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覺得自己有心理疾病,但不能確定,是否應該看心理醫生?

想抱抱和我感同身受的人,我是題主,並沒有看心理醫生,因為怕父母知道會覺得我有病,而且他們對看心理醫生什麼的會覺得不可思議,在他們看來身體沒病就好了,沒有心理疾病這個概念。
雖然現在有時候我還是會有這樣那樣的問題,也沒有好轉,也看不到未來,但期待他會好吧。祝下面分享經歷的諸位,都安。
—————2016.8.16很久都沒上了,今天看到以前提的問題,還是很感慨的。前段時間提問的時候是因為,長時間沒有朋友,吃飯都是自己一個人,學業壓力大,加上各種壓力,覺得要崩潰了。現在,我依然還是會自卑啊什麼的,依然是自己生活,但是在慢慢調節自己了,打定主意要去認識一些人,改變自己,沒有去看心理醫生,希望未來能變更好吧。
謝謝大家,以後應該不會怎麼上了。祝安。
————————2016.2.29
要補充一點。我受了刺激之後,會高度緊張,甚至胸悶氣喘。而焦慮發作的時候,如果不能有所作為,會全身發抖,雖然不嚴重。但是也並非一直持續這樣,一般一兩個小時就沒事了。
—————第二次問題補充。第一次問題補充,謝謝你們的回答與關心。我想說的話,就你們答案的回復,都已經在評論或私信里說了。
但其實,問題在於。道理我都懂,所以不論是理性說教還是感性的閑聊,我對這些都免疫。對於我而言,可能會看了回復之後熱淚撒出來一兩滴,但是過後自己覺得,只不過是刻奇而已,對我其實並沒有什麼實際意義。
我真正的問題在於這裡吧,我需要的可能是一種合理的解決方案,而不是那種感同身受的理解與關懷。
可能確實沒辦法被滿足了。謝謝。
——————————以下是原題。我覺得自己似乎有心理方面的疾病,或者說是問題。但不能確定,所以在躊躇是否預約心理醫生,以下是我的情況。
我17歲,性別女,高中在讀。
我親生父母在生下我的第二天把我送給了現在的養父母,因為他們想生男孩,我養父母收養我是因為養母無法生育。
在我六歲的時候,我養父找了小三,是我的家教,等於說整個童年我都是在他們的爭吵互相毆打中度過的,他們對我影響很大,這種經歷讓我在小學很封閉,簡而言之就是沒有正常的童年。
禍不單行的是,我有一種先天性的皮膚病,雀斑。滿臉都是,如果說家庭不和諧還不至於給我的童年蒙霾,那容貌上的缺陷簡直算是一個噩夢了。
小孩子是沒有善惡觀的,他們什麼都不懂,正因如此,他們無所顧忌,我幾乎是從二年級,雀斑徹底開始遍布臉上之後,每一天,每個時刻都在被嘲笑,原本家庭的原因已經讓我和普通孩子不同,容貌的缺陷幾乎是徹底斷絕了我有一個正常的童年的可能。有一些人表面上和我玩,背地裡嘲笑我,還有很多乾脆在公開場合對我進行嘲諷,我沒有一次反擊,總是裝作若無其事,但內心早就不知道變成什麼樣了。
前面說了,因為如此,我朋友幾乎沒有,就算有,也會很快斷絕關係。父母在我初中畢業的時候終於離婚了,我跟著爸爸,還有小三繼母,從那以後媽媽就去了外地,我們很少見面。
而且我不知道是不是因為我幾乎沒有機會和別人交往說話的原因,後來,初中之後,說話的機會多了,我開始口齒。剛開始不嚴重,後來越來越嚴重,到現在為止還是。
因為小時候的這種經歷,我很缺乏與人相處的經驗,所以通常別人和我說一句話我都要想一想該怎麼回複比較合適才說,以及,根本就不怎麼敢和男生說話交流。應該是太過封閉的原因,我經常觀察別人,這麼說吧,我的生活,行為,需要依附別人。我的意思是,如果我不觀察別人怎麼做,我就不會怎麼做。我總是很貪婪的觀察別人,譬如看別人穿什麼衣服,髮型,怎麼說話,怎麼有很多朋友,我都很疑惑,包括現在為止,其實我都搞不明白。
因為沒有與人交往的經驗,我看很多書,自動帶入,說話有很多弱點。並且我有時候會極度自信,有時候極度自卑,大部分時候特別討厭陌生的環境,我指的是,如果要長期待的話。當我覺得自己不足以應付一個陌生的環境,我會極度恐慌,特別恐懼,非常想哭。
還有,我似乎有些焦慮,強迫症,以及偏執。
比如我想到什麼事就一定馬上干,不然我就特別特別不舒服特別暴躁,很理想化,有的時候想一出是一出,不考慮可實施性。
強迫症是,我在人流多的地方,一定要抱著自己的包拿著錢,睡覺前一定反覆檢查門,就算是家裡只有我一個人我也堅持把自己的房門鎖上。謹慎到有些過分的地步。
還有就是我不太能受刺激,用現在了解我的人來說就是,一受刺激就神經質。生氣的時候很嚇人,如果我受刺激的話可能會直接在大庭廣眾之下大吵大叫,但是一個人的時候,我就僅僅是使勁兒擰吧自己。
還有就是我經常會,啊,這麼說,就是嘩眾取寵的想法或者意識。一方面極度想隱藏自己,一方面極度虛榮想表現自己。一方面特別不想引人注目,一方面特別想吸引別人目光。
而且,這麼說吧,我有時候,稍微受到一點刺激,經常會下意識做出一些我自己事後都後悔的想撞牆的事情,譬如在大庭廣眾之下表現,說大話,以及……就是尷尬症看了之後也會病發的一些行為。
而且,我看到一個人,如果我認為這個人有敵意很危險,我就會特別懦弱的繞著她走。如果我認為這個人沒有攻擊性,我又會變的特別開朗。我甚至不太敢在陌生的女生多的地方動作,比如在快餐店,如果有一群女生也在,我估計吃不完就溜走了,我不知道這是因為害怕還是自卑,沒辦法控制。
而且我特別容易同情別人,信任別人,被背叛之後偶爾會神神叨叨的到處說,但是永遠都如此,不會長記性。
還有,就是,別人給我的評價是特別倔強,認準一件事,我就不會再聽別人說什麼,只覺得我自己的想法就這樣,也不會把內心的想法告訴別人。如果我認為一個人有對不起我的事情,我會躲在角落裡擰巴到死也不會求證。
用老師的話來說,覺得我和別人很不一樣。雖然我也有朋友,但是覺得我幾乎不和外界交流,很孤僻。
———————————
但是,另外一方面我又很理性,(我清楚的知道我不是精神分裂,只是我的性格有兩面)我能夠理性的看待任何事,包括自己,能檢討和反思,懂得很多事情,包容並且理解別人,我也可以表現的優秀,有深度,成熟,甚至開導別人的心理問題。同樣我知道我父母不容易,我很愛他們,很豁達,能想的開。我對於我的家庭問題以及容貌問題,是這樣,雖然我自卑,但我不糾結,我能想明白,我知道不會一直是這樣。我目標的大學是清華,我喜歡寫作,我不厭世,我有很多愛好,我熱愛生活。我有準確的人生目標。只不過後遺症比較嚴重,我是指因為小時候受過這些創傷,以至於我受波及,到現在這些心理問題,我自己糾正不過來,我清楚的知道自己無能為力,所以我來求助了。(補一句,容貌的缺陷上高中之前就通過手術補救了,現在沒什麼。)
然而另外一方面我又特別容易輕信別人,沒有自己的判斷力。
以上。我是否應該去求助心理醫生,以及我的問題到底應該怎麼看待呢?


我覺得這種根深蒂固的環境影響,應該找心理專家看看,看看癥結在哪裡,應該怎樣解決。個人的力量太有限,朋友的參考意見也許會片面。我一直都提倡,專業的事找專業的人解決。不要再遲疑猶豫了,否則會越陷越深,越來越嚴重。

最近我寫了一篇關於關於心理問題的一篇文章,是針對職場人的,但是我覺得對一般人也許都會有幫助。
————————————————分割線————————————————————————

那些被你雪藏的職場心理問題,遲早會害了你

原創 2016-03-11溫雅

今年春節之後的半個月內,兩個人的離去讓人惋惜不已。一是華東師大40歲青年學者江緒林,二是被稱為「史學奇才」的18歲西安高中生林嘉文,前者自縊身亡,後者跳樓自殺,兩個人生前都患有抑鬱症。

北京白領陳光(化名)也患上了典型的抑鬱症,但他對此並不十分重視,儘管媒體每年都報道有人因為抑鬱而自殺。從2014年春天開始,陳光發現自己陷入了一種麻木的狀態:情緒低落,沒有活力,沒有想法,沒有追求,做事很被動。

在過去的兩年里,陳光的家人一度生病住院,同時,他自己的婚姻出現了不小的裂縫,所幸一切有驚無險,總算平安渡過。然而,這兩件事還是影響到了陳光的情緒和工作,他的工作那段時間並不怎麼順心如意,兩年內換了兩三個公司。種種因素疊加在一起,他感覺36歲的自己未老先衰,就像「行將就木的人」一樣。

他把這種狀態歸因於自己 「內向、沉寂、少言寡語、偏激」的性格,他也曾想到求助心理醫生,可是內心又有些猶疑,覺得自己不會有太大問題,可以通過自我調節改善。事實上,過去的兩年里,他消極的心理狀況並沒有得到任何改善。只有自己的問題嚴重到危及生命的時刻,他才覺得是找心理醫生的時候。

「慢慢熬唄,反正不會死。」陳光說。

1.到那時,再想找心理醫生就晚了

陳光的抑鬱症比較典型,只不過程度還不算嚴重,北京禾一教育諮詢有限公司負責人、德國跨文化與積極心理治療諮詢師、國家認證二級心理諮詢師王嵐表示。

「這種惡劣心境超過六個月不能改變,就算是輕度抑鬱症。如果一直這樣持續下去,抑鬱程度就會加重。患重度抑鬱症的人需要有人時時看守,否則病人隨時都會選擇結束自己的生命,到那時再想找心理醫生就晚了。」王嵐說。

據《生命時報》報道,在《2010年職場九大事件》評選中,「職場心理健康問題」成為五大「最為牽動人心的職場大事件」中關注頻率最高的事件。在此基礎上,中國人力資源開發網的一項涉及5000多名調查數據再度引發關注。調查顯示,25%的上班族存在一定程度的心理健康問題,這些心理問題包括精神壓力大、感覺不開心、鬱悶、覺得自己不能擔當有用的角色等。

陳光雖然沒有參與此次調查,但他承認,上述的心理問題他都有。

如果這些問題未被引起重視,時間長了,往往會導致抑鬱症、焦慮症、強迫性思維和強迫性行為,王嵐說。

2.把心理問題等同於精神問題,是一種誤解

在上述癥狀中,抑鬱症已被媒體報道為導致中國人自殺行為的罪魁禍首。根據2009年全球頂級的醫學權威雜誌《柳葉刀》上一篇流行病學調查估算,中國抑鬱症患者已達9000萬。2015年,騰訊網一篇專題報道引用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精神衛生學系主任季建林的話:「在國內抑鬱症人群中,大概只有10%到20%的患者是經過正規醫院診斷出的,這個診斷率非常低。」

抑鬱症診斷率低,是因為中國人不習慣向陌生人傾訴自己的心理疙瘩,對心理問題有病恥感;加上對心理學不了解,以至於對心理專家不信任,王嵐說。

不少人把心理問題等同於精神障礙,認為諮詢心理問題就意味著自己精神上出了問題,對此心生排斥和恐懼感。其實,這是一種誤解。

王嵐指出,精神疾病或精神問題是腦部器質性病變引起的,即大腦組織或細胞受損;長期內心糾結得不到解決,也會使極少數人發生腦組織病變而轉化為精神疾病;心理問題是情緒、壓力、人際交往等等給人造成困擾,以及無法調節好情緒、釋放好自己的壓力、與人相處不好等等帶來的問題;而心理諮詢就是幫助人們在情緒、壓力、人際交往等出現問題時,獲得解決這些問題的能力。

每個人都會面臨心理挫折、情緒低落,只要及時排解,一般不會有什麼大問題。但是有些人會因為種種原因,把自己的不良情緒都憋悶在心裡,如果得不到及時的疏導,天長日久就會形成心理問題,進而影響神經遞質的分泌,最後導致神經系統病變,危害人體臟器,破壞免疫系統和內分泌系統,為癌細胞的生長和繁殖提供溫床,王嵐解釋。


「人突然的行為、思維的異常,不是沒有原因的,一定是他/她長期無法很好地解決情緒、壓力、人際交往能力,積壓到一定時候,突然爆發或發作,讓身邊的人無法理解。」她感嘆道。

3.便宜的怕不靠譜,收費高的愁負擔不起

在北京一所文化機構工作的聶露(化名)在2010年有幾個月被失戀深深困擾,生活和工作都被打亂了,很久都不能走出這種狀態。她不斷找朋友傾訴,都快變成「祥林嫂」了。後來,在朋友的提醒下,她對心理諮詢張開了雙臂,但卻被心理諮詢的價格嚇退了。

通過網上查詢,她得知北京某機構心理諮詢費是700-800元/小時,是她薪水的十分之一。她擔心還沒說清自己的問題,一小時就結束了,而可能一次諮詢達不到效果,需要去好幾次,她的工作又難以保證留出充裕的時間。多次的諮詢費用算下來,對於剛參加工作一年的她來講,的確是一筆不小的財務負擔。

「便宜的怕不靠譜,收費高的自己又窮,所以……」33歲的聶露說。


心理諮詢費用在北京相差很大,從三四百元一小時到一兩千一小時都有,價格根據諮詢師的經驗和知名度而定。

有些人認為心理諮詢就是聊天,花那麼多錢在這上面並不划算;有些人跟聶露的想法一樣,認為收費越高的諮詢師越能解決自己的問題。

選擇心理諮詢師並不是越貴越好,而是諮詢雙方匹配——這種匹配涉及心理諮詢療法、節奏、彼此的接納度等等——這樣會讓來訪者放鬆,在愉悅的氣氛中不斷改善自己的心理狀況,王嵐指出。

4.有效的諮詢,要看來訪者想改變的動機有多強

被諮詢者交了錢,對心理諮詢的期望很大,總希望能一次性解決問題。但是做心理諮詢並不像治感冒或者止疼一樣,只要開藥、打針就好了。心理諮詢是心理諮詢師幫助來訪者不斷擴展自己能力的一個過程,幫助他們獲得自己曾經喪失的能力或者是在未知領域的能力。」王嵐說。

而一次諮詢是難以達到效果的,通常需要20次甚至更多次數,王嵐說。這並不是每個來訪者都能堅持下來的,中途會有來訪者因為缺乏耐心、疑惑、和心理諮詢師不匹配等原因而放棄諮詢。


有效的心理諮詢還要看來訪者想要改變的動機有多強,如果動機不強的話,多少次都沒用,王嵐解釋。「這個過程需要有耐心,也需要來訪者經常反思,自己做出改變。這一切改變都是為有一個美滿的人生而努力,保持一種平和、穩定的心態,積極地生活。」

王嵐的來訪者,目前更多的是文化層次高、認知水平較高、經濟能力相對較好的人群。在王嵐看來,這部分人有更大的動力去解決自己的心理問題。

在王嵐接觸的來訪者中,女性的比例高於男性,她們一般諮詢的問題以情感類居多;而男性諮詢的問題主要集中在職場困境和改善親密關係方面。

5.不良情緒或反撲,做好應戰準備

聶露大概用了一年時間,終於從失戀的陰影中走了出來。去年下半年,32歲的她跨進了婚姻的大門。現在,聶露遇到心理困擾,會選擇出去走走、找朋友傾訴來排解。

「隨著年齡的增加,越來越會排解自己的情緒,對於年輕時的困擾,也看得越來越淡。」聶露說。

在回答遇到心理困境如何處理時,獵聘同道APP上不少用戶表示依靠美食、運動、看書、傾訴來排解,只有少數人選擇心理諮詢。

通過這些辦法也可以排解不良情緒,如果排解後不再反覆就不用求助心理諮詢,王嵐說。「但是,確實有不少人解決了這次的情緒問題,下次遇到同樣的問題,不良情緒會反覆;此外,向親友透露自己的心理問題,親友由於自己的身份難以給出中立的建議,也難以保證不泄漏當事人的隱私。專業的心理諮詢是幫助人們學會管理好類似的不良情緒,從業者嚴格保守來訪者的秘密,即來訪者說的話絕不帶出諮詢室。

在北京做編輯的工作的伍劍(化名)也相信依靠自己可以排解不良情緒。他研究生階段的專業是心理學,而自己放棄找心理諮詢師的念頭是由於他認為做心理諮詢的人素質參差不齊。「當初心理學學得不如我的同學都去做心理諮詢了,我對國內心理諮詢從業者的素質很不放心。」伍劍說。

據王嵐介紹,國內心理諮詢師的確存在良莠不齊的情況。一個成熟的心理諮詢師需要豐富的人生閱歷、系統的知識結構和經手足夠多的案例。

「僅僅學習一種心理療法,就需要3-10年的時間。有些從業者只是考了一個心理諮詢師的資格證,就匆匆開張了。一個心理諮詢師在自己的工作過程中,仍然需要不斷地拓展自己。」王嵐說。

(註:文中人物均由作者採訪,部分當事人應其要求採用化名。文中圖片均來源百度。)

本文系獵聘網(微信ID:liepinmishu)原創。


謝邀,
「屁股決定大腦」,因為我的職業限定,我本身無法客觀的回復你是否需要尋求干預,我將一般心理諮詢師或者心理醫生遵循的一個嚴謹的診斷過程展示給你看,你自行判斷。
我所有的診斷都來自於你的敘述,所以很多信息收集不全面,我也沒有辦法問你而達到進一步澄清。故診斷可能有一些偏差。
為了避免原文有改動,我將你的敘述複製下來作為主訴。

主訴:

我覺得自己似乎有心理方面的疾病,或者說是問題。但不能確定,所以在躊躇是否預約心理醫生,以下是我的情況。
我17歲,性別女,高中在讀。
我親生父母在生下我的第二天把我送給了現在的養父母,因為他們想生男孩,我養父母收養我是因為養母無法生育。
在我六歲的時候,我養父找了小三,是我的家教,等於說整個童年我都是在他們的爭吵互相毆打中度過的,他們對我影響很大,這種經歷讓我在小學很封閉,簡而言之就是沒有正常的童年。
禍不單行的是,我有一種先天性的皮膚病,雀斑。滿臉都是,如果說家庭不和諧還不至於給我的童年蒙霾,那容貌上的缺陷簡直算是一個噩夢了。
小孩子是沒有善惡觀的,他們什麼都不懂,正因如此,他們無所顧忌,我幾乎是從二年級,雀斑徹底開始遍布臉上之後,每一天,每個時刻都在被嘲笑,原本家庭的原因已經讓我和普通孩子不同,容貌的缺陷幾乎是徹底斷絕了我有一個正常的童年的可能。有一些人表面上和我玩,背地裡嘲笑我,還有很多乾脆在公開場合對我進行嘲諷,我沒有一次反擊,總是裝作若無其事,但內心早就不知道變成什麼樣了。
前面說了,因為如此,我朋友幾乎沒有,就算有,也會很快斷絕關係。父母在我初中畢業的時候終於離婚了,我跟著爸爸,還有小三繼母,從那以後媽媽就去了外地,我們很少見面。
而且我不知道是不是因為我幾乎沒有機會和別人交往說話的原因,後來,初中之後,說話的機會多了,我開始口齒。剛開始不嚴重,後來越來越嚴重,到現在為止還是。
因為小時候的這種經歷,我很缺乏與人相處的經驗,所以通常別人和我說一句話我都要想一想該怎麼回複比較合適才說,以及,根本就不怎麼敢和男生說話交流。應該是太過封閉的原因,我經常觀察別人,這麼說吧,我的生活,行為,需要依附別人。我的意思是,如果我不觀察別人怎麼做,我就不會怎麼做。我總是很貪婪的觀察別人,譬如看別人穿什麼衣服,髮型,怎麼說話,怎麼有很多朋友,我都很疑惑,包括現在為止,其實我都搞不明白。
因為沒有與人交往的經驗,我看很多書,自動帶入,說話有很多弱點。並且我有時候會極度自信,有時候極度自卑,大部分時候特別討厭陌生的環境,我指的是,如果要長期待的話。當我覺得自己不足以應付一個陌生的環境,我會極度恐慌,特別恐懼,非常想哭。
還有,我似乎有些焦慮,強迫症,以及偏執。
比如我想到什麼事就一定馬上干,不然我就特別特別不舒服特別暴躁,很理想化,有的時候想一出是一出,不考慮可實施性。
強迫症是,我在人流多的地方,一定要抱著自己的包拿著錢,睡覺前一定反覆檢查門,就算是家裡只有我一個人我也堅持把自己的房門鎖上。謹慎到有些過分的地步。
還有就是我不太能受刺激,用現在了解我的人來說就是,一受刺激就神經質。生氣的時候很嚇人,如果我受刺激的話可能會直接在大庭廣眾之下大吵大叫,但是一個人的時候,我就僅僅是使勁兒擰吧自己。
還有就是我經常會,啊,這麼說,就是嘩眾取寵的想法或者意識。一方面極度想隱藏自己,一方面極度虛榮想表現自己。一方面特別不想引人注目,一方面特別想吸引別人目光。
而且,這麼說吧,我有時候,稍微受到一點刺激,經常會下意識做出一些我自己事後都後悔的想撞牆的事情,譬如在大庭廣眾之下表現,說大話,以及……就是尷尬症看了之後也會病發的一些行為。
而且,我看到一個人,如果我認為這個人有敵意很危險,我就會特別懦弱的繞著她走。如果我認為這個人沒有攻擊性,我又會變的特別開朗。我甚至不太敢在陌生的女生多的地方動作,比如在快餐店,如果有一群女生也在,我估計吃不完就溜走了,我不知道這是因為害怕還是自卑,沒辦法控制。
而且我特別容易同情別人,信任別人,被背叛之後偶爾會神神叨叨的到處說,但是永遠都如此,不會長記性。
還有,就是,別人給我的評價是特別倔強,認準一件事,我就不會再聽別人說什麼,只覺得我自己的想法就這樣,也不會把內心的想法告訴別人。如果我認為一個人有對不起我的事情,我會躲在角落裡擰巴到死也不會求證。
用老師的話來說,覺得我和別人很不一樣。雖然我也有朋友,但是覺得我幾乎不和外界交流,很孤僻。
———————————
但是,另外一方面我又很理性,(我清楚的知道我不是精神分裂,只是我的性格有兩面)我能夠理性的看待任何事,包括自己,能檢討和反思,懂得很多事情,包容並且理解別人,我也可以表現的優秀,有深度,成熟,甚至開導別人的心理問題。同樣我知道我父母不容易,我很愛他們,很豁達,能想的開。我對於我的家庭問題以及容貌問題,是這樣,雖然我自卑,但我不糾結,我能想明白,我知道不會一直是這樣。我目標的大學是清華,我喜歡寫作,我不厭世,我有很多愛好,我熱愛生活。我有準確的人生目標。只不過後遺症比較嚴重,我是指因為小時候受過這些創傷,以至於我受波及,到現在這些心理問題,我自己糾正不過來,我清楚的知道自己無能為力,所以我來求助了。(補一句,容貌的缺陷上高中之前就通過手術補救了,現在沒什麼。)
然而另外一方面我又特別容易輕信別人,沒有自己的判斷力。
以上。我是否應該去求助心理醫生,以及我的問題到底應該怎麼看待呢?

一.信息收集
1.一般資料
(1)人口學資料
17歲,女,高中在讀。

(2)生活狀況
居住條件未知,日常活動以學校為主,近期無重大生活方式改變
(3)婚姻家庭
出生第二天被父母送到養父母家,父母的理由是因為想要男性。
(此處需要注意是否會產生分離焦慮,性別認同障礙)
六歲時養父找了小三,家庭氛圍開始變的緊張,父母時常打架。
(此處需要注意神經症性的自我認同障礙、親密感建立障礙、依戀障礙)
(4)自我描述
a.我在小學很封閉
b.容貌的缺陷幾乎是徹底斷絕了我有一個正常的童年的可能
c.我很缺乏與人相處的經驗
d.我經常觀察別人
e.並且我有時候會極度自信,有時候極度自卑,大部分時候特別討厭陌生的環境
f.我有時候,稍微受到一點刺激,經常會下意識做出一些我自己事後都後悔的想撞牆的事情,譬如在大庭廣眾之下表現,說大話,以及……
g.還有就是我經常會,啊,這麼說,就是嘩眾取寵的想法或者意識。一方面極度想隱藏自己,一方面極度虛榮想表現自己。一方面特別不想引人注目,一方面特別想吸引別人目光。
h.還有,我似乎有些焦慮,強迫症,以及偏執。
I.如果我認為這個人有敵意很危險,我就會特別懦弱的繞著她走。如果我認為這個人沒有攻擊性,我j又會變的特別開朗。
j.我想到什麼事就一定馬上干,不然我就特別特別不舒服特別暴躁,很理想化,有的時候想一出是一出,不考慮可實施性。
K.雖然我也有朋友,但是覺得我幾乎不和外界交流,很孤僻。
l.另外一方面我又很理性
M.然而另外一方面我又特別容易輕信別人,沒有自己的判斷力。

2.個人成長史
(1)嬰兒期
出生2天之後被送往現在養父母
(2)童年生活
因為面部的癥狀,童年人際關係較為糟糕。
父母感情不和諧,時常吵架,原因是父親出軌
(3)少年期
對人際關係較為敏感,有一定的表演性,體驗到孤獨感
父母離異,與養父生活

3.目前精神狀態
(1)語言表述正常符合邏輯,感知覺能力正常
(2)情緒低落並且不穩定
(3)人格有部分缺限,但是大體完整

二.初步診斷
因為信息收集不全面,並且無法與來訪者交流,故只能以孤證不立原則:
如果兩個癥狀同時指向一個問題,則確認其為真實存在,如果只有單獨癥狀,不予以考慮。
其診斷邏輯以scl-90癥狀清單為順序。
1,.軀體化


2.強迫癥狀

我在人流多的地方,一定要抱著自己的包拿著錢,睡覺前一定反覆檢查門,就算是家裡只有我一個人我也堅持把自己的房門鎖上。謹慎到有些過分的地步。

存在強迫行為,但是無法得知是否有反強迫


3.人際關係敏感
f,g
人際關係高度敏感


4.抑鬱
無明顯表述,但我個人感知確實存在抑鬱

5焦慮
在人際關係受挫時,有明顯焦慮產生


6.敵對
有敵對情緒,但是理智反敵對,趨好


7.恐怖


8.偏執
有,中度


9精神病性

初步診斷:
分離焦慮,自戀型人格障礙
診斷理由:
1.非器質性疾病
2.根據「區分正常與非正常三原則」非精神疾病
3.出現泛化,持續時間較長,根據許又新三標準,非嚴重心理問題和一般心理問題,初步判斷為人格障礙,程度較為輕微,來訪者因為年齡較小,所受社會衝突較小,故未出現因自戀型人格障礙導致的嚴重癥狀


三.鑒別診斷
因為鑒別診斷需要和來訪者再次核實,故這部分無法完成,根據來訪者的主訴,需要與強迫症抑鬱症進行鑒別診斷。

診斷都這裡就結束了,因為我是心理動力流派,所以最後的診斷有精神分析對心理問題的劃分的色彩,其他諮詢師也會有不同的結果。

聊聊吧,脫了諮詢師的這層皮和你聊聊。
不知道你是何時得知了自己的「被拋棄」,那時候一定是一種非常糟糕的感覺,我哪裡錯了?
你是想不通的,因為成人世界的規則遍布著自私與醜陋,你不清楚怎麼去恨父母,就好像我也不能去恨這個世界,因為沒有資格,恨自己的生存環境給自己帶來的只是毀滅。
從此你的一個客體產生了,不能再被拋棄了,你開始將自己所有的能量投注到避免被拋棄,為了防止被拋棄,你需要小心翼翼別人的眼光,你需要懂事,你需要做個好孩子。
所以,我要優秀,成為了你內心中的法則,渴望關注,渴望優秀。
與人的交往有時候是平淡的,在同一個環境下你也很難超越集體,無法忍受這種大家都一樣,因為大家都一樣就代表你不優秀,你不優秀就代表著被拋棄的風險又來了。
童年面部的創傷帶來的是嘲笑,你渴望好朋友,渴望認可,但是這些都得不到,既然得不到,我就乾脆都不要了吧。
在某一天,你會突然發現,不知不覺,我已經和這個世界之間橫亘著一層膜,我出不去,他們進不來。
我的演繹能獲得關注,但是這種關注就如同毒品一般,我根本停不下來,不像吃飽了就不餓了,關注是越吃越餓。
其實理由很簡單,因為那是你演出來的,你知道,總有一天一定會消失,所以每一次得到,滿足了虛榮,但是掩蓋不了內心的恐慌。
你懼怕的不是陌生人,不是男孩子,是未知,因為未知無法控制,你已經受夠了不能控制自己生活的感覺,所以獲得關注是為了控制,但是不知不覺,被控制的其實是你。
你想要成為中心,手中釋放出無數道絲線將周圍固定下來,控制住,但是真相是他們每一個人的絲線,控制著你。
會孤獨吧,因為無法融入,懼怕真實的感情,認為表達自己的需求是糟糕的,羞澀的,所以,一切似乎都變得越來越遠了。
你知道真正一直以來,拋棄你,嘲笑你的是誰嗎?
一個心理學實驗,在一堆人的臉上化妝,讓他們面部有殘疾,將他們分布在大街上,椅子上,等到一天過後問他們這一天的感受。
他們大多回答:我被歧視了。
其實在這些人出門前,他們的疤痕已經內擦去,他們壓根不知道自己的臉和昨天一樣,和大多數人一樣,但是他們以為不一樣。
歧視他們的,是他們自己。
一直以來,拋棄你的是誰?
你腦中一定有一個特別牛逼的自己,清華、寫作,這些都是她的特性,那個優秀的你會一直嘲笑真實的你。
如果你變成你想像中的樣子,是不是一切都消解了,你不會再敏感人際,不會再自卑,可終究,那是想像,是童年的一個夢。
我教你一個思維方法,任何一個想法給你帶來了情緒,你就去找這個想法的對立面。
我很討厭他,對立面是他很討厭我和我很喜歡他。
將來我要變得很優秀,對立面是現在的我很糟糕。
我特別討厭別人談論我,對立面是我特別希望別人討論我。
這種方法能夠幫你避開自戀防禦找到真實想要的東西。

別再拋棄自己了,好嗎?
你不拋棄自己,這個世界上就沒有人能拋棄你了。
最後推薦一本書《愛與自由》解決你依戀關係的問題。


首先謝……

我為什麼要瀉藥!!!!

來來來,題主,首先你可以把自己的問題描述的如此清晰。僅憑這點說明兩件事:1、理智。2、勇敢。有這兩個的你解決問題只是早晚的事(不是雞湯麵條湯),但是鑒於你高中,而且大學目標這麼遠大(先不說用高目標強化動力是否理智),我並不打算讓你慢慢走這條路,所以正題!!!:

題主說自己不需要感同身受的理解而需要切實可行的解決之道。這句話讓我決定為你回復。因為這和看到感同身受的理解性質的答案不在一個層級上。我之前和你有類似經歷的時候還剛起步,僅僅遇到能聽懂我說話的人就已經感動不行了,哪裡敢要求什麼解題過程??

感同身受:
1、時而極度自信(自負?);時而極度自卑。(本質全是自卑),看見人多吃飯都要逃跑?太正常了,不跑你幹嘛?讓別人看著你吃完?/捂臉
2、道理都懂,甚至還會給別人解決心理問題?大部分人亦如此。
3、理解父母,看開自身(容貌等等),被老師說不一樣(偏執?那叫執著!)這個首先明確,你有缺點是肯定的,但是這樣的你容易把優點缺點混為一談,比方說你理解體諒偏執(執著),這些是我覺得很少有的金子!

來來來,題主,仔細聽:

有一次我和我爸閑聊,他說了很多關於,長壽的人是如何如何,怎麼吃,怎麼睡,怎麼養生。當時答主為了凸現自己的與眾不同,就隨口反駁了一句好似名言警句的話:「一個人如果想知道如何長壽,不應該研究長壽的人如何,而是去看不長壽的人做了什麼-----約瑟夫?維薩里昂諾維奇?劉博威」。

題主,我來告訴你,如果你想走出來,不要也不必去研究怎麼解決問題,而是之前去做你想的/讓你優秀的/強壯自己的事。這非常重要!你可能問我:不解決我沒法……啊!

不是這樣的題主,我看過一句話你可以參考:一個人活著,他飲食,他行走,他行動本身就是意義。可是有的人卻終其一生在尋找活著的意義究竟是什麼,這是最大的錯誤。(這真的是名人名言喂!!)

所以說,題主,我說了這麼多,想告訴你,你可以發現並描述清楚自己這些問題說明你是可以的,但是不要去糾結問題本身,你糾結,它就是問題。假如你明天睡一覺失憶了,這些困擾你多年的痛苦屁都不是!

專註!
在自己的領域,而非去解決你以為存在的那些問題。這好比一個被動力,一個主動力,就像拿鞭子抽你和拿蘋果吸引你,雖然都使你前進,但對於你和你以後(心態,能否長久的走下去/積極動力)效果截然不同。

懂了嗎,去干你的夢想和目標(現在看來擁有這些是多麼幸福!),專註你正在乾的事本身上!你的自信勇敢會回來,自卑強迫症會消失(而不是被治癒,根本不用治,因為你把它抹平消失了!)
干!!!專註在蘋果上!!!鞭子自然就沒了(本來也不真正的存在)

最後一句:可以看心理醫生!!!


恭喜你!能夠意識到:自己有心理疾病
說明你心理沒病,只是現實給你太大壓力
覺得痛苦,是因為你的潛意識和你的表意識在廝殺。兩者的世界觀和價值觀在廝殺,撕扯的痛苦感讓你覺得有些難以承受。這種痛苦的病態感,讓你誤解是心理病態。
我沒有資格做你的心理醫生,但是我想說,你很棒,在經歷了這麼多事情以後還能夠保持一顆本心——你的表意識還在抗爭,你意識到自己的心理有了疾病,希望被治療。
還有很多人,在經歷了許多以後,潛意識和表意識都已經放棄了抗爭。整個人都變得邪惡而且偏激,並且意識不到自己心理已經病了。
你已經很棒,你需要的不是治療,而是希望。
你需要一個夢想,來幫你承受住殘酷的現實,讓你還保有鮮活的未來。


謝邀。
也許找心理諮詢師是幫助和支持你成長很重要的途徑。

祝好。


沒病。你只是想改變自己,改變是很痛苦的。你的性格說你不喜歡做這事,你的理智說要做這件事。內心當然備受煎熬。慢慢改變吧。
找醫生也沒辦法改變你的性格的,快樂的童年對孩子多麼重要啊。


看完問題突然就鼻子一酸。
最近也是嚴重懷疑自己有心理疾病所以來知乎搜相近問題。題主描述的癥狀和我有80%重合。比如在公共場合會不安,獨自出行內心總是有些恐懼,就連到路邊商店買瓶水都會緊張。經常遛彎的時候渴了想買水喝卻不敢開口,於是告訴自己算了去下一家,然後如是反覆,最後到家門口了也沒買上水。害怕被注視,卻又喜歡被關注。感覺到有人看我的時候渾身都不自在,有的時候鼻子臉蛋都在抖。一個人待著的時候會陷入幻想中。有的時候想自己遇到強姦搶劫的該怎麼機智脫身,暢想未來美好生活,也想身體被飛馳的汽車碾壓成兩半。情緒極端。有的時候幹勁十足有的時候又陷入絕望。有的時候覺得被愛包圍有的時候又痛哭無人理解。有的時候被一點小事勾起了負面情緒,會氣到自殘,想瘋狂的打人砸東西大喊大叫,當發泄不出來的時候就會發抖,壓抑,喘不上氣,眼淚亂流,容易受刺激。多夢。總是夢到被追殺。有多次自殺傾向。不認可自己。有的時候甚至厭惡怨恨自己。等等等等,癥狀很多,不一一贅述。
然而在生活中沒有人覺得我和別人有什麼不同。爸媽覺得我乖巧朋友覺得我開朗溫柔。


是。
要看心理醫生
嚴不嚴重由與你面談的心理醫生說了算。


我也總是感覺自己需要心理醫生,寫了一句開頭就不知道接下來怎麼寫,我會在意很小很小的事情,比如朋友圈為什麼不給我點贊,心裡一直在琢磨,為什麼我給你們點贊你們卻不理會我,為什麼幹什麼都會想到你們,你們做什麼決定去哪裡玩不問問我,有一種被拋棄的感覺,我知道這是小事,甚至根本不算事,我壓抑自己的感覺,壓抑自己不去想這些,我討厭這樣的自己,我經常失控,跟我這樣的人相處很累,不管是三人行還是五人行我總是最後孤單著走路的人,回想起自己斤斤計較這些就想哭,沒人理解我,甚至自己也無法理解自己,跟好朋友說這些我得到的只是嘲笑,覺得我太小題大做,我也不敢和朋友說,只能壓抑自己。我渴望親密關係,卻又不喜歡被碰到,同性之間牽手走路我也不會做,經常在深夜哭泣,不壓抑自己就會變得斤斤計較,一點不如意就生氣,看到最好的朋友跟別人笑著說話就生氣,壓抑自己就會變得抑鬱,鬱鬱寡歡,做什麼都提不起精神。我知道有一段時間好朋友也不想搭理我,我提出出去玩做什麼活動她都不想去,但是轉身就能和其他朋友吃飯看電影,我自己一個人在宿舍悶死她也不會叫我出去跟她一起看看節目,相反,不管我有什麼活動安排都會問她有沒有興趣一起。我覺得自己的付出得不到回報,內心極度空虛,不管是什麼人都能填補我內心的缺失,不管是什麼人,只要能陪我聊天,我都會輕易地相信他,戀愛過一次,牽手我都緊張排斥,生怕別人看見說我什麼。極度缺乏安全感,一直想養一隻寵物在身邊,只有寵物是全心全意愛著我,我知道造成我的是家庭原因,說起來又長又悲傷不願意再次想起。這些都是我的內心陰暗面,我表面看起來樂觀又陽光,我不敢暴露這些,已經被嘲笑過就不敢再次說出來,抱抱題主,抱抱自己,感謝有一個地方能讓我把黑暗講出來,希望自己成長,不再受困於這些破事,做一個真正的,從內心散發的樂觀陽光的人。


抱抱題主,這裡還有很多跟你一樣的人,不要覺得自己孤獨


其實是有同樣的問題想問,搜到這個問題。
問題1:本人性格屬於開朗外向,評判標準只是和陌生人說話不膽怯,從小在課堂上課下都屬於話比較多的,家中屬於慈母嚴父。在初一的時候,有一次自習前後桌講話,被教導主任從門縫看到,四個人就被叫到講台上罰站,兩男兩女,並叫我們寫檢討,第一次碰到這種事,晚上回家不太敢講,那天家中有客人,我把檢討放在桌上說讓我爸簽字就先睡了,後來客人走了,我爸看到檢討就到我床邊開始各種問,其實我檢討書里寫了我是因為上自習課講話被逮到,但是我爸似乎不信把我叫醒要各種盤問,有點訓話的感覺,好像還把我說哭了。迷糊中睡著了,第二天早上看到字簽了我就拿著去學校了,我還問另外個女生家長怎麼說,她說她媽倒沒說什麼,講話也是正常事,不是什麼嚴重的事情。這麼一說我彷彿找到共鳴,心裡想,她比我成績好,人家家長都沒說什麼,那我也沒事,心態就放好了。這個小事過了兩三年後,我上高中了,因為初中考了個中上的高中,但貪玩,進去以後成績就從班級第 6掉到33,全班57個人的樣子,感覺自己性格也受到了些影響,父母不是鼓勵型的那種,表現出有些恨鐵不成鋼的感覺,而且當時我有個姐姐大我2歲,在父母身邊讀高中,姐姐是每個星期甚至哪天想回就可以回家的,我是一年大小放假就回家四次的那種,偏偏父母還不打電話給我,當時住宿舍,媽媽可能一兩個星期會打個給我,我爸就幾乎整個高中沒有主動打過一個電話給我。但是經常開學會送我和他朋友的兒子一起到學校。分了文理到高三的時候我的成績已經在倒數,也沒什麼信心,不喜歡跟別人玩鬧,有時候上課聽聽睡著,有時候自己畫點畫。我無意聽我姐說起來,初一寫檢討那次,早上我爸讓我媽悄悄的跟著我到學校,去問教導主任,我為什麼寫檢討,教導主任說就是上個自習講了話,我媽才放心的回去。聽了這個以後我開始心裡不舒服,確認我的父母一個是偏心,因為我成績變不好就沒有小時候那麼關心我,二是家人之間連最基本的信任都沒有,我說過這檢討的原因話居然不相信我。後來到報志願,他們雖然在最後一天幫我看,但是我心裡就開始自己挑選學校。最終沒有考上好一點的學校,去了外省讀書。大學期間,父母還是和高中一樣,媽媽個把星期會打一兩次電話,爸爸就基本沒打過電話。
問題2:大學的時候,我脫離了高中的環境感覺性格又變好了,我喜歡別人很需要我的樣子,我也樂於服務,變成女生里的大姐大,當然是為人處事這方面,成績當面屬於中下倒數(男女比例6:1),專業是高中學的最不好的物理方面的電學,還加入了學生會。前兩年在接觸人當方面沒有什麼文體,也接觸各種渠道男生,但是沒有對上眼的,自己長得高又微胖,顯得很壯。慢慢的我困擾有時候我想著吃飯時候室友應該等我的呀,結果她們沒等,(不是約起來只對我一個人),宿舍另一個人是跟其他宿舍的人玩得好,出去逛街也不叫我,有時候在宿舍睡著,室友吃東西也不問問我,我不在的時候隨意用我的電腦。。。我開始介意,我覺得我對他們那麼好,他們卻沒有達到我理想中的樣子,但是我並不把自己心裡的這些介意說給他們聽。因為宿舍基本也很少有貼心的談話,夜談什麼的。久而久之,我越來越容易因為他們用我的臉盆裝東西不跟我講,我不在的時候用我的電腦不和我打聲招呼,在宿舍看電視不插耳機莫名憤怒,因為一些細節覺得失望,怎麼交到的室友是這樣的,越失望就越忍著不說,後來,偶爾夜談他們開始覺得我是個有什麼話都放在心裡不講的人。我敏感到他們出門關重點我都覺得她是故意做給我看的。有段時間覺得自己身體里住著兩個人,一個人反思我這樣是不對的,我要大度點,另一個人就一直抓著細節敏感傷心不說,有個室友問我最近怎麼了,我說不清楚,講著講著就哭出來。跑步比賽的時候,一邊很想跑好,一邊說你要落後了,你跑不快了,你還是摔倒吧,省的失敗了難看。。。最後我就真的摔倒了。。那分鐘我突然清醒,我是故意摔倒的么?我騙他們我腿抽筋。。我總結為我情緒太容易受影響,我自己又刻意隱藏,喜怒不形於色,但是我內心的話是,你應該看得出我是因為什麼不開心啊?你居然都看不出,我太失望了,既然是這樣,我不解釋了,但是我自己憋著真的很難受。。。。這樣的情況持續了半個學期,我終於去找學校的心理老師,我不知道我的問題出在哪裡,我根本控制不住我自己去亂想,另一個我又強制壓住我的不開心什麼都不說。。。最後的結果,去了三次,每次老師只是讓我想說什麼說什麼,把一堆吐槽的東西講出來我真的如釋重負。。可回去後不久我又積累了很多的情緒垃圾。。多數是負能量。
最後我自我調節的方法,只是不要對別人那麼好,你就不會在意她應該要回復給你怎樣的好,降低自己對別人的好,那麼我對別人的要求就不會那麼苛刻。我慢慢的恢復一些情緒,就是還是能和大家好好講話,開心說笑了,但心裡有堵牆,知道不能對她太好了,否則她不知回復,我又會像以前一樣難過了。這樣的為人處事方法持續不斷到今天,讓我變得無比獨立,但也發現了問題,我看似和別人處的很好,但總不是特別交心,我很想啊,但是我做不到啊,這是我多少年的自我暗示,自我引導造成的。我心裡拚命想別人關心我照顧我,可是外表卻固執的什麼事都自己去做,難以讓人接近。
現在我想買個存儲卡,我都不知道找誰諮詢下,認識人那麼多,沒有特別主動去交心。
大學時候是不合適加錯過了喜歡的人,畢業以後完全是因為性格問題錯過幾個男的,後來慢慢無法和男性朋友很交心,也就導致現在沒有很鐵的男性朋友,一直沒有談過戀愛。
我開始覺得惶恐,這樣的我,不知道還要如何自我調節,面對催婚,交友、處事,獨自生活,怎麼去和男人相處,需要看心理醫生么?

其實還有很多很多細節,一口氣打不了那麼多,慢慢說。。。


同問,一直覺得自己自卑,在不斷嘗試。可是一件小事就會把我擊垮成原型。最鬱悶的是想不通就會越想越糟,胸中鬱結,就會演變成夜裡一個人大哭,地上滿是面巾紙那種。


我覺得我和你所闡述的癥狀都類似,我的童年是有陰影的,高中的時候被學校一堆壞女生欺負,本來性格蠻開朗的我,從這件事以後就不敢跟任何人說話,心理一直覺得別人都會嘲諷我,在學校走路都是低著頭的。考入大學後,成績不理想 ,我的媽媽也總是說一些刻薄的話,因為心裡承受能力太差,我心裡更是難受……包括現在工作了後,也一樣,什麼都是按照父母的標準做,我圈子太小,不喜歡人多的地方,女生多的地方我都不敢對視幾眼,即使才認識的新朋友男孩子,也覺得別人會嫌棄我。就這樣 自己一個人在外面生活幾年了……起初因為覺得自己樣貌不好看,後來我整容了 ,感覺就是別人一看就很喜歡的女孩,可是我還是感覺到很強的自卑感,不知道的外人說是高冷甚至難聽的說我裝逼,其實我真的是不敢跟他們說話,怕他們嫌棄我,我自己很痛苦的。
我太容易相信別人,然後總是上當,總是吃虧,我總是用我心態去想外人,覺得他們都有愛心的,其實不是的。
我也覺得我有病,很有幾次,我自己用小刀割手,流出的血我全部擦在臉上。我說 我要去看醫生……可是別人說我沒有病。


從小存在病症。至今不知道確切的名稱,也沒有接受過治療,也不知道有沒有人跟我一樣。
希望有關人士能給予解答。
這種心裡疾病的具體表現是,由於對某些事物的認知或者親身經歷,腦海中會突然想起這件事,想要去做這件事或者跟其有關的,危害自身的事情。腦海中出現很強的恐懼感,搜索可以阻止自己去做這些事的因素,如果沒有便會一直恐懼。
針對不同事件有不同的癥狀時長,比如對自身危害小的,已知的事情,或者通過不接觸認知對象就沒有機會去做的,時間可能不會很長,一天到一周不等,但是再次接觸,會繼續出現癥狀。
而對自身危害大的,未知的,或者每天不得不接觸的,恐懼感可能持續兩到三個月。癥狀過後會漸漸消失。但有複發的可能性。
發作時間和周期沒有嚴格規律,但相對來說可能存在冬天比夏天發作率高,白天比晚上發作率高這種情況。
也會受自然環境與社會環境影響,例如出於昏暗壓抑的地方,和令自己有壓力的人在一起。但不完全如此,有時很高興但突然想起,就會重新充滿恐懼感。
上大學以來這種癥狀幾乎沒有發作過,最近有發作過一次,但時間比較短,謝謝我的男朋友。
但是大學之前,尤其是初中,發作的很厲害。在家裡比在外面發作率高。可能是家庭原因但不確定是不是本質原因。
不能理解的話,舉幾個例子。
五歲時被自行車車輪別到過腳,瘸了一段時間,疼痛感早已經忘記,但是七歲時突然想起來,就控制不住自己把腳向車輪里伸,越被施加壓力,比如由於伸腳被責罵,這種恐懼感越強,控制能力越差。
關於自行車有好幾個。比如坐在車子上總是想跳下來,學會騎車子之後不會撒把,(即把手放開,很多男孩子都很愛用這個裝帥。)總想撒把。注意,我不是想學撒把,只是單純的控制不住自己,其實心裡很恐懼。騎車子時總想閉眼睛,往後看,將車把用力甩向一邊等。可能很可笑也有人會覺得這種小事很矯情,但是我是真的從內心底感覺到恐懼。最嚴重的大概是騎車子撒把,至今騎自行車都要在右手上綁一個皮筋,將手與車把綁在一起,這樣給我一種有辦法控制我不要撒把,才能繼續騎自行車。從中衍生而來的是總想用手離開車把,用皮筋拉動車把。
初中三年因為必須騎車上學的問題,做了很多噩夢,手腕上至今有皮筋印。
這些是可以控制的,如果不碰自行車,就不會發作的,就像走到水邊想跳下去,如果遠離水就沒有困擾一樣。
但有些沒辦法控制,比如莫名其妙想把指甲反向扳,用手或者另一顆牙推自己的牙,想咬舌頭,等等,由於沒辦法遠離,都是身體的一部分,所以沒辦法避免病症的發作。體現在總想如果我突然一下子用我最大的力氣去咬,去扳,會怎麼樣。對這種沒有辦法控制的突然性充滿了恐慌。
可能在別人看來這些小事都很閑的發慌,覺得我很作。
但是初二和初三因為這差一點就去死了。
初二冬天,想要用一顆下牙扳自己的一顆上牙。還有其他的病症,同時或交替發作,每天都很痛苦,在痛苦之中掙扎,勸自己一定熬過今天不要做這件事,然後明天再用同樣的方法勸自己。就這樣一天天熬。
崩潰過,想已死解脫,想了想我媽,又勸自己多熬一天試試,明天實在不行就去死。
初三冬天因為一個喜歡的人,原因不想過多敘述,總之突然絕交,他說你不要再聯繫我了。瞬間崩潰,之前想咬舌頭的癥狀瞬間爆發,幾乎用最大得力咬舌頭,由於害怕又鬆開。當時由於極度的恐懼,不得已跑去求救媽媽,媽媽在很生氣的情況下又很無奈,在uc聊天室里進了心理相關,找了一個人,做疏導。
那是我第一次面對自己的病症,說給其他人聽。可是沒有找到解決的方法。
但聽安慰明顯會表面上緩和很多。心裡知道這是不治本的。我還是恐懼。
說一下父母的態度,第一次病症發作時,他們以為我只是調皮,我也並沒有敢說出來,所以他們嚴厲地呵斥了我。後來說出來基本是責罵,呵斥。他們以為我只是控制力不好。
但其實我自控力很好,從小寫作業從來不需要人監督,初中時更是每天固定起床睡覺,完成作業。
發展到騎自行車撒把的問題時,最早大概五年級。當我表現出對騎自行車的懼怕時,他們採取的措施是逼迫我,呵斥我。
我在大街上,忍不住想撒把,卻又怕別人看出來不正常,要裝作調皮想學的樣子。很痛苦。
有一次只有爸爸在,(爸爸由於其性格帶給我的心理壓力非常大)讓我自己騎自行車去上他們自己做主給我報的課外班,他推出我的自行車,我說我不騎,他齜牙咧嘴地嚇唬我,做出要打我的樣子,我非常恐懼,哭的不能自己,下跪求他,說這是最後一次 下次一定自己騎,我爸才罵罵咧咧地把我的車推了回去。
這兩件事對我造成的影響太大。
遇到病症不再敢和爸媽說。怕遭到譴責,試著和同學說,沒有解決方法,也沒辦法給我緩解。再次面對爸媽這個問題就是初三咬舌頭那次,上文提到過的。
一直以來,他們都是先抱怨,譴責,質疑,也並沒有想解決辦法。爸爸是醫生,所以排斥一切其他醫生。媽媽提起過我是不是有什麼病症,爸爸很不耐煩地說什麼病就是她不懂事,打一頓就好了類似的話。媽媽說心理醫生都是騙人的,只是收你時間錢而已。拒絕了我看心理醫生的請求。
所以至今沒有專業醫生看過,導致一直延續至今。
另外腿會忍不住一下一下抖動。如果不抖就會覺得累,酸。焦慮情緒激動的時候要嚴重,轉移注意力時不會抖。心情好的時候很長時間不會抖。
還有越安靜的時候越忍不住發出聲音,類似於嗯嗯,這種,不是咳嗽,是正常的說嗯嗯的聲音。
這些病症的同一個特點是,壓力越大發作越明顯越忍不住。
這些病症從小持續,爸媽看出不正常也不會在意,或者只是質疑或譴責給我更大的壓力。
小時候身子忍不住抖,爸媽以為我只是騙他們給我買那時候很流行的一種排鉛口服液。還在鄰居面前嘲笑我,責備我。殊不知我只是想一切可能解決的辦法來解決,才求著他們給我買來喝。
不過事實證明,不是鉛毒多造成的。
跟家庭因素應該有關,爸媽婚姻不幸福,爸爸性格壓抑,小氣,有點狹隘。媽媽由於爸爸以及奶奶家庭的壓迫變得神經脆弱,易怒,暴躁,導致我沒有安全感也易怒,暴躁。表現之一是媽媽聽見大的聲音就大聲呵斥我,導致我長大聽到大的聲音也條件反射,變得狂躁。爸爸對我的心理沒有關心,基本都是要求,指使,處處嚴格控制,稍有不順就會打罵。基本都是用恐嚇的方式逼迫我進行。
現在長大了,努力去擺脫他們對我造成的心理影響。慢慢變得開朗,但是心裡總是有陰影,揮之不去。
不知道這樣的家庭環境是不是上述病症的誘因。
希望了解的人或也有此類癥狀的人可以給予解答。創建於 2016-08-03禁止轉載


應該是潛意識出了問題,我覺得我跟你差不多。一點一點調整心態,正視自己,有正能量,讓別人喜歡你,忘記之前的一切,建立一個新的反應機制,建議去諮詢心理醫生,找一個信得過的心理醫生有助於問題的解決哦!還有在暴躁的時候別放縱自己,也別鑽牛角尖。。好吧,就這麼多希望你能看到


其實我也和你差不多吧,在知乎一直光看不回,今天有想說一下的衝動。我要說的,可能沒有解決辦法,沒有途徑,只是敘述自己的生活。就在剛才我從一件小事情一直蔓延一直想到家裡吵的天翻地覆直到我要燒房子我要吃安眠藥,是的,其實基本什麼都沒發生,所有的人基本還在睡覺,一下子負面情緒如潮水般湧上來。
從小到大,我個子矮小,成績優秀,不愛說話,同學間自然各種嘲笑諷刺,家裡雖然對我是還不錯,但只要稍有不聽話,成績不好,就是打罵,曾經被打的出走過兩次,被找回來後棍子接著打,不讀書不上學的時間都呆在家裡看店,那時候其實最怕的還是回到學校,我是寄宿生,從村裡到中學走路兩小時,騎車一小時,我甚至會走幾步路回頭看一下家的方向,至少家裡沒有那些排擠什麼的,我駝背很嚴重,不愛說話但其實又超級愛說話超級愛笑,我跟女生打架會哭,但有時又可以把男生都震住,可以腦補一下一米四不到的我把一米七還是一米六幾的男生打哭的畫面。。在家裡不跟父母交流的。初中前就是這樣,家庭暴力,校園暴力。我都被波及到了,但沒有到徹底暗無天日的地步。就這樣,我考到了師範,ja師範,一個還不錯的學校,忘了說了,我也有幾個很要好的初中的好朋友,一直到現在都很好。但童年時期畢竟留下了一些東西,比如和人交往會露怯,有時以自我為中心,不懂事,不懂人情關係,有時又太在乎別人的看法,生活中和室友相處也有一些不好的習慣。但一切都還不錯,在這個我畢業了之後一直心心念念的校園裡,有很多人對我很好,表露善意,把我放在心上,我會開始突破自己的性格桎梏,參加社團並且堅持,經常丟臉但也堅持嘗試,一開始的時候可能幾個人圍著我說句話都不利索,但後來也敢去參加辯論賽,演講,也學了跳舞,也慢慢注重思考的意義和價值所在,有的人可能明白前面三樣,對於一個不太外向的人來說,是很難的。師範的過程中交了幾個好的朋友,但會存在矛盾,其實是自己的問題,敏感,脆弱,多疑,情商不高,不知道君子和而不同,那時候我把朋友看的很重,就是到了跟談戀愛一樣了的感覺,跟朋友在一起會覺得很開心,發生衝突了會很難過,情緒低落,但總之啦,那段時間豐富多彩,但也很寂寞。
後來,畢業啦。開始實習,工作,分配到家裡的村小任教,跟孩子們在一起的感覺很開心,雖然鬧,不聽話,但他們都也會怕我,我會適當的體罰,但更多的是默契,他們很喜歡我的課,我也很喜歡他們,我上課的時候經常把他們逗的哈哈大笑,自己也經常被他們逗的忍俊不禁,但我工作上也有很多要克服的地方,拖延症,不算特別外向,但我認為沉默點好,踏實工作,但是在家裡工作兩年半了,住在家裡,大部分情況是一整天都不會和家裡人說幾句話,我內心也很孤獨,村裡畢竟沒什麼年輕人,學校維持在四到六個老師,任務不重,15年的時候,戀愛了,但發生了很多很多的事情,遇到她的時光,以為是恩賜,全身心都投入,事情卻發生的太快,她和前任分開沒多久,和我在一起沒多久,一個多月的時候,她前男友找上門了,要帶她離開,她也特別想跟他走,我哀求,也無用,她鐵了心要走我是攔不住的,但我沒想到她父母不同意,所以到後來,她還是留在我身邊了,但是在這一年的時間裡,無論我對她有多好,有多忍讓著她,(她脾氣不是很好,也不講道理,往往是她錯了,反而我去和她道歉),她還是很想回到他身邊,(我不知道,幾次偶然發現手機里的內容)也就是在這一段時間裡,我過的很糟,跟家裡的關係也不好,經常抽煙,失眠,很多時候,內心很有很多偏激的想法,人也變得比較萎靡,她也不理解,理解不了我的過去,理解不了我的抑鬱,我知道我可以管好自己,疏通好自己,有時候一首歌一部電影就能把我從低迷的情緒里,失望的沼澤里拉出來,我也時常徘徊在迷失與理性的邊緣,內心被兩股力量拉扯著,我覺得我有義務要經營好自己的人生,那些出現在我生命中的如陽光如星辰般的人,我不能辜負了他們,我不能辜負了我自己,一步一步走到現在的自己。
希望有機會可以和你認識,也許不能幫助你,但我會理解你。


就是性格比較內向,容易多想,估計是肝鬱體質,慢跑試試


建議還是去看看吧,尋求一下幫助,好過自己胡思亂想。


我心理方面和你所描述的某些癥狀很像,可是我卻沒有像你一樣,做到理性,做到勇敢。

你有目標,可是我卻不知道活著的方向。

我很迷茫。

我好像已經失去了思考,有時候無法控制自己情緒,我很容易會歇斯底里。

我不知道該怎麼辦,沒有理智的時候,說出來的話都是一聽沒有邏輯的那種。

一個人的時候喜歡自言自語,搖頭晃腦,像極了精神病。

可我不想變成一個精神病。

題主,你和我一比,你過得真好。


抱抱題主,雖然是去年的帖子了,在搜這方面的問題是恰好看到了。
不自覺地在題主身上找共同點。本人女,17歲,父母在13年離異,期間親生父親曾經有多次就差最後一步的性騷擾,我從來沒有跟誰說過。母親在15年重婚,對方是不折不扣的舊思想的大男子主義的男人,時常讓我覺得壓迫,並有4子女,我與他們相處得不好
13歲的時候開始長斑,大大小小遍布了我的雙頰和鼻子,皮膚不算黑所以挺明顯的。而且我的五官並不好看,塌鼻子。青春期開始注意自己的容貌後就一直很自卑,但是我的自卑是藏在心裡的,我在人前一直都很開朗很活波,至少我自己這樣覺得。雖然有時候很孤僻,別人說話我也不喜歡搭理。媽媽離婚後我住在外婆家,這個地方雖然給我提供了一個生活棲息地但卻是精神上的貧民窟,他們並不注重孩子的培養,過分細膩敏感的我經常覺得心灰意冷,甚至想自殺。我懷疑自己有心理疾病,沒錢去醫院(雖然不知道有沒有用,我在一個4.5線的小城市)就下載了一個軟體可以諮詢,按時間計費,行走步數可以抵錢的那種。問了2個醫生,他們說我心理很正常,只是缺乏安全感,我也懷疑過是不是自己想太多,但是我一直都知道安全感這東西還是得靠自己,我唯一能信任的只有我自己了,可能是有太多未能達到的承諾吧。上了高中學校有心理老師,我終於鼓起勇氣跑過去和她交流,但是她給她的並不是我想要的,她是一個談心老師而不是心理諮詢師,但是在聊到心裡那個疙瘩時,我幾乎是全程帶笑,她說你沒事啊有那個心理不健康的人會一直笑得那麼燦爛,很失望。笑就像我臉部肌肉正常狀態一般,我的每一天都充滿著笑,有時候越是哭我就越笑,越難過我就告訴自己越要笑,所以身邊的人對我的影響多是愛笑。
時常有孤獨的感覺,卻不習慣身邊多了一個人。初戀也是因為習慣一個人而分手的,直到現在都是單身,其實挺好的。
今年高三,我跟家人說我想學心理學專業,他們都很反對,說你應該去學金融,(好吧金融無辜躺槍)但是高中這一年我也想明白一個道理,人生是自己的,不要按照別人的方法去生活,如果迫於壓力選擇了自己不喜歡的東西,你會開心嗎?但是我也看到了很現實的問題,我要怎麼賺錢,我要如何養活自己和我身後的家庭?(這邊的傳統是女孩子畢業工作後必須上交工資給家裡,而且經常聽一些老嫗說你家女兒給多少錢啦,女孩子畢業後不能馬上結婚,要賺錢拿回家什麼的)雖然贍養父母是子女的義務,但是這樣的要求之下總覺得這是一種利益關係,厭煩
現在我也只能讓自己保持樂觀,積極向上,盡量去追求自己想要的東西。
我要足夠努力,才能把人生掌握在自己手裡


推薦閱讀:

抑鬱症的病人在發病的時候會提出一些非常不合情理或者強人所難的要求,應該拒絕嗎?
有抑鬱症,掙扎著想活下去,但卻感覺堅持不下去怎麼辦?
晚睡覺屬於拖延症還是強迫症?
如何才能使自己變得不過分為他人著想?
抑鬱發作時,看書看不進去,學習學不進去,玩遊戲玩不進去,運動也沒精神,躺著又覺得虛度時光,該做點什麼?

TAG:心理疾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