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隆·馬斯克(Elon Musk)是誰?


我來好好回答這個問題。Elon Musk一直是我的偶像,主要原因是他的項目多樣化以及每個項目都在改變著我們人類生活的世界。當然,Elon長得也很帥!(插播一句:Elon 讀音為 伊郎,不是 埃隆 )

言歸正傳,他創業的公司包括:Zip2, X.com, Paypal, SpaceX, Tesla, SolarCity, Hyperloop。對於一般人來說,如果能創立上面的任何一家公司,肯定都是無比自豪的事情,而Elon參與並主導了以上所列公司的創立。Elon Musk 涉及的領域包括:

  • 汽車
  • 太空技術
  • 太陽能
  • 電池等儲能技術
  • 衛星
  • 快速軌道交通
  • 外星球殖民 etc (°ο°)

我反正是驚呆了。於是我接下來將先介紹他的身世,創立公司的來龍去脈,最後則是介紹我最為著迷的一個問題:「為什麼Elon Musk這麼猛?是如何做到跨學科快速學習的?他的學習方法和思維模式是什麼?」

Elon Musk 的前世今生

Elon的自傳有很多,還有兩本書專門闡述細節,所以我這裡講一個精簡版

首先,Elon Musk 全家都很猛。他的外祖父和母親做過很多讓人難以做到的事情,也特別富有冒險精神,所以這使得 Elon Musk 在童年就受到各種熏陶。

1971年,Elon Musk 出生在南非;父母都是白人,母親是加拿大國籍,從小受到典型的西方教育,並不是像大家想的「出生在非洲」。

1981年,他接觸到計算機(10歲):Commodore VIC-20 ,開始自學編程。12歲的時候,自己做的遊戲 Blastar 被一個雜誌社以 500刀 購買。

1989年,Elon 移居加拿大,在 Queen"s University in Kingston, Ontario 攻讀本科學位。

1992年,轉學到美國的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Penn) ,中文名叫 賓夕法尼亞大學;此學校在美國東岸的 Philly 市(費城),與 Brown 布朗, Columbia 哥倫比亞, Cornell 康奈爾, Dartmouth 達特茅斯, Harvard 哈佛, Princeton 普林斯頓, Yale 耶魯 並稱 Ivy League(常春藤「萌」校)。美國大學裡的學院都有一個具體的名字(基本上是以捐錢最多的人命名),比如 CMU 的商學院叫 Tepper business school,MIT 的商學院叫 Sloan 斯隆商學院,而 賓大 的商學院叫 Wharton, 也就是大名鼎鼎的沃頓商學院。

1995年,Elon拿到 物理學 和 經濟學 的本科雙學位,並來到 Stanford 攻讀應用物理的 PhD 博士。但是僅僅過了兩天,他便著迷於矽谷的互聯網和創業文化,於是申請退學正式工作和創業。

1995年,Elon Musk 想去當時最牛逼的互聯網公司 Netscape(有 Marc Andreeseen 創立)求職,但是悲劇了。於是和自己的兄弟 Kimbal 創立了 Zip2。Zip2做的東西比較像大眾點評。

1999年,Zip2被 Compaq 康柏 以 三億美元 收購,Elon 個人入賬 2000萬刀。Elon 接著殺入在線支付領域,創立公司 http://X.com。後來發現另外一家公司和他們的業務非常類似,嘗試合併。這家公司叫 Confinity,由 Peter Thiel 和 Max Levchin 創立。注意:這裡的 Peter Theil 就是大名鼎鼎的 《Zero to One》 的作者。合併後公司取名 Paypal,同時 Paypal Mafia 牛人幫開始初具雛形。Elon Musk 是 Paypal 最大股東兼CEO。但是牛人和牛人們的合作很多時候是不順利的,2000年底,在Elon外出休假度蜜月之時,「反動派」們在公司內推選 Peter Thiel 當CEO,替換掉了Elon。Elon 很反感他們的做法,但是選擇以大局為主,選擇慢慢淡出公司的管理事物。

2002年,Ebay以15億刀收購了Paypal,Elon依然是Paypal最大股東,選擇套現捲款 1.8億美元(稅後)走人。此時Elon年僅31歲,絕對是早年成名30一朵花高帥富。他開始瘋狂鑽研火箭技術,因為從小他就著迷外太空探索,現在是一個絕好的timing來真正開始這一切了。
2002年下半年,Elon物色到很不錯的火箭專家;他們自身也厭倦於NASA這種政府機構的緩慢節奏和官僚制度,一拍即合一同出來創業:SpaceX誕生。 SpaceX先是著眼於廉價的火箭發射技術,讓發射火箭也可回收重複使用。最終目標是殖民火星(牛逼!現實版的「人有多大膽地有多大產」)。

2004年,Space X正在技術攻堅之時,Elon個人投資開辦 Tesla,做電動汽車。Elon不理會什麼叫「創業者要專註」,也用實際行動反駁了這一點。Elon堅信電動汽車是汽車業的未來,而自己是這個格局轉變的推進人。Tesla的策略分為三步走:
a)超高性能酷炫但是受眾小的電動跑車 Tesla Roadster
b)高性能的中等汽車 Tesla Model S 和 SUV Model X
c)大眾化的經濟型電動汽車 Tesla Model 3
2006年,他的親戚創立 SolarCity,用太陽能來解決美國普通家庭的能源問題。Musk給了兄弟的公司最初的投資,成為SolarCity最大的股東。

2008年,SpaceX終於造出火箭,試射了三次,可惜在到達軌道前皆爆炸。相當於放了三枚高級衝天炮+二踢腳!SpaceX的資金只夠支持最後試射兩次。同期的 Tesla 也是一坨屎,Roadster遲遲沒有發布,一些blogger戲稱Tesle將是2007科技公司中的最大失敗。同年, Elon 八年的婚姻宣布失敗。2008年對於Elon Musk是最為黑暗的一年,同期經濟危機席捲整個美國。Elon Musk 稱其在最為痛苦的時刻,「睡著覺也在哭」:因為醒來的時候,發現整個枕頭是濕的。這裡借用他在 Ask me anything 里的一句話:「if you"re going through the hell, keep going.」(來自丘吉爾)
2008年下半年,一切開始好轉。SpaceX的第四次發射成功,火箭完美地把東西送入軌道。NASA說:「Fuck it,let"s give this guy a try!」,遂與 SpaceX 簽訂了12億美元的合同。之後 SpaceX 的20餘次發射皆成功(除了今年上個月的發射爆炸),且具備能力將飛行器發布到指定軌道並在使用完後將其返回。SpaceX 成為繼 美俄中 之後的第四個可以發射和回收航天飛行器的組織。稍微不同的地方是,前面三者是國家,而 SpaceX 只是個公司。由此可見,Elon Musk 帥到掉渣,SpaceX 帥可敵國。

2012年:Tesla Model S 取得了最大成功,Tesla的股票飆升。同期,SolarCity上市,市值一度成為 60億 美元的公司。

2015年3月:Hyperloop 開始測試軌道。一個全新的公共交通方式開始成為現實;而政府一直討論的 「舊金山-洛杉磯」高鐵,在爭論了10年後不了了之。

2015年7月,Tesla宣布開發一款新的Roadster;Tesla Model X的發布也臨近。SolarCity發布新產品 PowerWall。Elon Musk 的身價升至129億美元。

接下來是我更加關心的問題,為什麼 Elon Musk 這麼猛? 他如何跨學科學習的?他的思維模式是怎樣的?

1. 他極度勤奮且酷愛學習
在看他的自傳里,很多時候描述就是:他每天都在思考和閱讀,經常幾個小時就可以讀完一本書,然後挑裡面的關鍵內容再花一天時間精讀;

2. 他創業的方向一直是他從小熱愛的東西
這很重要但是容易被大家忽視。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而做感興趣的事情才是可以堅持一生的事情。不管是火箭,外太空旅行還是可再生能源,這些都是 Elon Musk 在孩提時期就很著迷的事情,另外更加重要的是,它們對整個人類發展有重大的意義。可能我們沒有這麼好的機遇或者本錢去做改變人類命運的事情,但是我們應該學會去追求自己兒時一直喜歡的興趣,並想方設法將興趣和自己的工作相結合,亦或是出來做自己喜歡的創業項目。

3. 他的學習方法和思維模式
在TED的採訪中,他坦言自己最贊同的思維模式是 「First principle thinking」。 「First principle thinking」 的詳細解釋和如何運用我會在另外的問題專門回答。簡單說來,First principle thinking 就是從事物最基本的公理為出發點來進行推導的思維方式。其對立的方法是 Analogy(類推法),簡單說來就是別人或者其他事物如何如何,所以我也要如何如何。
舉例說明:「現在我有1萬刀的現金想投資股票,我應該買什麼股票?」
Analogy :「別人家之前買了這幾支股票,賺了不少,或者我旁邊有個股票大神也買了這幾個股票,賺了,所以我也準備買這幾個股票。」
First principle thinking:「首先去弄明白股票的原理,看清股票漲跌的本質,然後分析公司的背後價值,接著根據自己的需求,看自己是想長久投價值,然後在A股市場利用趨勢撈一波。當然也有可能,在分析過程中發現股票市場的風險大小超過了自己的承受範圍,從而放棄投資股票。轉而殺入債市或者定期投資等。」

從上面可以看出幾點:First principle thinking 對一個人的學習能力要求很高,同時分析問題的過程冗長;類推法則很方便,直接O(1)出解,只是並不知其所以然,並且缺乏對本質問題的理解。這兩種思維模式的選取是一個辯證的問題:在大部分的問題上可以採用 Analogy,節約時間。但是對於重要的可能決定自己命運軌跡的問題,則採用 first principle thinking(比如創業 方向?模式?,長期投資等)。

最後, 如何像 Elon Musk 一樣厲害呢? 做好的上面的三點 + N小時的「精深練習」。推薦一篇最近看到的文章,說努力的重要性:http://zhuanlan.zhihu.com/kungfucharlie/20129091 (生活規律 + 專註 + 堅持)

這些點說起來簡單,但是做起來卻都很難。所以,共勉。

--- END ---
專欄:http://zhuanlan.zhihu.com/qinchao

公眾號: qc_empire

- Do have the faith in what you love


深受讀者喜愛的Waitbutwhy微信號已經上線啦

本文版權歸http://Waitbutwhy.com.cn和http://waitbutwhy.com所有。如需轉載或刊登請郵件haotian@waitbutwhy.com.cn聯繫,否則一律視為未授權。


幾個月前,我接到了一通電話:

Elon Musk,對於那些不了解的人,是世界上最激進的人。

在這篇文章里,我會給大家講一講他是如何自己搖身一變成為億萬富翁,甚至真實生活中的鋼鐵俠的,但是首先,我想通過Richard Branson的一段話來介紹他:

之前那些懷疑論者說的不可能實現的事情,Elon都已經完成了。記得90年代的時候,我們電話購物還需要給別人說自己的信用卡號碼么?Elon設想出了一個叫做PayPal的東西。他的特斯拉汽車公司,還有SolarCity公司,已經把清潔的可持續能源變成了大家可以享用的現實。他的SpaceX計劃,也已經重新開張準備探索宇宙。Elon做的事情有點自相矛盾,一方面他在努力改善地球的環境,另一方面他也在造宇宙飛船來幫我們逃離地球。

所以,這個電話並不是我意想之中的。

幾天之後,我穿著睡褲,像個瘋子一樣在房間里踱步,一邊和Elon打電話。我們討論了特斯拉,SpaceX,汽車,太空船,還有太陽能產業。然後他告訴我,他覺得人們可能對他做的這些事情有些不了解。他提議,如果這些話題我有興趣寫幾個帖子的話,我可以到加州來,然後和他坐下來面對面多談一談。

對我來說,這個項目是我迄今為止最不用猶豫的事情了。並不僅僅是因為Elon Musk本人,也因為我已經在其他兩個未來準備發表的課題上花了不少時間調研:

-「電動汽車 vs 混合動力汽車 vs 燃油汽車,面對特斯拉,可持續能源」

-「spacex,musk 火星?? 怎麼學習造火箭??」

我已經有了寫這些文章的願望,和我寫人工智慧的原因一樣——我知道這些問題在未來都是極為重要的,而且我對這些話題都一知半解。而Musk卻在這兩方面發起了新的革命。

這種感覺就像是你本來打算寫一個關於徒手發射閃電的文章,然後有一天藍藍的宙斯蹦出來,問你是不是想和他聊聊這個問題。

所以這件事就開始。我的計劃是到加州來,參觀特斯拉和SpaceX工廠,和一些廠里的工程師見面,然後和Musk坐下來聊很長的一段時間。想想都激動!

但是這些計劃的第一步是我的恐慌——我需要和這些世界級的工程師和火箭科學家坐下來侃侃而談,但是基本啥都不懂。看來是時候該惡補了。

Elon Musk這個傢伙難搞的地方,就在於他同時涉足了一下這些產業:

  • 汽車

  • 太空

  • 太陽能

  • 能源儲存

  • 衛星

  • 高速陸地交通

  • 還有,呃,向其他星球擴張

相比起來,問宙斯問題顯得不那麼令人緊張了。

所以,我在去西海岸之前的兩星期時間裡讀讀讀,然後清楚地發現這個話題需要好幾篇文章才能搞定。內容實在是多。

在之後的幾篇文章里,我們會深入討論Musk的公司和產業,但是在今天的帖子中,讓我們討論一下這個傢伙到底是誰,有什麼可大驚小怪的。

Elon Musk的誕生

注意:五月十九號有一個關於Musk的傳記上市,作者是Ashlee Vance。我設法拿到了一個提前的版本,並且參考了很多中間的內容才寫了以下的東西。我會盡量保持簡潔,但是如果你想要完整的版本,你可以在這裡找到他的自傳。

Musk1971年生於南非。他的童年並不是非常給力——家庭生活比較糟糕,在學校也不怎麼合群。但是,和你讀過的那些傳記一樣,他從很早就是一個自學狂人。他的兄弟Kimbal說Elon經常每天讀書10個小時。剛開始是科幻小說,後來是非科幻類的。四年級的時候,他經常沉浸在大英百科全書中不可自拔。

在你讀這篇文章的時候你需要知道,Musk覺得人就像電腦一樣,不是比喻,他真的這麼認為。一個人的硬體是這個人的身體和大腦,人的軟體是他思考的的方式,他的價值觀,他的習慣,他的性格。而在Musk看來,學習只是「下載新信息和演算法到你的大腦」這麼簡單。所以他對於普通課堂的不爽,主要是因為坐在課堂聽老師唧唧歪歪「下載速度太慢」,所以直到今天,他大部分的知識都是自學得到的。

他在九歲的時候有了閱讀之外的第二愛好,也就是他的新電腦「Commodore VIC-20」。這電腦有5Kb的內存,預裝了一個學習期6個月的「教你學編程」。九歲的Elon三天就碾壓了這個渣渣教程,並且自己編寫了一個叫做Blastar的遊戲。雖然他告訴我「這個遊戲是小意思,比Flappy Bird強一點了。」但是1983年,這個遊戲被電腦雜誌以$500的價格買下了(相當於今天的7200人民幣),對於一個12歲的小子真是不錯。

Musk從來都不覺得和南非有什麼感情,他不怎麼喜歡那種天天打馬球的南非荷蘭白人文化,而且這個國家對創業的人簡直是噩夢。他看到了矽谷那篇沃土,於是在17歲的時候,永遠地離開了南非。最開始他到了加拿大,因為他的媽媽是加拿大人所以移民容易一些,接著幾年後趁著大學轉學到濱州大學的機會,跑到了美國。

大學裡他想了想自己該如何規劃自己的人生,問了自己這麼一個問題:「什麼會最大程度影響人類的未來?」他想出了五件事情:「互聯網;可持續能源;太空探索,尤其是永久移民;人工智慧;編輯人類基因。」

他對後兩個對於人類的貢獻是福是禍有點虛,但是對於前三個很樂觀,但是自己又覺得不會涉足星球擴張,所以就選擇了剩下的:互聯網和可持續能源。

他決定選擇可持續能源開搞。在讀完大學之後,他在斯坦福拿到了有關高性能電容器的博士學位,這個項目研究的是創造更加高效的取代現有電池的能源儲存方案。他知道這個方向是可持續能源的未來,並且能夠幫助加速電動汽車產業的發展。

但是博士開學剛剛兩天,他就開始害怕自己被時代遺棄。為啥?因為當時是1995年,他「無法看著互聯網發展,無動於衷」。所以他退學開始在互聯網方面發展。

他的第一個動作是打算在1995年互聯網巨頭「網景」找了工作。當時他的計劃是「不請自來地走進網景的大廳,然後尷尬地站在那裡,不好意思和別人說話,最後訕訕地離開。」

這次失敗的就業經歷,導致Musk和自己的兄弟Kimbal(跟隨Musk來到了美國),開設了自己的公司——Zip2。Zip2的性質像是大眾點評和百度地圖的結合體,但是遠在這兩個東西產生之前。他的目標,是讓各大商業集團意識到,單純把自己的信息放到產品黃頁中馬上就會過時,只有在線公司目錄才能解救他們。兩兄弟當時窮得叮噹響,睡在辦公室,在教堂里蹭澡堂洗澡。而Elon作為主要的程序員,無時無刻都坐在屏幕前工作。1995年的時候很難說服商家互聯網的重要性,很多人告訴他們,在網上做廣告是「他們聽過的最蠢的事情」。但是,他們漸漸獲得了越來越多的客戶。這時剛好趕上了互聯網爆炸的熱潮,互聯網公司都被搶來搶去,於是1999年的時候,康柏公司以3.07億美元收購了Zip2公司。當時27歲的Musk,分到了2200萬美元。

和未來的發展形勢一樣,他創業結束之後就立刻投身到另一場創業之中,而且項目更新,更困難,更複雜。如果他參考了其他「互聯網創業大佬退休計劃」,賺了這麼多錢之後他應該從此衣食無憂,過上了幸福的天使投資人的生活,或者如果你有點野心,就再去融資創辦公司。但是他並不打算循規蹈矩,而把自己7成的錢投入了自己的新主意——一個野心勃勃地網上銀行計劃——完全取代支票,存款賬戶,經紀人——叫做http://X.com。現在看起來這個主意並不怎麼瘋狂,但是當時一個互聯網創業公司希望和傳統大銀行競爭,是一件聞所未聞的事情。

在http://X.com誕生的那一棟樓裡面,也誕生了另一家由Peter Thiel和Max Levchin創辦的叫做Confinity的互聯網金融公司。http://X.com的一項服務就是便捷的網路轉賬,不久之後Confinity就也開發了這個功能。兩家公司都開始發現互聯網轉賬的需求越來越大,為了爭奪市場份額開始了瘋狂地競賽。最後,兩家公司覺得還不如直接合併來得方便,於是就誕生了今天眾所周知的PayPal。(嘀嘀打車快的打車即視感)

這次合併導致了各種公司內部的紛爭——當時Musk身邊都是Peter Theil這樣現在互聯網大佬一般的人物——雖然公司發展一路高歌猛進,辦公室裡面卻不大太平。矛盾一直醞釀到2000年底,當時Musk出去一邊度蜜月一邊集資,公司裡面Musk反對派策反了他,並且擁護Theil為新的CEO。但是Musk對這件事的心態是相當的好,直到今天,他都表示雖然自己不同意這個決策,但是能夠體諒那些人這麼做的原因。他在公司保留了一個高層的位置,繼續為公司做貢獻,並且在2002年PayPal被eBay以15億美元收購過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Musk作為公司最大的股東,拿著1.8億美元(稅後)大搖大擺地走出了公司大門。

如果Musk對於平常生活有一本計劃書,那麼在2002年他31歲富得流油這個時刻,他徹底把這本計劃書扔到火堆里燒了個凈。

他之後13年做的事情,我們會在之後的幾個帖子詳細的探索。現在給大家講一個簡短版本的:

2002年PayPal被收購之前,Musk開始如饑似渴地閱讀有關火箭技術的書,那年年底,他拿1億美元創立了有史以來最毫無理智最喪心病狂的公司:一個叫做SpaceX的火箭公司,創立的目的就是革「太空旅行」的命,計劃在下個世紀讓至少100萬人移民到火星,讓人類成為一個多星球種族。

嗯哼~

然後在2004年,隨著這個項目繼續發展,他打算開始多線作戰,於是創立了新的有史以來最毫無理智最喪心病狂的公司:一個叫做特斯拉的電動汽車公司,創立的目的就是革「全世界汽車產業」的命,加速電動汽車的到來,為了讓人類用可持續能源朝著未來飛進。Musk也是一個人創立了這個公司,砸了7000萬美元,即使最後一家成功地汽車創業公司是1925年的克萊斯克,即使從來沒有人創立過電動汽車的公司。

然後,Musk在2006年完成了三殺,投資1000萬美元和他們的表兄創立了另一家公司,叫做SolarCity,目標是革「能源產業」的命,創造大型的太陽能板裝置分配系統,讓數以百萬記的人用上太陽能,顯著地減少化石燃料的消耗,並且最終「加速可持續能源的大規模實用」。

如果你在PayPal被收購之後的四年觀察一下Musk的行為,你會覺得這真是一場悲劇:一個腦子短路的億萬富翁,異想天開地創造了一些不可能的項目,想方設法揮霍自己的財產。

2008年,剛才的那場悲劇似乎開始上演了,和人們的預測絲毫不差。SpaceX搞懂了如何造火箭,只不過是會爆炸的火箭——它已經嘗試了三次火箭發射,三次進入軌道之前全部都炸了。為了引進投資和新的合約,SpaceX需要向世界展示他們能夠真正造一個可用的火箭,但是Musk說他們的錢只夠造最後一個火箭了,如果這個也失敗了,那麼SpaceX計劃就會擱淺。

與此同時,在加州灣區的特斯拉也是舉步維艱。他們還沒能夠給市場交付他們的第一輛汽車「Tesla Roadster」,這讓公司的面子很掛不住。矽谷的八卦博客Walleywag寫文說特斯拉是2007年最失敗的創業公司。不巧當時全球金融危機,汽車產業也遭受了重創,這對於初創而且沒有成果的公司更是災難,特斯拉快沒錢了。

在這兩場產業崩盤的構成中,Musk手中最穩定的就算是他那八年的婚姻了,如果你把「悲慘離婚」算作穩定的話。

一片黑暗。

但是事情是這樣的-Musk不傻,他也沒有創造出糟糕的公司。他創造除了非常,非常棒的公司。只不過製造出一個可靠的火箭真的是無比的艱難,電動汽車創業公司也是一樣,而且因為沒人願意在蕭條期間給這看起來野心過大似乎要失敗的公司投錢,Musk需要靠自己的資金。PayPal讓他很有錢,但是沒有有錢到可以養兩個公司很久。沒有外界的資金,SpaceX和特斯拉的起飛線已經很短了。所以並不是特斯拉和SpaceX很糟糕,而是他們需要時間成功,而時間已經不多了。

而那時,在最絕望的時刻,所有事情都好了起來。

首先,2008年9月,SpaceX發射了他們的第四發火箭——如果失敗就是他們最後的一發火箭——成功了,完美地成功了。

所以這對於NASA已經完全足夠了,他們說「去他的,我們給這個Musk傢伙一個機會吧。」並且豪賭一番,給了Musk16億美元的經費來進行之後的12次給NASA的發射。他們的機會又延長了,SpaceX得救了。

之後的幾天,2008年的聖誕夜,當Musk已經差不多從投資人那裡搜颳了所有能夠維持特斯拉運轉的油水之後,特斯拉的投資人勉強同意了。起飛跑道就這麼被延長了。五個月後,隨著戴姆勒的500萬美元投資,事情開始有了轉機。特斯拉得救了。

2008年只是Musk之後路上磕磕絆絆的一小部分,但是緊接著的七年時間卻是Musk和他的公司驚天動地的成功。

在SpaceX失敗的三次發射之後,他們已經連續成功發射了20次。NASA現在已經是SpaceX的常客了。而且因為SpaceX公司能夠以有史以來最低的價格把物品運上太空,他們招攬了NASA以外的更多投資人。在這20次發射中,誕生了很多商業火箭的第一次——世界上實現載人航天的機構,只有四家,分別是:美國,俄羅斯,中國,還有SpaceX。SpaceX現在正在試驗新的載人航天飛船,而且他們也在試驗能夠一次運送100人到火星的更大的火箭。最近SpaceX的估值已經達到了120億美元。

而特斯拉的Model S汽車則一炮走紅,以99%的用戶滿意率和5.4/5的安全係數碾壓了汽車市場。他們現在距離生產真正的攪局汽車——價格便宜的Model 3越來越近,公司的市值接近300億美元。最近他們通過在內華達州的Gigafactory翻倍了全世界鋰離子電池的產量,也讓他們成為了全世界最強的電池公司。

而2012年上市的SolarCity,有了大概60億的市場估價,也已經成為了美國最大的太陽能板安裝商。他們現在正在水牛城建造美國最大的太陽能板製造廠,並且很很可能和特斯拉一起開發新的家庭電源儲存系統,Powerwall。

在僅僅幾年之後,當新的工廠完全開張時,Musk的三個公司就會僱傭超過3萬人。在經歷了2008年幾近破產,並且告訴他的朋友他和妻子需要」搬到岳父母的地下室里」這些不幸之後,Musk現在的凈值達到了129億美元。

這些都讓Musk成為了一個傳奇。在他的電動汽車創業期間在全世界範圍內部署了超級充電站,Musk因為這個被人們比作那些卓有遠見的像是亨利福特和洛克菲勒等企業家。SpaceX創新的工作也把Musk提到了和Howard Hughes(美國著名航天工程家)的高度,有些人甚至因為他在多學科方面的貢獻和愛迪生相提並論。或許因為他能夠用客戶都不知道自己是否喜歡的東西擾亂古老而停滯的產業作樂能力,他經常被比作的人是喬布斯。有些人相信他會創造一個自己的名人類別並且名垂青史。科技作家,Musk傳記的寫手,Ashlee Vance說,Musk正在創造「一個可能比Hughes或者喬布斯都意義重大的產業。他把航天科技以及汽車工業,這些美國似乎已經放棄了的產業,重鑄成了全新的神奇的東西。」

運營TED的Chris Anderson,把Musk稱為「世界上現存最偉大的企業家」。其他人有時候會把Musk比作「真實生活中的鋼鐵俠」,也不是沒有原因的:Jon Favreau在拍攝《鋼鐵俠》電影之前會把小羅伯特湯尼送到Musk在SpaceX的工廠里和他聊天,讓他能夠吸取Musk的氣質。Musk甚至還上過《辛普森一家》。而這個人就是我在屋子裡穿著睡褲來回踱步,一邊聊天的傢伙。

電話里,他說的很明白自己不希望我來給他做廣告,他只想讓我幫忙解釋一下他周圍的這些公司都在幹什麼,還有為什麼電動汽車,可持續能源,航空科技對這個世界這麼重要。

他覺得那些花時間來寫他本人的作家很無聊——他覺得自己涉足的這些產業都這麼至關重要,每當別人那他的個人事迹說話的時候,他寧願那個人討論一下化石燃料供給或者電池的先進性再或者多星球殖民。

所以我覺得第一篇的這個題目,「Elon Musk,世界上最激進的人」,肯定會讓他不爽。

但是我有我的原因。對我的來說,這個帖子系列有兩個值得探索的點:

1)理解為什麼Elon Musk在做他在做的事情。他發自內心的認為自己在最緊迫的方面給人類開拓更好的未來。我想要深入探索這些方面,和他為什麼對這些事情如此關心。

2)理解為什麼Elon Musk能夠做他在做的事情。每一代人中,只有少數能夠大幅改變我們的世界,而這些人值得我們的研究。他們和其他人做事情的方式都不一樣——我覺得我們能夠從他們身上學到不少東西。

所以我這次到加州有兩個目標,第一是努力搞懂Musk和他手下這一群工程師都在狂熱地做些什麼,還有為什麼這些事情很重要,第二就是努力明白他如何成為這麼有能力的人。

參觀工廠

特斯拉工廠(加州北部)和SpaceX工廠(加州南部)除了都很大很喪病之外,還有很多共同點。

兩個工廠都乾淨明亮,在耀眼的太陽光之下塗滿了白色的漆,還有超級高的屋頂。說是工廠,但是感覺更像是兩個實驗室。兩個地方的藍領技工和白領工程師都被故意放在同一個房間里工作,這樣便於直接討論和獲得反饋——Musk覺得那些設計機器的人應該就呆在機器旁邊。雖然傳統工廠白領不喜歡,傳統辦公室藍領也覺得不方便,這種未來化的實驗室看起來讓兩邊都很滿意。兩個工廠基本都沒有封閉的辦公室,所有人都在開放暴露的環境中和其他人一起工作。

當我在特斯拉工廠旁邊停下車之後,我首先被它的體型嚇到了——後來我在網上查了一下,一點都不驚訝這個工廠是世界上佔地面積第二大的建築。


這個工廠之前是由豐田和通用汽車兩個公司共有的,之後2010年被賣給了特斯拉。我們早晨就開始了對整個工廠的遊覽——基本是一片蠢萌造車機器人的紅色海洋。

還有其他很酷的事情,比如有很大的一部分工廠只是負責製造汽車電池,還有一個房間里2萬磅重的鋁卷被衝壓焊接成我們所知的特斯拉汽車。

這個價值5000萬美元的巨大衝壓機,可以以4500噸的壓力來衝壓金屬(這個壓力等於2500輛汽車疊起來)。

特斯拉工廠現在正在儘力突破之前年產3萬輛汽車到5萬輛,也就是大概每周1000輛的產量。看起來他們生產汽車的速度是極快的,作為參考,當時豐田也是每周1000輛。

我也有機會去特斯拉的設計工作室參觀(不允許拍照)。這裡就是設計師在電腦上起草汽車設計圖的地方,然後隔壁全都是一比一的粘土汽車模型。一個現實大小的即將上市的Model 3汽車的模型周圍戰滿了專業人員,用小工具一點點地在一些細節處切削。而且這裡也有可以即時列印汽車設計的3D印表機,這樣子設計師就可以直接拿著列印出來的模型觀察各個角度是什麼樣子。未來感十足。

第二天我去參觀了SpaceX工廠,看起來甚至還要酷炫。但是整個建築裡面到處都是先進的火箭科技,根據政府規定屬於「武器技術」,當然我這種隨便一個寫博客的肯定不能拍照的。

不過,參觀之後,我有機會坐下來和幾個來自兩個公司的高級工程師設計師討論一下。他們說自己是這個領域毫無疑問的前沿專家,然後我說我最近自己才搞懂如果全世界人都住在一起房子需要多大,然後我們就開始討論啦。我詢問了他們的工作,關於公司作為一個新產業的想法,然後我問了他們和Elon的關係以及給他工作是什麼感覺。毫無例外的,他們都非常友善的人,每個人都聰明的離譜,但是一點都不裝逼。Musk說了他在僱人的時候有嚴格的「不要賤人」的政策,我從這次小招待會就可以看得出來確實是有效的。

所以Musk作為老闆是什麼樣子?

讓我們先看看網路上的人怎麼說,Quora(知乎就是中國版本的Quora)上面有一個關於這個的問題:「給Elon Musk打工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排第一的答案是來自前SpaceX僱員,他描述了第三次發射失敗之後的場景,對於在這個項目上投入了多年心血的員工,這次失敗是一個巨大的打擊。

她講當時Elon從控制中心站出來,然後給全部員工講了一場熱血沸騰的演說。對於Elon「無盡的智慧」,她說,「我想我們大多數人都會跟他上刀山下火海的,那是我見過的領導力的最佳詮釋。」

在這個答案之後就是另外來自一個匿名的SpaceX工程師的答案。他是這麼描述Elon的工作的:

「你總可以辨別出那些剛和Elon開過會的人,全是被擊敗的表情。你無論做了多少工作,都不要指望這靠著這點獲得讚美,就算你每周80小時的工時都不行。」

在網上和Vance的書中讀到的Musk,都表現出了兩派鮮明的不同態度。他對員工嚴格的要求讓一些人覺得值得敬愛,卻讓另外一群人感到憤怒和苦澀,甚至有時候,你能夠聽到同一個人說出這麼兩種不同的觀點。在剛才的過於熱情的答案之後有一些評論,「和他工作並不舒服,因為他從來對自己不滿意,所以你也不能期望他對你會滿意。工作的挑戰就在於,他是個工作機器,我們不是。」後來這個評論者也發表了一些中性的評論,說考慮到他手中課題的龐大,他還是「可以理解的」,而且這是一個「我很喜歡工作的很棒的公司。」

在我和Musk的工程師和設計師交談過程中也聽到了類似的故事。他們告訴我:「Elon經常想知道『為什麼我們進展不能再快點?』他經常想讓公司更大更好更快」,而同樣一個人一會告訴我Musk在處理離職員工的時候是多麼公平和體貼。

同樣一個人,一會告訴我他經歷了很多無眠的夜晚,但是呆在這裡卻很開心,希望自己永遠不用離開。

一個高層領導這麼描述和Musk的交流:「每個對話風險都很高,因為他不但很有自己的觀點,而且可以在很多問題上都有非常深入的了解或者大量的知識儲備,所以和他聊天就像是在走鋼絲,尤其是當你發現自己在技術問題上和他有分歧的時候。」同樣地這個領導也在其他公司工作過,把Musk稱為「我見過的最腳踏實地的億萬富翁」。

現在我慢慢開始明白這兩邊的觀點不同,這種邪教一般的崇拜和雖然充滿怨恨但是依然願意上刀山下火海的心甘情願,歸根結底是來自對Musk的尊重。所有為Musk工作的人,無論對他的管理方式怎麼想,都對他有一股無比的尊重——無論是對他的智力,還是工作態度,對他的膽識,對他任務的沉重,對那些讓其他工作都黯然失色的任務。

很多和我談過的人也談及了他們對Musk氣節的敬佩。他的氣節的一個表現方面就是他對事情的堅持。他在採訪中的論段從來都不改變,甚至很多年都用之前的原話表達自己的想法。無論場景,他都直抒胸臆——一個和Musk很接近的員工告訴我,在一場會議或者商業談判之後,他問Musk心裡是從什麼角度考慮的,而Musk的回答一向很無聊:「我剛才說的就是我的想法。」

有些和我談過的人都說到了Musk對真實和準確的偏執。他對那些關於自己信息準確度的批評都持歡迎態度,但是如果有被媒體報道不屬實,他經常hold不住自己和媒體大吵一架並且糾正他們的錯誤。他非常討厭那種半吊子學術論據,比如「某項研究稱」,或者「科學表示」,而且他拒絕為特斯拉做廣告。雖然其他創業公司對廣告從來都沒有這樣的態度,但是他把廣告看成撒謊和操控消費者。

所以對於Musk暴君一般的領導,員工的反應並沒有那麼強烈,因為就算他是一個暴君,他並不是一個偽君子。那些每周在壓力下工作80小時的員工看到自己的CEO工作100小時,也都沒什麼苦水可以吐了。

說道CEO,讓我們去和他一起吃個漢堡什麼的。

我和Elon的午餐

剛開始是這樣的:

在經過了大約7分鐘的這樣對話之後,我終於問出了我的第一個問題,一個半打圓場的問題,問他對最近SpaceX的發射感覺如何。結果就是他直接噴出了一大堆詞,比如:超音速,稀薄,濃密,馬赫1,馬赫3,馬赫4,馬赫5,真空,區域,推進器,氮氣,氦氣,質量,動量,彈道,反衝。在他說話的時候,我基本已經陷入昏迷了。聽他說完了之後我就不敢再問下一個問題了,生怕剛才我昏迷的時候他已經解釋過了我要問的問題。

我最後還是重拾一個成年人的對話能力,之後我們的對話演變成了一場兩小時的很有趣很引人入勝的討論。這個人在很多話題上都有很深刻的見解。就光是在這次午餐中,我們的話題就囊括了電動車,氣候變化,人工智慧,費米佯謬,意識,循環使用火箭,殖民火星,在火星上創造大氣,基因工程,他的小孩,人口減少,物理學對比工程學,愛迪生對比特斯拉,太陽能,碳排放稅,公司的定義,空間曲率傳送以及為什麼這個做不到,血液中的納米機器人以及為什麼這個你也做不到。伽利略,莎士比亞,美國國父,亨利福特,牛頓,衛星,還有冰河世紀。

具體的談話內容我之後的帖子會詳細說,但是現在有幾點有趣的值得注意:

- 他是一個又高又壯的人,這點在照片里不大看得出來。

- 他點了一個大漢堡,然後兩三口就在15秒內吞掉了這個漢堡。我從未見過吃得這麼快的人。

- 他對人工智慧非常非常擔憂。我在之前的文章中引用了他對人工智慧的看法,就像「在召喚惡魔」,他是這麼說的。但是我並不知道他具體是怎麼看這個問題的。他把人工智慧列為他最擔心的三件事情之一,另外兩個是可再生能源,還有成為多星球種族,也就是特斯拉和SpaceX做的事情。Musk是一個聰明的老傢伙,而且對人工智慧的了解很深入。他這樣的擔憂讓我十分害怕。

- 費米佯謬也讓他很擔憂。在我之前的帖子里,我把對費米佯謬的看法分為兩類,一種是覺得因為某種大過濾器而沒有高級生命,另一種覺得有很多高級生命只是因為某種原因我們看不到他們而已。Musk不確定應該選哪一方面,但是他很擔心有一個潛在的大過濾器就在我們的前方。他覺得這個費米佯謬簡直沒有道理,隨著時間的推進也越來越讓人擔心。「如果我們是特例,我們最好趕快擴張到多星球,因為如果文明的道路很崎嶇,我們應該儘早就開始儘力保證我們的已經不大的生存利率能夠變大一些。」這時候我又一次為他的擔憂感到了害怕。

- 一個我和他有分歧的問題就是意識的本質。我覺得意識是一個連續的譜,但是Musk覺得意識是一個有或者沒有的事情,並不存在什麼比我們高很多不能理解的意識。

- 我和他說了一段時間關於基因編輯的問題。他覺得那些通過基因編碼抗衰老的理論不買賬,因為他覺得人類有一個所謂的保質期,一旦過了所有的方面都開始慢慢停機,這是不能通過什麼單一的修補改變的。他解釋說:「整個系統都在崩潰,你找不到一個90歲的人,就比如跑的很快但是眼睛視力很好。整個系統都在關閉。為了能夠真正的改變我們需要替換所有的細胞才能搞定。」如果換一個人我可能會就聳聳肩不置可否,但是這可是Musk大人,我該做些什麼對吧?

:恩...但是這件事至少足夠重要值得我們嘗試一下么?你覺得你未來會把注意力放在這上面么?

Elon:事實上所有的基因學家都已經同意不改變人類的基因組,所以你要打的是一場道德仗而不是科技仗。

:你打過很多仗了,你也能夠自立門戶開始戰鬥。你把那些對改變人類DNA有興趣的基因學家招致麾下,造一個實驗室,你就可以改變一切。

Elon:你知道,我把這個叫做「希特勒問題」。希特勒滿心都想著創造最優種族,還有基因純潔,你怎麼避免別人這麼對你定性?我不知道。

:我覺得並不是不可能啊。你之前說過,亨利福特經常尋找繞過障礙物的辦法,而你也經常這麼做,你總是能找到解決方案。而且我舉得這個課題的重要程度不遜於你的其他課題,通過某種方式,繞過了道德問題,這是一場值得打的仗。

Elon:我的意思是,我覺得確實有…為了根本解決很多問題,我們需要重新編碼人的DNA,這是唯一解決問題的方式。

:而且內心深處,DNA只是一個物質材料罷了。

Elon:[點頭,並且眼神迷離地看著我的旁邊]對,是軟體的問題。

評論:

1)雖然他已經做了很多很多事情,但是能夠壓迫Elon Musk去承擔又一個無比艱深的挑戰,並且對他沒有開始做表現的有點失望真是非常好玩。

2)而且我雖然什麼都不懂,但是輕描淡寫地說道德問題「不是個問題」並且說這並不是不可能,也是很有意思。因為這些事情之後都是他要考慮的,不是我的問題啦。

3)我覺得我已經成功地種下了種子。如果Musk15年之後成功地開始編輯人類的基因組,然後我們的壽命延長到了250年,你欠我一杯酒喝。

剩下的東西我們下一篇文章繼續討論,現在呢,讓我給你看一張Musk帶著拖延症的慌亂怪合影的照片。

http://weixin.qq.com/r/7nXl-UPEIh5drQee9yD8 (二維碼自動識別)

深受讀者喜愛的Waitbutwhy微信號已經上線啦,掃描上面公眾號,立即關注我們。

本文版權歸http://Waitbutwhy.com.cn和http://Waitbutwhy.com所有。如需轉載或刊登請郵件haotian@waitbutwhy.com.cn聯繫,否則一律視為未授權。


Musk是一個傳奇。

他是技術天才。設計了一個全球最大的支付系統Paypal,一款豪華電動跑車Tesla Roadster,一系列可重用的運載火箭Falcon。更恐怖的是,後兩者幾乎是同時面世。

他是商業天才。在互聯網之初,先投身當時最賺錢的兩大行業:出版業和電子支付。在世紀之初,又進入了航空、電子汽車和新能源。設計了病毒營銷策略(給每個新用戶和其介紹人10美刀)讓Paypal得以瘋狂成長。這種策略已經被廣泛應用:Linode、Gmail、Dropbox……

他是創業天才。先後在個領域創辦四家影響巨大的企業。電子支付Paypal、(民間)航空技術SpaceX、電子汽車Tesla Motors、新能源SolarCity。

他是天生賭徒。幾乎無視任何風險。世紀之初,大家都在憧憬未來(試回想當時的電視節目)。所有人都在吹噓太空技術和新能源。但是鑒於當時的技術水平,沒人敢真正行動。Musk一看怒了:沒人是吧?老子來!結果就是「將自己口袋裡的1億美元投給了 SpaceX」。後來公司實在撐不住了,他又義無反顧地把剩下的老本70萬美刀又投了。

最後,他是一個夢想家。當人家問他為什麼進入太空技術行業時,他說他要通過太空技術讓人類永恆地生活於宇宙。人們常常把他和Steve Jobs放在一起比較,因為他們都擁有近乎超能力的Reality distortion field:說服別人相信自己那海市蜃樓般遙不可及的夢想。在我看來,一百年後大家會記住Musk而遺忘Jobs。


Elon Musk 是一位活在現實中的幻想家。一方面,他遊說國會接受採訪,高談移民火星的重要,另一方面,想盡辦法降低 Falcon 9 的發射成本,承攬 NASA 以外的發射機會,直言,我們的發射價格比中國便宜。一方面高調展示尚在構想中的 Grasshooper 復用技術,另一方面謹慎對待首次 Dragon 和國際空間站的對接,監測錯誤立刻中斷髮射,後來發現那個問題並不影響發射。

Elon Musk 堅忍敢賭。Space X 兩次危機,先是現金耗盡,再是兩次試射失敗,都在崩潰邊緣,他化險為夷,保住 1700+ 僱員的生計,也重燃了官方和民眾對商業航天的信心。 Falcon 9 的引擎原型和承自土星五號的切換技術來自 NASA,Musk 在採訪中罕有提及,員工天賦與汗水,他提的不多。凸顯光環,是為吸引最好的工程師和公眾對宇航的關注,不讓襁褓中的 SpaceX 過早夭折嗎?應該是的。


謝邀。作為《矽谷鋼鐵俠——埃隆·馬斯克的冒險人生》(Elon Musk - Tesla, SpaceX, and the quest for a fantastic future) 這本書的譯者,我也冒個泡出來說兩句。

首先我不是一個專業的譯者,我在翻譯這本書的時候是一名科技記者,在那之前我沒有任何翻譯書的經驗。而我成為譯者的原因也很有意思,請聽我細細道來。


回到四年前,那時候我還是《中國企業家》雜誌的一名剛剛畢業參加工作的菜鳥記者。成為記者也是機緣巧合,由於在美國留學期間喜歡寫博客,於是國內一些媒體找我約稿,後來一發不可收拾,畢業後沒有像大部分同學一樣留在美國做技術,而是回國在國內歷史最悠久的商業雜誌《中國企業家》做了一名科技記者。


作為一個菜鳥,我當時的工作就是編譯一些矽谷的科技新聞,或者給當時的一些資深記者做一些邊角料採訪,我當時最大的願望就是有一天可以寫一篇封面報道。那時候我就是北京一個最不起眼的北漂,但我好像又跟大部分北漂不大一樣,我用一半的工資去租房,還經常請朋友吃飯,每次到月末可憐的工資都所剩無幾。可我一點都不擔心,我一心想的是採訪最牛逼的人,寫最牛逼的故事。我常常在夜深人靜的時候爬上我租的公寓樓只有六層樓高的天台,透過北京濃濃的霧霾,看著遠處的燈火,彷彿世界就在我腳下。現在想來那是一種奇妙的感覺,一個一文不名的年輕人站在一個六層樓高黑洞洞的小角落裡,卻覺得世界在自己腳下,或許這就是年輕的力量吧。


在高手如雲的雜誌社,作為一個菜鳥我常常反思,我跟別人的優勢在哪裡。首先比起其他記者我英語好,其次雖然我不喜歡做工程師,但我卻懂工程師的思維方式,這是大部分記者不具備的。於是在完成領導布置的任務之外,我經常偷偷研究我感興趣的矽谷高科技公司,後來乾脆給矽谷大佬寫郵件,我知道他們都對中國市場感興趣,肯定不會對來自中國的採訪需求置若罔聞。我不知道他們的郵箱,我就猜(美國公司的工作郵箱常常是名或姓的排列組合加公司後綴),庫克老師、佩奇老師、貝索斯老師都被我騷擾過,但可惜沒有一個人回復過我。


我就是在那段時間注意到馬斯克的——雖然他的公司不管是Tesla還是SpaceX都還沒有做出讓人信服的成績,甚至是飽受質疑,但他充滿想像力的的產品,以及特立獨行狂妄自信的性格卻完全符合矽谷創業者在我心目中的形象。我一直相信創新首先來源於自信,我至今依然記得留學時跟美國同學一起做項目的情景,他們的項目即使做得狗屎一樣,也依然覺得自己是最棒的,不屑於跟別人比較;而中國學生由於缺乏自信,總是會下意識的模仿別人。於是美國即使狗屎遍地仍然是創新大國,而中國的天才們卻互相抄襲統統爛在了地里。


2013年6月,特斯拉的新款車型Model S開始在北美熱賣,並有傳聞說要很快進入中國。於是主編何伊凡決定報道一下。當時我分配的任務是聯繫採訪特斯拉中國區負責人,但多方聯繫卻了無音訊。眼看採訪就要擱淺,一個周六的早上,我無意間翻看馬斯克的twitter賬號,一條狀態吸引了我。當時2013年第一季度財報顯示特斯拉有史以來第一次盈利,馬斯克在twitter上寫道:「我只是想說,謝謝我們的客戶和投資者陪伴我們走過漫漫長夜,如果沒有你們我們不會走到今天。」 ——一家成立十年的公司第一次盈利,媒體已經把他捧上了天,但對於他來說卻是十年漫漫長夜裡的第一道曙光。


這時我突然想到了什麼,我立刻打開郵箱開始寫郵件,我寫道:「馬斯克先生,我們應該聊聊,那些中國當今最偉大的公司還在黑暗中掙扎時,往往是我們第一個把聚光燈打在他們身上——特斯拉不是要進入中國嗎?現在輪到你了。」 照例我又猜了他的郵箱,並很快按下了發送鍵。


20分鐘後,一條新郵件蹦進我的郵箱,我看到來自馬斯克本人的一條更為簡短有力的回復:「Ok」 。看到這條消息,我興奮得差點從椅子上跳起來。


很快馬斯克的助手Mary Beth Brown (這本書很大篇幅提到了她)幫我敲定了一個採訪時間。周一我很興奮把這個消息告訴了何主編,他聽到這個消息又驚又喜,他在我面前來回踱著步子,時而停下來看著我。我知道他心裡想著什麼。「恆星,還是你去吧。」 我強掩興奮點了點頭。臨走前,他又叫住我:「不要搞砸了。」 至今我都很感激他給了我這個機會。


幾天後我和雜誌社攝影師史小兵老師坐了13個小時的飛機從北京飛到矽谷,馬不停蹄驅車來到特斯拉位於弗里蒙特的巨型工廠,在他另一個助手帶領下,穿過長長的生產線和辦公區域,在一個用玻璃隔開的狹小會議室門口等候。十分鐘後,會議室門打開,一群人魚貫而出,最後面一個身材魁梧的男人走到我面前,伸出右手:「你好,我是埃隆。」


作為一個工作不到一年的菜鳥,在那間小會議室里,我克服內心的緊張和激動,故作鎮靜的和他聊了45分鐘。採訪結束後,他又帶著我們去生產線上拍照。在生產線上,我們留下了下面這張合影。

之後他還向我們展示了他的山地自行車——他平時就騎著它在諾大的工廠里轉悠;以及他的工位——一張普通的桌子,和其它員工辦公桌連成一片,但位於最靠近生產線的位置。他這樣告訴我:「如果你想贏得戰爭,作為指揮官必須提劍沖在最前面,和你的士兵同甘共苦。」


當晚他還邀請我們參加了一個車主派對,我看見一輛白色的Model S駛入事先布置好的舞台,周圍衣冠楚楚的賓客開始瘋狂歡呼起來——車門打開,馬斯克一身黑色夾克從車上下來,就像國王一樣。


作為國內媒體首次對於特斯拉的全面獨家報道,那篇文章上了雜誌封面,我也開始在科技媒體界嶄露頭角。之後我受邀參與了央視紀錄片《互聯網時代》在美國的拍攝工作;不久我又加入了新興的科技媒體極客公園,並被派駐矽谷。


在那之後我又跟馬斯克打過幾次交道,一次是2014年4月,特斯拉正式進入中國,我和極客公園創始人張鵬第一時間邀請他來到極客公園演講,這是他在中國的首次亮相;9月,我和張鵬又帶著一群中國科技創業者去矽谷特斯拉的辦公室拜會了他,這群人中包括了小米聯合創始人黎萬強 、今日頭條創始人張一鳴、易到用車創始人周航、一加手機創始人劉作虎和獵豹CEO傅盛。從這幾次互訪中,我看到了中美科技公司間的巨大合作潛力。


從幾次交往中,我感覺到馬斯克對於中國充滿好奇和嚮往。作為五個孩子的父親,有一次他非常詳細詢問了我中國的獨生子女現象,並和快得出一個結論:「我認為中國應該鼓勵每個家庭至少有兩個孩子。」他非常認真的用手比劃給我看 「現有人口結構有很大問題,這就像一個倒金字塔結構,很容易垮掉的。」 一年後,中國政府正式放開了二胎政策。


再後來中信出版社的編輯找到我,希望由我來翻譯阿什利·萬斯的這本馬斯克傳記。我在之前沒有過翻譯書的經驗,但我欣然接受了這個任務。我大概花了半年時間用業餘時間完成了這本書的翻譯。翻譯過程中我遇到最大的挑戰來自兩方面,一是作者來自於南非,他的一些用詞習慣在美國並不常見,我要琢磨半天加上Google的幫助才能知道確切意思;二是作者喜歡用長句,直譯過來很難讀,我需要把長句斷成短句。「信達雅」是每個譯者追求的境界,我不敢說我做得很好,但至少努力了。


說完了我的故事,我再來聊聊這本書。


首先,這本書並不是一本單純的商業書籍,它的受眾並不局限於科技圈或者創投圈人士,儘管過去一年,它一直高居亞馬遜商業書籍榜單的第一名,但同時它還是歷史文化這一版單的前五名。其次,我想說這算不上我寫的書,它是彭博著名記者阿什利·萬斯花費四年時間寫成的書。書出版以後很多朋友說想請我簽名,我覺得並不合適而謝絕了。我只想做一個安靜的譯者。


但作為一個普通人,有幸和馬斯克這樣正在改變世界的人產生交集,我覺得自己很幸運。馬斯克和他的公司對於商業上的意義甚至人類的貢獻已經探討很多了,我今天不妨來說說馬斯克的冒險故事對於我們普通人特別是年輕人的啟迪。翻譯完這本書以後我總結了以下幾點:


1. 經歷是財富


很多人都問我,馬斯克為什麼能如此成功。常常不等我回答,他們會脫口而出,「他肯定是一個天才。」是的,馬斯克當然是一個天才,但我做科技記者以來接觸過的天才數不勝數,甚至比他聰明的人比比皆是。不同的是,我看到馬斯克走的是一條最難的道路。他數次創業,每一次都足以讓他功成名就衣食無憂,但他每次都會去選擇一次更加艱險的道路,去挑戰更大的風險以及經受更多的嘲笑;其中的酸甜苦辣可能書中已經刻畫的頗為深刻。是這一系列經歷造就了今天的馬斯克,也把他和其他天才拉開了差距。


我一直相信的是,不管是公司和還是產品,創始人的經歷才是決定性因素。創始人成長過程中的經歷,以及其塑造的價值觀和世界觀會深深刻在產品里。馬斯克出生在南非的上層階級,但為了去美國,他在加拿大當了將近一年的鍋爐工,「我必須穿上防護服,搖搖晃晃地穿過狹窄的通道。」(p44) 這一段描寫很傳神,很難想像有多少富二代能夠在這樣的條件下忍受這麼長時間。而他的弟弟金巴爾認為成長在上世紀7,80年代的南非這一世界上最危險的地方塑造了他們對風險的看法,他們背著父母乘坐火車旅行,目睹了種族隔離下的苦難以及各種野蠻的行為,「這一系列瘋狂的體驗,改變了我對苦難的看法,我們很難接受長大後僅僅為了一份工作而活著,因為這很無趣。」(p36) 而大學裡面學習物理的經歷,讓馬斯克養成了一種特殊的思維習慣,如果你打算告訴馬斯克某件事情沒法辦到,那你最好已經做足了功課並做好心理準備深入每一個技術環節,從最根本的原理出發解釋為什麼行不通。首席工程師賈維丹說,」他總是說,讓最基本的物理原理說話。「(p262) 正是這些年輕時代的旅行和學習,造就了馬斯克敢於冒險又充滿理性的性格。

喬布斯也是一樣,如果沒有年輕時那段印度的修行,沒有中年十餘年的流放生涯,肯定不會有後來的蘋果以及iPhone如此偉大的產品。」The journey is the reward」 既是他的人生格言,也是他的人生寫照。


前段時間,李宗盛有一個視頻被刷屏了,裡面一句話打動了我——「人生沒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數」 。


2. 冒險精神


我非常喜歡這本書的責編李穆老師取的書名「冒險人生」。對於很多中國年輕人來說,「冒險」這個詞並不陌生,但也只是在電影或者小說裡面體會過。在我們的文化里,冒險是帶著貶義的,是應該盡量避免的。穩紮穩打步步為營,而劍走偏鋒逆其道而行只是匹夫之勇。


在矽谷這樣一個精英薈萃的地方,我見到的大部分華人工程師們,相比其他國家的人們,給我最大的感受就是「不敢冒險」。國內教育環境所造就的單一上升通道決定了這個體制下培養的精英們厭惡風險,因為偏離軌道往往意味著前功盡棄,所以他們的目標永遠是考最好的成績,去最好的公司,賺最多的錢。。但現實世界不是學校,在單一教育體制下培養出來的中國精英很容易在快速變化的時代里變得無所適從。你學最火的專業,可能畢業以後又變冷門了;你去股票最值錢的公司,可能到明年這家公司就自由落體般衰落了。這也決定了他們中間不可能出馬斯克。


了解自己喜歡的並且願意為此冒險我覺得才是正確的職業路徑。SpaceX前三次發射都以失敗告終,但2008年9月28日,獵鷹1號終於發射成功。五百人花費了六年時間把這件事情做成——比馬斯克的原計劃多了四年半。換做是別人早都放棄了,而馬斯克在內憂外患(外有經濟危機,內有員工質疑)硬扛了6年,「有很多人說我們不可能成功,事實上是很多很多人,但就算他們這樣說,命運不會總和我們作對,第四次總該成功。(p185) 是對於太空探索的熱愛和執著以及冒險精神讓他堅持到了今天。


「在一個快速變化的世界裡,不敢冒險才是最大的風險。」扎克伯格的這句話我深有同感。這個標準也適用於評價一個CEO。不管在矽谷還是中國,評價科技公司CEO的好壞,公司短期的盈利狀況都不應該是決定性因素,只有長期願景和執行力才是最重要的。所以庫克即使讓蘋果坐擁2000億美元現金,但他戰略上的保守和產品上的懶惰,決定了他不是一個合格的CEO。


3. 國際視野


互聯網正在迅速讓世界變成一個村落,未來行業跨國界整合將在世界範圍內快速進行。於是國際視野已經成為一種重要思維能力。


馬斯克從小就具備一種異於常人的國際視野。「他從一開始就不單單只考慮南非的迫切需求,而是將全人類看作一個整體。。。。這就是為什麼一個孤僻而笨拙的南非男孩,懷著最大的誠意去追尋人類的集體啟蒙,最後卻成為美國最具冒險精神的實業家。(p25)


過去二十年的全球化浪潮,已經讓世界各地的人們從生活,習慣到審美越來越趨同,我們有理由相信好產品會越來越放之四海皆準的。隨著中國人口增速減緩以及老齡化的到來,那些過去中國市場的霸主很可能會迅速遇到增長瓶頸,只有能夠走出去,把產品賣到世界各地的中國公司才有未來。

而伴隨著中國經濟過去三十年的增長,中國人也有了越來越多走出去的機會,中國護照含金量越來越高,不管是出國旅遊,留學甚至工作,都不再是非常困難的事情。將要走出去的中國公司,加上已經走出去的中國年輕人,彙集起來將是一股強大的國際化力量。在我現在工作的地方,周圍就有許許多多這樣的年輕人。


世界那麼大,我們都應該去看看。


4. 火箭和理想


最後,我再說一個故事。馬斯克的創業搭檔,Tesla 聯合創始人兼CTO 斯特勞貝爾(這本書也有很大篇幅提到了他) 曾經告訴我,他和馬斯克都很喜歡一部叫做 October Sky 的電影。這個電影是由一個真實的故事改編,中文譯名叫做《火箭男孩》,說的是美國東部一個小鎮上,人們世世代代以採礦為生,鎮上居民生活的全部,就是每天低頭關注著地下那漆黑的礦井。直到故事主人公——中學生 Homer,在十月的一天晚上,抬頭望向夜空,第一次看見一顆人造衛星飛過天際。這一刻對他的人生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他開始夢想製造火箭探索太空。經過無數次失敗和嘲笑,他在兩年後依靠一枚兩米高,可以飛 6 英里的火箭在全國科技競賽中獲獎。他因此獲得大學獎學金,離開小鎮上了大學。再後來,他成為了NASA的一名火箭工程師。


而在我看來,這個小男孩的人生軌跡跟馬斯克是一樣的。創新和探索永遠伴隨著勇氣和超越。90 年前,火箭之父羅伯特·戈達德預言人類可以到達月球時,所有人都在嘲笑他。而如今,馬斯克已經把目標鎖定在了火星。不可否認,馬斯克的Tesla和SpaceX 在未來都存在著極高的失敗風險。但是他不會獨行,即使失敗,會有更多的人的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繼續前進。


的確,這個世界大部分時候既殘酷又無趣。好在有一些能夠讓我們眼前一亮的東西——比如火箭,比如理想。


謝謝你,馬斯克。


最近剛讀完朋友從台灣幫帶回來的《Elon Musk》台譯本《鋼鐵人馬斯克》,想簡單寫一寫他。流水賬就不提了,看百科就好:伊隆·馬斯克。我就寫幾個地方。


1.
我們印象中,馬斯克是一個企業家,有很多錢,做了很多事。

事實上,他站在了風口浪尖,其實是他要完成自己過去設定的一些追求,所帶來的附加效果。

在 10 歲的時候,他就有了第一台電腦,那還是 1980 年。讀高中時,他已經開始對太陽能、無紙化銀行、科幻小說和計算機語言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注意,這些興趣未來都成了他的職業。

作為家境良好的南非白人,他其實完全可以選擇享受生活。但他就憑著一腔熱血,到了加拿大,後來是美國。

他在皇后大學和賓夕法尼亞大學讀書的時候,就認定了一件事情:「互聯網、可再生能源和太空,是未來幾年會發生重大變革的三個領域。」

後來他在這三個領域都頗有建樹,甚至在某些行業,穩坐第一。


2.
我們看到的馬斯克更像是管理者,但他當年也是程序員。他的第一桶金來自互聯網公司 Zip2,是跟他親弟弟一起創辦的。他弟弟主外,他主內。開始時基本就跟我們見到的那些創業公司一樣,在破舊的寫字樓里辦公,沒日沒夜地工作。

雖然這家公司我們大都沒聽說過,但僅四年時間,就從 0 做到了被 3.07 億美金收購,放到現在都是件勵志的故事,更不用說那還是 1999 年。

他拿到第一桶金以後,就決定要改變銀行業,因為他認為這個行業太糟糕了。

中間故事暫且不提,他創辦的公司 http://X.com 也發展迅速,很快就有 20 萬的用戶了。同時,也有競爭對手出現,剛剛提到的彼得·蒂爾與另一個合伙人麥克斯 · 拉夫琴創辦了 Confinity。他們競爭的故事跟滴滴快的差不多,燒過一段時間的錢之後,決定合併。

合併後的品牌,就是大名鼎鼎的 Paypal。最初,馬斯克還是 Paypal 的 CEO。

比喬布斯當年被趕出蘋果還要狗血,馬斯克管理下的公司效益不好,所以大家趁他要去度蜜月,迅速完成了權力交接,把 CEO 移交給了彼得·蒂爾。這被稱為矽谷最臭名昭著的叛變故事之一。

後來 ebay 以 15 億元收購了 Paypal,馬斯克成為億萬富翁。


3.
馬斯克的管理能力確實有些缺陷,他會經常不留情面罵人,也會特別有控制欲。

不過不得不說,馬斯克的團隊非常強大。他能集結一批特別有能力的人

有興趣的可以搜下 Paypal 黑手黨。他們被稱為矽谷最有權勢的男人,現在遍布在矽谷創投圈和 IT 公司中。這些人都是當年馬斯克在 Paypal 的同事。

這張照片太酷,不得不貼:

每一個都是億萬富翁,也大都是程序員。誰說程序員不能酷的。(儘管在 2000 年,其中很多人被評為最差著裝人士。)

4.
有了更多的錢,馬斯克就開始著手實現童年的太空夢想了。

他先是跟像火星學會這樣的非盈利組織接觸,後來跟一群科學家和愛好者準備搞一些項目。後來他覺得應該再進一步,於是成立了「火星生命基金協會(Life to Mars Foundation)」,邀請了很多大牛加入,準備送一些動物上火星,成為「火星綠洲(Mars Oasis)」計劃。

他找了很多關係,終於跟俄羅斯的大佬們見面,想要跟他們買幾枚導彈用來發射。結果這些大佬很傲慢,給的價錢也貴,大家很不開心。

在回去的飛機上,隨行有位航天界的大牛葛瑞芬,看到馬斯克在認真敲鍵盤,心裡納悶。過了一會兒,馬斯克把電腦端過來,給他講了一句話:「我覺得咱們可以自己造火箭。」電腦里是他認真整理的火箭材料成本。葛瑞芬有點震驚,因為內容整理得很科學且詳細。後來,馬斯克就把小動物計劃棄掉,幾乎把所有的現金投入進新建的火箭公司 SpaceX。

對了,這位葛瑞芬,2005 年成為了美國航天局局長。所以你知道馬斯克當時是真找到了專家。

後來的事情,可講的很多,就不展開說了。SpaceX 的創業方式,跟矽谷互聯網公司的方式差不太多,但在航天業和製造業都是顛覆性的。

所有人,包括程序員、工業設計師、工程師,全都在一個巨大的廠房裡辦公。扁平化管理,快速執行。他們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都會選擇用創新的技術和方法解決(比如 3D 列印)。再加上整個火箭的材料絕大多數都是自己生產(大型航天公司的供應商可能會有上千個),最後節省後的成本,接近是競爭對手火箭成本的幾分之一甚至十幾分之一。

廠房走廊里,擺著一個鋼鐵俠的模型。另外,《鋼鐵俠》的主角小羅伯特·唐尼真的來找過馬斯克,而且在跟他的談話中尋找扮演斯塔克的靈感。在《鋼鐵俠 2》里,馬斯克還親自客串。

他的另一家公司特斯拉其實並不是自己一手創建的,他是早期投資人及最大股東,在跟原來創始人馬丁·艾伯哈德有了矛盾使其離職後,成為了 CEO。

後來這兩個公司便成了兄弟企業。火箭製造中的很多技術,還運用在了汽車中。


5.
特斯拉和 SpaceX 幾乎在同一時期,遇到的嚴重的瓶頸,入不敷出。特斯拉無法出貨,火箭還從來沒有一次發射成功。馬斯克在最困難的時候,都賣掉了很多私產,也不再使用他的私人飛機。

美國媒體界很多人在唱衰馬斯克,認為他只是個夢想家和資本家,把別人的錢拿來給自己造玩具。「馬斯克實現他的一小部分童年幻想是好的,但是他拒絕與現實妥協,那他的夢想就有被摧毀的風險。」

當年的特斯拉,被某媒體評為 2007 年最失敗科技產品。

次年,馬斯克還跟妻子離婚。同年,經濟危機,火箭的第一次發射成功,也拯救不了 SpaceX 發不出工資的現狀。各種壓力隨之而來。

2008 年,馬斯克甚至準備做一個艱難的決定。他認為,兩家公司至少要關閉一家,這樣剩下的現金投入另一家,生存的幾率還會高一些。

最後,他還是從逆境中活了下來。2008 年 12 月,航天局提供了 16 億美元,作為 SpaceX 執行任務的經費(當時的局長、跟馬斯克一起去過俄羅斯的葛瑞芬,還從中阻撓,沒有成功,原因大家眾說紛紜)。接下來兩年,Model S 也面世,特斯拉一雪前恥,開始盈利。


6.
除了這些,馬斯克還做了兩件大事。一是成為了新能源公司太陽城的最大股東,二是發布了一項超級高鐵 (Hyperloop)的科技計劃。

前者為特斯拉提供了支持,後者則引起了政府注意。2014 年,奧巴馬邀請馬斯克會面,並且在美國洛杉磯和拉斯維加斯之間正式建造第一段超級高鐵。

感情生活上,馬斯克跟第一任妻子 2000 年結婚,2008 年離婚。2010 年,跟一位小自己 14 歲的明星茉莉結婚,兩年後離婚,一年後又結婚,一年後又離婚...嗯。坊間傳說他是個花花公子。不過看起來,他比喬布斯還是顧家的,前妻和兒女的生活費,也是不會賴賬的。


7.
總的來說,馬斯克是理想主義的代表,科幻到現實的踐行者,以及天才型的極客。

你會看到有堅持童年夢想的,但只是空想,不去實踐;你也會看到很多實踐者,只是做很多理想狀態下有情懷的實踐,不符合商業邏輯,自然也難有成就。但馬斯克既有心力堅持,又有能力實踐,還懂得商業運作和管理公司,可以算是奇才。

他的故事簡直可以編纂成雞湯教科書,也能拍成傳奇電影,符合那種「我小的時候想 XXX,於是長大了就去 XXX,結果他們都不認為我可以 XXX,但現在你看,我成了世界上最牛的 XXX」的勵志套路。

Google 的創始人佩吉是馬斯克的粉,2014 年接受採訪的時候,他說,他更願意把自己的錢留給像馬斯克這樣的創業家,而不是非營利組織或慈善組織。因為前者才關注未來。

馬斯克的前同事、最近在中國很火的《從 0 到 1》的作者彼得·蒂爾也說過,現在科技界太讓人失望了,我們想要會飛的汽車,卻得到了 140 個字元( We wanted flying cars, instead we got 140 characters)。

所以馬斯克不僅是實現童年夢想的偏執狂,還具有了承載人類未來這一形象。

相比扎克伯格最終讓大家都可以在網上曬娃,移民火星、使用清潔能源、開上純電動力的汽車、通過布局衛星讓全人類用上互聯網這些事情,在很多人看來,更有價值。


8.
最後,摘一些書里我覺得有趣的小段。

  • Facebook 的數據分析團隊負責人 Jeff 跟作者說:「我們這一代人中最優秀的頭腦,都在思考如何讓人們點擊廣告,這太糟糕了。」
  • 馬斯克小時候是書獃子,總被人欺負,有一次他們把他打暈過去,鼻子打壞。所以馬斯克做過整形手術。
  • 他在加拿大有機會讀滑鐵盧大學,但最後還是選擇了皇后大學。因為「那裡有更多美女」。
  • 馬斯克特別喜歡電子遊戲。12 歲,他就設計了一個有 167 行源代碼的電腦遊戲。他還經常拉室友玩遊戲,把室友的女朋友晾在隔壁一個小時。畢業時,他想到,「我非常喜歡電子遊戲,但如果我做出非常棒的電子遊戲,對這世界能有多大的影響?」於是他放棄了這條路。
  • 馬斯克在賣掉 Zip2 之後,買了一台麥拉倫跑車,到處跟朋友炫耀,並且每天日常都開它出門(隨便停在路邊)。有一次,他跟朋友一起見投資人,突然興起,說「看這個!」然後急轉方向盤,結果車子打滑撞上了路基,車窗和輪胎都粉碎,車身也損毀。他轉頭跟朋友說:「這事兒好玩的是,這輛車沒保險。」
  • 2001 年初,馬斯克到巴西和南非休假,返回加州後瘧疾發作,差點死掉。後來他說:「這是我學到的教訓:休假會害死你。」
  • SpaceX 的火箭叫做獵鷹,是為了紀念星球大戰里的「千年隼(Millennium Falcon)」,也就是千年獵鷹。他們的引擎叫做灰背隼(Merlin)和茶隼(Kestrel)。
  • 有時候,馬斯克半夜接到電話,發火的時候老婆在旁邊,他就小聲罵。另外一邊,工程師們只好擠在擴音器旁邊,聽他訓斥。
  • 為了調戲航天局,SpaceX 把製造的載人飛船天龍號的系統叫做 CUCU,念起來像「咕咕」。所以航天局的官員們開會討論時,就不得不發出這種中二的聲音。
  • 馬斯克發現很多人用縮寫,影響效率,所以大發雷霆,發送全體郵件,通知大家不允許自己發明縮寫。非要使用的話,要找他批准。這項規定被 SpaceX 的人成為 ASS Rule (狗屁規則)。
  • 大家都知道,特斯拉已公布的兩個型號是 Model S 和 Model X。但馬斯克有惡趣味,想要接下來做 Model E,這樣就集齊了 SEX 這個詞。福特公司的 CEO 表示強烈反對,因為他們也在用 Model 這個品牌。後來,特斯拉又註冊了 Model Y 的商標,福特跟馬斯克電話確認說:「你們決定不用 E 了是嗎?」馬斯克說:「不是啊。組合成 SEXY 多好。」
  • 作者結合很多人的意見,評價馬斯克是喬布斯和比爾·蓋茨的合體版。原文是「喬布斯和比爾·蓋茨的基因改造私生子」,口味真重啊。

就是這樣。希望能幫到你。


一個為Elon Musk工作了五年半的員工Dolly Singh,(是spacx的人事主管)
在Quora的上這樣說道:」Elon Musk是一個韋納·馮·布勞恩 亨利·福特、 比爾蓋茨、喬布斯以及所有其他壞蛋融為一體的人。「
Elon Musk是他見過最輝煌,最有魅力的人
他酷愛閱讀,他通過閱讀書籍,自學設計並建造了世界上最先進的火箭和宇宙飛船。Elon musk是一個聰明的學生,他研究了以上提到了所有人的優點的歷史,並融會貫通他們的知識。換句話說就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去創造。
當他媽媽祝賀他的Spacex和teala的成功,並問他什麼感受時。他第一時間就說了一句:」這只是剛剛開始......「
Elon musk 是一個我深深佩服的人,一個傑出的過分的人。
原文在這裡,Elon Musk: Is Elon Musk the next Steve Jobs?。請各位斧正。

ps:韋納·馮·布勞恩是現代航天之父,其在1969年,他領導研製的「土星號」巨型火箭,將第一艘載人飛船「阿波羅11號」送上了月球。


鋼鐵俠Elon Musk的少年時代

Elon Musk,新時代的愛迪生與喬布斯,下一個改變世界的發明家與商業奇才。他創業的公司Zip2、http://X.com、Paypal、SpaceX、Tesla、SolarCity、Hyperloop橫跨互聯網金融、電動汽車、太陽能、火箭技術、太空航行、外星殖民,並且在每個領域都是市場開拓者或顛覆者。Musk甚至被認為是《鋼鐵俠》的原型。

我一度認為,微信開機畫面中,那個站在外星球上遠眺地球的那位孤獨背影,就是Musk。

市面上關於Musk的介紹已經很多了,但是大多都是他成名之後的,特別是從創辦SpaceX和Tesla的經歷。但是對於少年時代的鋼鐵俠Musk,卻很少涉及。2015年5月才在美國亞馬遜上市的Musk傳記《埃隆?馬斯克:特斯拉、Space X以及奇妙未來的探索》(Elon Musk: Tesla, SpaceX, and the Quest for a Fantastic Future),部分內容介紹了許多尚不為人所詳細了解的Musk少年時代。創思舍進行了簡單的摘譯。

這本傳記還沒有國內譯本,但是,我居然搞到了手稿,word版的手稿。哈哈,跟大家分享出來 Elon_Musk_by_Ashlee_Vance_完整版.docx_免費高速下載。

1971年,Elon Musk出生於南非東北部的比勒陀利亞,母親是加拿大名模,父親則是電氣工程師。

[南非城市比勒陀利亞]

Elon Musk第一次出現在媒體上,是1984年,南非本地雜誌《電腦與辦公技術》(PC and Office Technology)刊登了一段Elon Mus設計的視頻遊戲代碼,這一年,他13歲。這個遊戲叫Blastar,有167行指令,這份雜誌在遊戲說明中描述說「在遊戲中你要摧毀攜帶有氫彈的外星飛船,遊戲的操作性和動畫效果非常棒」。我找到了這個遊戲的畫面錄像,大家可以看看Musk小時候的作品。

視頻封面Blastar 1984 - Elon Musk (1)視頻

[有點像我們小時候在任天堂遊戲機上玩的遊戲]

Musk因為這款遊戲而獲得了500美元的獎金,而Musk的第一台電腦在1980年上市時的售價才299.95美元。12歲的Musk,賺到的私房錢都快能買兩台當時的主流電腦了!

也正是在Musk嶄露頭角之後的第二年,1985年,微軟正式推出Windows 1.0,而喬布斯則被蘋果公司趕出了董事會。IT世界的新時代逐漸走來。

[這貨就是Windows 1.0的界面]

Musk似乎一直對科幻、對宇宙充滿了興趣,也拯救世界充滿了興趣。這在他第一個電子遊戲產品中就可以看得出來。他自己也說:「我小時候看太多漫畫了,漫畫里的英雄們一直在拯救世界。我也覺得,每個人都應該來拯救世界,讓我們的世界更美好。」在他14歲的時候,Musk接觸到了對他影響一生的書《銀河系漫遊指南》。

[銀河系漫遊指南]

但Musk長大的世界,並非世外桃源。他所出生的年代,正是南非種族主義隔離最嚴重的時期。Musk在白人富人生活區長大,但是在他五歲的時候,南非爆發了「索韋托起義」,導致數百名黑人學生死亡。

[索韋托起義]

Musk從小就愛讀書。事實上,他的母親Maye小時候也是個書獃子,喜歡數學和科學。當然,她也作為名模拿到過「南非小姐」的選美冠軍,一直到她60歲還會作為模特出鏡。

[年輕時代驚為天人的 Maye]

[依然風姿綽約的Maye奶奶]

[Musk和母親Maye]

Musk的童年時代以酷愛讀書而聞名,每天的閱讀時間能達到10小時,周末的時候甚至能一天看完兩本書。跟隨父母逛街時,如果他走丟了,父母們都不用著急,因為找到附近書店,就能找到他。等他長大了點之後,Musk會自己在書店,一直待到父母下班了來接他……或者偶爾因為只看不買、被書店老闆趕出去。

漫畫、阿西莫夫的科幻、指環王,都是他兒童時代最喜歡的讀物,到最後實在沒什麼可讀的時候,他就去圖書館看百科全書。這也導致Musk直到進入大學之前,整個少年時代很孤僻,沒有什麼朋友。這也讓他有足夠的時間,沉浸在自己的知識世界和科學幻想之中。

Musk的童年也不是那麼陽光燦爛。他也經歷了父母的分居和離婚,然後跟父親一起生活。在跟他的工程師爸爸生活期間,Musk學到很多工程技術上的知識,也學著自己解決實際的技術問題。Musk的爸爸帶著Musk一起參與他自己的工作,讓Musk上他工作的網站,自己學習如何碼磚、安裝管道、安裝窗戶、布設電線。教會Musk動手的後果就是,Musk用他在書本里學到的火藥配方——硝石、硫磺和木炭——製作了炸藥和火箭,這應該算是Musk成年之後創辦Space X的雛形了。

Musk十歲的時候,他在商場里第一次看到了電腦,然後立刻就被震驚了。Musk說他當時在心裡說:「我靠,好牛B的玩意,居然可以自己編程。」 Musk纏著父親給你買了一台當時最流行的家用電腦Commodore VIC-20。當時的編程學習課程要6個月才能學完,Musk買到電腦後激動了熬了三個通宵就學完了所有的內容。於是,在書籍之外,Musk又有了一個新的童年夥伴——電腦。而Musk後來正是通過他的電腦技術,參與創辦了Paypal,並因此賺到了第一桶金。

[這玩意就是Commodore VIC-20,好像我初中用過的步步高學習機]

但是,Musk校園裡也並非如魚得水。在初中和高中的時候,因為Musk太書獃子、不愛運動,所以在同學中間非常孤立。這也導致Musk經常被壞學生欺負,甚至有一次被人踢下樓梯、頭被使勁往地上砸,直到Musk滿臉是血。2013年Musk在一次新聞會上還提到了這一次的經歷,讓他的鼻子到現在仍然有後遺症。這幫壞孩子甚至還會揍跟Musk的小夥伴,直到小夥伴再也不敢跟Musk一起玩。可能正是因為孤立和獨處,這讓Musk更善於思考。

[讓我仔細觀察下鋼鐵俠不怎麼結實的鼻子]

Musk那會兒的同學們事後回憶說,雖然Musk當然已經比較聰明,但成績也沒有到出類拔萃的地步,那時候絕對看不出來他將來會取得如此的成就。不過當時Musk的電腦技術已經不錯了,學校也會把他們這些電腦技術不錯的學生集中起來學習BASIC、COBOL、Pascal。

Musk的同學Ted Wood還記得,中學那會Musk把他的火箭模型帶到學校引爆過。在科學課上Musk還跟努力爭論說,應該淘汰石油、煤炭等化石能源,改用太陽能。Musk的同學對這一幕印象非常深刻,因為Musk當時提出這一觀點時態度的異常堅定。另外一個同學Terency Beney還說,當時Musk已經開始幻想太空殖民了。當然Musk事後說他也記得不太清楚當時說過些什麼。

總之,在南非渡過少年時代的Musk,聰明,愛讀書,充滿各種幻想,但有似乎跟每個書獃子少年差不多,至少恬不知恥的說我小時候貌似也是這個樣子。但Musk居然最後把少年時代的奇思妙想都變成了現實!

這樣的日子持續到Musk的17歲那年。1986年6月,他離開了南非去了加拿大。因為Musk覺得他已經在南非呆不住了,非常非常渴望去美國、去矽谷。因為美國有更多的創業機會,相比之下南非就像個監獄困住了Musk。正好Musk的母親是加拿大籍,於是Musk先「逃亡」到了加拿大。

在加拿大打了二年零工之後,1989年Musk進入了加拿大安大略省金斯頓的皇后大學(Queen』s University),選擇這所大學的原因只是Musk覺得這個學校的女孩兒更漂亮一些。這符合17歲的少年正常的想法,哈哈哈哈!

上大學的時候,Musk發現了一個新的業餘愛好,就是從報紙上找到他認為好玩有趣的人,然後直接打電話邀請對方一起吃飯,其中就包括Peter Nicholson。

Nicholson當時是加拿大豐業銀行的高管、棒球俱樂部多倫多藍鳥隊的營銷總監、加拿大最具影響力的《環球郵報》的商業評論撰稿人,而Musk只是一個剛剛入學的大學生。Musk「騷擾」Nicholson半年之後, Nicholson終於答應跟Musk吃一頓午飯,Musk立刻坐了3個小時火車、瞬間到了Nicholson面前。

[學生時代的Musk]

Nicholson回憶說,Musk介紹自己的時候還不錯,也很有禮貌,但是看起來Musk似乎很Geek,有點手足無措、不那麼擅長社交。最後Musk通過Nicholson獲得了在銀行實習的機會,而Nicholson也成為了Musk最信任的顧問。可能正是這次實習的經歷,讓Musk開始從互聯網支付工具著手創業,發展出了Paypal。

當然,Musk也不忘試圖泡一下Nicholson的女兒Christie。Musk邀請Christie參加他的生日趴。Christie事後回憶說,Musk溫柔地做到沙發上,慢慢地靠到Christie的身旁,張嘴說的第一句話是:「你對電動車怎麼看」。Christie心裡大嘆:這個書獃子!然後當晚Christie最大的收穫是學到了好多關於電動車的知識。

而相比Musk的初中高中時代,大學生活更適合他這樣的書獃子。人們因為他的聰明而尊重他,不會嘲笑他的各種想法和雄心壯志。1992年,Musk申請到了賓西法利亞大學的獎學金,因為他覺得常青藤學校或許能為他打開更多的出路。於是他在這裡先拿到了沃頓商學院的經濟學學位,然後再修到了物理學學位。

正是在賓州大學,Musk認識了他最親密的朋友Adeo Ressi。Adeo Ressi此後去了矽谷,並成為了著名的創業導師,創辦了風投點評網站TheFunded以及創業學院Founder Institute。而創業圈著名的「Paypal黑幫」的主要成員,大多是Musk這一批賓州大學校友。

[Adeo Ressi]

也就是在賓州大學,Musk開始著手他對太陽能、火箭的研究。1994年12月,Musk寫了一篇名為《太陽能的重要性》(The Importance of Being Solar)的論文,預測了太陽能技術的進步以及大型太陽能發電站的出現,甚至描述了太陽能電池的原理及其改進的方法。文章的結論部分,Musk畫了一副名為「未來的發電站」的畫,在畫中有四公里寬的太陽能電池陣列。教授給他的論文打了98分,評價是「非常有趣」。而在十餘年之後,這樣的太陽能發電站已經成為了現實。

[Musk的太陽能公司Solarcity上市]

Musk在大學時代的第二篇論文是關於出版物數字化的,Musk設想了將研究資料和書籍進行掃描,識別其中的文章,將其數字化為資料庫的內容,然後進行檢索。這基本上類似目前Google Books和Google Scholar正在做的。

Musk的第三篇論文寫的是超級電容器(ultracapacitors),Musk用44頁的篇幅分析了電能存儲技術,比如高能電池和燃料電池。Musk認為這種技術可以運用於電動汽車、飛機乃至火箭和太空飛船。這篇論文Musk拿到的分數是97分,教授的評價則是「分析深入」、「商業前景遠大」。

[Musk講解Tesla的電池技術]

Musk開始面臨畢業了,他也開始思考自己的就業方向。因為小時候沉迷於開發視頻遊戲,Musk一度認為自己會進入遊戲行業。但是他覺得這個行業不太可能影響世界,更別說改變世界。Musk說:「我非常喜歡遊戲行業,但是我不會那它作為我的職業」。Musk在記者採訪中說,他那時候經常神遊四海、做白日夢,最經常琢磨的是三個領域:互聯網、可再生能源以及太空技術。他覺得這三個領域將會改變世界,未來幾年也將會是市場的熱點。所以,他決心要把這三個方向作為自己目標。當然,他把這些想法告訴他的女朋友以及後來的妻子時,都會被認為他在胡言亂語。

Musk說,他對電動汽車、太陽能和火箭的興趣,很早很早就已經產生了,他並不是誤打誤撞進入這些領域,而是一直孜孜不倦的追求這個方向。Musk認為這一點是他與其他矽谷創業者的區別。

Musk的創業,並不是在跟隨發展的趨勢,也不是為了發家致富,而是一直在追求他年少時早已制定好的整體計劃。「不要把我當作貿然進入這些領域的新人,也不要以為我進入這些領域只是因為緊跟潮流或者投機。我不只是為了在這些領域裡投資賺錢,更因為我希望把那些對未來最有價值的技術做出來,然後讓這些技術真正幫助人類。」

孩童時期的幻想,誰都會有。但是能矢志不渝地把奇思妙想,變成現實,甚至推動人類的技術進步和社會發展,這比發明一個「圖形界面的操作系統」、一個「更快搜到想要信息的工具」或者一個「觸摸屏幕的手機」,更讓我佩服的五體投地。

今天分享的是Musk從出生到第一次創業前的經歷。從大學放出Musk這條猛龍之後,他依次創辦了Zip2、http://X.com、Paypal、SpaceX、Tesla、SolarCity、Hyperloop,每一次創業都是一段值得觀察的經歷。

最後很不好意思的推薦一下自己的微信公眾號:創思舍


視頻封面Elon Musk:鋼鐵俠傳奇人生視頻 有點兒長,各位自己看吧


我只記得Musk在2002年出售Paypal之前的假期,在里約熱內盧海灘度假期間的他拿起的竟是《火箭推進基本原理》這本書,僅僅因為他想製造火箭,The people who are crazy enough to think that they can change the world, are the ones who do,And they push the human race forward.


我有一個學航天工程的同學在他手下做事,按他的話說他老闆是一個半人半神的瘋子。


屢敗屢戰,比喬布斯更偉大的真實版鋼鐵俠終於成功收回火箭!

喬布斯過世後,下一個喬布斯在哪裡。

媒體說,伊隆?馬斯克,是今天的喬布斯,甚至比喬布斯更偉大。

他創立了大名鼎鼎的網路支付平台PayPal,31歲成為億萬富翁;

他用10年時間造出世界價格最低的運載火箭,開闢私人探索太空時代;

他造出第一輛在商業上獲得成功的電動汽車,就是大名鼎鼎的特斯拉;

他的新能源太陽城計劃正在進展中;

他拋出了超音速高鐵——45分鐘橫跨美國計劃;

他的夢想是讓人類跨星際,實現星際移民。

這位「引爆新一輪科技革命」的美國真實版「鋼鐵俠」最近又完成了一項創舉:

美國東部時間12月21日20:29,獵鷹9號運載火箭從佛羅里達著名的卡納維爾角(Cape Canaveral)空軍基地升空,將11顆Orbcomm通信公司的衛星送到近地軌道,並在8分鐘之後返回地面——當第一節火箭垂直落向地面時,推進器運轉起來,火箭開始減速並穩定,然後垂直降落在地面,它的降落點準確地瞄準了印有SpaceX標誌的空場上。

這是人類在成功發射衛星的情況下,第一個可實現一級火箭回收的軌道飛行器。SpaceX一次發射報價為5400萬美元,如果火箭能夠重複使用,那麼一次發射的燃料費僅需20萬美元,這意味著廉價太空時代即將到來。

SpaceX的創始人和CEO馬斯克(Elon Musk)隨後發了這條消息。

火箭回收那一刻的光鮮,可謂是馬斯克背後的九死一生。這並不是SpaceX第一次嘗試回收火箭,在過去一年中,SpaceX曾三次嘗試回收獵鷹9號火箭,但都沒有成功。今年6月獵鷹9號火箭發射時發生爆炸,導致物資毀於一旦,有人擔心這樣「勞民傷財」的孜孜不倦最終會拖垮馬斯克。

不過,這樣的困境對於SpaceX來說已不是一回兩回了,自馬斯克在2002年6月創立SpaceX以來,13年的歷程中其至少經歷了兩次幾近破產的艱難處境。

第一次是火箭發射本身。SpaceX在成立6年後才在3次失敗後成功發射了第一枚運載火箭。馬斯克坦承,SpaceX當時的預算只夠發射3次,第4次的發射已是破釜沉舟。

第二次便是這次火箭的回收。

屢敗屢戰的馬斯克為何如此執著於「太空計劃」呢?

他在自己的傳記中提到:

我迫切想知道人類該如何擁有一個美好的未來。如果我們能解決能源的可持續發展問題,並能夠保持在多個星球上保持人類文明不斷自我發展,應付最壞的情況發生。那麼我覺得還是不錯的。

而當一次又一次的發射失敗後,有人問他:「你怎麼會這麼樂觀?」他說:

去他媽的樂觀,悲觀,我只想要把事情做成。

還有人問他:「你從發射失敗中學到了什麼?」他答:

我學到了發射成功得有點耐心。

就是憑著這樣的執念,他率領SpaceX給人類帶來一個又一個堪稱偉大的禮物,其中包括:

●獵鷹系列火箭

SpaceX 開發出了一系列火箭,從執行小型近地發射任務的獵鷹 9 號,到可以實現載人航天任務的獵鷹 9 號重型,已經逐步成為美國的太空發射中堅力量,從運載能力上講,已經和我國火箭發展水平相當了。

●龍飛船

非載人運貨版本龍飛船主要用於給國際空間站運送貨物,美國航天局局長博爾登曾說過「龍飛船的發射標誌著美國再次成為太空探索的領頭羊,重要性怎麼評價都不為過」。

●火箭發動機

根據已公開的數據,SpaceX 至少擁有 Merlin、Kestrel、Raptor、Draco 和 SuperDraco 系列火箭發動機,從煤油、甲烷到自燃類引擎幾大系列,基本上是航天大國水準。

●火箭垂直回收技術

這個技術意義超過之前亞馬遜CEO貝索斯的可回收火箭「藍色起源」的成功。因為這是人類歷史上首次入軌成功(發射的衛星成功入軌)火箭返回的案例。

●紅龍火星登陸任務

很有可能,第一個登陸火星的航天器就來自這個公司。目前美國宇航局現在越來越肯定 SpaceX 的實力,預計2018 年第一個合同中的紅龍將會抵達火星,主要從事生命分子是否存在等科學目標,基本上可以理解為 SpaceX 登陸火星的第一次實驗。

●商業衛星領域正式涉足

今年 1 月,SpaceX 正式宣布將會涉足商業衛星領域,這樣的話,SpaceX 將會形成一個超大航天帝國,無論是火箭發射、衛星製造、深空任務、載人航天,都能獨立實現。

然而他們還有保密未公布的東西,你永遠不知道……可以說,SpaceX 開啟了一個新時代!

說完SpaceX ,那麼就來說說這個公司的創始人伊隆?馬斯克。

他出身於種族隔離時代的比勒托利亞。馬斯克家族有殖民開拓者的基因,他的祖父就是一位從加拿大來到南非的探險家,是第一個駕駛單引擎飛機從南非飛到澳大利亞的人。出身於這樣的家庭的他,人生經歷也充滿了冒險精神,被美國時代周刊稱為「當今最偉大的創新者」。

被員工稱為「是一個半人半神的瘋子」的馬斯克每周工作100小時,結過兩次婚,離過兩次婚,是5個孩子的爸爸,他既是天才工程師,又是卓越企業家,他前無古人地跨越各個領域,全能全知。他曾大起大落,成為億萬富翁後,又曾瀕臨破產。

很多人拿他同喬布斯對比。同喬布斯「改變世界」的願景一樣,馬斯克提出了「拯救世界」的宏大理念。作為同樣的完美主義者,他們眼裡都容不得三四流貨色。

喬布斯把小玩意兒的美感潛力發揮到完美的極致,馬斯克在汽車的微觀設計上,迷戀喬布斯式的「無所不及」、事必躬親的管理方式。他對特斯拉ModelS的設計極其挑剔,自己設計了後視鏡,堅持要求儀錶盤上不能有按鈕,音響系統聲控必須以11檔作為上限,因為對設計萬般苛求,還拖延了下線時間。他參與了設計洛杉磯郊外的SpaceX總部,親自挑選建築顏色和傢具,甚至包括形似宇宙飛船的垃圾桶。

但馬斯克與喬布斯有著根本的不同。喬布斯走向小的極致美,馬斯克走向更宏大的雄壯美——他要造汽車,造太陽城,造火箭,狂人般的宏大工業英雄主義創造宏大新商機。

1995年,馬斯克從沃頓商學院畢業,獲得了斯坦福大學研究生的獎學金。但他入學兩天後,就輟學了。

24歲的馬斯克,成立了互聯網公司Zip2。當時公司帳戶上只有兩千塊錢。而1999年4月,康柏電腦公司旗下公司Altavista 以3.07億美元現金外加3400萬美元股票期權收購了Zip2。

1999年3月,馬斯克創辦http://X.com公司,就是支付寶PayPal的前身。

2002年10月,EBay用15億美元股票收購了PayPal。馬斯克是最大股東,持有11.7%,套現1億8000萬美元。

2002年6月,馬斯克創立了太空探險技術公司(Space Exploration Technologies),簡稱SpaceX。他擔任首席執行官兼首席技術官。

2004年2月,伊隆·馬斯克成立特斯拉電動汽車公司,紀念他眼中偉大的物理學家尼古拉·特斯拉。

2007年-2008年,特斯拉陷入了失敗到失敗的循環中。

2008年12月底,特斯拉離破產還有三天。他已經把所有錢都投進了特斯拉和SpaceX,可結果是兩家公司都瀕臨破產。

2006年、2007年、2008年,獵鷹一號火箭,發射三次,都失敗了。

2008年9月28日,獵鷹1號,第四次發射。成功地進入預設軌道。

2010年6月4日,獵鷹9號運載火箭成功將「龍飛船」 的模型送入預定軌道。這是全球有史以來首次由私人企業將載人航天運輸火箭發射到太空。

2012年5月22日,獵鷹9號火箭搭載「龍」飛船,發射升空。龍飛船與國際空間站成功對接,SpaceX從航天局獲得價值16億美元的合同,向空間站發射12次貨運飛船。目前,只有四家飛船能夠抵達國際飛行站,美國,俄羅斯,中國,SpaceX。

2015年12月21日,獵鷹9號運載火箭成功實現一級火箭回收技術。

伊隆?馬斯克的一生,註定是個傳奇。

以下是他的一些經典語錄:

1、矽谷這裡,是達爾文主義。不創新,就是死亡。

2、瞄準月亮,如果你失敗,至少可以落到雲彩上面。

3、如果失敗得不夠多,說明你不夠創新。

4、一個人的一生,如果沒有經歷幾次失敗,就會錯過自我挑戰極限的機會。

5、如果我不這麼投入,才是最大的冒險,因為成功的希望是零。

6、去他媽的樂觀,悲觀,我只想把事情做成。

7、我在大學時,總是想什麼最能影響人類的未來。事實上,唯一有意義去做的事,就是努力提高全人類的智慧,為更高層次的集體文明而努力一生,這就是活著的意義。

8、如果我純粹是想優化我的身家價值,我不會選擇這些企業。我會在房地產或金融業,或者,坦率地說,在石油業。但我們需要考慮的是,人活著到底是為了什麼。人活著的意義是什麼。我們正在做的事情,是不是在擴張人類的智慧版圖?

9、對我來說,我要做的是有意義的事情,盡我的所能使這個世界變得更加美好,這是我想做的事情。我想改變世界,希望能夠盡我的努力,創立一個新世界,使人們享受生活,這是我想做的事情。為此,我不介意冒險。

10、我希望我做的事,能對人的生活起著深遠的影響。要麼不做,要做就做歷史性的。

如果想對伊隆?馬斯克了解更多,不妨看看這兩本傳記:《矽谷鋼鐵俠:埃隆·馬斯克的冒險人生》(Elon Musk: Tesla,SpaceX,and the Quest for a Fantastic Future)、《在火星上退休:伊隆·馬斯克傳》。


發幾張圖,回顧一下偶像的誕生。。。看看他做了哪些事和選擇一路走到今天 :)

好學的童年,第一桶金!

少年時期的煩惱和困惑

不循規蹈矩的大學時代,正式開始了創業之路 - Paypal前身

Paypal成功賣掉,Tesla和SpaceX初步形成

未來還在繼續。。。拭目以待吧!


此大神還是五個孩子的父親,一個雙胞胎,一個三胞胎。

-------------7月22日更新----------------
發現這裡一篇文章
譯言精選-賈斯汀·馬斯克:我和丈夫的故事


現實的部分大家都說了,我來扯閑篇。Musk老師是21世紀以來,Marvel漫畫編劇創作Tony Stark時主要的參照對象,也是《鋼鐵俠》電影版(前兩部)的導演兼編劇喬恩?費儒參照的主要人物原型,Musk老師還在第二部電影客串了。Tony在漫畫中也有過傾家蕩產投入清潔能源行業、和大型軍工企業爭奪政府訂單的行為,故事中Tony Stark的囂張跋扈就是活脫脫的Musk的Cosplay。

Tony除了臭屁自戀的性格上和Musk的相似,兩人的未來主義的態度也如出一轍,在他們看來,自己具備引領人類進步的思維和遠見,總能比主流人群看得遠一些,像他們這樣具備如同尼采所說的超人的能力的人就應該擔起責任推動人類文明的進步,從不回頭看。


在不斷震驚世界的時候,還不忘自己本職工作的人


了解馬斯克推薦讀讀《在火星上退休》這本寫馬斯克創業經歷的書。

作為一個關注科技圈動態的人,你很難無視馬斯克這個人。36kr與虎嗅不會錯過馬斯克的SpaceX任何小的進展;國內環境惡化,電動車慢慢進入大眾的視野,特斯拉在電動車領域是先行者,馬斯克是創始人;近年來國內互聯網金融炙手可熱,翻閱《支付戰爭:互聯網金融創世紀》可以看到馬斯克的身影;翻閱《第三次工業革命》可以發現書中一套能源體系與馬斯克事業高度匹配;甚至在門戶上偶爾也能看到馬斯克被稱為花花公子或為人刻薄的花邊新聞。對於矽谷領軍人物馬斯克毀譽參半的評價,你很難拒絕自己的好奇心,來搞清楚馬斯克是什麼樣的人?什麼因素促使其如此成功?未來的科技發展方向是什麼?


馬斯克創立的公司包括:Zip2、PayPal、Tesla、SpaceX、SolarCity。對於國內拜互聯網教比較嚴重的今天,很難理解馬斯克東一榔頭、西一棒槌的創業風格。


獨特的思考方式與獨特的執行力,成就了馬斯克。


馬斯克思考問題的方式非常獨到:要做一項無先例可循的挑戰,不靠直覺,打破一切知識的藩籬,最重要的就是回歸事物本源,重新審視所有一切他思考SpaceX創業時,不是去思考為何SpaceX做不成,而是從物理本質思考火箭成本虛高的原因,找出更高效的方案降低火箭發射成本。

另外一個非常重要的品質是馬斯克執著、堅韌、不怕失敗的個性。「想有未來就要努力讓事情向好的方向發展,否則就沒有未來。失敗並不可怕,重要的是我們能夠從失敗中學到什麼。如何把這些經驗運用到未來的嘗試中,這才是我所關注的。」在特斯拉麵臨破產危險時,「花花公子」馬斯克賣掉了豪宅和豪車等全部家當,只為特斯拉最後一搏。馬斯克用All In的行動踐行了自己的接受失敗,但不接受放棄理念。


對於產品人來說,馬斯克的建議有四條建議:一是努力工作;二是吸引優秀人才;三是將核心放在把產品和服務變得更好上;四是不要單一跟著大趨勢走。


該給他袪袪魅了。

我為什麼不看好特斯拉
2014年11月20日 09:47

作者:薛凱

說特斯拉就不能不先說他們老闆 Elon Musk ,就像說華為不能不說任正非一樣。Musk 1971年生於南非,老爸南非人老媽加拿大人,拜模特老媽所賜,Musk 長得儀錶堂堂,算是矽谷企業家裡第一大帥哥,有人說他就是鋼鐵俠原型,他到確實在《鋼鐵俠2》里客串過一個鏡頭。

1995年24歲的 Musk 和他弟弟一起創辦了一家網站 Zip2 ,這家網站為報紙行業提供軟體技術支持,拜互聯網泡沫所賜,1999這家網站賣給了Compaq,賣價3.4億美元,你沒看錯,就是3.4億美元,一家沒太大名氣的網站在那個時代就可以賣到這個價格。Musk 持有 Zip2 大概7%的股份,所以分了2200萬美元的現金。

拿了這筆錢後,Musk 又創辦了一家網站 http://X.com,這家網站以email為賬號做在線支付。一年之後 http://X.com 和另一家在線支付網站 PayPal 合併了,2002年 PayPal 被巨頭 eBay 以價值15億美元的股票收購,成為 eBay 的子公司,Musk 在 PayPal 佔有11.7%的股份。2002年互聯網泡沫已經破滅,PayPal 賣得不算高,但是隨著經濟好轉,eBay的股價很快就漲起來了,2002年 eBay 的股價13美元,到2004年就57美元了,我估計以 Musk 的智商,肯定不會在2002年的低點拋股票。

拿了 eBay 的錢之後,Musk 又創辦了兩家公司,這次我們要講的特斯拉終於登場了,另一家是做宇航的 SpaceX,Musk 親任兩家公司的CEO,併兼任 SpaceX 的 CTO。哇,在一家火箭公司當CEO也就罷了,居然還當CTO,懂怎麼做網站就很了不起了,還懂怎麼發射火箭!

好了,對 Musk 的介紹到這裡就差不多了,當然,他在創辦了 SpaceX 和 Tesla 後並沒有停止自己的創業之路,還創辦了 SolarCity 和 Hyperloop。SolarCity 從字面上就能看出來是個光伏相關的公司,而且肯定是做政府贊助項目的,Hyperloop 名字好酷,Hyper 是超級的意思,loop 是迴路,加一起略有點抽象,這源於 Musk 的一個偉大的設想:在舊金山和洛杉磯之間架設一根完全真空的迴路管道,讓膠囊狀的車在管道里運行,能夠讓人們用不到30分鐘完成舊金山到洛杉磯的560公里旅程,速度超過飛機,且 Musk 說了,造價只有60億美元,遠比高鐵便宜(中國高鐵每公里造價1.29億人民幣,國際報價不低於3億元/公里,即便在中國建造560公里高鐵總造價也超過120億美元,在美國的報價會因征地、人工、材料費用大幅上升,讓總報價提升一個數量級)。

看到這裡你應該明白了,說 Musk 是鋼鐵俠真是一點也沒恭維他的意思,恰恰相反,這是給鋼鐵俠臉上貼金。Musk 所做的每一件事都胸懷人類未來,利用現有技術做出驚人發展,具備偉大的構思和創意,一旦實施就有龐大的格局,需要全社會的熱心參與和貢獻,尤其需要各級政府的有力支持。

說 Tesla 之前,我們先看看 SpaceX。這家公司生產可回收的火箭,如果你上網上搜搜關鍵字「SpaceX」,能搜到不少他們測試火箭的視頻,火箭騰空而起,然後在空中停住,再緩緩落回原來的發射位,讓人嘆為觀止。SpaceX 應該是第一個掌握了這種可回收火箭技術的公司,過去的火箭都是一次性的,邊飛邊一圈一圈地往下掉用完的部分,以降低火箭的自重,現在 Musk 說:你們也太不環保了吧!這些扔掉的部分是不是可以回收再使用呢?讓我來射火箭,我肯定能做到你們十分之一的價格!

SpaceX 尚未上市,查不到他們的財務狀況,印象中他們還沒接到過發射任務,但是已經從 NASA 拿到了一些投資,Musk 自己投資了1億美元,NASA 追加了4、5億,再加上一些基金的投資,構成了他們運作的資金。SpaceX 原本在2012年啟動了IPO,當時的估值大概是13億美元,在上市之前 Musk 喊了「Cut」,然後宣布在完成「火星殖民運輸計劃」前,SpaceX 都不會再啟動IPO。

我不知道讓一枚火箭飛起來,然後再落回來,是不是真的對宇航業的降成本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我畢竟既不在 NASA 也不在中國二炮工作,沒辦法給出專業評估。可重複使用的航天器早就出現了,就是太空梭。在設計之初,NASA 原本以為太空梭會因可重複性利用而大幅降低發射成本,但事實證明了太空梭造價昂貴,發射成本並未顯著降低,且因重複使用而導致可靠性下降,出現了幾次機毀人亡的慘劇。隨後2011年 NASA 就把全部太空梭退役了,現在主要是租用俄國的火箭來完成發射任務,俄國人在國際市場上開價最低。我略微想了想,為了回收火箭發動機而攜帶額外的燃料,讓火箭飛起來後再平穩落回來,這個代價好像有點大了,那個發動機是不是真的那麼值錢?當然,我不否認控制火箭的姿態,然後再讓火箭降落,這是非常高超的技術。印象中還在幾十年前航空航天界就有定論:在化學火箭的時代,發射成本最低的方式應該是空天飛機,即先用普通飛機的方式起飛,飛到大氣層邊緣時再啟動火箭發動機加速脫離地球引力。這種方式可以少攜帶很多氧化劑,且充分利用了大氣層,把大氣層變成夥伴而不是敵人。空天飛機的概念喊了幾十年了,製造難度實在太大,波音、空客、洛克希德們有構想無方案,SpaceX 很巧妙地避開了這個硬骨頭,用一枚飛起來又能降下來的火箭把全世界撓得心痒痒。

現在回到 Tesla,談談我對 Tesla 的看法。非常幸運,Tesla 是一家上市公司,他們的財務狀況可以從官網上查到。這家公司2003年成立,2010年6月29日在納斯達克上市,募集2.26億美元資金,股價從上市時的17美元已經漲到目前接近300美元,接近20倍漲幅,當前市值323億美元,是美國股市上的明星。對這家公司的財務狀況,我可以一言蔽之:政府補貼不斷,從來沒有賺錢。2010年虧損1.5億美元,2011年虧損2.54億美元,2012年虧損3.96億美元,2013年虧0.74億美元,2014年的前3個季度共虧損2.36億美元。

2009年奧巴馬政府的能源部給過 Tesla 4.65億美元低息貸款,如果不是這筆巨資,Tesla 早就關門大吉了,而 Tesla 每賣一輛車,就可以從州政府和聯邦政府拿到政策補貼,聯邦政府會給予7500美元信貸,各州不等,科羅拉多政府6000美元,西弗吉尼亞7500美元。另外,憑藉新能源車的概念,Tesla 可以從打算建廠的州拿到免費土地、免稅等優惠政策。另外 Tesla 還有一項完全由政府主導的收入:出售 ZEV 積分。ZEV 全稱 Zero-Emission Vehicle program,是美國加州政府主導的一項所謂的環保計劃,強迫汽車廠商開發零碳排放汽車,具體操作方式是:廠家每賣出一輛零排放汽車,就可以從加州政府獲得一定積分,而每賣出一輛非零排放汽車則需要消耗積分。這樣當一個車廠的積分用完了,就必須從有積分的廠商手上買積分才能繼續賣車。毫無疑問,Tesla 賣的每輛車都是零排放車,而其他車廠如果要在加州賣車都需要從 Tesla 購買積分,而且因為只此一家別無分號, Tesla可以獅子大開口。2013年 Tesla 僅靠出售 ZEV 積分就獲得了1.3億美元,可是即便如此,Tesla 也沒有賺過錢。

這幾年裡美國電動車公司破產不斷,我略微搜了搜就看到了Solyndra, Abound, Ener1, Fisker 幾家公司,其中 Fisker 公司破產後被中國萬向集團以1.5億美元收購,而此前萬向集團已經收購了專為 Fisker 製作電池的 A123 公司。應該說電動汽車這個行業至今尚未找到出路,並未擺脫豪富的大玩具的定位。Tesla 能夠在別人破產時股價不斷高漲,跟老闆 Musk 善於製造各種話題關係極大。

為了讓大家理解電池充電電動汽車為什麼不是個前景光明的行業,我得先讓大家了解一下汽車發展背後的經濟原因,為什麼我們的汽車是燒石油燃料的,這背後的真實原因是:石油燃料是目前人類發現的相似能量密度下最便宜的燃料,絕大多數可以作為燃料的物質,能量密度都太低,裝在車上很不經濟,你不能開輛卡車出門,貨箱里都是燃料,而能量密度接近石油的又都比石油貴得多。

經過了這麼多年的技術發展,當前汽車的發動機技術已經非常成熟,汽油經過發動機燃燒之後的排放已經非常清潔,幾十年前那種冒著黑煙的汽車早就不存在了,由電腦控制的電噴車可以毫不誇張地說:燃盡了每一滴汽油(大眾EA888除外)。而且煉油廠精鍊過的汽油雜質非常少,二氧化硫之類有害氣體的排放微乎其微。汽車唯一能被環保分子揪住的就是,會排出二氧化碳,而二氧化碳被認為是溫室氣體,據說會導致地球氣溫慢慢升高(中國政府動不動就因為PM2.5限制汽車上路我就不吐槽了,請大家自己想想,為什麼美國、西歐、日本的汽車密度不比中國低,使用的汽車和中國同代,而那些地方的PM2.5很低)。目前人類使用的燃料幾乎都是碳基燃料,只要燃燒就會排出二氧化碳,要想避開二氧化碳排放只有兩個辦法:開發出非碳燃料,比如氫;或者乾脆不要讓汽車使用燃料,比如用充電電池。顯然,前一個選項難度太大,而後一個恰好是 Tesla 的選擇,多麼有意思,就和避開了空天飛機而發展可回收火箭一樣!

當然,我們不能因為 Musk 選擇了更簡單的技術就說他的選擇不對,這個世界上最終佔領市場的往往是簡單粗暴的技術方案,決定因素是成本更低。我們看到了,Musk 是非常注重成本的,無論是發射火箭還是製造高鐵,他強調的都是更低的成本加更好的體驗。不過火箭、高鐵離實物都還遠著呢,他的汽車和光伏城市已經出來了,我們可以看看電動汽車和光伏城市的情況。

我們先來看光伏城市項目。中國是光伏產業第一大國,全世界的光伏設備幾乎都生產自中國,其他國家往往因為中國光伏價格太低而對中國廠商開出「傾銷」的罰單,意思就是說他們認為中國廠商的售價比他們估算的成本價還低。在這個前提下,目前也有一些中國環保人士在家架設太陽能發電設備,當然架這個,您最好家裡是別墅,公寓房就別多想了。給一套別墅架設一個3千瓦的光伏發電設備,可以滿足該別墅的照明用電,空調什麼的還不行,造價大概是3萬元,假設一年365天每天都能有8小時充足光照,每度電按照市價是4毛錢,3萬元投資需要:30000 / 365 / 8 / 3 / 0.4 = 8.56 年才能收回成本,要是一年有一半時間霧霾或下雨,要是一天不能8小時發電,收回成本的時間還要成倍延長。這套光伏的壽命有8年嗎?除了政府補貼以外,找不到任何理由讓大家購買光伏發電設備。政府的錢不是天上掉下來的,他們只有一個資金來源:收稅。讓政府補貼光伏設備無非是讓政府每個月多收你一筆太陽能發展稅,把你交上去的錢在政府手上轉一圈,花掉一大半,再返還給你。當然,花掉的這一大半里應該會有一部分流入 Musk 的 SolarCity 公司里去。你要是願意這個結果我也沒話說,反正我不願意。

最後再來看看 Musk 事業最核心的 Tesla 汽車吧。前面說過了,零碳排放汽車目前只可能有兩個方向,一個比較艱難,是開發氫燃料等新燃料汽車,有人在走這條路,而且馬上要商用了,這就是豐田的FCV汽車,預計明年正式上市,零售價格約723萬日元,摺合人民幣38萬元,經政府補貼後應該是27萬人民幣左右,充一次氫3分鐘,可跑600至750公里;另一個方向就是 Tesla 為代表的充電電池車,目前這個方向做的人很多,最成功的也可以說是唯一成功的是 Tesla。

我不敢說豐田的氫燃料汽車是發展方向,畢竟這個方向目前成本太高,加氫站的建設需要的社會資源也太大,但是我很有把握說充電電池汽車難以普及,逃不脫大玩具的命運。

目前的技術下,電池的能量密度太小,Tesla 的 Model S 汽車自重2.1噸,其中電池佔了600公斤,而50升的汽油重量不到40公斤,加上油箱等的總重也不到50公斤,差了一個數量級。只要還在使用當前電池技術,電池的能量密度無法出現數量級的提升,理論上以鋰為載體的電池容量已經到頂了,鋰電池容量只會有小幅改進,無法再有大的提升,這導致了電動汽車總是要攜帶幾百公斤的電池到處跑。電池重點也就罷了,關鍵是還很貴,為了讓近萬塊電芯協同工作,每個電芯的一致性要求就非常高,使成本成倍增加。讓汽車跑200公里需要大概40度電,存儲40度電的電池成本就超過了10萬人民幣,因此電動汽車的價格不可能降低到汽油汽車的水平。當前國際油價正好在一個低谷,不過沒關係,即使油價漲到140美元一桶的歷史高峰,加汽油的價格和開電動車比也便宜了太多。在美國,一輛全新的寶馬5系差不多5萬美元,而經過各種補貼後的 Tesla Model S 至少貴2萬美元,按照高峰期油價這些錢拿來加油能讓寶馬5至少跑15萬公里,差不多該讓車報廢了,而 Model S 不管是做工還是駕車體驗,都很難跟寶馬5相比。

有人說,那要是石油用完了怎麼辦?自從進入20世紀後,人類就沒有擺脫過「石油危機」的陰影,每過幾年就會有人冒出來說全世界石油儲量只夠用幾十年的,結果每隔幾年就會因為人類的勘探和開採技術發展,而成倍發現了新的石油資源。這兩年由於新的開採技術成熟,美國開始大規模開採頁岩中的石油和天然氣,居然一下子就讓美國從一個石油輸入國變成了石油輸出國。在可以預見的未來幾十年里,地球的石油資源都用不完,如果石油真的快被用完了,人類一定會發展出新的科技來,讓汽車使用新的高密度能源,而不是背著落後的鋰電池到處跑。

這個科技和經濟的問題是充電汽車的致命傷,在現有科技和可以展望到的充電電池技術發展下,充電汽車比不上汽油汽車經濟,如果科技有大突破大發展,充電汽車採用的低能量密度方式又太不科技,勢必被淘汰。人類歷史上新老技術切換總是因為新技術的出現降低了使用成本,從未有過高成本方案淘汰低成本方案的,即便政府做政策傾斜也無用。

至於充電汽車充電太慢、充電站太少等等,這些其實反而是末節,本來車價就在那裡擺著,買得起的人自然有錢、有時間、有充電車庫,不會是家裡唯一的汽車,就是當大玩具買來玩的,何必管別人花多少時間精力?他真要開車去跑個長途或是越野,當然不會傻乎乎地開個特斯拉。

喬布斯死後,Musk 被包裝成了新喬布斯,很多人以為 Musk 跟喬布斯一樣是個產品大師,其實真不是的。喬布斯會從一個MP3,一個手機入手,製作出精良的產品,用戶拿到手上由衷讚歎的是那份天才和細緻;而 Musk 雖然也會開發出創意產品,他的產品帶給人的主要是新奇的酷勁,Tesla 汽車的做工和同價位車比起來糙了不止一點,人機交互的定義和設計也處處體現出為了營造「酷」而犧牲了便捷的思路,比如那個巨大的 iPad 似的觸控屏,讓一個人一邊開車一邊在光滑的屏幕上觸摸操作方便,還是摸著一個實體按鈕方便,答案是不言而喻的。Musk 是絕對看不上喬布斯喜歡的那些MP3、手機這種小玩意兒小生意的,他的志向是星辰大海,一開口必定是格局、人類未來和政府責任。

如果你真的喜歡開特斯拉汽車,那恭喜你,你的財富已經進入了人類前2%了,愛玩什麼就玩什麼,反正是你的錢。如果你買了特斯拉的股票,那也要恭喜你,在過去的幾年裡你肯定賺了不少,不過請謹慎對待這隻股票,千萬不要在 Musk 脫身後繼續持有,不然你賺的可能都會賠進去。如果你既買不起特斯拉汽車,又沒有特斯拉的股票,還很看好特斯拉,沒關係,你的意見、感受對人類發展走向基本上無關緊要,但是 Musk 很需要你們這樣的粉絲來給政府施壓。


他是電 他是光 他是唯一的神話

————
有人問我是什麼意思,電是指電動汽車TESLA,光是指太陽能公司SolarCity,至於神話,沒什麼比上天更神話的啦,當然是指宇航公司SPACEX。


關於創造與事業前面很多答主已經答得很完善了,我想說說他的另一個側面。

Elon Musk最讓我愛慕的地方是,他是個好爸爸。
我:「假期怎麼這麼快就結束了,我不想上學啊喂」
ElonMusk的兒子:「假期怎麼還不結束,我想去上學呀」@(?●?)@
以下是鏈接
http://xw.qq.com/tech/20150523005579


推薦閱讀:

馬斯克可回收火箭完爆中美俄了嗎?
伊隆·馬斯克計劃發射 700 顆衛星提供上網服務前景如何?會成為又一個銥星計劃嗎?
如何看待9月9日馬斯克表示,獵鷹9號爆炸是SpaceX在過去14年間所經歷的最費解、最複雜的一次事故?
為什麼 SpaceX 所有的配件都是自己生產反而成本更低?
如何看待 2015 年 12 月 22 日 SpaceX 成功發射 Falcon9 並回收一級火箭?

TAG:X是誰 | 伊隆·馬斯克ElonMus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