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心」在哪?能否用佛或道解釋?

我是信佛的,也有看過道家書。最近糾結於這個問題許久了,請問這問題何解?或者說是否有意義? 請別用楞嚴經的「七處征心」解釋,我無法理解七處征心。小弟謝了!


心是什麼、心在哪裡?
在修道路上,這個問題是必須正視與解決的。這也是修道上最根本最深層最本質的部分,雖然最後我們或許只能像路人一樣並不能獲得什麼。

吾有惑矣;惑從何來;惑從心來;心在何處?

所有問題與疑惑的來源是外在,所以關於外在事物的問題得到解決的答案便是疑惑了結之時。但外在事物無窮無盡,問題亦無窮盡時。

辯證的得出: 若一切問題與疑惑都是外在事物所引起,那麼一切問題也必然歸於「心」。事物雖然無窮無盡,可我們各自卻只得一顆「心」。那麼為什麼不是這樣:若外在問題無法窮盡,若我們把自己的「心」窮盡了呢?一切問題不就迎刃而解了嗎?

悟道在佛教,不論是南傳、北傳還是藏傳,只要是悟道了,都有一個明顯的特徵,就是「無惑」。 萬物引起萬法(萬心),萬法歸於一心。不是嗎?
若惑從心來,心在何處?
這個問題一直困惑了我好幾年,我嘗試過把自己的念頭解剖分割,嘗試把情緒孤立於清醒之外,嘗試於心無雜念。
甚至於我跟自己說:你的思維不是你。
思維只是工具。

心的定義

修道者修之於心,解脫亦即是心之解脫。是以修道得找到心在何處,才有修行可言。那麼心在哪裡?

內經云:所以任物者謂之心。
俱舍論亦有云:集起為心。思量為意。了別為識。
六根對六塵生起六識,心無所緣不能生起,是以說對境生心。然境非實有,何況我人之妄心。
六塵落謝之影執為我心,無明妄動幻現之世界執為我所見。

上面所說的心都是妄心,佛法中稱作意識、七識末那、八識染阿賴耶和合體。在道家叫作魂、識神。包括一切後天(出生有意識以來)的一切記憶、觀念、情緒與思維等。

這是心在染在濁的部分,在凈在清者便是我們與生俱來的先天一點靈光——元神、覺性。

一般意義上說的修心,指的是修去妄心的干擾,以便於行者能認識到真心的所在。如拔雲以見虛空,若識得虛空性在,那麼雲消雲散已不在話下,難損虛空分毫。

是以真正意義上的「心」是不用修的,也根本修不了,如虛空相似,不增不減,不生不滅。識得護持便是。

心之狀態

(一)

一般人心的狀態有三種(識神、狹義理解也可以說是思想、念頭):
一是回憶、懷念過去;
二是預想未來;
三是對當前事物、情景的留戀、執著。

除非是明了當下的人,否則不可能跳出三心的範疇。

當我們觀察自心的遊離狀態,之後了悟三心之虛妄,不思過去;不念將來;並放下對當前事物、情景的慣性執著專註——那麼當下呈現的那一個,就是我們的赤裸真心。

這也是金剛經中所說的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只是要注意的是,雖然經過訓練,我們偶爾或隨時都可以做到不思過去、不念將來,也沒有對當前境界的專註執著,比如入靜時的安止,日常的無念發獃等。這還不是道——缺乏了一份清醒與明了。

解決的辦法很簡單:放鬆身心,安然於那種無念發獃的狀態,回到當下,不帶任何感情色彩的看看周遭的事物、聽聽它們發出的聲音——簡簡單單平平常常,這就是事物的本來樣子啊。

(二)

很久以前我學觀心的時候,我就告訴自己——你的思維不是你。

當我們發現這一點以後,人生就有了不同意義。

禪宗有一句話叫作認賊作子,意思就是我們的一生中,對於思想、對於觀念、對於情緒的認同——認為它們就是『我』本身。其實不是,我們可以看見、觀察到自身產生的任何思想、情緒。只要我們意識到這一點並願意進一步訓練。

當我們能看見自己的思維念頭,就自然會發現,念頭與思維不是我,而是屬於『我』的工具,同樣,一切心理上的痛苦與煩惱也只是思維分別取捨後的結果。思維是工具,而不是我,工具當然要運用,但不必認同它就是我們。

做個旁觀者,觀察它,不被它所忽悠。這就很好。

隨著觀察思維的深入,停止它,而不是聽從它給出的任何答案——是這樣或那樣。

到底,一切疑問與糾結——這是站在思維的角度理解,卻沒有能力停止思維體會真正的自己。

觀察者與被觀察的思想、情緒,就是知者與被知者。在訓練的過程中,知者被鞏固,不為情想所牽絆,就是一般而言的對境無心。這時候回到知者本身,便是不加思維辨識抽身事外的『旁觀者』, 這個冷靜的傢伙就是佛性的化身,跟不加思維辨識直觀的『看見』是同一路貨色——雖然還不是真心,也近似是了。

放下對當前境界的掛礙,知的屬性便無根可尋——哪有什麼形相可得呢?


心不在哪,「心」就在哪。
妄想不在哪,「心」就在哪。
緣不在哪,「心」就在哪。
空不在哪,「心」就在哪。
色不在哪,「心」就在哪。
名不在哪,「心」就在哪。
法不在哪,「心」就在哪。


眾生共有八個心識。前五識: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第六識:意識;第七識:意根(末那識);第八識:阿賴耶識。不知樓主所說的心是指哪一心,我姑且理解為第八識阿賴耶識。關於此心概況,可參考本人其它答案。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世尊
南無十方一切常住三寶


身在世界裡,世界在心中。


《楞嚴經》七處證心,最後的結論就是,心不存在——你以為有心存在,實際上沒有,你只是把能知能覺的這個性質,稱為心。能知能覺之性,就是本來清凈的妙明本「心」。

也就是說,心是抽象概念,不是具體存在的事物。
就像「3」,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個東西是3,3隻是「三個東西」的數量意義上的屬性,是我們把這個屬性抽了出來,所以才強名為「3」。
「心」也是同理,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個東西叫做「心」,這只是我們把「覺知」「意識」「感受」「情緒」「情感」「志向」等能牽動我們「注意力」的那部分性質,抽出來強名為「心」。
而這一系列「心」,同時又離不開「色法」(身體的物性規律)作為基礎支撐(或者說心、色乃一體兩面),而且它反過來也會作用於色法(常說的增上)——所以,「本來無一物」,只不過人根據體驗而抽象出了一個「心」的概念,然後又糾結於這個自造的概念。


徒弟:請師父為我安心。
達摩:把心拿來,我為你安。
徒弟:覓心,了不可得。
達摩:我為汝安心竟。(安好了)


心是你生與死的源頭,三界內實無一個"心"可言。三界內的眾生都把這個自我,觀念,幻想和慾望當成了自己,這個就是心。
心體現了一切眾生偏離了根本清靜本性的妄動,是建立在貪求幻想之上的一切的自私,索取,慾望。當人的真性進入三界內的初期,真性原本無我無存,原本不自覺的這種覺性,會被三界內構成的眾生的妄想所形成一種自知的確定。從而產生了"存在感"
心的根本就是"存在感"就會體現出來被存在所附著的"感和受"。
"感和受"與"存在感"加在一起,蒙蔽了真性。就會產生三界內最高層次的意識。
意識被"感和受"蒙蔽以後,與三界內的事物發生交往,認識的時候,就會產生分別。
分別的不斷的具體彰顯,不斷的積累,形成了我執。從而產生了"我"的概念。
"我"的概念構成就是需求,分別,感和受,存在(覺知)。這幾樣東西在人世間,就是人類所認為的自我。你所認識到的這個世界,生命,自我的一切性格,感受,一切的色受想行識,這些都積累在自我之上,這就是心。
凡夫俗子,將這個幻想,貪婪,虛假的妄想,妄動和慾望,蒙蔽著人的生命真性的這個"心"當成了我們自己。這就是眾生不能解脫的根本原因。


中醫有六臟六腑,其中六臟中有兩個心,通常大家以為的心是實體的心,其實不然,是無形的心,屬火,和精氣神中的神有關,另外一個是心包絡是肉質的心。僅知一點知識,望請見諒。


以此尋心,緣木求魚。

敢問題主發出此問的念頭又從何生起,如今安在。

此話頭方便題主細參,到疑處可思二祖遇達摩事。

狂心頓歇,歇即菩提。

題主說一時無法理解七處征心,嘗聽說有而不思則失,在此扼要總結七處征心之要點,僅供題主參詳。

七處征心之緣起略過不講

佛告阿難。如汝所說。真所愛樂。因於心目。若不識知心目所在。則不能得降伏塵勞。譬如國王。為賊所侵。發兵討除。是兵要當知賊所在。使汝流轉。心目為咎。吾今問汝。惟心與目。今何所在。

佛問阿難,眼與心在何處。

阿難白佛言。世尊。一切世間。十種異生。同將識心居在身內。縱觀如來青蓮花眼。亦在佛面。我今觀此浮根四塵。只在我面。如是識心。實居身內。

阿難回復,眼在面上,心在身內。

佛告阿難。汝今現坐如來講堂。觀祇陀林。今何所在。

佛與阿難說,你在講堂之中,看那片林子在什麼地方。

世尊。此大重閣清凈講堂。在給孤園。今祇陀林。實在堂外。

阿難回答,講堂在園中,林子在講堂之外。

阿難。汝今堂中。先何所見。

佛問,你在講堂之中看那片林子,先後看到什麼。

世尊。我在堂中。先見如來。次觀大眾。如是外望。方矚林園。

阿難說,我在講堂之中,先看到佛祖,再看到大眾,然後看向外面,才看到了林子。

阿難。汝矚林園。因何有見。

佛問,你在講堂之中又是怎麼看見林子的呢

世尊。此大講堂。戶牖開豁。故我在堂。得遠瞻見。

阿難說,講堂門窗都是打開的,所以我在講堂之中可以遠遠看到外面的林子。

佛告阿難。如汝所言。身在講堂。戶牖開豁。遠矚林園。亦有眾生。在此堂中。不見如來。見堂外者。

佛對阿難說,正如你所說,坐在講堂之中,門窗打開可以看到外面的林子。那有沒有人在講堂之中,看不到屋內的人卻看到外面的林子呢

阿難答言。世尊。在堂不見如來。能見林泉。無有是處。

阿難回答,在講堂之內看不見佛祖及大眾,卻看得到外面的林子,不會有這樣的事情。

阿難。汝亦如是。汝之心靈。一切明了。若汝現前所明了心。實在身內。爾時先合了知內身。頗有眾生。先見身中。後觀外物。縱不能見心肝脾胃。爪生髮長。筋轉脈搖。誠合明了。如何不知。必不內知。云何知外。是故。應知汝言覺了能知之心。住在身內。無有是處。

所以佛說,心如果像阿難先前所說住於身內,則應該先明明白白自己的五臟六腑。正如剛才舉的例子,不知道內部的情況,怎麼說知道外面的環境。所以說阿難說心在身內的這個說法是錯誤的。


其餘六處,亦復如是。


知心無常知法無我已是觀

此時便可修習四念處上路

理則頓悟,乘悟並銷。

事需遞除,因次第盡。


心:
1:能思考能感受的功能
2:真如道體
佛經中,這兩個概念都用心來表達。
樓主知道「七處征心」,看來也參究了不少啊。


天道無親,三界有情。無親以顯體,有情以顯理。

人言:
如何是道?所問即是;如何是佛?所疑即是;
如何是苦?所執即是;如何是樂?所離即是;
如何是心?所覺即是;如何是性?所明即是;
如何是緣?所攀即是。如何是情?所迷即是。

離暗離明,吹燭悟道;離惡離善,殺貓顯功;
朗朗晴夜,何須常照;渾渾暮鼓,不待晨鐘。
雜念紛飛,依然穩坐;妄心四起,還是真空;
無處可出,無處可入;無處得盈,無處得沖。

倘若再問,此心何在?咄!
夾岸桃花風雨後,馬蹄何處避殘紅?!


心有三種,肉團心、意識心、真心。
只有肉團心有實體,可以說在哪,另兩個心是功能性的,不存在實體,哪也不在。


楞嚴經中 阿難七處征心,好好研究一下,你就能明白啦~


無,這個字好好參一參。 你看永嘉禪師證道歌裡面寫的,君不見,覺而無為學道人,不除妄想不求真,法身悟了無一物,本源天真自在佛。 還體會不了的話,痛還給痛、癢還給癢,心情煩悶還給煩悶,總而言之,一切亂七八糟的念頭、現象思想都全部把它還掉。像《楞嚴經》里所談到的,「最後有一個東西就是還不掉」,那即佛陀告訴阿難尊者的「諸可還者,自然非汝,不汝還者,非汝而誰?」 這最後還不掉的不就是你的心嗎,沒法還的不是自己是什麼?還用思維把玩個什麼?快快承當大菩薩! 第一個答案很好啊!過去現在未來心都是不可得,但是這不可得的本身就是真心!題主你要是明白什麼是現量(真心)和比量(妄心),比如說一打眼看見一副畫,這時候意識沒有分別但你知道,這個叫現量,當你再看畫中有牛啊,羊啊,人啊,天是藍的,草是綠的意識開始分別起來的時候這個叫比量。
所以你看禪宗的祖師一個禪機打下來有時候回答的驢唇不對馬嘴,都是有他的含義的,人家祖師們用的是真心,不二心,一心禪。
你看慧律法師講壇經就說,悟道的人生擒活捉這個煩惱不費吹灰之力,因為人家知道心在哪,對不對?慢慢你就明白為什麼說萬法不離自性,認得家了,一切好辦。
道家也是一個道理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通通的損掉,舍掉,最後舍不掉的不就是那個大道嘛!佛本是道嘛!源頭都是通的,儒家不也有喜怒哀樂之未發嘛,這念頭情緒如何發起來的,找找看,這不就是話頭禪么?這些百家的聖人們可當真了不起啊!都不差的,最後都回歸他們的至高無上的那個之中。
希望能幫到你,這位菩薩。


征心所在 楞嚴實是講得很透徹的一本。你拋開楞嚴 讓我給你講,我只能說:臣妾做不到哇...


把心放在肚子里,就是這個心,佛教第七識


看不懂應該努力結緣,多多禮拜,供養這部經典。這是佛教的方法。讀多了之後突然頓悟的明白,跟在這裡問了之後所謂的明白,是不一樣的明白。


覺悟以及正見


摸著心口聽心跳,拍拍肚子大肚腩,別慌別忙別跳,拍拍雙手踢踢腿,一言一行皆是佛


觀心=觀察自己的意識行為(聲音、場景、故事...)


推薦閱讀:

怎樣克服緊張心理?
家庭暴力中的施暴者值得同情嗎?
看鏡子里的自己會覺得比照片的好看,那別人看見鏡子里的自己和照片中的自己,也會覺得鏡子里的自己要好看?
為什麼吃包子時自己感覺味道很香周圍的人卻會覺得令人作嘔?
INTP如何提高行動力?

TAG:心理學 | | 心理調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