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一下心理學上的一些效應和現象,或者認識?


以下為摘錄式、科普性、總結性、整合式回答。

-------------------------------------分界--------------------------------------
1.口紅效應
「口紅效應」是指因經濟蕭條而導致口紅熱賣的一種有趣的經濟現象,也叫「低價產品偏愛趨勢」。在美國,每當在經濟不景氣時,口紅的銷量反而會直線上升。這是因為,在美國,人們認為口紅是一種比較廉價的消費品,在經濟不景氣的情況下,人們仍然會有強烈的消費慾望,所以會轉而購買比較廉價的商品。口紅作為一種「廉價的非必要之物」,可以對消費者起到一種「安慰」的作用。

「口紅效應」只是眼下眾多消費心態中的一種,為文化產品的走紅創造了一定的可能。對文化娛樂消費品來說,除了「口紅效應」,「內容為王、服務至上」才是始終不變的鐵律。經濟不景氣的時候,生活壓力會增加,沉重的生活總是需要輕鬆的東西來讓自己放鬆一下,所以電影等娛樂市場消費不是很貴的生意會比較好些。

韓國經濟不景氣的時候,流行的是鮮艷的色彩,並且短小和誇張的款式訂單多;日本的服裝銷量很低,但是修鞋補衣服的鋪子生意卻前所未有的火。眼下格仔鋪,這種新型的銷售和購物模式吸引了很多時尚新潮一族,最早源於日本一些賣二手商品的店鋪,很快在香港、澳門、國內的沿海地區「旋風式」出現了大大小小的「格仔鋪」,開得非常火爆。正是「口紅效應」的作用表現。

2.出醜效應
是指,才能平庸者固然不會受人傾慕,而全然無缺點的人,也未必討人喜歡。最討人喜歡的人物是精明而帶有小缺點的人,此種現象亦稱為「仰巴腳效應」。

俗話說「金無足赤,人無完人」,人都難免出醜犯錯。當某些人的表現完美無缺時,一般人就會感到他不夠真實,難以親近,從而敬而遠之。和完美的人在一起,普通人往往認為己不如人而感到惴惴不安。這樣失衡的人際關係是難以保持長久的,因為它很可能導致一方生活在自卑和壓抑之中。由此,被認為傑出或優秀的人偶爾出醜,不但不會影響他的人際吸引力,反而會讓他更具人格魅力!

但值得提出的是,出醜效應並不是讓人故意出醜來嘩眾取寵,而是倡導人不過分追求完美,在不慎犯錯的時候能夠用一顆平常心接納自己。


3.框架效應
即我們所說的【語義效應】。

有個吝嗇鬼不小心掉進河裡,好心人趴在岸邊喊到「快把手給我,我把你拉上來!」但這吝嗇鬼就是不肯伸出自己的手。好心人開始很納悶,後來突然醒悟,就沖著快要下沉的吝嗇鬼大喊「我把手給你,你快抓住我!」,這吝嗇鬼一下就抓住了這個好心人的手。

心理學上把這種由於不一樣表達導致不一樣結果的現象稱為「框架效應」。

我們在心理諮詢中常常會碰到人際關係困惑的求助者,有些就是由於表達不恰當所致。「框架效應」告訴我們:在人際溝通中,關鍵不在於說什麼,而在於怎麼說。


4.美人效應
「美人效應」其實也是成本效應。用好它也是成本管理中的一個要點。

在企業中,餐廳老闆要想獲得更多利潤,必須提高服務質量。提高服務質量可以:
1、從服務程序著手
2、從客戶心理著手
3、從人員素質著手
4、從企業文化著手


5.黑暗效應
在光線比較暗的場所,約會雙方彼此看不清對方表情,就很容易減少戒備感而產生安全感。在這種情況下,彼此產生親近的可能性就會遠遠高於光線比較亮的場所。心理學家將這種現象稱之為「黑暗效應」。

黑夜能給人一定的偽裝空間。白天,人們扮演著社會角色,會不自覺地把自己藏在面具下,這是一種保護機制。

光線會影響人的情緒和行為。人的情感反應在較強燈光下更激烈,在光線較暗環境中,人更溫和。如果夫妻交談前調暗燈光,那麼吵架幾率就會大大降低。

在正常情況下,一般的人都能根據對方和外界條件來決定自己應該掏出多少心裡話,特別是對還不十分了解但又願意繼續交往的人,既有一種戒備感,又會自然而然地把自己好的方面盡量展示出來,把自己弱點和缺點盡量隱藏起來。因此,這時雙方就相對難以溝通。而黑暗登場,對方感官失效後,自己便沒了危險,不需要偽裝,表情不需要安排,自然而然的自我流露;而自己的感官失效後,人就會變得脆弱而敏感,傾向於在黑暗中抓住同伴的安全感,這種吸附性非常強

心理學家表示,「黑暗效應」還可以解釋為什麼在燈光昏暗的酒吧和舞廳,陌生人之間比在普通場合更容易相互認識,甚至產生戀情。原因是,太明亮的光線會令人難以放鬆,從而提高警惕性和戒備心。


6.禁果效應
即「潘多拉效應」,也叫做「羅密歐與朱麗葉效應」,越是禁止的東西,人們越要得到手。越希望掩蓋某個信息不讓別人知道,卻越勾起別人的好奇心和探求欲,反而促使別人試圖利用一切渠道來獲取被掩蓋的信息。這種由於單方面的禁止和掩飾而造成的逆反現象,即心理學上的「禁果效應」[1] 。這與人們的好奇心與逆反心理有關。有一句諺語:「禁果格外甜」,就是這個道理。

「禁果效應」跟兩種心理有關。一種是好奇心理,一種是逆反心理,兩者都是人類的天性,人們傾向於對自己不了解的事物產生好奇,而逆反則基於人們掙脫束縛、追求自由的天性。

「禁果效應」存在的心理學依據在於,無法知曉的「神秘」的事物,比能接觸到的事物對人們有更大的誘惑力,也更能促進和強化人們渴望接近和了解的訴求。我們常說的「吊胃口」、「賣關子」,就是因為受傳者對信息的完整傳達有著一種期待心理,一旦關鍵信息的闕如在受傳者心裡形成了接受空白,這種空白就會對被遮蔽的信息產生了強烈的召喚。這種「期待-召喚」結構就是「禁果效應」存在的心理基礎。

7.恐怖谷理論
恐怖谷理論是一個關於人類對機器人和非人類物體的感覺的假設。它在1969年由日本機器人專家森昌弘提出假設,當機器人與人類相像超過95%的時候。由於機器人與人類在外表﹑動作上都相當相似,所以人類亦會對機器人產生正面的情感;直至到了一個特定程度,他們的反應便會突然變得極之反感。哪怕機器人與人類有一點點的差別,都會顯得非常顯眼刺目,讓整個機器人顯得非常僵硬恐怖,讓人有面對行屍走肉的感覺。人形玩具或機器人的模擬度越高人們越有好感,但當達到一個臨界點時,這種好感度會突然降低,越像人越反感恐懼,直至谷底,稱之為恐怖谷。可是,當機器人的外表和動作和人類的相似度繼續上升的時候,人類對他們的情感反應亦會變回正面,貼近人類與人類之間的移情作用。

其原因之一在於,源於高模擬形態下真假的不確定帶來的不安。模擬度很低,人們不怕,因為知道那是假的,模擬度高到一定程度,人們有時候就不確定真假,把真人當假人,把假人當真人,都會嚇到人。另外,源於一種威脅感。和人類如此相似卻非人類,會讓人覺得會遭到潛在的威脅。

另外,恐怖片也會使用這種原理,來增強內在節奏的緊張度和張力。

8.凍臉效應
指的是一種現象,視頻中某人在說話時畫面被暫停時,此人的靜態形象通常沒有視頻播放時的動態圖像好看。

這可能跟動態臉的印象形成方式有關。人們會把在不同位置、不同側面的同一張臉進行平均化;另一個可能是「他們(動態臉)更好地激活了我們的面部識別神經機制」。畢竟,相機是不久之前才發明出來的,我們大腦的臉部識別系統本來就是演化來加工動態臉,而不是靜態臉。

這或許也可以解釋為什麼,臉部拍攝對於技巧的要求是如此的苛刻。

9.暈輪效應
暈輪效應又稱「光環效應」,屬於心理學範疇,是指當認知者對一個人的某種特徵形成好或壞的印象後,他還傾向於據此推論該人其他方面的特徵。本質上是一種以偏概全的認知上的偏誤。

如一個人最初被認定是好的,則他身上的其它品質也都被認為是好的,有似「愛屋及烏」的原理。它指個人在敬仰、愛慕他人過程中所形成的誇大了的社會認知。光環效應在愛情和偶像崇拜中最明顯。

它的心理根源與我們知覺特徵之一——整體性有關。我們在知覺客觀事物時,並不是對知覺對象的個別屬性或部分孤立地進行感知的,而總是傾向於把具有不同屬性、不同部分的對象知覺為一個統一的整體,這是因為知覺對象的各種屬性和部分是有機地聯繫成一個複合刺激物的。譬如,我們閉著眼睛,只聞到蘋果的氣味,或只摸到蘋果的形狀,我們頭腦中就形成了有關蘋果的完整印象,因為經驗為我們彌補了蘋果的其他特徵,如顏色(綠中透紅)、滋味(甜的)、觸摸感(光滑的),等等。由於知覺整體性作用,我們知覺客觀事物就能迅速而明了,「窺一斑而見全豹」,用不著逐一地知覺每個個別屬性了。

10.投射效應
投射效應是指將自己的特點歸因到其他人身上的傾向。在認知和對他人形成印象時,以為他人也具備與自己相似的特性的現象,把自己的感情、意志、特性投射到他人身上並強加於人,即推己及人的認知障礙。比如,一個心地善良的人會以為別人都是善良的;一個經常算計別人的人就會覺得別人也在算計他等等。

由於評價人往往把自己的某種品質、性格、愛好投射到甚至可以說是強加到被評價者身上,以自己為標準去衡量被評價者,從而使評價的客觀性打了折扣,最終使評價結果產生誤差。這種類型的誤差,一般稱為相似誤差。在人際交往過程中,應該秉承客觀公正的原則,準確投射。

人們可以根據投射效應從一個人對別人的看法中推測這個人的真正意圖或心理特徵。雖然人有一定的共同性,有相同的慾望和要求,在很多情況下,人們對別人做出的推測都是比較正確的,但人與人之間既有共性,又各有個性,如果投射效應過於嚴重,總是以已度人,那麼人們將無法真正了解別人,也無法真正了解自己。

11.刻板效應
刻板效應,又稱刻板印象,它是指人們用刻印在自己頭腦中的關於某人或事、某一類人或事的固定印象,作為判斷和評價人或事的依據的心理現象。

也即我們所說的簡單貼標籤,簡單歸類。

克服刻板效應的具體方法:
一是要善於用「眼見之實」去核對「偏聽之辭」,有意識地重視和尋求與刻板印象不一致的信息。


二是深入到群體中去,與群體中的成員廣泛接觸,並重點加強與群體中有典型化、代表性的成員的溝通,不斷地檢索驗證原來刻板印象中與現實相悖的信息,最終克服刻板印象的負面影響而獲得準確的認識。

12.馬太效應
這是一種「強者愈強,弱者愈弱」的兩極分化現象

社會心理學家認為,「馬太效應」 是個既有消極作用又有積極作用的社會心理現象。

其消極作用是:名人與未出名者干出同樣的成績,前者往往上級表揚,記者採訪,求教者和訪問者接踵而至,各種桂冠也一頂接一頂地飄來,結果往往使其中一些人因沒有清醒的自我認識和沒有理智態度而居功自傲,在人生的道路上跌跟頭;而後者則無人問津,甚至還會遭受非難和妒忌。


其積極作用是:其一,可以防止社會過早地承認那些還不成熟的成果或過早地接受貌似正確的成果;其二,「馬太效應」所產生的「榮譽追加」和「榮譽終身」等現象,對無名者有巨大的吸引力,促使無名者去奮鬥,而這種奮鬥又必須有明顯超越名人過去的成果才能獲得嚮往的榮譽。

13.手錶定律
擁有兩塊以上的手錶並不能幫人更準確的判斷時間,反而會製造混亂,讓看錶的人失去對時間的判斷,這就是著名的手錶定律。

手錶定律帶給我們一種非常直觀的啟發 :
對於任何一件事情,不能同時設置兩個不同的目標,否則將使這個企業無所適從 ;


對於一個人不能同時選擇兩種不同的價值觀,否則,他的行為將陷於混亂。一個人不能由兩個以上的人來指揮,否則將使這個人無所適從;


而對於一個企業,更是不能同時採用兩種不同的管理方法,否則將使這個企業無法發展。

14.鱷魚法則
這是經濟學交易技術法則之一,也叫「鱷魚效應」,它的意思是:假定一隻鱷魚咬住你的腳,如果你用手去試圖掙脫你的腳,鱷魚便會同時咬住你的腳與手。你愈掙扎,就被咬住得越多。所以,萬一鱷魚咬住你的腳,你唯一的辦法就是犧牲一隻腳,有點類似虎怒決蹯。

由於人性天生的弱點,時時不自覺地影響我們的操作,一次大虧,足以輸掉前面99次的利潤,所以嚴格遵守止損紀律便成為確保投資者在風險市場中生存的唯一法則。

在股票等資本市場,投資者應該學習鱷魚捕食的經驗,那就是等待,等待,耐心的等待;一直要等到時機到來的時候,狠狠地咬一口。之後又是堅持,堅持,再堅持,直到吃上美味的佳肴。這講究的是一種長線投資思維,不要太過於在意暫時的得失。忙碌者未必得到應有的回報,貌似悠閑自得卻可以成就得勝還朝。

15.羊群效應
「羊群效應」也叫「從眾效應」:是個人的觀念或行為由於真實的或想像的群體的影響或壓力,而向與多數人相一致的方向變化的現象。表現為對特定的或臨時的情境中的優勢觀念和行為方式的採納(隨潮),表現為對長期性的佔優勢地位的觀念和行為方式的接受(順應風俗習慣)。人們會追隨大眾所同意的,將自己的意見默認否定,且不會主觀上思考事件的意義。

無論意識到與否,群體觀點的影響足以動搖任何抱懷疑態度的人。群體力量很明顯使理性判斷失去作用。


我們要用自己的腦子去思考,去衡量自己。


我們應該去尋找真正屬於自己的工作,而不是所謂的「熱門」工作,都說「男怕入錯行,女怕嫁錯郎」,「熱門」的職業不一定屬於我們,如果個性與工作不合,努力反而會導致更快的失敗。我們還要留心自己所選擇的行業和公司中所存在的潛藏危機,任何行業和企業都不可能是「避風港」,風險永遠是存在的,必須大膽而明智地洞察。在有了這點兒危機意識之後,自然就要預備好對策,當危機真正到來時該怎麼辦?在《誰動了我的乳酪》中,坐吃山空的小老鼠最終沒有乳酪可吃,而有危機意識、到處尋找新的乳酪的小老鼠,卻在舊的乳酪吃光之前,就尋找到了新的生機。

16.俄狄浦斯情結
俄狄浦斯情結(Oedipus)源於古希臘故事,比喻有戀母情結的人,有跟父親作對以競爭母親的傾向,同時又因為道德倫理的壓力,而有自我毀滅的傾向。

精神分析學的創始人弗洛伊德認為,兒童在性發展的對象選擇時期,開始向外界尋求性對象。對於幼兒,這個對象首先是雙親,男孩以母親為選擇對象而女孩則常以父親為選擇對象。小孩做出如此的選擇,一方面是由於自身的「性本能」,同時也是由於雙親的刺激加強了這種傾向,也即是由於母親偏愛兒子和父親偏愛女兒促成的。在此情形之下,男孩早就對他的母親發生了一種特殊的柔情,視母親為自己的所有物,而把父親看成是爭得此所有物的敵人,並想取代父親在父母關係中的地位。同理,女孩也以為母親干擾了自己對父親的柔情,侵佔了她應占的地位。

一般人不知道自己的身上有這種感覺。他的意識很小心地避免認知這些感覺,當這些感覺出現時,它們都早已被偽裝過了。但是還是有一部分人因為種種原因沒有安全度過俄狄浦斯期,一直固結在那裡,長大後這種亂倫的情結還保持著。而且成為自己內心矛盾衝突的主要部分,一方面自己潛意識裡想,而意識里又是不允許的,這種恐懼使得那些社會不允許的感覺被封鎖在潛意識底下,但是它們在那裡不斷想掙破它們的監牢。這種介於想要和不想要之間的掙扎就會造成心理問題。

17.固定行為模式
動物出於遺傳或本能而表現出來的行為,稱為固定行為模式。

請別人幫忙時,給出一個(模糊)的理由,這樣別人會更願意幫助你。

18.拒絕——退讓策略
先提出一個難度大、可能會被拒絕的要求,拒絕後再提出內心真正的要求。

19.倖存者偏差
意思是指,當取得資訊的渠道,僅來自於倖存者時(因為死人不會說話),此資訊可能會存在與實際情況不同的偏差。

此規律也適用於金融和商業領域。存活下來的企業往往被視為「傳奇」,它們的做法被爭相效仿。而其實有些也許只是因為偶然原因倖存下來了而已。

在日常生活中,最明顯的例子就是「我親戚吃這個葯好了」或者「我一個朋友去找了這個老中醫」等等。不管你的親戚和朋友和你關係如何好,如何值得信任和尊重,在客觀規律面前他們都是等同的。疾病和醫藥不會因為你的喜好而照顧或者偏袒你的親朋。

如何應對呢?最明顯的辦法當然是讓「死人」說話。雙盲實驗設計和詳細全面客觀的數據紀錄都是應對「倖存者偏差」的良方。所謂「兼聽則明」也是這個道理,拋掉對個案的迷信,全面系統的了解才能克服這個偏差。

20.基本歸因錯誤
基本歸因錯誤描繪人們在考察某些行為或後果的原因時高估傾向性因素(譴責或讚譽他人)、低估情景性因素(譴責或讚譽環境)的雙重傾向。它是歸因理論的一個現象,即人們常常把他人的行為歸因於人格或態度等內在特質上,而忽略他們所處情境的重要性。比如,儘管我們在評價他人的行為時有充分的證據支持,但我們總是傾向於低估外部因素的影響,而高估內部或個人因素的影響。

這種錯誤的最主要的一個原因就是,與其他的環境因素相比,行為者的行為是最容易觀察的信息。個人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很容易被注意到,而社會環境、社會角色、情境壓力等外部條件則難以引起注意,於是,我們就忽視了這些外部因素的作用,而過多地強調個人自身的原因。

此外,還有一個可能的原因就是,我們有一種基本的信念,覺得個人應該對自己的行為負責,於是,在分析行為的原因時,我們就會追溯個人自身的原因。比如,我們傾向於認為一個人的生活狀況與自己的努力奮鬥有很大關係,所以,當我們看見一個人生活拮据時,可能會想:「為什麼你不勤奮一點兒呢!「

21.達克效應
它是一種認知偏差現象,指的是能力欠缺的人在自己欠考慮的決定的基礎上得出錯誤結論,但是無法正確認識到自身的不足,辨別錯誤行為。這些能力欠缺者們沉浸在自我營造的虛幻的優勢之中,常常高估自己的能力水平,卻無法客觀評價他人的能力。

22.後視偏差
所謂後視偏差,即個體面臨不確定性事件新的信息時,往往對先前獲得的信息有過高的估價,進而在決策上發生偏差。

在社會知覺中,人們大多是事後諸葛亮,事情發生後總覺得自己事先的判斷很準確,而實際並非如此。比如以前對某個人的評價並非很貼切,而當這個人作出某種行為之後,他就說:"看,我以前就認為他是這樣的人"。對事物的判斷也是如此,如果讓一些人預測一場足球比賽誰將獲勝,大家猜測A隊獲勝的概率很高,結果B隊勝了,事後讓大家回憶自己當初估計哪個隊獲勝,很多人認為自己當初就認為B隊能勝。事件發生前後人們的判斷不一致。

23.貝勃定律
貝勃定律是一個社會心理學效應,說的是當人經歷強烈的刺激後,再施予的刺激對他(她)來說也就變得微不足道。就心理感受來說,第一次大刺激能沖淡第二次的小刺激。比如,原本一元錢的報紙變成了十元一份,你定會感到無法接受;而原本10000元的電腦漲了100元,你一定不會有什麼大的反應。

我們的感覺很敏感,但也有惰性;它會矇騙我們的眼睛,也會加重我們的感受而迷失理性。所以,不能太自以為是,我們應帶著謙卑的心對待萬物眾生,才可以少犯錯誤,積累智慧。

貝勃定律告訴我們,給予方要多做雪中送炭的事,少做錦上添花的事,盡量不做畫蛇添足的事;而受予方要懂得珍惜自己的點滴所得,善待身邊的人。


24.曝光效應
又謂多看效應、(簡單、單純)暴露效應、(純粹)接觸效應等等,它是一種心理現象,是指的是我們會偏好自己熟悉的事物,社會心理學又把這種效應叫做熟悉定律,我們把這種只要經常出現就能增加喜歡程度的現象叫做曝光效應。

可見,若想增強人際吸引,就要留心提高自己在別人面前的熟悉度,這樣可以增加別人喜歡你的程度。因此,一個自我封閉的人,或是一個面對他人就逃避和退縮的人,由於不易讓人親近而令人費解,也就是不太讓人喜歡了。當然,曝光效應發揮作用的前提是首因效應要好,你給人的第一印象還不差,否則見面越多就越討人厭,反而起了副作用。想想看,你周圍有沒有常在你面前「露臉」的人。如果想給別人留下不錯的印象,常出現在他面前就是一個簡單有效的好方法。

簡單地,看看身邊,經常與人聊天,拉拉家常,帶點小禮物的同事,是不是人緣要好許多?經常在領導身邊出現的人,是不是往往比較討領導歡心?當然,不是鼓勵溜須拍馬,露臉也要講技巧,比如吃飯時的禮貌招呼,電梯里的寒暄問候,會議上的相視一笑,某次活動中的出色表現……只要你不再低頭走過,就是一個良好的開端。再比如,我們新認識的人中,有時會有相貌不佳的人。最初,我們可能會覺得這個人難看,可是在多次見到此人之後,逐漸就不覺得他難看了,有時甚至會覺得他在某些方面很有魅力。親戚朋友之間多來往能增進感情,否則就可能會慢慢疏遠。另外,你細心觀察可能會發現,經常在領導身邊出現的人往往比較受領導喜歡。這可能也是曝光效應的作用吧。

25.賭徒效應
在賭場中,哪種賭徒最容易下大注?答案是兩種人,一種是已經賺了很多錢的賭徒;另一種是已經虧了很多錢的賭徒。

在賭場中,哪種賭徒最容易下大注?答案是兩種人,一種是已經賺了很多錢的賭徒;另一種是已經虧了很多錢的賭徒。前者會這麼想:既然我已經賺了這麼多錢了,說明我的運氣非常好,或者我特別聰明,而且,既然是賺來的錢即使虧掉一些也沒關係。因為他似乎在玩別人的錢,而不是自己的錢,所以更容易下大注。後者會這麼想:我已經虧了這麼多了,如果再不想辦法翻本,那就真的都虧光了,所以無論如何我還要賭下去,而且還要壓上更多,這樣我才有希望翻本。

26.確認偏誤
指人們會傾向於尋找能支持自己觀點的證據,對支持自己觀點的信息更加關注,或者把已有的信息往能支持自己觀點的方向解釋。

確認偏誤(或稱肯證偏誤、驗證性偏見)是個人無論合乎事實與否,偏好支持自己的成見、猜想的傾向。由此,人們在腦中選擇性地回憶、搜集有利細節,忽略矛盾的信息,並加以片面詮釋。這種偏見尤其顯見於感情問題和傳統觀念。例如,當談及槍支管制問題時,人們常偏好支持自己原立場的觀點,也傾向將模稜兩可的事實做有利於自己的解釋。偏見的搜索、理解和回憶,常被用來說明態度極化(即使爭論雙方都依附於相同的根據,爭執仍變得極端)、信念固著(在反證出現後依然堅信原有看法)、非理性首因效應(即強烈的「先入為主」效應)及錯覺相關(對二件偶然事件做無根據的連結的傾向)等現象。

27.延遲滿足
所謂延遲滿足,就是我們平常所說的「忍耐」。為了追求更大的目標,獲得更大的享受,可以剋制自己的慾望,放棄眼前的誘惑。「延遲滿足」不是單純地讓孩子學會等待,也不是一味地壓制他們的慾望,更不是讓孩子「只經歷風雨而不見彩虹」,說到底,它是一種克服當前的困難情境而力求獲得長遠利益的能力。 而如果延遲滿足能力發展不足,如邊做作業邊看電視、上課時東張西望做小動作、放學後貪玩不回家,容易性格急躁、缺乏耐心,進入青春期後,在社交中容易羞怯固執,遇到挫折容易心煩意亂,遇到壓力就退縮不前或不知所措。

錢鍾書先生在《圍城》中有這樣一段關於吃葡萄的文字,「有一堆葡萄,樂觀主義者,必是從最壞的一個葡萄開始吃,一直吃到最好的一個葡萄,把希望永遠留在前頭;悲觀主義則相反,越吃葡萄越壞,吃到絕望為止。」

其實,後一種人往往不能忍受延遲滿足,他們必須即刻體驗滿足和快樂,即使這樣做會透支未來。生活中,有人喜歡先做自己喜歡的事情,總把自己不喜歡的事情放到最後。這正如吃葡萄一樣,先揀好的吃,但是甜美的葡萄總是消失得那麼快,面對剩下酸澀的果實,先前的美好轉眼間不知去向,面對必須解決問題也沒了勇氣和動力。不僅因為前面的「甜美」讓眼前的這堆更加無法下咽,而且再也沒有任何誘惑和獎勵值得期待了。這樣的生活方式不僅讓我們從快樂開始以痛苦結束,還會造成無盡的逃避和拖延。今天的甜葡萄吃完了,我們會找甜蘋果、甜菠蘿,甚至預支明天的或者討借別人的,總之不要去面對殘局就好。

心理學研究表明,延遲滿足是一種人人都可以學習的能力,我們有可能通過不斷的練習學會在先吃好葡萄還是壞葡萄中找到平衡。

ABCD法已經被證明可以有效地幫助我們增強延遲滿足的能力,其中A代表行為,B代表現在,C代表未來,D代表改變的策略。比如,你現在的行為表現是「做事拖延」,好處是可以先做自己喜歡的工作,不過未來等待你的都是讓你頭痛的難題和麻煩。那麼改變的策略有哪些呢?讓我們先看看在「棉花糖」試驗中那堅持到最後的三分之一的孩子是怎麼做的吧。他們中有的人閉上眼睛或是頭枕雙臂做睡覺狀,努力與眼前的棉花糖「隔離」。所以,培養延遲滿足的重要策略之一就是與讓我們分心的獎賞保持距離,比如在做計劃的時候就把困難的工作或者會談約在前面,或者優先與別人確定這些事務的最後期限,或者把不喜歡的工作都擺在桌面上而把喜歡的工作鎖在抽屜里。「棉花糖試驗」中,還有的孩子用自言自語或唱歌的方式轉移注意力消磨時光以克制自己的慾望。通過轉移注意力的方式也可以讓我們不那麼被即刻的誘惑所吸引,比如做自己頭痛的工作時專註於工作本身就可以減少負面情緒產生的阻抗,或者聽一點兒舒緩的音樂。還有,把短期滿足帶來的長期惡果或者延遲滿足帶來的好處具體化也是一個有效的激勵手段,比如把自己解決一個困難後能得到的獎勵貼在電腦旁。

28.習得性無助
「習得性無助」是美國心理學家塞利格曼1967年在研究動物時提出的,他用狗作了一項經典實驗,起初把狗關在籠子里,只要蜂音器一響,就給以難受的電擊,狗關在籠子里逃避不了電擊,多次實驗後,蜂音器一響,在給電擊前,先把籠門打開,此時狗不但不逃而是不等電擊出現就先倒在地開始呻吟和顫抖,本來可以主動地逃避卻絕望地等待痛苦的來臨,這就是習得性無助。

在對人類的觀察實驗中,心理學家也得到了與習得性無助類似的結果。
細心觀察,我們會發現:正如實驗中那條絕望的狗一樣,如果一個人總是在一項工作上失敗。他就會在這項工作上放棄努力。甚至還會因此對自身產生懷疑,覺得自己「這也不行,那也不行」,無可救藥。

而事實上,此時此刻的我們並不是「真的不行」。而是陷入了「習得性無助」的心理狀態中,這種心理讓人們自設樊籬,把失敗的原因歸結為自身不可改變的因素,放棄繼續嘗試的勇氣和信心。破罐子破摔,比如,認為學習成績差是因為自己智力不好,失戀是因為自己本身就令人討厭等。

所以要想讓自己遠離絕望,我們必須學會客觀理性地為我們的成功和失敗找到正確的歸因。

29.功能固著
功能固著是指人們把某種功能賦予某種物體的傾向,認定原有的行為就不會再去考慮其他方面的作用。功能固著的產生原因包括心理因素和行為習慣兩個方面。功能固著對於我們創造性地解決問題有消極影響,因此應該採用各種方法消除負面影響。

一個人看到一種慣常的功用或聯繫後,就很難看出它的其他新用途:如果初次看到的功用越重要,也就越難看出它的其他用途,如此就很難產生創新思維 ,如吹風機只能吹乾頭髮,卻忘了也可以吹乾濕衣服。

在一次課堂教學活動中,老師拿出一隻蠟燭、一枚圖釘、一盒火柴,要求學生利用這三個條件,把蠟燭點燃,固定在教室直立的牆壁上。全體學生思考了很久,無人想出解決這個問題的方法。

這是一個趣味實驗,解決這個問題的方法很簡單,只需用火柴把蠟燭點燃,然後用圖釘把空火柴盒固定在牆上,再用蠟油把蠟燭粘在火柴上,這個問題就這麼輕易地解決了。

大家之所以沒能想出這一解決問題的方法,原因是他們在思考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只是把火柴盒看作是裝火柴用的,而沒想到它還可以用來固定蠟燭。「功能固著」現象使我們趨向於以習慣的方式運用物品,從而妨礙以新的方式去運用它來解決問題。

這裡所反映的實際上就是一種功能固著心理。所謂功能固著心理,是指一個人看到一種慣常的事物功用或聯繫後,就很難看出其他新的功用和聯繫:如果初次看到功用或聯繫越重要,也就越難看出它的其他用途。

一個東西能否發揮出多大的作用,就看擁有和使用者的聰明智慧,運用的方式和途徑不同,得到的結果也就會有天壤之別。所以任何東西,包括任何思想和制度都不會主動發揮作用,而要看人能否善加運用,從中發掘出它的最大效益。正如歌德所說:「理論是灰色的,生活之樹長青。」

遇到問題能從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面去考慮,使問題更加容易解決。對於培養我們的創造力有著特殊的意義,還可以增強一個人的自信心和探索新問題的勇氣。那麼,怎樣才能消除功能固著的消極影響呢?

第一,遇到問題時能隨機應變,多變換角度去思考問題,尋找答案,鍛煉思維的靈活性。

第二,善於運用問題現場所提供的條件和物品,因地制宜、因陋就簡地解決當前所面臨的問題。

第三,在思考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能夠把有關的信息向各個方向、各個方面擴散,以此引出更多的信息,以多種設想,找出多項解決問題的方法,而且每個方案都切實可行。

第四,豐富自己解決實際問題的經驗,因為解決問題是以知識和實際經驗為前提的。這就要求我們不僅對周圍事物的通常用途特別熟悉,而且對其他用途也十分清楚,只有這樣才能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應付自如。

第五,我們既要有常規的解決問題的方法,又要養成勤於動腦和善於思考的好習慣。

30.心智模型
心智模型的理論是基於一個試圖對某事做出合理解釋的個人會發展可行的方法的假設,在有限的領域知識和有限的信息處理能力上,產生合理的解釋。心智模型是對思維的高級建構,心智模型表徵了主觀的知識。通過不同的理解解釋了心智模型的概念、特性、功用。

心智模型是一種機制,在其中人們能夠以一種概論來描述系統的存在目的和形式、解釋系統的功能和觀察系統的狀態、以及預測未來的系統狀態。

換句話說,即是人們對於世界的理解方式是透過詢問:這是什麼?為什麼這樣?這樣有什麼目的呢?這個東西是如何運作?它會造成什麼後果?將這些問題簡化成下列的架構圖:


親身體驗它,然後才能修改完善它。

31.自我效能感
指個體對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某一行為所進行的推測與判斷。班杜拉對自我效能感的定義是指「人們對自身能否利用所擁有的技能去完成某項工作行為的自信程度」。班杜拉認為認為除了結果期望外,還有一種效能期望。結果期望指的是人對自己某種行為會導致某一結果的推測。如果人預測到某一特定行為將會導致特定的結果,那麼這一行為就可能被激活和被選擇。

有時候,面對創新者的天才,其他人沒有辦法理解。班杜拉教授說,在科技領域,拒絕成了慣例、而不是特例。他提到,華納兄弟(Warner Brothers)中的一個曾經對有聲電影做出這樣的評論,「誰想聽演員說話呀?」史蒂夫·喬布斯(Steve Jobs)和史蒂夫·沃茲尼克(Steve Wozniak)在試圖推銷一款早期的蘋果電腦時遭到了Atari Inc.和惠普公司(Hewlett-Packard Co.)的回絕。而有時候,天才本身也需要時間。托馬斯·愛迪生(Thomas Edison)經歷了1,000多次實驗才成功發明了電燈。

這樣的決心來自何處?在某些情況下,它就是天生的樂觀主義──類似於那種讓一些經歷過極度貧困、悲劇或者虐待的小孩得以毫髮無傷地生活下去的韌性。自我效能可以通過以下途徑獲得:控制一項任務;模仿成功人士的行為;以及班杜拉教授所稱的 「口頭說服」(verbal persuasion)──即獲得與成就緊密相關的有效鼓勵、而不是空洞的讚美。

簡言之,它就是一種堅信自己一定有能力達到預期目標的韌性。

32.醞釀效應
有時候學習者儘力去解決一個複雜的或者需要創造性思考的問題時,無論多麼努力,還是不能解決問題。在這種時候,暫時停止對問題的積極探索,可能就會對問題解決起到關鍵作用,這種暫停就是醞釀效應。

從它的表現形式和思維的本質特徵來看,直覺思維具有非邏輯性和自發性兩個特徵。

首先,它既不表現為演繹的推理形式,又不表現為歸納邏輯,也表現不出其他的規律性。它不受邏輯規律的約束,往往超越邏輯程序而直接作出結論。它的非邏輯性特點常常表現為:

1、不可解釋。當一個問題從百思不得其解的長期困擾,到突如其來的領悟理解,這一具體過程是意識不到和難以說明的,如高斯在證明一個算術定理時,折磨了他2年之久,後來一個突然的想法使獲得成功。他回顧說:「像閃電一樣,謎一下解開了,我也說不清楚是什麼導線把我原先的知識和使我成功的東西聯結了起來。」

2、邏輯程序的高度簡縮。有兩種情形,一種是原有邏輯程序的簡化和壓縮,另一種則是「違反」了那種邏輯程序。這就是說,直覺思維忽略了邏輯推理進程的細節過程,越過了許多中間環節,但把握住了個別的、最重要的環節,特別是最終的結論。

3、綜合性。思維者不著眼於細節的邏輯分析,而是從整體上來把握對象。

其次,醞釀效應是一種突發性的創造活動,一般是在對問題冥思苦想之後,在出其不意的時間或狀態下突然發生,因而表現為思維運動的突然飛躍,自發性是其又一基本特徵,體現突發、突變和突破的特點。俄國化學家門捷列夫發現元素周期律的決定性觀念,就是在他提著箱子準備上火車之際突然閃現的;德國著名數學家希爾伯特長期未解出的一個數學難題,據他說也是在一次看戲時突然領悟的。醞釀效應是一種有非邏輯性和自發突變性的創造活動,它往往是一種突破性的創造活動,它不受形式邏輯的約束,能打破常規思路,產生驚人的成果突破和方法突破。它提示:當我們對一個問題進行研究,在搜集了充分的資料並且經過深入探索仍然難以找到答案時,不應一條道跑到黑,而應把對該問題的思考從心中拋開,轉而想別的事情,或可以去散步、讀書等,等待有價值的想法、心象的自然醞釀成熟併產生出來。

之所以如此,是因為拋開對問題的思索後,也就擺脫了長期的精神緊張,但頭腦中搜集到的資料是不會消極地儲存在那裡的,它在按照一種所不知道的、或很少意識到的方式進行著加工和重新組織,進而產生了新的想法。我們平時所說的「靈感迸發」或者「恍然大悟」,就是經過這樣一個醞釀階段之後,突然出現的智慧火花。

33.定勢效應
定勢效應是指有準備的心理狀態能影響後繼活動的趨向、程度以及方式。隨著定勢理論的發展,我們不僅可以用定勢這個概念來解釋人們在感覺、知覺、記憶、思維等方面的傾向,也可用這一概念解釋人們在社會態度方面的傾向。儀錶、相貌的定勢效應主要表現為刻板效應和暈輪效應。

能夠把人限制住的,只有人自己。人的思維空間是無限的,像曲別針一樣,至少有億萬種可能的變化。也許我們正在被困在一個看似走投無路的境地,也許我們正囿於一種兩難選擇之間,這時一定要明白,這種境遇只是因為我們固執的定勢思維所致,只在勇於重新考慮,一定能夠找到不止一條跳出困境的出路。

34.過度理由效應
過度理由效應指附加的外在理由取代人們行為原有的內在理由而成為行為支持力量,行為從而由內部控制轉向外部控制的現象。


由於人們維持認識平衡的自然心理需要,一種行為的外在理由越多,相應的內心理由就會越少。無論是對學習成功給予的物質獎勵,還是給人們道德行為強加的外在約束力量,都會使人傾向於用外在理由來解釋自己的行為,促使人們養成他律的人格。受外在獎勵學習的人,沒有了獎勵也就不再願意學習。由於外在約束才強迫自己行為要符合於道德的人,外在約束一旦失去,他的行為也會自然地超出道德的軌道,使人缺乏自律的道德。

35.德西效應
德西效應」給教師以極大的啟迪。當學生尚沒有形成自發內在學習動機時,教師從外界給以激勵刺激,以推動學生的學習活動,這種獎勵是必要和有效的。但是,如果學習活動本身已經使學生感到很有興趣,此時再給學生獎勵不僅顯得多此一舉,還有可能適得其反。一味獎勵會使學生把獎勵看成學習的目的,導致學習目標的轉移,而只專註於當前的名次和獎賞物。因此,作為教師,要特別注意正確使用獎勵的方法而不濫用獎勵,要避免「德西效應」。


「德西效應」給我們的啟示是:在教育教學活動中,培養學生積極主動、持之以恆的學習興趣和緊韌不拔的意志,僅靠物質刺激是遠遠不夠的。雖然「重賞之下,必有勇夫」,但由物質刺激所激發出來的學習興趣在一定程度上是淡薄的,也是不長久的。同時,僅靠物質刺激還極易使學生養成「一切向錢看」的不良習慣。

36.肥皂水效應
美國前總統約翰·卡爾文·柯立芝提出肥皂水效應:將批評夾在讚美中。將對他人的批評夾裹在前後肯定的話語之中,減少批評的負面效應,使被批評者愉快地接受對自己的批評。以讚美的形式巧妙地取代批評,以看似簡捷的方式達到直接的目的。


批評是進步的明燈,因為有批評才有進步。俗語說得好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 ?聖賢都會有過錯,何況我們這些凡人呢 !而有了過錯,就得有人來指正,這樣才會有進步。有句話 :當局者迷,旁觀者清。往往我們做錯了事,自己卻不知而需藉助別人的批評、指正。讚美要看時機,批評要靠技巧。我們不要用惡語中傷他人,勸告他人時,如果能態度誠懇,語出謹慎,那我們將會得到更多的友誼,為我們的人緣加分。

37.螃蟹效應
描述的是,用敞口藤籃來裝螃蟹,一隻螃蟹很容易爬出來。多裝幾隻後,就沒有一隻能爬出來了。不因為別的原因,就因為相互扯後腿的結果。

「螃蟹效應」帶來的啟發:

螃蟹效應在企業管理中的表現是指,員工與員工之間、員工與老闆之間,因為個人利益,而出現的明爭暗鬥。企業的各成員因為個人利益,相互排擠與的打壓。最終導致的只能是企業的做不大、與做不強。

38.麥克白效應
麥克白效應是一個心理學現象,受其影響的人會試圖通過清潔自身來對抗道德焦慮感。

美國芝加哥西北大學的行為學家發現:罪惡感真的能促使人們去清洗自己,即「麥克白效應」。這一名詞源於莎翁名劇《麥克白》,劇中的麥克白夫人在謀殺之後總想洗手,以洗掉手上想像出來的血跡。莎翁筆下的悲劇里的一個場景,其中麥克白夫人唆使丈夫謀殺了頓肯王,手上沾滿鮮血後,呻吟道,「洗掉,該死的污點!洗掉,我說了。」

39.懶螞蟻效應
日本北海道大學進化生物研究小組對三個分別由30隻螞蟻組成的黑蟻群的活動觀察。結果發現。大部分螞蟻都很勤快地尋找、搬運食物、少數螞蟻卻整日無所事事、東張西望,人們把這少數螞蟻叫做「懶螞蟻」。 有趣的是,當生物學家在這些「懶螞蟻」身上做上標記,並且斷絕蟻群的食物來源時,那些平時工作很勤快的螞蟻表現得一籌莫展,而「懶螞蟻」們則「挺身而出」,帶領眾螞蟻向它們早已偵察到的新的食物源轉移。原來「懶螞蟻」們把大部分時間都花在了「偵察」和「研究」上了。它們能觀察到組織的薄弱之處,同時保持對新的食物的探索狀態,從而保證群體不斷得到新的食物來源。在蟻群和企業中,「懶螞蟻」很重要,此現象被稱為「懶螞蟻效應」。

勤與懶相輔相成,「懶」未必不是一種生存的智慧。懶於雜務,才能勤于思考。一個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如果所有的人都很忙碌,沒有人能靜下心來思考、觀察市場環境和內部經營狀況,就永遠不能跳出狹窄的視野,找到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關鍵,看到企業未來的發展方向並作出一個長遠的戰略規劃。

40.犬獒效應
當年幼的藏犬長出牙齒並能撕咬時,主人就把它們放到一個沒有食物和水的封閉環境里,讓這些幼犬自相撕咬,最後剩下一隻活著的犬,這隻犬稱為獒。據說十隻犬才能產生一隻獒。這種現象被稱為犬獒效應。競爭是造就強者的學校。

面對市場日益激烈的競爭,企業安於現狀是沒有出路的,只有增強競爭意識,主動迎接挑戰,才是企業生存發展之道。特別是我國加入WTO後,一些政策性壟斷行業獨家經營的局面將逐步打破,產品品種競爭、質量競爭、服務競爭、價格競爭將無處不在。贏得消費者則獲得生存,失去消費者則被淘汰。企業為了生存發展,必須深化改革,建立競爭激勵機制,從而提高生產經營的效率,獲得好效益。

41.避雷針效應
避雷針效應:在高大建築物頂端安裝一個金屬棒,用金屬線把這根金屬棒與埋在地下的一塊金屬板連接起來,利用金屬棒的尖端放電及金屬的導電性,使雲層所帶的電被大地帶的電直接中和,從而保護建築物等避免雷擊。寓意是:善疏則通,能導必安。

「避雷針效應」在實際生活中的運用:

第一,作為黨和國家要注意對社會矛盾和人民關注的社會焦點加以解決和疏導;


第二,作為一個單位的領導要關注員工(工作人員)的心理和思想問題,要加強談心、交流和思想工作;


第三,作為個人要注意調解自己的情緒及時校正自己的心理問題。

42.牢騷效應
凡是公司中有對工作發牢騷的人,那家公司或老闆一定比沒有這種人或有這種人而把牢騷埋在肚子里的公司要成功得多-----這就是著名的「牢騷效應」。

企業需要員工之間產生彼此的認同、合作與信任。一起工作的人,可以不在同一間辦公室中,但必須同心協力,才會形成有效運轉的機構。而人與人之間的隔閡、猜忌、懷疑與衝突,不僅會阻礙個人能力的充分發揮,更損害了團體績效的產生。要避免這些,就要建立一個有效的溝通渠道,激勵員工的工作熱情,了解他們的需要與情感,並加以有效地疏導和牽引。這樣,才可能真正達到企業利潤的最大化。

43.鏡子效應
鏡子效應來源與現實的生活,主要用於人際交往。當你照鏡子時,鏡子里的你會隨著你的喜怒哀樂而變化。這是最狹義的鏡子效應!同樣的,在人際交往中,你對別人好,別人也會對你好。相反你對別人不好,別人也對你不好!這就是鏡 子效應的真諦! 當你和你不喜歡的人相處時,或許他也不怎麼喜歡你,但是只要你試著慢慢的喜歡他,逐漸的他也會開始喜歡和你相處!因為人都是相互的!

種壞的觀念經過無數面鏡子的折射,會一傳十,十傳百,進而形成一種壞的社會風氣。事實上,多年來中國在樹典型方面從來就沒有停止過努力,結果還是收效甚微。原因是在壞的觀念已形成一定基礎的背景下,社會的鏡子對崇高的理念已經形成了一種審美疲勞。

光明之道的傳播,需要蠟燭的燃燒,也需要鏡子的反射。只有通過無數面鏡子產生的反射效應,光明之道才能被傳達到社會的每個角落,形成一種清澈的風氣。遺憾的是,我們都未能盡到做好一面鏡子的責任。胡適先生曾對他的學生說,「爭你們自己的人格,便是為國家爭人格。」此話含義是可以類推的。做無私奉獻的「蠟燭」不是誰都能做到,而做面盡責的「鏡子」,或許還能為社會、為後代做點有益的事。

44.半途效應
是指在激勵過程中達到半途時,由於心理因素及環境因素的交互作用而導致的對於目標行為的一種負面影響。大量的事實表明,人的目標行為的中止期多發生在「半途」附近,在人的目標行為過程的中點附近是一個極其敏感和極其脆弱的活躍區域。

培養意志力方法如下:

一是強化正確的動機。

人們的行動都是受動機支配的,而動機的萌發則起源於需要的滿足。什麼也不需要或者說什麼也不追求的人,從來沒有。人,都是有各自的需要,也有各自的追求;只是由於人生觀的不同,不同的人總是把不同的追求作為自己最大的滿足。斯大林說,偉大的目的產生偉大的毅力。從奧斯特洛夫斯基和張海迪身上,我們可以充地看到,崇高的人生目的怎樣有力地激發出堅韌的毅力。

二是從小事做起,可以鍛煉大毅力。

李四光向以工作堅韌、一絲不苟著稱,這與他年輕時就鍛煉自己每步走零點八米這類的少事不無關係。道爾頓平生不畏困難,看來從他五十年天天觀察氣象而養成的韌性中得益非淺。高爾基說:「哪怕是對自己的一點小小的剋制,也會使人變得強而有力,」生活一再昭示,人皆可以有毅力,人皆可以鍛煉毅力,毅力與克服困難伴生。克服困難的過程,也就是培養、增強毅力的過程。毅力不很強的人,往往能克服小困難,而不能克服大困難;但是,積克服小困難之小勝也能使人大困難之毅力。今天,你或許挑不起一百斤的擔子,但你可以挑三拾斤,這就行。只要你天天挑,月月練,總有一天,一百斤擔子壓在你肩上,你能健步如飛。惲代英說的深刻:立志需用集義功夫。余謂集義者,即在小事中常用奮鬥功夫也。……在小處不能不犯過失者,其在大處犯過失必矣。小壓迫小引誘即能勝過,在大壓迫大引誘中能否勝過尚為一問題。如小處不能勝過尚望大處勝過,豈非自欺之甚呼?勝過小者,再勝過較大者。此所謂集義也。不然集交仍然是一句空話。」
小事情很多,從哪些小事情做起,有的人好睡懶覺,那不妨來個睜眼就起;有的人「今日事,靠明天,」那就把「今日事,今日畢」作為座右銘;有的人碰到書就想打瞌睡,那就每天強迫自己讀一小時的書,不讀完就不睡覺,只要天天強迫自己坐在書本面前,習慣總會形成,毅力也就油然而生。人是需要從自己做對的,因為人有惰性。克服惰性需要毅力。任何惰性都是相通的,任何意志性的行動也是共生的。事物從來相輔相成,此長彼消。從小事情就可以培養大毅力,其道理就在其中。


三是培養興趣能夠激發毅力。

人說興趣是毅力的門檻,這話是有道理的。法布爾對昆蟲有特殊的愛好,他在樹下觀察昆蟲,可以一趴就是半天。諾貝爾獎獲得者丁肇中說,我經常不分日夜地把自己關在實驗室里,有人以為我很苦,其實這只是我興趣所在,我感到「其樂無窮」的事情,自然有毅力幹下去了。當然人的興趣有直觀興趣和內在興趣之分,但兩者是可以轉換的。例如:有的人對學外文興味索然,可他懂得,學好外文是建設四化的需要,對這個需要,他有興趣,因此他能強迫自己堅持學外文。在學的過程中,對外文的興趣也就能夠漸漸培養起來,這反過來又能進一步激發他堅持學外文的毅力。一個人一旦對某種事物、某項工作發生內在的穩定的興趣,那麼,令人嚮往的毅力不知不覺來到他身邊,也就成為十分自然的事情。

四是由易入難,既可增強信心,又能鍛煉毅力。

有些人很想把某件事情善始善終的幹完但往往因為事情的難度太大而難以為繼。對毅力不太強的人來說,在確定自己的奮鬥目標、選擇實現這一目標穿破口時,一定要堅持從實際出發,由易入難的原則。徐特立同志學法文時,已年過半百,別人都說他學不成,他說,讓我試試看吧。他知道自己記性差了,工作又忙,所以,開始為自己規定的「指標」,只是每天記一兩個生詞。這個計划起步不大,容易實現,看起來慢了一些,但能夠培養信心,幾個月下來,徐老不但如期完成計劃,而且培養了興趣,樹立了信心,又慢慢掌握了學法文的「竅門」,以後每天可以記三、四個生詞了。徐老的做法很有辯證法。要是一開始在沒有殷握的情況下,就提出過高的指標,結果計劃很可能實現不了,信心也必然銳減,縱使平時有些毅力的人,這時也可能打退堂鼓。美國學者米切爾·柯達說過:「以完成一些事情來開始每天的工作是十分重要的,不管這些事情多麼微小,它會給人們一種獲得成功的感覺。」這種感覺無疑有利於毅力的激發。柯達的話看來對於我們干其它事情,也會有啟發的。

45.淬火效應
淬火效應,原意指金屬工件加熱到一定溫度後,浸入冷卻劑(油、水等)中,經過冷卻處理,工件的性能更好、更穩定。心理學把這定義為「淬火效應」。教育上也會有類似的現象,被稱之為「冷處理」。

冷處理」是相對於「熱處理」而言的。所謂「熱處理」就是以正面教育為主,曉之以理,動之以情,感化學生。當學生犯錯時及時指出,給予教育矯正,遏制事態的進一步發展,糾正學生的錯誤認識與行為,使其得以健康發展。如批評一個遲到學生,目的在於使其下次不再遲到。如果不及時批評教育,就會使其產生「慣性」,以至在錯誤泥潭中越陷越深。但是當學生情緒激烈,產生逆反心理或表現出無所謂的態度時,不妨進行冷處理。在充分掌握其情況的基礎上,在較長一段時間內不予採取教育措施。所謂「冷處理」,就是當學生做出不良行為時,不予理睬,使他得不到關注,久而久之這種不良行為就可能消退。

---------------------------------------------暫時中止-------------------------------------------------


推薦閱讀:

為什麼小三都是女的,沒男的小三?
怎樣能夠有效的提升自尊和自信?
患有人格障礙(反社會人格)等患者是否能實現自我治癒?要怎麼做?
為什麼創傷後心理疏導(CISD)已被證明無效甚至有害,心理工作者們卻還繼續去災區做心理疏導?他們知道這點嗎?
為什麼大部分的人對別人給過的幫助選擇性忽略,而對別人給的傷害記憶尤深?

TAG:心理學 | 社會心理學 | 心理學現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