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性格和智力,會「遺傳」到下一世嗎?


欲問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問後世果,今生作者是。

欲出輪迴今生不作,更待何世?


過去世的一些業,確實會對今生有影響,可以去看《小業分別經》。
怕死是人的天性,懶惰也是人的天性。如果你能是學習上座部的。那麼你可以通過培育正念,更好的省查自己。
送你兩不書《吉祥經》《敗亡經》


寶寶的智商30%遺傳自父親,30%遺傳自母親,剩餘40%受營養、教育、環境等後天因素的綜合影響!

就遺傳而言,人類與智力有關的基因主要集中在X染色體上。若寶寶是男孩,他的X染色體來自於母親,故而智力好壞完全受母親的影響。如果是女孩,擁有分別來自父母的兩個X染色體,智力會受他們的綜合影響。

通俗點說:

  • 如果媽媽很聰明,爸爸相對笨一點。生兒子肯定聰明,生女兒也會比較聰明。
  • 如果媽媽相對笨一點,爸爸很聰明。生兒子會比較笨,生女兒還是會比較聰明。
  • 如果父母都很聰明,無論生兒生女,理論上說都會非常聰明的!

了解了智商的遺傳規律,相當大家也就明白了,為啥男性的智商往往呈兩極分化狀,要不是天才要不就特笨,因為他只受母親一方影響。

女性的智商因為受父母雙方的中和,故中間水平的較多,特別聰明或特別笨的相對就少一些。

可大家別忘了,智商的發展與後天教育和營養因素也密不可分!給孩子好的生活和教育,多鼓勵他,讓他明白勤能補拙的道理,就算真是「笨鳥」也能先飛!

性格

性格由氣質、人格等多方面組成。性格形成時,氣質等先天遺傳基因構成了基本框架。

比如多血質的人,容易生氣發火,有攻擊性傾向等,這個不會輕易改變。這也是中國為什麼有句老話說,江山易改本性難移,指的就是人的基本氣質。

要說孩子的整個性格,後天影響也很重要。相比較而言,父親的影響力大過母親,尤其是父愛對女兒的性格影響更大!

心理學家曾說過:父親在女兒的自尊感,身份感以及溫柔個性的形成過程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其實無論生男生女,如果沒有一個懂得愛孩子,愛家庭的好父親,孩子長大後性格都會有缺陷,所以爸爸們還有媽媽都要加油!


不會遺傳,但是,性格和智商會影響一個人的的行為方式,而這種行為方式會直接被下一代學習。


我來自答一下。這幾天試著嘗試背誦楞嚴咒,今天午睡後就對我的問題有了一點認識。這咒語確實不可思議,讚歎。
許多前世對今生來說,前一世對今生的影響力最大,取決於前一世的記憶,個性,經驗,認知,以及習慣(宿習)。
這些宿習,又是不穩定的,受到今生的壞境限制,容易變易。比如胎教,家庭的早期教育,學校教育以及社交經驗和自己對自己行為的認知。一些不善的業習,經過早期教育的改造,比如學習弟子規等,會讓自己將來往好的方面去引導和發展,但是不善的業習,就像種子一樣,被蟄伏了起來,等到將來的果報異熟,這些不善的種子,就會被重新「激活」。所謂不是不報,而是時候未到。比如一些人的淫業,盜業,暫時之所以不造作,是因為人間的律法制約著。等法律無法約束的時候,比如周圍沒有見證人,沒有監控時,我們以往被蟄伏的不良種子就會被「激活」,心裡放鬆了警惕。為什麼我認為教育越高等,學識越高的知識分子或西裝革領的君子,就越容易變態。這是狼披上了羊的外套。所以說身口意業,這個意業也是很重要的,想一想都不行。我們只能不斷調整自己的身心,通過覺知,加強對善惡的認識,以及通過不斷增長善業,把一些惡的業轉換(只能轉換不能消滅)。願力要大於業力,才能改變自己的「命運」。
回到我的問題,人的這一世所經歷到的,和學到的東西,或者個性,會「遺傳」到下一世嗎?有些人從小就能力很強,是不是受到了前一世的啟發?
回答是。有些人從小表現出來的能力,正是以往的記憶(知識和經驗)被激活了,所以為什麼會有神童和轉世活佛(有測試認定)。舉一個例子,非常簡單就能解釋。我們小時候肯定背誦過一首詩,是李白的《靜夜思》:床前明月光......低頭思故鄉。如果到了我們七老八十了,再叫背誦出來,也許就模糊了(今生的記憶),但是再次複習以後(前世的記憶的再認),哪怕一遍就馬上就能上口不忘,比起剛剛開始接觸背誦這首詩的人,難度會小太多,因為曾經學過。又比如有些讀書聰明的孩子,即使貪玩,學習成績仍然名列前茅。想到這裡,不免一聲嘆息:我們從來就不在一條起跑線上。
此畢。我已瞭然。


心理學的一個流派研究發現,可以改變DNA,遺傳給下一代。


復云何業獲報愚鈍。有十種業。云何十業。

一謂 此補特伽羅。不信沙門亦不親近。

二 不信婆羅門。

三 不信師法亦非親近。

四 隱法不傳。

五 伺師法短。

六 遠離正法。

七 斷滅善法。

八 謗毀賢智。

九 習學非法。

十 毀謗正見稱揚邪見。

如是十法獲報愚鈍。

復云何業獲大智慧。有十種法。云何十法。

一謂 此補特伽羅。親近沙門深信求法。

二 信婆羅門。

三 親近師法。求解深義。

四 尊重三寶。

五 遠離愚痴。

六 不謗師法。

七 求於深智。

八 傳法利生令不斷滅。

九 遠離非法。

十 稱揚正見離諸邪見。

如是十法獲大智慧。


如果智力不能遺傳,這是一件可怕的事情。人作為靈長類動物,最聰明的動物就是要把這不同於其他動物的智力一代代遺傳下去,如果生出猴子,那還了得。物競天擇,適者生存,自然選擇把優秀的基因留了下來,注意這是同一個物種,裡面有不同的基因類型,人作為物種,自然也會遺傳智力的基因。老子英雄兒好漢,就是這個道理,成功人士的母親絕對不是省油的燈


和佛教討論下一代,有意義嗎?


六號染色體的一個基因片段IDF2R


 遺傳因素的作用形成的氣質,按照自己的活動方式,使性格具有獨特的色彩。例如同樣是助人為樂的性格特徵,多血質的人在幫助人時動作敏捷、熱情溢於言表,而粘液質的人則沉著冷靜,情感蘊含在心。氣質為人的高級神經活動類型所決定,所以,一開始氣質就影響性格形成和發展速度。

  遺傳因素對智力的影響,早已為詹森研究證明了。不論兒童是由生身父母還是由收養或寄養家庭撫養,他們和生身父母之間在智商上總有顯著的相關。詹森把此歸因於遺傳對智力的影響。進而言之,智力和性格都受高級神經活動的特性和類型的影響,而智力對人性格形成是有作用的。

  這作用在人的發展過程中顯示出來。人們運用自己的聰明才智,掌握相應的知識和技能,冷靜地審時度勢,使自己的行為符合客觀規律,這樣就會促使自己勇於克服困難,在艱難險阻中表現出自覺、大膽、果斷和堅毅等良好的性格特徵。因此大凡政治家、發明家、作家、藝術家,雖然從事不同的職業,但他們都兼有高度發達的智力、創造力和優良的性格特徵。

  性格不但受遺傳因素的影響,更為重要的是,環境是性格發展形成的一個決定性因素。環境的作用主要是通過家庭、學校、社會活動圈子以及工作實踐來發生效應的。

還有一句話:性格的變化是突變,劇變,是頓悟,認同了一定的價值觀而變化的。


推薦閱讀:

TAG:佛教 | 上座部佛教 | 記憶力 | 佛學 | 佛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