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人適合讀博士?


這是我的勸退文。但我很不贊同當前主流的勸退理論。

我的觀點是,是否該被勸退與所處學科無關,與當前科研是否順利無關,與智商、學習成績、家庭收入關係不大。但它與另一些因素強烈相關:性格、價值觀、訓練環境、期待的生活方式。勸退的反面就是適合讀博士的人。

對於已經讀博的童鞋,我提倡一個簡單的標準:如果在讀博過程中長期感受不到精神上的幸福感,就應該認真考慮是否繼續。不急聽我解釋~

(〇)學術精英不等於社會精英

考慮讀不讀博士首先要明白博士是神馬。中國一千多年來都在通過自上而下的考試選拔人才,只不過古代叫科舉,「學而優則仕」;現代叫高考,「知識改變命運」。新中國學習蘇聯的結果是,大學本科教育以專業知識和技能為主,碩士、博士是本科之上更深入的專業訓練。這套模式給人的印象是:本、碩、博分別對應初、中、高級三種學位,博士是比本科、碩士更高級、更重要的社會棟樑。

但是,在西方國家,尤其是在美國,事情不是這樣子滴。

美國的綜合研究型大學一般分為三個部分:本科生院、研究生院、職業學院。名校本科的主要培養目標是社會各行各業的領導者,而不僅是(實際上主要不是)學者和專業技術人員。例如在耶魯,本科教育的重點是 liberal art education,就是用一系列遍布人文、社科、自然科學的基礎課程來培養學生的語言、邏輯、寫作這些基本能力。多數學生大二結束後才會確定主修 (major),理工類要求的主修課程深度一般也略低於國內的專業要求。原因不難理解:大部分社會精英並不需要精通量子力學或希臘戲劇,對他們來說更重要的是一般的讀寫、分析、交流溝通、團隊協作,還有對社會的理解等。耶魯的本科畢業生大部分會選擇諮詢、金融、管理、創業這類收入高、社會地位高、但對專業知識要求不那麼高的職業,只有20%左右在畢業後直接深造。

深造的一條路是職業學院 (professional schools) ,例如醫學院、法學院、商學院等。職業教育訓練學生某項專門的職業技能(如醫學、法律、工商管理......),為這個方向的職業發展做準備。另有一些本科生會申請研究生院 (graduate school)。當前,美國研究生院的碩士項目也多以職業導向為主,比如計算機、統計、工程、經濟等專業的碩士,重點是學習而非研究。博士項目 (Ph.D.) 則是明顯的學術導向——博士主要培養學生成為科學家或人文學者,而不是從事高收入的社會職業;博士教育的主要內容是創造新知識的研究訓練,而不是學習和應用已有知識。

在計算機、電子工程這類研究與應用緊密結合的高新技術產業,不少企業會聘用很多博士畢業生組成高水平的研發團隊。這些學科的博士生畢業後除了能在學術界工作,也容易在業界找到職位。但除此之外,大學裡的大部分研究(尤其是基礎學科)與實際產業的關係都不大,大部分博士生的研究能力不能直接轉化為職業競爭力。美國大學對本科、碩士和各種職業學生一般都會收取高額的學費,因為攻讀這些學位可以被視為一種對未來職業發展的投資;但是Ph.D.項目大多都免學費且有全額的生活津貼,因為博士生最主要的身份是科研系統中的初級研究人員。讀博不是一種職業投資,而更像一份有報酬的學徒工作。另外,耶魯在錄取本科生時除學習成績外會特別在意學生的課外特長、社會工作、領導力培養等,因為在挑選誰更有可能成為未來的領導者時,個性特長和社會資源往往比讀書考試更重要;但在錄取博士生時,研究能力基本是唯一標準。

總之在美國的大學中,本科生院、研究生院、職業學院各司其職,職業教育和學術教育是分開的。博士不是本科和碩士的延續,它的培養目標不同,沒有很多幫助學生職業發展的功能。

當前中國大學的改革主要在借鑒美國模式。國內的職場也越來越開放成熟,會更多關注應聘者的實際能力,不再唯學歷論。所以,現在國內的博士也在慢慢還原西方博士原本的樣子,成為純粹的學術學位,附加功能越來越少。因此,我們需要想清楚,自己究竟更想做社會精英(職業精英)還是學術精英。如果不是想做科學家或人文學者,除非在極個別應用學科,不要讀博士(即使在極個別應用學科也不要輕易讀博士)。並且這個問題要及早想好,不要因為臨近畢業對自己未來沒有明確的打算就讀一個「更高」的學位,再在學校多待幾年。讀博是少數有志於學術研究的人需要經歷的特殊訓練,不應該成為很多人的默認選項。

(一)是否欣賞科學的「性格」

如果感覺自己對學術界興趣更大,接下來我們需要認真確認這種感覺是不是真的。首先的首先是一個價值觀問題:我們應該認真考慮,正直、平等、懷疑精神、創造力這些科學的「性格」對自己來說有多重要?我們是否發自內心地欣賞這樣的做事方式?我們能否從中得到很強的幸福感?為此我寫了另一篇回答:做科研的人自己覺得幸福嗎?

(二)科研不同於競賽

從小就聽爸媽說:只有好好學習,才能考上好大學,找到好工作。在學校里,學習好=考試成績好,而且比分數更重要的是排名。中國的基礎教育越來越像一場十幾年的競賽。除了個別的幸運兒能在真正注重素質和個性發展的家庭和學校里成長,大多數學生的根本任務其實並不是學習,甚至都不是考高分,而是努力考得比別人高。更有趣的是,這場競爭中大家追求的不是具體的好處,而更多是一種「勝者榮耀」——名校的光環、父母老師的讚揚、同齡人的仰慕、對自己未來的憧憬等等。但這種成績崇拜的一個結果是,有很多大家眼中愛學習的好學生,其實他們最喜歡的不是知識,而是在競爭中脫穎而出的優越感。

說這些不是為了批評中國的教育模式。相反我覺得這是一種很正常的現象,因為高度競爭的環境中就是容易產生由好勝心而非純粹熱情驅動的優秀。迷戀優越感的「好學生」在美國名校里也不少,美國的精英教育為此也沒少受到批評。一般來說,熱愛競爭、求勝欲強大的人更容易有出色的事業。但據我已有的觀察,僅靠好勝心很難讓人長期堅持科研。

想在學術界立足必須經過激烈的競爭,但這種競爭更多體現在對資源的佔有(搶經費、搶教職、搶文章)而不是研究本身上。科研說到底是一種創造性工作,花樣多,標準少。除了一些熱度高、門檻低的領域(如機器學習、基因編輯、石墨烯、納米材料等)容易出現浪潮外,大多數研究者日常面對的直接競爭都不算很大。一般來說,如果有兩三個水平接近的團隊用相似的方法同時瞄準一個問題,這在學術界就已經算「驚心動魄」了。科研的常態是一種略冷清的修行,一個博士生傾注幾年心血研究的問題全世界可能就只有十來個人關心。即使研究有了進展,個人也不會得到很多實際的獎勵。這樣一種難度大、周期長、回報低的工作,難免會讓長期把勝者優越感作為最大動力的人感到失望。

我建議每個人,特別是從小習慣了優勝者身份的「好學生」們,在讀博前一定要想好:自己真正喜歡的究竟是科學本身,還是脫穎而出的優越感。如果是後者,讀博要特別慎重。大多數的學術競爭遠不如職場或法庭上的較量來得直接刺激,回報更不知道低到哪裡去了。我們經常能見到基礎極好、一直被大家寄予厚望的「大牛」選擇離開科研,進入金融、諮詢、法律、IT或創投圈。他們決不是能力不夠,而是在實驗室修行了幾年之後,發現還是高競爭、高回報的職業更能給自己帶來成就感。留下來的,更多是不那麼急於成功,能享受知識探險中起伏過程的人。

此外,有些童鞋雖然對科學本身興趣不大,但還是想留在學術界,希望努力刷論文攢成就最終混個教職。我個人非常反對這樣做。不說那些學術精神的大道理,這也明顯對個人發展不利:在學術界脫穎而出需要極大的付出,而且機會很少。既然不喜歡科研,如果能早點找到自己喜歡的工作,把這些精力放在職場上,多數情況都能取得更大的成績,而且既促進了產業的發展,也改善了自己的生活。同理,以後不想做學術,但指望把讀博做個跳板為未來職業加分的想法也是不划算的。科研(尤其是基礎科研)是典型的非營利行業,大金字塔形的組織模式更決定了大家都看得見的成功僅屬於塔尖的極少數人。在科研中只會追求成績的人很難幸福,也很難堅持。只有有了純粹的精神號召才能幫我們克服種種現實的壓力。一旦失去了這種號召,也就不再有在學術圈長留的理由。

(三)科學家不只是聰明人

在國內,大家總覺得做科研首先要智商過人。其實美國人民的想法也差不多。和實驗室的小夥伴們出去玩,路人如果知道我們是 physicists 後的第一反應也大多是「Oh, you guys are smart」。如今我真的覺得這是一種對科學家的刻板印象(stereotype)。在真正的科研中,興趣、耐心、毅力、動手能力、溝通能力等很多後天培養的素質都遠比多一點或少一點的聰明更重要。

在中國,一直到大學本科,理工科的主要選拔方式都是做題考試。接受知識快、記憶力好、邏輯思維強的學生容易在紙上的較量中勝出,成為大家眼中的明星。但是,大多數科研和考試很不一樣。理論是大量具體經驗的總結和抽象,它更乾淨優美,容易且值得傳承,是基礎課的主要部分。但是如果想在已知與未知的邊界有所開拓,大部分人都必須陷入各種混亂複雜的具體問題中。除了少數抽象的理論研究外,真刀真槍的科研最需要針對某一類問題非常專門具體經驗和方法,而不是通用的邏輯演繹。科學家能有新的發現並不是因為有全人類最高的智商,而主要是由於他們潛心多年掌握了一些全世界只有百十來人才會的獨門絕技。這些前沿小眾的經驗很少會被系統總結,我們只能在實驗室裡面對具體問題一點點積累。這個過程通常漫長而枯燥,伴隨著無數的失敗和重複,入門需要五六年(一個博士),精通可能需要一二十年甚至半輩子。而且這個過程不會因為誰「才思敏捷」就變得輕鬆很多。據我這兩年的觀察,在實驗室中進步最快的一般是最善於在真實世界中觀察、思考,擅長理解和解決具體問題,善於合作、交流的人,而這些恰恰是不少在考場上勢如破竹的「好學生」的軟肋。

對不同的領域來說,出文章的速率其實能挺好地反映各自的艱辛。五年發一篇文章需要經歷的挫折沮喪和一年發五篇文章還是很不一樣的。但無論什麼樣的研究背後都少不了失敗。我們甚至可以說,大多數科研是一種以失敗為常態的工作,決定讀博前我們必須為此做好心理準備。好幾位老師都對我說過,做研究最出色的人往往都不是當初看上去最「聰明」的。其中一個原因是,「聰明人」中有相當一部分抗挫折能力不強,他們習慣了在學校里一路領先,也習慣性地要求自己的付出必須立即有很高的回報。然而,在科研日常中各種經驗、凌亂以及不可避免的重複和失敗面前,他們突然失去了一直以來作為成功者的快感,覺得科研混亂、無聊,無法施展自己的才華。不少人都會因此離開學術,進入職場。所以,考慮是否讀博時,我們也該想想自己究竟願意為此有多大付出,願不願意放下架子、弄髒雙手一點點積累。如果不願意,至少應該遠離實驗,選擇一些邏輯性強、動手少的理論研究。好消息是,做這樣的理論研究(特別如果結合應用需求)眼下在學界和業界都更容易發展。

(四)是否有好的訓練環境

除了個人的主觀追求,從事科研一定一定要有指導、激勵自己不斷進步的良好環境。期望在不好的環境中「出淤泥而不染」、通過自我奮鬥實現逆襲是不現實的,因為傳承、交流在現代科研中扮演的作用根本不是天賦或自我奮鬥可以取代的。盯著歷史中的少數特例也沒有意義,因為我們沒有理由期待特例會發生在我們身上。

關於這個問題,我兩年前剛讀博士的時候寫過一個有點青澀的回答:科學研究中「天賦」和「後天訓練」哪個更重要

有人覺得我說訓練重於天賦是在播撒科研面前人人平等的雞湯,其實根本不是。相反,我認為人與人最大的不平等就是成長環境的差異。這不僅在學術界,放到更廣的社會中都基本適用。從小到大,是我們身邊的環境更多地決定了我們成為什麼樣的人。想要獲得好的成長環境,要麼依靠父輩、祖輩甚至更早的積累,要麼只能用過人的付出盡量爭取進入更好環境的機會。有人說只有富人家的孩子才該讀博士,但我並不認為是錢的問題。事實也不是這樣,而是在尊重知識、鼓勵創新的家庭中長大的孩子更容易走上學術之路。我不知道我們實驗室的美國同學們有誰出自富豪之家,但他們的父母大多都受過非常好的教育,很多都有博士學位,從事科研或技術創新工作。他們中好幾個七八歲就開始拆裝電學儀錶,有的四五歲就聽爸爸講核反應堆,有的五年級就一年能看一百多本書,有的七歲照顧弟弟的時候就給小朋友講光學(小朋友好可憐)...... 對他們來說,研究從小就是一種習慣。而相比之下我則是從祖國西北的普通家庭一路跌跌撞撞到了紐黑文,雖然現在和他們做了同學,其實在素養、早期基礎的很多方面都明顯不如他們。說這些一方面是想強調環境的重要,另一方面也是想說,任何人眼中都有一群基礎遠比自己好的人,起步晚並不是放棄的理由,關鍵是要能身處有助於自己接近夢想的環境里。如果想趁年輕多折騰幾年,挑戰一下原本不屬於自己的事情,結果很可能也並不太糟。

(五)能否接受科研的工作和生活方式

最後,不管其他條件多麼合適,做學術的年輕人總逃不過下面幾個實際問題:

教職和經費短缺:美國是世界上科研投入最大的國家。但是肉多狼更多,教職和經費的競爭一代比一代激烈。不少學科培養的學生遠遠多於新增的職位,供求關係的失衡已經是結構性的。尤其是在基礎學科,大量高水平的博士後找不到滿意的教職(我們系已經有做過博士後的秘書了),無處施展能力。越來越多的中國留學生也因此選擇回國。當前,相同的能力下,在中國得到好教職會更容易一些。這些年中國的求賢若渴一方面也是因為國內長期以來高水平科研人才的缺乏。但這種緊缺是暫時的,在不遠的將來也將飽和,因為任何國家都沒必要也沒辦法養活過多的科研人員。所以,上哪兒找工作基本是博士生和博士後面對未來最不確定的事。

收入低:學術界的工作雖然極具挑戰性,但由於直接經濟價值不大,收入會明顯低於同等水平的業界工作。例如,比較優秀的數理和工程類博士畢業生面對的博士後與業界職位間經常會有兩到三倍的工資差。即使是過五關斬六將才在美國名校得到一個珍貴教職的助理教授,其收入也通常低於剛入職的程序員,更遠低於律師或醫生。不過,讀博的工資讓我們一個人過個簡單的生活綽綽有餘,傷害主要是比較帶來的——一方面是與不做學術、付出不如自己但收入遠高於自己的同齡人比較,另一方面也是與自己的收入預期比較。說到底這又是一個價值觀問題:我們當下的人生目標是什麼?對物質生活有多高期待?如果要求不高,讀個博未嘗不可。如果把成家立業作為二十到三十歲之間的首要任務,做科研恐怕就不能那麼安心了。

工作時間長、壓力大、地方偏遠(部分):科研沒有朝九晚五的固定上班時間,但也經常沒有下班的概念。有時候我真的會羨慕已經在工作的同學可以自由支配晚上和周末,不用總為工作操心。另外,好的學校或實驗室經常在偏遠的大農村。在村裡呆久了,進城見到大片的霓虹燈都會讓人有點激動。我身邊也有因為喜歡城市生活而放棄名校教職的人。我們的工作環境也很少像寫字樓那麼舒服。很多物理實驗室都沒有窗戶,而且噪音很大,呆久了心情經常會莫名地壓抑。很多探測器、望遠鏡都修在特殊的地方,沙漠、深山、礦井、甚至在南極的都有。生態、地質、考古等學科也都需要野外實驗。但這些艱苦條件對研究來說都是必須的。

工作壓力大的一個直接後果是影響生活質量。如果專心學術,人的社交圈一般都會變窄,也經常不得不犧牲一些興趣愛好,生活相當簡單。發達國家給人的感覺是,努力學習、誠實工作的人很容易有安逸滋潤的生活,只要別自己和自己過不去,想做藝術家、科學家這類奇怪的工作。也許精神收穫就是需要用一定物質收穫來交換的吧。

不寫了,再寫就要被自己勸退了......

以前看過一個讀博和結婚的有趣比較:

在美國,

大約一半博士會退學,大約一半夫妻會離婚

博士從入學到畢業平均 6-7 年,夫妻從結婚到離婚平均 8 年

都從一個 proposal 開始

高潮都是一個需要穿著長袍參加的儀式

……

最後舉這個段子是想說兩件事:

第一,像婚姻不幸福就該離婚一樣,讀博不幸福也應該儘快結束,不要瞻前顧後、壓力太大、內心愧疚,因為不幸福的並不是少數。離開不是叛逃,而是找到真正適合自己的職業從新開始。相反,在實驗室渾渾噩噩地混日子才是在逃避現實、消磨青春。

第二,像結婚一樣,讀博也要慎重,因為讀一個博士需要的付出一點也不比結一次婚小。


1. 喜歡做研究,以下所有點的權重加起來也無法跟著一條相比

2. 知道自己想幹什麼和在幹什麼,而不是與此相反的「不知道自己該幹什麼而只好讀個博士」的非常遭的狀態

3. 內心強大、獨立、自信,至少別太容易抑鬱

4. 「知道自己不知道」,對知識和技術保持敬畏

5. 最好沒有什麼經濟壓力,也最好少些倫理綱常上的束縛

6. 合理懷疑,不管是對別人的研究還是對自己的產出,以及對學術上的懷疑抱有平常心

7. 自律

8. 樂意犧牲掉一部分自由,在研究的同時順便獲取一個學位

9. 以及最次的,在有一定的知識基礎的情況下,最好有些天賦。但是其實「喜歡」這件事兒本身就是最大的天賦了,可以推進各種知識的積累、邏輯的訓練、科研嗅覺的培養

10. 認為該不該讀博士和性別有關的人、對於自己該不該讀博士拿不定主意天天需要徵詢別人意見的人、在讀博士期間抑鬱癥狀逐漸加劇的人、期望有人一直教給自己東西的覺得可以依賴導師的、對自己擅長做什麼或應該做什麼沒有主意的人、認為博士頭銜是一種應該刻意追求的榮譽的人,恐怕(暫時)不是很適合讀博士


首先,其實99%的人都不適合讀博士。

過去讀書能光宗耀祖的觀念已不合時宜,讀博的真相是又苦又窮又枯燥,就是苦其心志勞其筋骨但天還不一定降大任於斯人也。

讀博的時間成本非常高 ,不僅因為讀博3-5年這比較長的時間投入,而且博士畢業時的年齡會很尷尬,許多企業更偏向於精力充沛的年輕人,比如華為最近就裁了一批35歲的員工,所以這段時間去掙社會經驗可能更划算。

但既然有人覺得讀博是個選擇,選擇於人都像圍牆,糾結要不要進牆可能有以下3種,看看自己屬於哪一類。

a. 確定科研方向就是你的真愛

恭喜,你屬於少數的1%,快去聯繫導師吧。

b. 讀博是你的一種手段

比如,你以後就業想找高校教職,或者想去的企業有博士文憑會大大提升你的競爭力和上升空間,那也可以讀。

有個明確目標的好處在於,以後想退的時候就想想當時為什麼讀。

「一個人知道為什麼而活,那麼他就能忍受任何一種生活。」

c.沒想好,就想讀讀看

抱著「也許讀著讀著會發現自己挺合適」的心態去嘗試,不是不可能成真,但是幾率渺茫。會在艱難的磨合期中,找不到堅持的理由,越來越不懂自己當初的選擇。

這是一種「無由計劃(Ultimate Vanity Project)」的做決定方式,即開始一項行為動機不明確的計劃。這種做決定方式其實是對自己不負責任,把未來託付給不可掌控的未知,不建議讀。

但萬一還是不死心,覺得自己就是那1%呢?

那再來,可以看看自己是否具有以下3種素質,即使沒有動力,這些素質也能幫助你讀完~

1)抗壓力

畢竟讀博的日常就是崩潰,文章發不出來,結果算不出來,實驗台又出bug了,這些都很正常。另外,和導師的定期meeting壓力也很大,尤其是沒有進展的時候…_(|3」∠)_

2)有耐心

就是坐得住,因為要做的東西沒有套路可尋,不知道有沒有答案,也不知道怎麼才能找到答案,就要自己耐心去試錯,耐心去探索。

3)自律

過程漫長,需要自己安排時間,你可以選擇朝九晚九,也可以選擇坐班兩小時玩耍一整天,所以能控制自己很重要。

平時聽到身邊有小朋友要讀博士,我都會笑著說,誰這麼想不開,讓他來和我聊聊,我來勸住他。

這不完全是一句玩笑話,回想自己讀博幾年的磕磕碰碰,還是希望身邊朋友能對這麼一個重要的決定慎而又慎,多收集一些信息再做選擇。

做一個,適合自己的選擇。


作為一個每天嚷嚷著想要輟學的博士新生,這是我在英屬哥倫比亞大學開始讀博的第38天。

第一次正式與導師見面的時候,聊起了他曾經在牛津的學生,提到大家都去投行工作了,導師問我:

"Why don"t you go to work in banking?"

沉默一下,我笑了笑說:

「That"s a good idea !"

上周回到英國,那些已經開始工作了的同學, 請我在米其林一星的唐茶苑吃了晚飯,主動付了賬單。同年畢業,已經開始在倫敦工作了的他們,起薪至少50K英鎊,多的甚至可以達到70K英鎊。

讀博,就是一個看著你身邊的人變得越來越有錢,然而你自己卻越來越窮,窮到只能靠知識充饑,一個漫長而又難熬的過程。

如果你能忍受這個過程,沒有任何經濟上的壓力,物質上過度的需求,也許,你比我更適合讀博士。

去年這個時候,也是剛開始準備申請博士的時候,諮詢了身邊的很多人。當時我暑期項目的的導師Dr. David Seifert 問我,

「Why do you want to do a PhD?"

我說了一堆,大概就是想要培養自己做科研的能力,希望以後看待事物和處理事情有更嚴謹的態度。

他說,愛麗,其實這些能力,你在牛津的這四年已經得到很好的訓練了。沒有必要為了一個博士的頭銜,再去浪費自己的青春。有很多人,甚至是那些在牛津考試中每年平均分都95分以上的人,都讀博讀得很吃力。

我說,「你說的那個平均分95分的人,是你自己嗎?」

他笑了笑,沉默不語。

讀博,不同於考試,善於考試的人不一定能取得很好的研究成果。如果,你沒有那麼急功近利,幾年的研究並沒有成果之後,依然可以微笑著面對生活,那就大膽地去讀吧!

這讓我想到了最近看到關於讀了7年博士的唐曉琳的報道。知乎用戶:如何看待美國猶他大學博士生唐曉琳被證實已死亡?

博士,有時帶你進入的並不是一個普通的大坑,而是絕望的深淵。

如果,你只是單純的為了讀博士而讀博士,只是為了這個Dr. 的頭銜,那也許,你比我更不適合讀博士。

提到唐曉琳的事情,突然想起一個小插曲。

去年感恩節在比斯特購物的時候,遇見一位很聊得來的訪問學者,她說,你性格這麼開朗,能夠自己緩解壓力,應該挺適合讀博的。

然而,就連我自己都不知道,我的笑容,在我讀了博士之後,還會持續多久。

但我堅信一件事,正如我臨走前在andrew wiles building 的窗戶上寫下的那句話,

「Aili is the best."

也許我不是最優秀的,但是和之前的自己比,就是最優秀的,那就夠了。如果讀博士的每一天自己都在進步,那這四五年,讀下來也是值得的。

昨天和導師的另一個學生聊天,他問我,為什麼牛津大學畢業會來到這裡讀博?

我說,兩年前,我們的導師C從牛津離開的那一天,我在考場外面見他最後一面的時候,我對他說,

I will find you somewhere.

兩年後,我從英國,一路追隨他到了加拿大。

我說,我並不在乎自己這個博士頭銜,我只是單純地對C的研究課題感興趣,想把這個問題解決,想明白。而且,我去年暑假未完成的的研究課題,我覺得C的這個演算法剛好可以解決。

也許,一年,或者兩年,我就能把這個項目做好,那個時候,也許,我就會離開。

其實,學術研究中所得到的精神上的滿足,並不是金錢可以買的到的。如果你喜歡通過解決難題,在一個牛角尖鑽來鑽去,那麼,讀博,也許是你的最佳選擇。

身邊有這樣一個大神,畢業之後在劍橋某家公司做網路安全。有一天,他facebook給我發信息說,

愛麗,我覺得我的工作一點兒挑戰都沒有,很無聊,我想自殺。

後來,在我準備博士生的qualifying exams 的時候,每天跟他討論討論數學題,終於讓他能開心點兒,再後來,我們討論的是如何幫助他申請一個博士。

對於有些人來說,一刻也不願停止思考,正如博士,似乎一刻也不願停止工作一樣。

曾經在牛津的大tutor這次和我見面的時候,對我說,

Mathematics is a lifestyle.

對我而言,PhD is also a lifestyle. 如果你喜歡這種生活方式的話,就勇敢地去讀博吧。

最後希望,那些無論是充滿著希望,還是徘徊在絕望的深淵邊緣的博士生們,無論學術成果怎樣,都能開心地面對生活。

註:轉載請聯繫答主

如果你對我關於數學方面的live 感興趣的話,請關註:

從趣味奧數到計量金融面試

如果你對我其他的回答感興趣的話,請關註:

在好的大學裡上學是一種什麼感覺?

有哪些讓人相見恨晚的 MATLAB 命令?

有哪些學術性強的笑話/段子?

你最喜歡的數學定理是什麼?

如何評價清華附中校長王殿軍叫停女兒奧數?

為什麼做數學題時,自己想不出來,而翻到後面看答案解析時卻全都能能看懂?

你有哪些在考試或競賽中現場推導一條新定理,使用其答題並回答正確的例子?


首先,很難事前判斷一個有意向讀博的人適不適合讀博,否則也不會有那麼多人讀一半跑路了。如果很想讀,就試試,大不了讀兩年發現自己不是這塊料就拿個master走人也不虧嘛(逃

總的來說,如果以學術為終身追求而讀博的話,有兩種人比較合適。一種是自我為中心,不在乎多賺錢,夠用就行,也不怎麼在乎別人的評價,滿足了自己的求知慾和創造欲就開心。這種教授一般帶幾個學生,搞一些比較冷門的方向,隔幾年憋一個大成果。

另一種是人際關係好,表達能力強,有協調組織能力和管理能力的人。這種教授一般有一個大實驗室帶一車學生,說不定下面還有小老闆,一年發N篇論文灌到飛起。

目前在美國兩種教授都能混的挺滋潤,在國內第一種相對會比較苦。

如果以畢業找工作為目的讀博的話,需要根據具體專業分析。對計算機來說,讀不讀其實兩可。一個剛畢業的博士和一個4年工作經驗的碩士其實半斤八兩,碩士的能力和工資可能還更高一點。對於某些專業來說還是沒信仰就不要讀了,讀了5年出來找不到教職不說,說不定對口工作都找不到,只能轉行。

我個人是不信什麼讀博鍛煉思維那一套的,是金子在哪都能發光。對我來說讀博(已quit)最大的收穫是認識了很多大神。雖然公司里大神也不少,但是好學校里大神的密度絕對是要高出一大截的。而且大家不趕deadline的時候比較閑,政治鬥爭也少,一般會比較願意勾搭。跟大神們學習是很漲姿勢的,哪天聊的開心了合作個項目也是極吼的。


私以為,來自沒有經濟壓力的中高層階級家庭的高智商或好學青年是最適合讀博的。

我在平時聽周圍清華同學普遍都說過的一句話就是:艹,我要家裡有三套房我也讀博,而且不止讀一個。


我認為,無論什麼專業,真正的讀書人適合做博士。
什麼叫做真正的讀書人呢,我覺得就是那種把知識和獲得知識本身作為樂趣所在和前進動力的人。
這種知識的獲取,可以是通過各種途徑的學習、實踐和思考。這樣的人對於未知的東西天生會充滿
好奇,會去思考許多現象背後的成因。
當然,這樣的人也與其他人一樣,追求個人收入的提高。但錢對於他們來說,除了滿足體面的生活以外,更重要的是體現社會對他們所擁有知識的價值的認可,而不是金錢本身。


去年讀完碩士達到申請條件也在是否讀博的選擇上糾結差不多半年,最終選擇了放棄,在這裡和大家分享一下體驗。

想讀博士的原因:

  1. 現在留學本科碩士學歷都已經普遍化,劍橋博士學位是很好的加成。
  2. 家裡農村出身,靠著創業經商改變命運,父母和叔叔們都只有初中學歷。我這一輩中,我是唯一一個拿到碩士學歷的人,好不容易拿到offer,出一個博士這個家人的一直的期望就落在了我頭上。

3. 社會學一直是我所喜歡的學科,讀到碩士只是學到九牛一毛。研究的課題是風險投資和創業文化的社會學,博士申請的課題正好是這一課題的深入研究。結合中國的雙創環境和文化,在這一節點進行研究是非常有意義的。與此同時,我跟隨的導師又是領域中的世界大牛,也是我碩士的導師,待人親切,學術功底深厚,往往一言道破玄機,非常支持我的研究。

4. 劍橋是一座非常美麗的城市,有著豐富的歷史和人文底蘊,出世又入世。對於學術而言,是夢一樣的地方,大牛雲集,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經常在中餐館就能遇到霍金。在這裡再沉澱三到五年對我的長期發展無疑是顯著的。

放棄讀博的原因:

1. 劍橋的社會學博士沒有五年很難讀出,這樣時間成本非常高,讀出來接近30歲,沒有時間去試錯。

2. 雖然我喜歡學術,但個人並不希望以學術為職業,更願意把它當做一個愛好。

3. 對於偏向創業的我,博士的學位可能變成一把雙刃劍,讓周邊對我的期待值很高。而我自己可能的包袱也很重,很難去從零開始做一些接地氣的事。

4. 社會學理論學得越多,我越感覺到自己缺乏社會實踐。無法做到知行合一,在進一步學術發展的道路上遇到了瓶頸。

5. 讀博不一定是現在。人這一輩子可以隨時回去讀博。在有豐富的人生閱歷後,讀博體驗到的會是不同的收穫。金庸先生在86歲仍選擇去劍橋讀博。在學校里,也能經常遇到很多白髮蒼蒼的准博士爺爺奶奶背著書包,奔赴於課堂之間,孜孜不倦地參與課堂討論,絲毫不輸給年輕人。

綜合下來,在與導師一番交流後,我還是決定放棄了讀博,進入社會大學去實踐和學習。導師告訴我:「博士是一段值得擁有的人生體驗,你不必現在急著去把它完成。人生很長,隨時可以回來。」

我想有一天,也許我會回到校園讀個博士,那時,不是為了學位,還是更好地認識自我。


其實讀碩士的時候就知道自己適不適合讀博士了。


謝邀,

最近和學生聊天,說到以什麼心態去讀博。

正好適合這個題目。其實只要心態調整好,大部分學習中上等的同學都是適合的。

首先,毫無疑問是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是研究能力的基本盤。但要從興趣形成志氣才可以。

因為興趣而好學是讀博人的常態。興趣往往會給人帶來弄明白之後的快感。所謂不亦說乎。這其實是一種快感反饋機制。並不見得比別的快感來的高大上多少。

但以興趣為推動的正反饋機制在很多時候難以久持。因為科研過程中有很大幾率是沒啥快感,沒有所得的。和你習慣的快感機制不相符。甚至很多時候是負面的。你能堅持下去嗎?

所以,讀博的人不能光有興趣。還要有志氣,志氣才是推動你完成這一切的力量,而志氣來源於朝一個方向的積累。往往在興趣之上,踏實前行的積累。真正讀博比較順利的人,不少是在之前的學習工作中已經累積出這種志氣的。那麼沒有這步積累的同學就要儘快去以踏實的行動從興趣轉化成志氣。如此可以克服很多這路上的阻礙。

所以務實的興趣才可以積累成志氣,才能保證博士階段的相對順利。無序的興趣無非就是愛好者水平的。博士是專業性職業性的學術訓練。不能單靠興趣。

其次,博士不是躲避社會競爭的避風港。

很多同學其實是不想工作,才讀博,對在社會上種種感到不適應,不願意去面對,有點小逃避的心態,自己讀書還不錯,就乾脆延續了學生心態。有時是種懶散心態的代表。當然不是所有人。

但實際上,博士也是職場的一種。也要善於和人,和所處環境互動。社會上的種種現象都會以這個圈子的特殊表達映射在你博士生活中。有的時候並不會特別溫柔。這點要先有覺悟。別抱有逃避的心態讀博。轉變學生被動的心態應該在研究生期間就完成,但最遲博士時候也要開始了。讀博要主動。這是為了你自己。

所以不要放棄任何會議workshop的機會。這是和同行交流的最好機會,還可以為以後的科研職業發展鋪路。

其次,生存需要的覺悟。

其實博士首先是一種以科研為職業的技能訓練說白了就是一門吃飯的手藝。和剃頭修腳說相聲到非洲做個娘娘差不多的職業訓練。可以從興趣出發,但不一定要和興趣總是正相關的。怎麼問問題,設計問題,驗證問題,總結問題,最後形成文本。是種能力的訓練。想要在科研領域裡遷升到研究員之類的,必須要在不同領域中有所建樹,其實就是這種能力精熟之後的具體表現,你可以去任何相關領域重新相對快速的開展研究,取得成果。這才是博士以及博後的意義。科研能力的訓練關鍵在能力上。那麼課題,知識不過是訓練這種能力的一種媒介。喜歡不喜歡,感不感興趣,都要可以去剝絲抽繭,破開迷霧才是這種能力的真正體現。

再有衡量科研能力的期刊文章。怎麼發期刊是有套路的,讀博一定要有這個職業訓練覺悟,博士是個在現代科研領域高教職業領域的技能訓練過程。這個時候你的目的會更明確,再梳理文獻時候會很大程度上注意怎麼寫文章,什麼樣的文章才能被發表的套路。有意識的去學習和模仿進步會很快。這個聽上去很俗,但這是真正靠科研吃飯的本事。我當年有個同事,有點靈感就記下來,不管對不對,都先把開頭和自己的靈感按照八股文先寫出來,然後慢慢填補修改,三月就能湊成三篇,是我們親眼所見的。後來就成了大牛。 。文章數量就是硬標準。

所以讀博士,尤其現在這個社會,不是啥特別高大上的事,放低心氣,先以職業培訓的心態鍛煉科研技能也是一個比較好的心態定位。這是職業科研工作者的心態,練好了,以後就能吃這碗飯。醒悟的晚,心態不對,往往在職業發展中落後於人。。

讀博士必然要從興趣快感驅動過度到職業理性驅動,越早醒悟越好。

最後,自律和行動力。

其實博士的訓練是自己開拓研究能力的培養和鍛煉。拓展能力,獨立研究能力其實需要多方面綜合素質的培養。興趣驅動和生存理性要並存。但最關鍵是有自律能力,行動力,光有天馬行空的想法,沒有系統自學,拓展整理的能力,落實不到筆頭,落實不到數據,實驗上,都是瞎掰。看似明白了,但是精妙之處遠沒有在實際操作中來的體會的多。很多過來人都會告訴你,文章寫著寫著就是如有神助,遠比自己期望的好。此為學而思,思而學,行而知之。

博士很多時候自主時間比較多,要是沒有比較強的自律能力,再碰上一個散養的老闆,往往是先閑的要命,到處亂看,然後最後一年多趕命一樣算著自己能發幾篇文章,能不能按時畢業,別提什麼博後之類的,一切都是扭曲的。別提選擇和從容了,所以要趕早不趕晚。

綜上所述,什麼樣的人適合讀博士?

有志於科研,主動,自律能力強,行動力強,有意識培養技能,善於總結,會落實在筆頭上,懂得科研職業訓練重要性的人都適合。興趣與否其實只是你了解這個門類的敲門磚,而智力限制相對今天來說也沒那麼太大的區別了。


堅強、主動,自學能力出眾,執行力強

在長期逆境中能挺住,積極尋找適合自己的路


暫時沒有養家壓力,暫時沒有太多物質慾望

精力充沛體力好,必要時能一周工作70-80小時


個人感覺以上均為必要條件。


最近剛好被自己的研究生導師Richard問到畢業之後的長遠打算(future plans in longer term)

我:「可能會考慮讀PhD吧。」(由於最近一直在lab做research,所以也就是隨便說說)

導師Richard:「Well, 就我個人而言我想對所有準備讀PhD的學生提一個建議。讀PhD的唯一原因唯一原因就是你自己喜歡它。讀PhD不是為了讓別人叫你Doctor,不是為了讓其他的女孩喜歡你(other girls like you),也不是為了讓父母感到自豪。雖然以上這些理由可能都是扯淡,但是如果你覺得你真的喜歡讀PhD,真的喜歡在實驗室(lab),如果你想在學術領域攀登珠穆朗瑪峰。那麼讀PhD能夠讓你走進學術的殿堂,但前提是你要能夠指導自己開展研究。否則,作為一名不成功的科研人員,你會感到所有事情都會讓你痛苦不已。

----------------華麗的分割線------------------------------------------------------------------------------------------------

這就是我的導師 Prof. Richard Jardine

應該算是岩土工程界的大牛吧

既然導師說了是給所有想讀PhD的童鞋的建議,那就寫上來咯

下面附上現場錄音(不要問我為什麼錄了。。翻譯不一定全部準確,有興趣的童靴自行點錄音聽)


謝邀。其實是否適合讀博士的條件是:1.喜歡, 2.喜歡,3.喜歡。
如果題目自己沒興趣,根本沒必要做。而且讀博士不是遴選最強大腦,不需要天賦異稟,但它將佔據你3-5年最好的年華,所以最重要的就是喜歡。


有錢人。

對讀博士來說,有錢真的很重要。尤其是對做的方向不那麼容易出結果,或者比較偏門的人來說。

你從清華北大以優異的成績畢業,懷著夢想來到美國頂尖學府開始博士生涯。幾年過去了,你的文章屈指可數,畢業遙遙無期,畢業以後也不知道能不能找到工作。每個月2000多刀的生活費和你已經工作幾年年薪百萬的同學比起來,非常無力。

你看著同學們在朋友圈曬車,曬妹子秀恩愛,曬娃。心中難免飄過這樣的念頭,當年我是班上的第一名,他們誰都沒我會學習。那又怎麼樣呢?你選擇了一條經濟效益很平凡的路,哪怕博士畢業,也只是奮鬥的開始,你的收入可能永遠也比不上那些在金融和工業界的和你一樣優秀甚至不如你的同學。如果科研成果豐碩還好,不然心態真的容易失衡。

我本科畢業後留在清華,一個月從學校和實驗室只能拿到不到5k,看著外面的燈紅酒綠,剛開始的一年多真的很迷茫,不知道自己做的事情的意義有多大。於是我開始各種申請scholarship,各種去外面教競賽賺錢。到今年,作為一個在校學生能年入30w以後,我才開始踏實起來,不胡思亂想了,對自己的研究慾望也更大了。

可能我比較虛榮,比較現實,我不喜歡比別人窮。我嫌學校的宿舍小,想出去租房子,我喜歡天天大魚大肉,我愛喝酒,我喜歡買高級的電腦,手機和遊戲機 這些都需要錢。這些物質需求如果得不到滿足,心中始終會有個疙瘩吧。這很重要,物質需求滿足了,才更有慾望去追求學術這種精神上的享受。

現在這個年代其實已經進步多了。要知道,在100多年前,搞科學妥妥地是聰明的貴族們才有能力做的事情。


要回答「什麼人適合讀博士」這個問題,首先需要搞清博士畢業之後將會面對什麼問題。


由於讀博士而壓制的以下問題將會在博士畢業以後集中爆發:


1,首先是工作問題。本科四年,碩士三年,博士三年。等到博士畢業的時候,按照普遍情況,至少也是28歲了。28歲剛剛開始工作,無論是去高校還是去企業,都要重新學習,重新認識人,重新開始積累。


2,結婚生子。22歲到29歲是生孩子的最佳年齡。事實上,身體素質從過了25歲就開始慢慢下降了,30歲是個坎。這也就是為什麼無論是女方、還是父母、還是老婆的父母、還是親朋好友都默認認為30歲之前應該結婚生子。這也是對下一代好。


3,房子車子。結婚生子並不是說生就生那麼簡單。在結婚生娃之前,還需要做好很多準備:比如準備好房子,準備好車。本來這些準備工作應該從22歲大學畢業之後就開始準備的。然而由於讀博士,所有的問題都被暫時壓制下來。這些問題從來都沒有解決過,只是被選擇性的無視掉。到畢業的時候已經28歲了,在這兩年內要完成所有問題豈不比22歲開始解決要困難的多?


4,心態。當你因為經濟問題搞的生活一團糟的時候,你覺得「老同學、前女友的現男友、現女友的前男友、現女友閨蜜的男友以及父母朋友的子女」過的比你好多了,這個時候會覺得自己更加鬱悶。


也許讀博士前,不少人壓根就沒想過畢業之後的問題,也許想過這些問題,但只是像鴕鳥一樣把腦袋埋在沙里,然後天真的認為「等博士畢業就好了」。


生活並不會因為博士期間過的很辛苦,就會在下一個階段送你一個大逆轉。「博士畢業就好了」只不過是一廂情願的自欺欺人。如果現在都過不好,如何奢求過完這段難熬的日子就一定變好?要想變好,一定是採取了正確的措施,向著正確的方向努力才行。因為你的拒絕解決這些眼前的問題,會有更多的新問題接踵而至。


因為從二十五歲開始,人生這匹烈馬準備開始加速前行了。如果不能從容不迫的駕馭它,那麼就會被它重重的摔下,在地上被拖著前行。而在被它摔下後,還根本不能計較苦痛,必須努力儘快爬起來。這才是生活的殘酷性所在。


有很多博士並不會面臨上面的窘迫局面,原因是他們有裝備,幫他們抓的更穩這匹烈馬:


1,父母。如果你的父母擁有更多的資源和人脈,那麼無需特別擔憂。他們是幫你打怪升級的人,會給你在物理和魔法上雙重保護。


2,好的專業、好的職業。如果你讀的是實用專業的博士,那麼恭喜你,在讀博期間可能你已經是可以給同學每人發一個iphone的土豪了。更不用提畢業之後被搶著要,或者自己創業。在博士期間已經積累的技術、人脈,為以後的發展提供了強大的助力,為生活提供保障。


3,發達的老公或老婆。


4,超強的能力。


現實的另一個殘酷性在於上面四條具有關聯性:如果你有一個厲害的父母,他們的見識和眼光足以指導你選擇一個好專業,在配偶這件事情上也不會馬虎。反之,如果父母見識不足,他們無力指導你做出更好的選擇。


所以,如果不從自己的現實情況出發,看到別人讀博你也讀博,父母讓你讀博你就讀博,就會導致今天和未來自己的困境。


這個情況和另外三個小故事說明的是同樣的道理:


1,烏鴉和豬的故事。飛機上,烏鴉對乘務員說:給爺來杯水!豬聽後也學道:給爺也來杯水!乘務員把豬和烏鴉扔出機艙,烏鴉笑著對豬說:傻了吧,爺會飛。

別人讀博士有防禦盔甲,有後勤保障,你有嗎?別人適合讀博,並不代表你也適合。


2,知識改變命運。一人去算命,算命先生摸骨相面掐算八字後,說,你二十歲戀愛,二十五歲結婚,三十歲生子,一生富貴平安家庭幸福晚年無憂。此人先驚後怒,道:我今年三十五歲,博士,光棍,木有戀愛。先生聞言,略微沉思後說:「年輕人,知識改變命運啊。」

知識確實改變命運,但往好的方向改還是往不好的方向改,關鍵還是看個人對知識怎麼運用。倘若你在博士期間有一個好專業,創造的新技術新知識確實可以為你帶來不菲的收益。但如果專業很差勁……


3,小馬過河。小馬要過河,看見一頭老牛在喝水。小馬問:「牛伯伯,我要過河,水深嗎?」老牛說:「水很淺,你過得去。」小馬聽了老牛的話,正要過河,突然,一隻小松鼠從樹上跳下來,大聲說:「小馬,別過河!水深得很呢!你會淹死的!」聽了小松鼠的話,小馬不知道該怎麼辦,只好回家問媽媽。媽媽說:「孩子,老牛又高又大,他會覺得水很淺;松鼠那麼小,他一定會說水很深。河水是深還是淺,最好你自己去試試。小馬聽了媽媽的話,又跑到河邊,小心地過了河。原來,河水既不像老牛說的那樣淺,也不像松鼠說的那樣深。

讀博士如同小馬過河一樣,適不適合讀博士對於每個人的情況來說完全不一樣。有些人讀完之後可能特別順利,另外一些人讀完之後則陷入更大的困境。


在我看來,適合讀博士的人應該具備下面幾個特徵:

(1)對科研有強烈的熱愛。如果你只是圖個虛名,或者覺得讀博收入會更多,或者是乖寶寶聽媽媽的話來讀博士,那麼趁早打住。


(2)科研能力特彆強。出身名校、牛論文特別多、認識特多大牛。那麼比較適合走學術道路。


(3)對物質要求不高,或者你已經找到了經濟保障。人不是機器,不能光靠喝西北風過日子。你可以喝西北風做研究,但沒有權利讓你全家老小跟你一起喝西北風過日子。


所以建議那些如果準備讀博但還沒有讀的同學,找幾個博士學長學姐仔細聊聊。找正在讀的聊,你會知道讀博有哪些難點痛點;找畢業兩年以上的博士聊,你會知道讀博有哪些好處;找畢業兩年以內的博士聊,你會得到更公正的評價。然後結合你的感受和對自己的了解,來決定自己適不適合讀博士。


以上回復摘自等畢業了就好了嗎?


大學寢室的一個同學。

她對待每一件事情都很認真。在我這種覺得懂得原理就足夠差不多就得了的孩子眼裡,大學四年里一直很疑惑她幹嘛要如此的執著,甚至是偏執。

上分析化學實驗課,使用分析天平稱1.0000g的藥品,她會三個平行樣品相差不超過0.0001g。做分析滴定,一定要做到每次滴定結果相差不能超過0.1ml(小數點後一位就是估讀)。在我的理解里,所有的實驗數據都有一個允許誤差範圍的,只要在範圍內就可以了,沒有必要一定要精確到如此。所以我的實驗經常可以半個小時做完,而她則會為了糾結那估讀的數位最後一位離開實驗室。

以前將這個疑惑聊天式地問過男朋友(Ex),他說他小時候會很努力很勤奮盡量每一件事情都做得很完美,但是自從意識到自己不過是很普通的一個人以後,就開始得過且過了。我們都只是一個很普通的螺絲,即使很努力打磨也不過是光滑一點做工精細一點,也改變不了就是一顆螺絲的事實。可是,也許她不想當一顆螺絲,想做一顆螺母呢?

我想,讀博士,做科研,需要的不就是這樣的精神?一直執著地追求著完美的數據,無論旁人是怎麼不理解自己。

p.s 她是我們寢室唯一的博士。


高票答案就什麼樣的人適合讀phd,說的很清楚。學術方面會遇到的問題,幾個高票答案也給了回答,我也不多加贅述。
就我現在的情況我想談談95後女博士面臨的一些困境。給各位正在申請的小夥伴一些參考,除了學術之外,究竟還要面對些什麼。當然,也是因為我需要去傾訴,聊以自慰。
首先,是否具備獨自開始的勇氣?國內本科,所以phd算是真正意義上的獨立。因為一些個人原因,我找房子找的很晚,所以位置比較偏,離學校遠,室友也是群里偶然認識。剛到美帝,自己去買傢具,不得不說,這一段真的艱辛,累到哭泣。因為本科同學也是剛剛安置,所以,真的沒有人能夠幫到你。只有你自己。自己做飯,自己生活。
其次,孤獨和溝通問題。我的老闆還比較和善,也支持我的想法,鼓勵居多。他這幾年也比較活躍,也願意帶著我們。所以,這方面還算好。室友,因為大家都是phd,原來也不認識,大家也真的忙,所以其實很難去交心。本科同學,大多都在讀phd,各有各的煩惱,除了朋友圈給個贊,也很少去打擾。系裡,中國人不多,可能還是文化差異吧....感覺get不到老美的點~其他國家的也類似....交流範圍只停留在學術和科研上吧.....其他,好像真的不行~反正我是沒有做到!父母,其實離家遠了,反而溝通多了,但是很多情況是不能夠跟父母說的。留學黨都明白,報喜不報憂。校友會,因為很私人的原因,退了群,其實校友圈這一塊,要是能找到志同道合的小夥伴,我覺得優勢很大的~。這也可能是我現在如此孤獨的原因。有時候,心裡會很抑鬱,但是不知道要怎麼表達,不知道要和誰去表達。因為我是不太獨立的人,當時放棄了另一個不錯的offer,來現在學校有一部分原因是ex在蝦圖,就大家接受offer的時候還是要考慮清楚,盡量避免像我這樣就好。
第三是意外情況,必須要把所有突髮狀況考慮在內。我來蝦圖的第二天,就發現自己胸部有了了腫塊,各種揪心。美帝醫療,好吧!不吐槽了。總之也因此抑鬱了不少。安全問題,也很重要。蝦圖其實還好,但是有一次在公交車上,有幾個醉漢,一直往我這邊,然後有個很健碩的黑人大叔邀請我跟他一起坐。就當是真的很感動。
以上都是跑步的時候想的,公交車上碼的,邏輯有點混亂。如果你能看完,我真的很開心。講出來其實就好多了。以後想到別的,再更,這樣~btw,蝦圖多雨的天氣真讓人惆悵....喜歡路跑,但是不喜歡冒雨跑啊!哎呦喂!
最後,祝福大家都好,在科研的路上一切順利-(謝謝大家的私信和關心~感到了久違的溫暖

以下是分割線
9.27開學,到現在不到一個月。現在是22點53分,我的數據還是沒有算出來,paper也沒看完。我是看完其中一個妹子的回答來答的。PHD is a lifestyle,很感嘆。
今天晚上跟本科一起過來的bioe的妹子聊了很多,大家都過的很難。她說她想退學,現在應該她也在看paper吧。都不容易。
我是國內本科,物理phd,一直覺得自己聽力口語都ok,來美帝以後,還是發現對自己過於高估了。其中的艱辛大概只有自己知道。更加寂寥的沒有方向,做不出東西。
總感覺我的回答偏題了,不過不重要了~把答案碼這,給自己立flag,過段時間再回來看的時候,希望自己科研有些進展。就這樣,祝大家都好。
最後,聽說上圖可以騙贊。


過勞生病癱瘓在床正好答一發(`●__●ˊ)/

不知道大家會不會對工作有那種找老婆的感覺。

「啊,就是它了」

這種感覺,讓你在最熱烈的時候,覺得彷彿找到了全世界的寶藏;

——這是我當初遇到科研的心情。

這種感覺,讓你在最壓抑的時候,依然無法想像離開會是怎樣的滋味。

——這是我被科研的工作壓力折磨到因病毒痛到流淚時候的心情。

說實話,第一次相遇做科研是大三的事。念到博士已經過去了好多年,我的熱情已經不復當年初識,反而變成了一種平靜的猶如吃飯喝水一樣的日常——沒有愛到為之瘋狂,也從不惱恨,唯能做到不離不棄。課題也曾有過瓶頸的時候,但經歷「昨夜西風凋碧樹」,也算是能「獨上西樓」,望到天涯高處的一條通路。對於那些名字出現在課本名書上的大牛,雖說做不到說出「我也會把名字刻在書本上」的豪言,但至少他們已經不再是天空遙不可及的星辰。我們是可以互相溝通交流的一路人。

——大概對一份工作是這麼想了的時候,可能就是合適了吧。

我是這麼想的。


那麼具體地來說一下怎麼樣的人適合讀博士好了……point應該是按照重要度排序的。以下適合人文社科。

0. 讀博期間身心健康。有健康管理意識。
看上去不是很重要的一條。但沒有這一條一切都可以結束了不要往下看了……

另,即使你開始念的時候沒有這種意識,至少在吃過虧以後一定要在讀博期間獲得本技能。否則你科研路走不長也活不長……無論是身體的疾病還是心理的疾病都能有效地縮短你的科研壽命……令愛你的人哭泣……不要問我是怎麼知道的……

事實上,科研行業一直以過勞頻發著稱。科研之血的燃燒經常讓人奮不顧身,但是我一直認為與其短暫燦爛地活著,還不如活到九十歲——畢竟時間差在那裡,九十歲的你發的文章一定比英年早逝的人多(當然個人意見,每個人有自己的生活方式……)

1. 熱愛科研。如何判斷的方式:
1)實地干過科研並喜歡這個內容和過程。切實體會過很重要,級別就算是大學生創新課題那種也沒關係,理由下面會講。
2)如果有過1)仍沒搞明白,還存有迷茫,建議工作或實習一段時間,選擇你覺得當時最喜歡的工作。
雖然很多人說「迷茫自己適不適合讀博士的人從一開始就不適合念博士」,但是別看我現在一副好像很真愛的樣子【劃掉 其實當年也曾經迷茫過……當年碩士畢業毫不猶豫地工作了一年。找的是自己最嚮往的工作,後來發現確實科研才是真愛。

3)經歷過1)2)還沒搞清楚的,說明你大概都行,俗稱萬金油人才。那還是去工作吧。主要是我覺得工作可以辭但PhDquit比較傷導師感情……

2. 滿意科研的生活方式。人非草木,工種的內容雖然重要但帶來的生活方式也很重要。

這裡是為什麼我建議實地體驗科研流程。因為科研質量可以不一樣但工作套路還是比較類似的,實驗室就是實驗室,社會人文方法論的工作節奏也大致類似,你大概會知道這樣的生活你喜不喜歡。

比方說我本科是生物學出身。但是,我個人非常不適應實驗室的工作節奏。可能是我比較low,我們當年的研究就是你一定要呆在實驗室,一天要去很多次實驗室,甚至有的同僚早上九點到晚上九點都要在實驗室或者實驗室附近。雖然也不是一直在實驗室裡面工作,但是不能說今天我不想去上班就可以在家工作或者忽然出去浪半天,感覺和實驗室綁定了的那種,彷彿家裡有要孵蛋的母雞,總牽著掛著不敢離太遠。雙休日還不一定能回家這一點簡直令人絕望(大學時期)要不然生態類就是野外採集的風格,在山裡條件惡劣的情況下工作,這個考驗人的意志。還有就是眼球取血殺小白鼠等等,我對付這類都特別慫特別有心理陰影不敢幹……

總而言之,在以上的情況下,雖然生物學的科研內容也很有趣,但是我個人非常宅,更喜歡soho的辦公方式,希望辦公時間都能比較flexible,可以偶爾在適合的情況下消失個把月回國啥的,而且不需要面對血腥,所以我轉職到了社科~現在日子真是爽啊電腦前就能辦公平時學校一周去個兩天蹲辦公室玩Mac就可以了真是舒爽~

3. 沒有經濟或者生活上的壓力。
讀博士顯然顯然顯然不是一條掙錢的路,至少我們社科的在讀博士是這樣的。國外的大家基本上大家都是搞定學費加生活費存點小錢就已經萬歲了,實在是沒辦法藉此發家致富走上人生巔峰。就算可能博士畢業以後的工作會有不錯的收入,但是至少你得窮上個三五年,特別是在你的同輩們紛紛出任ceo迎娶白富美的時候……而且萬一你畢業了期待已久的美夢破碎不是更糟【劃掉 總之不建議經濟上有負擔或抱負的人念博士,這種隱毒會成為你每次在念博士期間遇到瓶頸時候爆發的一種情緒負面化的隱患……

4. 創造力和堅持。
其實這倆特質很多工作都需要,特地拿出來說是因為博士這個工種特別需要。理由很多其它答案都有講得非常詳細。如果天生擅長執行不擅長創造的個性念博會更加困難一些……特別是讀博士還不是天馬行空的創造,這是世上最嚴謹,最科學也是最為枯燥的創造之一——創造知識。也正因如此,需要獨上西樓的那份耐心和對抗孤獨感的那份心靈,最後才能驀然回首發現闌珊處的那份屬於真理的燈火。

5. 自我管理和規劃。
最後一條。特別拿出來是因為博士是自主性特彆強的職業,特別是人文社科。你愛做什麼級別level的科研隨意(博士課題也有高下之分,有的相對容易研究有的困難,看你的愛好的心性,另外導師的期盼也是重要的一條影響因素),愛幹嘛幹嘛,愛幾年畢業幾年畢業,有老師布置五年高考三年模擬給你?tan90°。因此,對於習慣被託付任務,不擅長自我規劃的人來說,讀博期間容易陷入麻煩,各種各樣的……

猴了大概就說這麼多。月有陰晴圓缺,世間沒有一份完美的工作。如果決定要當博士那就上吧!又不是來享樂的。

P.S. 有的朋友/同行喜歡白天黑夜任意時間切換到博士的科研工作中去,但我對科研的熱情如今只能支撐我朝九晚五地工作,除非在認定有需要加班的前提下。因為我還要寫三流網路小說和畫畫。這兩年,有了小老婆以後,我確實承認自己對老婆不如當年了——

但老婆,還是老婆。

^_^


認死理,鑽牛角尖,非要分清是非黑白的人適合。喜歡攪渾水,和稀泥的,得過且過,似是而非不計較的人不適合。

熱愛科學或者技術,下班回家還想多看兩篇論文,逮誰跟誰聊研究進展的人適合。只是為了頭銜,名利,金錢,平時人前裝出點興趣,人後摸都懶得摸專業書的人,不適合。

好的博士要有一種「獃氣」,其實是對某種事物保持長久專註以後自然產生的氣質,這種人像是郭靖,踏踏實實一步一個腳印,日積月累,終有大成。性格上來說,就是有長性,比較有定力,堅如磐石,這種人適合。反之,楊康那種,浮躁,喜歡追求速成學一點花拳繡腿就去秀,這種人不適合。

聰明是優勢,家境好是優勢,長相好是優勢,感情穩定是優勢,有學術界的人脈是優勢,表達能力強,閱讀速度快,寫作順溜是優勢。

家窮人丑一米四九是劣勢,情商過於低是劣勢,愛搞不正當男女關係是劣勢,嬌氣好抱怨是劣勢,懶是特大劣勢,點背兒手黑是特特特大劣勢。


喜歡潛心搞研究的人吧。反正不是我。。

想起某舍友有一次跟我說:實在不理解你為啥那麼著急發論文求畢業啊。我感覺博士三年學制是不夠的,好多東西研究不透徹。至少要四年以上吧。當時心裡想,他這樣的心態才是真正適合讀博的人吧,跪了。。


推薦閱讀:

讀研讀得想退學怎麼辦?
日本研究生轉修士實際是什麼情況?
哭著考完試都是什麼感受?
研究生是不是最迷茫的階段?不清楚自己的未來方向,不知道自己該做些什麼
怎麼看待中南大學研究生自殺一事及現今研究生生存狀態?

TAG:生活 | 教育 | 研究生 | 博士 | 讀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