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無所事事」會讓人情緒低落,一點也不輕鬆?
謝邀。
有時候,我們會把「無所事事」和「輕鬆,清閑」混淆在一起,然而事實上是很不一樣的兩種心理狀態。
√輕鬆、清閑:是人並不感覺自己有任何的壓力和煩惱,可以沉浸在這种放空自在無憂無慮的狀態裡面,享受這種狀態。
√無所事事:這種狀態下, 其實人們是在無事中尋找事情的焦慮狀態,沒辦法享受當下閑適的時刻。如果當你感覺到無所事事的焦慮的時候,可能此時此刻焦慮的東西可能有現實層面的,也有心理自我層面的。
①現實層面的焦慮:對於一個剛畢業的年輕人,其實所要面臨很多新的挑戰和以前不會承受的壓力。可能你會開始思考自己的職業發展的道路、自己的薪水夠不夠用、自己有沒有辦法存錢、能不能買房子、什麼時候結婚……這些也許不一定是你願意思考的,但是當前的社會、父母都在有意無意中傳遞給你一些現實層面的焦慮。
迴避焦慮:當人們面對無法解決的現實焦慮的時候,會選擇迴避焦慮。
有時候,當你做完了手上的工作,明明可以休息了,但是你心裡卻壓著很多一時半會兒根本解決不了的現實問題,這些事情本身會成為壓力焦慮,讓你難以享受難得擁有的休息時間。其實現在有許多的年輕人,即使是休息,也並非很享受這個過程,可能只是單純的打遊戲,看電視,但一天過去了,依然感覺很疲勞。可能他們只是用了一些娛樂方式來消磨他們的無所事事。也有的人,像題主一樣,會選擇用工作來消磨這種無所事事的感覺。無論是消極的娛樂還是工作,都是迴避焦慮的方式。②心理自我層面的焦慮:如果你發現,自己除了第一層的焦慮之外,還有一些隱隱約約說不清道不明的焦慮,那麼可能是和自我價值和存在感有關的焦慮,也許能從進一步的自我成長中獲益的。
存在的意義:當你完成了一天的工作,回到家靜下來獨處的時候,你是否感覺生活是充實而富有意義的?你是否會明確的感覺自己為什麼而奮鬥,是否會為這樣的奮鬥而感到自己真實存在著?你如何體察,如此大的世界和如此小的自己之間的關係?你是否能夠與人有真切的聯結感,而不是很膚淺不夠真實的接觸?
如果你時不時會思考這些問題,說明你在思考自我存在的意義,是成長的開始。你開始不再像過去一樣,只是因為父母說「考大學」「考好大學」而就埋頭讀書,也不在因為別人說「這個專業好,學這個專業」「這個工作好,鐵飯碗」而削尖了腦袋往裡鑽。你開始真真實實的去思考你的需要,你的想法,你的願望。
成長是痛苦的。每一次變革和變遷都伴隨著一場巨大的混亂,就像每個朝代更替之前都是亂世。所以,當心理變遷與成長的時候,也必定有一場內心的爭鬥。而「情緒低落」有時候是人內心一種低沉的吶喊,它用一種隱忍卻不卑微的方式告訴你,「看看我,看看我的需要」,如果你可以注意到它,了解它背後的意義,你也就有機會獲得一種新的成長。謝 劉柯 邀請。根據問題描述,我感覺更合適的題目是:為什麼周末休息時感覺無所事事,產生很強的焦慮感?我也從這個方面簡單談一下:
(1)獲取意義感的方式比較單一。題主之所以在周末休息時感覺情緒低落,甚至寧可到公司加班,或許也是因為工作給你帶來很多意義感:比如能夠得到老闆的肯定,提升薪水,完成自己的職業規劃;和同事們有更多的互動,滿足自身的社交需要。我們會感覺到,工作會給我們帶來很多積極的結果,這也強化了我們對工作的熱愛,增加工作這一行為發生的概率。而雙休日,節假日一到來,我們就暫時失去了這樣一種滿足自尊需要、社交需要的方式。如果我們沒有找到其他滿足意義感的途徑,沒有得到外界給予的積極反饋,那擔心自己沒用,產生很強的焦慮情緒也是一件正常的事。
(2)具有價值條件,自我異化的傾向。題主感覺休息就是無所事事,擔心自己沒有用,其實也反映出一種價值觀念:我必須要做好工作,時刻處於緊張的備戰狀態才是有價值的。而休息就是無所事事,是不好的。這或許也和我們從小受到的教育有關係。為了督促孩子讀好書,很多父母會說:你不好好讀書,以後就沒出息,就變成廢物。雖然他們的出發點是好的,是為了讓孩子將來有一個更好的出路。但是這樣的說法也在孩子心裡埋下一顆不安的種子:我必須要好好讀書,做得很好,才能夠得到爸爸媽媽的愛和讚賞。而在十多年的教育中,這樣的價值條件,也被考試製度,老師、同學、社會的態度強化,最終讓我們內化「不努力就完了」的價值觀念,將它納入到自我概念中來。
但觀念並不能決定現實。每日超負荷的工作,也會讓我們自然而然地感覺到疲勞,想要休息。當「不努力就完了」的觀念和感到疲憊,需要休息的現實需要發生衝突時,我們就會感覺到很強烈的內心矛盾,產生嚴重的焦慮感。而根深蒂固的努力的觀念,也會讓我們打壓、排斥想要休息的願望,甚至把正常的休息看作是「無所事事」,從而合理化「上進心」,維持苛刻、僵化的自我概念。
(3)缺乏對自我的體驗和認同。很明顯地感覺到,題主對於工作的狀態更加適應,而對休閑生活有很強的排斥感,不願意花時間在娛樂上。或許你對於休息時間中的自己是缺乏認同的,只有在工作時間才能感覺到積極的自我形象。在生活中,或許我們和家人關係不好,沒有朋友,感覺很孤獨,被忽視。因為這些挫敗性的體驗和自尊的需要,我們可能不願意去接納,體驗這樣的感受。因此,我們可能會設立一個目標,比如做一個職場達人,利用職業上的成功來彌補生活上的缺失。漸漸的,我們會更多地向工作靠攏,忽視對自我的體驗和認同,形成「自我差,工作好」的客體關係。如果我們感覺體驗生活是微不足道的,很有挫敗感的,只有工作才能帶給我們自豪感時,排斥休閑生活,寧願去加班也不足為奇。
如果要調整,題主可以嘗試:(1)尋找其他給自己帶來意義感的方式。如果渴望工作中得到的積極關注,那我們可以嘗試一下志願者,或者其他服務類的活動,從助人中獲得別人的肯定;如果渴望工作中親密的互動,那我們可以嘗試一下朋友聚會,旅行,或者其他社交活動,從而滿足這樣的社交需要。如果我們發展出新的,更優的獲得意義感的途徑,那原先依靠工作來獲得這些需要的行為也就慢慢消退了。
(2)去除價值條件,摘下面具,活出更真實的自我。我們需要認識到,並不是必須按照別人的標準去做事才能得到關注與尊重,我們能夠憑藉最本真的自我而被愛與認同。只有慢慢消除「不努力就沒用,就廢了」的觀念,尊重自身真實的想法(我累了,需要休息;生活是需要平衡的),並且接受這樣一種真實的狀態,我們才能放下焦慮,更輕鬆地投入工作。
(3)放下過高的虛假目標,體驗和認同自我價值。不在工作狀態時感覺到焦慮,隱藏的信念是「我必須時時刻刻處於努力的狀態,不然就是缺乏價值的」,也反映出我們對於最本真的自我狀態是缺乏自信和認同的。為了逃避這種不夠自信的狀態,我們情願設立一個很高的工作目標,理想化工作的狀態,貶低對自我價值的體驗,從而避免生活中的挫敗感。但是人畢竟很難時時刻刻處於緊繃的狀態。而且戴著面具生活,缺乏對自我的體驗,也會讓我們感覺到疲憊和焦慮。只有設立好一個合適的工作規劃,願意多花時間來處理可能不夠美好的生活,讓工作與生活達到平衡,我們才能過得更輕鬆自在。
——————————————————————————————————
遠程心理諮詢請私信聯繫,
經授權發布的案例可見:(個案記錄1)自愈力:在苦難中燦爛的向日葵女孩 - 知乎專欄。
紙媒及公眾號合作請私信
——————————————————————————————————
拓展閱讀:談戀愛時總忍不住「作」,要怎麼辦才好? - 覃宇輝的回答
我時而社交能力特強,時而特別恐懼社交怎麼辦? - 覃宇輝的回答歡迎關注我的專欄:心視界 - 知乎專欄
因為有事情做,太有用了,而無所事事,等於是在慢性自殺。
我有一段時間,特別的無所事事,每天的生活就是,睡到快晚上,打德州到早上,然後再睡到早上。那些日子我過的真的特別害怕,像無底洞,雖然賺的比上班多多了,但是每天的心情就波動在輸贏上,也沒人交流,也不能靜下心來寫東西,因為生活都被腐蝕了。
後來上班,賺的少,每天要早起擠地鐵,但是我真感覺自己是活著的,倒不是說工作多有趣多有成就感,而是整個人是在「正常運作」,這很重要。
為什麼現在的富二代們很少有天天吃喝玩樂的,說什麼也得找點事情做?因為天天玩樂,醉生夢死的生活,是不能夠長期給人帶來快感的,正常人的生活,是正常運作一段時間,然後放鬆一會,就像工作了一段時間,抽根煙,這沒什麼,但是一直抽著煙,就不對了。興奮劑是生活的調劑品,而要是成了日用品,你就再難找到快樂。
這就是為什麼美國很多年輕人現在都選擇成為職業德州撲克選手,而真正活得很好的卻少之又少,倒不是因為錢,而是因為那種對生活的無法掌控感,無所事事感,麻木感,他們除了床和牌桌几乎哪裡都不去,每天都在機械的打牌,不和人交流,對未來迷茫,也再難走進正經行業。他們不得不通過很多辦法來解決這件事情,比如和很對牌手住在一起,互相幫助,交流,最好還做一點事業,每天鼓勵對方。
自由是難以實現的,因為自由很多時候就變成了散漫的無所事事,獵豹不捕獵,不僅會餓死,還會得抑鬱症。謝邀。
以下觀點僅代表我個人
1.從表面上看,是校園環境過渡到社會工作環境的不適應。
在學校(特別是小學到高中)我們只管學習就好了,周六日也不能停下來,必須學學學。只要努力學習,成績總有提高的可能;剛畢業工作的時候會發現工作跟學習不一樣,不是光靠埋頭苦幹,努力加班就能升職加薪。在學校的時候我們都知道考試題會在哪裡出,我們想要有好成績的話該在哪些課本習題上努力;但是出來工作後在很多崗位上我們都不知道勁兒該往哪裡使,所以就算沒事幹也想回公司加班呆著。
從小到大我們的父母都會一直跟我們說要考個好大學才能找到好的工作,所以我們在學校學習的目標很明確,就是好的大學;但是出來工作後我們會很茫然,不了解自己究竟想要什麼工作,不明確自己的職業規劃。
在學校我們想要獲得別人的認可,可以把成績擺出來(雖然我個人不認可這種唯成績論,但不可否認其確實存在著);但是在工作中,對於剛到職場的新人來說,很多時候不知道該通過什麼方式能夠脫穎而出,獲得同事以及領導的認可,所以必須表現出自己的勤奮和積極的態度。
2.從本質上看,是安全感與自信心的缺失。
為什麼會感到焦慮?是因為有內心不安全感。為什麼會有不安全感?我們要面對很多全新的社會關係,全新的環境,全新的遊戲規則(在學校那一套以成績定輸贏的規則已經沒有用了),全新的生活,全新的挑戰,我們不再單純的只是學學學,而是投身到一個更大更複雜的環境中去;我們不確定我們是否選對了工作,這工作的前景好不好,我們能否在激烈的競爭中生存,我們有沒有錯失掉更好的工作機會,我們是否喜歡這第一份工作...有不安全感的人,很多事情會向壞的方向去想,並且下意識的把最壞的發展結果當作事情發展的必然結果---「擔心自己變得沒用」。這種不安全感已經引起了焦慮,焦慮就不能靜下心來,就會變得浮躁。如果在學校的話,解決焦慮的辦法最好就是讀書,複習,提高成績,這是只要肯花心思和努力就肯定能提高成績的(哪怕提高的幅度比較小).但是當我們出來工作,當我們為自己的工作和前途焦慮的時候,我們卻不能很單純的一頭扎進習題的海洋來解決。就如剛剛第1點提到的,我們不知道勁該往哪裡使,所以我們只能周末也回去辦公室加班呆著,希望能夠稍微減輕焦慮(其實基本沒有什麼效果)。
為什麼自信心會缺失?出來工作,我們面對一個比校園更大更寬廣的世界,我們認識了比以往多得多,牛逼得多的人和事。我們有了更多的縱向和橫向的比較。在十幾年的應試教育的氛圍中,我們學會了比較。在學習里我們比學習成績,在社會裡我們比各種軟硬體。學習成績已經成為過去,已經基本不值一提了。
安全感和自信心都相對缺乏,想努力卻木有明確的方向該往何處努力,這種感覺確實挺難受的。
負罪感。
當你在耗費生命的時候,對死亡的恐懼就會悄悄浮現出來,這是人類最為根本的最無法躲藏的永世相隨的恐懼。
無所事事會讓你充分感受生命的自重。比舉重還重。
因為你的內在始終是空乏的,在被人與事佔據的時候,才有一種假性的充實。而這種假性的充實是不能真正彌補心靈的空乏的,一旦撤離,就會感到更加沒有著落。看電視、刷手機、暴飲暴食、性……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方式去抵抗這種空乏,但如果內在的缺失沒法填補,最終都是無效的。這種空乏來自早年父母用自己的需要對孩子內心的佔據,孩子和自己的感受逐漸脫離,沒有發展出一個穩定的自我,只知道父母想要什麼,而對自己真正想要什麼卻說不清楚。習慣了被佔據的心,一旦給它自由,它也是無力的。就像從未在藍天中飛翔的鳥,並不知道自己有一對足可以御風的翅膀。許多答主的回答都從專業的心理學角度,非常透徹的分析了原因。我來說說,怎麼解決這個情緒低落,一點不輕鬆的現狀。
「無所事事」就情緒低落,焦慮不安。這個問題的本質是不篤定,茫茫然不知所措,擔心害怕焦慮慌張,所以關鍵是怎樣獲得篤定,分享以下我個人經歷總結的方法,希望更夠幫之大家獲得一種篤定的生活和工作狀態:你有能力承擔了生活困難的部分,你當得起生活中美好的部分。
- ——————————————————————————
獲得篤定第一部分:物質保障。
富蘭克林說過,空麻袋立不起來。
沒有物質保障的人肯定沒有安全感,隨時都可能焦慮。你有所焦慮,你就解決掉這個焦慮。
- 找到一份你滿意的工作——
1.付出努力後能夠得到豐厚的物質回報,切時間越長積累的能力越多,物質回報也會越多;
2.你能從你做的事情中感到滿足、快樂、自我成就感。
這樣,就算暫且你沒有大富大貴,但你享受你的工作給你的快樂,並且篤定的知道能力的積累會幫助你在不會變的更加容易的生活面前,你會更加強大(賺更多的錢,獲得更多滿足和快樂),所以你不懼怕未來。
這裡需要補充說一下,就是短期利益和長期利益之間,你自己要學會甄別和取捨。你願意選擇不喜歡的高工資工作,然後慢慢培養自己喜歡的工作崗位的能力再換工作;還是一開始就去找到自己喜歡並有發展前途的工作,慢慢積蓄能力。反正希望你盡量能夠進入有滿意的工作的狀態。這樣,你就找到自己的根基,做自己喜歡事,持之以恆,讓它養活你,並成為你的驕傲。
- 這裡大家就要問了,怎麼找到自己滿意的工作:
1.了解你自己,你想要什麼樣的工作環境你想要什麼樣的生活。(可以試試這個:MBTI 性格類型測試
2.去快速發展的行業,在十年後你的經驗和人脈就是錢啊錢。
- ————————————————————————————
獲得篤定第二部分:經營和發展感情。
我們人很神奇,獨立於世間萬物的獨一無二的存在,奇蹟之旅般與億萬個精子競爭,與數不清楚到不明白的意外、災難、病毒擦身而過……你能健康的或者本來就是奇蹟;另外,作為一個浩淼宇宙中的一個地球上,眾多植物動物中的人類,60多億人類中的一個的渺小的存在……你又是何其何其微弱的存在。你要珍惜你自己。你要看到自己的價值。而讓你感受到自己的,不是你的工作你的事業你的驕傲,而是你的感情——家人,愛人和朋友。
- 家人。你需要家人的支持,家人是這個世界最神奇的存在。和他們在一起,你就能感受到一種被愛被關心的氛圍。同時你愛家人也會讓你感受到力量。這個時候你掙的錢有了更多存在的意義,他們不是冰冷的錢,是你表達愛意和溫暖的方式。(這就是為什麼當錢掙到滿足你一定生理需求之後,不會帶給你更多快樂的原因。
- 愛人。如果原生家庭你無力改變就去經營喝建立自己的家,過你渴望的生活你追求你想要的伴侶(在這種了解自己需求的基礎上的追求,是幸福的,因為你知道你要什麼,你每一天都在靠近。如果失敗了或者無常和意外發生,至少你也真切的追求過,你會感謝自己。因為你接受了不能改變的部分,你在改變你能改變的部分。你還會有小孩,這樣。
- 朋友。志同道合,深夜長談。是和家人,愛人不一樣的存在。
- 最後,你還有你自己。一個人品味作為人的寂寞和孤獨,是誰都逃不開的命運。但是物質興趣事業的追求給你成就感;感情追求給你存在感。你會覺得生命有支撐,很落地。最後,就算什麼都沒有,希望你能和自己達成和解,你就是一個人,拋開所有生物屬性和社會屬性,你就是一個莫名其妙的存在,你撒歡你怒吼你想幹嘛就幹嘛……不也是很幸福嘛,活著就是一場禮物和恩賜。(嗯嗯嗯,好像扯太遠了……
- ——————————————————————————
最後,鍛煉身體。身體是所有所有的基礎。有可能你不開心,你焦慮就是身體提醒你,你不舒服罷了。所以,停不下來,去運動一下吧。
最壞不過就是死,不死就還好啦。對不啰,享受生活,走起~你當然值得去享受生活~工作狂尤其配得上~因為:1.停下來是為了走更遠,為了不讓自己用戰術的忙略掩蓋戰略的懶惰。2.你就是值得啊,沒有理由和原因。每個人況且螻蟻,為何你不能。
- ————————————————————————————
就醬紫,如果你過得更快樂,事業和生活更好了。請記得告訴我。
「當你有大把空閑時間的時候,你可能面對兩種情況。如果你缺乏享受空閑的能力,空閑就變得一點也不有趣,因為空閑就是你的工作,大量的空閑就像水一樣淹沒不會游泳的你,讓你感到窒息,卑賤地想要回到工作的岸上以求精神的存活;而如果你足夠的能力去享受這些空閑,它的味道就是甜的,你會在又一個不急不躁的下午,吹著茶杯里的茶葉想,去他娘的工作」
「 只有在你工作堆積如山時,你才可能享受閑暇。當你無事可做時,空閑就變得一點也不有趣,因為空閑就是你的工作,而且是最耗人的工作。閑懶和吻一樣,當它被盜走了之後,它的味道才是甜的。」
J.K.傑羅姆。無所事事~doing nothing
當然人不是不可能doing nothing的,無所事事的狀態應該接近於無聊,其實是一種輕微的厭煩的狀態,源於對於無事可做這件事情的抗拒。
更確切的說,是源於對某些真正重要的事情的抗拒。
因為你已經隱隱意識到,之前你的所有的「有所事事」,都不過是一種拖延,對真正重要的事情的拖延。
這事情比你喝咖啡,比你談戀愛,比你工作,比你賺錢,比你打掃家務,比你上微薄,比你聊八卦,比你努力學習,比你奮鬥,比你讓自己變得更有用,比你之前所能想到的一切都更加的重要。
它是如此重要,以至於讓你不惜一切代價想要推遲和它面對面的時間。
但凡有一點其他事情,都會成為你逃開它的理由。
但是當其他事情開始做完了,或者說暫時沒有其他事情填補的時候,你隱隱覺得有些不妙,因為你發現好像有點躲不開了。
不行,還是要找點其他的事情,其他有意義,有趣的事情才行。
暫時找不到,於是腦子開始發熱,情緒開始攪動起來,
那個真正重要的事情是啥子呢?
只有你自己才能回答。
————————————————————
不就是這個禮拜追的劇還沒更新么!
故弄玄虛這麼久,編不下去了。因為,你還不能,或不敢享受你的生活吧。
不然,無所事事,也同樣可以很愉悅,很靜心,就算什麼都不做,看看花草,呼吸新鮮空氣,感受自然的一切,都會是很美很留戀的時光。。
不是么?所以,想來也許你還不能給自己這樣的選項,如此就好像在浪費時間,浪費「當下的自己應該去做的」努力與付出,不辛苦一點,似乎自己內心都是過不去的,對么?
或者,想來也許你還不敢給到自己如此的放鬆,因為內心是有懼怕和恐慌的,就像你說,「不做什麼就感覺自己變得沒用」,情緒低落,就連休息時間也都會被這些擔心破壞掉了,那麼,也就只有「去做點什麼」才會替換掉你的焦慮不安,和情緒的,
是么?如果更多是前者,那麼,你確實在努力的大好時光里,多一分付出就多一分收穫,能「表裡如一」的堅持,本身就是大踏步的前進。
而如果更多是後者,也就是說,你本不想如此,也希望自己能有休息時間,也能有讓自己放鬆的一份心,只是「迫於自我感覺」的難以擺脫,才不得不逼著自己如此去做,「外在和內心並非真的統一」,那麼,如此的前行中就帶著了一種隱患,一種「拗著自己的內心走」卻又無力跳脫的狀態,雖然看似緩解了焦慮不安,但其實只是一種「無奈的應對」而已,且會因為「壓下去這些」而無法得到真正的面對與解決。。
能虛度光陰,本身就是帶著資本的。
而這份資本,未必是「物質上有足夠的滿足」,不能缺少的更是「精神上的富足度」,有了這些,才會讓你安排好自己的人生與生活,不是「只有工作著才能找到自己的價值」,而是「自己本就有存在的意義和價值,而工作恰好是能呈現出來的方式之一」。
從這點來說,虛度光陰,也並非真的虛度,而是一種「能夠自在的享受人生」的內心踏實,這是有底氣的存在,但這份底氣,不僅僅來自於工作增長的價值感,更來自於人生中的其他,比如生活。
而也許,你的生活正是缺乏的,缺乏讓你能夠感到真正愉悅與樂趣的內容,於是不工作就只能與無所事事等同,和浪費無異,只會增長恐慌而帶不來精神上的滿足。從這點來說,
是否,你的人生也過於單調了呢?
只有「有用與價值」的單一體系與評價標準,且如此的實現也只有「工作」這一條路?你覺得呢?
祝好
你不快樂是因為你像豬一樣懶,卻又無法像豬一樣心安理得。謝謝邀請!
無所事事,沒有在世上生存的價值感,你當然就會情緒低落,因為不被需要,有無都可以,那豈不是悲哀.
至於,你為何會這樣,那要找找原因才行了.
一點也不輕鬆,因為你焦慮,你理性上也不想這樣,看到別人在做事情,你當然就不輕鬆.
謝邀,「無所事事」的沉重其實是一種精神和身體疲倦的狀態,而這種疲倦背後則是一種迷茫和無力感。 現在你要做的,最重要的就是成長的體驗,而不是價值導向的索取。
作為應屆畢業生剛接觸社會,並且起點比較低,在工作中找不到價值感和方向就很容易出現這樣的「精神疲倦」。
對我而言,在工作之後「無所事事」的時間反倒是成為了我最珍惜的時光,給你幾個建議,可以在空閑的時候去做。
1.反省自己,如果可以請寫日記。從日常生活中各個角度去反思,比如社交、工作、親情、生活,懂得總結自己走過的路,你才真正的意識到什麼是成長。建議看一些心理學的入門書。
2.培養正確的思維模式,「沒有目的的瞎想遠遠要比有目的科學的思考更加讓人覺得勞累。因為盲目本身就缺少價值感」這個是本人親身經歷的,以結果為導向,以現實做基礎,以個人經驗為藍本,以他人經驗做參考。你可以從各個角度去提問,自己找答案。請一定養成這樣的好習慣,這對你以後各個方面都很有意義。
3.多讀書,不是豪無目的的讀,經過自我反思和培養正確的思維方式後,你才知道自己需要去讀什麼。推薦看《怎樣閱讀一本書》,會讓你讀書更有收穫。
4.運動。運動之後你才會發現,其實疲倦不是因為身體而是因為精神,運動會讓你累,但是會讓你精神愉悅,並且更有效率,更加積極。
5.真的相信並且真的去做。 上邊的建議自己知道都很普通,沒有什麼過人之處。 但是請你真的去做,雖然開始會很不習慣。等你習慣之後,你會發現,你的時間是不允許浪費的。你的努力讓你超越了身邊的許多人,你的生活比別人更精彩。 以上。
應該是為了節省能量吧。
既然是無所事事,那就不需要完成什麼重要的事。要是沒什麼事干還上躥下跳的精神高漲多浪費能量。
無所事事沒辦法滿足馬洛斯第五層次自我實現的需要
看了你的問題,表面上是無所事事讓你感到焦慮,其實是自己的上進心和危機意識過強,把自己綳得很緊。要求自己嚴格是好事,但過度的放大可能潛在的問題,就會讓自己產生這樣的情緒變化。
當自己工作充實的時候,自己無暇去考慮那些讓自己焦慮的問題,所以,沒有那麼痛苦。但一閑下來,就有時間想這些了,你只是通過工作轉移了自己的注意力而已。
真正可以解決問題的辦法:
1、閑暇的時候,可以考慮一下自己糾結希望從事的工作方向,定目標。
2、根據自己的目標方向,設定完成的步驟和計劃。
3、思考自己實現目標欠缺的東西,哪些可以通過學習或身邊的資源不足,哪些不可以。
4、不可以學習獲得的,自己有多少實現的可行性。
5、去行動。
當自己越靠近自己的既定目標時,自己的安全感就會變的越強了。
你沒學會與自己相處。。。這是人一生的大題目謝邀@劉柯@Frida Lee很多方面原因,想到什麼說什麼吧
深有感受,初中老師說他當時讓一個有網癮的孩子放開了狂打遊戲,那孩子四天就回去上學了,因為他說他覺得很虛無,我自己現在如果一天不出門或者不做正事也充斥著這種感覺。首先,我們存在需求。根據馬斯洛需求理論,人的需求分五個層次(後期的審美等先不討論),依次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歸屬和愛,自尊和尊重,自我超越。在現代社會,生理和安全基本是獲得保障的,所以後面的需要開始凸顯,想像一下,我們在周末放假的時候無所事事的情況我們做了什麼,頻繁的刷社交系統,即便沒什麼更新也要不聽翻看,我們迫切希望有人可以來和我們聯繫,交流,溝通(大部分人,不要跟我說極端的孤僻什麼的),我們希望和他人產生交流,獲得社交網路帶給我們的價值感和他人給我們的情感付出,我們希望有歸屬,而不是孤立,希望獲得別人的尊重和肯定,而不是一個人痛苦的無所事事,更需要努力的達到自己的目標,而不是渾渾噩噩的過假期,所以,我們更希望緊湊一點的,和人相處密切一點的生活。
第二,很大程度上我們通過與他人比較來構建自己的價值。在這個信息充沛的年代,我們經常可以獲得別人生活的信息,想想這樣一個場景:雙休的我無聊的刷著手機,有的人旅遊,有的人刻苦工作,有的人去國外開會,有的人在深造等等等等。這些信息告訴我們,無數人在我們浪費時間的同時奮鬥著,如果你是一個有上進心有抱負的人,大概會有兩個感覺,羞愧和焦慮。因為浪費時間,你羞愧,因為被別人超越,自己又沒辦法做到自己希望的事,你焦慮。
然而,很恐怖的是,你的無所事事,帶來的結果是你和別人的差距加大,you do nothing的結果是你和別人越差越遠,處於這兩種情緒會大大損耗我們的心裡能量,我們沒有辦法執行新的任務,也沒有辦法控制負面情緒。想反,我們工作時在做出改變,這就是我們滿足需要的時機,所以我們這個時候就不會太痛苦。
大中午太困,所以就不接著想了,對於上面兩點,可能有人會問,那應該怎麼辦,我認為,do something and try to make change,做一些事,哪怕很小,讓自己充實但不疲憊,當你看到自己的成果,你就可以和朋友分享,和自己分享,也就快樂多了,放鬆不是無所事事,很多人混淆了這兩點。還有一個個人建議,本人是健身愛好者,運動真的可以讓你心情變好,通過調節生理激素和排除毒素,你的心態會好很多,此外運動帶來的健康體質會讓你精力充沛,無所事事不知道做什麼?跑30分鐘,沖澡,看書,晚上約朋友找個咖啡廳聊聊天,做出一些改變,一定會更好。
希望有用
推薦閱讀:
※如何提高行動力?
※已經16歲的男生很健忘很自卑很愛哭怎麼辦?
※早起強迫症源於人群恐懼症?如何解決
※20歲了膽小怎麼辦?
※我們應該如何正確對待自己的負面情緒(失戀,工作不順,事業失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