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克服對不確定性的焦慮?

做錯一道題就會想很多:知識點沒掌握好,學不好了,考不上好大學了,沒法過上我想要的生活了……然後就開始產生焦慮感,恨不得馬上飛奔到許多年後,夢想成真的時候。焦慮不是很明顯,勉強可以維持學習狀態。但回家後就不想再上學了。
家中哥哥姐姐的成績都蠻優秀的,從小就聽到大人們說你看你哥哥姐姐怎樣怎樣,你也要怎樣怎樣。其中一個姐姐在國外工作,我每每看到其他在國外讀書或是工作的人就會特別羨慕。有一個好朋友要去美國讀大學,心生羨慕,羨慕到嫉妒。
高中生,抑鬱症還在吃藥。
抑鬱誘因與學習有關。
我知道我很多觀念是錯誤的,也正在改。


我也經歷過很多痛苦的時候,有一些看法可以分享。
我也是一個極度敏感,恐懼不確定性的人。我們對自己的苛責,很大程度上源於現實中自己和心中期望的差異,我們恐懼不確定性,所以我們對事情未雨綢繆,我們思考下一步,再下一步,想的越遠,越無法掌控,越發焦慮,最後陷入和自己的死循環。 同樣,我們需要用一次又一次的成功,讚美來肯定自己,肯定自己的價值,一次的哪怕不足道的挫敗便會讓我們陷入自責。
和自己鬥爭一定是段艱苦的革命道路。
1.最重要一點,降低對自己的期望值,學會接納自己,嘗試洒脫一點,錯了就錯了,明天又是新的一天,寬恕自己,該吃吃該喝喝,肯定自己哪怕一點小小的進步,適當採用一些自我獎勵,構建信心。
2.多經歷,經歷越多,越能理解,世界之大,太多事情由不得自己掌控,越易求得內心的安寧,內心強大了,自然不會在意太多外在的評價。
我一直篤信萬事萬物皆有兩面,從小的經歷養成了如今我們的性格,我們沒得選擇,但怎麼修正與完善要靠今後的努力。
共勉!


這個世界就是不確定的。
焦慮是可以消除的,但不確定性,永遠不能消除。焦慮產生的原因,不是因為世界是不確定的,而是發現這種不確定性無論費盡多少力氣,它都永遠存在。
只有接受了這個世界的不確定性,才能夠消除對它的焦慮。
想要消除不確定性,是對絕對安全的渴求。這種渴求,常常只是因為過了一個太沒有安全感與信任的童年。
世界是不安全的,但我們的內心,是我們可以通過覺察去感到安全的。他人給予自己的愛和信任是不確定的,但我們自己給予自己的愛,是確定的。
謝謝邀請。
祝好。


希望幫到你
主要靠吃藥,完了就是改變觀念


恐懼與焦慮都是人類自我保護機制的一部分。它們在進化上是同源的,它們兩者都起源於動物與生俱來的一種防禦反應。情緒反應(例如恐懼)一般是由外部刺激所引起的。而焦慮在外界刺激不存在的情況下也可以引起。 焦慮是通過學習獲得的反應。人類在生存中學會了恐懼與焦慮,恐懼可以短時間內消失,但焦慮不會,即焦慮指向未來,恐懼指向現在。 焦慮產生的因素: ①生理基礎:我們的大腦皮層可以根據以往的經驗對刺激進行模擬,從而在外部刺激不存在的情況下誘發焦慮。
②不能接受事物並不以人們的意志而轉移。 ③發生不利情況的可能性一直存在
④不能確定自己可以避免不良後果
⑤不願面對現實,不願接受可能發生的不良後果。
那為什麼有些人的焦慮感越來越重? 那是因為人類學會了逃避,通過逃避,焦慮得到了緩解的同時也得到了強化,而且我們在過度焦慮時會喪失自信心(至少在當時那一會兒),會感到孱弱無助,這時會產生加重焦慮。 那為什麼會逃避焦慮呢? 原因有二: ①無法解決焦慮 ②不願面對焦慮,我們產生焦慮感時,首先想到的往往是設法消除這種焦慮,而沒有把動機指向引起我們焦慮的因素 。
焦慮也有好的一面,我們能在頭腦中預見到未來的威脅,這種能力使我們能防患於未然,如果沒有焦慮作為推動力,即使是對未來意義重大的事,我們也不一定會著手去做,因為它對我們眼前的處境並沒有影響。
過度焦慮會阻礙人們的發展,如何解決 ①不能客觀的認識焦慮,其實焦慮只不過是「自我」的趨利避害的表現,目的是為了讓你更好的趨利避害。焦慮只是給了你一個做某事的動機。做好了事,焦慮就會減少。 ②面對現實,只有堅持以問題解決為中心的策略,我們才有希望從焦慮困境中脫身(根據學習理論,個體只要長期接觸引起焦慮或恐懼的情景,並看到其實這些情景並不危險,焦慮會自然減退)
③提升自己的能力,增強自信心
④坦然接受可能發生的不良後果(只能接受)


關於焦慮分享一個故事《不過一碗飯》

你是否聽說過一碗飯的故事?


兩個不如意的年輕人,一起去拜望師父:「師父,我們在辦公室被欺負,太痛苦了,求您開示,我們是不是該辭掉工作?」兩個人一起問。

師父閉著眼睛,隔半天,吐出五個字:「不過一碗飯。」就揮揮手,示意年輕人退下了。才回到公司,一個人就遞上辭呈,回家種田,另一個卻沒動。

日子真快,轉眼十年過去。

回家種田的,以現代方法經營,加上品種改良,居然成了農業專家。另一個留在公司里的,也不差。他忍著氣、努力學,漸漸受到器重,已經成為經理。

有一天兩個人遇到了。

「奇怪!師父給我們同樣『不過一碗飯』這五個字,我一聽就懂了,不過一碗飯嘛!日子有什麼難過?何必硬賴在公司?所以辭職。」農業專家問另一個人:「你當時為什麼沒聽師父的話呢?」

「我聽了啊!」那經理笑道:「師父說『不過一碗飯』,多受氣、多受累,我只要想『不過為了混碗飯吃』,老闆說什麼是什麼,少賭氣、少計較,就成了!師父不是這個意思嗎?」

兩個人又去拜望師父,師父已經很老了,仍然閉著眼睛,隔半天,答了五個字:「不過一念間。」然後,揮揮手……

是不是很有意思呢?

很多事真的只是一念之間啊!

回過頭來,我依舊感謝當年的焦慮,她提醒著我的脆弱、無能和不堪,讓我提前為未來的自己做好一切最壞的打算,讓我不至於手足無措,可是我有時也會想,我,還有一大批和我們類似的傻姑娘,如果能停止一點焦慮是不是會更幸福一些?我們所焦慮的事不過一碗飯,它重要,卻遠遠沒有重要到置我們於死地。何況,焦慮並不能解決任何問題,只會讓心被來自未來的憂鬱所裹挾。事實上,那些不焦慮的小夥伴被證明一樣可以過得很好,他們才不會為未到來的事兒憂心忡忡。


多數的時候,是我們想太多了,而且悲觀的想太多了。人生在世,吃不過一碗飯,睡不過一張床,穿不過五尺衣,即使真「中獎」了,又有什麼不可以放下的呢?未來的兇險,未來自有化解的命數,我們現在的焦慮,提前透支了現在的幸福,毫無意義。就像我畢業後的第一份工作,沒入職前想的糟透了,哭哭啼啼、嘰嘰歪歪,上手了,也發現有許多好處不能為外人道來。


我不反對規劃,即使現實多半由不得規劃。我單蠢地希望,如果可以,親愛的姑娘們,成為你自己,盡情享受大好時光,就像愛一個人的時候,別太早憂慮以後的以後,當你真的過好每個階段,感情和運氣都會水到渠成,而如果缺乏安全感,整天揪著對方問你是否愛我到永久,再好的感情也會精疲力盡、最好的緣分也會鏡花水月,我們終其一生,一定有法子讓自己越變越好,只要我們自認為已經盡人事,那就聽天命吧,別為了一碗飯,各種YY折磨自己,即使走錯一步也不會滿盤皆輸,那麼何必有何畏呢?


你所有的經歷,都只是幫助你成為你自己。


分享下我的體驗:
建立起來對某種行為(自己可控)的信心,相信做這件事之後會有好的結果(明確的某個目的)。第一是確立自己的目標,第二是相信自己有能力達到這個目標。

1.
初中,我所在的學校是全市招生,所有應屆小學畢業生都可以報名考試,最終只選出180人。
本校高中是大連9所重點之一,雖然其表現在重點中倒著數,但誰不想要一個幾率大很多(本校生錄取分數線低於外校報考)的重點高中名額呢?
實話實說,我考試成績很不好,最終是走後門進去的。
入學第一次考試,全班45人,我考倒數第6.

2.
本人從小就個極度內向的人,情商極低。
我的少年時期,對於生活幾乎只有聽從別人安排的能力,對於自己究竟要做什麼完全沒數。
最害怕放假,一個人待著,喜歡上學上課。
最害怕的作文題目是:
你的夢想是什麼。
大爺的,我連自己一個人的時候該做點什麼都不知道。
直到,大約是初二,一次英語考試,突然考了滿分。
也是那段時間,自己聽朋友的建議,買了一盤《搖滾樂實力》(紅磡那次演唱會的現場錄音),買了雙張的《THE WALL》。

3.
這兩件事對我來說都是轉折。
考試的事,讓我知道,自己只要保持足夠好的學習習慣,即便學習時長比別人短,一樣可以考得相當不錯(中學學習到10點以後的經歷不超過5天,初中9點,高中10點前睡覺)。
而對音樂的愛好,讓我有了一件自己發自內心喜歡的東西。
我發生:
自己的生活有了「可操作性」,也就是說,自己能夠左右一些事情,得到一個不錯的結果。
4.
我相信每個人都有過集中一兩天突擊完所有寒暑假作業的經歷吧?
我的寒暑假作業永遠是一天一做,做完再玩,不用人管。
因為我體會到了「我只要這樣做就有好的成績等著我」的安全感。
初升高,全班第四名。
高考,大連海事大學當年第二高分的專業。

5.
和很多同齡人一樣,進到了大學,反而突然失去了人生的方向。
沒有目標,失重的心理讓我迷戀上了網路和遊戲。
結果自然是慘痛的:
留校查看,復讀一年,如果這一年掛科達到兩門,走人。

6.
這是我人生的一個轉折:
第一,我發現自己的生活隨時可以掉進一個無底洞。
第二,他給了我一個目標,讓我在接下來的一年時間裡能夠有了奔頭。

7.
直到今天,我最怕的依舊是「接下來我到底要做什麼」的不確定性。
說個小事:如果今天我要自己決定自己吃什麼,我大概會思考上幾個小時,直到走進某個飯館門之前,一直都會糾結不斷。

8.
最嚴重的焦慮,發生在2012年下班年到2014年下半年,整整兩年多時間。
很夥伴們拼死拼活打造的一本雜誌,創刊於2009年年底、存續期間肯定盈利(並且不依賴地產廣告)的雜誌,由於領導辭職,BOSS大手一揮:砍了。
我一直努力成為大連最專業、最硬核的財經記者。
可在那一瞬間,我突然間發現自己練就的本領,是不被需要的。
全大連,再也沒有一個地方需要一個我這樣的財經記者。

9.
目的與可控性瞬間丟失。
焦慮最嚴重的時期,和朋友聊天的時候能夠從頭到尾一言不發。
或者,四個人一起坐著,我突然背起包來拔腿就走。
那感覺就是我不想聽任何人說任何一句話。
我不知道接下來要做什麼,又要怎麼做才能達到那種讓我放心、安穩的狀態。
這是我人生中最為難的一段日子。
學習,最終為了考試,最多是擔心考不好。
可就業,連下一腳會踩在哪個地界都完全不知道。
整個人都飄在空中,打個噴嚏都能飛出三界的感覺。

10.
我一直矯情地堅持著自己的原則:
第一,本人情商不高,性格古怪,希望能夠和了解我或者接觸過我的人合作。
第二,即便是大形勢崩塌,我也不希望自己降薪就職。
看似只有兩條要求,但足足等了兩年,才找到了現在的這份工作。

11.
對了,我還戒了煙。
戒煙對緩解焦慮的幫助十分顯著。

12.
找到新工作到現在,用了一年時間,算是建立起了對現有生活模式的信心。
最近的情緒控制力好了很多,焦慮癥狀緩解。
說到底,無非是在一個新的崗位上,找到了這樣一個正循環:
只要我這麼做,事情就有一個好的結果。比如,我試著減肥一周,發現瘦了一斤,堅持下去,最多的時候瘦了30斤(當然又反彈了,這是個杯具)。比如,我試著保持好的學習和工作習慣,當天事當天解決,從不拖延,於是學習成績有了大幅度提升,工作結果從來都是優秀的表現(遲到早退之類的么……)。
如今,我試著與甲方保持充分的溝通,認真對待每一次品牌活動,讓每一個階段性動作都踏踏實實地做到盡量完整、有力,於是甲方的銷售額由同比下滑40%扭轉為上升15%(絕非我一個人的功勞)。

13.
回到題主的問題。
你在羨慕別人,因為不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麼,真正擁有自己目標的人不會很散淡地去羨慕各種人,最多是羨慕實現了自己想要實現目標的那些人。
而考試,是一個階段性目標而已,如果你的努力在成績里有體現,那麼努力下去就好。
真正需要解決的,是長期目標,培養一個愛好,掌握一門技能。
對了,我建議你選擇大學的時候,選一門帶手藝、帶技能的專業,比如醫生,法律,機械,土木……
它會幫助你確定一個相對明確的方向,而明確的方向是緩解焦慮的第一步。

14.
抑鬱,吃藥,就醫,我身邊有重度到自殺的朋友,恢復得非常好,如今活得非常正能量。
而焦慮,說到底,我們都得學會和它作伴。
焦慮有時候是最好的武器,幫助你做得比別人更出色。
比如,它讓你自信,只要你戰勝過某個難題一次,就會擁有滿滿的信心再去干它一次又一次。
又比如,它讓你自律,前面說的拖延症就是如此。
還有,它讓你堅持得比別人更堅定而持久。
從戒煙那天起,我就再沒碰過煙。
如今,我又要開始新一輪減肥咯。


發張雞湯圖。未來有無限的可能性。


一向反感一群撒雞湯和講故事的(除非是很牛逼的人),就給樓主開個書單吧,希望可以對你有幫助:
《為未知而教,為未來而學》- 回答你為什麼而學習
《活出最樂觀的自己》-名字雞湯,不過是積極心理學之父塞利格曼寫的,可以更好認識自己,抑鬱的人一般傾向於悲觀思維。裡邊最重要的概念是人的『歸因風格』,希望你看了能反思下。
《教出樂觀的孩子》-作者仍然是塞利格曼。雖然樓主沒有娃娃,但是這本書能讓你了解到究竟是什麼樣的教育讓你產生悲觀的心理,並且你如何不讓自己的悲觀在孩子身上重演。
《真實的幸福》-好吧, 還是這個傢伙寫的,有空可以看看。
《How to Solve It》這本書幫助樓主學習解題思路,是探討解題的思維過程的,學過組合數學的應該知道作者是在組合數學領域的頗有建樹的數學家和教育家波利亞,這本書也可以當做你的英文閱讀練習材料。類似的還有天才數學家陶哲軒的一本《陶哲軒教你聰明解數學》
另外推薦的就是《哈佛幸福課》。當然通過幾本書或者幾個 課程就改變心態是不可能的,但是從認知水平去了解它就有可能慢慢改變自己,這也是我親身實踐得來的。樓主可以多關注下積極心理學,我覺得還是相當有用的。


我曾經有過你這樣的日子,很焦慮,也很憂愁。
內心的深處,我對自己是驕傲的,我能吃苦,反應快,心思細膩,曾經做過幾件讓家人為我驕傲的事情。同時我又覺得自己的優點是薄弱的,跟真正優秀的人比較,我又閃不了那麼炫的光,如果有天讓對我有期待的人失望怎麼辦。這種感覺很矛盾,讓我對事務失去判斷力,別人看著我,也會覺我身上有種說不出的辛苦。
這種心態影響了我很久,是怎麼緩解的呢。
魯迅有篇文章叫《紀念劉和珍君》,裡面有句話叫「只要做起來」,我發現我難
過的無以復加或者猶豫不決的時候,你深吸一口氣去做這件事兒,心中的不安就會停下來。快高考了,我數學只能四十多分,數學老師說,你把所有課本都重新再看一遍吧,我真的開始從第一頁看起,最後我數學竟然也及格了。那時候挺多人覺得我沒戲的,我也難過,又不想被人看出來,但是我在看書的時候,內心會產生一種安定和欣慰。

人要學會接受自己。每個孩子的成長都是帶著祝福和期待的,然而人生是屬於自己的。不按照父母的意願生活並不會讓他們失望的。你一直追求的是你真心喜歡的嗎。如果你是個溫和的人,那就不要逼迫自己做Superstar 。如果你喜歡在陽光下慢慢散步,就不要去狂奔,每個人都有適合自己做的事,你以哥哥姐姐為榜樣,你的性格不適合他們的人生軌跡的話,你就是在為難自己。
人要有自己的信仰。如果不想被外界動搖內心的安靜,那就認真的想想自己的人生準則。我信仰佛教,工作後看到不義之財,我就不會去取,事後也不會後悔。你呢,如果你對自己說,我的人生就是超過別人,那你會不會太累。你遇到事情時,就按照你的準則去面對,那麼之後的結果就無關緊要了。你按照你的準則做事,也盡了力,內心就不會產生愧疚,更不會在面對選擇時動搖。
如果你練過瑜伽的話,你就會知道,每個人的身體狀態不同,有的人第一天就會做很難的姿勢,有的人筋骨硬邦邦,要一點點的舒展。練習瑜伽,每個人都要按照自己的身體情況去做東西。你一定要認識自己的身體,也要接受自己的身體,日子久了,都會成為瑜伽高手的。
你很棒,對未來有追求,對父母也孝順,這都是你的優點。了解自己,接受自己,付出努力,那就沒有什麼可後悔的,父母看著你的成熟。只會更欣慰的。
希望可以幫到你,曾經糾結過的人。


我以前也是這樣的。。。。現在大三。。
後來發生某些事情思維方式改變了。
過去:我必須要考上985,以後出國,完成家人和自己期望的工作我才能幸福。
現在:我算了一下,考上985對我來說能夠獲得最大的利益並且是最合理的目標,所以我要考上985。
實際上,實相只有一個,它是客觀的,不會變多也不會變少。
你應該明白正在去努力去獲得什麼東西,而不是有可能會失去什麼東西,實際上學習和考試只會獲得而不會失去。


試著告訴自己不確定性正是生活的意義所在。如果人出生就給你一個劇本,從此人生就按預定的劇情走下去,那生命該有多沒勁啊


把多餘的力氣都用在走路上,漫無目的的走。累了就停下


推薦一本書,買來讀讀----《風險、不確定性和利潤》。作者是弗蘭克·奈特,芝加哥經濟學派創始人。


人生沒有標準程序,所以每個人才都可以創造出屬於自己的人生。而未來的精彩之處往往又正在於它的不確定性。不慌,慢慢來,腳踏實地,你想要的,生活都會給你。


把所有的不確定,認定成目標,並執著而努力的為之奮鬥。


我只是一位心理學愛好者,實在沒有資格跟樓主大談道理,但是憑藉我自身的一切親身經歷和體會,還是想給樓主留言幾句:
黑暗並不存在,你無法將黑暗移開。不論你怎麼做,你都無法對黑暗做什麼,你必須針對光下手,因為我們只能跟存在的東西相關聯。將光熄滅掉,黑暗就存在了,將燈光打開,黑暗就不存在了,總之我們必須針對光來下手,無法對黑暗做什麼。黑暗並不存在,它只是光的不在。
在身心系統療愈中,一旦在某個心理操作層面對每一個恐懼的妄念升起時,而有能力不立即生出盲目的分別習性反應,只是冷靜地含容各種感受,中斷無明識的好惡之心,能夠做到不帶貪愛、瞋恨、或執著,對每個感受,都不再產生新的習性反應,而是產生智慧與洞見,那麼久而久之它的慣性反應就會失去作用力,最終誠如道德經所言:夫物芸芸,各歸其根,歸根曰靜。
我想一些解答者在這裡的回復,有可能不會特別詳細,剛才幫你搜索了一下,有一本書可能比較適合你《走出焦慮風暴》,好像豆瓣評分也很高,專為焦慮,恐懼心理所撰寫的。
真誠祝願,加油!


不抱希望成為一個有趣的人了
只想不要做一個沒用的人


隔壁家老頭兒老說自己血壓高,我很鬱悶,這哪裡有我學壓高?


讓你媽給你點錢,瞎玩去


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並且為自己的完成讚美自己,比如你吃完了一整隻燒雞,那就讚美自己胃口;比如你寫了一首小詩,就讚美自己的文筆。建立自信心,信心是來源於不斷發現自己的優點的。


您好,謝謝您的信任。做錯一道題就會想很多,學不好就擔心沒法過上你想要的生活,這樣的焦慮給你帶來了很大的困擾。當大人們在你面前說哥哥姐姐的事情時,他們的優秀,讓你覺得又羨慕,又嫉妒。在他們的光環下,你的內心似乎開始感到焦慮、不確定。你可以列出讓你感到焦慮的事情,比如做錯一道題,那麼是不是可以把相應的知識點做一個梳理,下次再遇到這道題,不就能做對了么?學不好了,那麼你是不是可以花一些時間在比較弱的科目上呢?因文字內容有很大的局限性,希望以上分析對你有所幫助。祝您早日修夠學分,存真心理小劉老師。


妄念 看破


推薦閱讀:

什麼叫「走心」?
我是女生,經常在學校在家裡被人欺負,怎麼辦?
怎麼看待偽娘文化?
為什麼很多人喜歡放大自己的痛苦 而忽略小幸福?
為什麼有些人看不懂科學會敬畏科學,看不懂藝術卻鄙視藝術?

TAG:心理學 | 情感 | 高中 | 抑鬱症 | 焦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