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攝影窮三代,單反毀一生」?

俗話說:攝影窮三代,單反毀一生,這話是為什麼呢、有科學依據咩


不請自來。
玩相機嘛,大概有三個階段。
一是拍到。
再是拍好。
最後是玩好。

拍到嘛,就是入門嘍。
單反看起來逼格好高呢。
有了單反可以拍花草拍旅遊照。
有了單反就是專業了吧。
有了單反可以約到妹子了吧!
買買買!
收個佳尼索半幅機,可是掛什麼鏡頭呢?
套頭變焦三件套要收 齊吧。
妹子說要能拍出虛化才約,50和85狗頭要有吧。
偶爾帶妹子走滬外,打個鳥拍個山,遠射狗頭得有吧。
妹子又說了,隔壁阿毛老是約她,
人家不僅有全幅,還有紅圈金圈。
咬咬牙,系統重置上全幅。
可是6d是ff的畫幅半幅機的機能,遲早還是要上拳頭系列無敵傘。
買買買!

一步到位上無敵傘,你開始要求拍好。
小三元直接跳過。
無敵傘配大三元,保守無錯,畢竟配齊了焦段才好乾活。
可是既然要拍得好,還是要上定焦的。
人文黃金焦段35得有一個吧。
平淡是真的50得有一個吧。
人像特寫85得有一個吧。
黃金廣角28怎麼得有一個吧。
聽說現在新銳掃街都是24,得有一個吧。
建築風光兩相宜,21得有一個吧。
風光極致,14得有一個吧。
哦,拍建築,沒有移軸怎麼行。
對了,還有空切割機,妹子全身最愛的135不來一支嗎?
咦,打鳥拍月亮好像很有意思,400 500 600不來一發嗎?
....
買買買!
既然要拍的好,沒有濾鏡是不行的。
ND2,4,6,8,10 不來一套嗎?
偏振不來一套嗎?
中灰漸變鏡不來一套嗎?
哦,還是上支架插片吧。
...
買買買!
有了濾鏡就需要長曝。
尤其小白這種頭,手持怎麼拍?
1/200的安全快門,啥鐵手也靠不住呀。
還得上架子。
國產架子渣。
金鐘也是國產的,渣。
曼富圖和捷信起。
考慮到前三個架子的錢都是學費,建議還是直接捷信。
捷信也分三六九等,還不能買海洋旅行者那類便攜的。
還有雲台。
球台?
702這樣的炮筒上了球台點頭怎麼辦!
要上就要上齒輪台,還必須是曼富圖的齒輪台。
...
買買買!
這麼多東西怎麼裝?
卡塔?太民工。
國家地理?太高調。
香汗?只有550顯得比較專業。
可是裝不下呀!
還是上器材箱吧!
...
買買買!

玩到這一步,你覺著拍好也沒勁了。
就像打怪升級,級數滿了,你開始追求裝備的多樣性。
你開始看重玩。
數碼的玩膩了,膠片不試試嗎?
既然玩膠片,怎麼能沒有底掃電分?
可是玩來玩去,單反逼格畢竟太low 。
為了升華自己,必須強調年輕時為了幹活才不得不用單反。
自己是玩雙反出身的。
玩雙反,起碼 得有一台白臉吧?
祿來挺好,可是怎麼玩都只是一隻80,內涵太淺。
還是玩旁軸吧。
徠卡的數碼機得有一套吧。
最經典的35和50蘇米祿來一套。
可是50封頂是夜神,再咬牙,也得來一支吧。
可是35最有味道的是蘇米康,繞不過去吧。
可是蘇米康竟然有四代,怎麼能不收全!
可是徠卡只玩35和50就夠了嗎?
蔡司的15不試試嗎?
施耐德的傳奇安古龍怎麼能錯過?
...
買買買!
況且旁軸的好玩意不止徠卡。
尼康的s,哈蘇富士的xpan怎麼能沒有?
既然玩到哈蘇了,120怎麼能不玩?
蔡司的40 80 120得有吧。
傳奇swc要有吧。
況且後背只玩a12太沒勁了,怎麼也得上數碼後背吧。
既然數碼後背都是飛思了,機身必須考慮阿爾帕了吧。
機身阿爾帕,林選鏡頭就算是標配了吧。
...
買買買!
器材的最後附件,必須是車,還的是越野級別的。
沙特王子為了他定製的徠卡長焦配了一部Q7。
咱們怎麼也得來部Q5吧,四驅是必須的。
都有車了,車載導軌得有吧。
對了,四個輪子的車也不是哪都能去。
萬一要去非洲南美之類的地方,私人專機得有吧。
萬一要去南極洲之類的地方,私人郵輪得有吧。
萬一要去國際空間站拍日出,私人運載火箭得有吧。
買買買!
可是買不起了呢!
...
單反只是開始。
器材黨才是不歸路。

一切的始,不過是想折騰。
一切的因,不過是買買買。
所有的憂和愁啊,不過是慾壑難填。

--------------------------------------------------------------------------------------
以上部分內容出自本人另一篇回答。
以上總總,但圖一樂,大家看過笑笑算了。
還有,我真的不看評論。


排名第一的帖子,不署名原作者、不排版的行為太喪盡天良,這個社會怎麼了,中國或成最大的輸家。看看嬸摸叫尊重版權、嬸摸叫做精細排版。

  • 文章來源:《攝影裝備(裝逼)指南》,作者不詳,原始出處不可考

  • 排版後更名《攝影怪の六道輪迴 -- 探索攝影人生,追溯悲劇起源》

現在開始。

第一階段:入門

最初想法很單純,你想買一台好相機,原因可能是寶寶降臨,或者要外出旅遊。你對器材不甚了解,於是去找身邊的攝影大師,求他給指條明路。

一般大師都會很專業的問一些問題,諸如「平常主要拍攝的題材是什麼呀?」、「都用過哪些器材呀?」、「想不想上全幅呀?」。這些問題讓你很羞愧,因為你連問題都聽不懂。正在尷尬的時候,突然聽見大師冒出一個你能聽懂的問題——「你預算多少呀?」,於是你就像看到救命稻草一般,報出一個數字!


通常來說,這是大師最後的一個問題!

通常來說,大師會建議你買一個中端單反套機!價格從4K~10K不等。

通常來說,這個價格比你的預算要高不少,但又在你的承受範圍之內。你在咬牙掏錢的同時,心裡暗下決心「要充分利用這套專業器材,好好學習攝影」

恭喜,你有了第一台中端套機,價格6K。

第二階段:上路

巫師始終認為,購入第二個鏡頭是你走入攝影之路的分水嶺,因為你在嘗試之後開始持續投入了。

你的專業單反果然不負眾望,「拍的真清楚!」是你能聽到最多的讚賞。你也很是沾沾自喜。


很快你就接觸到光圈、快門、ISO這些基本概念。你開始逛攝影論壇或者看器材評論,腦子裡被牢牢的灌輸了一個觀點:相機並不重要,鏡頭才是畫質的關鍵!


回頭看看自己的照片:背景不夠虛化、主體不夠豐滿、弱光時畫面抖動的厲害,噪點嚴重。冥冥中腦海里有個聲音對你說「換個鏡頭,這一切都能夠改變!」


於是你又去求教身邊的大師。


大師照例問一堆專業問題。所不同的是,此時你對大多數問題能夠對答如流,弄得大師很沒面子。於是大師心裡會掠過「小樣兒我還治不了你」的想法,拋出那個經典問題「那你預算是多少呀?」


在你說出一個數字以後,通常大師眼裡會飄過一個輕蔑的眼神,然後吐一個煙圈,指導你鏡頭是有紅圈金圈之分的;有狗頭牛頭之分的;你的預算,充其量只夠買個驢頭!


於是你上網搜索,查遍數據,知道什麼是「大三元」、「小三元」、「小白」、「小黑」、「小鋼炮」這些近似黑話似的單詞。

這個過程你一定會看到一句話「買你能承受的最貴器材」


終於你出手了,大部分人,買入的無外乎是大三元或者小三元或者其中之一。


你擁有了人生中第一支紅圈頭,姑且算是8K吧。

第三階段:低燒

紅圈頭果然沒有讓你失望!分辨力、銳度、色彩透著就是一股子專業味兒。如果你買的是個大光圈鏡頭,還會呈現出蜜一樣迷人的焦外。


你開始四處傳播你的照片,在網上比對別人的作品。你也開始研究構圖、色彩...此時你的作品獲得眾多稱讚,這讓你很高興。你覺得攝影已經向你打開大門,你所要做的,無非就是更多的拍攝和練習——當然,這需要更多的鏡頭,最起碼要覆蓋足夠的焦段。


不用想,管它大三元還是小三元,配齊了再說。你甚至會考慮EF 28-300/3.5-5.6L IS這樣的奇葩鏡頭。


至此,你已經擁有了至少3個變焦紅圈,增加投資25K


你突然發現某天各大相機廠商就如打了雞血一樣玩命的推出新型號。一看日曆,明年正是奧運年。每四年一次的器材換血大姨媽就要開始了。你腦海里有了揮之不去的兩個字「全幅」。


沒有全幅,怎麼對得起手頭的紅圈?如何體現「原始焦段」的韻味?

於是您毫不猶豫的把5D3或者D800抱回家。當然,隨著2、3千萬的像素相機,一起抱回家的還有64G CF卡,樂攝寶的攝影包,一個入門三腳架...大約總計25K。


等等!諸如5D3之類的相機,是沒有內置閃光燈的。1.5K的外置閃光總是要的。


別拿低燒不當病,這一階段,你有了全幅機身,3個紅圈頭以及必要的附件,保守投入也是50K。

第四階段:定焦

全幅的機身和紅圈變焦讓你著實爽了一把。每次出遊,你會不厭其煩的扛上三腳架並帶上所有後宮佳麗,周圍人無不投來羨慕的目光。走在西湖邊,總有大媽冷不丁遞過來一個小數碼,沖你說「大兄弟,替我和老頭子拍張合影吧!一看你就是個會照相的"


但是每當你翻閱雜誌,或者攝影論壇,對比「大師」的作品,總覺得沮喪。「通透」、「油潤」、「氛圍感」這些辭彙像噩夢一樣折磨著你,它們是那麼令人神往卻遙不可及!同時你悲催的發現,當你剛把三腳架支好,你的同伴早就坐在車裡不厭其煩的催促開車......


這個世界不該這樣,花了50K的器材不該這樣!


在第一次使用定焦鏡頭後,你會覺得所有的困惑都隨風而去!哪怕是價格3K的50 1.4,那個銳度、色彩、焦外,以及面對弱光時的從容蛋定,都遠遠好過10K的變焦。


定焦1.x的大光圈,會讓你覺得突然進了一扇從沒有想過的門。有了以前對變焦紅圈的信任,自然是直接上大光定(大光圈紅圈定焦)。


鏡頭廠商當然知道,這個階段的你早已明白一份價格一分貨的道理,如果把價格定低了,顯然不能滿足你對高畫質的追求。所以任何一個紅圈大光腚,價格沒有小於10K的。

你需要24 1.4L,35 1.4L,50
1.2L,85 1.2L,135 2.0L,200 2.8L。當然,要是把這些鏡頭都收入囊中也是有難度的。


於是你精挑細選,仔細比對,選了其中3個定焦,花費40K。

第五階段:回歸

此時你玩攝影可能已經接近10年了,已經擁有了至少2個機身,6個鏡頭。然而一個永遠無法迴避的問題終於要直接面對了——你年紀大了!


你已經沒有力氣背著10公斤的器材去搞創作;也無法扛著三腳架長途跋涉;你沒有精力凌晨起來到野外蹲守日出;在夕陽西下的時候,最想乾的不是背上相機去攝影而是找個能夠看到日落的餐廳好好的吃頓海鮮。


此時你面對鋪開半張床鋪的單反相機和鏡頭,心裡在想——你需要一台高畫質輕便的相機。

要是在5年前,投資100K左右的萊卡一機兩鏡幾乎是你唯一的選擇。


好在科技進步了,你有很多更實惠的選擇。首當其衝的,自然是諸如Sony和富士的微單系統。


就像前面說的,你玩攝影已經快10年了,自然是個事業有成的人。20K左右,拿下一套全幅微單對你來說毫無壓力。

第六階段:邪路!

小巧的全幅微單滿足了你的需要,畫質好,重量輕,價格也不貴。但是卻給你帶來另外一個問題——之前你買的那些單反紅圈頭可以用在這個小巧的微單上嗎?要是不能用,豈不浪費了?

你是如此勤儉持家並富有鑽研精神,以至於很快你就找到了答案——轉接環!


這是通往一個無底洞的邪路!!!


在此之前,你的鏡頭,還大都停留在主流大眾廠家的自動對焦頭。而轉接環,將會把你帶入任何品牌、甚至任何年代的鏡頭系列。


康泰時、福倫達、蔡司、萊卡這些名字開始不斷出現在你的眼前。A、E、F、EF、FE、M各種卡口你也爛熟於心。配上不同的卡口,你的微單幾乎可以使用任何鏡頭。


擺在你眼前的,幾乎是無限的可能性。潘多拉的盒子被徹底打開了。


此時,「攝影」兩個字已經很久沒有出現在你腦海中了,取而代之的,是「收藏」兩個字。


收藏其實是沒底的,為了方便計算,姑且在這裡打上50K的標籤吧


不得不說:附件


1)三腳架

你一定聽過「買到第3個三腳架才知道什麼是正確的腳架」這個說法。這話如此正確,好比吃到第3個包子才飽,前2個也是有功勞的一樣!


你的第一個腳架,估計也就是個幾百塊的貨。搞不好還是賣xx送腳架弄來的。很快你就會發現穩定性完全達不到你的期望。


你的第二個腳架,估計是個2、3K的有品牌的高檔貨。堅固,穩定,你很開心。直到某一天你在零下10度的地方突然收不起來,或是你在沙灘拍攝時進了沙子,更有甚者,某個螺絲突然鬆動,造成墜機事故。於是你發誓要買個頂級腳架!


「捷信」——一定會成為你的不二之選。然而面對5K的價格,正準備掏錢的時候,卻悲催的發現,這個價格是不帶雲台的!而且,很多「專家」都說,捷信只是架子好,雲台很垃圾!我相信你很容易就會發現「ARCA」這個雲台牌子...


無論如何,在最後一個三腳架上,你的投資不會小於8K。考慮到前面吃下去的兩個包子,估計總投資是10K


2)濾鏡

器材城的JS不會告訴你,一個攝影包、一片濾鏡、或者一張CF卡,可能比一台相機賺的都多。

嚴肅風光攝影濾鏡是必需品。在看了各種品牌的漸變灰鏡的評論後,你發現,幾片塑料片居然要賣2K~5K,完全不符合你理性消費的宗旨。然而JS用一句話就把你徹底打敗了——「如果使用不好的濾鏡,畫質損失嚴重,會白瞎了你上萬塊的紅圈頭」。上萬的鏡頭錢都花了,自然不能因為區區2K而白瞎掉。


GND濾鏡以及支架——2K


3)顯示器

攝影怎麼能少得了顯示器呢?這是你最常用的看圖設備,也是你修圖的基礎。當知道你正在用的顯示器根本無法正確的顯示顏色後,你覺得一個全色域顯示器是必要的。Eizo動輒20K的價格讓你望而卻步,然而諸如Dell, ASUS的「全色域專業顯示器」,其4~10K的價格你還是承受的起的。


一個專業顯示器,6K的價格,不過分!


4)校色儀

專業的你用著專業的顯示器,卻發現別人和你在看同一張圖片時顯示的顏色卻不一樣。在看了無數數據後,知道有門學問叫做——顏色管理。有種設備叫做「校色儀」。JS用同樣的手段把你打敗了「如果不買校色儀,那麼不管多貴的顯示器,其實都是擺設。」


好吧,都到這個份上,花2K買個校色蜘蛛,也就是順理成章的事情。


5)備份方案

你拍的好幾萬張作品都放在硬碟里,這是你數年的心血。本來你也沒啥擔心的,直到出現了冠西哥。你不禁會想,要是計算機壞了該怎麼辦?


解決方法也很簡單——網路存儲設備配上2T的硬碟應該是起碼的方案——3K應該是個起步價。


6)印表機

專業顯示器有了,校色儀也有了,老實說,你已經具備開辦家庭工作室的條件了。唯一欠缺的就是——印表機。

專業輸出基本上是非Epson不用的,一個入門級別的6色照片級A3噴墨印表機要3K,8色的是5K。價格透明,童叟無欺。


列印紙,要做顏色管理,自然用原廠的。20張200塊。


然而你悲催的發現,你的某些顏色的墨水居然只能列印幾十張。而原廠墨水居然要賣到1K+一套!哪怕你用海淘,加上運費也是大約300元一套墨水...


總之,在後期輸出這件事情上,你的花費不會少於7~8K。


7)防潮櫃


用腳趾頭也想得出來,這麼多貴重物品,是不能隨便放的。黃梅天鏡頭會發霉,天氣太熱鏡頭內的潤滑油會揮發,太冷了電子器件工作會不正常……廠家貼心的發明了一個鐵皮盒子,起了個好聽的名字「攝影器材電子防潮櫃」—— 2K


既然你都看到這裡,我就說一句題外話,算是免費奉送:其實完全沒必要買2K的防潮櫃,到超市買幾個最大號的樂扣樂扣盒子,全密封,超好用。巫師地處上海,黃梅天嚴重,十多年以來用此法器材從未出過問題。


以上林林總總附件,總數大約是30K。還沒有算你的計算機升級,汽車升級,外出旅行等價格。也沒有算你為了說服你老婆同意你買這些設備,可能要花更多的錢討好她的成本。


總 結:

第一套機:6K

全幅機+3個紅圈變焦:55K

3個紅圈定焦:40K

全幅微單:20K

轉接鏡頭:50K

攝影附件:30K

總數大約:200K


終於塵埃落定,你滿足的看了看滿屋子的器材。點看計算機,這10年來大約你拍了100K片子,投資200KRMB,每張成本恰好2塊錢!


你打開防潮櫃,用絨布仔細擦拭著每一個鏡頭,這時,電話鈴聲響起,那頭傳來一個毛頭小子的聲音:


「大哥,我想買個單反,給推薦一個唄~~~」


(劇透到此為止。The loop ends and begins.


這說法其實是有點誇張的,不可否認,在最初入門的時候很容易發燒。那個時候是看什麼都想買,感覺買了那東西以後自己就是大師級。

但是玩著玩著你就明白了,很多東西是不需要的。所以就從狂熱轉為理智,這時候回頭看看,發現自己怎麼就那麼傻比,輕而易舉就被忽悠了。

這個時候,你就會開始感慨,於是這句話就誕生了。

ps:單反根本窮不了三代,也毀不了一生。窮三代毀一生的是你心中那無窮的慾望!就算你站在了單反的頂點,那又如何?還有旁軸在等你,還有大幅在看你。如果你還是不清楚自己的定位,那你肯定會傾家蕩產的。徠卡旁軸就夠你受的了,更不用說後面還有林好夫和庫克人像王在等你,要是有一天你心血來潮想嘗試一下電影頭,嘿嘿。。。。。。


先來個轉載,誇張一下【轉自蜂鳥。。】


14天前:明天是還在外地讀書的女朋友生日,買了個佳能50D套機【7800RMB】照點相片紀念。新機到手於是先跑到公園試拍,正在公園拍攝荷花的老頭說佳能成像太肉,尼康比較銳利,還現場用事實說話,於是後悔。

13天前:把佳能相機乾脆當做禮物送給了女朋友,自己回家路上買了尼康D300s套機16-85mm【14800RMB】,另外還買了台筆記本電腦【5400RMB】,不然照片照出來沒得地方觀賞。

12天前:發現焦距不夠長,於是發現尼康AF-S DX VR 18-200mm F3.5-5.6G IF-ED【5600RMB】可以一鏡走天下,安逸,於是買了它。買來當天就去打鳥了。正巧遇見一些攝影家也在河邊拍白鶴,天呢,別人用的是尼康 AF-S 300mm F4D IF-ED鏡頭,一問價格【8000RMB】,再看看別人的照片,如果不買一個怎麼能拍出別人那樣的好看的照片呢,再次出血。本來有個尼康AF-S 300mm F2.8 IF-ED II的,但是要三萬多,買不起。

11天前:前兩天認識幾個影友,說今天去拍模特人像,說85/1.4D【7000RMB】很不錯,買一個帶去會有很好的收穫,於是下手買了它。帶去拍攝的時候發現想拍兩張模特全身都比較困難。很懊惱。

10天前:我家妹妹說給她拍點照片做相冊,一想要是50/1.4mm【4000RMB】多好,於是馬不停蹄買了個。莫說,這回是比昨天照得更全面一些。但是總覺得比較肉。

9天前:單位喊我去幫忙拍攝生產車間的全貌,把全部鏡頭掏出來,都沒得一個超廣角,為了在領導面前顯示自己攝影很得行,於是立馬買了個12-24mm/F4G IF-ED【8200RMB】。

8天前:今天加入了攝影協會,攝影群,瀏覽攝影網站[攝影無忌];[太平洋攝影];[大眾攝影];[車壇影協];[新攝影];[蜂鳥網];[中國攝影家];[路客驢舍];[橡樹攝影]等等,發現一個問題,全畫幅相機可以在成像上得到更大優勢。主要的就是我昨天的車間拍攝最為例子。要是尼康D700【13800RMB】配上12-24mm/F4G IF-ED,省去乘那1.5的係數,還有那超高感光,那就是什麼都解決了。通過網路的學習,決定添置D700全畫幅是沒有錯的。於是把D300s套機送給了自家妹妹。

7天前:和攝影家協會的人員來往,聽說D700和12-24;24-70;70-200是全世界最絕配的搭檔。都上全畫幅單反了,不上牛頭那怎麼行?由於太貴,所以敗了個水貨24-70/2.8【12000RMB】,70-200/2.8【14500RMB】。

6天前:買了不少攝影書,訂了不少報紙刊物【1200RMB】,上班下班都在看,研究軟體處理照片,結識了一些攝影發燒友。

5天前:發燒友們的照片,幾乎都是定焦拍攝的,變焦靠走,成像質量上等一流。確實這些天來用了不少錢,手頭緊張,據說定焦也用得比較少,於是就買了兩個副廠的貨,一個是適馬30mm F1.4 EX DC HSM鏡頭【3300RMB】,一個騰龍SP AF 180mm F3.5 Di LD-IF鏡頭【8300RMB】,在圖麗鏡頭裡面確實是選不出一個定焦。

4天前:發現適馬鏡頭照片色彩偏綠,銳度和飽和度都比較惱火,騰龍照出來一片灰調,卡白卡白的。這才明白一個道理,為什麼發燒友們用的都是原裝定焦頭,真是貴得所值。那現在怎麼辦,只有再選原廠鏡頭。再次敗了尼康AF DX Fisheye 10.5mm F2.8G ED鏡頭【5500RMB】,尼康 Ai AF 18mm F2.8D【8100RMB】,尼康AF-S Micro NIKKOR 60mm F2.8G ED鏡頭【5500RMB】。還有個確實不敢買的尼康PC-E NIKKOR 24mm f/3.5D ED鏡頭,這可是個移軸鏡頭,拍建築非常好,兩萬多塊錢喲。

3天前:差中長焦遠射定焦頭,再次購得尼康Ai AF DC 135mm F2D鏡頭【7200MRB】,外加前幾天買的300/F4已經夠了,像尼康AF-S 600mm F4G ED VR鏡頭確實不敢買,市場價九萬多。

2天前:聽說鏡頭保護不好容易發霉,需要乾燥放置,於是買了個電子乾燥箱,花了我一個月的工資【4000RMB】。中午聽說路客驢舍戶外組織爬山露營以及攝影採風活動,於是帶上了相機器材和露營裝備等物出去了。

昨天:由於前一天參加活動,相機太重,導致脖子扭傷及病倒。去醫院看病和保健按摩花費【250RMB】,出院回家路上順便去了趟攝影器材城,給商家講述自己病的情況,結果喊我買了卡片機佳能G11【4350RMB】。本來分別有2萬多元的徠卡M8和六萬多的徠卡M9的,可錢包裡面怎麼也沒得那麼多錢。

今天:女朋友放假來到我家,打開她背包一看,除了我送她的佳能套機外包包裡面多了17-40/4.0【4800RMB】;50/1.8【700RMB】;70-200/2.8L is USM【13000RMB】外加一些配件和包包【2800RMB】,當場我就傻了,她把這些年的獎學金全部用光了。打電話喊妹妹回來陪未來嫂子耍,妹妹說正在器材城看全畫幅相機,當場耳鳴頭暈。

PS:功夫不負有心人,下午一年多沒有聯繫的出版社編輯朋友說來家拷點我的照片印到書上去,確實讓我高興了不少,走的時候問他出什麼書,他說《錯誤的曝光與構圖》示範實例教科書,當時就想一腳架碾過去。

明天:以我現在每月2000元的支付能力計算,我將需要N年才能來完成還清在朋友那和銀行的借貸款。當然期望快點漲工資,我還有個尼康D3X沒有買【45000元】以及剛剛聽別人介紹的瑪米亞DM28中畫幅數碼相機【十一萬左右】。

未來:我也要四處宣傳玩單反相機的好。

PS:一年後,和女友結婚去了外地工作,家裡房屋拆遷,70歲的奶奶在家把所有相機鏡頭以每斤5毛錢賣給了廢鐵收購站。唯獨還剩下一個佳能50/1.8,收廢鐵的說

全是塑料,不要

器材是一個方面,其實常用的那幾件配齊還不至於窮三代,隔幾年升下級也不至於毀一生。要命的是,有了好器材的話你肯定不滿足於呆在家裡拍拍花草,拍動物拍上癮了想打鳥是吧?沒有個體育機外加400mm怎麼行?入了16-35不去拍拍草原布達拉宮對得起鏡頭一萬多的價格?有了愛死小白兔不去拍拍演唱會對得起那2.8的光圈和2斤多的分量?買個大眼睛不約幾個模特拍拍你對得起人像王的稱號么?你有一堆器材了總不可能大老遠背在身上吧,你不得整個SUV跟著你去遠處拉下力?當然是誇張的說法,側面說明這些攝影衍生出來的附加花費,才最容易讓你破產。
量力而行。


單反窮三代

第一階段:
入門:最初想法很單純,你想買一台好相機,原因可能是寶寶降臨,或者要外出旅遊。你對器材不甚了解,於是去找身邊的攝影大師,求他給指條明路。
一般大師都會很專業的問一些問題
諸如「平常主要拍攝的題材是什麼呀?」
「 都用過哪些器材呀?」
「想不想上全幅呀?」。
這些問題讓你很羞愧,因為你連問題都聽不懂。正在尷尬的時候,突然聽見大師冒出一個你能聽懂的問題——「你預算多少呀?」,於是你就像看到救命稻草一般,報出一個數字!
通常來說,這是大師最後的一個問題!
通常來說,大師會建議你買一個中端單反套機!價格從4K~10K不等。
通常來說,這個價格比你的預算要高不少,但又在你的承受範圍之內。
你在咬牙掏錢的同時,心裡暗下決心「要充分利用這套專業器材,好好學習攝影」恭喜,你有了第一台中端套機,價格6K。

第二階段:
上路巫師始終認為,購入第二個鏡頭是你走入攝影之路的分水嶺,因為你在嘗試之後開始持續投入了。
你的專業單反果然不負眾望,「拍的真清楚!」是你能聽到最多的讚賞。
你也很是沾沾自喜。很快你就接觸到光圈、快門、ISO這些基本概念。
你開始逛攝影論壇或者看器材評論,腦子裡被牢牢的灌輸了一個觀點:相機並不重要,鏡頭才是畫質的關鍵!
回頭看看自己的照片:背景不夠虛化、主體不夠豐滿、弱光時畫面抖動的厲害,噪點嚴重。
冥冥中腦海里有個聲音對你說「換個鏡頭,這一切都能夠改變!」
於是你又去求教身邊的大師。
大師照例問一堆專業問題。所不同的是,此時你對大多數問題能夠對答如流,弄得大師很沒面子。於是大師心裡會掠過「小樣兒我還治不了你」的想法,拋出那個經典問題「那你預算是多少呀?」
在你說出一個數字以後,通常大師眼裡會飄過一個輕蔑的眼神,然後吐一個煙圈,指導你鏡頭是有紅圈金圈之分的;有狗頭牛頭之分的;
你的預算,充其量只夠買個驢頭!於是你上網搜索,查遍資料,知道什麼是「大三元」、「小三元」、「小白」、「小黑」、「小鋼炮」這些近似黑話似的單詞。這個過程你一定會看到一句話「買你能承受的最貴器材」。
終於你出手了,大部分人,買入的無外乎是大三元或者小三元或者其中之一。你擁有了人生中第一支紅圈頭,姑且算是8K吧。

第三階段:
低燒紅圈頭果然沒有讓你失望!分辨力、銳度、色彩透著就是一股子專業味兒。
如果你買的是個大光圈鏡頭,還會呈現出蜜一樣迷人的焦外。
你開始四處傳播你的照片,在網上比對別人的作品。
你也開始研究構圖、色彩...此時你的作品獲得眾多稱讚,這讓你很高興。
你覺得攝影已經向你打開大門,你所要做的,無非就是更多的拍攝和練習——當然,這需要更多的鏡頭,最起碼要覆蓋足夠的焦段。
不用想,管它大三元還是小三元,配齊了再說。
你甚至會考慮EF 28-300/3.5-5.6L IS這樣的奇葩鏡頭。
至此,你已經擁有了至少3個變焦紅圈,增加投資25K你突然發現某天各大相機廠商就如打了雞血一樣玩命的推出新型號。一看日曆,明年正是奧運年。每四年一次的器材換血大姨媽就要開始了。
你腦海里有了揮之不去的兩個字「全幅」。沒有全幅,怎麼對得起手頭的紅圈?如何體現「原始焦段」的韻味?於是您毫不猶豫的把5D3或者D800抱回家。
當然,隨著2、3千萬的像素相機,一起抱回家的還有64G CF卡,樂攝寶的攝影包,一個入門三腳架...大約總計25K等等!諸如5D3之類的相機,是沒有內置閃光燈的。
1.5K的外置閃光總是要的別拿低燒不當病,這一階段,你有了全幅機身,3個紅圈頭以及必要的附件,保守投入也是50K。

第四階段:
定焦全幅的機身和紅圈變焦讓你著實爽了一把。
每次出遊,你會不厭其煩的扛上三腳架並帶上所有後宮佳麗,周圍人無不投來羨慕的目光。
走在西湖邊,總有大媽冷不丁遞過來一個小數碼,沖你說「大兄弟,替我和老頭子拍張合影吧!一看你就是個會照相的。」
但是每當你翻閱雜誌,或者攝影論壇,對比「大師」的作品,總覺得沮喪。「通透」、「油潤」、「氛圍感」這些辭彙像噩夢一樣折磨著你,它們是那麼令人神往卻遙不可及!同時你悲催的發現,當你剛把三腳架支好,你的同伴早就坐在車裡不厭其煩的催促開車......
這個世界不該這樣,花了50K的器材不該這樣!
在第一次使用定焦鏡頭後,你會覺得所有的困惑都隨風而去!哪怕是價格3K的50 1.4,那個銳度、色彩、焦外,以及面對弱光時的從容蛋定,都遠遠好過10K的變焦。
定焦1.x的大光圈,會讓你覺得突然進了一扇從沒有想過的門。有了以前對變焦紅圈的信任,自然是直接上大光定(大光圈紅圈定焦)。
鏡頭廠商當然知道,這個階段的你早已明白一份價格一分貨的道理,如果把價格定低了,顯然不能滿足你對高畫質的追求。
所以任何一個紅圈大光腚,價格沒有小於10K的。你需要24 1.4L,35 1.4L,50 1.2L,85 1.2L,135 2.0L,200 2.8L。
當然,要是把這些鏡頭都收入囊中也是有難度的。於是你精挑細選,仔細比對,選了其中3個定焦,花費40K。

第五階段:
回歸此時你玩攝影可能已經接近10年了,已經擁有了至少2個機身,6個鏡頭。
然而一個永遠無法迴避的問題終於要直接面對了——你年紀大了!
你已經沒有力氣背著10公斤的器材去搞創作;也無法扛著三腳架長途跋涉;你沒有精力凌晨起來到野外蹲守日出;
在夕陽西下的時候,最想乾的不是背上相機去攝影而是找個能夠看到日落的餐廳好好的吃頓海鮮。此時你面對鋪開半張床鋪的單反相機和鏡頭,心裡在想——你需要一台高畫質輕便的相機。
要是在5年前,投資100K左右的萊卡一機兩鏡幾乎是你唯一的選擇。
好在科技進步了,你有很多更實惠的選擇。首當其衝的,自然是諸如Sony和富士的微單系統。
就像前面說的,你玩攝影已經快10年了,自然是個事業有成的人。
20K左右,拿下一套全幅微單對你來說毫無壓力。

第六階段:
邪路!小巧的全幅微單滿足了你的需要,畫質好,重量輕,價格也不貴。
但是卻給你帶來另外一個問題——之前你買的那些單反紅圈頭可以用在這個小巧的微單上嗎?
要是不能用,豈不浪費了?你是如此勤儉持家並富有鑽研精神,以至於很快你就找到了答案——轉接環!
這是通往一個無底洞的邪路!!!
在此之前,你的鏡頭,還大都停留在主流大眾廠家的自動對焦頭。而轉接環,將會把你帶入任何品牌、甚至任何年代的鏡頭系列。
康泰時、福倫達、蔡司、萊卡這些名字開始不斷出現在你的眼前。A、E、F、EF、FE、M各種卡口你也爛熟於心。
配上不同的卡口,你的微單幾乎可以使用任何鏡頭。擺在你眼前的,幾乎是無限的可能性。
潘多拉的盒子被徹底打開了。
此時,「攝影」兩個字已經很久沒有出現在你腦海中了,取而代之的,是「收藏」兩個字。
收藏其實是沒底的……
為了方便計算,姑且在這裡打上50K的標籤吧
不得不說:
附件1:三腳架你一定聽過「買到第3個三腳架才知道什麼是正確的腳架」這個說法。這話如此正確,好比吃到第3個包子才飽,前2個也是有功勞的一樣!
你的第一個腳架,估計也就是個幾百塊的貨。搞不好還是賣xx送腳架弄來的。很快你就會發現穩定性完全達不到你的期望。
你的第二個腳架,估計是個2、3K的有品牌的高檔貨。堅固,穩定,你很開心。直到某一天你在零下10度的地方突然收不起來,或是你在沙灘拍攝時進了沙子,更有甚者,某個螺絲突然鬆動,造成墜機事故。於是你發誓要買個頂級腳架!
「捷信」——一定會成為你的不二之選。然而面對5K的價格,正準備掏錢的時候,卻悲催的發現,這個價格是不帶雲台的!而且,很多「專家」都說,捷信只是架子好,雲台很垃圾!我相信你很容易就會發現「ARCA」這個雲台牌子...無論如何,在最後一個三腳架上,你的投資不會小於8K。
附件2:考慮到前面吃下去的兩個包子,估計總投資是10K2 濾鏡器材城的JS不會告訴你,一個攝影包、一片濾鏡、或者一張CF卡,可能比一台相機賺的都多。嚴肅風光攝影濾鏡是必需品。
在看了各種品牌的漸變灰鏡的評論後,你發現,幾片塑料片居然要賣2K~5K,完全不符合你理性消費的宗旨。然而JS用一句話就把你徹底打敗了——「如果使用不好的濾鏡,畫質損失嚴重,會白瞎了你上萬塊的紅圈頭」。
上萬的鏡頭錢都花了,自然不能因為區區2K而白瞎掉。GND濾鏡以及支架
附件3:顯示器,攝影怎麼能少得了顯示器呢?這是你最常用的看圖設備,也是你修圖的基礎。當知道你正在用的顯示器根本無法正確的顯示顏色後,
你覺得一個全色域顯示器是必要的。Eizo動輒20K的價格讓你望而卻步,然而諸如Dell, ASUS的「全色域專業顯示器」,其4~10K的價格你還是承受的起的。一個專業顯示器,6K的價格,不過分!
附件4: 校色儀專業的你用著專業的顯示器,卻發現別人和你在看同一張圖片時顯示的顏色卻不一樣。
在看了無數資料後,知道有門學問叫做——色彩管理。有種設備叫做「校色儀」。JS用同樣的手段把你打敗了「如果不買校色儀,那麼不管多貴的顯示器,其實都是擺設。」好吧,都到這個份上,花2K買個校色蜘蛛,也就是順理成章的事情。
附件5: 備份方案你拍的好幾萬張作品都放在硬碟里,這是你數年的心血。本來你也沒啥擔心的,直到出現了冠西哥。你不禁會想,要是電腦壞了該怎麼辦?解決方法也很簡單——網路存儲設備配上2T的硬碟應該是起碼的方案——3K應該是個起步價。
附件6:印表機專業顯示器有了,校色儀也有了,老實說,你已經具備開辦家庭工作室的條件了。唯一欠缺的就是——印表機。
專業輸出基本上是非Epson不用的,一個入門級別的6色照片級A3噴墨印表機要3K,8色的是5K。價格透明,童叟無欺。
列印紙,要做色彩管理,自然用原廠的。20張200塊。
然而你悲催的發現,你的某些顏色的墨水居然只能列印幾十張。而原廠墨水居然要賣到1K+一套!哪怕你用海淘,加上運費也是大約300元一套墨水...
總之,在後期輸出這件事情上,你的花費不會少於7~8K。
附件7:防潮櫃用腳趾頭也想得出來,這麼多貴重物品,是不能隨便放的。
黃梅天鏡頭會發霉,天氣太熱鏡頭內的潤滑油會揮發,太冷了電子器件工作會不正常……廠家貼心的發明了一個鐵皮盒子,起了個好聽的名字「攝影器材電子防潮櫃」—— 2K既然你都看到這裡,我就說一句題外話,算是免費奉送
其實完全沒必要買2K的防潮櫃,到超市買幾個最大號的樂扣樂扣盒子,全密封,超好用。
巫師地處上海,黃梅天嚴重,十多年以來用此法器材從未出過問題。

以上林林總總附件,總數大約是30K。
還沒有算你的電腦升級,汽車升級,外出旅行等價格。
也沒有算你為了說服你老婆同意你買這些設備,可能要花更多的錢討好她的成本。

總結:第一套機:
6K全幅機+3個紅圈變焦
55K3個紅圈定焦
40K全幅微單
20K轉接鏡頭
50K攝影附件
30K總數大約200K終於塵埃落定,

你滿足的看了看滿屋子的器材,點看電腦,這10年來大約你拍了100K片子,投資200KRMB,每張成本恰好2塊錢!

你打開防潮櫃,用絨布仔細擦拭著每一個鏡頭,這時,電話鈴聲響起,那頭傳來一個毛頭小子的聲音:「大哥,我想買個單反,給推薦一個唄~~~」


從愛好者個人發展的角度來看,這句話有幾個原因(假設你是一個愛好攝影而不是愛好器材的人):

1. 攝影愛好的初始投入花費較大(相比其他業餘愛好如騎自行車、繪畫、器樂、blablabla)。時下熱門的入門單反套機價格在5000元左右,另外要加上攝影包、三腳架、存儲卡和其他小工具的價錢。記住,這只是入門套機。有些有能力的入門者打算購置中端甚至高端機型來達到「一步到位」的效果。所以剛踏入攝影愛好總得花掉幾千、大幾千(甚至過萬)的RMB。

2.在自己照片風格形成之前,愛好者一般都會嘗試各種拍攝主體和題材。愛好者開始接觸標準焦段以外的鏡頭及其作品,比如磅薄的超廣角大建築、大風景作品,細節豐富的長焦人像、動植物作品。這樣,愛好者在旅遊的時候會特別想有一隻廣角甚至超廣角鏡頭;遇到美女時候又特別怨恨自己的18-50標變特別不能拍出特寫。So,很多愛好者就開始收集資料研究並最終購買新焦段鏡頭。
這個時候,相信你已經拍了一段時間的圖片,觀摩過一定數量的作品,對鏡頭素質有一定的追求(已經知道自己當初買套機的時候居然買了個狗頭XD),所以這時期愛好者買的鏡頭往往要3千、5千、7千的價位。哦,對了,閃光燈和進階三腳架也是常常要上千的價位!

3.在經歷過傻傻的擴充鏡頭焦段的時期後,你終於形成了自己的拍攝習慣和風格。比如喜歡風景、建築的不會天天帶上長焦;喜歡人文街拍的不會放棄他們的35、50等經典定焦;喜歡打鳥的攝友不會常用超廣角。現在就到了精簡器材的時候了。
先說簡。你會漸漸發現有一些焦段你根本沒拿出去幾次、腳架轉軸居然生鏽了、閃光燈的電池都快過期了。通常情況下,只要你自己不是收藏癖,一般愛好者都會把他們接近閑置的器材賣出去二手市場。
再說精。這時候你玩了大概也有幾年攝影了吧。各品牌、各焦段的牛頭你怎麼也能略知一二了。剛才簡化器材的時候你不是賣了一點錢嗎?沒錯,覬覦已久的牛頭該到自己的手上了!牛頭是什麼價錢?佳能尼康自家的牛頭少則8000,至於人家蔡司徠卡的牛頭嘛,你是知道的,或者說你不知道更好。什麼,你還要換機身?......

不過我要反對「單反毀一生」的講法。當你真正進入攝影愛好圈子後,你發現單反(尤其是數碼單反)跟其他玩法比就真的不算燒錢。玩膠捲的,玩徠卡旁軸的、玩哈蘇中畫幅的、玩皮腔頁片的、玩數碼後背的......
所以說「攝影窮三代,單反毀一生」這樣的說法一般只用於攝影愛好者之間調侃或者是門外看門內的一種印象。
=========================================================
(假設你是更愛好器材的人)
原因一個就夠了。
1.你有錢。


自從買了單反,我就知道,「想破產玩單反」,這句話的含義了。
最開始想,有一個普通的鏡頭就夠了。
但是慢慢的想買長焦、然後標頭、然後廣角………………
還有配套設施三腳架等等。。
越投入越多。難以經得住誘惑啊。
是一個燒錢的愛好,不過破產窮三代啥的不至於,只是誇張了些


未必吧。
不同的人對攝影有不同的看法,就像鍛煉身體,可以每天跑跑步做做俯卧撐,幾乎不消耗什麼資源,也得一份快樂。也有的人向著專業的路子,每天肌酸啊蛋白質不能缺,光吃補劑一個月上千。這是兩種不同的方式,但不能判定誰做的對誰做的對。

假設你有資源,就可以選擇上全幅上牛頭覆蓋全焦段,滿世界跑著拍風光拍人文,當然,你也可以選擇拿一支入門相機拍拍身邊的事物,怡然自得。
假如你沒有資源,就只能「拿一支入門相機拍拍身邊的事物,怡然自得。」
「窮三代」是指既「沒有資源」又「上全幅上牛頭!#¥%」。

我玩攝影一年多一些,出了15000次快門,現在用3000塊的600d,1800塊的17-50mm騰龍鏡頭,加上之前的標頭,三腳架,濾鏡之類的,總共消費不到7000,也玩的很開心很滿足。
獻醜放一些我的照片吧,僅僅說明「7000塊至少可以拍出這種照片了」。

祝各位攝影愉快且不用窮三代~


這可以用「鳥籠效應」來解釋。

鳥籠效應是一個著名的心理現象,其發現者是近代傑出的心理學家詹姆斯。「鳥籠效應」是一個很有意思的規律,人們會在偶然獲得一件原本不需要的物品的基礎上,自覺不自覺的繼續添加更多自己不需要的東西。

1907年,詹姆斯從哈佛大學退休,同時退休的還有他的好友物理學家卡爾森。一天,兩人打賭。詹姆斯說:「我一定會讓你不久就養上一隻鳥的。」卡爾森不以為然:「我不信!因為我從來就沒有想過要養一隻鳥。」沒過幾天,恰逢卡爾森生日,詹姆斯送上了禮物——一隻精緻的鳥籠。卡爾森笑了:「我只當它是一件漂亮的工藝品。你就別費勁了。」從此以後,只要客人來訪,看見書桌旁那隻空蕩蕩的鳥籠,他們幾乎都會無一例外地問:「教授,你養的鳥什麼時候死了?」卡爾森只好一次次地向客人解釋:「我從來就沒有養過鳥。」然而,這種回答每每換來的卻是客人困惑而有些不信任的目光。無奈之下,卡爾森教授只好買了一隻鳥,詹姆斯的「鳥籠效應」奏效了。


在鳥籠效應中起到推動作用的是客人的話語,也就是外界的壓力。


單反毀一生這個我倒是知道,單反單兵反坦克導彈簡稱,殺傷力極強,被波及到的話輕則重度殘疾,重則屍骨無存,說單反毀一生毫不為過。


既然是俗話,就不要追究什麼「科學」依據啦~~信則有不信則無,一笑了之。。。


毫無科學依據。而且很可能與可感知的事實並不相符。
實際上器材過萬的,如果自己本身拍照賺不回來,那最多也就是相當於買了個名牌包包炫耀下。名牌包包還要買多幾個,每年還要不停換,相機不用買好幾個,鏡頭更不用常換,好鏡頭用十幾年都沒問題。總之沒有LV/Gucci迭代快。
也比奶粉尿不濕省錢。也不是一次性的。
在中國,窮三代毀一生的,對某些人來說是結婚生子,對另外一些人來說是玩郭美美。


  1. 攝影有一個終極問題。
  2. 為了解決這個終極問題,去思考去看別人的作品是一個方式,去實踐也是一個方式。
  3. 實踐的話需要通過一定的器材去採集Photographic information
  4. 但是絕大部分人在尋找這個終極問題的道路上迷了路
  5. 於是乎有些人半道迷途知返,向繼續前往終點的人販賣經驗發家致富
  6. 繼續往下走的人,窮盡終生也未必能到達終極

所以

  • 攝影窮三代是指 --攝影學窮盡三代也未必能解決終極問題
  • 單反毀一生是指--只知道單反將毀掉你的一生

玩Hi-Fi的笑了。


我一開始僅僅喜歡單反的外觀,買了一個低端的,然後我愛上了中端的手感,我就買了一個中端的,後來喜歡上了高端的出片,又買了一個高端的。也不知道我還會不會有改變。


看你對攝影的態度和走火入魔的程度了


一句話就是,你總想擁有更好的器材。

不過在生活中我並沒有太體會到這句話的實際含義。我用過的相機都是爸媽或爸媽朋友送的,並且還都是很好的設備(說這種話會被揍吧2333),除去鏡頭機身以外的東西不至於誇張到毀一生這種地步,最多也就毀半生而已。

不過我這樣子的弊端就是,因為本身別人給我的器材就已經很好了,我也沒錢買其餘的器材,所以我對除了自己用過的器材外基本都不了解。別人讓我推薦相機的時候,我只能很沒底氣地問度娘,完全不能裝逼成「我是行家」這樣…

所以,我決定放棄了解其他的相機,專心用好手上的這一個就夠啦~


.

很多人,窮其一生,拚命三代,也沒有在城裡買上房。

如果你有一百萬,是選擇買房還是燒器材?
我覺得多麼衝動的器材發燒友也會理智的。

何況沒有那如果。有個萬八千的,還是買個單反記錄人生吧,至少雁過留聲......

.


那是買NC的人才有的問題. .要省錢,玩PENTAX...


有些人花大量的錢玩設備,而不是專註於攝影本身,這樣的人不在少數。窮有窮的玩法,富有富的玩法。如果給我一次性投資,5萬就絕對滿足了,那也就是上海兩個平米,怎麼可能窮個三代?完全就是扯淡么。沒有自制力玩啥都會窮,話說在中國真正窮三代的是房子阿,這個大家都懂的。


推薦閱讀:

如何製作 Q 版的個人頭像?
如何將照片處理得「通透」?
平胸妹子怎麼拍藝術照?
如何用單反拍出夜晚時燈火的效果?
怎樣用 Photoshop 做出逼真的移軸照片?

TAG:攝影 | 單反相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