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聲水平到一定高度後是否可以不按詞說?

作為相聲界的一個小學生,半年來聽了一些現場演出。發現比較資深的相聲演員已經能夠做到不按詞或完全沒詞(純即興)的演出,想問一下這是否合理,是否符合相聲的本質。


這個東西要辯證的看,極端的說是或不是都是過於主觀的判斷了。

理論上,所有的現場表演,都包含「死詞兒」和「活詞兒」兩部分,或者說叫做「排練內」或「臨場發揮」兩部分。不僅僅相聲,包括聲樂、器樂、戲曲、戲劇等等,沒有任何兩次現場演出時完全一樣的。當然,這不僅僅止台詞,包括身段,節奏,情感等等。

相聲也是這樣,即使台詞一字不改,也不能叫「死綱死口」,因為除了「死綱」還有「死口」,就是節奏、情感、配合這些。現掛這個東西也分兩種,一種是真現掛,也就是完全即興產生的;一種是「假現掛」,也就是有類似案例或準備的現掛。我們來分析一下一個或一對相聲演員的「標準」成長過程。

最初的學習階段,演員可能是完全的模仿,因為能力不足以支撐「活詞」。他的表演可能和經典版本幾乎一樣。而「臨場發揮」部分往往是不希望發生的——失誤或者抖機靈抖錯了,起到的往往是減分作用。

進一步,當他(他們,下同省略)熟悉了舞台,有了一定的經驗,他開始嘗試加大活詞的部分,這樣一來可以彌補「死詞」不熟,功夫不純的漏洞,另外會有一些好的劇場效果。但是限於水平,這些臨場發揮有好有壞,有的時候效果好了,但整個段子的節奏、意義減分了。

再進一步,他功夫純熟,經驗豐富,能夠有效而正確的使用現場發揮。他對於現場發揮開始有分析和挑揀,並不會把每一個心裡轉的念頭都說出來。這一個階段的臨場發揮往往非常有效,尤其發生在兩個優秀的但不常合作的演員身上,他們彼此刺激,互相感染,又互相懂得現掛的尺寸和方法,知道如何收放。很多經典的音像版本都是這個路子。

再進,演員會有意的減少發揮的比例,在效果和「影響主體」兩者的考慮上,以兩害取輕為目的。在不要現掛的橋段或氣氛下不會主動現掛。這一階段如果兩個演員是老搭檔,那就進入了死詞和活詞最完美的平衡。死詞部分無懈可擊,活詞部分精彩而不出圈,雙方彼此彌補,心意相通,如有靈光乍現,必成經典現掛。個人認為這個階段是相聲演員最好的階段。

再進一步,隨著年齡和心態的變化,演員會趨向完全死詞,活詞的比例越來越低甚至沒有。相聲進入欣賞階段,絕不會因為效果影響藝術性。句句經典,但是藝術已經失去了血液的流淌。有的演員活到老學到老,這個階段很晚或很不明顯,但往往限於年紀精力,現掛效果也不如從前了。

有三種演員是我認為非常不值得推崇的。第一是到老沒準詞,第二是一輩子死背詞。這兩種往往是限於天賦。第三種最可氣,就是剛學就一嘴活詞,從沒死綱死口的使過。學習也以效果最勁爆和現掛最多的版本為藍本。這樣的演員,既不會好好使活,也不用想會好好現掛。


說相聲,講究的是「死綱死口」,死到什麼程度?死到每一個語氣高低,每一個停頓的長短。馬三立在電台直播說《買猴兒》可以一心二用,白全福失聰後仍能照常捧哏,這都說明他們的藝術是死綱死口的。那為什麼又說相聲是劇場藝術,現場表演跟看電視聽廣播不一樣呢?因為演員要根據現場情況變化節奏,」馬前「或」馬後「。至於換詞兒,此為大忌!能不換就不換。咱們常說的「現掛」,其實常聽到的現掛也都是提前有準備的,比如田立禾表演《托妻獻子》,賣報紙吆喝新聞,每次的新聞都不一樣,結合了時事,這也都是提前」上掛「的。還有一些應對現場突發情況的現掛,如有人上花籃,台下有人爭吵,有人上廁所,等等情況都有預備稿。遇到兩次摔茶杯,你就能發現演員必問:「逮著(老鼠)了嗎?」。演員上台之初,往往要先使「墊話兒」,「墊話兒」是靈活的,演員可以跟觀眾談談心,然後瞅准機會,一句「瓢把」轉入正活。墊話是純即興嗎?也不算是,使墊話兒是有目的性的,為了拉近感情,聚攏耳音,最終引入正活,不能天馬行空口若懸河。有經驗的演員肚裡有貨,墊話自然能侃侃而談,年輕演員多少要打一個腹稿。
至於純粹的脫稿的即興表演,相聲不可能。我看脫口秀表演也有稿子,估計他們也不行。可能只有動物園的狗熊可以,它們不管怎樣都能引人發笑。
中央電視台在某次電視相聲大賽的頒獎晚會上,硬逼著師勝傑和侯躍文」台上撞「了一次,這種違反藝術規律的事,自然效果不佳。侯躍文新剃了禿頭,一勁兒暗示師勝傑以此抓哏,師勝傑一直沒領會,最後生硬地轉入」學評戲「草草收場。
相聲之所以好笑,因為相聲有精巧的結構,三翻四抖,層層鋪墊。而在台上信口開河,沒準沒譜的表演,全都是背離相聲的藝術規律的,是應當唾棄的。
———————————————————————————————————————————
有人說讀到最後一句「應當唾棄」,終於明白我是一個頑固的守舊派。好吧,說唾棄是有些過了。我本來想寫「是不值得提倡的」,想了想,也沒人提倡信口開河啊,但是很多演員也不追求死綱死口了。要是藝術追求背離正軌么,我不唾棄,我拿眼角夾他行不行?


一句話回答:是不是死詞兒跟水平高不高無關,只和表演的節目類型有關。


有的節目張馬侯劉幾位大師尚且死綱死口,水平再高誰又能高的過怹幾位呢。有的節目學徒票友也能隨便上台,水平低點效果卻未必差。

前者比如關公戰秦瓊,開粥廠,馬氏大保鏢尤甚。
後者比如打燈謎,對對子,甚至於八扇屏(只要引出大貫兒,墊話真無所謂,上幾番兒也隨意)。

你看著台上一對一句跟閑聊一樣,其實大多是排練無數次的。總的來說,相聲基本就墊話,正活,底這幾部分,拿什麼入活相對自由,正活要求比較死,底一般兩三個任選。

說來,單口節目看似比較自由,但水平越高詞兒就越死,真到極處,這兒有個褃節兒,那有點結語,都是固定的。對口節目裡面故事性強,結構緊湊完整,戲劇衝突相對大的詞兒死,結構鬆散,小節相對獨立,沒有主線故事的節目詞兒活。

如果兩個演員臨時合作,對春聯,打燈謎稍微一說就能上,論捧逗大保鏢真能要了他們的命。也真有對對子沒對詞兒就上了,結果量活的老先生出個上聯沒對上來的。

另外,據說周德山周老有一次給馬三爺捧哏,結果對對子不認字兒,八不咧不抬杠,菜單子沒錢,愣是入不進正活的(年代久遠記不大清,回頭再改吧)。

不過,能拿動的活跟水平直接有關,票友和大師的對對子也有天淵之別,至於閑聊天就能把八扇屏上了的,也就那麼有數的幾個演員。趙老賣五器若無其事的內句馬前,恐怕算絕響了。

也有沒有敬畏愣上的。


對了,找補一句,這裡只討論詞兒活不活,沒詞兒的不叫相聲。


相聲我不懂,就是老師上台也得備課啊。我是電工,你的理論跟我原來一個領導相似,他說「電工水平高可以帶電操作」,豈不知,遵守操作規程、遵守安全規律才是電工水平高的表現。您非說接線可以不斷電,是,這事特殊情況下可以辦,但是,這是違反操作規程的,是違反安全規律的,是外行的一種誤解。演員不背詞就上台,現場發揮,是違反演出規矩的,是違反藝術規律的。


我就納了悶了
「你最好照著詞說?」
光這句話你們聽了多少遍了?
一邊兩遍叫」卦「 ,都說成這樣了這還不叫」詞兒「?
」發現比較資深的相聲演員已經能夠做到不按詞或完全沒詞(純即興)的演出」
咱先不說怎麼著算「資深演員」,光是這個「發現」我就問你你是怎麼發現的?從頭跟到尾,從後台追到前台?親眼瞅見他們就是沒排練?
「有了新活我們不排練,簡單對對詞就上台」
去你的吧!
煎餅裡邊撒把蔥花,白粥裡邊扔倆綠豆,是用不著你費多大勁
所以才有了現在的補丁摞補丁,段子攢段子的所謂「××年最新相聲」唄。
你要真心打磨一個新活我就不信你不遛活。
這種扯犢子話我也愛說,當年混票的時候,無論台下排練多熟我也先找補一句
「初學乍練,水平有限,上課忙,也沒時間排練,我可就瞎說了,待會說錯了咱們都裝沒發現啊」
為嘛說這話,吹牛逼唄,你看我沒排練都說這麼溜。再者,萬一真說錯了呢,先墊一墊啊。
只要上了台那都叫表演,不是說「他爸爸是武術家」那就是假的,「」藏秘排油管用「那就是真的。
————————————————————
老有人聽兩段郭德綱就開始思考相聲藝術,再聽兩段苗阜、王自健就開始指掌握相聲行業。
」他愛說,我愛聽,我就是聽一樂,用得著你他么給我較真,我就喜歡這樣的,犯法嗎?「
當然不犯法,
哪怕您媳婦滿臉痦子沒鼻子,可情人眼裡出西施,您說她美,用不著外人胡咧咧,更何況她哪怕外表不行還可能賢惠心美呢,外人更不知道了。
但有一點,您讓您媳婦參加中國小姐選美大賽,覺得得不了冠軍就是賽制有問題,就得打評委,那就是你的事了。
相聲是門藝術,自然有他藝術的規律。
這個不是以觀眾熱鬧,演員掙得多為標準的。
要比這個,天安門接見紅衛兵更來勁
---------------------------------------------------------------------------------------
評論有人問:「郭德綱的水平究竟在業內處於哪一個位置上?」
一家之言:
綱黑以其人品否定其作品,鋼絲以其作品肯定其人品。兩家都不能說錯,但都取了一半。

郭德綱肚囊寬綽,功力不俗。以我寡聞,在現在所有的劇場演員里,他堪稱佼佼。甚至說,在當今五十歲以下的相聲演員里,他可論頭溝。在「帥賣怪壞」里硬找補的話,我覺得他可算一帥。說學逗唱都能占上。我掰著指頭想了想,能夠把四門都占上還能出彩的,也就侯寶林了。再往下,能占上的,我認為的,馬志明算一個,郭德綱算一個(馬志明這兩年名聲大起,多少也拜點郭德綱所賜,他一口一個「少馬爺」的捧,當然,馬志明能耐也確實大。沒想到現在越捧越高,又被一幫鋼黑扛起來成了對抗郭德綱的神牌,這閑話就不多扯了,哪天再說)當然了,只能說占上,至於說好那就提不到了。
更主要的是郭德綱對於當今相聲市場的興盛功不可沒,雖然現在很多小劇場開始以罵郭德綱為樂,就像他罵「主流相聲演員」似的,倒有點報應循環的意思,但是憑良心說,沒有郭德綱,現在很多小劇場起不來。但是在另一方面,因為他的商業模式的成功,致使現在的許多劇場也開始處處效仿,以青曲社苗阜為代表,簡直是用力太深,仿痕太重。但仿來仿去,也只仿了個皮毛,插科打諢,裝瘋賣傻,真正的能耐到沒仿了。
至於郭德綱的人品,本也想洋洋洒洒掰扯一番,但又覺得太綱黑,簡單說吧,郭德綱身上江湖習氣太重,再說白點,一個沽名釣譽,反覆無常之小人,當然其中一部分原因是出於生存和宣傳包裝,但這並不能掩蓋其虛偽本質。雖然他天天說,相聲演員拼到最後拼得是文化,但毫無疑問,他要真多讀點好書,多學點文化的話,可能恨他的人會少點。(嗯,他們家書房挺大的,我知道)


照我看,不按詞兒說正是相聲表演水平不高的典型表現。


相聲我不懂,但是鋼琴您看到舞台上隨意發揮的充滿個人風格的演奏都是事先練好的,包括錯音了怎麼接下去,藝術都是相通的,相聲是一門很精巧的藝術,鋪平墊穩三翻四抖都有準數的,有完整的結構。完全不按詞來?嗯可以找理由說是後現代相聲)


我澄清一下,看了評論區好多人都以為我在諷刺周立波,我完全沒有這個意思!周立波再不討我喜,人家也沒有標榜自己是相聲演員,我罵不著人家。我罵的就是那個上海一所大學的博士。
———————以下是原答案—————
答:不可以。
慢說是經過百年以上歷史洗禮,廣泛人民群眾檢驗的相聲藝術,就算是最近十餘年來從上海灘新興的脫胎於相聲藝術的某種高學歷式幽默表演,也是通過13年來6500分鐘摺合將近200段原創相聲的固定劇本進行表演的。同樣,按照這種新型藝術形式的原理,《新聞聯播》等兩個人有語言交流承接關係的節目也可以視為相聲,更加必須嚴格按照文本,即「詞兒」來說。
對於單口相聲而言,無所謂按不按詞兒說。因為單口相聲不算相聲。


肚子里沒有百八十段兒詞的,根本沒法上台。肚子里現成的詞多了,應變能力自然就上來了。這就叫做成竹在胸。說白了就是,沒有「沒詞」,只有「沒有專門準備」,就算是純即興,他所說的內容也一定在某一時間說過。


郭德綱確實嘗試過不壓活就上台,於是就出現了下面這一幕:
郭:以後做牛做馬,我一定會拔草給你吃的。
於:嗨!她都做牛做馬了還拔草給你吃?
郭:……我做牛做馬唄

隔著話匣子我都感覺出郭德綱的尷尬了


曾經說過幾次相聲

模仿的是 馬季老師與趙炎老師的經典相聲《吹牛》

我是逗哏的

第一次演出 非常成功 其樂融融

第二次演出 在一個敬老院

因為準備不足 我途中忘詞了

抖了個機靈 開始自己發揮

因為大概意思記得 但是先後順序分不太清了

我的捧哏朋友當時整個人都不好了

下來破口大罵

發誓以後再也不跟我搭檔講相聲了

然而

從那以後 還真的就沒再講過了


我是外行,我看出來的是這樣的。
2008年以前的郭德綱做不到上台隨便說,2008年以後可以。但不是說郭德綱2008年以後成了「大師」,而是2008年以後的作品基本都是笑話堆砌外加于謙全家屎尿屁,這種段子隨便一個人都不用排練。


即便郭德綱于謙這麼熟悉的搭檔,如果郭德綱跑的太遠,于謙的應對也會特別尷尬。大失水準。
比如某個版本的論捧逗,郭德綱離題萬里自由放飛,于謙只能生生擠出這麼一句話:「不是,這捧逗之間這…?」

毫無過渡只能直給:我求你了你在哪呢,你入活啊倒是!


不太可能,相聲的包袱都是有著固定的順序和節奏,錯一個字,甚至哪怕捧哏的演員拖了個長音,演出效果都會有非常大非常大的差距。題主看到的覺得不按詞說,可能是中間某些表演片段比較隨意,或者現場出了一些狀況,演員有著比較好的應對。但其實這些「狀況」,在演員那裡也都是有預案的。比如話筒突然沒聲音了怎麼辦,台前走過去一個上廁所的怎麼辦,下面要說的詞觀眾接上來了怎麼辦,甚至包括忘詞了怎麼辦,都有各種不同的處理方式。
同一塊活,表演的次數越多,自然會越純熟。因為同一個節目不同場合不同觀眾的反應肯定是不一樣的,那麼演員在再次遇到類似情況的時候,自然知道該怎麼處理。演得越多,見得「特殊情況」越多,準備的預案也就越多。觀眾聽上去好像是臨場的發揮,但其實這前前後後都是安排好了的。真正完全沒有準備的臨場改詞的「現掛」不是不可能,而是效果會非常差,因為搭檔會不知道該如何往下接。如果題主看到的表演覺得非常順,接得也非常精彩,通常都是反覆排練後的結果。台上的靈光乍現更多的只會造成尷尬和冷場,而不是驚喜。


可參考這個答案 相聲表演中,演員的自由發揮大概佔多少? - 田海龍的回答


1、不存在按詞說這個道理,實際上只要你懂了包袱技巧,你就知道很多關鍵點不但詞,包含語氣、節奏、字數、表情都有一個最佳答案,換別的就不會達到最好效果,也就是死綱死口。


2、完全即興演出至少在相聲里是沒有的,即使兩個人事先沒對活,梁子也是固定的,關鍵的腿兒是要提前交流或者已經達成共識的。

3、相聲中較不固定的詞是墊話部分,但也是有套路的。


原則上不符合。
包袱同砸掛不同,是需要一定內容鋪墊的語言結構。
如果甲不知乙詞、乙不知甲詞,單靠上句來判斷下句是什麼,然後自己應該是什麼台詞、什麼語速、什麼重音、什麼調門來進行配合,是完全不可能的。
單邊活或單活,甲可以自鋪自抖,詞句方面可以稍微隨意一些,但是包袱的結構一般還都是固定的。
很多演出看似演員隨意,但很可能是隨意地挑了幾個模塊化的包袱進行表演,模塊外是隨機的,模塊內是固定的。
台上真什麼詞都沒有,倆人就隨意亂說,那不叫相聲,那叫胡輪。


反正郭教主現在已經爐火純青,地方台春晚上台前于謙都不知道他要說什麼←_←提前不對活,不論效果如何,我腳著這麼大一個春晚,這麼干不老負責任的

關於不對活,還有一個樂子來著,兩位老先生在園子後台啊,報幕的來問一會兒您說什麼,逗哏的那位老先生說,結巴論,然後沖搭檔說,吹吹底啊。等二位快上了,報幕的上去說:下面請您欣賞結巴論,吹吹底,表演者……

這個到了後台得打架!

對於現在的相聲界,我們不能說可以不可以,只能說倡導,倡導盡量認真對待演出,不管你認為說相聲是高貴還是低賤。

對於說著玩的同志們,沒這個水平咱們還是那句老話「照詞說行嗎」,別整那個本末倒置的事!


首先簡單直接回答:不能。

把題主的問題分兩個部分,達到高水平和不按詞說。
什麼叫高水平?所謂的高水平是對台詞的掌握度和對現場的把控度。能夠引領觀眾進入段子的內容中。
不按詞說,說明還是有原詞的,也許是出於某種原因不能說原詞,也許是忘詞了不能幹站在台上,還可能是想到了更好的笑料來替代原詞。(沒有原詞的那就叫瞎說。)
綜上所述,原詞是基礎,只有先熟練掌握原詞了才能保證之後的發揮,題主的姿勢水平也許看到這裡不是很明白,不過沒關係,記住我開始時說的那個簡單的答案就行了。


看看《挑戰了不起》第二集岳雲鵬和撒貝南的對比,就知道排名第一的答案所言非虛。
不過岳雲鵬的表現還是讓我驚呆了,不知道他是真的不會說話還是故意的……


我們先確定一件事:幽默是有規律的、有章可循的對吧?

所謂規律包含了邏輯結構和表演形式,不同的內容,按照同一套邏輯結構和表演形式是能夠達到一致的表演效果的。用經典喜劇舉例,《貓和老鼠》每集的結構都是一樣:Jerry犯賤——Tommy虐Jerry——Jerry機智反擊——Tommy悲劇結尾,換上不同的料,每集都是經典。相聲也是一樣,劉寶瑞郭全保、高英培范振鈺等人在六七十年代說過大量的大躍進題材相聲,結構都是:甲扮演一個不遵守規範的工作人員——乙加以規勸和諷刺——甲在工作中出了問題——甲吸取教訓改正了缺點,這個結構里把甲換成工人、醫生、工長、經理、後勤、飯館服務員等不同職業全都能響。

那麼所謂「詞」就包含了這一系列邏輯結構和內容,是整段相聲的基礎和核心,是一段相聲有可能走向經典的大前提,是用於指導演員表演的綱領文件。為什麼相聲演員一定要按照詞說,就是因為沒有人能夠在專心表演的同時還能夠憑空駕馭這麼龐大的邏輯結構和內容,從古至今,沒人。而這些邏輯結構中缺少任何一個環節都會使段子的效果嚴重受損。

舉個別的例子你就明白了,你見過不照著劇本表演的話劇演員嘛?你見過不照著旋律唱歌的歌唱家嘛?你見過不照著詞唱的京劇演員嘛?

不用抬杠,話劇演員不按照劇本即興表演,演出來的絕對成不了哈姆雷特。歌唱家不按照旋律唱歌,註定成不了多明戈。京劇演員不照著詞唱,註定成不了馬連良。相聲演員不按照詞說的,玩票可以,走穴可以,靠知名度和人氣混日子可以,靠體制養著可以,但絕對說不出二趙八扇屏、少馬爺論拳、劉寶瑞化蠟扦這種水平的段子。


推薦閱讀:

您在知乎「相聲」板塊下,遇到了哪些有趣的人?
如果相聲中植入廣告會是什麼效果?
你聽過最逗的相聲是什麼?
說相聲的人自己本身笑點很高嗎?
如何評價馮鞏?

TAG:相聲 | 相聲演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