰2》每一集結束後,Youtube都會有Nerds花一個多小時來幫粉絲全方位無死角地分析這一集的內容
像這樣瑣碎線索的摘記萌C也弄了好幾個黑(bai)板!
但是,這些都改變不了那個鐵一樣的事實:
「《冰血暴》太TM好看了!」
因為實在是太愛這部劇了,我還特意配音製作了一個視頻,大家湊活著看看吧:
神劇推薦——冰血暴視頻
1,the couple
第九集的書里提到Peggy的過去。她一直被單親撫養,先是母親,十歲時母親因癌症去世,則換成姨媽。在姨媽的農場,她是the only child for miles around。二十歲時認識Ed,及他最好的朋友Tim,與Tim相戀,三年後Tim因越戰身亡。又過一年,她接受了Ed的追求。
根據以上這些信息,可以推測Peggy的人格。比如較強的不安全感,因為年幼失怙,且長期處境孤獨,她會害怕被拋棄,或渴望被保護。以及迴避現實,因為失去親人和戀人的方式,都幾乎是不可抗的,現實與痛苦緊密相連。以及自我價值感低,當對現實不滿又無力改變,就需要自我貶抑來適應,認定自己出了問題。以及自我中心的防禦傾向,相信只有自己了解自己,也只有自己能愛自己。
接受並不喜歡的Ed,建立假性的親密關係,就是一種防禦,她可以不投入那麼多的感情,又得到了把握現實的支點。第五集時放棄離開,說明並無詳細計劃,只是一時情急,最後對無所依靠的恐懼,還是超過了現實焦慮。在說到會毫不猶豫,毫無留戀地離開時,她的前提是:if it"s up to me。她說人不是活在真空里,意思是人是受環境影響,甚至支配的。她認為自己被trapped here。
被困時幻想離開,去過自己決定的,自由的生活,是很自然的事情,這也是另一種防禦。我只是暫居此地,所以才可以忍受。在離開之前,是塑造一個更好的自己,有了更好的自己,才有資格要求更好的生活。所以才有那些雜誌,以及潛能發掘課程。另一方面,因為心念別處的生活,此地的現實就失真了,像偷廁紙,hit and run這樣的事,只要有朝一日離開了,就可以當作沒發生過。
偷廁紙這一行為動機複雜,還可以解釋為與貶抑欲相適應,配得上目前這種生活的,當然是個inferior person。以及獲得關注的需要,她可能對Constance懷有無意識的、或被壓抑了的依戀。一個不安全感強的人,會對關注者表現出攻擊的狀態,即以不斷索求的方式,來驗證對方仍未離開。因為害怕對方會離開,所以無法自制地消耗這份感情資源,以使對方真正離開,自己重回孤獨的狀態。
而事實也是,Constance容忍她偷廁紙,就像Ed容忍她收藏雜誌,他們對她的感情都經受住了考驗。儘管她自己並不承認這些依戀。第六集面對Hank坦白時,明確說明沒有歸屬感,this is Ed"s home,for what,the dazzle?她只是在想要離開的時候,才能感受到自己離不開。
有一個細節:在Betsy講出她的推論,認為警方更該去找車,而不是找人時,Constance隨口說到,Peggy你的車不是撞了嗎?這可能是無意的,但也可能反映了一種內隱態度,即因情慾未遂,造成的對愛慕對象的怨恨。考慮到前一晚的事,證實Peggy是個bad girl,也算一次小小的報復。(看你還和我裝單純。)這也引出故事的起點之一,即Peggy因為對其他生活的幻想,對當前採取的迴避態度。
迴避意味否認/拒絕,扭曲,以幻想替代現實,等等。第一集對撞人的壓抑,以及之後對Ed的操控,第十集Ed瀕死之際,極度內疚中出現幻覺,以及稍後在車裡,向Lou絕望的詢問,所有這些,都表明她只想要flight。
也曾想要fight。第八集開始段,在高度的精神壓力下,Peggy出現幻覺,把Dodd看成了導師,並在其「think or be」的追問下,實現了一次「醒悟」:她不該再想怎麼成為理想的自我,而是直接照著那個樣子做。這是什麼意思呢?在同一集變身的Hanzee給了回答,就是隨心所欲。
拋棄整個社會,曾經置身其中的那些規則和道德,它們約束下的生活方式,而只遵循自己內心的準則。Hanzee最後想要剪掉頭髮,也是和過去的身份告別。而在Peggy,則是不再任由Ed被動地fix it,而是主動反擊追捕者,包括兩次刺傷Dodd,在背後偷襲Hanzee,以及為逃脫擊昏警察Ben。
但是沒能延續。這也說明幻想和現實的分別:幻想世界是自己操控的,想到即是做到,你甚至可以重複想像,直到自己滿足,而在現實世界,太多事無法預料,你只得到殘缺。所以當Peggy說她想be my own me,她是想把幻想帶進現實,或把現實改造得更如所想。所以Ed會在臨終前說,我們太不同了,you"re always trying to fix everything,but sometimes nothing"s broken,everything"s working just fine。他不懂她。
最後警車裡的Lou也不懂,他能理解Ed,但理解不了她。Peggy說這是因為他是男人,彷彿男人生來就被解放了,但Lou解釋說,男人只是更輕易地接受了自己的宿命,自願每日推那塊石頭上山。他沒意識到,男人/強者是以這種方式把她人變為弱者,從而擴大了自己的自由。而女人/弱者只能通過試圖控制強者來做到,Peggy對Ed的操控如此,Floyd對家族的控制亦如是。這是兩種思路。
Lou表達的思路也引出故事的另一個起點,即由Kansas City代表的征服欲。把他人變為弱者的慾望。
2,the spacecraft
UFO的出現有多重意義。首先是與目擊的歷史相符,以佐證劇集講述的是true story。其次直接引導劇情,從開始時吸引了Rye,導致他被撞,到結束時嚇到Bear,間接救了Lou。最後也是最重要的,它是個象徵,是對Peggy主題的重複表達。
外星人是一種集體幻想。把這一幻想和Peggy的幻想放在一起,就形成了正在表現的convergence。這個概念在第二集由Hank說出,指兩件事的某種相似,讓你不由從一件想到另一件。Lou舉了look on face的例子,並在第四集察覺真相後,用以勸導Ed和Peggy。兩種幻想的相似在於,當認為不滿處境由不可控因素造成,因此無力改變,那麼人就會渴望被關注,並想像其他生活的可能,以緩解無力帶來的低價值感。所以,集體幻想可以視為個人幻想的泛化,而個人幻想是集體幻想的果實。
個人幻想的背景是個人經歷,集體幻想的背景是社會進程。劇中人共同經歷的社會進程,就是war/戰爭,幾乎每個人都談到戰爭,或與某種戰爭有關。正在發生的事就被稱為一場戰爭,此外,Dodd,Floyd,Hank都談到二戰,Bear說到長兄Elron死在朝鮮,Karl,Floyd分別談到冷戰,Lou,Hanzee,Ben,Sonny都參加過越戰,Ed因為一個腎免服兵役,但Tim死於戰爭,他才開始追求Peggy。以及,Betsy被她的醫生告知,癌症是war against her body。
戰爭經歷挑戰個人的自我認知,並朝不同方向強化他們的人格。Floyd,Hank堅韌、理性,以史為戒,但也絕不害怕面對敵人。Hanzee悲憤、冷酷,因為即便以英雄的身份歸來,他還是處處被人歧視。Lou和Betsy信心不足,前者懷疑妻子生病是因為世間的惡,並向大人物尋求解答,而後者在猜測試驗藥物真假的過程中,感受著生命的脆弱和無常。Ben苟且偷安,只想升職混日子,不被逼急了不會戰鬥,Sonny渾渾噩噩,看上去天真純樸,不知mad dog被藏到了何處,Karl憤世嫉俗,勇氣和才學幾無用武之地,平日里靠喝酒麻痹感知。
這些人都沒有直接追逐UFO,但他們同處在外星人幻想的氛圍中,對此,劇中有特別的細節來說明。比如第三集,Lou遇到等候飛船的人群,聽他們猜外星人的目的,到第五集,飛船出現在Molly的畫里,守護著她們一家人,以及第八集,雜貨店的牆上貼著飛船圖,並附有標語,we are not alone。瀰漫的期待外星人的情緒,可能反映了一種集體挫敗感,即社會作為一個整體,對解決自身問題失去了信心,需要外來力量介入。而挫敗的原因就是不斷的戰爭,似乎除了彼此殺戮,再沒有解決衝突的方法。
以消滅對方的存在為威脅,來推行自己一方的秩序,這是征服性戰爭的實質。當Gerhardts還以為Kansas City只是來爭地盤,Milligan卻對Simone道出了實情,這是一場「革命」,一種秩序取代另一種秩序,稍後拒絕Lou時又說,we are the future。那麼他口中的未來什麼樣呢?Joe Bulo曾兩次解釋,一次在車上對Milligan:管理層怎麼說,我們就怎麼做;一次在談判時對Floyd:如果我的手下不服從我,我砍掉他一隻胳膊,如果你的兒子不服從你,你怎麼辦?Milligan也解釋過,對Simone:如果目標是除掉所有壓迫你的人,誰先誰後又有什麼分別?無差別殺戮,機械化執行。
Gerhardts還是被拖進新秩序。Bear處決了Simone,出於對Dodd的恨,這在Floyd看來,必定不可想像。而更讓她不解的,是Hanzee的背叛。但Hanzee的「覺醒」可能更容易。他是印第安人,常被人拿一 百年前的Sioux Falls事件嘲諷,而對印第安原住民來說,美國人大概一直類似於外星人,有著神秘的魔法力量,並藉以對他們進行無差別殺戮。Hanzee變身後發動了自己的戰爭,先是頗有幽默感地,以射傷膝蓋回敬傷膝河嘲諷,後則制定復仇計劃,並對執行途中遇到的人實施無差別殺戮。
機械化執行指令,無差別對待個人,從機器工業衍化來的社會秩序,其實是反自由的,只不過因為慾望被更好地滿足,人產生了自由的幻覺。某些人如Milligan會看到,人已成為系統運行的工具,那些被滿足的慾望,本身就是系統創造的。想要真正的自由,需向秩序開戰,而人未必想要自由,因為自由的生活,需要自己尋找意義。給西西弗斯自由,他可能繼續選擇推石頭。反面的例子是K,卡夫卡小說里的人物,他有自己的目標,但他幾乎寸步難行。第二集的標題,在法的門前,和第九集的標題,城堡,都有K的身影。(當然城堡還是呼應Constance的話,「我們」是個城堡。)
劇中人的集體焦慮,就來自對集體自毀的恐懼,即為各自的自由,不同力量間無休止的戰爭。Hank認為這是溝通失敗,所以他要發明通用語言。他應該了解,在所有語言符號的背後,真正可能通用的是哲學。比如為對抗無意義感,出現了存在主義,告訴人們活在當下。第四集的標題,恐懼與顫慄,就是克爾凱郭爾的書名。後來又發展出人本主義,說人本身就是目標,Peggy心念的fully actualized那套,即指馬斯洛的自我實現理論。而Peggy也是唯一對UFO不以為然的人 ,稱其不過是個flying saucer,她當時心裡大概連加州也消失了。
16/01/07
補充一句:Kirsten Dunst 該拿艾美獎。
普萊蒙加鄧斯特的表演完爆上一季的馬丁,對比之下我才發現馬丁就是英國王寶強,甭管是好是壞都只能有一種表演方式。
麥克米利根和漢奇兩個殺手的氣場加起來也蓋不過第一季的松頓,但他們兩位一個靠莫名的反叛動機,一個靠無比諷刺的結尾,都從劇本層面將反派的立意升華了,回味起來還在第一季之上。
然後主角家庭線上,這一季的表現也是很不錯的,betsy的角色設置,加上從小molly的點點滴滴聯想到她之後會變得那麼堅定果敢,很讓人為這個瘋狂世界裡堅守愛和正義的家族動容。
最後讓我感覺比較難受的是格哈特家族,全滅,長孫女的詛咒,長子和次子對子嗣的錯位期待,為了孩子甘願放下屠刀的熊哥,被手下出賣被弟弟拋棄的繼承人,雖然感覺誰都不愛誰但結果團滅在營救親人和捕殺仇敵上。。。似乎帶有原罪的日耳曼家族,只是為了和警察家族對比,就要背負如此悲慘的命運嗎依然相當出色,不過相比第一季還是有一定的差距,主要是故事走向不像第一季那麼自然,很多情節拐點有刻意的痕迹,再有開篇稍有些慢熱,直到第4集才開始精彩紛呈。另外,在我看來,這是鄧斯滕自《夜訪吸血鬼》後的最佳表演。這個系列的氣質故事敘事實在太對我胃口,嚴重期待第三季。
最後一集。冷血殺手Mike Milligan在「出色」完成任務之後,得了一份朝九晚五的辦公室白領工作。全劇荒誕性的最高點。
難以想像他以後加班加點做報表的日子…
「一季度的財務預測和收入報表13號就要交…」
Peggy,史上最強女司機,引發了兩大黑幫的火併,死傷無數,包括自己老公,並二傷了越戰英雄+神槍手Hanzee,自己卻安然無恙。若干年後為了替老公報仇整容變性並改名成Lorne Malvo,團滅了同樣整容改名的Hanzee一手建立起來的犯罪帝國。
看完第九集來聊聊大家關心的飛碟一事吧。編劇故意把故事編得出現一個大坑,我的理解還是這樣:增加故事的荒誕性。如果所有事情在一定的邏輯下發生,那就是編劇的故事,那就是一個虛構的故事。如果來了一個荒誕的橋段改變了事件的進展,那麼就如片頭所言『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了。人家都告訴你這是個真實的故事了,你怎麼不相信呢?你看到哪裡不相信了呢?是一開始就當玩笑看那有沒有飛碟你也不必當真吧;那你一開始就相信這是真的,那你也應該一直相信這飛碟就是出現了吧,飛碟就是改變了這個事件的發展,這是那個地方志里寫著的。你看,你讀到地方志這裡又開始不相信了,沒有這麼荒誕的事件吧。可馬克吐溫說過:『事實往往比虛構更加荒誕。因為虛構往往源自邏輯,而事實沒有邏輯可言。』飛碟其實不能真正出現到事件的節骨眼上,或者頻繁出現,那樣就成非現實主義作品了。所有人動機和結果完全被荒誕控制。飛碟幾次出現其實完全不影響編劇里的故事走向,該撞死還是撞死,該一槍打死就一槍打死;啊?結果沒打死,還跑過來掐人來了,補槍打死;這樣套路下去應該不算神作了吧,也不算片頭的『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了。而且最後的最後那句神來之筆,還有很強的諷刺意味。當所有人、包括鏡頭前的觀眾你我都在糾結為什麼會出現飛碟的時候,屠夫妻子說『那不過是一個飛碟而已啊。』這是借妻子之口的編劇在嘲笑觀眾傻逼啊,你糾結飛碟你就和那裡的所有人一樣啊,你身處其境的畫你也會被搞死的,你也不會比得了那對夫妻的。濃濃的諷刺意味,如果你糾結飛碟的話。
我怎麼覺得第一部更好看呢
他老婆有毒
剛看完第五集,個人感覺比第一季更好:整體風格應該是魔幻現實主義,混亂荒謬的真實中包含若干隱喻,超自然現象點串其中;編劇屌暴,多線情節神展開;人物飽滿,行為的前因後果交代清晰;精彩的嘴炮和高逼格的說教;一屏多畫,用得很有說服力;傑西·普萊蒙 hold 住全場。
主角活到了第一季所以懸念在於問題怎麼被解決的而不是主角會不會死
然後,竟然是飛碟讓二哥分神導致二哥在殺主角的過程中被反殺了!
飛碟還讓印第安殺手分神了,不過從後面看殺不殺這隊夫婦都不重要
總之看慣了比野比劣甚至比優看比運也是挺帶感的
————
解釋
兩個團隊比賽,首先比優,看誰更厲害
然後是比劣,都一樣厲害的話看誰缺點少
然後是比野,都一樣厲害而且沒有缺點的話看誰路子野
————
這裡。。。飛碟都出來了。。。
不過其實最後一次飛碟沒出來主角死了對大勢也沒有什麼影響
但第一次對劇情的影響太致命了,間接導致了三弟的死,但其實三弟沒死也還是要干
只不過沒有這麼亂,沒有這麼好看了
這部劇好看就好看在於足夠亂沒什麼好評價的,神劇,除了最後一集顯得略平淡。劇中一個肉店賣肉的女孩都能隨口說出加繆書里的話,瞬間就讓你感覺很燃。
我已經好幾年沒有看美劇了,這部電視劇重新激發了我追美劇的熱情。
屠夫的老婆好漂亮,很喜歡,黑幫老二的女兒略放蕩,但是也很漂亮。
為什麼美國影視劇里沒有那麼多瘦得和排骨一樣的女人,是因為美國人並沒有近乎病態的以瘦為美嗎?有沒有美帝留學的為我科普下這個問題。
亂開點腦洞,或許什麼時候我們不再近乎病態的苛求以瘦為美,我們才能真正成為超級大國。剛剛看完第六集,這集觀看過程中,我一直處於一種緊張又急切的狀態中,看完了好久才回過神來。有當初看真探S01E04時給人的壓迫感,劇情推進實在扣人心弦~這集我給滿分!大鬍子表現超贊!
顏值擔當警長老爺子,全場最佳操作印第安人韓奇!
一個側面諷刺了資本主義的城市病。女理髮師佩吉就是當下北上廣地鐵里如過江之鯽的白領的寫照。他們不過是資本主義大機器系統的一個螺絲,機械地朝九晚五,做著機械且面對客戶如雞般低三下四的生活。只有疲憊的深夜,才卸掉偽裝,做2小時自我,然後趕緊睡覺應對明天。這2小時自我還未必是真的自我,他們在時尚機器的洗腦下,一邊看著「你擁有某某牌產品就能擁有自我」,幻想著挎上攢了半年的PRADA、YSL,就能在高端聚會中被貴人看上,實現貴族夢;一邊痴迷成功雞湯,在一個個如養雞場籠子般的格子公寓中,策劃著下一步的攢錢買房或創業計劃。
第二季很好。
但是沒有第一季好。
區別在於節奏過於緩慢,因為要表達的東西太多,比第一季要多得多,這就使得劇情過於冗長,不夠簡潔。
最搞笑的在於黑幫兄弟三人,沒一個有用的,但凡有一個厲害,問題都解決了。特別是老大,幾歲就能殺人,居然被個娘們電得不要不要的。
黑人殺手也是廢柴。
警察基本沒用,就是在收拾爛攤子。論騷我就服Mike
這是女權主義在美劇史上被黑的最慘的一次╮(╯_╰)╭
神劇
確實很精彩。沒看第一季,先看的第二季,所以無法比較,很早以前看過電影版的,但也基本忘光了。
先說表演,無論主角配角互彪演技實在過癮。三兄弟各有特點,很像《教父》里的三兄弟設置,老大很帥啊,雖蠢到霸氣側漏,老二有點大智若愚,老三嗯就不劇透了。蜘蛛女鄧斯特自憂鬱症之後,演技越發精進。她的老公很像大號的馬特戴蒙,原諒我不知道這個演員的名字,真的很呆萌啊。還有黑人跟雙胞胎三人組,每次出場必大段哲理比喻,很有《低俗小說》里塞繆爾的即視感。還有豆逼律師啊,讀書女啊,個個精彩。
然後配樂,鼓點很贊。
劇情緊湊,分分鐘一波小高潮。主線劇情外,再點綴一些美國夢啊,戰爭反思啊,外星人啊〈這個太劇透了。。〉,逼格滿滿啊。
三兩下刷完前面幾集,等更新好煎熬啊。
推薦閱讀:
※讓你感動到哭的電影是什麼?
※如何評價網劇《心理罪》第一季?
※如何評價電視劇《紅高粱》?
※如何看待最近中國青春片泛濫的現象?
※第10放映室的這句話是在說《色|戒》是爛片嗎?
TAG:美劇 | 影視評論 | 冰血暴(Farg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