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自尊的人應當怎樣自我治療或調整?


謝謝邀請。低自尊應該對應的是英文里的low self-esteem。每個人低自尊的成因、具體情況不同,解決方案也會不同。網路上不可能得到詳細的信息,也就不能「對症下藥」。只能退而求其次,給題主推薦一個免費的、簡潔有效的、有實證基礎的、認知心理學的解決方案(
http://www.cci.health.wa.gov.au/resources/minipax.cfm?mini_ID=20 )。

這個鏈接包括了9個module的information sheet:
Module 1: What Is Low Self-Esteem
Module 2: How Low Self-Esteem Develops
Module 3: How Low Self-Esteem Is Maintained
Module 4: Biased Expectations
Module 5: Negative Self-Evaluations
Module 6: Accepting Yourself
Module 7: Adjusting Rules Assumptions
Module 8: Developing Balanced Core Beliefs
Module 9: Healthy Self-Esteem

實際應用上,我一般會根據來訪者的情況,選擇性的使用其中少量資料。然後配合著每個session里的內容、資料,讓來訪者把這些information sheets帶回家加深記憶用。臨床上,低自尊往往只是問題的一部分,只有低自尊但沒有其他presenting problem的來訪者我還沒有見過或聽說過。

雖說這些材料是在有專業人員指導的情況下使用效果更佳,但我相信如果題主仔細研讀的話,也會有很大的收穫。題主可以有重點的仔細研究其中的幾個module。每個module更詳細的信息以及家庭作業在另一個頁面上能找到(http://www.cci.health.wa.gov.au/resources/infopax.cfm?Info_ID=47)。

如果題主覺得這些免費材料太過簡略的話,我不了解市面上有沒有什麼真正有效的低自尊的方面的中文書。英文的可以推薦一本 ,《The Self-Esteem Workbook》,作者Glenn R. Schiraldi。


? 面對別人的憤怒,你是否總是控制不住地想要道歉,即便你覺得自己沒有做錯什麼?

? 你是否總是滿足別人需求,卻不善於照顧自己?

? 你是否總是非常在意自己外貌和打扮的細節,覺得只有這樣才能吸引別人?

? 如果別人誇你,你會覺得非常不自在,甚至反駁他們?

? 對你來說,在交流中表達和對方衝突的觀點是否困難?一旦對方批評你的想法,你會不自覺地妥協?


以上這些描述,都是我們在網上、書中看到的,對低自尊者的描寫(J.V. Fennell,1999; Newsome, 2015)。如果你發現自己符合上面的描述,那麼,臨床心理學家Melanie Fennell的書《戰勝低自尊》(Overcoming LowSelf-esteem)或許適合你。今天,我們選取書中的部分做一下導讀。

什麼是自尊?什麼是低自尊?

Melanie Fennell(1999)在《戰勝低自尊(Overcoming LowSelf-esteem)》一書中,將自尊定義為:我們看待自己的方式、我們對自己的想法,以及我們賦予自己的價值(p. 1)。」她指出自尊是我們關於自己的核心信念(central belief),而低自尊意味著你對自我的品質和價值有負面的核心信念,比如你可能覺得自己是軟弱無力的、覺得自己不夠好、配不上美好的事物和人等等。

自尊是個連續譜,也就是說,每個人的自尊水平都不同。有些人自尊水平較高,他們只是間歇性地、在遇到某些情況時(比如面試、或者第一次邀請人外出)才會產生自我懷疑,而自我批評並不會影響到平時的生活(p. 4)。

但有些人的低自尊情況則很嚴重。他們會連續不斷地產生自我否定的想法,在遇到一點挫折時,也會產生強烈的自責。他們認為自己不具備應對挑戰的能力,也不相信自己可以維持和人長久的關係。他們看不見自己的優勢,而在遭遇問題時,他們傾向於認為這些問題就是自己的寫照(「這就是我」)。他們很難在沒有外在幫助的前提下,依靠自己的努力來產生進步和改變,因為一旦過程進展緩慢、或者遭遇挫折,他們就會喪失堅持下去的信心(p. 5)。

絕大多數人處於兩種極端之間。日常生活中常見的低自尊問題,體現為「我們不敢去追求那些真正好的東西;甚至在有機會擁有那些東西時主動拒絕」——因為我覺得自己不值得、也不應該擁有這些自己真正認為好的人事,相反,次好的、有瑕疵的東西讓我們感到安全,能夠安心佔有。此外,低自尊者在日常的人際生活中,還可能有一種沒有由來的擔憂和恐懼,它可能以強勢或疏離的方式表現出來他們總會覺得別人可能會忽然厭棄他們——而他們不知道緣由、無法預測、且無能為力。

Fennell認為對於極端低自尊的人,只依靠自助書本是不夠的,需要求助於專業的心理健康人士,但是自助書籍可以配合治療、在過程中使用(p. 5)。

低自尊是怎麼產生的?

1. 負面經驗

Fennell認為,負面經驗是低自尊的誘因。有哪些經歷會讓人產生自我否定的感受呢?(p. 10)

?慣常的懲罰、兒童虐待或者兒童忽視。

? 成為他人發泄怒氣、憤怒的對象。比如,父母將自己的煩悶發泄到孩子身上。但孩子不明白髮生了什麼,久而久之形成了一種對自我的懷疑:我會在不知不覺間讓別人不高興,即便我覺得自己什麼都沒做,別人還是會討厭我

? 來自受到歧視的家庭或者組織。比如,如果家庭很窮,如果照顧者有令他人看不起的困難。那麼這些經歷將長期在人心中留下一種「我低人一等」的感覺。

? 成為家庭或者學校里的「異類」。

? 缺乏正面經驗。有時,兒童時期並沒有極端事情發生,但是日常生活中也缺乏溫暖感和促成自我價值感的事。比如,可能家人雖然提供了物質保障,卻也沒有對孩子表達愛、欣賞和鼓勵,並不怎麼進行表揚。

? 不單單是早年經驗,長大後的負面經歷也會導致低自尊。即使曾經對自己很自信,但是遭遇到一些影響深重的事情,也會損害人們的自尊感。比如工作中總是被上司斥責恐嚇,談過一段非常糟糕的戀愛等等。


2. 核心信念與生存法則

簡單地說,感到「自己無法滿足別人的期待,自己的存在本身就是會令人失望」——這種關於自己的本質的評價,就是我們對自己的「核心信念」 (p.13)。

形成核心觀念的時候,我們可能還太小,沒有餘力退後一步,站在旁觀者的角度看待負面的經驗,去意識到我們可能承擔了並不屬於自己的問題。

另一方面,一旦低自尊感的核心信念形成,我們會不斷地加深這種帶有偏見的觀念。我們會傾向於注意到消極的自我評價相一致的現象,忽略那些與核心信念不一致的現象。比如,你會格外注意到自己缺點,而忽視自己取得的成就;同時,我們也會負面地對發生的事情做出解釋,比如,當別人誇你的時候,你會認為對方只是為了取悅你,而不會覺得這是你應得的(p. 14)。

可是,即使我們覺得自己是不會被愛的、不夠好的,我們仍然要在這個世界上生存下去。為了做到這點,基於我們的核心信念,我們發展出了「生存法則」來作為我們生活的策略與指導方針,來維繫自己的自尊。

比如,很多低自尊者會發展出嚴格的自我要求,來維繫自己的自尊——「我不能讓人發現真實的我。我要力求每件事情都做好,否則我就無法獲得我想要的東西(比如他人的尊重、自己的幸福);一旦有一件事做不好,我的自我價值就會粉碎」(p. 19)。

儘管這樣的生存法則,會幫助一些低自尊者獲得很高的成就,卻也在不斷惡化ta的自尊感。因為,生存法則似乎幫助人們短暫地逃離了低自尊感,但這種解決方法是很脆弱的。因為他們對自己的要求很多時候是不可能實現的,例如對自己或對世界全面的掌控、獲得所有人的認同和讚美等。一旦遭遇到不可控的情況(比如自己不是100%的好、別人不贊同你),人們就會產生對自我全面的否定感(p. 17)。

3. 惡性循環

Fennell用流程圖(圖1)來描述低自尊造成惡性循環的過程,並用A的案例來詳細解釋它(p. 21)。

(圖片來源:Fennell, J.V. (1999), Overcoming low self-esteem;翻譯:KY作者 隋真)

Fennell寫道,當低自尊的人們遇到觸發情境,他們內心負面的核心信念會重新出現。觸發情境指的是「生存法則可能會、或者已經被打破的情境「,它與生存法則是相對應的。比如,A的生存法則是「我要力求每件事都做對」,那麼他的觸發情境就是那些讓他感到可能會犯錯、會被人批評的情況。比如,A的老闆忽然給A布置了很多任務,卻又給了很少的時間完成。

A接到任務後,感到自己可能會無法把任務做好,他的核心信念開始冒頭:「怎麼辦,我這麼不夠好,我真的可以完成嗎?」(核心信念的激活)。他開始不能自控地想像可怕的後果:「如果我做不好會,老闆就會發現其實我是個糟糕的人,他會對我失望,覺得我其實無法勝任我的工作」(負面的預期)

他越想越害怕,開始出現焦慮反應:頭疼、冒冷汗、手抖,腹部疼痛,感覺無法思考。同時,為了阻止預想中的可怕後果發生,他做了很多無效的行為:整日整夜的工作、試圖把每個細節都做到最好。結果,手忙腳亂之中,他反而開始犯錯:丟失文檔、搞錯細節、電腦也不配合地出故障。他卻又覺得不奇怪,對啊,自己就是不夠好,不是早就料到會這樣嗎?(核心信念的確認)

一旦確認自己確實不夠好,他開始不斷地產生自責的念頭:「你果然什麼事情都做不成」他感到沮喪,原本和朋友約好周末出門,他也婉拒了,在家中悶悶不樂,思考將來還怎麼工作(抑鬱感)。這種抑鬱感讓他總是想著自己不夠好(核心信念的持續激活),並且在下次遇到其他任務時,再次做出負面的預期。這就形成了低自尊的負面循環。

如何提升自尊?打破負面循環

在分析了負面循環中的各個要素後,Fennell提供了一些來自認知行為療法里的方法,來結束低自尊的循環。Fennell認為,低自尊是我們關於自己的信念,而認知行為療法針對的就是信念。並且它注重實踐,能讓人們在日常生活中應用學習來的技巧(p. 6)。


1. 打破負面預期

低自尊會讓人容易做出負面的預期。低自尊的人常常將預期混淆為現實,於是為負面結果的可能性焦慮不已(p. 23)。人們常常因為這幾種原因產生負面預期:

1)高估壞結果發生的可能性。壞的結果不一定發生,但低自尊者傾向於認為一定會發生。

2)高估問題的嚴重性。就算髮生了不好的情況,後果也不一定很嚴重。

3)低估了個人應對最壞情況的能力。即便最壞的情況發生了,自己也不一定無路可走。

4)低估了外界的支持。低自尊者的焦慮中自己是孤軍奮戰的,很少想到別人可能會給予自己幫助。

Fennell在書中提供了「負面焦慮預期驗證記錄紙「(見圖2)。我們將繼續用A作為例子來解釋記錄紙的用法。

(圖表來自:Fennell, J.V. (1999), Overcoming low self-esteem;翻譯:KY作者 隋真)


A的負面焦慮驗證記錄:

情境:沒有按時完成老闆的任務,在任務中出錯。告訴老闆時,老闆顯得並不高興。

情緒和身體感覺(百分比為感受強度):焦慮 90%,害怕80%,傷心80%;發抖40%,出汗50%

焦慮預期(百分比表示對預期的相信程度):老闆一定覺得我不夠好,會把我開除 60%

替代的想法(百分比表示對想法的相信程度):

1、老闆不一定把我開除。因為之前B也犯過比我更大的錯誤,但是老闆並沒有這麼做;而且,老闆並沒有明確表示要把我開除70% ;2、老闆可能只是會指出我的錯誤,給予我建議。因為之前犯錯的時候,老闆顯得很耐心70%; 3、如果真的被開除,我也可以找到新工作 60%

如何找到替代的想法呢?你可以問自己一些問題(p. 29):支持我負面預期的證據是什麼? 不支持我負面預期的證據是什麼?一個更現實的可能性是什麼?有沒有現實的證據支持這種可能性(e.g. 過去類似的經驗,現實中對方的行為)?如果最壞的事情發生,自己可以做什麼?

注意,自己的想像並不能作為證據(evidence),比如,你覺得對方很生氣,但這是你的個人猜想,而不是事實(對方真的表達出憤怒)。

在寫下替代的想法後,A感到放鬆了些。但是驗證負面預期是錯誤的最好方法是行動,用現實中發生的事實來證明自己預期的錯誤。所以記錄紙中的最後一步,是用來記錄人們做出的驗證行為,以及行為的結果。

實驗:和老闆溝通,承認自己的錯誤,請求老闆給自己更多時間完成,並且給出自己設想的解決方案。結果:老闆表示理解,並且分析了問題在哪裡,得出下一步工作思路。

實驗提供了一個機會,讓人驗證自己舊有的思考習慣是否準確,自己過去的行為是否有必要,哪些想法與現實更一致。它可以讓你獲得具體的經歷,這些經歷和你過去的負面預期不同,從而讓你產生、並支持你的新的觀點:也許情況並沒有那麼糟糕(p. 35)。


2. 提升自我接納,對抗自責心理

有些粉絲會留言給我們說,覺得自己身上真的是一點優點也想不出來。他們卻沒有意識到,敢於向陌生人說出自己的問題證明了他們的勇敢。低自尊的人很容易因為內心的自責,而對自己的優點視而不見,對此,Fennell建議人們把自己的優點、技能列下。為了幫助人們更好地看見自己的閃光點,在書中,她給出了一系列問題來幫助人們發掘自己(p. 44)。

? 你有什麼積極的品質?不用完美地擁有它。沒人能做到百分百地誠實不撒謊。如果你有,就寫下它。

?你有過什麼成就,不論它們多麼微小?

?你有什麼天分或才智,不論它們多麼微小?

?其他人喜歡或者欣賞你哪些方面?想一想一般人們會誇你什麼。

? 你有哪些你所欣賞的人的品質?有時候發現他人身上的優點會更容易,我們可以用他們和自己比照。

?你沒有哪些缺點?既然有些人更容易想到負面品質,不如先想想,自己是不是殘忍、冷血等等,如果你的回答是「不」,那麼你肯定是和這些不一樣的人,可以將這些寫下。

? 一個關心你的人會怎麼評價你。設想一個你所知道的尊重、支持你的人會怎麼形容你?如果你有很親近的朋友,並且你很信任他們,那麼可以讓他們幫你一起列出一個他們喜愛你的清單。


在我們對自己的優點有了初步認識後,要做的是養成對自己優點敏感的習慣。所以,推薦有一個優點記錄本。可以買個小本子帶在身上,這樣一遇到良好表現的例子,就可以寫下。在記錄的時候,不止寫下自己的品質,也要寫下對應的例子。例如,「今天和C打電話,當她說到自己丈夫時,聽起來有點緊繃,我立刻注意到她可能出了問題,於是我提供了幫助(善解人意)」。這樣就可以把你抽象的正面品質具現化,而長此以往,你會更加註意到證明自己品質的事,更傾向於想到自己的優點。

除了上述的方法外,Fennell還在書中介紹了其他的實用工具,大家可以去書中查閱。改變低自尊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這並不是看完文章就能立刻好轉的,需要不斷地在日常進行反覆的練習。

最後,如果你覺得自己低自尊的水平非常嚴重,建議尋求專業心理人士的幫助(點擊查看:全國心理諮詢與援助信息黃頁);有時,低自尊也可能是其他心理問題的一個表現(如抑鬱症)。專業人士可以識別低自尊背後的問題,而一旦心理問題得到解決,低自尊的情況也會有所改善。

以上。


References:

J.V. Fennell, M. (1999). Overcoming low self-esteem. Robinson PublishingLtd. Online Version: http://vk.com

Newsome, T. (2015). 11 weird signs of low self-esteem that are easy to miss.Bustle.

原文發表於「我不值得擁有那些最美好的東西」|導讀:如何提高自尊水平?(內含測試)

----------------------------------------

歡迎關注微信公號knowyourself2015,查看更多內容:

宇宙中最酷的心理學社區,人人都能看懂,但只有一部分人才會喜歡


方法:

1 給自己建立正面反饋機制

2 允許自己可以失敗

3 我值得被尊重的對待

4 先滿足自己的需求,有餘力時在滿足對方的需求

5 允許別人為他自己的情緒負責

(只需要看方法,不需要看現象和成因的讀者,可以直接把文章拉到最後一部分:三 低自尊感的人如何重新建立自我價值感?進行閱讀。)

一 低自尊感的人會有哪些表現?


(1)腦海里常常有個聲音在說——我不好,我不行,我不配。


(2)特別害怕與別人發生衝突。


(3)與別人發生衝突時,第一反應是:「是不是我做錯了什麼?是不是我說錯話了?」


(4)對別人的情緒很敏感。


(5)當別人流露出負面情緒時,第一反應是:「都是我的錯,我不應該那樣說,我怎麼情商那麼低,連個話都不會說。」


(6)特別習慣於自我反省,容易受性格強勢者控制。


(7)被別人批評或痛罵的時候,第一反應是:「他說的對,確實是我這裡做的不夠好,我應該感恩他指出我的缺點。」


(8)習慣性聽從別人的指使和吩咐,不敢拒絕,不會拒絕。


(9)習慣性壓抑自己的情緒,當自己感到委屈憤怒的時候,不敢表達,不會表達。


(10)習慣性壓抑自己的需求,當別人侵犯自己的時間,空間,精力與資源的時候,不會維護,不敢維護。


(11)特別害怕欠人情,別人對自己一分好,恨不得趕快用十分來回報,生怕自己欠了別人的。


(12)特別害怕失敗,害怕考不好,害怕比不過同齡人,害怕自己讓父母家人失望。


(13)容易追求完美,容易拖延,容易陷入沒有動力疲倦抑鬱的狀態。


(14)特別善於討好別人,即使委屈自己也要讓別人滿意,時刻關注著別人的情緒,只要別人臉上露出笑容,自己才會舒口氣。


(15)在親密關係中,經常覺得自己配不上伴侶,害怕自己被伴侶拋棄。

二 為什麼我們會有低自尊感?


高自我價值感的孩子,往往成長在父母的肯定和鼓勵之中,即使是做錯事了,父母也能夠就事論事,總結經驗教訓,而不對孩子進行人身攻擊:


「寶貝真棒,寶貝真聰明!」

「沒關係寶貝,爸爸媽媽相信你下次可以處理的很好的。」

「寶貝,考不好很正常,你在爸爸媽媽眼裡永遠是好孩子,我們永遠相信你。」


——這種環境下成長起來的孩子傾向於客觀歸因,能夠承受失敗與挫折。


因為他們知道,失敗只是自己的能力和技巧問題,而不是自己的人品問題。


他們不會因為一件「事」的失敗,就在內心否定自己整個「人」


這種環境下成長起來的孩子,往往內心深處對自己是抱有肯定的,認為自己是有價值的,有能力的,認為自己是可以面對各種挫折困難逆境的。

而低價值感的孩子,往往成長在父母的批評貶損,冷嘲熱諷之中,一旦做錯一件事,就會被父母否定整個人:


「又在學校打架了?你這個不孝子,我老X家的臉都被你丟盡了!」

「又沒考好?下次考不好別回來見我!」

「看你那樣,楚楚憋憋,狗肉上不了桌,跟你那死爹一個德行。」


——這種環境下的孩子傾向於主觀的歸因,抗壓能力差。


因為他們往往第一反應認為父母的憤怒都是自己的錯,都是因為自己不夠好造成的。


他們往往把能力和技巧的失敗,歸因為自己人格的失敗,從而否定自己,無法建立自信和安全感。


這種環境下成長起來的孩子,往往內心覺得自己不夠好,自己沒有價值,不值得被愛,覺得自己應該努力努力再努力,去討好身邊所有人。


除了家庭原因以外,學校老師的人身攻擊式批評,體罰虐待,同學之間對自己的孤立排異等等,也可能會造就成年後的低自尊感。

三 低自尊感的人如何重新建立自我價值感?


1 給自己建立正面反饋機制


去做自己擅長的事,去做讓天賦自由的事,去做讓自己經常得到鼓勵和肯定的事。


學會和父母聯盟,讓父母做自己的正面反饋小環境。


「爸爸媽媽,我現在經常感到很挫敗,我的努力和進步常常得不到老師的肯定。
我需要被肯定,我需要被鼓勵,這樣我才能確定自己還是有能力的。


我想變得自信,變得堅強,我希望你們可以幫助我。


今後我每天晚上跟你們打一個電話,告訴你們我今天有什麼進步,完成了什麼計劃,我希望這時候能聽到你們說一句寶貝真棒」!


「今天我沒有在課堂上睡覺!」
「今天我沒哭!」
「今天我解出來了一道難題!」
「今天我運動了!」

……


「寶貝真棒!」

「寶貝真有毅力!」

「寶貝真聰明!」

……


—— 學會引導父母改變模式:


父母看不到我們的努力,我們就引導父母去看到我們的努力。


父母不懂得如何讚美孩子,我們就引導父母去讚美我們。


父母習慣於說批評貶損的話,我們就引導父母學會說肯定鼓勵的話。


我們還可以用同樣的方法,引導我們的老師,朋友,伴侶,讓他們都成為我們的正面反饋機制。


自己給自己建立一套正面反饋系統,讓自己重新沐浴在肯定和鼓勵之中,用正面情緒滋養自己。


如果遇到非常不尊重孩子的父母,那麼我們可以和自己的朋友,老師,伴侶聯合,讓真正理解我們,關愛我們的人來做我們的正面反饋小環境。

就算全世界都沒有一個人願意鼓勵我們肯定我們,那我們就自己鼓勵自己,自己肯定自己,自己做自己的正面反饋擔當,自己做自己理想中的那種父母。

2 允許自己可以失敗


懂事的孩子,從小就明白這個道理——

我活著,不僅僅是為我活著,主要是為了爸媽的面子活著;
爸媽愛我,不僅僅是愛我本身,主要是愛我取得的世俗成就。

我們怕說錯話,怕辦錯事,怕考不好,是因為我們怕,那樣一個不好的自己,不值得被父母愛。


這樣久而久之,就會在內心形成一種低價值感,覺得自己永遠做的不夠好,擔心自己的一點失誤會造成父母家人的失望,覺得自己給父母抹黑了,給家族拖後腿了。活的顫顫兢兢,小心翼翼,內心總是處於焦慮擔心的狀態。


要想從這種狀態中解脫出來,首先要學會允許自己:


我允許自己可以說錯話;
我允許自己可以辦錯事;
我允許自己可以考不好;
我允許自己可以不優秀;

……


我在一件事情上暫時的失敗,不代表我整個人就沒有價值。


我不是神,我不是全知全能的神,我不可能每件事情都做到一百分,我可以允許自己在有些事情上做不好,這是正常的。


我允許自己有的時候會拖延,會消沉,會浪費時間。


情緒有起伏是正常的,有鬥志昂揚的時候,就會有抑鬱低沉的時候,我允許自己的情緒有起伏。


沒有一個人能夠做到一年365天,每天都高歌猛進,連神仙佛祖都做不到。


世界上最優秀的那批人,一樣也有抑鬱低沉,煩惱猶豫的時候,只不過他們更善於原諒自己,他們不會浪費更多的時間在自責上。


我不過度自責,我不苛責自己,我知道自己想做什麼,能做成什麼。


我做到哪一步就算哪一步,只要我還在為目標努力著,我就算自己是成功的,我就在心裡給自己一個大大的肯定!

3 我值得被尊重地對待


低自尊感的人受到別人的批評痛罵的時候,第一反應往往是:「人家說的確實對,是我自己做的不夠好,我應該感恩他指出了我的缺點。」


這種想法表面上看起來好像很正面,但本質上還是再一次否定了自己,強化了自己的自卑感和低價值感。


我們下一次再遇到被人批評痛罵的時候,先別急著自我反省,我們可以先問自己一個問題——


「他的語言表達方式,是否對我足夠尊重?」


舉個例子,假如一個朋友對你說:


「你就是太貪吃,太懶,太饞!你連自己的身材都控制不住,你還能幹成啥事兒???」


這種表達猛一看好像是「我是為你好,希望你減肥」,但是實際上,這種表達絲毫沒有尊重聽話者的感受,它除了讓聽話者覺得自己更糟糕之外,並不能帶來實際的幫助。


友善的表達可以是:


「親愛的,你最近看起來好像比之前胖了點兒,是不是最近太忙了,沒時間運動?我知道一家健身房很不錯,咱們今後下班一起去吧!」


記住,真正為你好的建議,一定不會讓你聽起來很生氣。


反之,給別人提建議的時候,一定要尊重對方的感受,否則就很容易演變成攻擊貶損。


所以今後,當我們遇到對方的語言有攻擊性的時候,要馬上警覺,千萬不要順著對方的話頭去繼續自我否定自我批判,而要馬上覺察出——「他的語言表達方式不尊重我,這個惡意的皮球我不接。」


我值得被尊重地對待。


如何恰當地回應語言攻擊?我之前專門寫文章分析過,自嘲法,反彈法,索取法,點此鏈接閱讀:如何恰當地回應惡意的語言攻擊?

4 先滿足自己的需求,有餘力的時候再滿足別人的需求


當別人向自己尋求幫助的時候,當別人命令或委派自己做某事的時候,先問自己一個問題:


「我現在的精力和能量是否足夠做這件事?我是否心甘情願地樂意做這件事?」


如果精力夠,能量夠,心甘情願,那就答應。


如果精力不足,能量不足,心不甘情不願,那就拒絕。


先滿足自己地需求,有餘力的時候再滿足別人的需求。


「對不起親愛的,我感到很累,我需要休息,要不你找別人幫你吧。」


「親愛的不好意思,我家的車不外借,要不你下一個租車軟體吧。」


「很抱歉,為了保護原創性,我的所有文章都謝絕任何形式的轉載,我已委託維權騎士幫我的文章維權,望見諒,謝謝。」


經常在內心對自己說:我的時間很寶貴,我的精力很寶貴,我的技能很寶貴,我的創造力很寶貴。


我很主貴,我很矜貴。


我不便宜,我不低賤!


勇敢地拒絕那些肆意侵佔我們的時間和精力的人事物,這樣才能把時間精力節省下來,花在提升自己核心競爭力的事情上。


維護自己的權益,保護自己的創造力,不要把靈氣損耗在無效的情緒糾纏里。


先滿足自己的需求,讓自己內心舒服,不壓抑,不委屈,有力量,能創造。再在有餘力的情況下幫助別人。


先滿足別人的需求,就會讓自己難受委屈疲倦受壓榨。這樣的結果一定是把自己耗乾耗盡,最後別人也未必會看得起你。


如何恰當地表達拒絕?我之前專門寫文章分析過,虛擬第三方法,點此鏈接閱讀:如何恰當地表達拒絕?

5 允許別人為他自己的情緒負責


前幾天有湯友留言問,「男朋友考研壓力大,天天心情不好,黑著臉,對我說話語氣很沖。我問他是不是生我氣了,他說不是,就是考試壓力大。我該怎麼安慰他?」


遇到這種情況,要馬上對自己說:「他是成年人,他有能力處理好他自己的情緒,所以我允許他為自己的情緒負責。」


低自尊者非常容易把別人的負面情緒歸因到自己身上,一看見別人黑著臉,馬上就反省:「是不是我哪兒做的不好惹他生氣了?」「他是不是對我有什麼不滿?」


當我們有這種懷疑的時候,可以去和對方溝通,明白地問對方:「親愛的,你看起來很不開心的樣子,是不是生我氣啦?」


如果反覆核對後,對方還是確認不是我們的原因,並且持續情緒低落,那麼我們就沒有必要為對方的情緒負責了。——我們此時可以給予對方空間,讓對方自己去處理自己的情緒。


學會把力量放在自己身上,專註於自己當下該做的事。——即使旁邊的人情緒低落。


我們關心他了,過問他了,也試圖安慰他了,如果他依然情緒低落,那我們就只能暫時允許他繼續低落著,然後,專註地去做我們自己手裡的事,不受他的情緒的影響。


別人的情緒,不是我的錯。我允許他為他自己的情緒負責。

最後,我們來回顧一下重點:


低自尊感的人如何重建自我價值?


1 重新給自己建立正面反饋機制(聯合父母成為自己的正面反饋小環境)


2 允許自己可以失敗 (不因為自己做錯一件事而否定自己整個人)


3 我值得被尊重的對待(拒絕接受帶有攻擊性的語言,即使是提建議,也要建立在尊重對方的基礎上)


4 先滿足自己的需求,有餘力時在滿足對方的需求(維護自己的時間精力和靈氣,學會拒絕)


5 允許別人為他自己的情緒負責 (別人的情緒不是我的錯,我允許他為他自己的情緒負責。)


【end】


(註:微信公眾號【巴赫愛喝胡辣湯】,第一時間收到我的情緒管理文章。為避免版權問題,本文謝絕任何形式的轉發和轉載,望見諒,謝謝。)


Lidia Yuknavitch是一名作家,她形容自己是一位「格格不入者」(Misfit)。

三十多歲的時候,她寫的一篇小說獲了獎,獎品是被邀請去紐約和知名的編輯、出版社和其他大作家見面。對於一個寫作者來說,這是夢寐以求的機會。

但她先灌了一大杯Vodka,然後盯著請柬看了一天,無法決定要不要去。

最終她還是去了紐約,那些華麗的晚宴和人群,讓她拘謹恐懼。

面對頂尖主編的熱情詢問,她麻木地微笑點頭,卻一句話也說不出來。甚至當對方說,要幫她出書的時候,她所做的也只是猶豫不決

最終她回到了家,沒有簽下一個合約,沒有經紀人,只剩滿滿的回憶和酒店的紀念品餐巾。回憶是她給自己唯一的獎勵。

Lidia是一個「格格不入」的人,而所有這些人的共同點就是:低自尊

低自尊者常常會有這樣的感覺:

  • 總覺得自己很失敗。
  • 認為自身的成功都是碰巧。
  • 在機會來臨時,不敢去伸出手去接受。
  • 最重要的是,認為自己不值得去擁有生命中美好的事物

一個低自尊者,就算美好的事物降臨到生活中,也會慌亂地把它丟得遠遠的,然後縮回自己的小窩,沉浸在熟悉的安全與懊悔中。

他們就這樣一步步把自己的生活搞砸了

低自尊意味著什麼?

自尊是一個人對於自我的概括性評價,以及我們對於自己價值的判斷。低自尊者(low self esteem)對於自我有偏低的評價。

如果一個人對於自己的總體看法是「我是一個不夠好/不好的人」,總覺得自己沒有價值,不配得到更好的機會,這可能意味著Ta的自尊是偏低的

低自尊者很熟悉一種十分具有破壞性的情感:羞恥感(shame)。它和愧疚感(guilt)不同。當我們犯了錯,羞恥感在腦海里冒出的聲音不是「我做的不好」,而是「我不好」。

心理學家Brené Brown在她的演講中提到:對於一個充滿羞愧的低自尊者,有兩句話會不停地在腦海里循環。挫敗時,聽到的是「我不夠好」;做成一件事情後,Ta會想方設法否認自己的成功,腦中浮現的聲音是:「別以為自己很了不起」 ——這一點成功算不了什麼,你還是很差。

低自尊有什麼表現?

  • 低自尊者常常會陷入自我批評、自我懷疑和自責

他們常常擔心自己不如別人,認為自我輕視總比被別人瞧不起要好一些。也懷疑自己的能力,總覺得自己不能勝任工作。

  • 低自尊者在歸因時會傾向於把成功歸為運氣,而把失敗歸於自己不好。

例如在考試中,低自尊者如果考的很好,會認為是卷子太簡單,而當他們考砸了,則認為是自己的能力不行,自己太笨了。這種歸因方式使我們更加確信那些「弱點」是根植於身上的,而獲得的成功都是偶然。

「我擁有的都是僥倖啊,我失去的都是人生」

  • 低自尊者會過分關注於自己的弱點

高自尊者會更加關注於自我成長以及進步,而低自尊者卻注重不在生活中犯錯誤,以及如何不給他人留下負面印象。

如果有99個人稱讚我,只有1個人說了一句不那麼好的話,我也會忽略掉那99句讚美,轉去糾結那一句批評。

蔡康永在奇葩說中提到:知道為什麼所有的社交網路中都只有點贊,而沒有點呸嗎?因為我們都是「玻璃心」,都如此地受不了別人的負面評價。因為批評的話是很傷人的

這都是人之常情。但低自尊者對於負面評價的過分誇大,使他們無法對自己形成正確的認知。對於低自尊者來說,那百分之一的批評代表了全部的人對Ta的看法。

此外,低自尊者總是在避免挑戰,同時也錯過了機會。他們會竭力地迴避一切有挑戰性的、可能造成失敗的情境。因為害怕想像中的失敗,所以連嘗試都不敢,就這樣錯過了很多個擺在面前的機會。

於是,低自尊會像自我實現預言一樣,越害怕失敗,錯過的機會也就越多,最後更加印證了自己「不夠好」的預期。

低自尊的我,該怎麼辦?

我們先來看一下健康的自尊是什麼樣的(並不是高自尊喔)。

一個擁有健康自尊的人能夠平衡地看待自己的價值。他們可以承認自己有缺點,但他們也可以接受這些缺點,並且決定是否要改正它們。與低自尊者不同的是,他們欣賞自己的優點和強項。畢竟雞湯有云:其實並不存在「優點」或「缺點」,只存在「特點」,取決於看你如何看待它們。

如果你想改善自己的自尊水平,

以下有一些實際的建議:

1. 意識到自己的負性信念

負性的信念是分為很多層次的,也許最底層的核心信念一時無法被撼動,但我們可以從比較容易淺顯的外周信念入手,把它們寫下來,並且試著客觀地審視。這些信念越具體越好,例如,「我認為我的老闆/導師不喜歡我」。

2. 尋找支持性證據

低自尊者的記憶往往是偏負性的,他們只記得自己遭遇失敗、出糗、被批評的經歷。我們需要挑戰自己的負性記憶,把負面想法變成問題:「我是一個失敗者嗎?我所有的事情都失敗了嗎?」 然後試著尋找正性的記憶,去回答這些問題,可能你會發現,你沒有自己想的那麼糟。

3. 一份支持性的關係

心理諮詢會提供「無條件的積極關注」,而這正是低自尊者需要的。無論來訪者有怎樣的品質、行為,諮詢師都不應該做價值評判,而表示無條件的接納和溫暖,使得來訪者感覺自己是有價值的。

Lidia在演講的最後說:「每一種文化中都有追夢的神話,我們稱之為英雄之路。我更喜歡另一種神話,一種過程不同,不為人知的神話,叫「做格格不入者的神話」(misfit"s myth)。」 它是這樣的:


送你一個彩蛋:

由簡單心理團隊開發的「自信心訓練營」正在招募

希望和你一起用7天,每天30分鐘
獲得提升自信心的實用練習+工具
學到自尊自信相關的心理學知識

http://t.cn/RYM4ROv (二維碼自動識別)

「沒自信」不是什麼根深蒂固的特質,它更像是我們給自己附加的心理負擔,就像是我一直給自己腿上捆的沙袋一樣。我們拖著沉重的腳步,羨慕一個個身邊過去的人:他們怎麼能走得那麼快?只有我,又笨又慢!

但如果你綁過沙袋,你應該有過這樣的體會:

摘下的那一瞬間,像是能飛起來。


&>&>有溫度有態度的心理學知識,全球專業心理諮詢師資源,關注簡單心理,我們全都給你給你~(?????)


其實當樓主問到這個問題的時候,我除了調侃似的想要說聲「心疼樓主」,其實內心裡是寬慰的。
我並不是所謂什麼心理學的專家,也不是把玩情感的高手,更不是什麼讀心術大師,甚至連自己都看不清楚。在這方面,樓主有著對自己的認識,也有改變的勇氣,並且在尋求值得一行的方法,似乎,樓主更有戰勝困難的希望,如果說把這件事當做一場博彩,我壓樓主讓一球贏,所謂自尊,其實不就是靠著大家的認同一點點壘起來的嗎?

作為曾經的症候群,只是想告訴樓主,戰勝它會是一個反覆的過程,就像一場病,好了又犯,犯了又好,你做好準備,和它展開一場曠日持久的拉鋸戰了嗎?

其實,對於低自尊,我想我不需要做任何名詞解釋,因為認識到自己是低自尊症候群的人,都會有對這個名詞的認識,這是基於事物的因果規律,先有了對此的認識,才把自己像分類垃圾一樣的丟在這種症候群的集合當中。但是其實或許,低自尊的人會基於與別人交流被別人理解的需要,希望能看到別人對你的認識,並且能不厭其煩的陪你走過這一程。低自尊或許是有著不被接受的過往,或者是自我期望太高,又或者曾經被孤立而渴望得到別人的認同,融入社會主流的大圈子裡。他們往往因為糾結於過往的失敗,可能是苦求愛情不得,可能是競選學生會的失敗,甚至可能是曾經被拒絕了好意施與別人的幫助,因而他們往往自我貶損,缺乏自信,對自己抱有陰鬱的看法,有一種「我是無價值」的情感主義的認知,而這種不自信,往往讓他們在糾結過後放棄自己的觀點,而且接受他人的思想(其實這都是過去經驗的一種反射),這種脆弱的立場使得他們的言行更多地迎合別人的需要和慾望。未能得到自我滿足的挫敗常常導致他們的「放棄」。

言歸正傳該如何自我救贖

記得大學學過對於人的定義:人的本質不是單個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現實性上,它是一切社會關係的總和。自尊是在與人交往的社會經驗中一點一點的積累,我想累積自尊,就逃不開社交(而低自尊的人對社交往往有一種嚮往和大於嚮往的恐慌)。該如何提高自己的社交能力,圓滿自己的社交經歷,首先要改變自己對別人的屈從和迎合,找到自己獨立的態度,雖然說沉默的螺旋效應讓大部分人其實在與大多數的他人有分歧的時候,選擇沉默,或者給予與」大眾主流心理「相同的答案,而這種屈從往往帶來的並不是想像中的」英雄所見略同「,而是被忽略,這無益於自尊的建立,敢於表達自己的想法,敢於犯錯,敢於承認錯誤的必然性和合理性,是你應當開始的第一步。當然在這裡我不是讓你在大眾說」哥白尼發現的日心說「時,理直氣壯的站出來反駁」發現日心說的是哥倫布「。當然歷史上也有反其道而行之的成功案例:孟子開壇講課的時候,遇到了一位奇怪的學生,當他說」人性本善「時,有人站出來」人性本惡「,他成功引起了注意,也得到了格外的青睞,他就是我們知道的大思想家荀子。而這種敢於唱反調除了基於強大的自信外加一點小小技巧之外,背後也有著嚴密的邏輯論證。總而言之,所謂社交還是要自己在實戰中積累經驗,不妨先學會勇敢的在眾人前發表相似意見,再到社交網路中發表不同意見,最後敢於在眾人前發表不同意見,而這些不同,或許能讓別人耳目一新,讓別人刮目相看,讓別人找到「傳統方法」之外的其他途徑,你要相信條條大路通羅馬,你不要害怕你指的路是錯的,你要暗示自己,他沒走到羅馬城,並不是你的錯。
其次還是要多閱讀,所謂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千鍾粟,書中車馬多簇簇。非專業書籍廣讀,專業書籍精讀,讓自己變得更充實一點,是不是會覺得自己更有底氣一些呢,書單我就不擬了,市面上我們所熟知的作家熟知的著作,以及一些看起來特別高端大氣上檔次的書,都能把你拔高,就看你是否下得了苦工。
還有一點是:理性問題感性解決,感性問題理性解決。理性問題理性解決,往往顯得你過於冰冷,理性問題感性解決會顯得你特別有人情味,恰如其分的與眾不同,可以讓你獲得更多認同。
人除了在尋找社會上的認同感之外,也在尋找克服困難的方式,迎合別人去做不起眼的小弟,不如做能給與別人幫助的左膀右臂,如果你能變成大哥,那麼恭喜你,我這篇像老太太裹腳布一樣特別冗長的回答,對你已經沒什麼用了。我當然最希望看到的是,我對你是沒用的。

從敢在KTV秀出自己的五音不全開始,從敢於蓬頭垢面與朋友出門遊玩開始,拿出和父母吵架的理直氣壯的氣勢,接受自己的不完美,不要把別人想得太完美,每個人都差不太多,自信的人,往往是碰壁碰熟了,就不怕碰了,慢慢的也就知道怎麼才能不碰了。和心裡那個懦弱的小鬼死磕到底。祝你早日看清自己:你本來就很美。


我來推薦一本書《恰如其分的自尊》
(L"ESTIME DE SOI · ?Christophe André),【法】克里斯托福?安德烈 弗朗索瓦?勒洛爾著 周行譯。

母上是心理諮詢師,家裡的三個書架大部分都擺滿了心理方面的書,閑余時間我也找了一些感興趣的書來讀一讀。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我發現自己總是不能很好的肯定自己,在社交方面也稍過敏感,容易產生負面情緒等等,在我開始意識到這個問題的時候我希望能夠對自己有一個清晰的認識並且解決問題,於是我發現了這本書。
封面的一句句話寫的很好:
自尊不能解釋一切現象
但可以廓清人的很多行為動機和某些行為偏差
首先我們先來看序言部分

低自尊的人常常自我懷疑,就像這個年輕貌美的女孩一樣,我們缺乏一點點自尊。
這本書分成了三個部分:
?你尊重自己嗎?請自測
?理解自尊

?如何維護和修補自尊
很大程度上這是一本答疑解惑的書,放上一張有趣的截圖。


推薦給還沒有恰如其分的自尊的你們-


很有趣的問題,低「自尊」的人到處都是。
首先明確下概念,要是按我的翻譯的話和@王怡蕊 的答案,
self-esteem是「自我認同」(即題主所說的自尊)
ego是「自尊」(和題主的自尊應該不是一個意思)
外在表象這兩者區別不大,但是ego會讓人覺得有戾氣。
從一個人成長的角度來說,自尊(ego)應該越低越好,而self-esteem越高越好。
常人的self-esteem是少年時期的高到青年時期的低再到老年時期的高。
而ego在青年時期作為彌補。
本質區別在於,self-esteem基於內在,不需要任何邏輯理由。(比如你的媽媽是世界上最好的媽媽,你不需要任何邏輯理由來支撐這個信念)
ego基於邏輯理由,比如你因為有寶馬就自信,穿著armani就自信;因為你是XX血統自信,XX民族自信。對於荒蕪和空虛的多數年青人來說,ego是支撐自己精神世界的支柱之一。
也就是說一個人的自尊應該越低越好,包括什麼狗屁民族自尊心之類的政治陰謀。(想像一下一個反日憤青突然有一天發現自己爹媽其實是日本人?)
把ego翻譯成自尊的原因在於自尊這個詞參雜了大量的毒素,不如一棒子打死。
因此題主問題可以是「低自我認同的人應當怎樣自我治療或調整?」
低自我認同的人不敢承擔責任,不敢做決定,活在他人的看法里,為他人改變,不知道自己的價值,不知道自己的存在意義,不知道自己是誰,需要靠外在的東西來提升自己的存在感。
改變這種存在的方式很多,也沒有什麼簡單的,實踐經歷當然是最快速的。
提供一個實踐方式是獨自旅行:
http://www.zhihu.com/question/19551027/answer/15422643


(非本人同意禁止轉載)突然產生了一種意念,就是應該保持一種怎麼樣的狀態,才能讓自己更舒服,更輕鬆,更自由。
這麼多個年頭走過來。我為什麼心理還不能自在,我為什麼不能把控自己。這與很多因素有關,人性的弱點,人的天性。

太在意自己,而忽略了在思考這個問題這本身就是一個自我壓抑的過程,因為每個人都是獨立體,在意的越強烈,就會給其他的獨立體產生逆反心理,而可悲的是往往你在這種自我彭脹的狀態下不可能發現的了,表面上你得不到別人任何真實的眼光,無非就是阿諛奉承之類的,而問題本身還一直存在。從沒消失過,甚至到下次去解決顯的更加困難。為什麼,當你給自己產生了負面的東西時,你需要花更多的時間去彌補。

還有自己做出的一系列行為太在意別人的想法,無論別人的對你的行為是好是壞你都從不放過。以此來對自己評價。

所以我悟出了一種道那就是,在我行為時,我只針對事情或問題本身,無論結果怎麼樣,別人怎麼看,我只要把事情做好,把問題解決好,我就舒服,只要我抱著這種想法我就可以忽略掉事後一切外界對我影響,不管是好是壞,都不關我的事,如果是好就自我彭脹,是壞就情緒低落,這是最愚蠢的念頭,這些根本對自我實現沒有實際意義上好處,產生的後果就是浪費大把的時間。我只要做好一件事,解決好一個問題,然後自我滿足,接著做好下一件事,解決好下一個問題就可以了。

我是流動性的,我不會糾結於任何毫無意義想法當中。我就是一個不斷把事做好,把問題解決好的獨立體。


自尊高人是從內心裡頭感到自己的價值和重要,因此也不需要從外在環境獲取這種感受,他們往往也並不在乎。

自尊感是人的基本需要,就像人要獲得愛、獲得歸屬一樣,低自尊的人需要這種感受卻並不擁有,所以往往通過努力、勤奮來獲得成就,或是追求完美等一些條件的滿足來讓自己感到自己是有價值的,這往往是一個惡性循環。

提升自尊的有效方法可能就是確確實實可以讓自己變得有能力、有價值、重要,這並不難,因為只要有追求自尊的動機就能做到。難的是不要讓自己進入一個權變的陷阱,什麼樣才算有能力?怎麼樣才算有價值?怎麼樣才算重要?——需要自己來定義,而不是他人,也不是社會。一直追逐他人的認可是得不到價值感的,自尊的感覺只有自己內心認可才會產生,他本身只是一種感覺。

去做自己真正感興趣、願意付出自己的心血的事情,整個過程中你的內心才會體會到自己的存在、價值、能力和重要,自己的認可對於自己感覺的產生是更重要的,不是別人的。


低自尊有兩個原因:
1.沒找到生命的意義,難以投入沉浸於生活中,總是站在一邊評價自己。當你專心做事的時候,其實你是不會關注自己好不好的。
2.自我功能不夠強大,防禦機制不夠用。內心衝突的厲害,找不到方法解決。這個的話,沒什麼好辦法,需要更多的了解現實。。因為一般情況下,一隻貓不會羨慕狗的性格,一隻狗也不會羨慕貓的性格。


撫慰自尊三部走
1.走進一家咖啡店
2.點好咖啡,並說自己姓大
3.「大小姐,您的咖啡好了。」

(′?`??)好滿足


在中國社會條件下,低自尊的原因大概有以下幾條:

1。學習成績不好,特別是小時候學習成績不好,在家受父母指責,在校受老師同學歧視;

2。家庭窮困,尤其窮學生在私立學校就讀,就會深刻感受到經濟條件對心理的影響;

3。父母打架、分居、離婚、家庭不和諧導致的心理落差;

4。殘疾,身高、長相欠佳導致的自我認同度低。

針對不同的原因,須對症下藥。學習成績不好,那麼怎麼辦?家庭窮困,那麼怎麼辦?父母關係不融洽,那麼怎麼辦?個人身體有疾病,那麼怎麼辦?

解決的思路有兩種:

一是努力去彌補最短的那塊木板;二是找到自己擅長的那塊,每天添磚加瓦堆成鶴立雞群。

分析低自尊原因我們發現,有些是可以改變的,有些過了時間就不可改變,有的在物理上根本沒法改變。於是我傾向於第二種解決思路:

找到自己擅長的那塊,每天添磚加瓦堆成鶴立雞群。這條路走通的人有韓寒馬雲(學習成績不好受歧視)、任正非李嘉誠(家庭窮困逼出來的發奮)、史鐵生郭敬明(殘疾身高的心理欠缺)。


首先從自我接納開始做起。所謂低自尊,我的理解就是把自己擺在一個很低的位置,任人踐踏。很多人容易把低自尊誤理解為謙讓,其實這兩者是截然相反的兩種心態。謙讓其實是一種高姿態,面對同一種需要,我主動謙讓,表明的是一種風度。而低自尊的人則是不敢去索取,潛意識裡認為自己配不上。低自尊的人之所以低自尊,主要就是因為其潛意識裡對自己的不認可,覺得自己不夠完美,卑微,自己的一切都是微不足道的。因此在待人接物的時候,不自覺的就把自己擺的很低,不敢大聲說話,輕易妥協,唯唯諾諾。而對方與你一接觸就能感受到這種姿態,修養好的人也許會平等相待,修養偏差的人則會利用這種心理勢差進行有意無意的欺壓。而可以肯定的是沒有人會喜歡與這種人打交道,人們更喜歡與地位更平等的人交往。


自尊顧名思意,就是尊重自己。我們所有人都多多少少會有一些自卑的情結,那是因為沒有人是完美的。有一些人比另外一些人更加自尊自愛,那是因為他們更能夠接受自己。有一本書叫《生命的重建》,作者路易斯.海。路易斯.海有著極其不幸的童年,由於家庭貧困,她一直穿著別人的舊衣服上學,為了防蟲天天吃大蒜,身上一股臭味,沒有人願意接近她。她父母離異了,她跟隨母親搬去與繼父生活,繼父不僅經常對母女兩進行家暴,甚至對還是小姑娘的她進行性侵。這樣的環境下成長的路易斯.海變的非常沒有自尊,潛意識裡認為自己是不值得被愛的,只要有男生稍微對她好點,她就願意和他上床。而她成年後的生活也因此變的非常不幸,她總是遭遇各種各樣的人渣。直到後來她學會了一個秘訣,那就是跟童年的自己進行聊天。比如她會在腦海里想像出童年時的自己,一個無助的小女孩,然後對她說,露露,沒有人願意跟你做朋友,沒有關係,這一切都不是你的錯,你在我心中是最漂亮的,不管怎麼樣我都愛你,我會好好照顧你的。人們的性格很多都是在童年時期形成的,想像一下,一個再兇惡歹毒的人,在他非常非常小的時候,不也是一個可愛的孩童嗎,只不過後來外在的環境改變了他。通過安慰童年時期的自我,與童真的自我進行溝通,可以有效的治療成長的一些傷痛,進而更容易接納自我,增強自尊。


心理跟行為常常是相互影響的。當你難過的時候你會哭泣,當你高興的時候你會微笑,反過來也一樣。所以改變你的行為也能夠使你變的更加自尊自愛。改變自己的外觀是非常簡單而有效的提升自尊的方法。道理很簡單,如果范冰冰跟鳳姐要給你選一個做老婆 ,你更能接受哪個?因此要讓自己更能接納自己,可以先把自己變的帥一點或者美一點。在生活中你會發現長的更帥或更美的人往往更加自尊自信。另外還有一些小技巧,比如說話更大聲,走路挺胸抬頭,邁大步等等。

以上


社會心理學裡基本認為最有效的self-esteem booster就是親歷一次成功,所以最好的辦法就是給自己定下一個很容易實現的目標(一定要保證幾乎99%能成功),然後去實現它,然後逐步提高目標困難程度。

另外,high self-esteem也有其黑暗面,例如narcissism,例如滋生暴力。


網易公開課有個哈佛大學的公開課,叫幸福課,第二十三集就是講自尊的,講得很好很實用,你可以明白什麼是低自尊,自尊的分類,如何改變。我覺得這個課程最大的特點是沒有很強的理論,但是很切中要害,而且著重實踐和改變,很透徹。說了這麼多,你還是自己去看看吧。


尋找到自己的興趣愛好,與人相處不要玻璃心,而是從中獲取快樂。


我以前只覺得自己自卑是以為我沒有社會地位 沒有實力 我不好看 我沒錢。

確實這些都是原因 但我現在想,那有怎麼樣,全世界我最愛自己,我最重要 ,我最棒,我才不管別人,更別想要欺負我。

在意別人的看法是沒錯,提升實力努力賺錢變好看也沒錯

那都是為了誰,為了自己,為了讓自己開心好嗎!


因為我的家庭沒很好引導我,加上成長經歷讓自己變成了低自尊的人,不要想等有一天逆襲了我就會充滿自信,我喜歡的人就會喜歡我,根本不是那麼一回事!首先是要愛自己,看的起自己,不要畏首畏腳唯唯諾諾屁都不敢放,只有把自己擺在和別人平等的地位才有可能獲得尊重,對上對下都是。

我不想使喚別人,也不想被使喚。


我馬上就要踏入社會了低自尊真的讓我自己很不舒服,我要有所行動,跟這種感覺抗爭,改變他。


我最棒,反正我以後

要天天對自己這麼說,遇到事情更不要怕不要懦弱,更加要自己撐自己。


心理學的書也看了一些,但唯有遇事才會讓你更快成長


要麼有一段穩定的感情,要麼有一個能讓銀行卡存款數蹭蹭蹭往上漲的堅固本事。


推薦一本書《自尊的六大支柱》你閱讀這本書思考並實踐的話,能提高自尊,你塑造你自己的更高級的自我,注意要多思考!多思考!多思考!實事求是!實事求是!實事求是!實踐!實踐!實踐!《自尊的六大支柱》本書的主題是自尊,本書自尊的定義是「人們應對生活基本挑戰時的自信,和堅信自己擁有幸福生活權利的意志」 可理解成自信。本書回答了四個問題:1什麼是自尊 ,2自尊的重要性 ,3 如何提高自尊,4 他人對我們的自尊建設起什麼作用。人世間幾乎一切的不幸都是因為自尊感低下。自尊低下是抑鬱的根源。這本書讓我重生了。這是一本被埋沒,遺忘的經典,人人都可讀的書。


換個環境試試,離開壓抑的環境,去認識新的朋友,自己去承擔更多的責任。一個沒有自我的人活的很痛苦,建立自我,是拜託抑鬱和懷疑的終極良方


推薦閱讀:

一個人憑什麼可以說自己牛逼?
如何改變不甘於現狀而又不思進取的狀態?
性格浮躁,惹周圍人討厭而不覺,怎麼破?
怎麼改掉優柔寡斷不果決的性格缺陷?
什麼樣的人才算有深度?

TAG:心理學 | 自我管理 | 心理健康 | 心理調節 | 自我提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