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廣們和上下九步行街之間發生了什麼有趣(感動)的故事?

地處荔灣區的上下九步行街在廣州各大步行街和商業街並不突出,但其所含的飲食、建築、風俗文化充斥著老廣的味道。其中的西關情懷和美食讓我一個外出讀書的學子甚是懷念,於是想聽聽諸位老廣和上下九步行街的故事~


謝邀!

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想先給上下九拉拉票,為什麼?因為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覺得上下九low了,不潮了,因為北京路比她新,天河商圈比她高檔,江南西比她文藝……而上下九商圈內卻依然是看著髒亂差的街巷小店,賣的東西也是平頭百姓才感興趣的「低檔貨」,全然彰顯不出多少高大上來。

這些我是不大讚同的,誠然,上下九固有的舊建築太過市井風情,甚至讓人不想多看她兩眼,但這也正是上下九的真、老西關的真。

回歸正題,儘管有人說上下九不好,但仍然無法否定其作為廣州一張特色名片的存在。下面就來說說與上下九相關的那些你不曾知道的人和事。

一、險些被夷為平地的上下九

剛說了,上下九那一片都是些很殘舊的建築,而那些極具嶺南特色的騎樓很多人不知道,這些都是翻新的了,在這之前也是看著很殘破的。

雖然說上下九的歷史追溯起來可能要說到清朝那會,但真正發展成商業步行街,我查了下,則是在1995年。1995年8月被選為國家規定的商業步行街,10月正式開街,這也是廣州的第一條商業步行街(北京路比她晚兩年才開放)。

而當時廣州的城市規劃卻是要拆除那裡的騎樓,然後把上下九作為交通次幹道,以緩解老城區的交通擁堵問題。這其中的曲折這裡就不說了。反正後來為了保住騎樓,建了更為寬廣的康王路,上下九的騎樓風貌才得以保存。

另外補充點,上下九很多老字號其實在歷史當中也幾近坎坷。比如在文革期間,十年動亂,上下九一帶作為當時廣州最繁榮的地帶也未能幸免於難,大家所熟知的兩大餅家茶樓也遭受重創,陶陶居改名「東風樓」,差點遷去從化;蓮香樓改名為「東升樓」,只做蓮蓉餡加工。

二、300多名兒童失蹤

不要以為我是標題黨,這可真的發生了。

話說1995年10月1日國慶當天上下九步行街正式開街營業,那真的是萬人空巷啊,《羊城晚報》當時用頭版頭條報道了這事,擁有20萬人湧入步行街,大家可以腦補下人擠人的畫面。

因為來的人太多了,據了解,步行街開通的最初一個月里,有300名兒童走失,最多的一晚有20個,好在由於各個路口都設立有保安站崗,嚴密把關,最後全部兒童都找到了。

三、想不到——廣州酒家曾設有「撿鞋服務」

前面提到過廣州酒家,這家作為廣州門面的酒樓,因為生意太好,很多食客為了霸位竟然不惜大動干戈,而「甩鞋」的情況也時有發生,於是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給客人撿鞋就成為了廣州酒家的一項特殊服務。現在想想那畫面真美,哈哈……

另外,廣州酒家所在地為昔日的文昌洪聖廟,相傳當年文昌廟的大榕樹,現在藏身廣州酒家內,成為這家老字號一個獨特的嶺南園林風光。

四、舉報——陶陶居雇小和尚挑水

你不會知道,百年陶陶居在創業初期曾僱傭十多名小和尚專門去白雲山的九龍泉挑水回來烹茶。因為小和尚的身份、裝束等實在太特別,這在當時也算是一種另類的營銷廣告吧。但不知道當時有沒有不能僱傭童工的規定,哈哈……

說到陶陶居,坊間很多人都說大門上那個牌匾是康有為題的字,因為當時局勢原因,老闆又把康有為的落款給去掉了。不去探究這是不是真的,但陶陶居與名人的關係真的是不淺,魯迅、巴金、陳殘雲、劉海粟等很多名人都曾到陶陶居飲過茶,陶陶居的名人效應可謂是做得相當好。

五、不務正業——皇上皇竟然賣肥皂開冰室

現在很多來廣州的人都知道,到廣州要買腊味,買腊味就到皇上皇。可以說,皇上皇就是廣州腊味的金字招牌。

你可曾知道,當年皇上皇為了度過淡季,真是很拼啊——冬季做腊味,夏季開冰室,春秋季則用腊味加工中的油料,製造肥皂。

皇上皇的這中跨界經營思維在當時絕對算是非常超前啊。不過你應該不會奇怪,因為皇上皇現在又開始跨界做快餐店了,哈哈……

六、時光的味道——小時候就在吃的南信甜品

廣州的甜品店很多,上下九也不少,但有一家算是承載了幾代人的味覺記憶,那就是南信牛奶甜品專家。

上下九的南信已經差不多走過了一個世紀的時光,也換了幾代人,但店面依然矗立在那裡,裡面不大,也從未拓寬,二三十張古樸的圓桌撐起了南信的百年招牌。

對於店裡年長的師傅來說,你可能大小就在店裡吃他們家的甜品,而如今你可能已是中年;而當年中年的你,現在可能已經白髮蒼蒼。但唯一不變的便是老街坊們對南信一如既往的喜愛。

七、個體戶傳奇——馮養皮鞋店

前面講到的幾個都是大企業、大品牌,接下來講一家很少人注意的店,馮養皮鞋店。第一代老闆馮養年輕時在香港做皮鞋學徒,抗戰勝利後回到廣州開了這家鞋店。

靠著過硬的手藝和令人稱讚的品質,馮養的皮鞋開始被越來越多的人所知曉,很多人都慕名而來。如今的馮養皮鞋店已經傳到了第三代,但當初立下的規定「每個工人每天做鞋不超過10雙,絕不粗製濫造」如今依然傳承著。

八、尷尬的傳承者——雞公欖文化的最後傳人

很多外地人去上下九都會被那位頭戴斗笠、身穿公雞造型的老人所吸引,甚至跟其合影,然後再買上一元一包的雞公欖。他就是雞公欖文化傳承人黃志敏老先生。而很多人都認為他是街上討生計的藝人或賣橄欖的小販,其實,並不完全是。

黃伯已經賣雞公欖近20年,當初他也只是兼職著做,沒想到如今已成為西關的形象人物。

很多人並不知道,他在街上穿著這身打扮並不單單是純粹地兜售即可雞公欖那麼簡單。

雞公欖是廣州傳統的一道零食,用白橄欖經複雜的腌制工藝而成。源於當時的西關小姐,那時大家閨秀們都是很少出門逛街的,但製作白欖的商販為了吸引她們的注意,就沿街吹著嗩吶,樓上的人要買,就用紙包好投擲上去,所以當時這個白欖也叫「飛機欖」。後來又演變出將公雞造型的模板架套在身上的形象,久而久之便形成了西關一帶別有特色的民俗。

如今時過境遷,沿街叫賣的場景早已不復存在,雞公欖也越來越少人問津,而黃志敏老人也已經成為荔枝灣文化的宣傳員,但每天卻依然堅持背著十多斤重的道具在上下九步行街上來回走著,而每一位遊客過來,他都會給個燦爛的微笑。用他自己的話說,如果他不堅持做,或許以後就再也沒人去做了,而雞公欖的形象也將真的長存於歷史當中了。

下回去上下九的時候可不要把人家當街頭藝人了,花個1、2元買兩包雞公欖,支持下這位辛苦的老伯,也支持下廣州的傳統文化。

好了,就說這麼多。

上下九其實就像這裡的騎樓,就像上面講到的雞公欖黃伯,雖然充滿著市井氣息,但也正是這些接地氣的舊人、舊物讓人們感受到了廣州的淳樸和廣州的包容。=========================================

想了解如何在廣州玩得更嗨森,想了解更多的廣州遊玩活動,歡迎關注我的公眾號「周遊廣州」,搜索微信號zygzvip免費訂閱!


上下九很有特色那長長的騎樓瓢潑著濃濃的久廣州老西關特色~但說真的現在上下九賣的東西實在太low了~然後在我們口中就流傳著一句說話 香港人吳去旺角 廣州人吳去上下九 。。。。。。


丟手機!!!


謝邀,去過上下九路,是一條非常不錯的步行街,人多、吃的多、衣服裝鞋子多,建築也很有特色,但每次去都是逛來逛去,有趣的還真沒有留心注意!


推薦閱讀:

談情懷,什麼是情懷?
你的第一款智能手機是什麼?為什麼買它?有什麼情懷?
如何評價2016年4月14日這一天的nba賽場?
哪些 Android 應用是有「有情懷」的?
時間允許的情況下,一頓簡餐(如麻辣燙、蓋飯這種),你是偏好堂吃還是打包回去吃?

TAG:廣州市 | 情懷 | 思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