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漫、遊戲或者科幻片里出現過的哪些建築最令人震撼?
魔幻電影也可。
2002年隨著士官長與(烤他那兒/扣ta那兒)一起迫將在halo上面。
由於被外星聯盟追擊,意外發現環狀非自然物體
飛船準備迫將到這個神奇的天體
環帶內裡面上藍藍的白白的很漂亮哦
當登錄到環狀帶上, 走出飛船。尼嘛喲~ ( O 口 O ) 藍色的是大海 白色是雲彩, 癲癇發作。
十多年前大家在玩cs時,在xbox上玩到了halo,當時嚇傻了。
#----------------------------------------------------------------------------------------------------------#
# 背景介紹自維基百科
在銀河系遙遠遙遠得過去,一個強大種族先行者(Forerunners)與一種寄生生命洪魔(Flood)發生了戰爭。
#-----------------------------------------------------------------------------------------------------------#
先行者戰鬥形態
洪魔原初形態。
#----------------------------------------------------------------------------------------------------------#
洪魔通過寄生其它生命迅速擴散到整個銀河系帶來了一場浩劫。其中一個種族人類受到影響,與先行者發生了衝突。加上與人類的戰爭,先行者沒有辦法控制住洪魔,先行者設計了最終武器來應對萬不得已的結果,這個武器叫做「光環陣列」。當光環陣列啟動時,它們將清除銀河系一切生命以此來消滅洪魔,銀河系生命歸零之後那些逝去的生命樣本將被重新播撒在銀河系中。最終先行者還是啟動了光環整列,遺迹靜靜放在銀河系各個角落等待著生命的再次繁榮,但遺迹里的故事再也沒人知曉......
還是想答一下。圖可能略多。
如果是巨型都市類建築,震撼的起源一定是弗里茨·朗的《大都會》。
《大都會》。
《銀翼殺手》中的一個畫面,不能說兩者必然是借鑒的,但...其實我就是這麼想的。
《大都會》運動會場景。
塞隆主演的《魔力女戰士》。不能說兩者必然是借鑒的,但...其實我就是這麼想的。
《大都會》里的...
上面我看見有朋友貼了,乾脆再來一發,《第五元素》里的經典跳躍圖,大家開一下腦洞,把鏡頭往上轉90%再往右轉90度....然後,我不能說兩者...好吧我不廢話了- -。
其次,《銀翼殺手》刻畫城市的震撼程度也是史詩級的,日後很多作品都能看到它的影子。
《銀翼殺手》城市模型。
這是《銀翼殺手》里地面雨不停,打傘的場景。
這是科林法瑞爾主演的《全面回憶》。致敬不致敬的就不說了,但...嘿!你們油傘是一家買的吧!
《銀翼殺手》
貝爾主演的《撕裂的末日》。
《撕裂的末日》就城市和故事設定肯定是更貼近《大都會》,所有反烏托邦設定的都市都會有意無意的往那個方向靠。其實也是種無奈。
《銀翼殺手》還滲透到了動漫作品裡....特別出名的就不點名了,說個相對冷門的。
《天空之艾斯嘉科尼》....光是先進一些。
對這兩部電影的膝蓋到此為止。
上面有朋友提到天空之城。浮空城確實挺震撼的,不過留給我特別深刻印象的卻是《天空之城》里的山城。沿著懸崖造的城鎮,太浪漫了。
真正震撼的天空之城是另外一部我特別喜歡的電影《移魂都市》里的。
也就是這一幕。
說兩個震撼又窒息的。
《妙想天開》里最後一幕。又是反烏托邦,結尾梗在《repo men》里又被用了。
《心慌方》電影里那個不斷移動巨大的矩陣太震撼了...截圖沒辦法,要鏡頭動起來才能感受到那種恐怖壓抑的氛圍。巨大,窒息,沒有出口。
然後就是一系列有蒸汽朋克風格的建築。遊戲為例就是《機械迷城》。
動畫為例就是《哈爾的移動城堡》《蒸汽男孩》這些。
電影為例就最經典的是《童夢失魂夜》
像不像機械迷城。然後還有《天空上尉》《微光城市》等等。
啊,沒完了,還有賽博朋克,《攻殼》《黑客帝國》不貼圖了....
奇幻的,《魔戒》的宏大是真的無與倫比。特別是在遊戲里,一個莫利亞地圖可以走2個小時不重樣,還迷路,喪心病狂地虐待過我。LOTR遊戲地圖要比WOW的大太多,而且史詩感極強!
再提一下弗里茲朗的《尼伯龍根》1,2. 也是奇幻類電影史詩作。沒合適的圖...
最後其實很多虛構電影,奇幻的科幻的建築都有原型。
電影《天玄地黃》里的很多真實場景震撼了我。一點不比虛構的弱。
被各種借鑒的九龍寨。
克爾白神廟,麥加。
就這麼多吧- -。
友情提醒: 圖巨多,請謹慎考慮閱讀本案之網路環境。
Friendly Warning: Pictures very much, read with free WIFE.
正所謂,不會拉小提琴的馬拉松跑者不是好畫家,今天,大叔我就來跟大家講講如何燒好一道菜。
且慢!幫主!再跑題跑得沒邊,信不信我就把你給突突了......
Guy ~~~~~莫衝動!來,坐下,有話好好說......【1】
對於幻想類題材(科學奇幻)作品,不管是文學、漫畫、遊戲還是電影,最要命的東東,就是「設定」——一個「超越現實常理」的設定。這些作品中的所有元素,不論是場景,人物還是情節,都必須據此為依託,相應展開。平
無論這個「超越現實常理」的設定有多麼逆天,順著這個思路,構建具有說服力的場景,忠實反映「設定」的特徵,不要讓觀眾齣戲,是一部科幻作品得以獲得成功的先決條件。
在科幻電影的浩瀚資料庫中,頗有一些跟建築場景構建有關的,令人(部分強迫症患者)印象深刻的實(Lan)例(Pian)。比如:《星際迷航:暗黑無界 》(Star Trek Into Darkness -2013)【2】。
請看大屏幕:
上面的五聯拍,講述的是Kirk船長對危急形勢作出了機智的判斷,在電光火石間用眼花繚亂的手法打開了一個消火栓,向敵軍擲出消防水帶和消防龍頭,成功擊落了對方戰機......
雖然那個消火栓看著確實蠻高大上的——我們這些裝修佬每次要包裹消火栓都很傷腦筋——可是......老師!能夠做空間躍遷超光速星際旅行的人類,在他們自己的總部,真的還需要靠消防水龍頭保護家園么.....《高層建築防火規範(美利堅版)》其實一直沒有再重新修訂了是吧?......那防火分區和消防卷閘還是按原來么......這玻璃違反規範了,沒有夾膠,沒有夾膠,沒有夾膠......
齣戲出的根本停不下來。
讀書的時候,曾經遇到一位老師,語重心長的教導大伙兒:你們啊,做設計目光要放長遠一些,這樣才能適應未來的發展——大家紛紛點頭,趕緊掏出小本本把老師的話記下——老師又接著說:但是......也不能一下走的太遠了,消失在天際,特么的別人就看不見你了......你們說,你們這次交上來的作業都是些什麼鬼!!!!
上圖這條奇奇怪怪的東西,是幫主學生時代設計的火車站。長得其實算OK啦,6分,不能再高了。童鞋們那邊的作品裡,還有更變態更奇葩的。至於我們老師的作品,比如樓下的這位河南阿隆索教授......好消息是,大伙兒現在都挺老實的,暫時還沒有出來實質性禍害人間的跡象......
Project Tabakalera, 建築師 HERNAN DIAZ ALONSO
圖片來源:XEFIROTARCH / HERNAN DIAZ ALONSO / MAK LA
要尋找奇葩的具有」科幻未來「味道的建築造型,到世界各大頂級建築院系裡面一抓一大把。AA, SCI-ARC,哥大,這些標榜前衛的院系裡面,堆滿了行外人完全不覺得應該稱為是建築的各種模型。相比之下,好萊塢或者日本動漫界的那些場景,算是非常保守的了,好歹還能看出來是給人或者生物使用的東西。生
其實,單純拗造型是沒有出路的(還得學會美圖秀秀),科幻電影裡面的場景設計,如果走得太遠,觀眾就不買帳了。
在經典科幻電影中,那些高度契合作品設定,給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建築空間——包括所有相關的人(外星生物)造環境——儘管其設計所受到限制遠遠少於現實世
界,依然需要遵循一些特定的規則,絕對不是毫無根據的天馬行空。認真的去解讀科幻電影中的場景構建,那並不是單純的打造出一個「狂拽酷炫」的造型就完成任務,其中同樣貫穿著一個非常縝密的設計思辨過程。
絕大多數的科幻電影,其基礎設定會利用到以下兩個要素:科技落差與時間落差。
關於科技落差。
整個人類的建築史,在某種程度上講,可以說就是一段對抗地球重力的血淚史。而為了形成科技落差,創造出」震撼」的幻想環境,最簡單直接的辦法,就是讓建築擺脫重力的束縛,浮起來。最
比如在《遺落戰境》(Oblivion - 2013)【3】中,絕大多數的場景構築物,造型極盡簡潔,絕不花哨取巧,卻在表達對抗重力方面,下足了功夫。
懸浮於海面上的巨大的機械裝置。
Tom Cruise夫婦的棲息之所,依靠一條看似非常單薄的懸臂支撐於雲端。
整個建築是具有極簡主義傾向,然而特點異常鮮明,令人印象深刻。
別人家的下班回家......
在雲端和媳婦兒一起泡澡,是怎樣一種體驗?恨
.
作為這一基礎設定的延續,漂浮於地球衛星軌道上的外星人裝置,在形態上遵循著同樣的建構邏輯。
劉慈欣曾經說過:介個宇宙中,真正厲害的武器,是物理定律本身。於是,有的電影乾脆就重起爐灶,重新設定物理定律。
是的,我說的就是《逆世界》( Upside Down - 2012)【4】。
在本片片頭,我們已經能看到劇組濃濃的機心......這部電影其實就不要太在意那段狗血情節了,真正的主角就是裡面奇奇怪怪的建築空間。
需要注意的一點是,雖然也是頭頂一片城市,但這部電影里的場景,在物理特性上(先不管經不經得起推敲),與《星際穿越》最後那個土星軌道空間站中的城市有本質上的不同。
這棟連天接地的塔樓,是整部電影得以鋪陳敘述的核心元素。小
.基於這種設定,場景中的使用者,其行為模式也有了完全不同的表達。許多看似實驗性的場景,卻有了實質性的邏輯依據。(其實我比較擔心的是OL會不會走光......)
構成建築的基本界面也有了完全不同的解讀。人們圍繞著水晶燈起舞,天花管道成了地面鋪裝.....
而在一個更為宏大的尺度上,建築,城市與自然環境的關係,也顛覆了常規的套路。
當然,好玩歸好玩,坦白的講,抬頭看不到頭頂一片藍天,感覺會很壓抑的......嗯,還是算了。
剛才提到尺度。
遠古時代的人們就已經懂得利用宏大的尺度,去表現集權的威嚴。而在今天的科幻電影裡面,也經常會藉助戲劇性的尺度對比來展現與」真實現實」世界的科技落差:更大的跨度,更高的建築,更巨型的體量.....反正不要動腦,往"大"里死整.....
《飢餓遊戲》(The Hunger Games - 2012) 【5】所構建的儀式性建築場景。中軸對稱,超大尺度,在建築場景表達中,如果要上幾口濃烈的官腔,這便是保守但超有效的手段了。 頭
女主後來靠著打雷閃電的光才發現.....原來你死我活的這個地方,其實就只是一個大溫室。嗯,讓我想一想.....靠,好大一朵穹頂,又是山又是海的......
《重返地球》(After Earth - 2013)【6】,纖細的橋樑,高聳的塔樓與巨大的自然峽谷的對比。
這是《重返地球》中,不多的幾個讓人能記住的場景之一。完全沒有柱的大空間......(好吧,好吧,我純粹就是為了捧一下Will Smith的場。)
同樣是峽谷中的穿行,《遺落戰境》中,小小的飛船旁邊是巨大的人類建築遺迹。
依靠尺度,簡化形體,突出人物在大環境中的微小體量,能夠達到一種戲劇化衝突效果。這既是一種最基本的建築設計手法,也是科幻電影場景構建的慣用技。
《移動迷宮 》(The Maze Runner - 2014)【7】裡面一個令人印象深刻的場景。沒有過多的裝飾和細節鋪陳。純粹藉助巨大的建築構建體塊,形成一種無所不在的壓迫感。
而且......
別看這堆水泥鋼板愣頭愣腦,粗粗苯苯的,特么的可全都是能活動的.......救命啊~~~
《殭屍世界大戰》(World War Z - 2012)【8】。衝擊耶路撒冷高牆的喪屍。場景的衝擊力同樣個體與建築在尺度上的強烈反差。
作為反重力與大尺度兩種手法的結合,在科幻電影中,還有一種幾乎是被用濫的手法,叫做——「立體化都市」。
其表徵,一是建築界面的全向度立體化構成;二是極限高密度,三是一定會來一段生死時速的飛行表演......是的,就跟主角跌落懸崖必會抓到一棵樹一樣大路。
以下是科幻電影中幾個還算靠譜的「立體都市」。
《第五元素》(The Fifth Element - 1997)【9】
《雲圖》(Cloud Atlas - 2012)【10】
《全面回憶》(Total Recall - 2012)【11】
對於上述實例,在表現高密度城市特徵時,普遍會將曾經的「九龍城寨」作為其中一種參考模板。這種做法,據信是源自1982年經典老片《銀翼殺手》(Blade Runner)。之後成為了特定文化符號,只要是高密度的城市聚落,似乎必定會來一下,表達對於社會底層亞文化生活模式的關切......
《雲圖》,一閃而過的神秘小亭子。
《全面回憶》中的貧民窟。
正所謂:距離產生美感,異地戀是註定不會幸福的。科幻電影的另一個重要設定參數,是時間上的落差。
對建築廢墟、文明遺迹的渲染,又是一種營造時空深度,表達時間落差的慣用技。
在《黑客帝國 I 》(Matrix - 1999)中,"真實世界"中破敗凋零的城市剪影只是一閃而過,這看似隨意的一筆,已將最後一小撮自由人類的孤獨與無助,如影隨形般附著於觀者心中。即便其後的場景如何華麗,也無法跳脫出那種陰森恐怖的基調。
已」遺迹「為主線的《遺落戰境》中,用大量濃重的筆墨,無比華麗的特寫鏡頭,掃描一系列的廢墟,從月球到五角大樓,無一倖免。
完全可以沒有對白,人物角色在與這些廢墟場景角色的互動中,已經足夠有效,默默的推動著情節的展開。
時空的滄桑感,油然而生。
關於場景上的時間落差,有一個最好的實例:《普羅米修斯》( Prometheus - 2012)【12】。兩種文明,穿越時空交匯於一個孤獨而陌生的星球。而這正是推動整部電影情節演進的主線。
人類的飛船與先祖飛船在尺度上及數量上的強烈對比。
人類如朝聖般像先祖飛船進發。科技上的落差被遺迹的歷史感所淡化。(因此才會有後面的神展開。)
在兩艘飛船中,都有人造人走向走廊盡端的場景。(該死的居然還不約而同的泛著紅光....)
兩種文明的科技樹不同,令人造構築物在形態表徵上產生了巨大差異。
這是我最鍾愛的一個細節:全自動場地勘察機器人。(真的是很希望能早日擁有一台。)
同樣是通過全息光影進行虛擬場景的構建:
人類著眼於地球本身。
先祖文明則特么野心遍布整個宇宙。
女神的房間,不斷變換的地球風景是最引人注目的裝飾。
先祖文明則在裝飾上則有著自己獨特的圖騰。
飛船駕駛艙,空間充滿質感。各種裝置細節的對比。(再回想一下Star Trek那個雷人的消火栓?)
由衷的說一句,在技術層面絕對稱得上是一部偉大的科幻電影。作為科幻電影場景構建的巔峰之作,《普羅米修斯》當之無愧。
現在,我們可以暫時來做一個小結了。
「超越現實常理」的設定,是科幻電影的核心。而他的場景製作,既與電影技術本身的進步密不可分,更與大背景下整個時代和科技水平緊密關聯。再過幾年來看,在今天看起來非常酷炫的諸多電影,不論是從理念還是視覺效果,必定會經不起推敲,顯得落伍。
正如本答案中的若干內容和觀點,肯定也需要因勢而動,在今後不斷的更新。然而,無數科幻電影中,總會有一些經典,可以超越短期的時間效應,相對長久的留存下去的。
比如這一部,幫主心目中,科幻電影永遠的第一名。
參考文獻
1. The Matrix
中譯名《黑客帝國》
Directed by The Wachowski Brothers
Release date: March 31, 1999.
2.Star Trek Into Darkness
中譯名《星際迷航:暗黑無界》
Directed by J.J. Abrams
Release date : April 23, 2013.
3.Oblivion (2013 film)
中譯名《遺落戰境》
Directed by Joseph Kosinski
Release date :March 26, 2013
官方鏈接:http://www.oblivionmovie.com
4.Upside Down (film)
中譯名《逆世界》
Directed by
Juan Diego Solanas
Release date : 22 August 2012
5.The Hunger Games (film)
中譯名《飢餓遊戲》
Directed by
Gary Ross
Release date:March 12, 2012
官方鏈接:http://www.thehungergamesmovie.com/
6. After Earth
中譯名《重返地球》
Directed by
M. Night Shyamalan
Release date: May 1, 2013
官方鏈接:After Earth | Official Movie Site
7.The Maze Runner
中譯名《移動迷宮》
Directed by
Wes Ball
Release date : September 11, 2014
官方鏈接:The Maze Runner
8. World War Z (film)
中譯名《殭屍世界大戰》
Directed by
Marc Forster
Release date :June 2, 2013
官方鏈接:Brad Pitt in WORLD WAR Z
9.The Fifth Element
中譯名《第五元素》
Directed by
Luc Besson
Release date :7 May 1997
官方鏈接:The Fifth Element
中譯名《雲圖》
Directed by
- Lana Wachowski
- Tom Tykwer
- Andy Wachowski
Release date : 8 September 2012
官方鏈接:http://cloudatlas.warnerbros.com/
11.Total Recall
中譯名《全面回憶》
Directed by
Len Wiseman
Release date: August 3, 2012
官方鏈接:Total Recall
12.Prometheus (2012 film)
中譯名《普羅米修斯》
Directed by
Ridley Scott
Release date: May 30, 2012
聲明:
本案所涉之電影相關場景圖片,均來源於影片官方網站,或官方正式授權之播放載體;本案僅供學術交流之用,請不要不要千萬不要進行商業性轉載。
彩蛋。EVA裡面第三東京與其地下部分,當年震撼死我了,第一次看到活的城市。新劇場版有一段早晨的新東京市,清晨熙熙攘攘的人流和巨大體量的機械城市一同在寧靜的陽光里流動,簡直夢幻。
居然有人嫌棄我圖不夠-。-,只好去截圖再發一下咯
音樂在此 配合觀看效果更佳2EM09_YAMASHITA-鷺巣詩郎, 2EM09_YAMASHITAMP3下載,歌詞下載想到一些日本動漫里的建築。
首先是這輩子最震撼我的,一個不祥、不吉、不明、不滅,散發詛咒的惡意和寂靜的死亡氣息的建築群,來自伊藤潤二的中篇漫畫《漩渦》。
這個故事主要是說一個叫黑渦鎮的城市,毫無原因地陷入了一個關於漩渦圖騰的詛咒當中,並完全走向滅亡的故事。故事的最後,男女主角在城鎮的中央發現了通往地底的螺旋樓梯,並在下面發現了這個古老的建築群。為了更好展現這個建築群地獄般的黑暗魅力,完整附上最後一話(13張圖)。
雖然伊藤潤二的作品在恐怖漫畫中也算比較著名,但好像一直都沒有人指出一點——伊藤潤二其實是一個克蘇魯作家。他的作品題材很多都涉及一種「宏偉的未知」,在巨大的自然恐怖中,人類無能為力且一無所知地走向死亡。所以,幾乎從不寫鬼魂的伊藤潤二並沒有繼承和式恐怖,他繼承的是洛夫克拉夫特的美式「宇宙恐怖」。大家假如同時看過漫畫《漩渦》,小說《瘋狂山脈》和電影《普羅米修斯》,就會發現它們極其相似。個人覺得《漩渦》的最終話因為這個建築群而成為伊藤老師的最高傑作。
然後是《攻殼機動隊:無罪》里的高聳入雲的巨大關公像群。
嚴格來說應該是故事裡某個香港公司的工廠以及它周邊的建築群。《無罪》的故事,是說某種市面上販賣的服務型機器人,發生殺害主人的刑事案件。主角們不斷追查,發現事件的來源出自一個專門生產自動化網路化義肢的香港公司身上。這班香港人不僅走私義肢,讓黑貨流到市面上,公司員工還念念叨叨地念著佛經和四言律詩,進行不知為何的哲學散播活動。
這麼有追求的香港工廠,不出所料建築也很有特色。金屬雕刻的巨大龍像,盤繞著殘舊金屬鐵皮外牆的工廠,周邊無數高聳入雲的籠柱,每個頂部都有一個關公像,在霧霾嚴重的黃昏中,白鴿不停圍繞著建築群,正門一個巨大無比的關公像,底下是面向四面的龐大八卦鏡,背後是多年被雨水沖刷已經模糊的石刻字對聯,只能勉強辨認出一個「壽」字。
在《無罪》裡面,有無數這樣的糅合著東方迷信、骯髒潮濕街道、蒸汽管、網路化城市的賽博朋克建築,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觀摩一下。
然後是《Kill La Kill》里的本能字學園。
這個建築的特色總結下來就三個字——「高、尖、大」,實際上,假如只有一張圖的話,放在其他科幻建築里也不是很出彩。但動畫的第一集中,有一個視角從最高的樓頂之尖一口氣快速地後退並移動至城市最底層的鏡頭,這個鏡頭非常震撼。全賴原畫出身的,有追求的動畫家,小胖子今石洋之的玩票,這個建築在這個5秒的鏡頭中展現出了非凡的魅力。本來最好是看動圖的,但一來沒找到gif,二來知乎也不讓貼,所以我通過截圖來展示(16p)。有興趣的同學記得找視頻來看,畢竟截圖是無法還原鏡頭移動速度的快慢變化帶來的爽快感的。
看過同一個監督出品的《天元突破》的同學,肯定對這個運鏡方法有印象。在《天元突破》的第一話開頭中,有一個移動方法完全一樣的鏡頭,該鏡頭是為了展示在宇宙空間中的一個大得出奇離譜的機器人的頭(就是那句名台詞「天空中的光芒,全部都是敵人」的出處)。那個鏡頭比本能寺學園的這個更震撼,不過展示的不是建築物,這裡就不貼了,大家自己去看。然後是《機動戰士高達00》里的軌道電梯。
「軌道電梯」這個概念的最初出處,應該是科幻作家亞瑟克拉克的小說《天堂的噴泉》,在wiki里顯示,使用過軌道電梯這個概念的小說、漫畫、動畫、電影超過30部,包括中國科幻作家劉慈欣的《三體》。
軌道電梯的核心原理,是「同步衛星軌道上運行的天體,對地殼相對速度為0」。因此可以在地面直接修一條數萬公里長的電梯直達這個天體環,可以實現物質運輸、能量補給,以及人類對天空的嚮往。
在高達00中,AEU、人革聯、UNION都分別修過軌道電梯,由於手上沒有片子,所以只是在網上找了一些圖。
然後就是《海賊王》里的正義之門。
《海賊王》里巨大的建築物不少,但作為鎮守因佩爾監獄、司法島、海軍本部三個政府重地的三道正義之門,卻讓人看了倒吸一口涼氣、渾身起雞皮疙瘩般的震撼。三道門直達雲端,直接建造在海流複雜的大海上。門的原理(例如是否底部是否直達海底、開門轉動時的受力點是哪裡、怎麼建造)一概未知。看著海洋上的如此巨大的未知的龐然大物,有種「無論吃了什麼果實都沒有用」的感覺。
正義之門是很宏偉的建築,可惜我沒找到更能表達它的巨大的圖。只有一張584話的截圖和位置示意圖。
然後是《FLCL》里的城市巨大熨斗和巨大手掌。
至今不知道這個不斷噴氣的熨斗型建築物和突然出現的手掌在故事裡代表什麼。或者思春期本身就是如同這兩個突兀出現在城市中的建築物一樣,在所有少年的人生中表現得如此適當的曖昧和不自然般的空悚吧。
主要想到這些,歡迎補充。
二爺的黑渦鎮。
沒有完整推過伊藤潤二長篇《漩渦》的朋友只看這一副全景圖大概遠遠不夠。
。。。。。。嚴重劇透。。。。。。
黑渦鎮是一處充滿漩渦現象的「被詛咒的地方」,旋轉的河水、麵湯、浴池水,旋轉的火化爐黑煙,蠶食身體的螺紋型傷口,蝸牛人(好像這個最有名?)……《漩渦》的前半部分就是在分段講述稀奇古怪的詛咒,各段劇情看似單擺浮擱,最終卻發現它們是環環相扣的。
颱風不斷被吸進鎮中央的水池,鎮民的一舉一動也越來越容易在鎮內引起氣流擾動,甚至形成龍捲風。颱風反覆掃蕩後的黑渦鎮一片廢墟,唯獨部分長屋毫髮無損……它們的共同點是,房屋形狀恰好符合漩渦線的走向。也就是說那些不合走向的房屋全都變成碎木板了。
隨著故事發展,不斷有外來人口被「吸入」黑渦鎮,試圖逃離的一切行為都是徒勞。人們在僅存的那部分長屋中相互擁擠,肢體也像麻繩般相互纏繞,越纏越緊,而他們的擁擠推搡無意間捲起了廢墟中的木材,將房屋沿著漩渦線不斷加長。
最終,形成了圖中完美成形的黑渦鎮。
上一輪迴的殘留——新一批住民繁衍生息——詛咒與異象——外人的加入——全鎮變為長屋漩渦——毀滅——未來的殘留引發下一輪迴。
(故事脈絡大致如此吧?淡忘了= =有誤請指正)
為二爺的創作能力獻上膝蓋。背景設定大多天馬行空(基本全部與人體生理結構知識相悖= =至少我這麼認為),拋開這點不談,26卷,前後一致呼應、設伏精準巧妙、完美自洽,這些程度都不差(《黑色詭局》篇的自洽性個人認為最佳)。精品率極高(畢竟恐怖漫畫大師)。
原文簡直語體教= =今天修改一下病句。
補充一點新的感想,作品中建築物的震撼度,一要看建築本身的設計方案、規模與細節,二還要看參與設計的人力。
讓漫畫家(算上助手)的作品去跟動畫電影中的大場面直接比較,不太公平 °▽°
所以,二爺理所應當受到膜拜
Death Star
死星的直徑為120公里。它的內部空間有很大一部分被用於安裝維持其巨大的超級激光炮和動力設備所需的系統。在死星的中心是一個超級物質反應堆。在這裡進行著大面積的聚變反應,外圍則排列著主要的燃料罐。
幫助死星在普通空間中推進的是呈網狀分布、能將反應堆能量轉化成所需的推進力的離子引擎。為了使死星成為真正的威懾,它需要更好的機動性。123個聯動的戰場超光速引擎發電機組成了一個簡單的航行矩陣,死星能夠以此用超光速游弋於整個銀河系。空間站產生的難以置信的能量加上其本身巨大的質量使死星擁有磁場以及人造引力場,其產生的引力場相當於那些運行在恆星軌道上、體積比死星大數倍的天體。
死星的超級激光炮的能量直接來源於超級物質反應堆。它的多面體放大水晶將八個分開的輔助光束產生的破壞力組合成一股能量強度堪比恆星核心的能量束。雖然激光炮輸出的能量被認為適合摧毀類似大型戰艦這樣較小的目標,但死星曾有兩次開炮是用最大能量轟擊行星。
死星的內部有兩個下方。那些最靠近表面的區域建造了同心的層面,其重力方向指向死星的核心。在表面「擴展區」的外殼之下,死星的內部堆疊著眾多的的層面,那裡的重力指向空間站的南磁極。
靠近赤道的一條長達376公里的巨溝將整個空間站分為兩個相同的半球。空間站的內部容納了大部分的主著陸平台、動力推進器、感測陣列和牽引光束系統。在赤道和每個磁極間還有兩條輔助溝。
死星被分成24個區,一個半球有12區,每一區都由一個「橋」來指揮。為了更好地組織空間站上的機動力量,死星上有很明確詳細的「分區」來表示區域的功能。其中包括普通、指揮、軍事、安全、服務和技術分區。
在我把這個問題拋出來跟小夥伴們討論時,大家幾乎第一時間都想到了《指環王》里的白城。確實,那座城堡確實經典,相信很多看過《指環王》系列的人都會難以忘懷。當我問還有沒有其他的作品時,大家再次想到的,就是《盜夢空間》了。
《盜夢空間》
盜夢空間中,建築的震撼並非源於奇特的造型,而是引用了一些建築學與數學中的思想。對於片中迷宮的設定,就引用了曾經在建築學與數學中討論過的非歐空間的理論。
在第二段故事中,Cobb的助手Arthur向Ariadne演示了一個無限的樓梯。Ariadne走了4段,一直感覺向上,實際上走了一個死圈,這其實便是畫家埃舍爾(Escher)著名的旋轉樓梯,它指出了夢中悖論(Paradox)的存在。
再推薦一部印度導演塔西姆·辛的超現實影片《墜入》。片中的建築不管是結構還是造型都讓你以為這是精心布置出的,而事實上,這些都是現實存在的建築。
多圖,有些是自己截的不要嫌棄。
想到的會陸續補充。
看了下自己發的這些場景,很多對比強烈。
例如從底部往上看的貧民窟,陰暗又雜亂不堪好似陰溝一樣,就如同設定里統治者對底層人民「陰溝里的老鼠」一般的印象和認知。
又或者外觀非常簡潔,筆直利落,再或者拿冰冷的大色調與感官上象徵血液和生命的橙紅色來做對比,蔓延而來的恐懼感把童年的我打了個猝不及防。
無一例外,這些場景和建築設計都非常精緻,也普遍帶有畫師和時代的鮮明特色。
到現在都非常喜歡。
1.《大都會》手塚治虫作品,大友克洋編劇。
當年從CCTV6看到的時候一直對場景念念不忘,直到高一才找到完整版重看。
圖三齒輪外露的構造讓我想起了蒸汽時代()
2.《EVA》第三新東京市
這個場景想必各位EVA廚都印象深刻
3.《The Animatrix》黑客帝國動畫版,個人對動畫版的喜愛遠勝電影版,編劇陣容強大,但是似乎看過的人並不算多。
機器人剛剛離開人類自己建立的國家,Zero-One。
在我看來這個舉動把人類真正地推進了深淵。
看到機器復興這一段對於當時還在讀高中的我,簡直背脊發涼。
這一段也是小學時期,貌似還是CCTV6(可能也不是)中一晃而過,但是,偏偏被我看到了,母體柱,一個又一個,密密麻麻,給我,種下了恐懼(不開玩笑我對於肉體是容器人思維上傳這種梗一直感覺害怕現在)
世界紀錄
沒有人注意到場館上方似乎覆蓋著一隻蝙蝠嗎?在他的籠罩下人類生活在假象里(嘻嘻)
4.《Ghost in the shell 2 innocence》
場景之精緻,我彷彿看到了經費在燃燒???祭祀慶典這一段,可以看出來港式中國風街道給外國人留下了多麼深刻的印象,在他們眼裡,這些是繁複精緻而又華麗的,之後我看到的各種電影里描繪的中國城都諸多相似。
順便,我覺得素子姐姐在我家窗檯這個場景很實在哈哈哈~
5.《KAKURENBO》捉迷藏 當年的東京國際電影節優秀獎
這種建築結構讓我想起了當年的「九龍城寨」,而顏色,大與小的對比,這種陰森感,不言而喻。
《銃夢》中有關薩雷姆的設定。尤其是當把薩雷姆與廢鐵鎮對照來看的時候,尤為感覺震撼……
艾德在廢鐵鎮上撿到凱麗。
下圖是凱麗為了追尤果第一次如此接近薩雷姆時的畫面,當看到尤果被從連接管上飛旋著下來的利器碎身時的情景,對這種安排簡直是既驚嘆,又欽佩…
很喜歡的一頁圖,也分享一下…
半條命2 17號城市城堡
如果把這座大樓和現實對比的話
相當於3500米
寶町 出自《惡童》(鉄コン筋クリート)
====更新====
問題中加上了遊戲題材,那我就再補充幾個遊戲中的。順便追根溯源,閑扯一些有的沒的。
1. 《重力異想世界》(Gravity Rush)中的黑奇薩威。
《重力異想世界》畫面是卡通渲染的,和《惡童》的童話幻想風有諸多相似。而二者的連接點,我覺得是這個:
「墨比斯的作品中人物個人的印象有著能刺激人想像力的能力,我一直想做出類似於墨比斯的世界觀的遊戲」——外山圭一郎(《重力異想世界》製作人)
「對我來說,墨比斯是奇蹟之人,是我的英雄!」——松本大洋(《惡童》原作)
於是再貼一張墨比斯(Moebius)的建築。出自他的短篇《貓眼》(Les Yeux du Chat)。
2. 《ICO》中的風車。
《ICO》的畫面和形而上畫派的畫家基里科(Giorgio de Chirico)有些淵源:
圖片中間是《ICO》的封面,左右是基里科的畫作。右邊的《一條街上的神秘與憂鬱》(Melancholy and Mystery of a Street)非常著名。3. 《生化奇兵:無限》(Bioshock:Infinite)中的哥倫比亞(Columbia)。
關於《生化奇兵》與裝飾風藝術(Art Deco), @護士衫下的這篇回答非常詳盡,也很有意思:
《生化奇兵》和電影《了不起的蓋茨比》海報上是否有相似元素,這種風格在現實生活中是否存在過原型?
科洛桑。
我來回答!
準備好被震撼吧,我將帶來些列遊戲里的驚嘆建築,全配圖。
本來有好多截圖的。。結果發現裝有截圖的硬碟半年前摔壞了。。。55555
所以,大部分圖會來自網路,少部分為自家截圖
網路截圖以及資料末尾附上鏈接。
多圖殺貓
1. Halo (光環)
Forerunner Structure on Requiem
遊戲設定中高等文明-先行者的建築遺迹,巨大的通天物體懸浮在天空中,或者應該說,地底下?設定中的遺迹是在地殼以下,天空雲彩都是人造的。玩過Halo 4的夥伴們應該知道,從那個狹小的隧道朝著亮光處走去突然來到一個開闊的空間並且看到如此巨大的遺迹的感受,配上那音樂,簡直絕贊了。
早期的概念
遊戲里的實際效果
2. Mass Effect (質量效應系列)
其實ME有很多可圈可點的出色設計,要一一列舉肯定說不完,還是建議大家直接跳入遊戲,在這裡我提幾個有代表性的。
(1) Citadel
我最喜歡的設定之一,一個巨大的,猶如花瓣一樣的宇宙空間站,每個花瓣都是一個巨大的居住區,上面有各種設施,花瓣根部由圓環相連,內有快速通道,人造景觀 (包括天空)。 整個 citadel 可以打開和閉合。
圓環內部
View from the wing looking at the docking bay and the Normandy, with other wings in the background, and the vast universe background. (自家截圖)
(2) Ilos
失落的Prothean星球,整個ME系列裡所有星球場景我最喜歡的之一,就為了體驗這個場景我專門去買了第一部ME(要知道ME三部曲整個開發歷時七年有餘,所以說第一代的圖像和2-3比是在差距太大,但就算如此仍然。。)。整個調調非常奇妙,偏藍色和橙色,開發者說風格是受到波蘭藝術家Zdzis?aw Beksiński啟發(有興趣的可以去看下他的作品,整個顏色風格非常獨特)。
這個星球是Prothean滅絕之前的最後一個秘密基地,整個場景飄蕩著遺落和悲傷。金色的塵埃漂浮空中,配上藍色的高大的枯枝,奇怪的建築遺迹,抽象的雕像,滿地的青苔和肆意生長植被,橙色的天空,給人一種非常獨特的感覺。到關卡後面進入掩體可以看到很多的插在牆上的管子,那些管子其實是冷凍倉,用來沉睡當年最後少數倖免滅絕的Prothean,待到時機合適時復甦。可惜隨著時間流逝,冷凍倉電力耗盡,裡面的生命沒能撐到最後,只留下了殘害和無盡遺憾。當主角到達守望者房間之後,只有一個電量快要耗盡的AI等待了4萬年之久,這是多麼悲傷的故事啊。。。
守護者房間,牆上插滿了冷凍槽
(3) Omega
這是建在一顆隕石上的基地,隕石整個被打通,插入各種管狀建築,錯綜複雜。設定中此為三不管地帶,黑幫橫行。基調為紅色,充滿各種霓虹燈光線,各種夜生活(就沒有白天,畢竟是在隕石上)。圖片不很找,自己的截圖丟失了。最好去親自去玩,體驗一下。
外部
(4) Illium
繁華,繁華,還是繁華,skyscraper,clean design,我還能說啥呢
Illium (or Thessia)
D3
Pandemonium Fortress
藍色火光,迷宮一樣的內部,懸空的台階,身歷其境的話還是很震撼的。
今天先寫到這裡。
Top 12 / Halo Concept Art
Citadel - Mass Effect Wiki
Ilos screenshots, images and pictures
沒有人提到《雲之彼岸,約定的地方》裡面的聯邦國巨塔么?
高到已經看不到頂端在哪了。設定上來說,建在北海道,天氣好的時候從相距1400km的東京也能看到。
在動畫里是推動劇情發展的最重要物體。
1. 雷神里的阿斯卡(Asgard)。
「在此我們聳立出希望之燈塔,讓光芒照亮每一顆星球。雖然我們成為了神話和傳說,但這裡是阿斯卡,阿斯卡的戰士要為整個宇宙帶來和平」——眾神之父奧丁
2. 霍比特人中的艾雷博(Erebor)
"啊,弗羅多,艾雷博。紮根於高山的深處,城池只壯麗,已成為傳說,它的財富就在地下,是那巉岩中打磨出的珠寶,是那山嶺中傾瀉如注的黃金。"——比爾博·巴金斯
怎麼能少了攻殼
開場即為巨大的未來都市
犯罪之城的舍利塔群,俯瞰鏡頭真是太棒了
攻殼一直很喜歡融入中國元素來營造迷幻的未來感
黑客金的住處,是真是幻,誰也說不清
總之隨便拉一張出來都是神級啊
神佑之城(Divinity"s Reach)/米納斯魔窟(Minas Morgul)/瑞文戴爾(Rivendell)/伊謝爾倫要塞(Iserlohn Fortress イゼルローン要塞)
一激戰(公會戰爭)系列
我當過暴青,曾沉迷於《World of Warcraft》(魔獸世界),以為暴風城鐵爐堡夠宏偉壯觀了。
直到我遇到《Guild Wars》(激戰)和《Guild Wars2》(激戰2)。
1.人類主城,Divinity"s Reach,神佑之城(神之沿岸)。
神佑之城,或諸神之及,是科瑞塔首都,人類的家園。整個人類成員都居住在這裡,很多人都是流亡在外無法回到自己原先的家園。神之沿岸建在神聖海岸,夏恩摩省,被描繪成「白桿高塔的高聳紀念碑」。王室和參議員在這裡統治。在歐爾浮現,前首都獅子拱門被淹沒時,神之沿岸成為了首都。它已成為了人類文明和文化的堡壘,由熾天使團所守衛著。
城市本身由巨石和灰泥構建,與城市周圍的荒野形成對比。城市構建在大型地穴之上,地穴里有人類死者的墳墓,也包括布林姆的墳墓。地穴需要從頭顱之門進入,但必須有文書才能合法進入。
這個城市被說成是文化大熔爐,來自阿斯卡隆、凱珊、伊洛納,甚至是有歐爾血統的人(儘管對於那些人來說,他們的遺產被公布是很罕見的事)。城市是圓形的,被劃分成6個部分和中央王宮。阿斯卡隆人、凱珊人、伊洛納人和科瑞塔人分別居住在他們自己的行政區,另外兩個行政區屬於商店和節日活動。阿斯卡隆行政區據說有黑檀鷹堡的軍醫院。莎爾瑪行政區是人類玩家的家副本。
神佑之城的其中一個行政區有著持續一整年的狂歡節,有很多小遊戲和節日活動。
二指環王系列
1.米納斯魔窟
佛羅多差點在這裡被至尊魔戒控制住走進去暴露自己→_→
米那斯魔窟(辛達林:Minas Morgul「妖術之塔」),舊稱為米那斯伊希爾(辛達林:Minas Ithil「月升之塔」或直譯「月之塔」)是第二紀元位於中土大陸 努曼諾爾後裔建立的剛鐸王國的一個城市,全稱為魔窟谷的米那斯伊希爾(Minas Ithil in the Morgul Vale),因為米那斯魔窟處於一個叫魔窟谷的深谷內。
努曼諾爾陸沉後,伊蘭迪爾之子埃西鐸及安那瑞安佔有剛鐸地區。埃西鐸在接近魔多邊界的伊西力安一個山谷的南端建造米那斯伊希爾(Minas Ithil,升月之塔),同時,安那瑞安在安都因河西岸建造米那斯雅諾(Minas Anor,落日之塔)。埃西鐸及安那瑞安在奧斯吉力亞斯(Osgiliath)一起登位。埃西鐸在米那斯伊希爾的家外種植聖白樹寧羅斯的樹苗。其中一顆真知晶石也被保存在堡壘內。米那斯伊希爾的白色城牆、建築物及塔樓都設計成可反射月光,使之可泛起柔和的銀光。
為了索倫的回歸,戒靈在第三紀元約2000年對米那斯伊希爾發動圍攻,兩年後攻克米那斯伊希爾。墮落生物佔領米那斯伊希爾,外牆鑲上了具威嚇性的防禦工事,真知晶球亦落入魔多,保存在巴拉多。米那斯伊希爾變得危險邪惡,始被稱為米那斯魔窟,辛達林語即指「黑巫術之塔」。米那斯魔窟所在的山谷亦稱為魔窟谷。米那斯雅諾亦更名為米那斯提力斯(Minas Tirith,守衛之塔),以示會永遠防範巫王的威脅。
在戒靈的影響下,米那斯伊希爾原來的美麗被恐怖腐敗所取替。米那斯魔窟的大門被形容為深邃的大口。米那斯魔窟的頂部緩慢旋轉,在轉動時可看到不同的前端。米那斯魔窟的白色城牆再也不能反射月光,而是蒼白恐怖的光芒。托爾金形容為「像是鬼火,如同帶著腐敗氣息的濃霧一般,完全無法照亮四周的任何景物」。昔日的米那斯伊希爾繁華如米那斯提力斯,米那斯魔窟則靜止沉重。外牆及塔樓有許多的窗戶,但也沒有光線透出,只有無盡的恐怖。魔窟谷充斥著黑魔法,如果人類太接近米那斯魔窟,會使人陷入迷惘。一道白色的橋樑橫越魔窟谷,通往米那斯魔窟北面的大門。在橋尾有一些扭曲人類及生物的可怕雕像。魔窟谷到處都是被焚毀的花,散發著腐敗的氣息。
魔戒聖戰結束後,伊力薩王宣布米那斯伊希爾已不堪破壞,需要七年時間整頓,其後也沒有人居住在那裡。人口分布主要在艾明亞南附近,不知道奧斯吉力亞斯及米那斯伊希爾有沒有重建。
2.瑞文戴爾
當時電影院看到瑞文戴爾第一感覺就是,這尼瑪真是仙境啊→_→
瑞文戴爾 (英語:Rivendell,西方通用語:Karningul,辛達語:伊姆拉崔 Imladris,意為「深之裂谷」),是英國作家約翰·羅納德·魯埃爾·托爾金的史詩式奇幻小說《魔戒》中,位於中土大陸迷霧山脈中的精靈據點。
瑞文戴爾號稱她是「大海以東最後一處精靈的庇護所」,暗示維林諾在貝烈蓋爾海之西邊。她由半精靈愛隆於第二紀元建立,除愛隆以外,還有亞玟和葛羅芬戴爾等著名精靈居住在那裡。
瑞文戴爾在古代對抗索倫的戰爭中,擔當重要的角色,第二紀元3429年,索倫向剛鐸發動攻擊,其時登丹人最高君王伊蘭迪爾及諾多族最高君王吉爾加拉德為反擊索倫,組成聯盟,以精靈及人類兩者之力對抗邪惡,史稱精靈及人類最後同盟。聯合大軍於瑞文戴爾整軍,其軍容令人追想維拉攻打魔苟斯的憤怒之戰。他們經整頓之後,出發至達哥拉,索倫在此戰敗亡,而伊蘭迪爾及吉爾加拉德亦一同陣亡。
第三紀元2941年,比爾博·巴金斯與甘道夫及矮人山下國王索林二世等探險隊員途經瑞文戴爾,瑞文戴爾之名第一次出現在托爾金作品中。描述中,瑞文戴爾隱藏於重重險要的山谷、森林、沼澤和溪流之中,隱而不顯。有一條被苔蘚覆著的白色碎石小徑可通入瑞文戴爾山谷,進入以後,會嘗到充滿樹木清香的空氣,溫暖燈光自山谷內耀起。
經過松樹、樺樹、橡樹組成的林內小徑後,會到達河流邊緣的開闊草地,精靈們在那裡歌唱。接著,又要渡過一座非常狹窄,沒有護欄的小橋,橋底下是湍急的河流,由山中雪水融化而成,眾人拜會愛隆,愛隆解讀了古代矮人王族地圖上的月之文字。
幾十年之後,魔戒聖戰爆發,作品中更細緻描述瑞文戴爾內部景色。精靈王的宮殿布滿懸崖之中,瀑布處處,遠古諾多族大動亂而流亡中土大陸的精靈貴族,人類英雄後代——亞爾諾的末落王孫也在此出沒,他們皆由愛隆王庇護,愛隆王擁有的精靈三戒之一氣之戒維雅,保護瑞文戴爾不受邪惡入侵。
佛羅多·巴金斯和他的哈比人伴侶被戒靈追殺,更被魔窟劍刺了一劍,幸得葛羅芬戴爾出現救助。他們走到瑞文戴爾的界河,戒靈窮追不捨,佛羅多以維拉星宿女神瓦爾妲及以曾打敗索倫、愛隆和努曼諾爾帝國皇帝愛洛斯的祖先露西安之名,誓言戒靈絕得不到他和至尊魔戒,接著河水化成白馬騎士狀,把戒靈淹沒(因阿爾達所有水體皆由維拉大海之神烏歐牟管轄,戒靈力量無力化)。
來到瑞文戴爾,佛羅多得到治療,他們遇見退休的比爾博,他在那裡度過111歲的生日,著力寫作史書西境紅皮書。精靈、矮人和人類三個種族的領導者在瑞文戴爾召開聖白議會,會上愛隆決定由精靈、矮人、人類和哈比人組成魔戒遠征隊,將至尊魔戒投入末日火山之中摧毀。
最後,索倫最終敗亡,愛隆乘船前往阿門洲,一去不回頭,精靈亦漸漸遷出,渡海而去,瑞文戴爾隨時間流逝而隱沒違忘。
瑞文戴爾是以瑞士小鎮盧達本納 Lauterbrunnental為原形,托爾金曾於1911年在那裡旅行過。
三銀河英雄傳說
1.伊謝爾倫要塞
伊謝爾倫要塞(Iserlohn Fortress/イゼルローン要塞)是帝國軍於帝國曆454年,宇宙歷763年由銀河帝國 -高登巴姆王朝建造,帝國曆458年,宇宙歷767年完成。
直徑60公里,內部若加以細分,可以分隔成數千層。表層以耐光束的鏡面處理而成,是由超硬度鋼、結晶纖維及特製陶瓷所組成的複合裝甲,共有四層,牢不可破。外壁表面積達11,300平方公里,設有許多索敵系統、炮台、槍座及艙口,彼此互相監視,但並非全無死角,敵軍便多利用死角以陸戰進攻。
以戰略基地而言,其戰略機能可說是樣樣兼備,攻擊、防禦、補給、保養、裝備、醫療、通訊、管制、情報等,不一而足。宇宙港口可停泊20,000艘艦艇,裝備工廠可以同時修復四百艘戰艦;醫院共可容納200,000張床位;兵工廠一個小時可以生產7,500枚雷射核融合導彈。
其要塞主炮——雷神之錘,輸出達924兆瓦,同盟軍前後六次大舉來襲,每一次都因此而大量折損官兵和艦艇。伊謝爾倫既是要塞,同時也是可容納500萬人口以上的大都市。這裡的社會資本堪稱完備,而且各項設施俱全,從學校、劇場、音樂廳、高達15層的運動中心、婦產科醫院、育兒所,到內部一體成型的給水排水系統、淡水工廠暨氫氣動力爐、可充作氧氣供給系統之一及森林浴場所的廣大植物園,以及最重要的水耕農場——此為植物性蛋白質和維他命的補給站。
伊謝爾倫表面有一層特殊的液態金屬裝甲,利用金屬特性反彈光束,即使受導彈擊中,依液態特性在受攻擊之後因要賽本體在宇宙空間自轉,而能在一定時間內自動恢復。
在帝國軍內還有另一座要塞~禿鷹之城,但並沒有液態金屬裝甲(小說與動畫中皆未提到)。 小說雌伏篇的第七章「要塞對要塞」中,帝國軍的坎普與謬拉發動伊謝爾倫攻略,曾利用液態金屬裝甲的弱點行攻擊。先將移動要塞「禿鷹之城」接近伊謝爾倫,利用禿鷹之城本身的巨大質量,造成伊謝爾倫的液態金屬被吸引自前方(如同月球會造成地球的海潮變化),淹沒了移動到正面的炮台;而背面的液態金屬變薄,露出裡層裝甲;再部署艦隊以導彈集中攻擊。 「雷神之錘」本身是一組浮游炮台,在伊謝爾倫表面的液態金屬移動。
要塞自宇宙歷767年完成以來,一直是帝國軍對同盟用兵的要衝,直到宇宙歷796年的第七次伊謝爾倫攻略戰,同盟軍楊威利成功攻佔了要塞,伊謝爾倫要塞才更換了主人。帝國軍時代,要塞司令官與駐留艦隊司令官分由二人擔任,一直以來,兩個職位之間一直不和。
楊威利能成功不流血地攻佔了要塞,與這矛盾不無關係。要塞落入同盟軍之後,兩個職位便由一人所兼任,而自奪取到要塞重回帝國之手的3年間,「要塞司令官暨駐留艦隊司令官」一職一直由楊威利一人所擔任。到了「銀河帝國-羅嚴克拉姆王朝」,皇帝萊因哈特亦因襲此舉,合併了二職。
推薦閱讀:
※為什麼有這麼多人喜歡海綿寶寶?
※派大星的原型是什麼動物?
※如何看待《秦時明月》大電影?
※怎樣解讀《四月是你的謊言》的結局?
※如何評價少女與戰車劇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