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看待尼康現在鏡頭群相比於佳能EF鏡頭群的現況?

聽說尼克爾整體打不過EF?


這個答案下面也是群魔亂舞,多我一個不多。

平心而論,個人贊同「鬱悶豆腐成渣」的觀點。
佳能的特點是,低端鏡頭在細節、反差、體積等最基礎的指標上總有點優勢,所謂的便宜大碗;中端,鏡頭反差比較高,細節餵飽高像素;高端,好看的MTF與鏡頭色彩平衡、透過率等設計細節盡量兼顧。
尼康很簡單,低端刷MTF,高端(35、58、105)只管實拍好看就行。

杜宇的觀點有很多問題。

最大的問題是,夾帶私貨。一位國產鏡頭廠商工作人員,拚老命給大家做科普,告訴你現行的國外主流廠商都不行了,大洗牌馬上來臨,國產很有希望——會不會給人一種國貨救世界的錯覺啊,希望不是欽定。

對各家鏡頭專利有一點點了解與常識,就應該知道,專利僅僅是專利,遠不是鏡頭投產的規格圖紙。所以,從專利分析鏡頭,只能說「大概」如何,而不能說「一定」如此。針對杜宇對佳能尼康適馬各家專利設計提出的質疑,在這裡做一些探討,提供另一個角度。

先說佳能這個專利。

杜宇告訴大家說,這鏡頭第一片就開始錯,一路錯到最後一片。第一片,鏡頭前的斜射光會打到消光漆上面,反射,在1、2片之間反覆橫跳,最終形成鬼影。情況類似下圖:

但事實上,杜宇所描述的情況不太可能發生,因為佳能這個專利第一片鏡片的折射率高達1.92,遠超過通常雙高斯鏡頭所用的1.7-1.85折射率。佳能這片鏡片的曲率在42mm-47mm不等,這意味著,射到邊緣消光漆上的雜散光,很大一部分都會因為出射角過大,並不能在第1、2鏡片間來回反射,很有可能都沒什麼機會射出第一鏡片。

再說最後一片。杜宇批評鏡片邊緣過於銳利,實際上這種鏡片很少做到那麼大直徑,稍稍縮短一點就能降低加工難度。

請看中間的鏡片,不比佳能的邊緣鋒利多了?徠卡的工人們可沒說什麼。

佳能敢於這樣設計,應當有技術上實現的可能性。如有相關專利,再作分享。

關於工藝的事情,我多說兩句。我只業餘愛好攝影,所以不怎麼關心具體的工藝。但說工藝與設計的關係,首先我們要理清一點:如果我是光學業者,在我把加工能力提升到可以與佳能尼康並列之前,我不會去批評那些已經能夠將高水平工藝應用於量產的廠家。為什麼?因為,如果有了成熟的高水平工藝,不可能為了方便生產而依然全盤使用廉價工藝。

這是很客觀的事實,為了提高良率,徠卡願意把50/1.2雙非的手工研磨換成35雙非的高精模鑄非球面;為了提高產量,HOYA和Ohara都花大量的精力研究低軟點玻璃,就為了模鑄非球面又准又便宜。你自己不想著提升工藝也就算了,但請不要用你設計上的機巧掩飾工藝上的落後,還美其名曰天下的設計都不行。

善意提醒一下某位仁兄:攝影鏡頭髮展到今天,消費者更關心鏡頭的性能。用戶想要90分性能,你拿著一個成本低廉的60分鏡頭,去搶成本高昂的95分鏡頭市場,就請不要妄談民用光學巨變。睡得爽還要立牌坊,自古兩難。

咱們說回尼康的58/1.4G。按照前段時間的訪談,尼康35/1.4G,58/1.4G,105/1.4G,這三支鏡頭同出自尼康現階段最重要設計師佐藤治夫之手,同時也是尼康最注重保守秘密的三支「玄學」鏡頭,沒有任何相關專利流出。從這一點上講,某人批評58G「是怎麼樣的一個人,才能搞出指標如此垃圾的玩意」,我真是不知道,一位自學光學三年的新手,如何對活躍在業界一線的幾十年設計經驗前輩說出這種話。

批評三膠合,也是一件怪事,要知道三膠合一直被各個廠家廣泛應用,如下圖

不僅出現了三膠合,還出現了兩個曲率相近的鏡片相互靠近。

你說尼康58G的MTF不好看,很正常。你搞光學就知道,MTF反映的是空間頻率反差的特性,反差越高則該線對表現越佳。而如尼康58這種鏡頭,你提高反差勢必影響鏡頭對於紡織品、髮絲、人臉等被攝體的表現————它們既需要細節刻畫,又需要良好過渡。

這是全開的表現,只列出了10線對和30線對,沒有更高線對的表現。換句話說,這鏡頭刻畫輪廓不夠黑白分明,可是細節如何?你不看高線對(50LP/MM,100LP/MM)根本無從得知。

很多時候,評價一支鏡頭的「極限解析度」,會考慮它的MTF10,也就是MTF圖中0.1高度對應的解析度。但要讓細節看起來紮實,可能就要提高這些細節的反差,比如讓它們從10%提高到30%。要做到這一點,收縮光圈是最簡便可行的方法。當然,近年來的鏡頭由於普遍向中等大小的光圈(F4-F8)優化,收光圈至F11很有可能並不能大幅提升細節表現。要大光圈紮實還是要小光圈紮實,這是設計取向的不同。


簡單交流一下,非球面放在鏡頭什麼位置合適的問題吧。某位仁兄說,在光線走向發生轉折的地方使用非球面,效果最好。實際上,一支鏡頭非球面用在何處,要考慮的東西是極其複雜的。蔡司在設計Master Prime的時候,曾經明確表示,非球面鏡片的形狀,尺寸,材質,如何挑選最適合改造為非球面的「原始球面」,都是相當重要的因素。另外根據較為可靠的暗示,非球面放在近光圈的位置,更便於精簡鏡片數。那麼是不是一定要「光線發生轉折」呢?蔡司沒提。反倒是說,有些鏡片出於不得已,在鏡片曲面上出現了拐點(暗示這種現象是不常見的)。

最後再提一下,什麼樣的鏡頭焦外比較平順。某人說,解析度高了,像差矯正就好了,焦外就平順了。事實上,咱們姑且不論別的,光是非球面的加工精度就夠仔細研究。如下圖:

從左至右,非球面越來越精細平滑。某位仁兄一直提像差矯正,大概也忽略了,矯正像差所用的非球面,可以是多厲害的雙刃劍。

那麼,是不是解析度越高,鏡頭實拍的視覺觀感越好呢?這當然是不可能的。

可見,二次元解析度,和實拍的視覺觀感,從來都是兩碼事。上面所引用的這段話,來自Iain Neil,二十多歲就設計出業界傳奇的Panavision Primo 系列電影鏡頭,最近被庫克請去設計最新的Cooke Anamorphic,還主導設計了了徠卡Summilux-C,不愧是撐起半個電影鏡頭行業的男人……


2016年10月10日補充

@杜宇 我和你不一樣。
你是認為別人知道的沒你多,
我是覺得大家應該知道的和我一樣多。
哪種好暫且不表,不過作為一個搞光學的有些東西你真應當知道…

你不要以為你拆過幾個鏡頭,修過幾個相機,就明白光學是怎麼回事,還拿幾十年前的專利出來跟我說事。你可知道,Codev 一年的授權費用就要 40 萬起,這是一個相對收益來講,門檻非常高的行業。

你可知道,Goerz的Dagor專利註冊時間不晚於1910,Tessar不晚於1911。
都成了某光學企業的CTO,數學要好。怎麼算算也有100多年了…
對我而言這是常識,對您而言呢?

我雖然喜歡到處砸場子,但那是因為看得起對手,而不是看不起。
退一步說,起碼我不會把微信朋友圈的風格帶來知乎——

再看近年來風起雲湧的國內攝影鏡頭行業,有理由相信,未來將有巨大的變革出現,包括蔡司徠卡等神壇上的品牌,也難以抵抗這一波大潮的拍擊,我勸各位燒友,先握緊手中的鈔票,做一個民用光學歷史巨變的見證人吧。

嗯,我希望你做出好東西。
我是敲鍵盤的,你不是,你可不能說「所以我看到不合理的地方,還有閑心說一說。我是不是能搞出牛 B 的東西,那是我的事,我沒必要向別人報告。

你都讓我們期待歷史巨變了,還是報告一下的好…

-------------------------------------

三天不打,上房揭瓦。

@Fred Zhang 說…

「尼康尼克爾有逼格滿滿的大畫幅鏡頭佳能自然也沒有(這些頭極具收藏價值)」

我們說個大實話吧——
Nikkor的大畫幅鏡頭就沒啥收藏價值,送我都不要,真不好賣。Workhorse鏡頭有啥可收藏的。
想起以前星光還有間專門賣大畫幅二手鏡頭的店,進去賣剩下的全是新的(90年代,算新的了)nikkor鏡頭,要是來個Schneider,很快就能走掉。二手圈子和收藏圈子沒什麼人喜歡尼康大畫幅鏡頭。這家店好像關了很多年了…
現在囤大畫幅鏡頭的店,少能找到nikkor的鏡頭,有也是望遠和超廣,為啥,比其他的便宜啊…

還有人測試過protar V 8x10和nikkor 200mm M 鏡頭,結論是

「My observations led me to consider what has been gained in the last
50 years of optical manufacturing. Lenses are only marginally improved in
a practical sense.
I can see this in the 160x magnification resolution observations. But
I can"t se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Protars and modern Nikkor
in prints as large as 16x20 inches. This is utterly amazing to me.
Perhaps improvements came in the area of shutter reliability?
If I had to, the Supermatic shutters could be CLA"d and might easily last
another 50 years. So, what has been gained?

(source:Suggested Links)

並不是說nikkor的大畫幅不好,但要我說收藏價值,真的沒有。

尼康的S系列旁軸機子好是好玩但是太貴了,不如去買徠卡。對了,那個上面也有一支50 1.1的超大光圈鏡頭,也是人類第一次把光圈做到那麼大。不過價格太高,收藏家看到不要錯過,玩家就算了。看到尼康的旁軸相機,有閑錢的可以收藏一下。」

尼康S2收藏品相的機器(帶50/1.4頭,還國際包郵)就3500人民幣上下,什麼叫做太貴…不要把二十一世紀復刻的旁軸和當年的二手弄混了。現在買正宗尼康S2可便宜了

再說,尼康自己都沒敢說自己是第一次…撇開那些怪物不談(突破1.0的可見光波段鏡頭早有了),尼康自己網站上說「The lens(NIKKOR-N 5cm F1.1) was introduced in 1956-02, just the second lens in history faster than f/1.2 (the first was the ZUNOW 5cm f/1.1 」,自認老二
(source:The roots of Noct-Nikkor : the gaussian (gauss-type) super-fast lens NIKKOR-N 5cm F1.1)


---------------------------------

@杜宇 就更讓人不明白了…
拿專利圖指點江山?

我說啊,認為自己比大廠牛逼,看哪個大廠都不服氣,最後真的搞出一等一的東西,攝影歷史上就一個人(一間小廠)……當然不是你,別想了。
我說的是C.C.Harrison,展開扯太遠,故按下不表。

「L3 群最後一枚鏡片,邊緣太薄了,壓型坯料幾乎就必須是鋒利的邊緣,這樣的形狀,如何做拋光治具?」

您是真不知道專利和實物有差么?

20世紀初的Dagor專利上畫成這樣。你說怎麼加工出來的賣的滿世界都是?
兩種可能:20世紀的人最牛逼,或者實際沒這麼做。
顯然是後者

Tessar專利還有長這樣的咧,最後一片厲害不厲害?
實際生產也沒誰真的做這種鏡片啊。評論就評論,夾帶一堆私貨。
不喜歡。


多是歷史遺留問題吧,1988 年左右佳能換卡口就一步到位使用的是大口徑全電子卡口,尼康才到近兩年才將光圈撥桿去掉,換成電磁光圈變成全電子卡口。但是法蘭距和口徑這種物理數據無法改變,另外尼康 F 卡口的電子觸點設計的位置相對其他卡口,比如 E 和 EF 就要佔更多的位置,本來相對小的卡口就更限制了後鏡組的大小,這也應該是尼康一直做不出來自動對焦的 f1.2 的鏡頭的原因。有興趣的可以去看看 Nikkor Ai-S 50mm f1.2 或者 Noct-Nikkor Ai-S 58mm f1.2 的後組有多大。這一點就被 Canon EF 50mm f1.0L, Canon EF 50mm f1.2L, Canon EF 85mm f1.2L, Canon EF 85mm f1.2L II 黑了幾十年,所以尼康的 Nikkor Ai-S 50mm f1.2 依然在產,留點面子(逃)。

尼康在電子化方面一直比佳能慢一點,比如超聲波馬達的使用應該比佳能晚了十年左右。我記得是 AF-S Nikkor 28-70mm f2.8D IF-ED 和 AF-S Zoom-Nikkor 17-35mm f2.8D IF-ED 這個世代後才開始有超聲波馬達,我記得有的鏡頭後面還寫著 Slient Wave Motor (SWM). 早於這個世代的 AF 鏡頭全是用機身馬達帶動,速度就一直比佳能慢。這一點拿到現在也是尼康雞賊的一點——低端機身沒有機身馬達就不能搭配便宜的 AF 鏡頭實現自動對焦,就必須去買 AF-S 鏡頭。然後後來就是全畫幅數碼相機比佳能晚了一個世代,佳能從 1Ds 就有全畫幅機身(2002 年),尼康一直到 2007 年發布 D3 開始才有全畫幅的數碼機身,在之前沒有的時候尼康用戶唯一的選擇就是柯達死貴的 Kodak DCS Pro SLR/n 或者 Kodak DCS 14n. 一些專業用戶就在這個時候換了佳能。在 2007 年之後尼康就卯足了勁更新自己的全畫幅鏡頭,基本上兩家的定焦鏡頭誰新就要好一些,不過基本上常用焦段尼康都比佳能新……除了剛出的 Canon EF 35mm f1.4L II.

不過尼康因為卡口歷史長,傳奇鏡頭太多了,各個常用焦段基本都有;這一點上EF 卡口上的就少很多,而且停產不好找的還不多(比如停產的 Canon EF 50mm f1.0L 和 Canon EF 200mm f/1.8L)。

不過為啥不看看索尼呢?E 卡口這兩三年出的鏡頭好的很多啊。


關於電磁光圈,我得說個細節:

鞋廠之前的三隻PC-E移軸鏡頭就是電磁光圈,說尼康沒有EMD的技術是不可能的,EMD也不是什麼難以掌握的高科技。

為什麼鞋廠長時間都不全面鋪開EMD呢?因為在之前很長一段時間裡,電磁光圈開合的速度並不如機械式的光圈撥桿。

EMD雖然有很多優點,但是有一個最大的缺點就是其驅動葉片開合的步進馬達扭矩比較低,而且扭矩隨轉速升高而大幅下降,所以光圈開合的速度也比較慢。而驅動光圈撥桿的機身直流馬達就沒有這個問題,轉速高、扭矩強。

下面分別是尼康D3+50 1.4D和佳能1VHS+50 1.4USM,設定光圈為F16進行連拍時用高速攝影機拍攝的鏡頭光圈開合情況:
http://www.le.com/ptv/vplay/20643326.html#vid=20643326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M1MjU5OTI4.html
可以看出無論開還是合,撥桿驅動光圈的50 1.4D都要比步進電機驅動EMD的50 1.4USM要快不少。

單反按下快門後,反光板開始升起、光圈開始收縮,升起和收縮都到位後快門才能開始動作。而快門動作完畢後反光板又要開始落下、光圈又得開始完全張開,落下和完全張開都到位後才能進行下一次拍攝。如果光圈開/合速度過慢耗時過長,那麼就會影響到連拍速度。撥桿驅動的機械光圈基本可以做到光圈開合與反光板升降同步進行,而EMD就不行了,反光板到位後還得等著光圈也到位了才能繼續下一張拍攝。所以1dx和1dx2寫明:光圈設定為鏡頭最大光圈後連拍速度才能達到標稱的最大值12/14fps(設定為最大光圈,連拍的時候光圈就不需要動作了,省下了葉片開合的時間)。為了克服EMD的缺點佳能也想了一些辦法,比如增大步進電機的功率。這樣在實際使用中,1系旗艦機即使設定光圈比鏡頭最大光圈稍小一些、縮個半檔1檔的也不會明顯影響到最大連拍速度。但並不能治本。

所以鞋廠長時期內只給不能AF的移軸鏡頭搭載電磁光圈,其他鏡頭堅持使用機械光圈撥桿。這使D4/D4s/D5隻要求設定非極小光圈即可不影響到最大連拍速度。

直到近年鞋廠才從超長焦大炮和大三元鏡頭開始逐漸換裝電磁光圈(E鏡頭),這些鏡頭是最有可能用在高速連拍追焦的場合的,光圈開合不能拖連拍速度的後腿。可見尼康的EMD已經取得進步,變得更快、扭矩更大,可以在不降低光圈葉片開合速度(與機械撥桿相比)的前提下實用化了。

佳能也在想辦法徹底解決EMD速度慢的問題,它發布過一個用雙電機驅動光圈葉片的專利:

雙電機顯然比單電機能提供更大的扭矩,不過並沒有實用化。看來如今鞋廠EMD反而更先進一些。


銷量在那擺著呢。
尼康是一部沒跟上,步步跟不上。
當年EF時佳能狠了多大的心,這種戰略眼光現在看來沒什麼,但當時也是巨大的犧牲。
更不用說後來的發展了。


尼康新的19mm移軸發布了。後面有更新!

知識點有問題可以更正學習,人品有問題也要去找人看看。善意提醒一下@砸場子,討論問題就討論問題,別天天到處要和別人吵架一樣,希望能有點素質。別人說的不認同還要「打」人?心智還是小學的水平么?

尼康S,S2,S3,Sp價格各不相同,徠卡也一樣啊。S2的確便宜機身也就三四千塊。怎麼不說Leica iiif不到兩千呢?我從來就沒有說過S系列比徠卡M系列好用。反而是對焦肯定比不上徠卡M系列好用。但是好不好玩完全是另一回事兒。Sp原版價格也一般光機身就八九百美金,後來的紀念版還貴得上天。幹嘛不去買徠卡M4?有說錯嗎?
尼克爾的大畫幅鏡頭的確不貴也很實用,但是我又沒說全部都有收藏價值,我也更新了說是部分,別跟我說150mm f8,450mm f9,600mm f9這幾支沒有收藏價值。
這一堆更新的東西都是題外話好不好。你要討論能不能找我真正在解答題主的那部分來答?我覺得你並不是想幫助題主而是想來找人吵架。其心可誅。你的名字@砸場子 很能反映你這個人呢。
………………………更新………………………補充更新一下,
尼康F口不是尼康唯一的卡口產品。螺口時代尼康就開始做鏡頭了。尼克爾的大畫幅鏡頭名氣也是杠杠的。當年尼康給S系列旁軸配搭的鏡頭焦段比一直做到今天的徠卡M口還齊全。那支1000mm的超長焦挺便宜的,就是光圈小了點。尼康當年給S系配備的那支50 1.4是世界上第一支實用化的量產1.4超大光圈鏡頭(那是一個大於f4都叫大光圈的時代)而且也算是世界上最小巧的一直50 1.4吧。A7用戶可以買來玩玩,尼康的S系列旁軸機子好是好玩但是太貴了,不如去買徠卡。對了,那個上面也有一支50 1.1的超大光圈鏡頭,也是人類第一次把光圈做到那麼大。(更新,的確Zunow早兩三年推出了50mm f1.1,nikorr只能說是第二個)不過價格太高,收藏家看到不要錯過,玩家就算了。看到尼康的旁軸相機,有閑錢的可以收藏一下。
佳能EF當年有一支af的50mm 1.0!對的,af的50 1.0!可是存世量很少,價格非常非常恐怖(4000+美金)。可以買來收藏,但是因為畫質太軟,所以沒人買來用的。
佳能之前的PF口鏡頭也有一些精品,但是現在不能接著使用了,所以我也懶得說。

因為只拿佳能ef和尼康比這明顯是很不公平的,要比也是EF卡口和F口比。除了大畫幅鏡頭,尼康還有中畫幅鏡頭,望遠鏡,槍支瞄具以及更高大上的顯微鏡和工業製版鏡頭等等。
引用知乎著名網紅@驚奇影像 老師的原話:大畫幅鏡頭很考製作工藝的,泥坑雖然在某種方面(卡口之類的)顯得腦殘,但說起認認真真磨塊玻璃,還是能完爆佳能九條街,就銳度一項來說,尼康當年做大畫幅鏡頭用起來是比肩超斯奈德的,羅頓那種文藝鏡頭更沒得比(你說羅頓數碼鏡?那種小像場一邊玩蛋去)。大畫幅鏡頭這種玩意,鏡片之間不能動,完全考玻璃片,渣能這種做個電路板鏡頭還好說,實打實磨塊玻璃就算了吧。
……………………………………………………………………………
有人講變焦了,講講定焦(佳能EF和尼克爾全系列F口)
1.4(1.2)

24G比24L好(24G全開邊緣一般也有暗角,稍收光圈迅速改善,2.8-4中心爆表,幾乎全段無論是中心還是邊角都好佳能不少)
28 1.4D雖然佳能沒競品,但是你也買不起。(佳能有專利但是出這鏡頭上打35下踢24,影響銷量,出不得)
35G比35L老的好,都比不上適馬那個,更遠遠比不上佳能剛出的新35L
58G和50L不評論,都可以低於半價買適馬50A。
尼康50 55 58幾隻1.2都沒出自動對焦版本,反正佳能那支買來也要手動對焦用(對焦慢而且跑焦跑很遠,全開素質爛到你根本看不出哪裡是焦點)尼康58 1.2noct難得買到而且也買不起。
85G比85L輕,便宜而且好。但是85L大半檔光圈。(85G解析度全開就很不錯,f4-5.6之間處於爆表狀態,色差 畸變 暗角控制都很棒)
105G(f1.4)很屌,而且目前市面上沒有同規格競品。
(說實話能買適馬art系列沒必要看這兩家的,24art雖然不如24G但是價格只有一半啊!35art也比不上35Lii,但是價格只有三分之一呢)

兩家的50 1.4都很便宜,標頭無弱旅。

1.8(f2)幾隻
尼康的1.8軍團大名鼎鼎。
20G非常不錯,佳能沒該規格產品(尼康歷史上一堆20 2.8 3.5 f4依然可用)
24G(1.8)非常不錯,佳能沒有該規格產品。
28G(1.8)比佳能的好(28G全開解析度無論是中心還是周圍和邊緣都非常好,f4到達最佳,畸變控制比較出色;佳能那支28 1.8中心解析度還能看,變焦處於極爛這一類,畸變也嚇人,是時候該更新了。)28G是尼康最便宜的金圈之一,無論是全幅還是殘幅用戶都非常推薦購買。
35 1.8G fx很好,但是不便宜。佳能 35 f2很好,帶is,但是更貴(色差和畸變控制很出彩,解析度收一檔就很不錯了,不過這個三千多的價格,為什麼不買適馬的1.4?);
尼康的老35 2d和佳能的老35 f2相比,尼康的中心最高解析度好不少,佳能的邊角強很多。佳能暗角差很多,但是尼康色差又輸一點。
50G比小痰盂無論哪代都好非常非常多。(價格也貴幾百塊)
85G(1.8)非常好,個人認為1.8軍團里最值得買的一支。全開甚至比收一檔的85 1.4還略好,雖然最高解析度沒有出現85 1.4G那樣爆表的表現,但是整體素質非常高。特別是這個價格相當便宜,重量也不重,完全值得給個金圈。
佳能85比尼康的老85 1.8D全面落後(幾乎各項素質都差那麼一點點)比85 1.8G就差得更遠了。
佳能100mm f2買的人很少,素質很一般,太老了。
尼康的105DC和135DC柔焦很漂亮,佳能沒有同技術產品。


佳能135L便宜又好。個人認為佳能最值得買的一支老L頭,素質在數碼時代依然不錯。

200 f2兩款空氣切割機都極其屌,而且一般人買不起。
(尼康180 2.8D和佳能200 2.8L都挺值得買的,老是老了點,但是數碼時代依然堪用。)
(騰龍這幾年出的幾隻1.8還帶vc防抖的挺好的,解析度非常高,但是價格都不便宜,還不如買適馬的1.4去哈哈哈)

廣角
尼康13mm f5.6聖杯,不是錢的問題,當年只有尼康看得上的攝影師才買得到,一共出產了三百多支,保存到現在的應該非常少了,比世界之眼還要稀有。現在最少十萬人民幣。只有幾百支存世量,能買到的人都不會賣的。
尼康14 2.8D說實話不怎麼樣,沒什麼人買,因為14-24太屌還便宜,所以尼康也懶得更新了。
佳能14L很長一段時間內是不得不用的選擇。更新二代還挺不錯的,自然比尼康的老14 2.8D好很多。
(三陽那隻14 2.8解析度非常高,價格很便宜,可是畸變控制和暗角實在有些太差了。。。看看今年的更新會怎麼樣吧)
尼康15 3.5很難買到,素質跟蔡司那支誰好當年有爭議。
尼康18mm f3.5和f4都不錯而且不貴,可以玩玩。
尼康18mm f2.8D存世量很少,很難買到,素質很頂級,看到不要錯過,實用價值不錯,收藏價值更高。
尼康那一堆20太複雜。。。都值得玩
佳能20 2.8挺不錯的,小而且輕,可以買。

(佳能有24 2.8和40 2.8兩個餅乾頭,素質挺不錯而且小巧)
佳能28mm 2.8帶is也挺不錯的,全開就不錯,但是F8以後反而不怎麼樣了
尼康的20 24 28幾隻2.8d略老不推薦購買
(這兩年超廣角副廠鏡頭井噴,捨得花錢最好還是去買蔡司,每一支都是精品,不捨得花錢的就要好好考慮了)
(老蛙那支12mm 2.8規格前無古人,解析度還不錯,畸變控制極其出色,價格也只要五千多,手感做工都很好,但是鍍膜是硬傷,抗眩光能力是硬傷。如果不對著太陽拍什麼的這是一支很好的鏡頭,但是如果拍的話還是考慮尼康帶Nano或者蔡司帶T*膜的鏡頭吧)
(irix是三陽新的品牌,鍍膜比老蛙還爛。。從抗眩光和鬼影能力爛到人神共憤,買棒子產品一定要謹慎啊)

微距
都不錯,但是我都沒使用過。
只用過尼康60mm f2.8和試過105,都很不錯。
不懂為什麼尼康不給60mm f2.8上金圈。
尼康有隻很有名的200 f4微距可以買來拍蟲子。
佳能也有180 f3.5

魚眼
尼康的世界之眼 6mm f2.8(對,就是那支能拍到你身後的神盾)你買不到,也買不起。前幾天看到一支便宜出售的也要7w美金。一般情況下10w美金你要求人買給你。
尼康8mm f2.8隻要一萬多人民幣,看到了可以買下來。
佳能8-15mm簡直神器,難得的魚眼變焦(我知道我應該只說定焦的)
佳能15mm f2.8口碑不錯,我沒用過
尼康16mm f2.8口碑不錯,我用過覺得太老了,該更新了。

移軸
佳能17移非常廣,神器!
尼康19移上市了,看樣片和測評來看,素質應該是比佳能17移強了很多很多的。但是焦段少了2mm,而且17移才1w3,19移都賣到2w3。。。這個一萬塊錢差價就看你願不願意了。
佳能尼康的24 45 85(90)都非常好,一般人用不好也買不起。
尼康28移 35移都還行,便宜,可以買來體驗一下。
題外話,想玩移軸請去玩更大畫幅,不要在135小畫幅上折騰。

超長焦
不談老鏡頭的話基本上兩家差不多。
佳能有400 f4 do這個尼康沒有。採用DO鏡片很輕便體積也不大(相對的啊!)價格高昂。
尼康也有一支類似的300 f4 pf,價格不貴,體積重量非常好(跟24-70一樣大的300 f4!)防抖給力。
328, 428,540,640,856,這幾支超級大炮基本上都是誰後出誰好。(尼康最近更新了E系列)
反正這幾支你們買不起用不上也扛不動。
不過這是我最關心的,個人使用過尼康的328,428和640,除了貴,其他完美。
(最近在看適馬新540sport)
(佳能有一支1200mm f5.6但是是定製頭本來不想講的)

理論上增倍鏡也算定焦哈哈哈
1.4x和2.0x兩家都差不多
1.7x只有尼康有

佳能EF有高大上的電影頭尼康沒有(很貴很貴)
尼康尼克爾有逼格滿滿的大畫幅鏡頭佳能自然也沒有(這些鏡頭極具收藏價值)更正為部分具備收藏價值。

題主只限定了佳能EF口和尼康F口鏡頭,
尼康F口鏡頭傳承時間較長,佳能多次拋棄老卡口,所以這次尼康我列舉了大量的老鏡頭。其實也挺公平的,畢竟尼康為了這些老鏡頭和老用戶放棄了超大光圈上設計的簡易性。
佳能的EF鏡頭我基本上規格講全了,但是尼康的我只講了一部分(一半都沒有哈哈哈)。

兩家還有一些特殊鏡頭,定製頭和殘幅頭我不打算講。
有不理解和不同意的地方都能來找我討論!謝謝!
總體而言加上變焦鏡頭,兩家鏡頭群不分伯仲,
但是中端鏡頭尼康明顯好於佳能,而且尼康由於有各種老鏡頭,可玩性遠高於佳能。
最後,大家買之前都先去看看適馬吧。

想了解更多攝影知識可以去關注我們的知乎專欄和微信公眾號:Airphoto
已經關注我的Ins:zhangfangshi
lofter:Fredzhangdandandan


這真是一個很有寫頭的題目。個人的觀點是老鏡頭除了幾個銘鏡外不考慮,容我慢慢擴寫


鏡頭群的特點,其實都是為了配合當時的機身而形成的。


佳能的鏡頭群目前的情況是鏡頭群持續緩慢換代中,優先更新變焦,更新完成的鏡頭解析度相當牛,但是未更新的鏡頭實在是解析度有點跟不上時代。
而優先更新的鏡頭往往是變焦紅圈頭,所以在全幅廉價頭領域,做的並不是很好,不過入門APS-C畫幅廉價頭方面佳能倒是做的三家最好。
與尼康相比,佳能有幾個「僅為此頭入彼門」的鏡頭,而尼康。。。在我眼裡是沒有的。(索尼呵呵一笑)


尼康鏡頭群目前的情況是,平民頭追求輕量化,高端頭追求玄學表現。
縱觀CNS三家(賓得無人權)尼康的平民全幅頭的價格、重量、解析度是做的最和諧的。無論是1.8軍團還是幾個並不是很貴的變焦頭,都是值得肯定的(尼康自古傳統:狗頭不狗,牛頭不牛)。
與之相對的,高端頭的表現令解析度跑分愛好者看不太懂,比如實拍效果與跑分不太相符的58G、2470VR。


索尼鏡頭群的情況是A口焦段基本夠用,二手市場比較悲觀,價廉物美。E口持續更新,價格比較黑,廉價頭偏少,但是轉接環多且基本夠用(至少5個卡口的自動轉接環)除了超廣轉接畫質有損以外。


賓得鏡頭鏡頭群比較尷尬。因為前幾年賓得大力發展殘幅系統,鏡頭都是APSC畫幅為主(價格也不是很好),導致全幅鏡頭仍停留在膠片機時代。而K-1發布後,大三元其中兩個騰龍貼牌,未來估計也是高價僱傭軍配過時老頭的配置。屬於情懷中的情懷。

不過,由於K-1有超解析模式的存在,在靜物風光題材方面畫質並不落後,而對於掃街人文人像這些不太在意畫質的題材上,依靠情懷也能夠拍得出好片子,只是性價比偏低選擇偏少而已。


要是真的考慮入坑。。。我個人建議。。。不差錢的入索尼,差錢的入尼康,因為我基本上不考慮APSC畫幅並且說是輕度佳能黑。。。


尼康有一些黑點,比如1.4定焦金圈至今還在使用微型馬達驅動(包括105 1.4E,而且拆出來發現還是塑料的齒輪!),雖然也號稱超聲波,但對焦速度不如佳能的環形超聲波,甚至不如自家旗艦機身馬達驅動的D型頭……而佳能已經開始做微單用的步進馬達了。

當然電磁光圈……呵呵,佳能幾十年前普及的技術尼康到現在才剛剛開始下決心推廣……G型頭的存在簡直就是個奇葩,既然沒有光圈環了那就不可能兼容機械控制的老機身了,為啥還留著機械光圈不放?早就應該一步到位直接E型頭啊。

另外尼康的定焦設計開始走上了他們自稱『三次元hifi』的邪路,特點就是為了追求焦外的『感覺』而犧牲解析度表現……那為啥隔壁索尼大法就宣稱他們已經找到了焦銳奶化的兩全方案呢?所以我覺得尼康的技術確實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啊。

不過真的那個點評光學結構的跑出來是怎麼回事啊?真覺得自己比大廠牛逼了?人家專利這麼寫最後隨便怎樣至少做出來了也賣掉了,你廢話這麼多你自己怎麼不去做一個更好的啊?做出來賣的好了再來bb。

現實是國產的鏡頭即使不討論自動對焦,單說光學表現還是和各家原廠都有差距的。說實在的中國的工業界這麼多年整體上還是能夠承認自己和國外先進水平的差距,對不足的地方也始終有虛心學習的態度,才有了現在的經濟騰飛。而這個光學方面的人給人一種工業民科的感覺……


佳能卡口改了很多回,直接拋棄前代用戶,但是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卡口的口徑越改越大
這也為鏡頭製造降低了不少門檻

尼康一直維繫著老用戶,一直不換卡口
甚至出一些特別的機構來滿足直接轉接老頭,特別是DF的問世

因為卡口小,所以製造難度上就提高了
可以見到佳能的大部分鏡頭都是前後一樣粗,做的很勻稱
而尼康尾段有一個很奇葩的突然縮小


不是行家,僅僅從剛入門的愛好者的角度上說一說。
個人結論:佳能鏡頭群是市場定位最明確的一群,對新進玩家最友好,比其他幾家都要好很多。
就是說,佳能鏡頭是最容易區分哪一款更好(確切的說是更貴)。
作為鏡頭,其實很難說起來哪個好那個壞,MTF太抽象也是很能表示鏡頭的素質,也很難直觀進行宣傳。所以鏡頭廠商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讓消費者簡單的分出來哪一款更好(所以能賣的更貴)。
相同(相似)焦段中,帶L的比不帶L的好,光圈大的比光圈小的好,新的比舊的好,有新技術(尤其是IS)的比沒有的要好。佳能四款70-200鏡頭,愛死小白兔,小白,愛死小小白和小小白之間素質有差距同時差價也很明顯,從一萬多到四千多,覆蓋了入門到頂級,定位相當明確。
尼康方面呢,首先雖然有著比拼佳能紅圈的金圈,但是尼康帶金圈的頭從型號上不反應,就是從型號上看不出來是否帶金圈,這給入門用戶帶來了很多困擾。而且把nano鍍膜之類的技術細節放在型號上其實很不妥,這樣子等到幾年或者十幾年後這個技術過世了後就會讓有相關技術細節型號的東西很low。
然後從技術儲備上,其實兩者也差不太多的,不過尼康最近的大更新,從D到G時取消了光圈環(同時大部分加入了鏡頭對焦馬達),從G到最新的E是加入了電磁光圈,感覺都是佳能早已經實現的技術。而佳能方面,高端上的ASC鍍膜,BR鏡片,性價比上的STM馬達和NANO USM馬達,每個更新恰在點上又不大肆宣傳,給人感覺技術儲備很牛。(雖然很多也是噱頭,看看沒怎麼宣稱有什麼特殊科技的S35A就知道了。)
最後,入門鏡頭上,佳能感覺比尼康要好很多,小痰盂、40餅加上22mm F/2的微單鏡頭,便宜實惠,讓入了套機的人很心動去買第二支鏡頭。尼康的人精畢竟在入門單反上不能自動對焦,而50F1.8G更貴些,我覺得尼康就應該直接停產人精應該能好一些,否則自家產品之間內耗只能帶來市場流失。
綜述,我覺得也許在某個焦段的鏡頭上C家和N家也許互有勝負,整體鏡頭群評估下來兩家很難說有壓倒性的優勢。但是佳能鏡頭圈勝在更優秀的市場策略和對入門玩家更友好。

謝謝


怒答之!

我自己本身就是做成像鏡頭的,所以對這方面的關注比較多,佳能也好,尼康也好,在光學方面近些年的進步十分有限,說是擠牙膏也好,還是「戰略」也罷,總之在成像方面可圈可點的新鏡頭是真心欠奉。

佳能尼康甚至是蔡司徠卡施奈德什麼的,有時候都會給我一種「廉頗老矣,尚能飯否」的感受,從他們發布的新鏡上,看不到一個光學大廠的設計實力,而撲面的感受往往是在堆料。而看鏡片形狀,結構,有時候甚至會懷疑是不是一群根本沒接觸過冷加工,甚至是沒有接觸過攝影的新手在搞設計。

比如,我們來看這張結構:

EF 58 1.4,專利 2014 年申請,2015 年 10 月公開。

首先一個問題,L1群中的第一枚鏡片,也是整個鏡頭外露的第一枚鏡片,採用內陷式設計,這就無法避免一個問題,當不使用遮光罩時,斜上方直射的光線將直接照射到鏡片下沿的消光漆,這種強光直射,毫無疑問會給整個鏡頭的炫光鬼像帶來巨大的壓力,所以這款鏡頭註定將永遠要帶著遮光罩。其實就算加了罩,陽光直射到遮光罩,漫反射後的光線仍然會直接衝到前片上沿的消光漆上,一樣還是有比較大的消光壓力。這種前片內陷的結構在照像鏡頭歷史的長河中並不是沒有出現過,但說實話,敢把曲率半徑做得這麼小的,恐怕也只有佳能有這樣的自信。

其次,L1 群的第三枚鏡片,說實話,冷加工最恨這樣的形狀,最大的問題是芯取時無法靠曲率差來自定心,要靠光學定心,粘住後才能磨邊,加工成品率可謂「直線下降」,而且加工時也很難保證兩面光楔角,加工時不好測,加工完也不好檢,幾乎是整個系統中最無法掌控的「定時炸彈」,成本又高,加工檢驗都難。其實它完全可以在設計時就去掉,或乾脆做成平片,對像質不會有什麼質的改變,這樣的設計讓人無法不置疑設計者是不是真懂冷加工。

L3 群最後一枚鏡片,邊緣太薄了,壓型坯料幾乎就必須是鋒利的邊緣,這樣的形狀,如何做拋光治具?搞不好要先芯取再拋光,白白浪費一套治具。這一整套治具往往就是萬把塊錢沒有了。就算你佳能有錢,也不是這麼瞎敗的吧?設計時把中心厚做厚一點,對成像影響微乎其微,但卻能讓加工費用和成本大幅下降,何樂而不為?

再說光闌的位置,其實光闌的合理位置應該是在 L3 群中的兩個膠合組之間,在那裡光闌孔徑最小,也更加有利於校正彗差和畸變。更小孔徑的光闌,意味著更低的成本,現在光闌孔徑加大了,勢必要在鏡頭的外徑上增加餘量以便設計電子光闌組件,這無疑再次增加成本,同時讓機械部分的設計更捉襟見襯,與當今小型化的趨勢格格不入,說實話,燒錢不是這麼燒的。

從整體結構上看,光線在最後三片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可以說,最後三片對於公差的要求必然會非常高,這就對冷加工和機械結構的公差都提出了巨大的挑戰,可以說是整個鏡頭的成敗關鍵,這種把公差餘量全壓在某幾片上的做法,顯然不是成熟的設計師會去考量的,結果就是後三片的合格率會下降,裝配時搞不好要對後三片做定心處理,這將大幅增加裝配工作量和難度,成本自然也是水漲船高。

到這裡,回來縱觀整個設計,11 枚鏡片優化 F1.4 光圈,在界面數量上可謂是綽綽有餘,58mm 這個焦距做 38.5mm 的鏡後距,也正是得心應手。佳能這個設計從結構上看起來是有心要壓縮體積,結果前組的 6 枚鏡片非常局促,不夠寬鬆,這勢必要增加對公差的要求,而後面三枚鏡片又使光線大開大合,進一步加深對公差的依賴,所以沒有辦法,必須要依賴非球面鏡片來緩解這些問題,但又引入非球面鏡片特有的問題,可謂得不償失。其實 11 枚鏡片優化 58mm F1.4 這樣的規格,完全不用引入非球面或 ED 等特殊材料,普通硝材球面鏡片就完全可以勝任,做出低成本,易加工的形狀也壓力不大,佳能做為雄霸一個時代的光學大廠,採用這樣的設計,確實不算高明。

至於尼康,那個「58 2.8G」看起來還不如佳能這個專利。

最後的三膠合設計可謂大膽,在眼下這個追求極限解析度的唯物主義攝影歷史大方向上,三膠合可謂是一個「開歷史倒車」的玩意,它直接就是整個系統當中對像質影響最大的部分,也是加工難度,膠合難度最高的部分,同時也是成本最高的部分。兩次膠合兩次應力釋放的過程,中間那片薄薄的雙負鏡片,如何能抵擋?再看設計 MTF 的表現可謂是上世紀 80 年代的膠片時代標準,滿足 1000 萬像素還勉強湊合,在當前動轍 3000 萬像素打底的高解析度時代,再加上那開歷史倒車的三膠合,可以想像它的全開光圈成像必定是軟得一塌糊塗。有人說它焦外好,要一改尼康傻銳的黑歷史,其實整體解析度越高的鏡頭,像差校正越好,焦外越平直,理論上焦外成像也更平順柔和耐看。如果有心把焦外做得更柔和,可以做 STF 鏡片,沒必要犧牲中心畫質,Nikkor 58 1.4G 從成像上看,就完全是一個失敗的產品,真不知道這 9 枚鏡片還有兩枚大口徑非球面的豪華用料,是怎麼樣的一個人,才能搞出指標如此垃圾的玩意,而且這玩意居然能賣小一萬塊的價格,我也只能說錢多人傻快來買尼康 58。

其實隨著近些年各硝材廠不斷搞出指標爆棚的新硝材,整個鏡頭設計的水平應該是水漲船高,但反觀近些年CN兩家推出的新鏡頭,表現實力卻真的讓人大失所望,看來大限將近,攝影市場必然會醞釀一次巨大的洗牌,適馬憑著勉強過得去的設計,就攬得「黑科技」的外號,打得 CN 兩家滿地找牙,再看近年來風起雲湧的國內攝影鏡頭行業,有理由相信,未來將有巨大的變革出現,包括蔡司徠卡等神壇上的品牌,也難以抵抗這一波大潮的拍擊,我勸各位燒友,先握緊手中的鈔票,做一個民用光學歷史巨變的見證人吧。

======分割線======

再談談「黑科技」和大法吧。

首先看黑科技的,下圖是 50 1.4 ART 的結構圖:

這是一個比較常見的反望遠式複合結構,前五片主要用來擴張光束,後八片是相對比較傳統的雙高斯結構。整個結構看起來比較規整,但仍然有一些比較顯見的問題。

1)第一片第二面與第二片第一面的曲率半徑太接近了,這會產生一個比較明顯的問題,就是光線會在這兩個面之間反覆折射,形成鬼影,這也算是一個新手問題,有經驗的設計師一般會儘可能避免這樣的情況出現。此時唯一的辦法就是認真設計這兩個面上的鍍膜,盡量壓低反射率,以此來儘可能消除鬼影。但這又會給整個系統的校色帶來壓力,所以是得是失要細細權衡。

2)第四片,第八片,第九片,第十二片,都有中心厚太薄的問題,這很容易導致應力釋放使面型發生變化,最典型的表現,就是在盤上看時一切 OK,從盤上拿下來靜置一夜,亞絲就有巨大變化,膠合的應力釋放會進一步增加這個風險。G3 G4 G5 又是一個大口徑開歷史倒車的三膠合,還是中間的負片中心厚太薄,就算頂住了加工應力釋放,兩次膠合的應力釋放就很難使它的面型不發生變化,這都是系統的不穩定因素,同樣的,這幾個鏡片和膠合組的合格率會大幅下降,將使整個成本大幅攀升。

3)前組三膠合中第2面,也就是整個系統第6面的形狀,曲率半徑相對比較小,這是追求極限解析度的結果,這個結果會使系統對公差的依賴進一步加深,說白了就是性能不夠寬鬆,只能在形狀和公差上彌補,好在是適馬的整體生產和裝配水平比較高,所以有辦法控制這一點。對於一般的生產和組裝機構,這樣的形狀就是比較危險的,往往是整個系統失敗的主要的點。

4)這個結構有一個大問題,就是體積和重量。雖然看起來十分規整順眼,光線的走向呈葫蘆形,也相對比較理想,但體積和重量這個問題就比較明顯,難以控制。這個光路,打眼看上去,光學重量就要在 300~400 克上下,加上外殼和電化零件,整體重量就要突破1kg,減重是一個很難的課題,這與當今小型化輕量化的趨勢相悖。

5)說實話,50 F1.4 這個規格用了 13 枚鏡片,還用了 3 片 ED 玻璃,一片非球面,這個用料堪稱豪華至極,簡直就是在堆料,在我看來,其實完全沒有必要。首先,從實際成像上來看,紫邊並未完全消除,這三片 ED 玻璃算是白用了。但大家要知道,這三片 ED 的成本那是非常高的,以最常規的 FCD1 來說,加工成品率也只有 50~70%。其次,在這個規格上,已經有 13 枚鏡片了,引入非球面的意義並不大,相反要增加幾十萬的試製成本,未免得不償失。從整個系統的表現上看,非球面的引入也並未起到它應有的作用,非球面出現的位置也並不理想,感覺十分牽強。這個結構就算不引入這些大幅增加成本的東西只用普通硝材,一樣可以做到復消色差,解析度也可以做到十分誇張的水準,所以,我真心不懂為什麼適馬要用這麼豪華的料,難道真的是設計水平所限,只能堆料么?

說到它,不得不提一下蔡司的 Otus 55 1.4,結構如下圖:

適馬存在的問題,這也一樣存在,G2 和 G3 之間的曲率太接近,一樣要面臨鬼影的考驗,體積和重量的問題也是非常明顯,非球面也用在了一樣的位置,個人感覺並不是非球面出現的最佳位置,相對比較極限的形狀,也證明了設計碰到了極限,沒辦法把鏡片形狀做得比較平順,豪華的用料,更突顯了設計水平的局限。

你說它是當今攝影鏡頭的頂尖設計水準?太牽強了,只能誇他超強的生產和裝配能力,能夠最大程度地還原設計水準。事實上,這個水準在指標上會很快被超越,而且是被低得多的成本,小得多的體積和重量的對手,華麗麗地甩在後面。


關於大法,我對電子部分並不太懂,所以沒辦法置評,但我個人比較喜歡用大法的微單,畢竟輕量化是未來的趨勢,單反機的市場會越來越萎縮,入門單反將像卡片機一樣被微單淘汰到市場的邊緣。對於光學的部分,我只能說大法很努力,但想要走上主流的水平,還需要繼續努力。

====分割線====

回答一下評論里的一個問題,順帶把前面內陷的問題講清楚。

如@老柳 所提到的 ZM 35 1.4,也是前片內陷的設計,這個設計究竟有什麼樣的問題呢?我接下來用圖片告訴你。

如上圖,ZM 35 1.4 是 31 度半視場角,注意看黃色區域的光線,在第一面折射後正好照射在鏡片邊緣消光漆上,在消光漆上的漫反射會不受控制地進入光路,形成炫光。另,我用紅色的部分延伸了部分光線,可以看到,它在反射後在第2面和第3面之間會產生連續折射,這連續折射的光線,會分批分次地進入光路,形成鬼影。

同樣地,我再找一種第一面是凸面的畫一下光路,如下圖:

同樣的入射光角度,你看到沒,光線被第一面折射後並不會照射到邊緣消光漆上,即使是照射在底面消光漆上的部分光線,也被反射回第一面,不會進入光路參與成像。

這兩者之間的區別,會對整個鏡頭的消光和抗炫產生巨大的影響。誰優誰劣,不言自明。

======分割線======


我來說說 @路過凝結 在另一答案當中所提到的問題。

還是佳能那個專利,我隨便給兩條光線,順著光路延伸一下,不很準確,但光線走向是OK的,如下圖:

如圖所示,桔色的光線和藍色的光線,在很大一個視場角度之內都能被折射到第一片邊緣的消光漆上,這絕非我胡扯,大家可以自己做真實光線追跡看一看。如果佳能真的有種第一片用這麼大塊的 EFDS1,那麼 1.92 的折射率,只會把更多的光線折射到邊緣的消光漆上,而不是相反。

另,關於最後一片的鋒邊問題, @路過凝結 兄你如果自己做過冷加工,你就會明白我在講什麼。做壓型料肯定要給加工留下餘量,以這個形狀,一邊再加 0.5mm 的餘量,銑磨後邊緣肯定是鋒利的,銑磨後要怎麼上治具?難道要用蜂蠟粘上?還是上瀝青模?我感覺是必須先粗拋一下就拿去芯取,芯取完有了邊厚再上治具精拋,這勢必要做兩套拋光治具,治具不花錢么?如果你按著光路邊緣芯取,你怎麼裝配?怎麼隔,怎麼壓?

你提到的徠卡,說實在話,現在的徠卡根本不是原來的徠卡了,徠卡被賣了幾手以後,現在是直接用日本的團隊設計加工,我本人在今年四月份的時候就接觸過徠卡的團隊,也看過他們在產的電影鏡頭產品和設計,實話實說,從光路設計上看,我個人感覺就是堆料堆出來的。不過,值得一提的是,他們的產品,每一枚鏡片都做了定心機構,工藝非常複雜,看上去確實很震撼,那傑出的成像是源自這種神一樣的加工和裝配工藝,而不是出神入化的光路設計。

這個是徠卡 SUMMILUX-C 75mm T1.4 的結構,倒數第三片和倒數第六片,一樣是不易定心的形狀,我相信很多冷加工企業看到這樣的形狀,基本上是不會接單的。就算接單,也肯定會報一個比較誇張的價錢,因為合格率可能都不足50%。從整個光路上看,光線的走向起伏較多,鏡片形狀也很極限,這都是設計性能不夠寬鬆,又要努力控制體積的結果。

我們評價一個光路設計是否牛B,不是用了很多片 ED 或是非球面或是特殊色散或是超高折射鏡片就很牛B,而是不用這些昂貴的特殊鏡片只用普通硝材,一樣可以達到相近甚至是超出的指標。堆料去做設計是最簡單的事,像徠卡這樣的企業,成本空間足夠寬裕,他們是捨得錢去堆料的。相反的,如何在控制體積,減少鏡片,使用普通玻璃,設計出易於加工的形狀,並減輕重量的前提下,仍然能做出超群的技術指標,並且能夠在保證產品性能的前提下放鬆公差限制以便普通加工企業都可以輕鬆做出合格產品,那才是讓人震撼的作品。可惜的是,在近年的各大廠推出的新品當中,未能看到像這樣的教科書般的設計出現。

====分割線====


@砸場子

我來給你科普一下。

上圖我畫了黃線的地方,將是實際生產時的芯取磨邊位置,因為上光線的位置很低,所以不必要的部分全部可以磨掉不要。

而佳能 EF 58 1.4 就不同了,如今的光學輔助設計軟體,在給出光路圖時,基本上是要把上光線的位置與鏡片邊緣平齊的,我下圖給你個 Zemax 的例子:

上圖來自網路,侵刪。

看到沒,上光線已經是貼著鏡片邊緣了,這是如今軟體的工作模式,佳能應該用 Codev,所以軟體在邊緣可能還有給一點餘量。所以除非佳能是以50年前的工作方式手工計算的,否則全世界的設計師都用相同的軟體,我不用模擬光路就可以推斷那片薄薄邊緣的鏡片基本已經沒有多少餘量可以磨邊。

你不要以為你拆過幾個鏡頭,修過幾個相機,就明白光學是怎麼回事,還拿幾十年前的專利出來跟我說事。你可知道,Codev 一年的授權費用就要 40 萬起,這是一個相對收益來講,門檻非常高的行業。你如果有心,先找本光學設計的教科書,把上面的公式全部推一遍,再下載個軟體,試著自己算一算,再去冷加工廠,看看鏡片從頭到尾是怎麼加工出來怎麼鍍膜的,再去無塵車間看看鏡片是怎麼裝配入鏡筒的,屆時再回來看看你之前說過的話,看看是不是羞愧得滿臉通紅?

我在光學設計和生產這條路上,充其量只能算一個小學生,所以我看到不合理的地方,還有閑心說一說。我是不是能搞出牛 B 的東西,那是我的事,我沒必要向別人報告。只是你可能連初中學的凸透鏡成像原理都忘掉的,還敢跟我天天搞光學的人較真,我也佩服你膽識過人。


======分割線======


接下來分析一下佳能的 35 1.4 II 代。

可以說,這個結構整體來看,很規整,比舊版 35 1.4 要強很多,像是光學大廠應有的水準。光線在第一群就有兩次轉折,追求高解析度的意圖十分明顯。

只是在堆料的路上,沒有最多,只有更多。在這個結構上,算上 BR 鏡片,佳能堆了 15 枚鏡片,總共 26 個界面。其中包括兩片非球面,一片 ED,一片傳說中的 BR 鏡片,還有一層 SWC 亞波長鍍膜。

先看光路,第一片超大口徑的非球面,使得擴束變得十分從容,不得不說,日本在大口徑非球面方面的技術仍然是領先很多的,相應的成本上自然也是比較誇張的。但我個人感覺第三枚收束校第一次像差的那枚正片,似乎是非球面應該有的位置,一來直徑小成本低,二來在這個使光線發生轉折的地方使用非球面,更易獲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第一群就讓光線轉折兩次,佳能為干倒死馬也算是拼了。光線的轉折既是校正像差最容易下手的位置,同時也是產生像差最明顯的位置,這種讓光線強制轉折的手法,可謂風險與收益並存。一般比較保守穩健的做法,是讓光線儘可能緩慢變化,不發生強制轉折,這樣的保守光路結構對公差的依賴低,面型易於加工,更易一次試製成功,排錯也相對比較容易。而像 ef 35 1.4 ii 這樣的強制轉折,容易帶來對公差的依賴,面型也容易做得比較極限,加工和裝配難度都會增加。

往後面看,通過第一群以後,主鏡結構收到的光線就相對比較緩和了,BR 所在的組是佳能比較出名的一個專利,通過注高折射光敏膠,用一次膠合實現三膠合的效果,降低膠合組tilt shift以及面型變化的風險,同時又實現了三膠合的收益,可謂牛 B,雖然說實際上仍然是一個膠合鏡組,但這個是真技術,難度很高,想仿效不是很容易。

UD 鏡片那個膠合組的形狀,感覺不太理想,理論上這裡應該與 BR 鏡片那一組呈相反的結構,藉以消除彗差,畸變和垂軸色差,而佳能這裡選擇的結構恰恰會加倍這幾種像差。當然,如今使用軟體輔助設計,軟體會自行選擇結構,不必藉助設計者對結構去做思辨式的分析,儘管如此,做為設計者如果能從結構上去判斷可能產生的問題,就能幫助軟體跳出當前的局部低點,有助於找到更廣闊範圍內的低點,而不是藉助效率低下的全局合議。

從整體上講,這款 35 F1.4 II 的結構設計比較合理,對加工廠也比較友好,打眼看上去對公差的依賴不是特別高,容易試裝成功,成本也不會太離譜,簡單說就是不會花多少冤枉錢,與之前看到的那些結構相比,這個結構就很成熟,不像是入門新手的作品。

在我看來,其實用了這麼華麗的硝材和「黑科技」,再去看他的 MTF 表現,就感覺略有遺憾,理論上,它可以做得更高,更理想,難道佳能真的只是想比適馬「強一點」就可以滿足競爭策略的需要?有機會一定要親自問一問佳能的團隊求證這個疑問。


只聽說過出佳為尼,從來沒聽說過出尼為佳


國外的攝影書,寫的好的乾貨多的,用Nikon的比較多


我以為我打開了蜂鳥,仔細一看是知乎。看來只要有人就有江湖。


1. 對於普通用戶兩家的鏡頭都足夠用了。
2. 專業領域,曾經佳能仗著自己馬達好佔了優勢。現在兩家不分伯仲。佳能頂級長焦鏡頭略強。尼康14-24F2.8也是無可質疑的廣角鏡皇。
3. 玩票領域(大光圈定焦),曾經佳能仗著自己菊花大佔了優勢。現在兩家產品線已經齊全。誰家出的晚誰的畫質好。價格佳能略便宜,但都不如適馬art系 (135L是個例外)。
4. 平價領域。佳能紅圈狗頭系列(24-105L,17-40L,XXB)可以亮騷,尼康F1.8軍團則畫質相對厚道,看你自己選擇了。
5. 鏡頭再差,也能拍好照片。

外一則: 大法?大法的鏡頭你買得起?不如轉接佳能。。。。


看了回答,基本上都是從產品的技術性能上來做分析,我來給一些不一樣的答案吧。

(1)產能
在鏡頭產能方面,佳能的產能遠超尼康,從已有的廠家公開數據上,直到2016年10月,佳能累計EF鏡頭產量1.2億,而尼康約為1億支。在下圖這個坐標上,兩家廠家的對比還是略有不同的。(下表根據廠家公布的數據製作)

佳能是計算從1987年EF鏡頭產量累計生產1.2億支,而尼康是計算從1959年F卡口鏡頭產量累計生產1億支。換言之,佳能是29年生產了1.2億鏡頭,而尼康是57年生產了1億支。

佳能的鏡頭生產基地應該有4個:日本宇都宮工廠,日本南部的佳能大分工廠。還包括台灣佳能、佳能馬來西亞。 尼康應該只有2個生產基地:泰國,日本栃木工廠(高端鏡頭)。

(2)銷售
只看中國市場,當今誰也否認不了佳能算是相機市場的老大。在大量購買單反相機的前提下,佳能的攝影愛好者需要更新鏡頭,自然就會優先考慮佳能鏡頭,從而帶動鏡頭的銷售。不要僅僅看什麼大三元小三元,包括餅乾頭小談罐人像頭一鏡頭走天涯還有什麼大白小白大黑小黑等等等等,佳能的鏡頭銷量也會比尼康的銷量高。


(3)市場營銷
不得不說在中國市場上,尼康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尤其是對消費者培養的方面。佳能捨得大量投入市場費用做講座,請攝影名家給影友們講課,在各地也組織經銷商開展會員俱樂部活動(佳能攝影大篷車及EOS俱樂部),通過經銷商提高用戶粘度,也通過活動利用KOL來傳播攝影文化的同時植入產品知識。尼康雖然這幾年也有投入,但是總體投入力度比不上佳能。(尼康的銘傢俱樂部以及動力車活動,感覺就像是copy佳能的)。

在目前單反相機銷售不再快速增長轉為平穩甚至開始下探的時候,鏡頭的銷售對於廠家而言才是利潤增長點。

還有一些特殊的推廣是佳能方面做得不錯的,例如針對鏡頭專門做市場推廣及促銷。尼康在這方面基本沒有。

在2010-2015年期間,在大部分的攝影城門店都能找到這本書:基本是買一個鏡頭送一本書
這種書對於很多攝影愛好者而言是非常有用的資料,在教育消費者的同時也推廣了產品。

後來更新了版本:

直到2014前後,我才從尼康經銷商門店看到這本:而且不是送的。。

(4)技術
太多人討論鏡頭的技術方面。我只從消費者的角度看,考慮無論是C還是N,都是從這個產品是否能夠滿足他本人使用的角度出發的。大部分人可能一輩子就只用一個機身+18-55鏡頭就足夠。而無論是佳能還是尼康,提供給用戶的當然不僅在此,因為兩家廠家都在告訴用戶,我提供給你的是一個系統,一個系統你可以滿足你任何的拍攝需求。(考慮鏡頭的同時必須要考慮機身的搭配),另外一款鏡頭的功能考慮的並不僅是光學環節,還有電子方面的技術,例如防抖,例如與機身的匹配,對焦的速度。


簡單寫一下自己的看法:

最入門的鏡頭:
例如18-55,18-135, 50mm,在從2009年到2016年期間,佳能已經推出了3款18-55鏡頭,包括最新帶STM步進馬達的鏡頭,而18-135, 50mm也完成了STM馬達的更新版本,對焦快速同時並且對焦聲音很小。在越來越多人使用單反拍視頻的當下,這種類型的鏡頭給到用戶的體驗是更好的。包括一款新的24-105,還有24,40也是用STM馬達。


在中高端常用鏡頭選擇中:
從群眾們戲謔的大三元,小三元(16-35——24-70——70-200端F2.8,F4)佳能尼康都有對應的產品覆蓋。24-70,16-35大家不相伯仲。長焦鏡頭佳能可以選擇的餘地更大:市面上能買到的產品包括:70-200F4, 70-200F4IS,70-200F2.8,70-200F2.8IS,70-200F2.8IS II。(這些在佳能銷售表上都還是存在的產品,還未停產)

定焦鏡頭:
請了解,這裡說的是定焦鏡頭的選擇範圍。在佳能陣營上,在售的1.2,佳能有85,50。當然1.4的陣營尼康略微強大:比佳能多了一個58F1.4,85F1.4。廣角鏡頭方面,佳能在13-14年間已經完成了鏡頭的更新換代,而尼康目前還有挺多的D鏡頭在進行銷售:如35F2D,28F2.8D,24F2.8D等較為舊的鏡頭。(另外兩個小巧的鏡頭是尼康沒有的,24餅乾頭以及40餅乾頭)

特殊類型的鏡頭:
很少有人提及這個,唯一可以放大5倍拍攝的鏡頭。佳能MP-E 65mm

移軸鏡頭,建築,商品攝影師的摯愛,比尼康多了一個17mm:

長焦鏡頭方面: 200-400還能內置1.4增倍,由於輕巧方便,近幾年國際大型體育賽事
常能看到其身影。

還有帶有DO鏡頭的 400F4,最近剛更新了第二代。我挺喜歡這個鏡頭的,畫質好,輕便。

這些也是EF鏡頭,佳能Cinema EOS系列鏡頭。
特點:沒有嚴重的呼吸效應,對焦行程長,光圈無級調節

以上這些是量產的,都可以在市面上買到。還未算8-15mm魚眼..還有PL電影卡口的幾款鏡頭。
目前市面上能找到的尼康NIkkor貨鏡頭大概是80左右,佳能EF大約在97款。

至於尼康的8mm,佳能的50F1.0,200F1.8就算了,雖有代表性,但量少,真正購買這種鏡頭的人真的是鳳毛麟角。而且都停產了,只能在二手市場上流通。

再補充幾點:
(1)在鏡頭上加上防抖系統IS的是佳能先做的,EF75-300mm鏡頭,97年款,尼康約在2003年的時候才在鏡頭上加VR系統。

(2)1969年的時候,佳能已經在FD鏡頭上加螢石鏡片。

(3)超聲波對焦馬達是首先在佳能的USM
EF300/2.8L上實現的,比尼康同類鏡頭更早。

寫了比較多,而是想講,在鏡頭+機身為一體的系統上,佳能對比尼康有更廣泛的選擇,佳能鏡頭種類也比尼康更多,無論是拍攝圖片視頻電影,都基本能找到對應的器材使用。佳能在研發技術上,生產能力上應該會高於尼康。

最後放一個圖片給大家看看,今年5月佳能上海博覽會,展示的1.2億像素相機,拍攝場景用的鏡頭是24-70F2.8的鏡頭,這個鏡頭是2012年出產的。現場提供了一個4K顯示器讓觀眾們看用這個鏡頭搭配1.2億像素拍攝的效果,現場效果震撼。

佳能光學技術?還有這個


能問出這種問題的朋友應該是指的是我康全畫幅鏡頭群吧。

長焦方面,小小竹炮(70200f4vr)強!強無敵!畫質防抖不敗於佳能四白,也不遜於自家小竹炮。價格略高於佳能。防抖據稱5級。(你說和佳能比就高1級?我的孩子啊1級四捨五入就是一個億呀!)
小竹炮不推薦,除了對焦略屌,不如5代龍炮。
其他沒用過,不評價 。

廣角: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破燈泡再糟糕還就那麼多法師買,佳能11241635哭暈廁所,去年在張掖看到不下十個5d3轉大燈泡的法師
1635其實畫質一般,拍夜景會發現星芒拉稀一般。
1835強!強無敵!佳能沒有可以與之匹敵的同類產品(誰他媽跟我提1740我打死他丫)
金銀廣角?算了算了。(不是說他們不行,銳度很棒,紫邊殘忍)

標變
佳能2470真不錯。。。。啊不好意思,我指的是f4那款。。。。24702.8無論新舊,都是做工上乘(呵呵),價廉物美(呵呵),毫無色散(呵呵呵)的優異作品。
不開玩笑了,其實2470都可以說是各廠商技術結晶,但是和定焦鏡頭對比肯定有差距
不得不說尼康敗在這個範圍的鏡頭。。。不少

想遺精走天下?28300祝您信服

定焦
昂(不予評價)


令人費解的是,群數量對於商家有很大意義,但對於絕大多數普通用戶,幾乎是無需多考慮的事,作為非專業人士的日常拍攝題材,不可能經常發生改變,也不可能經常使用到特殊鏡頭,這決定了你的鏡頭選擇幾乎是固定的,且規格普通的,比如我,不管用什麼機身都會選擇一支35的頭,或者是擁有35頭的機器,於是在大法當年推出逆天的RX1R時,果斷出掉了手裡的35L,入了一台,從此成為得力的貼身助手。有些人,至少我知道的有些人,之所以不選擇不可換鏡頭相機的原因竟然就是不能換鏡頭,其實是被想像中的可能性綁架了,而這種可能性也許一輩子都不會發生。


打不打得過我都不用佳能 愛咋咋地


怒答之!相同價錢的低端鏡頭,尼康比佳能好。而高端牛頭,價錢就不是考慮因素了,其實兩家都有些玄學差不多,同一型號鏡頭髮布時間晚的好(尼康新24-70這個不爭氣的東西除外)。所以由於目前佳能更新了幾個重量級型號,比如35定,比如廣角等等,總體來說佳能高端鏡頭現階段比尼康好。


推薦閱讀:

為什麼說尼康鏡頭是真實再現,佳能鏡頭是優化再現,福倫達鏡頭是藝術再現?

TAG:攝影器材 | 單反鏡頭 | 佳能 | 尼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