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電影《飢餓遊戲》?

截止至2013年11月21日,中國大陸已經上映飢餓遊戲1以及飢餓遊戲2。應該怎麼評價這兩部電影,以及兩者的關係?


-

一、電影營銷的好案例

《飢餓遊戲》的主要票房戰場在北美地區,其實在國內的票房並沒有那樣令人誇張的好。媒體報道的各項影史記錄,也都主要來自北美票房的貢獻。今年國內票房市場中《富春山居圖》的出現,已經在告訴觀眾們,即便影片不是那麼好,依託出色的營銷策劃一樣可以得到理想的票房。更何況,票房收入多少,本不和電影質量成絕對的正相關關係,觀眾也不該把票房成績當做選片的唯一標準。

《飢餓遊戲》的數字化媒體營銷策略極富遠見,系列第一部影片上映於2012年3月,據傳推廣策略的擬定開始於2009年,而事實上系統性的網路推廣開始於2011年3月,距離電影上映剛好一年。對於一個四部曲電影,他的營銷活動從第一部電影上映前一年開始,到第四部電影的 DVD 發行,這個系列營銷活動將持續五年之久。

影片的核心受眾是《飢餓遊戲》的書迷陣營,而 Facebook 和 Tweeter 則成為了宣傳的主戰場,傳統電影的營銷手段「海報」、「預告片」、「傳統廣告」在《飢餓遊戲》的營銷策略中都是次一等的配角。在系列第一部上映前,用兩年時間經營 Facebook 公共主頁,從最初的影職員信息,到後來的 Fan of the week 粉絲互動,再到最後批量爆齣劇照和未經剪輯的影片素材,推出線上小遊戲,粉絲關注度得到幾何級數的增長。這樣的公共主頁,引起社交網路中的轉發,實質上影響了粉絲群身邊的人。而且,對於系列電影來說,這個公共主頁將在未來五年之中,把雪球越滾越大,成為《飢餓遊戲》系列電影的營銷活動中的關鍵一環。

病毒營銷的概念並不新奇,但《飢餓遊戲》的營銷策劃,開始早、定位準、效果好,並且省錢。想要通過 SNS 的社交網路進行聚合宣傳,是需要粉絲基數的,而要形成一個網路上數量可觀的粉絲群體,就必須投入時間成本。也只有依靠時間的積累,才能把病毒營銷的負面效應降到最低,真正做到正面信息的宣傳,而不是似鳳姐般的惡意炒作。

在未來的幾年之中,《飢餓遊戲》的營銷雪球會越滾越大,以老粉絲帶動新粉絲,不斷將宣傳素材推送到目標受眾的眼前,避免資源浪費,這會是一個對系列電影營銷手法研究的好案例。


二、從小說到電影的改編釋疑

《飢餓遊戲》的小說是由第一人稱寫成,故事藉由女主角凱特尼斯之口講述,其中有不少心理描寫,幫助讀者提升對故事的代入感。而在電影改編上則很難在這點上遵循原著,但其實改做第三人稱也有好處,一方面有助於觀眾理解整個故事中的世界觀設計,另一方面也有利於讓小說中的「政治隱喻」不再那麼晦澀。

《飢餓遊戲》是一部青少年小說,它採用的有限視角敘事模式,是電影很難直接複製的表現手法。但電影中對各大區場景的直觀構建及相互比較,對主角之外人物的針對性描寫,以及聲音、特效的使用又是小說所不及的。

(《電影敘事角度和視聽覺意向性分析》吉樂)

在原著小說中,外部各區在場外觀看直播、導師商量對策和尋求贊助、遊戲設計師控制競技場、總統和設計師的陰謀對話等環節並沒有出現,都是電影的原創。事實上,這降低了非書迷理解劇情的難度,但也會因為心理描寫的缺失,而讓一些觀眾覺得之前的鋪墊索然無味,無法入戲。

從小說開始,這就是一部立意與《大逃殺》完全不同的電影,不適合拿來比較,若要比也應該是和《哈利波特》和《暮光之城》相比。這是一部定位青春人群的商業片,其中的「政治隱喻」多少有些幼稚與硬傷,PG - 13 的評級也表示了它不會把大量的筆墨放在「殺戮」之上,人家也是要賺錢的,不想嚇到小朋友。其實,原著小說還要比電影更血腥一些,說導演是把暴力元素閹割掉了,故意繞過了 R 級,也不為過。

在美國當地的電影宣傳中,始終在刻意淡化「殺戮」的主題,可以說《飢餓遊戲》的重點根本不在「殺戮」,而在「殺戮」之外。我不知道為什麼在中國大陸的宣傳中,把大家的看點都集中在了競技場的部分,其實競技場中的部分,才是無關緊要的,這也是為什麼導演會花費大量的時間在「殺戮」之外的背景、心理、環境描寫之上。


三、個人主觀解讀

首先,要看到的是「政治宣傳」,其實無論是「飢餓遊戲」還是「凱特尼斯」或是「嘲笑鳥」都只是政治宣傳的工具。主角說出的每一句話,都代表著某個團體的政治利益。在目前上映的前兩部里,體現了對政治高壓的反抗,這也是美帝的主旋律表現。在此後的幾部中,對這個主旨會有一次升華,也是女主角自身成熟的標誌,就不細說了。

除了各個利益集團對於政治宣傳的話語權博弈,《飢餓遊戲》也強調了在公共領域內反抗的可能性。第一部中11區小女孩露的死亡,喚醒了11區民眾。第二部中凱特尼斯以「懷孕」為噱頭,甚至讓都城觀眾呼籲取消比賽。儘管這些嘗試都沒有成功,但至少為實現輿論多元化提供了可能,也埋下了所謂希望的火種。引導人們對社會現實進行一些理性反思,而不是沉溺於規則。

第二,則是人性的扭曲。女主角凱特尼斯之所以參加「飢餓遊戲」,並不為了拯救世界,只是為了保護自己的妹妹而已。自始至終,也沒想過什麼反抗統治,建立新秩序。可以說,截止到現在上映的劇情,凱特尼斯還沒有找自己的「自我」,始終在為外界所左右。除了她之外,故事中所有人的人性大多不太正常,這也很正常。一個高度扭曲的社會裡,意識形態灌輸和奴化思想深入,大部分人的本我都會被扭曲,這就是人性的扭曲。

第三,影片中有不少的文化隱喻,故事所在的 Panem 國,名字來自拉丁文短語「Panem et Circenses」,也就是「麵包與競技場」。在影片里可以看到都城的大量羅馬式建築,首都 Capitol 的名字是古羅馬朱庇特神殿,就連選手遊行都乘坐的是羅馬式戰車,遊戲開始時搶奪武器食物的地方叫「宙斯之角」。可見,故事是深受希臘羅馬神話的影響的,統治者更像是「皇帝」和「神」,這都是與現代社會相悖的東西。

第四,對當代社會的現實隱喻,這個故事把很多地方說的很曖昧,比如在當今世界也有出現的強權的專制統治,令人咋舌的貧富差距兩極分化。都城區的名流需要故意嘔吐來享受更多的美食,而其他地區的孩子必須通過參加死亡遊戲來換取食物。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這是一個影片描述的惡性循環,但也並非是憑空猜測。窮人的反抗,帶來統治者的鎮壓,以及未來更深的管制,和更強大的反抗,總在一次次地重演。

值得注意的是,都城區的居民都把這場殺戮看做遊戲,也就是一檔一年一度的娛樂節目而已。殺人已經變成了遊戲,變成了娛樂,而沒有半點不適。這讓我想起了 CBS 的一檔娛樂節目《Survivor 倖存者》,如果把那個節目的規則稍加修改,就和飢餓遊戲相差無幾了。現在社會的道德底線被一次次突破,娛樂節目的尺度越來越大,也許幾年之後我們就能看到現場版的《飢餓遊戲》了,雖然不可能殺人,但故意傷人會被允許,只是為了娛樂。

總的來說,這是一部在傳統文藝片和好萊塢特效大片之間的電影,試圖兼顧深度和收入。固然本片在敘事方面存在著一定的缺陷,但至少仍試圖在商業片中對社會進行一些反思和思考,並且票房大勝,這一點便是難能可貴的。

感謝閱讀。


這個電影最大的特點是故事中蘊含的政治哲學辯論的層次性(思想層面),而且倫理層面的辯論能精確到台詞(藝術層面)。


最外層的背景是政治層面的——政治危亡時刻,主權者(總統)可否使用集權手段維繫國家的穩定、以保證多數人的和平?使用娛樂節目轉移疾苦民眾的注意力是否合乎政治倫理?如果娛樂節目是一種精神療法,主權者是否可以傾全國之力舉辦娛樂節目?這一系列問題是霍布斯的政治模型。到了具體層面,增強娛樂性是否可以使用真人作為遊戲參與者?這衍生出了真人秀類型節目,消費真人是否可以消費人的隱私?如果隱私是真人秀參與者可以讓渡的權利,那生命是否是他可以讓渡的權利?一旦生命作為個人可以讓渡的部分,那在共同體中,主權者是否可以使用共同體附於他的權力取得生命來維護共同體和平?主權者是否又可以利用他製作娛樂節目?


在這裡,生死考驗是把真人秀娛樂節目推到極致。

而這些邏輯思考沒有變成空洞的導演闡述,而是被細化到每一個場景和台詞中;導演對總統和政治場面的刻畫,是強調故事的政治哲學內涵。可以聯想和指涉到聖經中的「祭品」——「飢餓遊戲1」中已經提到。


這個電影在中國評價不如美國,可能是因為人們大多看到了一個大製作的「英雄之旅」式俗故事,而沒有從反思基督教文明的視角理解導演的關注點。最近美國評價比較高的影視作品,都是觸及到這一點的。比如「Breaking Bad」包含對自我保全與公眾利益的倫理學探究。這些內容是中國觀眾在看所謂「接地氣兒」的商業電影時不願意思考甚至看不出來的地方,所以自然難理解這樣的電影「好」在哪裡,只好從動作、演技和故事好不好玩兒這些角度給一個及格分數的評價。


【飢餓遊戲】在中國基本上就是餓死的節奏,而且是被錯誤的宣傳定位給【活活餓死】的,為什麼會有人認為飢餓遊戲不好看,有一個原因就是媒體沒有搞清楚飢餓遊戲這部電影定位是什麼而進行了錯誤的宣傳,飢餓遊戲正確的分類應該是【政治驚悚片】,而不是【驚險科幻片】,它甚至連【殺戮動作片】的範疇都不算。

無論是第一部還是第二部,如果你用【政治驚悚片】的角度去看,就會發現整部電影有趣多了,一部2個半小時的電影,為什麼要花1個半小時去鋪設世界觀,交代人物,背景,難道導演是蠢貨嗎?難道好萊塢作為一個成熟的電影工業體系連一部A級大製作都做不好嗎?唯一的答案是導演,編劇,甚至觀眾認為前面一個半小時的文戲比後一個小時的腦殘殺來殺去的劇情重要。

政治的本質是人與人之間各種要素的平衡問題,而戰爭是政治的一種特殊外延,如果你熟悉飢餓遊戲的劇情就知道,【飢餓遊戲】這項活動本身就是電影里【施惠國】因為無法治理好全國12個區域,而想出來的一個【下下策】:把12個區的少男少女關在一起自相殘殺——殺雞給猴看——起到威懾效果——屁民們被嚇壞了從此老老實實——一片和諧——完事,收工!——實踐證明飢餓遊戲是有效的舉措——飢餓遊戲要年年搞!——三年一小搞,五年一大搞,今年搞個世界極限賽好了——嗯,照這個思路第二部就拍出來了

所以,飢餓遊戲要表達的東西,比大逃殺要深刻的多,但因為要表達的太多了,給導演帶來的難度也增加了,飢餓遊戲的主線是遞進形式的,女主角從被迫參加殺戮到主動反抗體制,但是因為原著是女性作家,免不了摻雜一點瑪麗蘇式的【兩男搶一女】戲碼,再加上可能女作家不太擅長寫政治陰謀類的小說,整個原著三部曲都是以女主角第一人稱來敘述,格局很小(為了降低寫作難度),這在第三部小說中暴露得很明顯——大家都反叛,沒有飢餓遊戲了,作者又不擅長寫政治戲,導致第三部小說成了最難看的一部(最好看的是第二部原著)

主線:
第一部:參加飢餓遊戲——————產生對抗的念頭,但是和當權妥協鬥爭

第二部:參加升級的飢餓遊戲————矛盾公開化,化悲痛為行動

第三部:公開對對抗餓遊戲體制——徹底參加反抗軍,遮羞布都不要了

至於飢餓遊戲2,我只能說,三部曲里劇本最好的一部還拍成一副早泄(前奏不緊張,高潮不盡興)的樣子,第三部做好flop的準備吧


它以一種極其赤裸,血腥的方式揭露事實。
不知怎麼回事,我越看它越像高考。
高考等選拔性考試,就是飢餓遊戲。
區別在於,一個慢性死亡,一個是直接死亡。

  • 入場

  • 決鬥

  • 迎接勝利者

圖片來源《為什麼貧窮》08集


部分可能涉及劇透第二部。。

看這部片子,我第一次體會到在影院玩手機是多麼傷眼睛的事情。。雖然很多人說二比較好看。。在我看來除了最後攝影棚崩塌那有點笑點,其他都有點索然無味。。

確實客觀來說這部片子建立的一個全新的世界觀,然後也講述清楚大致利益關係,和衝突。。但是看慣了真實社會的人覺得裡面的某些鬥爭真的很小兒科。裡面的世界觀只是比較扭曲但是不大,相當有現實社會的世界觀幼兒變態版。。也有可能是三還沒有出來,二隻講述了一部分關係。。至於女主嘛就是聖母這個不用多考慮。。第二部把女主捧到了一個精神領袖的層面,也講述了她內心的鬥爭。。不過呢,我有點看不懂她內心的抗爭,特別是對感情的糾結。。也可能兩個多小時的電影時間有限,無法詳細表達裡面的世界觀。但是感覺就是世界是在總統和女主的抗爭而已。。那些貴族人民的心理呢。出現的幾個都感覺是做好人的富人。。你覺得真實世界,有錢人會放棄自己的利益來拯救貧苦人民么。那些人在道德和利益之間的取捨呢??這些都沒有表現出來,只是視角都放在什麼都不知情的女主身上,然後把觀眾一帶忽悠過去。然後感覺給觀眾造成一個很宏偉的計劃的假象。。

覺得二比一好可能就是game本身有點樂趣吧,變成災難片了的感覺(看到一半還以為遊戲規則變了)。。,但是導演著墨點都在總統和女主的暗鬥上。


聽過高曉松,開始關注電影的本質分類,賺錢的?還是情懷的?系列電影?還是開闢藍海?
很慶幸的看到,這是一部既充斥想像華服和特效的商業片,又 直言不諱諷刺霸權的情懷電影,最重要的是,一群不帥不美的小夥伴開始走進人心裡,不慌張的講故事。
這第二部比第一部還要好看,開始明白他們的性格,取捨,也就理解了那絕望下的反抗。
片頭講內心,片中狂炫技,片尾大逆襲。好一部大片的野心。
期待第三部。


大表姐彎弓射飛機——用無內容劇情無節操撈錢

今年的賀歲檔,國產爛片齊齊發力,已經讓人有點hold不住了。萬萬沒想到,還要被這部飢餓遊戲3給上了!沒錯!上!如此爆米花的電影,還要這樣悠長,悠長又無聊地,拍部上!於是,又一部無恥的電影,預定了15年底檔。加上五一檔的《太平輪下》,註定為影史添上一筆用無內容劇情無節操撈錢,濃墨重彩的一筆。作為影評人,詛咒你們跟《小時代4》一樣出意外,畫個圈圈詛咒你!

忽然想到了《鳥人》里說的——要墮落到什麼地步,你才會去當一個影評人啊!莫名地凄涼,在這個擁有獨特審美情趣的國度,親子遊戲改編的電影,能一而再再而三地上大熒幕撈錢。一部還沒看都知道會爛成翔的《西遊記之三打白骨精》已經在2016等著你!2015的賀歲檔,除了《狼圖騰》還能有所期待,《神探駕到》《奔跑吧兄弟》《有種你愛我》《有一個地方只有我知道》《天將雄獅》《鍾馗伏魔》《爸爸去哪兒2》《澳門風雲2》《爸爸的假期》包括這部《飢餓遊戲3上》都已經爛成了狗屎!不服來辯!

首先,《飢餓遊戲3上》的3D效果是中國特供的吧!既然已經做成了這樣的畫風,再搗騰成3D,不僅模糊而且毫無任何意義,除了大表姐彎弓射飛機那一段,請問3D的意義在哪裡?

其次,兩個小時的影片除了展現大表姐對皮塔瘋狂地近乎執拗的迷戀,還拍了啥?生活在水深火熱中所有被奴役的人們,都比不上我的皮塔!那麼問題來了——請問瓊瑤阿姨確定沒有參與本片的編劇?索性別叫飢餓遊戲了,叫《大表姐和她的兩個男人們》豈不是更貼合?雖然大表姐跟蓋爾在一起,可表姐的心裡卻一直思念著遠方實惠國的情郎皮塔,革命重要嗎?nonono!甚至都沒有妹妹的喵星人重要好嘛!可不,每當危難之際,我們的主角總能為了一隻喵星人或者一隻汪星人願意犧牲自己的生命!還真是應了那句老話——活得不如狗。《採訪》里的Dave最後不也解救了一隻朝鮮dog?似乎世界警察的電影已經不滿足於解救人類了,從阿貓阿狗,可能在往後的好萊塢電影你會見到豬馬牛羊啊昆蟲啊植物啊,乃至一盒避孕套!這可不是一盒簡單的避孕套,它為控制全世界人口數量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我們要解救避孕套~

然後,有必要專門在電影裡面拍辣么長時間的宣傳片嗎?這場曠日持久的宣傳戰,由一位半禿半毛的女導演,和助理的針孔及手持攝像機完成,配上後期包裝,成為了13區大戰實惠國的重要宣傳武器!看到了片尾的join mockingjay了嗎?特效炫不炫?字體酷不酷?配合粒子光效,一條宣戰大片完成!乖乖,導演弗朗西斯勞倫斯應該是沒看過里芬斯塔爾《意志的勝利》的,不然也不會出如此的洋相。如此做作,甚至可以跟焦波的《俺爹俺娘》媲美了!記得焦波最令人反感的就是一邊跟娘再見一邊拍,鏡頭做作到了極致。一脈相承的《飢餓遊戲3上》更上了一層樓,第二段配合大表姐歌聲的宣傳片是什麼鬼?是在拍國產80年代抒情MV嗎?

最後,營救皮塔的計劃全無新意,稍有觀影常識的人都能猜到極致地渲染美好之後,會有情況發生,所以斯諾發現了營救小團隊。至於為什麼放他們回來,導演這裡設置了一個都稱不上包袱的包袱。然後皮塔見到大表姐就掐,真是low到爆的橋段,更沒想到的是把這個橋段放到了上部的結尾。如果本片的彩蛋沒有放大表姐的艷照,基本上本片可謂毫無亮點可言。

謹以此文獻給生命中被浪費的120分鐘。

ps:別跟我瞎扯反烏托邦!


只能說,導演或者投資者的目的達到了。我在超市隨便逛,看到的都是青少年到處找飢餓遊戲的小說,繪本,漫畫,周邊什麼的,電影本身已沒有太大意義了,後面被帶動的產業才是真正賺錢的地方


幹嘛和大逃殺比,完全不是一個類型,大逃殺的主要目的就是逃殺這個過程,激烈血腥沒有希望。飢餓遊戲的遊戲只是一個形式,現在就有人因為這個形式的表達沒有那麼激烈就說沒有意思,不懂這種人幾個意思。人家確實也不是穆赫蘭道什麼的高智商電影,也不是辛德勒名單那種深邃主題,之所以被稱之為青少年電影,不是因為青少年膚淺口味低,而是青少年投合這部電影的主題,反抗和希望。更不能理解為毛和暮光之城比。。。乾脆拿魔戒和哈利波特或者黃金羅盤比。。。。。


1、電影本身並無明顯的弱項,主演、畫面、節奏、特效、音樂等都尚可。說無劇情的,我想可能是要求高了點,實際上每年量產的無數部影片里,這片的劇情質量肯定是在中等以上的。
2、定位本就與《大逃殺》不同。藝術價值不如後者,但其本身仍有存在價值。就某一題材,總不能有珠玉在前,就不許有頑石在後。
3、據貌似看過小說的網友說「兩者有唯一雷同之處就是開始的飢餓遊戲。但是這個不是這個系列的主題。只是引子而已」。
4、如果你看《特洛弗檔案》之類的不暈,沒理由看這片會暈。而且第4排顯然不是個好位置。


這是一部極其偉大而深刻的作品。揭示了人性的醜惡和光芒面,對社會設計,社會心理,以及人類的社會哲學思考都給出了一些基於現實狀態的極致化的理性推測。具備深層次的啟示意義。不要跟我說小說比電影好,沒有這部電影很多人壓根也不會去看那部小說。魯迅的話現在還是管用,人血饅頭的受眾更多的是愚昧看熱鬧看殺人的刺激,沒那麼刺激就大呼無趣嗚呼散去。可悲!!!


那些槽凱特尼斯射飛機的人,如果你看過原著你就會知道,那個弓箭是特製的:)
雖然電影也說了但是我懷疑你們沒注意看。

如果你非要糾結什麼樣的科技能射下來飛機,那麼這部電影里你該糾結的東西太多了,比如隔夜就能治好深度割傷的藥膏,比如憑空變出猛獸和火球的競技場。
你們真無聊


完全低於預期,完全沒有《大逃殺》的震撼,暮光系列把殭屍片幼稚化,至少這個電影第一部就把科幻弱智化


要評價這部電影,我覺得很難說它是好是壞,因為不同人在知道電影主題後,會期待看到不同的東西。
首先說說我的看法,這類被選中小孩大亂斗的電影,我希望看到電影討論人性,看到當這些小孩為了生存,不得不去互相殘殺的心理活動。看到在遊戲中強者是如何選擇的,弱者應對的,殺戮還是犧牲,結盟還是背叛,考驗友情,愛情,甚至親情。映射到社會中,好比有一件違背道德的事,但是為了生存不能不做,不同社會層次的人會做出怎樣的選擇,反映了人性的惡毒還是善良。如果你也期待這些,那麼你會和我一樣覺得是爛片。
但是不得不說的是,飢餓遊戲本來是一本在美帝暢銷的青少年小說,裡面主要描寫的是主角的心理活動,例如在岩洞中,小說裡面有交代說女主其實是用假情感哄著男主好結盟,但是這些在電影裡面很難體現,因為這部電影拍攝是第三人稱,除非安插特別的橋段,否則很難交代女主的情感,安插不當還會被原著黨狂噴(雖然現在已經被噴的比較慘…)。但是就像哈利波特一樣,很多粉絲希望小說製作成為電影,我想這是其中一個造成歐美和中國評價差異的原因。
總的來說,並不是所有人都喜歡盜夢空間,欣賞穆赫蘭道,耐得住性子看記憶碎片,動得了腦筋看致命魔術,導演編劇為了尊重原著,拍了一部中規中矩的電影,不能說它太爛,畢竟電影面向的是青少年(從各種刪血腥鏡頭不難看出),所以拿它跟大逃殺比是不合適的,跟哈利波特比還說的過去,如果非要分類,我會把飢餓遊戲和監獄飛車擱在一塊,而且覺得監獄飛車比飢餓遊戲更有觀賞性。


對於此電影,真正能夠說的,就是無論怎麼想,能不能把原小說看完了再評價?


這種目標年齡14到16歲的文學和電影除去特效和暮光之城沒多大區別。所謂的革命和dystopia都被搞得像過家家,暮光之城還告訴了你什麼叫做愛呢;用幾個古羅馬古希臘的名字,來當噱頭,比哈利波特還要濫,有什麼高估低估嘰哩咕嚕的。。。
如果你覺得你二十歲三十歲還覺得這玩意兒很深刻 不是無腦爆米花那麼恭喜你你成熟起來那就是這個樣子的。


第一部開頭,凱尼斯對蓋爾說「我以後絕對不要小孩」 而嘲笑鳥下結局裡,她抱著和皮特的孩子,哄他入睡。


一開始我以為這是一個瑪麗蘇的故事,惡俗的三角戀,女主角身邊環繞一大幫鮮肉。後來我發現並不是這樣。

我又以為這是一個大逃殺的故事,是聯盟還是彼此廝殺,死亡的陰影始終環繞著你。後來我發現並不是這樣。

我再以為這是一個反抗壓迫的故事,三根手指頭,表示不要愚昧、不要束縛,女主角就是革命的導火索。自由女神的嘲笑鳥火焰將要颳起一場燎原的星火。後來我發現並不是這樣。

最後,我發現原來這是一場陰謀,從一開始女主角自願成為自願者開始,就揭示了真箇革命運動的開始:是一幫大人,故意設計出一個聖女貞德的象徵,來推翻現在的統治。

(未看過原著,以下文字全為無責任猜想、推測)

女主角的父親為革命發動者之一,在女主角很小的時候就教她射箭,然後獻身。
第一部里那個老婆婆之所以會把燃燒鳥的胸針送給她,也是這幫革命者故意為之,試想以下,在一盒子全是黑不溜秋的飾品裡面,忽然出現了一個金色的胸針,女主角一定會愛不釋手,然後順利地送給她。
這個胸針就成為革命的標誌。
第二部里火車外紅色嘲笑鳥一閃而過。
服裝設計師也輕易發現了女主角胸針,第二部里還特意給她戴上了。這不是護身符,這是革命的Logo。

於是25年一次的飢餓遊戲里,也分為革命派和非革命派,革命派拚命想保護女主角,只要她活下來,只要她振臂一呼,一場革命勢在必行。
但顯然女主角又靈機一動……

所以,在我看來,這是一場陰謀。
女主角對政治根本一點興趣都沒有,她所做的都是一步一步在別人的設計下,做出可以自保的行為。她其實是被逼上革命這條道路上的。

挺期待第三部的。


總覺得電影在影射什麼,龐大複雜的國議會體質控制著各種階層人群的生存。
從外表,上流社會不管是穿著還是造型上面的繽紛多彩代表著他們生活卓越的權力,而12個底層區總是帶有一種無法褪去壓抑黑暗的顏色 。

從生活上,慶祝女主男主的酒會時,男主曾說他們喝這東西用來吐而咱們連飯都吃不飽呢,鮮明表達了兩個階層在物質生活上的差異。

從娛樂方式上,悲哀衍生了反反叛遊戲給貴族提供娛樂,他們顯然以底層人民的性命在取樂,對於他們的死亡的必然結果也只是深表嘆息 行動上還是無動於衷而已,也許他們對於這種強者生存的生存方式表示認同,但是這並不能成為泯滅人性的理由。

而現實上,因為階級差異過度,上層社會長期接觸不到底層社會的情況導致對社會現狀的一種認同,並且因為自己的地處高位而不想改變這種方式,像影中一樣把魚肉百姓當做成了一種正常行為,這可能是扭曲的社會所培養的一種世界觀,短期或者在無反抗的情況之下很難改變。


我只是感覺電影實在是沒有小說精彩。光是凱特尼斯服裝就太讓我失望了。


推薦閱讀:

TAG:影評人 | 影視評論 | 美國電影 | 飢餓遊戲電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