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名字。》是否有抄襲Remember11之嫌?
我並不是要指控你的名字抄襲Remember11.
該作能火我就非常驚訝:誠哥竟然也能寫出好劇本。我並沒有看電影,不過今天在微博看到了該電影的大體情節的劇透,強烈的既視感便涌了上來。帶時間差的人格交換,以及其中一方面臨的自然災害,是誠哥的電影的重要情節,在我看來和Remember11中的構思是非常相似的。
我知道這部電影能夠上映就證明了在法律上你的名字沒有抄襲,但是從技術層面,是否有所借鑒?
如果有所借鑒,那麼這種借鑒的邊界應該在哪裡;
再舉兩個例子,動畫版《穿越時空的少女》假設沒有授權的話,其情節是否構成對筒井康隆原作的抄襲?(在事實上獲得了授權)
《夏日大作戰》是否存在對數碼寶貝DA的劇場版《我們的戰爭遊戲》的自我抄襲?
這兩個例子純粹是技術討論。我認為細田守在獲得了筒井康隆的授權之後化用原作情節進行改編是完全正當的,夏日大作戰各方面都看得出比我們的戰爭遊戲有所進步,然而情節確實有些雷同。
先說總論:
沒有抄襲,這叫借鑒,還是非常優秀的借鑒.
下面大概算是隨便比較一下這兩部作品,新海誠廚最好不要看:
任何一部玩過《Remember11》的玩家都會在《你的名字》前半段感覺到無聊,這主要原因就是兩部作品身體交換的環境實在太不一樣了.
《Remember11》中男女兩邊都是危機四伏:
男主優希堂悟這邊有人暗中一直想置他於死地;女主冬川心這邊不僅墜機於大雪紛飛的雪山,而且還看到了自己遇難的報紙.
《你的名字》中的身體交換劇情是十分輕快的.女生以男生的身體幫男生和打工處的上司談戀愛這種劇情都有.男生一開始各種破壞女生的形象,在通過紙條手機交流之後也在鄉村裡幫著女生做各種利索能及的日常.
這之間的區別和兩部作品的題材、主題、主人公設定、作品定位都是有很大原因的.
題材和主題:
《Remember11》並不是一部傳統的戀愛AVG,戀愛戲份可以說比《你的名字》都要少,它是一部懸疑AVG,懸念與謎題是它的核心.當然這並不妨礙"赤受咸青"給很多玩家留下了一個浪漫的印象,這種不著筆墨的戀情反而更讓人回味.
而《你的名字》不管有怎樣的設定和發展,它和新海誠的大多數作品一樣,是一個愛情故事.
《你的名字》的主題是顯而易見的:愛情與命運.
《Remember11》的主題我不知道該說無從總結還是不能透露
主人公設定:
《Remember11》兩個主人公都是年輕有為的大學生,20歲的冬川心因為研究犯罪心理學坐著飛機要去見殺人狂,21歲的優希堂悟隸屬於量子物理學研究室.他們是成人,接觸著更寬廣的世界和想發掘更多的奧秘.
《你的名字》里,男女主人公是高中生,男主並沒有什麼特別的,女主兼村(鎮?)長的女兒和地區的巫女(我對這種細節並不認真,但大體是不會有什麼差池的).他們是學生,男主的個性描寫非常少.女主除了個性率直以外說實話也沒有顯眼的地方.女主對自己簡陋家鄉的不滿,如果放到一些日本青春文學的作家手裡可能能寫出那種命運的無力和環境帶來的陣痛感(看的時候自行帶入片岡とも和瀬戸口廉也,一下兩個鮮活的故事就分支出來了,感覺自己腦補的展看比電影本身還有趣).但這不是新海誠所能駕馭的,也不是這部電影的主題所需要的.
在男女主人公身體交換結束後的互動上,《你的名字》實在讓人哭笑不得.
作品定位:
《Remember11》是KID公司Infinity系列三部曲的最終作,也是集大成之作.雖然名氣上沒有前作《Ever17》響,沒有解密篇也令很多不願深入了解的玩家感到不滿.但該作Trick的量和深度都是系列之最.《Ever17》的成功不僅得益於完整度,還有(偽)科學與浪漫的完美結合,女孩、愛情、冒險一樣不少.但《Remember11》並不存在攻略角色和女性線路的說法,這是與《Never7》和《Ever17》迥異的一個點,可以說已經偏離了與美少女談戀愛的遊戲題材.所以它在商業意義上講並不成功.這種劍走偏鋒的選擇也給遊戲的評價帶來了兩極化,一個需要全通、全Tips看完還得回去玩《Never7》的作品,自然讓非 Infinity系列的粉絲和認為不值得為這部遊戲投入如此多精力和時間的人所厭棄.但我是另一極的叫好者,戀愛稀釋的好,不膩味不羅嗦又不失浪漫;攻略路線刪的好,《Ever17》前期的無聊日常就是因為每一個線路女主都要給她進行感情的鋪墊描寫;沒有解密篇才是解密篇,這就涉及劇透了,總之我是十分喜歡該作的.
《你的名字》也同樣,我相信如果截上兩張《你的名字》結局和《秒速五厘米》結局的圖可以更快更鮮明地吸引眼球和獲得幾個贊,但那不是我的風格.當然不止《秒速五厘米》結局的完滿這麼簡單.,《星》和《雲》以及《秒五》等其實都是在固執一個天空與宇宙的元素,而這次的彗星也沒有遺漏這點.13年的《言葉之亭》在看過《你的名字》之後完全可以定位成新海誠生涯作品中承上啟下之作,那種感情與人物互動是在一部部作品逐漸變化的.
新海誠改變了什麼呢?說普世一點兒是成長和社會化了,說難聽一點兒是妥協和商業化了.可以說《你的名字》比以往新海誠任何一部作品都更容易讓一個沒看過新海誠的人看進去,它有引人深入的開場,有俏皮的朋友,有命運和套路,甚至有小小的福利.但它缺少了什麼?缺少了新海誠那種清新之下的冷峻和孤獨,缺少了寧靜的欣賞.可以說不管《你的名字》里的星空再怎麼美輪美奐,它與《秒速五厘米》的星空都不是同一片星空了.星空變得喧鬧了,不再是一個人,整個鎮的人在看,整個國家在看,電視也開始播報了.至於彗星軌道問題之類與我們討論的主題無關就不談了.
即便《你的名字》相比其他更大眾化的二次元作品是要"世界系"一些,只不過是換成了女主日常視角.對比新海誠過去的作品,也許大部分人會覺得進步吧,就像父親看到自己叛逆的兒子終於開始和自己一起去酒場和大人們開始社交一樣.但對我的偏好來說,我是非常失望的,看這個答案看到這的人也能看出來,我這個回答是十分不公正的,因為我非常欣賞《Remember11》的選擇和突破,非常討厭《你的名字》的妥協.所以我不再說下去了,不然評論大概又會是一場黨同伐異的戰爭,對我是沒意義的.
《你的名字》的主菜是符合人們口味的,身體交換隻是一個好的調味料.在《Remember11》里身體交換勉強算得上表面的核心設定,但在《你的名字》里,相信我,還有很多設定的選擇可以達到類似的效果,只不過新海誠選了身體交換而已.
大眾意義上,《你的名字》是一部非常好看的作品,不管情侶還是親子還是青少年團體組織,都十分合適.對比新海誠過去的作品算是幼稚了一些,但對不想動腦子和喜歡更直接地表達感情的人來說,剛剛好.
而《Remember11》是一個註定淪為時代眼淚的遊戲,它是冷門體裁中的冷門題材.截至我回答這個問題時,批評空間三平台加起來登錄數才309,Bangumi登錄數397,豆瓣登錄數15,你想想有多麼冷門吧.
《Remember11》和《你的名字》這種國內還沒上映豆瓣就60000多人打分上9.2的作品是沒法比的.當然,隨著國內公映,《你的名字》的評分一定會掉下來的.現在打分的大都是新海誠的粉絲,在日本看過公映或者在網上看過盜版,自然虛高.普通的觀影人看過之後,我相信感到驚喜和激動的人是少數.我算不上新海誠的粉絲,因為除了極個別幾個創作者以外,在所有領域我都只廚作品不廚人.因為個人經歷類似的緣故,我對《秒速五厘米》是有偏愛的,所以自然對新海誠的好感在逐年喪失.
我建議看了《你的名字》之後對身體交換這個設定很感興趣的人可以去嘗試下《Remember11》,它在這個設定上的發揮因為題材和時長的緣故,自然遠勝於《你的名字》.
題外話:上一次我做"優秀的借鑒"這種評價是一個朋友問我《沙耶之歌》是不是抄襲《火之鳥》,他沒看過《火之鳥》但看到我有收藏.
當然不是抄襲,《沙耶之歌》的血肉世界是貫穿整個遊戲的,而《火之鳥》里人與機器的認知錯位只是整個大故事框架之下的一小篇而已.
手塚治虫的漫畫,特別是很多短篇,隨便一個點子拿出來擴展擴展就是一部優秀的電影/動畫/遊戲,只不過他自己明白生命和精力有限所以不做深入而已.除非是把劇情發展原封不動地照抄,一般沒人會說哪部作品抄手塚治虫的,不然的話就太多了.
絕對不可能叫做抄襲,最多是得到靈感。這點我不想說太多,其他人的看法都很有參考意義,鑒於我可能是本題目下對這部電影評價最好的傢伙還是不多嘴了 我換個角度說
曾經有個數學家,從小天賦過人,但他得不到良好的教育,於是放棄書本,自己獨立思考,自己定義了何為面積,何為體積……大家在思考中可能陷入了一個誤區:
R11:身體交換+時間錯位
君名:身體交換+時間錯位
再加上兩部作品都在或多或少討論民俗學,所以看起來十分相似,但我個人有這樣的思路:一部好的作品,往往是對大量前人佳作的解構與重構。
不妨這麼思考:
R11:靈魂交換(身份錯位)+敘述詭計(E17,當然再深究下去就涉及到森博嗣的某作品了),而且這裡的詭計除了E17已有的,還得算上它自帶的時刻表詭計
君名:靈魂交換(身份錯位)+跨時空信息傳輸+改變死亡的歷史(這一點對R11除非考慮meta要素,否則太不明顯了)+敘述詭計
黑洞頻率,觸不到的戀人……有太多作品可能給誠哥提供了解構的素材,至少我個人最大感受就是,這兩部作品殊途同歸,從不同的起點出發卻產生了相似的結果……
雖然自己也P了張破圖玩兩個作品的梗,但我個人始終是只把兩部作品當成有相似點的作品看待,就像無比平凡的男主突然與一個素昧平生的女生發生了交換,在世界的不同角落相似的兩部作品誕生了。話說到這裡也頗有幾分值得玩味的東西在,不過還是說到這裡為止吧 希望無論是誰,見到這麼好的作品,都能好好去感受體會一下,將來它一定能成為你心靈中最美的一縷沉澱
補充:偶然看到一篇專欄文章討論兩者之間相關性的,說得真的好像是那麼一回事,當然我看完後冷靜了一下覺得還是有些不靠譜的,尤其缺乏探討作者創作思路的嘗試,倒也蠻有趣的,發出來僅供參考吧:
https://zhuanlan.zhihu.com/p/24161535
http://m.weibo.cn/2155924032/4052380045314994
沒看過《你的名字》,不過如果只是人格交換,時間點問題都還好說,畢竟這些其實不是r11最強的trick,另外這兩點東西也是很早就揭示出來作為明線的,r11的強大還是在後期的「三位一體」以及優希堂悟這個人本身,甚至是最後說不清道不明的結局。這一系列的東西如果都很吻合,才能算得上抄襲。
其實,真正意義上來講,也只能勉強算是借鑒。身體互換這個話題其實已經被各種各樣的動畫遊戲乃至文學作品拉出來用了很多很多次,尤其是男女之間。
畢竟哪怕對於我來說,偶爾也會想一想如果自己適合女生會怎麼樣(23333),不知道妹子是怎麼想的,但是我覺得可能大多數男生都會有過那麼一次兩次這種幻想。而且與異性互換身體,這種題材在藝術性上很容易擦出耀眼的火花,寫出有意思的劇情。所以用的次數很多,這件事其實並不奇怪。
而大家覺得有點類似這件事,其實很大程度上是一些男女主的舉動的問題。作為半個打越老賊的腦殘粉,剛開始看到這部作品的時候也是想到了r11,原因則是男女主的反應。驚慌–&>思考–&>把握現狀–&>記筆記交流,如出一轍。但實際上仔細想想會發現,這其實是一個很貼近我們現實生活中如果真的發生這種事的反應流程,與其說是借鑒,其實我更覺得是想到了一起。而且正如很多其他的dalao所提到的,身體互換隻是r11最最表層的一個trick(其實甚至他們那個都不能稱作身體互換……)。
而且,對於精神潔癖出於正常水平的大多數觀眾來說,只要不是完全抄襲,好看(賣的多)才是硬道理
ktkrwww
君名前半段看的時候就瞬間想到了r11,之後在google找r11和君名兩個關鍵字,果然不少日本友人想到了。
任何一個玩過R11的人,都會在看到無比熟悉的劇情——互換身體,錯愕,留下筆記訊息交流——後,懷疑交換身體的兩個人,是否在同一個時間點上(沒錯這一樣是04年發售的R11的劇情)。對於沒經歷過類似劇情的觀眾而言,初次看到這樣劇情可能是不錯的驚訝體驗;對於經歷過類似劇情的觀眾而言,這則是一次印證隱秘猜測的體驗。也像R11一樣,時間的揭露,不過劇情高潮的開端。真正的背景舞台交代完畢後,才是演員發揮的時刻。
如同當年星際穿越那句牛頓第三定律告訴我們,總得留下點什麼,我們滿腦子想的都是e17的阿基米德一樣;君名和r11也如此。然而對於一個熱衷於類似劇情的觀眾兼玩家而言,相同的trick實在常見;meta遊戲的玩法算不算抄襲?——如君彼女和undertale。敘述性詭計模糊人物,時間,空間的手法算不算抄襲? 浩如山海的敘詭作品核心trick大同小異。
只要再演繹的精彩,主題劇情人物不同,我個人認為手法無妨——畢竟,要說手法,主角遭遇困難後失去彼此信任,然後在失去信任的時候又被命運強行湊到一起,之後再獲得信任,這種手法幾乎所有作品都存在;無論是動物城還是美隊3,但這不影響它們的成功。
不僅抄襲了R11,而且還抄襲了《父女七日變》和《民王》,我可以這樣說嗎
沒毛病(圖作者@沈豐偉)
香港上映日期11.11……
如果是1.11就有意思了~
開宗立派INFINITY,拾其牙慧者無不大紅大紫。
包括但不限於:
IN系衍生物(KID餘孽的事怎麼能算抄呢)
涼宮春日(可以這很CURE)
你的名字(迫真赤受咸青)
星際穿越(反向跳船日神仙)
……
真愛粉早已看淡,才沒有什麼微妙的心情。
(但是我拒絕!Infinity is your dad!
--------------------------------------------------
12月4日觀影后更新:
內核上完全不同——
你的名字:boy meets girl的有愛故事。
Remember11:螻蟻算計神的扭曲故事。
設定有即視感,抄襲肯定不至於,借鑒我感覺還是有的——
人格交換,勉強算常見設定;
雙線時差,這就非常少見了;
人格交換+雙線時差+一方災害+大限將至+輪迴拯救,真的很難不產生聯想。
結局就不說了,一切都是皮格馬利翁的選擇。
誠哥搞黃油起家的,從R11汲取靈感再正常不過了。
當然這也沒什麼,強悍如打越×中澤也不能免俗:
R11借鑒了西澤保彥《人格轉移殺人事件》;
E17借鑒了森博嗣《只有兩個人的世界》。
這部動畫的重點並不是科幻懸疑,就像饅頭卡的重點並不是輪迴穿越一樣。
少糾結設定的雷同,多關注內核的情感,才是正確的觀影方式。
希望大家都能從中收穫感動。
--------------------------------------------------
Ever17元年更新:
MD笑死我了hhhh
應該是致敬,連「沙耶香」的名都出現了,這是REMEMBER11的核心詞啊!
利益相關:INFINITY死忠粉,新海誠死忠粉。所以不用擔心我會偏向哪一方。
先說結論:從任何角度去判定,都不算抄襲。除非誠哥自己說是玩了R11後得到的靈感,否則連借鑒也算不上。只能說他們巧合的選擇了同一個梗來作為故事的引子。
(以下,我要開始劇透了)
是的,身體交換是一個梗,而這個梗又只是兩個作品各自的引子部分。
翻翻美國科幻黃金時代的作品,會發現絕大多數的幻想作品的套路都被那幫腦洞奇大的人寫出來過了。交換身體/靈魂/身份這個梗好萊塢也不知道用了多少次。就連藤子不二雄老師在哆啦A夢裡,都寫過這個題材的單元劇。R11並不是首創,所以在R11里,交換身體這件事也只是作為比較有趣設定。出現在故事的最表層(打越和中澤恐怕也並沒有為這個點子而感到欣喜或者自豪)。R11的核心還是打算延續E17的點子——挖一個陷阱,把讀者拉進來成為遊戲最重要的一部分。可惜因為種種原因,這個核心並沒有表述完全,遊戲中近乎爛尾,遊戲外在FANS的研究和補完下,才能看到一個大致的形態(想想為什麼在故事的開始,遊戲要用敘述詭計讓玩家誤認為屋頂上的人的身份呢 ww)。
而《你的名字》里誠哥也只是把身體交換這點作為一個契機。R11好歹還根據交換設計了不少緊張的劇情。誠哥則是一筆帶過。兩個人飛快的就了解了現狀並且開始友好的交流。電影的重點實際在於誠哥所擅長的「距離感」(是的,當敘述詭計里的三年包袱抖出來的時候,距離感撲面而來),以及對這種距離感的破解(這也是誠哥自我突破的地方)。
對於所有玩過R11的觀眾來說,在觀影過程里會想到R11簡直再正常不過了(我也想到了)。但這和抄襲什麼的全無關係,至少對我來說。打越中澤和誠哥能想到同一個梗去。作為FANS我是十分開心的。
題主的第二個問題「這種借鑒的邊界應該在哪裡」是比較難回答的。因為題主所問的顯然不是法律上的邊界。而是我們心中的那桿秤。對於這點,我只能很玄學的表示:借鑒是否過界,對於兩部作品都看過的觀眾來說,應該是能感覺出來的。畢竟若是以致敬的態度去借鑒,那麼作為創作者,毫無疑問在情感上會表達出對原作的崇敬,這種崇敬感會通過作品傳遞給讀者。很多時候創作者還生怕讀者沒理解到自己在致敬什麼,要拐彎抹角的提示一下。而若是以抄襲的態度,反而會極力避開任何有關原作的信息。恨不得把除去自己要抄的那個精華點之外全部改頭換面才罷休。這其中的微妙差異,只能各自體會。
當然,也有一種情況是兩邊恰好同時用了一種套路。嗯,這個與借鑒致敬抄襲都無關,只是不幸的撞梗了ww這個……人格交換這個題材真是用的太多了。而且僅就交換這一點而論,R11和你的名字也有很明顯的區別(看過的自然知道)。非要說的話,R11的人格交換倒是更像西澤保彥《人格轉移殺人事件》的玩法,後者是一部寫於1996年的小說。R11有「借鑒」這部小說嗎?那我就不知道了。
之所以R11被拿出來和你的名字做對比,可能是因為在我所認知的範疇內,R11是泛二次元人群中知名度最高,逼格最高,形象也比較豐滿的一部相關題材作品。但講真我覺得別說抄襲,連借鑒都算不上,定為成「一定程度的撞梗」可能更好。
我贊同 @徐耀 的這段論述:但在《你的名字》里,相信我,還有很多設定的選擇可以達到類似的效果,只不過新海誠選了身體交換而已.
按我自己理解,你的名字里需要的是這樣一個狀態:心很近,距離很遠。這的確有很多種設定可以做到,並且我肯定它們都能找到一個「借鑒」的原型。
所以說冤枉啊。
不過我對這部影片評價是很好的,說前面平淡無趣,我不贊同。恰恰是這種對日常生活的明快處理,才能更好的服務於一個愛情故事。R11的人格交換是故事線索,但更多的也是認識世界的一條線,沒人真的關心男女主會不會擦出愛情火花。這種雙方都隨時可能翹辮子,還有莫名第三者的環境滋生不了愛情,或至少滋生不了通常意義的愛情。如果是這樣的話,電影海報也就不用寫「一起看吧!」了。
概括一下:1、都叫人格交換,但其實內容並不一樣。
2、它們服務的故事內核不一樣。
3、它們的處理方式也不一樣。
4、而這就叫抄襲是很沒意思的,我覺得說借鑒可能都過了。
其實我覺得《你的名字》更像《Life Is Strange》
亂七八糟邏輯存在奇怪問題的世界線+奇奇怪怪的超自然+一個要完蛋的世外桃源一樣的小鎮的愛情故事
這不就是life is strange么????
不過結局比Life Is Strange好多了
僅僅是兩個故事的設定有同構性,這一點不足以作為抄襲的依據。
只不過作為r11的玩家,確實有跳戲的感覺。
我正在看,馬上就聯想到R11了……然後隨便百度了「你的名字 remember11",然後就找出一堆鏈接,第二個就是知乎,真是醉了
什麼叫做抄襲,這是neta!這是借鑒!這是致敬!
說實話 感覺尷尬極了 感動都被拋至腦後
但是你要我開口說XXX抄了 我是不敢的
畢竟R11大失敗www
抄襲與借鑒有一個很重要的分界線,就是細節,R11沒玩過,所以不懂裡面關鍵點。如果劇情關鍵轉折點都一樣的話,可以算抄襲了。
剛剛終於拉著同學一起去看了上映的。佔個坑,終於能來自己回答了
在豆瓣打了個3星——7分,原本打4星的,想了想插入MV有點太多了,頗有被四娘傳染之感,扣一分
等我整理一下思緒來仔細說說
沒有 僅僅是設定像(況且這設定爛大街了吧)
不然就是抄襲二字的定義有問題
世界觀或者故事結構相似的作品其實相當的多。
大體的設定決定了,很多故事都是水到渠成的。也就是說,你們設定相似了,很多情節也會相相似。重要的是,後邊的作品能不能在前人的基礎和框架上帶給觀眾新的感受。
比如這個我在電影頻道看過兩次的電影。
只有男主能看見女主。然後有男主去找女主的母親聊天,女兒就站在旁邊之類的情節。
那麼《未聞花名》的劇本有沒有受到這個小說改的印度電影的影響呢?
不過看個日漫總跳戲到阿三那邊的感覺很奇妙。
類比一下大概就是這樣的關係吧:
《基督山伯爵》——《連城訣》
《Fate》——《爵跡》
《魔法少女小圓》——《結城勇奈是勇者》
《Remember11》——《你的名字》
法律上不算抄襲(是的,就連爵跡也不算),道德上就看你個人的潔癖程度了。其實很多這種抄劇情架構、抄設定的作品,被噴是因為抄都沒抄好,相似性反而不是重要問題。抄的人少時叫借鑒,抄的人多那就叫套路了——現在的套路作品,其實也可以看做是在抄嘛。
模仿 R11 的劇情架構,做個成功的動畫電影,個人認為沒什麼不好。期待以後能有高手把 Ever17 抄到熒屏上(天啦嚕,這可怎麼抄呢?)。推薦閱讀:
※如何解釋白色相簿2CC中前期階段小木曾雪菜對北原春希的執著? ?
※想玩Galgame,H的地方也想看,但是每次玩到又想擼,怎麼控制?
※如何評價《女裝學園(孕)》這款遊戲?
※如何評價 Visual Art"s / Key,以及其業界影響?
※《命運石之門》裡面有哪些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