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反的清晰度是什麼決定的?清晰度分多少級?

清晰度與攝影者本身的技術有多大關係?


9月2日 新補充說明
題主的題設有些問題,相機不存在「清晰度」這個概念,但是大家都明白一般這樣問就是指拍出的照片是否在視覺感官上清晰、銳利。故作答時按照這個思路進行。

========分割線==========
幹嘛要加個佳能?各家相機出片的清晰度都是以下幾個要素決定的。而決定圖像是否清晰 拍攝者是第一要素
1.對焦準不準
2.有沒有影響圖像的抖動
3.鏡頭解像力
4.機身成像
5.外界影響因素

什麼評測數據 MTF 都是器材黨拿來刷屏的東西,給出幾張圖誰能一眼就看出什麼鏡頭拍的么?攝影師不是光學工程師,那點MTF的差別完全不影響是否能夠拍攝出偉大的照片。
普通攝影愛好者拍出照片不清晰,99%都是前兩個因素影響的,我見過太多朋友興奮地拿著新相機衝出去咔咔咔咔,回來一堆曝光不準,對焦跑偏,抖得頭暈的片子,然後怪罪在機器不高端,演算法不智能,鏡頭不頂級上。在能夠做好前兩點之前談什麼鏡頭機身不給力都是耍流氓。
1.對焦。
不要100%相信你的相機,不論反差式對焦還是相位檢測對焦,在大光比、強光、極暗、雜亂畫面高速運動物體捕捉以及拍攝者晃動的情況下都會受到很大影響。再加上鏡頭的AF馬達之間的差異,機身處理速度(主要是反差式對焦的機型)等,都可能造成對焦不準,連對焦都不準,還談什麼清晰?
所以,請先了解清楚你手裡的鏡頭、機身、對焦時候的特性,比如什麼亮度下開始對焦不準,黑到什麼地步會拉風箱,什麼時候該用單點對焦,什麼時候該選擇什麼區域對焦。什麼時候該手動對焦!!
下圖 某微單 Makro-Planar 100MM F5.6 1/320s 手動對焦

2.抖動。
昏暗場景、小光圈、低ISO、超長焦距等因素都需要較高的快門速度才能保證圖像清晰。我在拍攝鳥類的時候甚至會採用1/2000-1/4000s的快門。如下圖(有裁切,知乎圖片有壓縮,見諒)鸚鵡在靜止狀態,但在梳理羽毛,佳能某C畫幅機身 1/1250s 200mm F4。

不要以為抖動的只是手,人的呼吸、心跳、身體晃動都會影響到手中的相機。人體本就是個動態平衡的機體,局部的絕對靜止很難做到。何況相機的反光鏡震動等同樣無法避免。在大光圈長焦鏡頭拍攝近處物體時,喘口氣可能就造成焦點前後晃動,使用100mm微距鏡頭拍攝的時候我恨不得能暫停心跳。所以,請老老實實多用三腳架、快門線、反光板預升。
很多鏡頭帶有防抖系統,索尼和賓得更是直接機身防抖,但請記住那隻能防你自己抖,如果被攝對象在抖,請老老實實提高快門速度。
3.鏡頭解像力是廣大「發燒友」們最愛的話題,各种放大鏡看片、各種MTF數據、各種引經據典的討論我就不列舉了。我就這麼說吧,買相機是為了拍照,不是為了逆向仿製相機和鏡頭。拼了老命研究MTF結果連最基本的拍照技巧都不懂,花大錢買一大堆MTF怪獸只為向別人炫耀還不如買輛好車更直接。99%以上的攝影愛好者都不會達到因為鏡頭解像力影響作品效果的水準。
某價廉物美騰龍鏡頭拍攝 300mm F6.3 1/1000s

4.機身成像,這個影響我感覺也不大,但高像素機型解析度擺在那裡,當然也不能忽視過高像素的弊端,這裡不再贅述,但這是獲得高清晰度照片的一個捷徑。2400萬像素的機型如果有輕微跑焦或者抖動,縮放到800萬像素就能有很大改善,這是不爭的事實。若縮放到100萬像素,很多模糊都看不出來了,這也是為什麼很多朋友會覺得在機身液晶屏上看是清晰的,放到電腦上一看就糊成一片。一個道理。
兩張高像素裁切後的雜片

5.各位覺得自己拍片子糊的大人們,請仔細檢查一下有些細節。
我的一個同學在一個冬日的午後愛上攝影,第二天去買了高端大氣的全畫幅+某大光圈頂級定焦。到了家對著家裡的東西一通狂拍,但無奈十幾張都是糊的,一個電話打給我。我說大哥你把機器放那別管,半小時後再拍。果然清晰銳利毒德大學!朋友不解,問我何故。我說:你不戴眼鏡,不知道冬天進屋的苦。
補充一點,為了獲得較高快門速度和強烈虛化效果,很多朋友喜歡全程大光圈拍攝。但景深過於淺也會導致圖像柔化看起來也就不那麼「清晰」。對於人像來說這也許是好事。但其他情況就不一定了。另外一般鏡頭最大光圈的成像都相對較柔,縮小兩檔光圈後一般都能獲得很銳利的成像。這也是一個因素。
別的因素比如多年不擦的保護鏡。鏡頭跑焦,雜光干擾等等等等。請少燒器材,請認真拍照


技術指標上,清晰度取決於感測器像素數量,到達一定程度時受限於鏡頭解析度,相機的解析度測定單位是電視線。


實際拍出相片的清晰度受前期拍攝條件、拍攝技術、後期加工的影響非常大,很多時候無法達到設備理論最高清晰度指標。


這方面我是看DxOMark的百萬視覺像素的,更專業的很少看。
百萬視覺像素是鏡頭和相機一齊測的。


偽命題


不存在清晰度分級的說法,清晰度這個提法本來就不專業,我把你的問題改為:如何用單反拍出細節最豐富、圖像最銳利的照片?
相機/成像介質/像素:
如果是膠片機器,那膠片和鏡頭的選擇決定了成像質量,如果是數碼單反,機身對成像有影響,是因為每個廠商的圖像優化演算法不同,這個影響較小,更多表現在色彩上,幾乎可以忽略,然後是像素,理論上是像素越大記錄的影像細節越豐富,但是像素大同樣有代價,同樣大小的ccd/cmos,像素多了會影響層次、寬容度,800X600像素的圖片也可以很清晰,但是經不起放大,細節必定不如高像素的照片。
鏡頭:
鏡頭有時不是越銳利越好,一般人像頭是故意設計成"模糊"的,在沒有ps的時代甚至有人用砂紙磨鏡頭以得到柔美的圖像。要得到銳利且細節豐富的圖片,首選1:1的微距頭,這類鏡頭就是為了最大記錄細節而設計的。
光線:
很多人忽略了光線的重要性,大陰天拍什麼都是軟軟的,充足的正面硬光比較容易得到銳利且細節豐富的照片。
拍攝時機身的穩定性:
這個好理解,上腳架唄,再拓展一下,你拍的東西最好也不要動。
另外就是盡量使用低感光度,(每台數碼相機都有最佳感光度範圍)
使用鏡頭的最佳光圈(每個鏡頭不同,上色影無忌查下便知)
使用1/60秒以上的快門或者反光板預升功能減少機振帶來的影響。
最後你記得盡量接近被攝物,使用機器的中央對焦(誤差最小)鎖定被攝物,曝光適度(一般自動就行,不行再加補償)
差不多就這樣


先不說什麼~一般人都忽略了環境因素~在光照條件比較好的情況下~只要你肯沉住氣去拍照~很難有所謂的不清晰現象~當然,只是清晰~一張照片不是清晰就可以的。。。。。。。。。。


沒清晰度這個說法


通常情況下和感光元件關係比較大,此外就是攝影技術,如果你對構圖和相機的使用技巧都不了解,再好的相機和鏡頭都白扯。


現在好像照的怎麼樣都不太重要了,關鍵是PS的功力


推薦閱讀:

室友想借我的單反,略糾結,借還是不借?怎麼能不傷和氣地拒絕?
怎麼才能用低端單反相機拍攝出人眼看到雲的效果?
新手想入手一個適合天文攝影的單反有什麼推薦?
如何評價海鷗發布的數碼相機 CF100,和日系廠商的差距有多大?
膠片相機和單反相機的區別和聯繫是?

TAG:單反相機 | 清晰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