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跟喜歡「借花獻佛」的人相處?
不知道這樣說合不合適,舉幾個例子:
事例1:我在網上買了小零食,同學A跟我一起去拿的快遞,小零食買了挺多,所以拿到了班上之後我就對她說,要不我們分給大家一些吧。分零食的時候我聽到有人對A說:「你買的嗎?謝謝啊~」然後A並沒有說零食其實是我買的,而是回答他:「不客氣~」
事例2:同學A對我說,同學B讓她幫忙借一本書,但這本書A自己也沒有但恰好我有,所以我就讓A帶過去借給B了。然後過了幾天,B讓我轉告A說想請A吃飯,就是為了謝謝A上次借給她書的事,所以我才知道,原來A並沒有告訴B這本書真正的主人其實是我…
我當時有點小小的不開心,並不是因為B沒有請我吃飯啦…就是覺得,明明是我的東西,為什麼我連一句謝謝都沒有收穫,而A卻可以用我的東西從別人那裡獲得好感呢?但如果我特意跟其他人強調:不是她而是我啊…是不是顯得很斤斤計較?我的心態正常么?如何排解這種不開心的情緒呢?
因為朋友也玩知乎,所以只好匿惹…_(:з)∠)_ 第一次在知乎提問,希望大家可以多多幫忙回復我…
~~~~~~~~~~~~~~~~~~~~~~~~~~
很久沒有上知乎了,謝謝大家的回復,我都認真看了。聽了大家的建議,確實我應該明確對自己東西的主權,其實我那個同學平時其他地方都對我不錯,我發這個問題只是一時的鬱悶,現在我已經想通了~
再次謝謝大家~(?????)っ
@mu peng 答案中說她太精明,我的看法卻恰恰相反。
我覺得她太愚蠢。
從題主你的描述看,你們的圈子基本是重疊的。
在一個高度重疊的圈子裡玩這套,要麼情商低,她確實沒想到;
要麼智商低,她竟然以為這樣可以對自己有利。
但她卻忽略了你們在一個圈子裡事實,暴露太容易,反而會極大損害自己的名聲和利益。
我覺得她是後者可能性更大,就是蠢。你的不爽是你自己造成的,年輕人,你完全沒有對自己的東西進行主權標榜的概念,這就不能怪別人對它們的侵佔了,國家還要宣誓主權呢,何況是個人。
但是很好解決,你要樹立一個概念,你的東西只有你有施捨權,只有你有出借權,只有你有權力決定它如何如何,不管別人對它們有何打算,最終拍板的只能是你,其他人膽敢越界,你一定要義正言辭的呵斥他。
假如別人混淆概念,說:喲,不就是…嗎?你怎麼那麼小氣!
你可以呵呵一笑,回他:我沒有說不借,但也輪不到你來,懂么?
好像跑題了,但是差不多。
從此以後拒絕她做你的代理人。
針對第一個場景:你自己去分零食。
第二個場景:你告訴你室友,如果你朋友想借,讓他跟我來說。
別和太精明的人處,累。
謝邀。這根本不是什麼借花獻佛之類的問題,而是誠信與否的問題。
培根說:誠實是第一美德,脫離了誠實,其他一切美德皆成空談。
對於這種敢於犧牲誠實去取悅別人的人你還跟他相處個什麼勁兒呢?他很靚?很油?DUANG的一下?還是你立志於成為一個三教九流都能打成一片的人精?
人之智在於取捨。樓主摸摸頭: )
小時候去別人家拜年,我爸從來不讓我幫同行的人拎禮物,哪怕他們拿的很吃力;同時要我必須自己把禮物送到主人手上,哪怕費再大的勁兒。
我爸當時跟我說:不是怕自己吃虧,而是怕到時候別人尷尬。
但這一次,我來陪你一起向樓上學習怎麼當好一名宮心戲演員吧!
第一件事A略有不對,但如果只是一兩次的話不是大問題。聰明人應該當場說就是你買的,如果你不在場更應該解釋清楚,被人當面誇感覺不錯,被人背面誇感覺更好。
重點我想說一下第二件事,貌似從描述里B一開始就知道A沒這本書(「同學B讓她幫忙借一本書」),想叫她幫忙借吧。注意這個動作,B要借書是直接找A的。
過了幾天B要還A幫忙借書的人情,要請她吃飯,這時,他是通過找你轉告而不是直接找A~。沒錯,我斗膽猜測,B是想追A。
當然,以上故事,純屬猜測。
實名反對,所有隻看了兩個事例就下結論的人。
兩件事定義一個人,是不是太輕浮?
事例1:我在網上買了小零食,同學A跟我一起去拿的快遞,小零食買了挺多,所以拿到了班上之後我就對她說,要不我們分給大家一些吧。分零食的時候我聽到有人對A說:「你買的嗎?謝謝啊~」然後A並沒有說零食其實是我買的,而是回答他:「不客氣~」
打飯阿姨給你打飯,你說謝謝嗎?飯是她做的嗎?
大家感謝的是交流者本身的這個行為。
並不是謝謝她的東西。
如果他說「不客氣」的時候,還補充一句,「不要謝我,是XXX的。」
有沒有有點類似。。。。「都是DUANG的功勞」?
事例2:同學A對我說,同學B讓她幫忙借一本書,但這本書A自己也沒有但恰好我有,所以我就讓A帶過去借給B了。然後過了幾天,B讓我轉告A說想請A吃飯,就是為了謝謝A上次借給她書的事,所以我才知道,原來A並沒有告訴B這本書真正的主人其實是我…
誰幫辦的事,請誰吃飯。
這還不正常?難道不都是這樣?
我覺得她的行為,在我看來很正常,不像是你猜測的那樣。
當初我高中的時候找人借東西,只要借到就行,還了就好,從來不管東西是誰的。
如果朋友幫我借到了東西,完了告訴我一句「XXX的」
潛台詞是不是。
還書還給XXX。
還有就是有問題了跟TA沒關係。
朋友之間,永遠不要帶著標籤或者一個假象去看人。
既然是朋友,沒損害你的利益,沒有傷害你。
也沒有出賣你。
不分彼此不是很好嗎?
上學的時候,交朋友的目的就是為了開心。
她讓你感覺不開心嗎?
沒有TA當你朋友你日子過的也挺好。
TA除了你說的這些事,沒做任何對你好的事。
我覺得這朋友也只能到這了。
有些事情你覺得有遺憾,也許只是你懶思、懶言、懶手、懶惰。
題主說的事件1、2中的事情,如果發生在我身上,我可能會這麼做:
1、聽到拿到零食的人謝謝A,既然能聽到我猜測應該離得不遠,我肯定會大笑著說:肯定要謝謝A她幫我一起去取得,並且和我一起汗流浹背地送給大家。
2、我的每一本書上都是要寫名字的,而且我信奉一條:書和老婆概不外借(借過,丟過,寒過)。
題主和A兩個人的關係,我猜測是不錯的。不然也不會心裡有小小的不開心,不然也不會一起取東西,借書給她。
異性吸引是愛情,同性吸引是友情。這裡略談親情。(如果抬杠,同性當然也有愛情,題主應該不是。)
友情這種東西是很微妙的關係,我覺得比愛情和親情更需要細心的呵護。
愛情很容易呵護。浪漫、細心、驚喜,再時不時的玩點憂傷和憂鬱,總能駕馭的了,實在不行就分手,沒有什麼大不了。
親情維護起來也不難。除非你生在帝王之家,或者福布斯排行榜上某個人的某個兒子,並且你有一個或者幾個陰險的兄弟姐妹,基本上也不會突然夭折。血濃於水。
人和人相處,最初是因為某些優點而吸引你,也就是所謂的第一眼印象。而後就是你如何經營了。
我覺得人最難得到和保持的就是友情。
人分三六九等,朋友也分三六九級。在你朋友金字塔的最上層肯定只有一個或者兩個。
我猜測題主的年紀不大,我應該比你年長几歲。在我這個年紀,我唯一值得驕傲的也僅僅是有兩個朋友,我的朋友金字塔最頂端只有這麼兩個,而且我憑著這幾年交朋友的經驗,我到終老的那天,估計也就這麼兩個朋友。
我朋友金子塔頂端這兩個朋友,是不需要刻意維護的。因為我在意,他們更在意。我和他們之間略去了很多所謂虛的東西。比如拜年簡訊、比如刻意的噓寒問暖、比如等等一切覺得多餘的東西。我們好到穿一條褲子,如果不出意外,肯定是好基友一輩子。
刨去金字塔頂端的兩個朋友,讓我最費力、最費時、最費心思的就是那些永遠到達不了頂端的朋友。
二十歲之前,我覺得天王老子我最大。你看不上我,老子還看不上你呢。那時候覺得和誰都能成為朋友,覺得和誰都成不了朋友。
那時候根本不懂得刻意的維護,現在想起來最汗顏的,有個比較不錯的朋友,認識四年了,我竟然不知道他的名字。也從不會存他的手機號。更不知道他是做什麼的。那時候根本就不懂什麼叫人脈,什麼叫人際關係,什麼叫有幫助。只是覺得很自己很牛逼。
對人際關係稍微有點心得,是因為我金字塔頂端的朋友L。
L比我年長兩歲,但是經歷比我豐富了許多許多。
他從小父親酗酒,家庭暴力嚴重。按照他的話說,家庭暴力對他來說就是家常便飯。老爺子喝完酒,打完他媽,揍他大哥,揍完大哥踹二哥,踹完二哥,人累了,休息下,喝兩盅,他是最後一回合。因為手和腳都打累了嘛,就需要用武器了。基本手邊有啥拿啥,啥都是武器:棍子、凳子、甚至手裡的酒瓶子。
L忍受到15歲,覺得受夠了,離家出走,開始闖天下。住過天橋、刷過盤子、擺過地攤、進過局子、賺過大錢、也有過一夜一窮二白。三十歲又從頭開始。
我很慶幸認識了L,成為朋友,並且他不吝嗇給我指點。
講一件小事。
因為工作關係,我需要經常去一些政府部門,找一些部門負責人。政府部門的部門負責人很多時候是很忙的。門上經常掛著開會或者下鄉,我既不能大刀闊斧的在辦公室門口坐等,又不能讓人家忙完給洒家來個電話,呼我一下。
我就很惆悵,愁腸之餘,我就給L電話,問他咋辦。L略一沉吟:搞定看門大爺。
看門大爺這個職業,在咱們政府部門是很牛掰的。而且很好搞定,對他們只要做三點就可以,嘴甜、尊重、小惠。
從那以後,我每次拜碼頭之前,先和看門大爺這尊無冕之神。嘮嘮家常,談談心,抽煙的買包香煙,不抽煙的買瓶水。因為是大爺嘛,也不需要刻意的虛偽諂媚,本著尊重老人的心就可以。不用在大爺面前待多久,他就會給你出主意,並且告訴你某個碼頭堂把子什麼性格秉性,伸直直接留你電話,告訴你,他一回來就給你電話。
L教給我太多太多。他的故事,也太多太多。 但是他教給我最多的其實不是如何處理人際關係,而是他遇見了那麼多形形色色的人,卻保持著自己很本真的那顆心。對家人無限的愛,對好朋友無私的幫助,對一般朋友也能做到皆大歡喜。
扯的有些多,書歸正傳。
題主的小小不開心,使我想到了自己年輕時候的那許許多多的小小不開心。而這些小小不開心,現在回想起來,就是因為我自己。是我自己做得不夠好,不夠圓滑,不夠有心計。說到底就是不夠用心。總用自己從小形成的自我為中心的慣性來思考問題,按照自己以為沒有錯誤的方法生活,用那種自我為中心的決定處理人際關係。其實我覺得就是因為懶惰。
人說做事做人要用心,但是僅僅只用心是遠遠不夠的。打個最簡單的比方,年輕的時候我存一個剛認識人的手機號,懶得打名字,只打姓氏。覺得再問一次,既麻煩又會覺得難堪。他明明說了一遍,自己都記不住,不問了。而現在我不光問他的名字,哪怕是問三四次。我還要問他的單位,如果可以我甚至問他的年紀。所以我現在手機里的所有手機號中文名字都是很長的:××市××區政府辦某某某。備註(男、30歲,已婚,181厘米,性格:××,兒子3歲、××幼兒園。)
菇涼,這不叫借花獻佛,這叫損人利己
有段話說得好:「已經過了去戳別人謊話的階段了,聽著笑笑就好。高級人之間的模式是我知道你說謊,你也知道我知道你說謊。說謊的意義在於保持體面,是給聽謊者面子,你要知道通常人家敢幹出逾矩的事兒就不怕你後果:多大點事就別不依不饒的啦,這種個性既全不了友誼,也不宜於家庭」
所以,妞兒、別上火了。學著做一塊 對惡沒有激烈反擊卻持久拒絕 的石頭。這是真正的悲憫之心、它來自上層建築。
至於那位A同學,你大可不必放在心上。事情講究因果報應,接受生活懲罰 這件事兒,自然不會落掉她。
你能做好的就是克制、溫柔、好看。
當然了、如果實在氣不過,就來私信我,我會教給你一個柔和但不偏激的反攻模版。(⌒▽⌒)
我的高中同學,我最好的朋友,也是這個樣子的。當我講了一些好笑的事情,她轉述出去,別人笑了的話,就是她非常有幽默感。別人覺得笑話噁心,就變成了這是「XX跟我講的。」
所以後來,她和別人聊天的時候,我都會強插一腳,該講的時候,我自己講。不勞心轉述。可能當時彼此都會覺得彆扭,但是現在,她仍然是我最好朋友之一。因為讀了不同的大學,交際圈不怎麼重疊了,也就不存在這種問題了。
做事情你親手去做,或者讓老實人去做。她除了這些缺點,應該和你還是比較合得來的,畢竟是朋友嘛。
避開友人的缺點吧。不是有一句話,叫做不要考驗人性么。回答:遷就她,不到最後一刻不要拆穿她。
我以前看過一個回答:慣著她,寵著她,縱容她!
有同學就這樣——我親愛的舍友:小卉(化名哈)
其實她這個人很自私,經常要全宿舍的人配合她,要是放學我們先走了不等她,她就會發脾氣,生悶氣(大學啊),所以我都不大願意和宿舍的人一起,喜歡單打獨鬥,自娛自樂,省得麻煩。
上次宿舍另一個人生日,大家去外面吃飯,她們先去等位,我和小卉一起去買蛋糕。
她說:我們選芝士蛋糕吧
我說:都可以(其實我不喜歡吃,但我還是配合她)
錢是我出的
她說:我來提吧
我們一起走去餐館,大家都以為是她買的,說「你買了芝士蛋糕啊「
可能是我沒存在感,她一直沒提是我出的錢,好像事實就是她出錢買的蛋糕一樣,難道她不覺得尷尬嗎???
吃完回宿舍,大家要平攤錢吧(窮學生,都是aa的)
宿舍長說:小卉,給你蛋糕的錢
小卉不開口!!!
我插入:錢是我出的啦,沒關係,也不貴,就這樣吧,不用還我了……
不知道這個例子算不算?
我不是那種不講理的人,一般事情都是得過且過的,4年的大學生活把我原本暴躁的脾氣磨練得越發溫順,特別能忍!
從大一軍訓第一天開始,我就明白了一個道理:宿舍相處太斤斤計較容易產生矛盾,無數次想要打人的衝動被我生生遏制住了,要計較的話早就吐血了,不如獨善其身,所以我是我們宿舍唯一一個沒有跟宿舍同學吵過架的人,我就是一個小人物。
1、通過一件件的小事可以判斷一個人的品德與修養,上面的例子只是很多個事中的一個片段而已,至少我不敢跟這種人有深入的交往。
2、生活不是劇本,不會跟自己預想的一樣,即使我把評論里有朋友假設的問題回答得多麼完美無缺,面面俱到,生活也不會按照我的劇本走,想太多無益處。
如果是我的話,以後我會敬而遠之的。
題主不要自責。是她不正常啦~。
以下也是故事:
我有一個至親,大概就是題主所說的這樣的人。
比如,她想打麻將,沒人(主動要求)陪她,她會對我們說:xxx想打麻將,你們打嗎?這個xxx不會是固定的誰,但一定是當時不在場的人。
又比如,我媽媽把我的床鋪收拾好了,她會第一時間來告訴我說:你看你的床鋪漂亮嗎?收拾了一上午呢!她不會說誰收拾了一上午,但是會讓你誤會是她收拾的。
再比如,我讓她幫我抱一會兒孩子,我前腳走後腳就會接到我爸的電話:你去哪裡了,早點回來!
呃…我好像暴露了她的身份……
———
對於這樣的人,躲不掉,只能試圖理解:她想做好人,又不想付出。想獲得別人的讚美,又沒有這個能力。她沒有害人之心,只是她的見識和教養讓她覺得她的小聰明不會被人發現。
我建議題主遠離她,和她鬥智斗勇心好累。
不得不面對的時候:比如借書:提前給b打個電話,以確認細節的名義明確主權。比如說:a說你想借xxx書呢,我正好有一本,是作者是xx的那一本嗎?
正常相處即可,不要多想,不需計較,她很累,你坦然。
這樣你會得到的比她多得多。
當你們圈子很重疊的時候,你會發現她這個問題,會產生疑惑。
當你們都步入社會呢?他用甲圈子的資源去幫乙,用乙圈子的資源去幫丙,圈子之間幾乎沒有交集,他用別人的努力得到了各個圈子的認可。但同時,為他付出過努力的人,也可能被他用別的圈子的資源幫助過。
這種行為有個更高大上的說法,叫做建立自己的人脈,整合資源。也確實能幫助到更多的人。
這個角色也有個學名,叫掮客。中介其實不就是這麼回事兒嗎。
這是本事,得學。又看了一下題目,重點在於,如何排解不開心的情緒。
吶,我想你是想維持友誼的。
所以有兩種選擇。
第一,之前的事就讓它過去,找到合適的方法與朋友相處(就是我的原答案)。
第二,如果真的是很要好的朋友,可以和她聊聊,看看她的真實想法,也許是誤會也不一定,不過要注意方式方法。
與人相處會發現人人都是不一樣的,不開心的情緒會經常出現。
這時候,
選擇原諒,是善良。
選擇溝通,是坦誠。
選擇規避,是成長。
——————
最好的辦法就是親手去做。
分零食,自己去分。
借書,扉頁簽名,自己去送。
不想被埋沒,就不要去麻煩別人幫你做這件好事嘛。
第一件事,你們都參與了分零食這個過程,所以感覺她其實該說「這個零食是xx的,我只是幫忙分一下」
不過我覺得第二件事是你想複雜了,因為,本來就是b拜託a幫忙借書,a借到了送去了,b感謝a很正常啊,因為a完成了對b的幫助。這時候該直接感謝你的人是a,不是b。你想要獲得b的感謝,那個當下就該自己去送書。
男生之間應該是這樣的:
事件一:
我發現後對A說:你個小壁池,明明我的零食,你說個x的謝謝!我要打shi你!不用謝!你丫的蠻要臉→_→
事件二
我:卧槽!泥煤,那書明明是我的,不行,回頭我得叫A請我吃飯,你不要讓他吃他吃太好了,請個泡麵什麼的就行了,告訴那個小婊砸,是他大哥我提議泡麵的
不爽即可吐,不吐即不快
你找個方式跟她說下 以輕鬆愉快開玩笑的態度看看 如果還不能改 就睜一眼閉一眼,boom!嫑在意這些細節le啦啦咔咔
這種人不值得生氣。
別人要你轉告A請他吃飯。
你就如實A就好了。
看他什麼反應,如果他感覺尷尬,那說明還是個好人,還和他做朋友。
如果他非常開心,就假裝不知道這件事,你和她生活在一起,聯繫這麼緊密,旁邊的人能看出是好是壞。日久見人心。
那時候,自然會有人抱怨他的不是
你就坐收漁利好了。到時候你的人緣反而更好,而A這種性格的人就會默默自動退出這個不歡迎他的圈子(因為他之前借花獻佛不就是想討別人的好么)
我就有一個朋友,我和她玩的很要好。
不過她總是利用我,我不在意這些。
因為什麼?因為別人可以複製你的成果卻無法複製你的創造力和能力。
我上初中時一次數學月考之前,她坐我前面。總是和我說如果她考砸了會如何如何被老師罵,被別人看不起,被父母責罵。我的心很容易軟的啊,就答應給她抄卷子。
但是我在考試的過程中幾次提醒她不要抄的一模一樣,我們又是同一組的,會被發現作弊。
她口口聲聲說好的。結果呢?
滿分120的卷子,我考了110。她也考了110。
我非常生氣,這世界上怎麼會有如此貪婪的人。因為我中途檢查卷子還改了幾處錯誤。她連那個也看到了。
我面無表情地去找她,他正在和別人玩,我告訴她她考了110分,她笑得興高采烈,還反過來問我考了多少分,勞資草泥馬比。
用虛偽換別人好感。這種事做的好不讓給花的人發現就是長袖善舞,做不好被發現了,人人喊打。你既然發現了就離遠點,做一個「斤斤計較」的人沒什麼壞處,畢竟選擇與誰交好還是你的權利。
推薦閱讀:
※突然感覺世界不真實了,這樣的心態需要調整么?
※為什麼學霸總要說自己沒學霸而天天黑別人是大學霸?
※目前處於戒煙狀態的人,你們有什麼感覺?
※20歲想要的東西,真的到40歲得到就沒有意義了嗎?
※中國歷史上有沒有經典的雙贏的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