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親家庭女生很沒有安全感,怎麼樣讓自己內心強大起來?
自己是單親家庭孩子,最近內心越來越活的十分辛苦,想讓內心安寧下來。媽媽忙於工作,完全沒有辦法照顧到我自己的心裡想法。
不請自來。
我也是單親家庭的女孩子,匿名是因為我的名字和我其他網站用的一樣,嘿嘿,沒有別的意思。
首先要看你的年齡,我在13-18歲時也是比較缺乏安全感的。因為我們家在那段時間總是搬家,總是有人可憐我,或者表達出一定程度上的歧視(有些的確是我敏感,有些則不是),以及單親之後的經濟問題,林林總總的原因,導致我沒有安全感。
其中發生過一件事,就是我做錯了一件事,我媽媽氣憤地說:你再這樣子我就把你送到你奶奶家裡去!
我當時就收拾東西準備回去,當時有種天下沒有容我之地的悲傷感。
事實上我媽媽的這句話是無心之語,沒有人能在承受巨大經濟壓力的同時(我家父母離婚時的情況比較特別,我媽媽凈身出戶),還能照顧好孩子,物質基礎決定上層建築,這不是我媽媽的錯。提前說好,不希望被噴媽媽任何一句不是。她已經對我盡全力了,我很多時候都覺得自己很虧欠她。
回歸正題,這件事就是體現我當時毫無安全感的最直接表現。
這種沒有安全感的狀態,就我這個經歷過的人來說,是很可怕。在我小的時候就是每一次和小夥伴吵架,就會不想再跟這個人來往。長大以後談戀愛,每一次遇到男朋友幾天不跟我聯絡,就會認為對方已經跟我分手。也就是不要我了。
然後我還不習慣說出我對於相處模式,不論友情還是愛情上,即使令我極度不滿,我也很難說出我的意見。因為我很害怕,害怕我說出來之後,對方不再跟我繼續關係。也就是,不要我了。
林林總總的事情還很多,而後面延伸出的其它問題也有,比如我在剛剛成年,也就是18-22歲的這幾年中,我堅信自己是有問題的,我想每一個單親家庭的人都會明白,很多人都說單親的人心理有一些問題,於是堅信自己是有問題的。於是在這段期間,我很容易走向另一個極端,就是「我什麼都是錯」的。
比如,男朋友已經兩周沒有聯絡我了,我依然認為是我的不安導致了我們的分手假象。也就是說我在心裡認為我們分手了,又不斷地告訴自己,因為你太沒有安全感了,所以你以為你們分手了。
諸如此類的問題也很多。
不過現在想想,我那時應該是走在一條修正自己的路上。
誠然,沒有安全感這個問題其實很嚴重,但我覺得修正起來很簡單。
首先,儘可能地去閱讀有意義的東西。我指的不是肥皂劇,網路小說,大部分這種東西不能代表有意義和正確的,它更多的是關注市場需求。你可以看一看有關心理學的書籍,一些名著,然後思考。要理解自己和別人的不同,但不同不等於不好。事實上我現在看很多情感上的問題,在幫助朋友時,在解答自己的時,比不少人要切中要害,我認為這正是單親家庭給我的益處,它讓我很敏感,比較在乎其他人的感受,比較懂得珍惜。總之,不一樣,不代表不好。
大量的閱讀和觀看比較有意義的東西之後,你就會對「三觀」有一個比較好的認識。
然後如果有條件,就盡量地出去走走,走一走真的是有必要的。旅行的好處不多說,總之注意安全。
最後就是更多的思考。思考越多的人越聰明,越聰明的人情商越高,其實我覺得情商是可以開發的,至少可以變得比從前更強。
然後就是盡量避免自己利用「我沒有安全感」這種借口,去放縱自己的情緒。有些姑娘會說:我天生沒有安全感,所以你要疼我愛我讓著我。有這樣的朋友或者男朋友固然很好,但這不是自己不疏導自己的借口。
但也不要認為自己是很錯誤的,快速地否定自己。那樣是另一個極端。
我承認單親帶給了我一些傷口,也認為單親帶給了我一些雙親所沒有的特質。我也承認我和很多人都不一樣,但我本來就應該是跟別人不同的。經歷過曾失去安全感的人,好的發展,會是格外注意自己的家人和孩子的感受,不會輕易讓他們失去安全感。
最後的最後嘛,是祝姑娘你幸福,不管你現在多少歲,家裡的狀況如何。都希望你不要失去希望,我覺得樂觀一點,對於改變沒有安全感這個問題,有莫大的幫助。
——————
沒有頌揚單親的意思,事實上能雙還是盡量雙。只是父母的感情一旦破裂,覺得離了也沒什麼,強綁在一起也不會幸福。
——————————
回復一下評論里的疑惑:
我也是自己工作狀況改善之後才開始出去旅遊的,原有的經濟狀況也比較糟。
幾行字不好妄斷情況,我只能說,結合我個人的經歷,我覺得無法表達,一方面是你的看法不同,但你認為這是錯的;另一方面是,你的看法不同,你也認為是對的,但你沒有很好的闡述並讓對方可以理解的能力(後者我現在也基本沒有)。
打個比方,因為我父母離婚時,我父親屬於過錯方,暴力出軌重男輕女逃避撫養義務什麼的,他基本全佔了。而且他且不說對我媽,對我完全沒有任何悔過和改變(僅有態度上的,卻也僅是輕描淡寫地口頭說說而已)。但我身邊的大人還是不斷地說:他好歹是你爸爸,打死都是骨肉親人,他現在也老了,他也很不容易……諸如此類的話。
我在比較糾結的時期,也很糾結,是我錯了,還是別人錯了。如果我成年後拒絕主動去看我爸爸(他完全不會看我)是種錯,那麼我從小直接和間接因他而受到的苦又算什麼?這種不平衡始終讓我無法原諒他,但我又覺得從道德上似乎是我不夠寬容。
這是我在糾結期遇到最讓我無法處理的一件事。現在我的處理結果仍是和我父親保持我認為讓我舒服的距離,因為我實在無法接近,我也認為這是對的,我不必原諒給我人生巨大災難的人(對我來說,父母離婚並不是巨大的災難,相反是一種很正確的解脫,而我父親在離婚前和離婚後對我的傷害,才是災難),而在那些人再對我說這種話時,關係一般的人我會懶得搭理。關係較親近的親人我會直接告訴他們:我從小到大發生了什麼事你們都很清楚,我為此承受了什麼樣的傷害你們也很清楚。我要不要原諒他,是我自己說了算,不是通過你們幾句輕描淡寫地話我就要忍著不情願還要做這種事。我更希望我的事情你們不要過多參與和說教,每個人都不可能真真切切的感受到別人的疼痛。日子久了這件事也就沒有人去說我什麼了。
我認為在不傷人的前提下,不傷己很重要。而且我也認真地思考過很多次,認為我的選擇沒有過分之處。說了這麼多都是我自己的事,好像沒什麼建議。
因為首先我是個不喜歡接受干涉的人,可能這是因為我在人生中很多選擇時,我媽媽比較願意讓我自己去思考,她也比較要強,不太願意求助,我也是這樣。
我的選擇當然也有錯誤,我在選擇專業時犯了讓自己走了很多彎路的大錯,也可能是因為一直都在自主選擇,選擇失敗之後必然要承擔一定的責任,慢慢地就會發現正確地道路,結果後來發現這些事很多書里都寫過,這就是我比較推薦讀書的原因。有時周遭很多人都持同一觀點時,他們也並不是對的,但書本永遠都是公正的。
另外就是,不論是勇於把自己的想法表達出口,還是勇於自己做出選擇,都要做好擔當和接受失敗的準備,還有不傷人這個前提。也是底線。
我也比較贊成旅行,是因為我個人被打臉很多次,以為看到的是這樣,但換一個環境之後,會發現看到的事情又不一樣。極端和狹隘的人看事情容易非黑即白,如果只是想和周遭人搞好關係,那麼跟他們站一隊就行了,討好人並不難。如果想獲得更多的……就算是救贖吧,讓自己變得更出色,就要讓自己的心胸更開闊。這點其實沒有很多旅行經驗的人也會開明,反之有很多的也不見得好。但這種方式對我是比較好的,很好地阻止我朝剛愎自用的方向發展。
在做朋友和交男朋友的情況里,我個人比較推崇」一類人「,對朋友在共性問題上要求少,對男朋友更多一些。我丈夫比起我以前的男朋友,給我的支持更多,也讓我變得更溫和,因為他情商很高,很少在不了解狀況時提出自己的觀點,即使提出,也是溫和的,我覺得這種男人更適合我。我的朋友們也大都是一些不極端,傾向與討論而不喜歡謾罵的人,因為五湖四海的朋友都有,所以也蠻幫我長見識的。
而我覺得否定自己這個階段是個好的開始,有人說是因為自卑,我反而覺得它是一個認識到自己並不完美的開端。而其中必然有些是對的,有些是錯的。希望不要被外界或自己的任何情緒所左右,儘可能地讓自己的請需要往偏頗而去,這個偏頗指得是那種不穩定的情緒,比如長時間的焦躁和悲傷。
讓自己習慣辯證地看待事情,獲得精神上的放鬆吧。
————
我對心理這方面是個門外漢,所有的心得都是通過自己的經歷。所以我也無法說出任何專業的辦法和措施,表達時也顯得很凌亂。但還是希望能幫到和我情況接近的人,就當個事例來看吧,希望能夠給予到啟發。
我目前的狀態我個人感覺還不錯,起碼在絕大多數時間是幸福的,心情也比較平靜。也是源於物質方面的改善,讀書時和剛畢業,因為物質比較拮据也確實很難給自己力量。
————
這兩天一直在看評論區里的留言,心裡感覺很酸很酸。可是抱歉我能力不強,沒有辦法回答大家什麼。
寫這篇答案時我剛結婚,現在我的寶寶已經快會走路了,時間過得真快呀。
我丈夫來自於很幸福的家庭,父母都是非常非常好的人,他本人的性格既不跟我爸一樣更不跟我爸相反,他是個超棒的男人。所以我結婚以來百分之八十的時候都過得非常愉快,剩下的百分之二十,我想是因為生孩子的頭兩年本來就非常辛苦,而且所有的婚姻都難免會有一些波瀾吧。
我來更新答案,第一是想告訴大家,我現在很幸福,我希望大家明白,我們這樣的情況也有資格得到幸福的生活,只是我趁人它的確難了一些。我覺得這就像學一門外語一樣,有的人學得早,有老師,有的人學得晚,要自學,後者要辛苦一些,但最終可以達到一樣的效果。
第二我是想告訴大家,孩子真的可以令你重新審視自己,總是彷彿看到了小時候那個不幸福又無法言說的自己。坦白說,我時常會滋生出「養兒方知父母狠」的念頭。
也請還沒有孩子的朋友們不要貿然生孩子,這對心理真的是一個很大的考驗,即便我丈夫和他們一家人給了我幾乎是最好的環境,我也感受到了非常大的壓力。
第三是關於我爸爸,我依然沒有跟他聯絡,我也依然絲毫不覺得應該跟他聯絡,我覺得沒有他的生活真的太棒了。不過我是遠嫁,所以各位和我一樣想法的朋友們可以離他們遠點。就像他們當初對我們那樣。
我強調了好多遍伴侶的問題……
其實我知道,我們選對象的時候會忍不住選能夠給自己療傷的那一類,比如和那個糟糕的爸爸或媽媽一樣的那種人,可我覺得那樣或許是飲鴆止渴。在選擇伴侶的時候,希望大家可以徹底脫離原生家庭的影響,那麼,就請大家不要貿然走入婚姻,而是先自己治好自己,好讓我們的下半生擺脫魔咒。
希望評論區里的每一位朋友都能夠治好自己。
鑒於你和我的情況類似(女生單親隨母),原因和經歷不多說了。
只是根據這麼多年來,自己失敗或者挫折,所以有個人看法想表達一些,僅僅做一個,參考吧。
我認為題主所說的內心寧靜,其實,我認為本質是建立一個強大的內心世界,當一個人的內心世界達到自我滿足,那麼,遇事也一定是平靜的。
以下幾點拙見,希望能有一絲幫助。
1.一定要多讀書!一定要多讀書!一定要多讀書!
我這裡說的多讀書,不是那些網路小說和言情,而是被大家說爛的心靈雞湯類世界名著(如果你能把一些名著看完,其實已經厲害的不行了。)
這裡我推薦幾個書單,都是爛大街但真的很好:
簡愛,
理智與情感,
傲慢與偏見,
逃離,
無出路咖啡館,扶桑(嚴歌苓),
張愛玲小說,
上帝擲骰子嗎(物理領域)
三毛《雨季不再來》以及她的各種文集,
解憂雜貨鋪
世界地理雜誌(是的,你沒有看錯)
荊棘鳥(強推)
我與地壇
第二性
皮囊(對這本書保留意見,但也值得去翻一翻)
白夜行
……雖然不是什麼高逼格書單,然而我認為對建立一個堅強心理建設的構架以及正面思考能力有一定的作用。還有更多書單,你可以參考@寺主人 的文章
2.如果題主是個學生,請你,一定要,努力讀書,努力學習,盡自己最大的能力,去考最好的學校。
讀大學的意義,很可能不是學識。而是你一個新的世界觀和價值觀構建的地方,並且很有可能,是你提升自己生活層面的一個最好機會。一定要儘可能的向上爬,多見識更高,更好的世界。
也許「世界」,它只是一個詞,然而,它帶來的力量,對人生的指導,恐怕無法描述。
如果題主你已經工作,那麼,建議也不要把家,公司作為兩點一線的生活。
希望你真的用心去計劃你的時間。
3.學習兩性關係。
是的,私以為單親家庭的孩子對於兩性關係,戀愛,婚姻這方面,確實有一些認識不足或者認知偏頗。
那麼,請多多少少去了解,(不要再聽陸琪的雞湯了)。曾經我自認為自己對這方面不需要學習,然而我真的小看了父愛缺失的影響。我自己也在探索和學習中,所以,如果有朋友對這方面的學習有建議,歡迎留言指導。
4.心理學知識入門
不要看樂嘉色彩學這種書,而是那種,帶有學術指導類書籍。如《普通心理學》《心理學導論》這類。相信對自己能夠有一些新的詮釋和正能量的積累。
5.請你愛上一項運動
我選擇的是長跑。
運動給一個人帶來的,不僅僅是身體的塑造,而是一個強大的耐力,堅持力的考驗和構建。
請你感受你身體的變化,感受運動過程中帶來的痛苦,喜悅,
請你感受生命真正的流逝和能量的激發,
請你去感受身體每一處毛孔的鮮活
請你好好珍惜每一次的汗水
請你好好去感受,結束一項耐力考驗後,仰頭對自己微笑的滿足感。
6.感受音樂,了解繪畫
了解人類情感所創作出的作品,找到與自我共鳴的地方。即使什麼也不懂,在你接觸的時候,你就是在更好的改變,你接觸的新事物,它都在默默的支撐著你,它們住進了你的心裡,當你感到失望,悔恨,痛苦的時候,你腦子裡迴響的一份樂章,你畫出的一會副畫,你都會在這過程里,得到平靜。
最後,其實每個人來到這個世界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人類生來就是寂寞的,我們其實真的不曾和自己交談過,也不曾了解自己的內心。只有見過更好的生活,有了對事物更深的探索和挖掘,有了更多看待事物的視角,你將不再恐懼,那種內心的富足,只有自己能夠給予。
只有當我們內心感到愉悅,感到滿足,我們才能達到平靜。
而安全感,滿足感,都是來自內心的堅定。
而內心的堅定,卻是在不斷了解新的領域,新的事物,不斷在學習中汲取的。
最後的最後,也希望,無論何時,我們都有一顆赤誠的心,我們沒有任何不同,只是我們選擇了不同的生活方式。這並不妨礙我們成為一個溫暖善良的人。
愛人者,人恆愛之
最近開通了公眾號,也是希望自己做一些喜歡做的,分享一些自己覺得有意義的。
但願有一天,能感動到自己。
微信ID:miss-paisky
http://weixin.qq.com/r/3zoBGVTEXAkjrRB692-N (二維碼自動識別)
為了悲催的童年經歷,匿了。
我也是單親家庭,與別人不同的是,我的母親經歷過兩次失敗的婚姻。
第一次是我的親生父親,在母親懷孕的時候貪污落網,那時國家打擊很嚴,他被判了無期,母親奔走無望,在我兩歲時帶著我遠嫁到南方。
第二次是我的養父,一個性格懦弱的國企工人,母親是家中的老小,年輕時很漂亮,生父出事前很寵她,她本性比較強勢,帶著我嫁過來後受了很多苦,生活上和精神上的,因此與養父在感情上有很多矛盾的地方,也常常會打罵我和同母異父的弟弟。在我上初中的時候兩人離婚,我和母親倆人凈身出戶。
可以說,我不僅是單身家庭,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過家庭暴力。印象最深的一次,母親發現我偷偷在寫作業的時間畫畫,用蒼蠅拍的手柄抽到我後背全是密密麻麻的血痕,那時我還是個小學生。
影響有沒有呢?肯定有,還很大,樓上說的早熟,自卑,孤僻,極端,等等等等,我小的時候都有體現過。沒上小學前,有一次因為一個小孩說我是撿來的孩子,用爛泥封了人家的房門,印象中下樓梯的時候,正好碰見孩子爸爸,我還很淡定的說了聲「叔叔好」,淡定離開。小學直到高中,性格極度自卑且敏感,從來不敢跟老師相處,同學無意的話能夠分分鐘把我激怒。高中叛逆期,堅持住校,不願見家人,尤其是母親。有一次生病她來學校探望,要給我買葯,自己死活不肯,等到她一走,自己忍著病痛爬起來買葯,回來的路上正好碰到她,那時,母親失望憤恨又痛苦的眼神我一輩子都忘不了。不願跟男生相處,不願談戀愛,是的,對愛情和家庭沒有任何安全感,雖然心中也期待一份美好的愛情,但無法放開自己的心。高三的時候,母親說過一句話,考不上大學,不會再給你復讀的機會。於是產生焦慮症,整整一個學期失眠,經常神經質,經常亂髮脾氣,崩潰到半夜用頭撞牆,那段時間,對母親和我來說都非常難熬。她一直小心翼翼,生怕我會想不開自盡,我的整個身心都是恍恍惚惚,直到現在,也很難再回憶起那段時間自己到底做過什麼事。
從我自己來看,性格中會有幾個十分突出的問題。比如自我掩飾很嚴重。在學校里,我扮演著一個性格十分外向的女生角色,能夠跟任何人相處的很愉快,同時,我會努力把自己表現為一個幸福家庭長大的孩子,掩飾自己的身世,甚至不惜說謊。在家庭和親屬關係里,我會把自己打造成一個文靜的、熱愛學習的「別人家的孩子」,乖巧懂事,彬彬有禮,很能贏得家長們的好感。
簡單的說,我善於用謊言和掩飾來融入社會。
還比如極度的自卑。每個人的性格不同,自卑的表現形式也不同,有些人表現為暴力,有些人表現為冷漠,而我,則是拒絕成為關注點。我無法在公眾面前表演,甚至無法單獨走向講台,因為我會因為緊張而渾身顫抖;也不願穿著時尚的衣服、過於招搖的顏色。我會無條件的對別人好,以求得別人的好感。不願與陌生人接觸,不願再群體中發言……
自卑在社會上是非常致命的弱點,它會讓你錯失很多機會。比如畢業後我參加過很多大型企業的招聘,在小組群面時,往往因為不會表達觀點被人KO,想想都是一把淚= =。
樓上很多回答,可以看到大家都在經受童年不幸帶來的困擾,但也有很多人但努力的修正和調整,大家都是很堅強的孩子,抱一個~
其實心理上與生理一樣,會生病,會受傷,同樣也能夠癒合。要相信人的強大能動性,其實有些時候,無論是身體上還是心理上的傷害,都是可以自我治療的。
也是以高中升入大學為契機,我和母親之間的關係開始緩和,我也開始認識到自己性格上的很多問題。大學時,我會特意修習心理學類的選修課,也在自己學習心理方面的書籍。努力調整性格中的問題。
時至今日,我也非常感謝大學時代的自己,能夠有勇氣做出改變。算是一種自我療傷吧,我的方式很簡單,也很粗暴,就是逼迫自己做最不想做的事。
比如說建立自信。我會強迫自己參加社團,參演節目,參加辯論隊,去做兼職講解員,參加聚會……一開始很痛苦,但經歷了之後我發現,其實這並不是一件特別嚇人的事,大多數的「觀眾」,並沒有你想像的那麼嚴格。當你開始獲得認可,你的自信心就在建立,你會發現你開始真正融入這個社會,而不是努力讓社會接納你。
與人相處也是非常有用的方式,當然,選擇「人」的類型和目的很重要。選擇一個跟你有同樣問題的人相處,你可以觀察到ta在細節上表現的不足,反射到自己身上,改正自己在這方面的問題。比如,我發現我的的室友表達自己的情緒時不會顧及他人的感受,這時候我會壓住怒氣想一想,這種情況有沒有在自己身上出現過。然後在下一次情緒瀕臨爆發時,努力剋制。觀察——反思——更正。給自己的潛意識下達這樣一個模式,慢慢的,我發現自己對自我的控制能力在不斷加強。
與此同時,跟優秀的人相處,也會學到很多以前沒有想到過的問題。比如人格健全,情商高的人,觀察他們的為人處世,哪方面的做法會讓我覺得舒服?為什麼?應對不同的人會有哪些不同的方式?有時候我會跟他們坦誠的聊一聊,了解他們為什麼會這麼做,出於什麼考慮,想想哪些是自己沒有考慮到的…… 觀察——對比——思考——理解,然後學習他們身上的優點,修正自身的不足。
性格的形成是潛移默化的,要修正也不是一件簡單的事。你要有足夠的勇氣,去承擔嘗試的後果,有足夠的膽量,去了解更廣闊的世界,有足夠的眼界,去學習更多的知識。短時間內,你會感覺不到成長,但它會形成一個良性循環,慢慢過濾掉你的家庭背景和成長過程中積累的陰暗部分。不敢說我已經成為一個正常健康的人,但至少現在的我,能夠自信的表達,能夠接受愛情,有勇氣承擔家庭的責任,能夠真正的理解母親的苦衷,重新愛她,能夠認真的對待事業,對未來充滿希望。
其實我想說,過去的生活,你可以歸結為命運,但未來的生活,都掌握在現在的你的手上。相信這一點,做自己認為對的事,就足夠了。思索了十幾年的解決之道,終於明白不應該總把自己人生的失意歸咎於單親家庭上。
孩子,如果你有需要,我樂意幫助你,陪你一起長大。
內心辛苦是因為沒能處理好周圍的事情,學習他人,提高自己解決事情的能力吧。該學著照顧你媽媽了。
我的小學同桌叫張瑜,她很小的時候父親出車禍去世了。
每一天,我都一直以為她是個很樂觀的人。小時候的我,沒有什麼關係比較好的同學,也許只有她可以算的上吧。
記憶里,她就像是我的姐姐一樣。關心我這個比較內向的人,很多時候她一直保護著我。她學習還算的上好一些,也積極地為參與各種校園活動。
五年級畢業的時候,開家長會。下課時,我看到她一個人趴在桌子上哭。只是一個人靜悄悄地,不敢做聲。直到放學的時候,她叫住我,把自己的心事告訴了我。 我想,這個秘密也許只有我知道。
第二天,她還是像以往一樣快樂。
無論是多麼堅強的人,都有脆弱的一面。但是她的自信,她的樂觀,從來沒有因為家庭原因而失去。
如今想想,她之所以對我無話不談。也許是對內心壓抑的抒發吧,需要一個被人聆聽的傾述。
她喜歡看一些《意林》,《讀者》之類的書。也許,這就是她精神上的依靠吧。
初中報名的那天,是我最後一次和她說話。那個時候的學生,怕和異性接觸。我怕被人看到認識她,便說了一些很傷人的話。初中畢業的那年夏天,她突然離開了學校。從此以後,便再也沒有了她的消息。只知道她去太原學習美髮去了。她曾說過,等哥哥結婚以後,才考慮自己。
----------
我不反對有答主說個人原因很重要,但是人的性格等等都是被環境深刻影響的。
父母的關愛和榜樣力量遠遠要比個人自我要強的多。
我也沒有安全感,但並不是因為我來自單親家庭。我的家庭狀況和題主有點不同,我父母很恩愛,但是他們很忙。父母對我很嚴格。我媽媽因為在外面工作時間長,加上我沒有達到她想要的樣子,脾氣變得很暴躁。從我小時候開始我媽媽就不斷在家在外人面前在親戚面前yell at me(抱歉我真的找不到更合適的中文了)。加上上了中學之後,我的成績在那個比較優秀的班級裡屬於中等,性格比較內向,媽媽對我吼得更大聲了。她幾乎不關心我的生活,不關心我是否開心,只關心她教育我的我聽進去、做到了沒有。我跟她說請她不要罵我的時候不要帶一些凌辱性的字眼,"你做人很失敗","沒人喜歡你""你很蠢",可是她說那是我的問題,她只負責用她的方式教育我。
在長期被言語侮辱的狀態下,我變得憂鬱,無安全感,自卑,我拚命學習,成績一直維持在中上,可是我一直很不快樂。
後來考上了大學,我覺得是時候放下一直以來我覺得做了很壓抑的事情,做一些我真正想做的事。
那時的我覺得,沒安全感的原因,是因為沒有朋友,因此我報名參加了一個口才培訓班,希望找到突破口。
結果到了大學,在一個學生會一個競爭激烈吸引了眾多帥哥美女的部門,我一下子就被選上了。認識到了很多新朋友,交友圈也因此拓展了許多。
大學我沒有再努力學習——沒開玩笑,我努力地參加表演,努力地參加學校活動,同時努力地參加社會實習。
當然中間忽略了很多過程,並不是一踏出這一步馬上信心大增安全感指數狂飆的,經過的許許多多糾結到掉淚的夜晚,比任何時候都沒有安全感。
可是儘管走得比別人遲比別人慢。還是一步步地走出去了。大二和我媽嚴重地吵了一架,那次她帶我出去旅遊,從出門罵到回家??於是我想,不如我自己和同學出去玩吧,就這樣,逐漸迷上了和朋友在一起的旅行。
但這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剛開始約不到人,因為朋友太少了,我一個個給班上的同學發簡訊,熟不熟的都問過了。結果,有個女生答應了,結果就是??旅行並不愉快,到了一個小鎮,她經過深思熟慮,認為跟我玩是浪費時間,直接把我扔下了??
但從這次開始,走過了越來越多的地方,大四白天實習晚上做兼職,存了點錢去了更多地方。那時我還不怎麼會花錢在衣服化妝品上,卻拿著自己打工賺來的微薄薪水,去了西藏,出了一次國。
其實我也不覺得我到現在就是成功的,說實話我還是挺內向的,目前還在接受一定的心理治療。我也有很多壞習慣,但是,心理狀態真的好太多,好太多了,表現在我真的開心了很多。
好像還沒回答你的問題,怎麼讓心理變得更強大,well,我認為首先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說,沒安全感肯定是跟家庭與成長的經歷有關。我們不能控制這些經歷,但是我們可以做到的,就是正視這些經歷所帶來的傷害。我的心理醫生跟我說,之所以我有時會恐懼跟一個陌生人的交往,原因是我的媽媽從小對我的態度太強勢,所以我在遇到一個我認為我控制不住的事務時,潛意識里的恐懼就被釋放出來。建議你如果學校有類似的心理諮詢,可以儘早開始。心理諮詢並不是心理有問題才要諮詢,它能幫助你很多東西,有些時候心理醫生比知乎要專業。如果沒有,找tb也可以,不過費用不便宜哦。可以肯定的是,這絕對比雞湯成功學幸福課要有用,對症下藥嘛,而且對情緒的控制,越早學習越好。
其次就是自信和安全感始終來源於對現實的改變,只去找個人傾訴而對現實一點作為都沒有,肯定是是倍功半的。怎麼做呢?有人會叫你努力,努力,努力,克服懶惰,多交朋友,好好生活。我不同意,我認為這麼久的經歷告訴我的結論是,安全感和快樂來源與你自己想做的事。簡而言之,按自己設想的方向成長,而不是按別人設想的方向成長。有時把耳朵塞住,多餘的話都不要聽,聽你自己說,做什麼事會最能讓你滿足和快樂,去做,在滿足中一次次重新思考,自己的人生想要的是什麼,我到底是一個怎樣的人。
最後,還是祝你越來越強大了。如果閣下還是位中學生,還是要像媽媽一樣給您一個建議,先別想那麼多,好好學習。一個更優秀的環境能給你帶來認識優秀的人的機會,交好的朋友,感受愛感受正能量,也能使你內心變得強大。考上大學之後,一切好說。父母有父母的命運,你的命運你自己控制
有的人說,不應該將安全感的缺失歸結於單親。那好,從小到大,母親離自己很近,幾年不來探望,父親酗酒,打我,罵我,幾天不回家,吃飯解決不了,沒有人能依靠。母親再婚,哪裡是我的家?其他等等等等,不想贅述。現在的我工作穩定,與同事相處融洽。從生活上最基本的特徵上看,我並無大佯。但其實我知道,我的心裡永遠都覺得我缺失了珍貴的冬裝,無論是時間還是回憶。甚至有時我是病態和極端的。不要說我們單親的人不努力,也不要說我們什麼事情都歸結於單親。它是病原,永遠醫不好的病源。
抱抱樓主。
前幾天去做了心理測試,測完後那個姐姐直接就告訴我她感覺我特別缺乏安全感。
這種感覺怎麼說呢,下雨打雷周圍天氣特別不好的時候會特別缺乏安全感。
高二的時候媽媽去世,我沒怎麼流眼淚。周圍的大人說我特別堅強。我就笑笑。
但是每次出去看到那些和媽媽一起逛街一起拍照一起出席其他活動的孩子,看著她們幸福的笑容我總是控制不了自己。每天白天假裝特別開心,不管受到什麼什麼刺激只能晚上自己在被窩裡偷偷的哭。那個時候真的覺得心裡的創傷特別大。
但是,作為一個單親家庭的孩子,我們本來就比別人得到的愛要少,所以除了自己給自己療傷再沒有其他辦法。觸景生情,缺乏安全感。
咬咬牙,讓自己更強大吧。不要一直沉浸在自己獨特的身份和悲傷裡面。高中因為媽媽去世,高考成績不理想,去了普通的二本學校。但是現在每天生活很充實,也很喜歡自己的專業。我希望樓主也能慢慢的好起來。
我一直挺不喜歡自己的,我一直知道自己童年是個敏感又自卑的姑娘,這些年慢慢自信起來才學會如何與內心的自己和平共處。我不是在一個有英雄老爸的家庭里成長起來的姑娘,每年父親節於我而言都遙遠的像天邊煙花,看著身邊的人熱切地表達對父親的感激崇敬之情我多少也有些動容。我記憶中沒有一家三口一起吃飯的時刻,也沒有我美滋滋坐在他懷裡看電視的畫面,他好像也不樂意散發一個父親對女兒應有的溫柔,沒有抱過我親過我摟過我。他對我的苛責嚴厲打罵佔據了我過去20年。我想即使沒有恨,對他也應該是冷漠的。
這麼多年第一次寫他才覺得,有些釋懷真的是你無論多麼努力都達不成的,可擰巴擰巴著才發現,這些難以釋懷情感好像已經成了我人生的一部分,它們好似沒有那麼重要了。
我的的確確是個樂觀開朗的姑娘,可人生難免不如意或沮喪的時候,有些我拚命想塵封的不堪回憶還是會毫不留情的吞沒我,赤裸裸的讓我下一秒就變得消極。後來我想呀…這世界上沒有什麼傷痕是能被治癒的,我們只能慢慢學會和它共處。
就像我無數次叫囂著賺錢了要找人把他打一頓之後看到他穿舊的鞋子後我還是默默去nike給他買了雙新的看到他穿上的一刻心裡還是會有一絲驕傲和滿足。
我想他從沒有準備做一個合格,或者盡職的爸爸。可他就是生我的人的的確確這輩子是我的父親點沒法改變,你無法因為他是你的父親而要求他和別人一樣懂得如何疼惜女兒或以身作則引導你成長,他只是一個隨性又獨立的人恰巧這輩子是你的父親,僅此而已。這是我好長一段時間才想通的道理。
2015年跨年的時候我媽出差了。我和朋友聚餐回家看到家裡躺著一個人滿臉是血,我驚了一秒鐘然後衝到衛生間洗了一個毛巾給他擦血,他說他喝多了想來看看我結果被車撞額了他說我是他最愛的女兒。那是我第一次聽他說愛我。
雖然我爸多半是個混蛋,可沒有他也長不成現在的我,這些年我漸漸學會示弱,聽著朋友一邊照顧我一邊說我只是個小姑娘而已嘛的時候不好意思的低頭笑笑。所以說永遠不要低估付出愛的能力和感應愛的溫柔。我們要努力接納最真實的自己即使不喜歡它,也應該擁抱這個世界這樣真的很酷。無論是讓我們恨的愛的冷漠的親人都是成長的一部分,「學會得到愛的時候也應該學會和痛和平共處嘛。」我一直認為,心中有愛的人更堅強。
單親的經歷的確會讓我們比常人更為敏感,但是這不是脆弱的理由。
7歲父母離婚,我跟我媽。我跟你曾經有過同樣的困惑。
我直到高中,才明白,父親在我生活中是母親不可替代的。高中是我價值觀形成的時候,媽媽的思想過於感性,很多時候無法化解我的情緒,尤其是高三壓力極大的時候。她只要說一句,你哭有什麼用(我比較喜歡哭鼻子)我就會在三秒內收住,然後冷靜的媽媽再見。
這個時候便特別羨慕朋友跟父親的撒嬌,跟閨蜜父母相處,他們是個特別融洽的家庭,父親細膩溫柔,母親活潑風趣,我更是明白這樣一個家庭對她成長的不同,也更加努力去了解她,去改變自己的不足。
我失去父親的陪伴,不代表我沒有正確的價值觀。
我失去父親的陪伴,不代表我沒有強大的內心。
我失去父親的陪伴,不代表我有理由比他人脆弱。
我的父親我難以了解,但是身邊的人身上會有他們父親的影子,每個人都是我的老師,是我可以尋求彌補的對象。
現在我考入了比較靠前的大學,也找到了心儀的男友。
我的閱歷還很淺薄,但是我想告訴題主:
1:是我對自己和母親的愛支撐了我的生活。
愛是世界最好的良藥,我的愛不廣博,甚至很狹隘,但我的目標真的就是掙錢為我的媽媽買漂亮的裙子,讓老爸後悔拋下我們母子。雖然隨著年齡的增長,她不可能處處為我指點迷津,但是她本身就是我的力量。
2:不斷學習同學的優點是我完善自己的途徑。
很多同學一直都不相信我是單親,因為他們從很多途徑都給單親扣上了帽子。但是他們都覺得我很少有性格缺陷,覺得我哪怕提到過去,也是平靜的敘述,哪怕他們不經意表達了對單親孩子的擔憂,我也沒有不滿。總之,他們覺得我跟一個雙親家庭的孩子沒有兩樣。那是因為從小到大,父母可能只需要囑咐一句的事,我已經栽了許多跟頭,我善於學習,善於模仿,善於更正。
3:安全感是自己給的,自己更加優秀,就會更坦然,更自信。
很多回答都在建議讀書和健身,包括旅遊。我同樣贊同。小時候我對言情根本沒有興趣,(雖然初中還是比較喜歡),我讀的從小鹿斑比這些很淺顯的書,到飄,悲慘世界這些。同樣也是媽媽挑選她喜歡的給我。媽媽在我小時候就帶我遊覽各地,長大之後,我才體會到這些對我今後的眼界有多麼重要。睡前和媽媽一起看書,她也會教我一些,像小時候的乘法口訣,初中的化學元素周期表 。雖然現在她並不能像小時候一樣幫助我,但是我十分感謝她的付出,讓我成為了一個愛讀書,愛旅行,有毅力的人,這些品質反作用於我的學習,我的學習又使這些經歷格外深刻。我無意炫耀,無意比較,但是旅行和讀書給予了我很多 。
4:內心脆弱缺乏安全感有的時候是因為在意別人的看法 。我曾經遭受過別的孩子不友善的對待和言語的攻擊,小學一度很內向,愛哭鼻子,愛耍脾氣。(手機碼字好累)但是後來我進入中學,發現小升初已經過濾掉了很多對我懷有偏見和惡意的人,我就相信,到好的環境,遇到優秀的人,那些對我有偏見和惡意的人早晚會被社會的濾網跟我產生距離。所以也更加開朗,但是我不在意別人對我家庭的看法,並不代表我就完全自私不考慮他人感受。
就說到這裡吧,想到再補充。知乎首答
資深一枚。今早還因為做夢驚醒,只睡了4個多小時。夢見夜裡住在親戚家,生母悄無聲息的爬上床來圖謀不軌,我佯裝熟睡,突然睜眼,雙目圓眥,目光炯炯的盯著她,她被嚇了一跳,惡狠狠的一口咬住我的大拇指。非常深的一個大血口子,比刀切的深。我一個人一路奔波到了醫院大拇指就斷掉了。而且接手指前醫生一直讓對齊,可是怎麼對也對不齊。我萬分惱怒,因為夢裡正打算給過世的爺爺奶奶親手做元寶,希望誠心手做,能讓老人舒服些。當時想,手指頭斷了怎麼做!還是那麼重要的右手!醒來之時,躺在床上緩了二十多分鐘,除了手指發麻,心臟也覺得發麻。繼母娘家有一丁點小屁事兒就風吹草動的不高興,很任性。我也不想和我爸說,心臟不舒服,爺爺奶奶過世後總做噩夢的事兒(因為沒有見到二老最後一面,所以總過不了心裡的坎兒),怕他擔心。平日里還好,過節的時候就必須應對繼母娘家。
說到現在的生活,外表上看起來並沒有什麼不好,或是說太幸福,太應該珍惜了。今年32歲,平時有不錯的男閨蜜和好朋友關懷,工作掙得不多,但性價比高,在大學當老師,不坐班,寫論文做科研,同時有很多在國外交流訪問的機會,學的是顯學,有很高的機會變現成實業,出版過英文專著,也在向努力發表SSCI的路上努力。平時和學生打成一片,和很多學生都是好朋友,大家相互照顧我,生病、困難的時候,沒有朋友時還有學生小友幫忙,上課效果好,被評為學校最受歡迎的老師之一。坐標北上,雖然沒錢買車買房,因為租房占工資的比例特別高,也沒有錢付首付。有拖延症,完美主義等等,比不上我們同學或同齡人的生活水平,32歲和12歲的時候一樣,冬日寒風裡騎著一輛二手自行車,風裡來雨里去的上課,忙起來的時候不洗頭只好帶個帽子遮一遮,每個月都不剩什麼錢,但特別努力的給自己定攢錢目標。新的一年總是鼓勵自己充滿希望,幹勁十足。遇到困難還是會退縮,但也會積極想辦法,比如,因為不是第一次做噩夢了,心裡建設上一方面繼續努力看一些心理類的書,預約諮詢師,希望能有效果,另一方面加強鍛煉身體,下決心打坐,因為我想,人總有離開這世界的一日,太多人沒有做好準備,心難安,我們從哪裡來到哪裡去,是個哲學問題,也是現實問題,希望能早點接觸這個課題,做好準備。諮詢是接地氣的方式,打坐靜修是長久之道。
因為家庭環境的特殊,需要為以後長遠謀劃,比如,找到合適的人組成家庭這件事,就會比別人有更多的壓力,希望另一半能更有責任心有擔當,遇事不怕事兒,再比如,由於30多年來幾乎沒有和爸爸一起過節的機會,希望結婚後婆婆家能體諒,比如非常希望在孩子上幼兒園之前做全職媽媽,不要重蹈我們小時候缺失愛的覆轍,比如,希望能儘快在爸爸65歲以前找到能依靠自己精湛的專業能力多多賺錢,最好能按照他的希望,在國外買房子,找到下一步出路,選擇他喜歡的城市,或者搬到他所在的地區時時照顧。這些全部是由於家庭情況特殊而需要承擔的更多,沒有特別大的可能像其他家庭中,父母跟著子女走,照顧孫子孫女等等。不忍心將老人當勞動力,也不忍心孩子得不到美好的童年。想面面俱到,就需要自己加倍努力。
人生有很多遺憾,也有很多痛苦,更有很多不舍,很多事情我做得不好,有很多原生家庭的影響,作為深深的烙痕印在身上,談不上更努力,也許只是比其他人更辛苦,滿身傷痕,但並不影響自己依然熠熠發光。人的一生,都是有使命的。有的時候我們向現實妥協,但內心永不言敗,充滿希望;生命不息,戰鬥不已;但更多的時候懂得,生命,我們努力,不僅僅是為了活得像其他人一樣精彩,更多的是守護家人,實在力所難及,則大忠大孝,及人之老及人之幼,向這個世界傳遞大愛,心胸開闊而遼遠,做有意義的事,對這個社會有所交代。在誘惑面前動搖,在困難面前退縮,沒關係,我們一次次的猶豫一次次的逃跑,再跑回來再努力做就是了。生活不僅是使命,也是一次非常有意思的經歷和遊戲,我們不斷探索,不斷學習,不斷模仿,上下求索,玩索有得,興味濃濃,每一天都是向上的,積極的,好好愛自己。一個人長大的孩子飄過~
記憶中只有姥姥照顧過我幾年,她生病後我就被送往寄宿學校,似乎並沒有人關注我的內心世界,也么有過安慰、理解、被同情等體驗。然後我就自己長大了...
父母在經濟物質領域養育我,可是我是獨立長大的吧,我對父母有一定依賴性,可能是心理上而不是精神上吧。
或許我並不能感受到內心強大是什麼樣的體驗,只能體驗到脆弱和堅持吧...人要經歷多了,才會變得強大,由內化轉為外化,而不是自己想得多就認為可以如何如何,而是要真正去做去改變自己,你不經歷就不會知道自己有多脆弱,當你真正成熟了成長了,你才會發現以前困擾自己的事情和無法跨越的鴻溝乃至無法面對的問題,都是在人生道路上越來越輕鬆無壓力,以往那些難受壓抑難受都是內心不夠強大,責任心不夠足,沒能力的表現,遇到事情要正式和審視,逃避會更無法變強大,我也是單親家庭,但是這些外化因素無法改變,那麼只能改變自己,這個過程比較痛苦,痛苦讓人糟糕,卻可以讓你銘記這個變化,當然也需要時機,有些人一輩子長不大,有些人會一下子就成長了,只是在這個過程可能會錯過很多事,辜負一些人,人生不像電視劇,有那麼多的幸運可以挽回自己的過錯,活在當下,做好自己,大是大非上不要做錯,慢慢的經歷多了,學會總結、感悟和擔當,多從內心和精神上面探索,你會變得更平和更有耐心,所謂智者,也是平凡世界的一人,雖然並不是所有人天賦異稟,但是在平凡的世界活得強大也是不易之事,不要因為自己的脆弱而傷害自己和身邊的人,你會慢慢變強大的。
不要把單親家庭當作可以不內心強大的擋箭牌。
2016-3-18更新
感覺評論里很多親誤解我的意思呢?
題主的問題是單親家庭的孩子沒安全感,怎麼讓自己的內心強大,不是內心沒有安全感怎麼讓自己內心強大。所以問題在單親上啊。
任何一個稚氣未脫的孩子走向成熟都需要變成熟變強大,這個脫變的過程都是艱難的,所以我覺得單親不是例外,因為就算不是單親,你也要一個脫離父母內心強大成熟,獨自面對社會的能力。而當你內心不斷的告訴自己我是單親家庭的孩子,就因為這我沒有人家幸福,沒有人家優秀,沒有安全感,覺得因此內心不強大是理所當然的事,就像內心有一個聲音在更自己說:我是單親的孩子,我比有父母的孩子更加缺愛,我需要社會的關愛同情,所以我不必強大。
我覺得這是阻礙單親家庭孩子沒有安全感內心不強大的重要原因。
評論里有朋友說我站著說話不腰疼,呵呵。
爸爸在我很小的時候就去世了,媽媽常說因為沒有爸爸所以家裡親戚不怎麼待見我們,以前我也這麼覺得,但是自己長大了對事情也開始有了自己的看法。因為媽媽覺得我們沒有爸爸,所以親戚朋友必須關照我們,而事實上是媽媽有了這種想法之後就又了落差感,希望越大失望就越大。所以為什麼要覺得自己特殊呢?不給自己這樣的想法生活得不是會更開心嗎?
高中時候有一個特別好的朋友,她對我很好,我闖禍了她幫我收拾,沒錢了她請我吃飯,放假的時候呆在她家比自己家都多,在一起玩一般都是她出錢,不是因為我小氣沒錢,而是因為她性格稍強勢,而我總是一副弱弱的,需要照顧的感覺。跟她在一塊玩,快樂的時光很多,但是內心也常有一種說不出來得彆扭,因為她常常幫我做決定,遇到事情都特別照顧我,時間長了讓我覺得我在她面前都是沒有自己的。
那個時候年少無知,不知道怎麼處理這種情緒和關係,因為一點事情我們吵了起來,我說了一些很傷她的話,很久了,我也不記得我說了些什麼,大概類似於:為什麼你每次都把我當小孩一樣,好像可憐我一樣。但是我對她最後一次對我說的話印象很深,她說:因為你經常把你說的很可憐,所以我可憐你。
後來一想是啊,我說我家裡的事,我說我可憐的時候,不就是期望別人給我一點「特殊待遇」嗎?對我更加包容和寬容一點嗎?
所以希望題主能夠明白單親不代表內心更難強大,自己更難獲取幸福。另外還有太多父母都在,但是家庭依然很不幸的,我另一位朋友家裡就是這樣,她心煩的時候也曾這樣對我說過:有時候我覺得像你那樣的家庭反而更加乾脆和諧。我能說什麼呢?因為充分理解她的痛苦,我想或許我比她要幸福,雖然沒有爸爸,但是媽媽一直不離不棄辛苦工作撫養我和哥哥,我是幸福的。
另外附上自己對內心變強大的一些有用的辦法:
一、學習
不是有那麼一句話嗎:所有的悲傷都是對自己無能的憤怒。當你內心煎熬,遇到事情很難過得時候,是不是覺得自己很弱小,對事情無能為力,這個時候內心就回有個聲音:我太弱小,不夠強大。而這個時候需要做得就是讓自己變強大,如果你是缺錢,你就努力提高工作技能;如果你是缺男友,你就努力讓自己變更優秀(穿衣打扮,自我提升,知乎這類夠多了吧);如果你是因為家人得情緒無能為力,你就多讀一點心理學文章,學會跟家人做心理疏導……你要相信事情總有解決的辦法,就算沒有解決,自己學習了也就又變強大了一點。
二、自嘲
根據個人經歷和觀察,我發現單親家庭的孩子更加玻璃心,情緒更加敏感,遇到事情更容易「想太多」。其實很多時候別人並不會注意到你這些細小的情緒,傷心難過的只有自己而已,再說了別人多數也不是故意的。
記得有一次做兼職,我和一個妹子一起負責一塊區域的衛生,領導來檢查,用手抹了一下桌子弄起一點灰說我們沒弄乾凈,我心裡就開始惴惴不安,不開心,還帶一點緊張。結果她妹子一句話扭轉了當時整個氣氛,那妹子賣萌+笑嘻嘻地說:明明很乾凈嘛, 您是不是手沒洗乾淨?然後大家哄堂大笑。
於是我深刻的明白了一個簡單地道理,事情都是有兩面的,你可以悲觀的來看,也可以厚臉皮開心的來看。而且臉皮越厚,越不容易受傷,因為你能用開玩笑的語氣表達出真實的想法,這幾乎是所有單親家庭的孩子缺的,因為更怕傷害,而將關注點放在傷害上,而忘記了自己是自己主導的,我可以悲傷,但我也可以更加快樂。
三、好好愛自己
為什麼單親家庭的孩子都特別羨慕有爸爸媽媽的孩子,當然是因為他們能夠獲取更多的愛,有爸爸的還有媽媽的。但是單親又不是你的錯,為什麼沒有那麼多人愛你呢?這樣想的時候能不難過嗎。所以既然以前丟失了爸爸/媽媽的愛,那就自己補回來,幸好,呵呵,咱還可以培養自己愛自己的能力。
曾經我有什麼不高興的事情都自己消化了,後來不知道因為什麼事,我突然很想跟朋友傾訴,我給一個朋友打電話聊了好久,最後掛電話的時候,她說,你早該這樣了,不然你要朋友幹嘛的。所以愛自己嘛,第一步不要太委屈自己,有想法就勇敢的表達出來(不過依然不要期望自己特殊化,免得心理落差),其實說出來就依然舒服很多。
當然你還可以寫日記來給自己疏導疏導。
—渴了喝水,餓了吃飯,困了睡覺這等事情一定要及時滿足自己,照顧好自己的身體是照顧好自己情緒的首要。可能有的朋友會覺得這不是廢話嗎,可是答主曾經真的玻璃心到等著家人叫我吃飯我才去吃,因為覺得吃飯都不喊我是有多忽視我,多不愛我。媽蛋,自己以前怎麼那麼白痴,吃飯這等大事還非得聽安排。
—有自己的愛好,有人生理想,麥兜說幸福就是:有飯吃,有事做,有所期待。所以找找你的夢想和愛好吧,它們能帶你撐過難熬的日子,也能帶你到理想的彼岸。
—關注自己情緒和身體健康的變化多過他人對你的態度,因為缺少關愛所以特別希望別人關注我喜歡我,就會過多的關注別人對我的態度和想法,而忽略了自己才是最能照顧好自己愛自己的啊,誰能比你自己更能了解自己的情緒呢。
說到愛自己這個話題,可以說好久,大家可以看看台灣作家素黑的書《好好愛自己》和她的一些講座,還有張德芬《重遇未知的自己》和關於幸福的一些講座,這些都幫助過我的成長,所以推薦給大家。
末,評論里有朋友想打我來著,換作以前的自己我會非常難過,然後註銷知乎賬號,再也不進這個網站。但是現在的我長大了也成熟了,能夠去分析和看待問題的本質,所以越來越不在乎別人的不理解和異樣的陽光,我就這樣,不服你咬我呀~~來呀來呀~~
嘿嘿,單親是你成長路上的一道坎,也是幫助你成長的一條路,既然你改變不了單親,那就接受,然後告訴自己:我是單親,那又怎樣,我還是我啊,要成長,要快樂的我啊。所以,臉皮厚一點好好生活吧,你要相信一切都會好起來的。加油。↖(^ω^)↗有時候並不是我想要堅強,而是生活逼得我不得不堅強。這是我媽經常跟我說的一句話。
爸爸在我14歲那年去世了,之後我就跟我媽相依為命,雖然日子還算過得去,但是媽媽很努力的工作,很努力很努力,我奶奶是一個鐵石心腸的老人,爸爸走後,媽媽吃的苦更多了,活得也更累了,儘管如此,我媽就算吃再多苦也幾乎不跟我講,而我,卻在她和其他親戚朋友加倍的疼愛和呵護下一直過得很舒適。
但是,當我媽生病做手術的時候,我才了解到什麼才是真正的相依為命,作為一個單親家庭的孩子,我一直對未來的生活並沒有抱太多美麗的幻想,對我而言,我媽在,生活才是生活,我無法想像,如果哪一天我媽不在了,我還能如何活下去,以現在的我,還是會選擇結束自己的生命吧,所以,我從來不敢想像自己結婚生子、享受天倫之樂的那種生活,對我而言,這些都太不現實。現在我活著,是因為我媽不能沒有我,所以我要好好活著,僅此而已。
有時候覺得單親的孩子比父母雙亡的孩子更輸不起,因為生活中僅剩下那唯一的依靠,一旦連這個依靠也不在了,那麼就是世界末日,是自我毀滅,因為只剩最後一根救命稻草,所以輸不起。而那些父母雙亡的孩子,孑然一身,當你已經沒有可失去的東西,你也就無所畏懼了。所以我常常感到恐懼,我知道總有一天,我媽也會老去,但是在那一天到來之前,我要盡一切可能守護她,也為她而活。
從來沒搜過這種話題,也可能是害怕從心裡不敢面對。今天遇到一些事情,沒抱著多大希望,但卻意外發現了許多同類,原來自己不孤單哈哈。
媽媽在我九歲那年去世了,之後就是爺爺奶奶照顧。但是畢竟不是媽媽,只能做到不讓你挨餓受冷,有什麼事都憋在心裡,因為沒人說
一直到現在還能記起來,晚上關上燈 ,靠在牆角蜷著腿,抱著自己。這種姿態不知道伴隨我度過多少歲月。自己安慰自己,自己想方法解決事情。這種做法有利也有弊,利是我現在做事很冷靜,遇到個什麼事情會很理智的去想怎麼解決該幹什麼,不會像周圍人那樣著急慌張。弊端是孤僻,對人沒有極大的信任感,或許有值得信任的人,但是真正靠譜的只有自己。很少讓別人幫忙,即使別人想幫你。不參加熱鬧的聚會,覺得一個人最安全。一個人最自在,人多了反而束手束腳。
除了一些不得不知道我家庭的人(比如老師親戚什麼的)我從來不會和別人說我沒有媽媽,在寢室我甚至在別人說起來的時候編造謊言來顯示自己過得很好,讓自己在別人眼中不是個可憐的孩子。
不知道為什麼很多人在提及單親家庭的時候,眼光會瞬間不一樣,不論你做得再好在優秀,他們都是那一副高高在上的憐憫表情。在我看來這種憐憫是不需要的。只會給我帶來傷害,當你在哪一方面或某個事件沒有做好或者出了瑕疵的時候,他們就會說,沒有媽就是不行啊,你看看誰誰誰。
安全感都是靠自己給的,只有讓自己強大起來。在感情方面或許真的有弱處,能給人安全感的男生會很吸引我。
現在別人覺得我挺不錯的,但是我自己心裡沒這麼認同。雖說我現在都可以給別人安全感,但是女生還是會脆弱,有時很容易就多愁善感了。我高中的時候一直在別人面前都是內心很強大有點女漢子那種的,有一天在操場人家踢毽砸在我腦袋上,當時說沒事,轉頭就哭了,自己就是覺得特委屈,感覺委屈好幾年了,眼淚就爭先恐後的往外宣洩。給我朋友都嚇到了,踢毽子的也嚇到了,以為是踢大了砸出事了。
現在才21就會對老去有恐懼感,就是那種可以讓自己慌張的恐懼。可以說這幾年我靠著自己摸索磕磕絆絆的走的,有時候不知道該幹什麼,從別人的話語中聽她們的父母和他們說什麼,其二就是深夜裡自己思索。可以說這個習慣真的是幫了我很多,大家偶爾可以試試,很靜心。
在孩子努力汲取一切有用的東西的時候,我的母親缺席,父親常年在外面工作,從最開始每次我爸爸回來我都特高興拉著他說一大堆話到後來麻木 ,和父親的也不親昵讓我現在在社交上有很多煩惱,沒有人告訴我怎麼和人交往,遇到什麼人該說什麼話。
今天的問題就是對我很好的舅舅回家,我沒有話聊,將來工作什麼的可能會靠舅舅。姥姥很上火,因為我見了面沒有話 ,就會說一句什麼舅舅好,舅舅再見。這讓我有些苦惱,其實不管我表現的多堅強,單親生活還是讓我心裡有了自卑,表面表現的再好,心理也不認同,害怕說錯話以至於尷尬癌,還是需要歷練。只能說單親雖然讓我不能八面玲瓏,但是也讓我更堅強了。能打倒我同齡人的事情已經很少能打倒我了。雖然我是男孩,但是也不妨礙我對這問題的興趣。
.........................................................分割線.........................................................
我出生在87年,那時候中國正是發展初期,我母親沒什麼學歷,和父親結婚後,就到隔壁的城市打工,我那時7歲,母親工作一年就過年放幾天假,會回家陪我,甚至不放假也是有的,那我就到她那去。父親照顧我讀書,所以就在我們那市裡工作,我父親是一個知識分子,有理想,但是沒辦法我還小嘛,所以當我8歲的時候,我就在我外婆家住了,開始讀小學,一年能見他們4~5次算多的。
小學讀到四年級,必須去鄉鎮讀了,我就和我奶奶生活,一直到初二。初三後開始住宿一直到大學,到工作。
我們溝通很少,我也很孤獨,那時候的我很內向,但是有句話不是說「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我開始自己想辦法改變。
怎麼改變呢:我開始模仿,模仿我認為的堅強的性格。做則不想,想則不做,多問Why,直到找到issue。
.........................................................分割線.........................................................
我們如果懂得,因為未知所以恐懼,則已知的不懼亦。
如果我們有了自己的想法,那麼別人的想法就不會影響我們的行為。
so,how to do?
自己去做,去想。
生活就是去經歷,不管已知的還是未知的,習慣承受孤獨,了解人心,煩惱就沒了~!當你內心強大的時候,你怎麼會感到辛苦。
不會迷茫和恐懼,是因為我們知道得多,看到的多,即使知道危險,我們仍去做,那是因為我想知道究竟會怎樣。
推薦閱讀:
※不能放下去世的父親怎麼辦?
※親眼目睹親人的死亡後是怎樣自我治癒的?
※生活在單親家庭是什麼樣的體驗?
※單親家庭的孩子如何避免自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