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保持每天快樂?
因為實習失敗,我開始變得膽怯和自卑,特別在意別人的看法,我甚至在想我這一輩子都找不到工作了,現在每天在家,聽歌,看綜藝節目,想從中找回以前的快樂!我讀書的時候是個開朗活潑的人,我很想回到從前。現在在家我爸罵我一句,我都會不開心,我媽要喊我幹家務的話,我也會變得很焦躁。我不想扣上抑鬱症焦躁症的帽子,至少我有時還是很樂觀向上的。但是我卻比從前更加不自信了。求知友幫幫我!
1、首先你要明白當你遇到了一個問題(或者一些問題),這些問題已經對你的生活產生了影響,而你能夠說出來,已經能夠說明你已經把問題解決了一大半了。
2、其次,要明白,當一件事惹你煩心的時候就是說明你目前的能力還不能輕鬆應對這件煩心的事。它提醒你要趕快成長或者學習相關的技能,以便能夠解決它。這是一個好的徵兆。沒有問題比有問題更可怕。
3、再者,上一條告訴你,你缺乏這方面的一些經驗或者能力,所以面臨苦惱。但是你的這個自身的短板不會自行消除。如果你現在逃避,將來還會遇到令你的短板再現的時候。除非你把短板彌補過來,否則早晚會再栽跟頭。所以,早出現早解決。這是好事。
4、如你所訴,你現在的境況完全是你實習失敗帶來的結果。實習失敗是原因。所以你現在就要回想,實習失敗是什麼原因?把自己能找到的一條一條的寫下來,然後對應著找解決辦法。這樣,當你一條一條的寫出原因並一條一條的找到解決辦法後,相信你實習失敗的心理陰影就會消除。人生就是一個試錯的過程,我們能做的就是多積累經驗以便下次不出現同樣的錯誤。
5、逃避現在,想找到過去的快樂是不明智的。過去可能你學習還不錯,老師家長同學等都對你很滿意。現在你的短板出現了就對人生抱有那麼失落的想法:我甚至在想我這一輩子都找不到工作了。這說明你經歷的還太少。我現在告訴你,你這一點失敗是整個人生長河中的一個皮毛。後面的無數挫折在等著你呢。當你一個一個把它們戰勝並自身得到成長的時候,你回頭看,你會有一種一覽眾山小的感覺。
6、教你兩句讓自己不焦慮的話:能解決的事情不用擔心,不能解決的事擔心也沒用;任何事情帶來的影響都不是長久的,只是我們把它想的很長久而已。
7、快樂是一種修鍊,當你經歷了一些事情,看開了一些事情,讀懂了一些事情後,你會發現,自己快樂是最重要的,沒必要為了一些事情或者一些人而讓自己不開心。這不是說出來的,是經歷出來的。
8、想成長的更快嗎?想在你的短板露出來之前就把它修好嗎?呵呵。壓根就沒有這好事(不露出來你怎麼知道那是你的短板?)。
9、你現在就總結實習失敗的原因。總結好之後就跟父母交流一下,相信你的父母一定會為你的成長而感到驕傲!!!然後回歸正常的生活。多讀點書!!!豐富自己的腦袋。
10、我中考失敗補了一年,高考又失敗補了一年。大學找工作的時候室友的簡歷沒問題,我的簡歷硬是投不到對方公司的郵箱里(因為發現沒有我的面試電話,我打電話到公司人事諮詢發現壓根沒有我的簡歷,最後我投到了那位人事的私人郵箱里,才獲取面試資格,最終錄取)。以上說明,人生中的挫折很多,但是現在我覺得,那都是讓你成長的財富。沒有經歷過那些,你覺得我會說出以上那麼意義深刻的話???(好吧,自己打臉了)總之,希望對你有幫助^_^
在現實受挫的時候,我們都會感到自尊受到打擊、自信心挫傷、難過、需要別人理解、需要認同、需要幫助。這些都是很正常的情緒感受反應,也正因為有這些感受,我們的體驗才能變得深刻,我們才是與眾不同的。
這些深刻的感受如果被簡單地貼上「抑鬱症」、「焦慮症」的標籤,那麼豐富的感受就會變得單薄,變成一個需要去處理的簡單的問題,即讓我們怎麼擺脫這些感受。
為了擺脫這些感受,最容易做的便是迴避。
但其實這並不解決問題。我們的感受來自於環境刺激以及我們對於環境刺激的感知,而後者又和我們的成長經歷、記憶、如何被對待的經驗緊密相關。單純地想要擺脫某一種感受,就成了想要擺脫隨之相關的經歷、記憶。並且這種潛在的意向把我們的感受(主要是負面感受)當做了現實情境的阻礙,把感受當作獨立於現實外而對現實產生干擾的東西。
有些時候這樣做不是什麼大問題,因為引發這些感受的現實並不是什麼我們必須面對的事情,我們可以逃跑,可以迴避。但是有的時候,現實的選擇對我們影響很大且深遠。依靠不具有現實意義的應對方式,就像空中樓閣,時間越長只會越危險。
所以回到這個具體的問題上來看,如果「保持每天快樂」、「如何不被扣上焦慮、抑鬱的帽子」成了首要面對的問題,那麼這才是真的問題。在現在的處境當中,如何制定適合自己,可以一步步操作的、相對可靠有依據的、應對現實問題的計劃才是非常重要的話題。當然,在這個大前提下,我們考慮、計劃、執行過程中可能都會碰到內心的阻礙或者迷茫,碰到這樣的狀況,我們要能夠把情境和對應的內心感受具體化、細化,讓這種對應關係越清楚越好。這個過程就是不斷把原來模糊籠統的「害怕」、「沒有信心」等抽象感受不斷細化、剖開,去認識並且接受這種感受。這就是所謂的面對而非逃避,當這些我們原本所害怕的東西能夠被我們認識,那麼他也就從幕後走到前台,成為我們面對現實的可控動力。
如需進一步諮詢,可聯繫微信:headacheliu
我們所在的這個世界,並不是只有冰冷冷的客觀存在而已,這個世界是有生命的,甚至是有靈魂的……你如何對待它,它就如何對待你,並且,它竟然可以做到這樣一個奇蹟:它總是能夠向你證明,你是對的,即使是在你事實上錯的離譜的情況下。
原來生活不只是鏡子,並且是會欺騙你的鏡子。
因為即使你錯的離譜,它也總是能夠向你證明:你是對的。
《探索生命維度》北大的劉豐教授用科學的方式解釋什麼是人,什麼是生命。
從量子的概念來講,我們所有的物體(包括人)全是能量波成的像,每個人都是由各種維次的各種信息、物質、能力的投射。歸根結底是信息的投射。其實人的整個身體全是投影的像,是能量的聚合。
也就是說每個人的世界都是他自己的投影源,自己也是他世界的投影源。
很多人因為安全感的缺失,喜歡懷疑別人否定自己。甚至每天喋喋不休的抱怨。每天讓自己生活在一個陰暗潮濕的環境里卻全然不知,這是因為我們沒有認真想過一個很簡單的道理:你自己也曾無意識的傷害過別人很多次,誰都不是完美的人。
有了這個認知,再受到利益傷害,可以做出以下合理的反應:
1、告訴對方,自己的利益受到了怎樣的損失(不誇大、不隱瞞);
2、告訴對方,自己也有不小心傷害別人利益的時候。
對方有所察覺後,下次再碰到這個問題,一般都會選擇繞過這個坑,沒有人在明知道會傷害別人的情況下還故意做令人反感的事情。除非有兩種可能:
1、他個人有比較強的侵犯動機;
2、你實在是不值一提。
《國家基礎心理學》侵犯動機:是個人有意傷害他人,使自己獲得平衡和滿足的一種心理傾向。
由此可以推理出一個清晰的結論:如果因為對方有比較強的侵犯動機,那是他的個人心理問題,壓根和你沒關係。如果你實在是不值一提,這事就和你有關係了:趕緊提升自我價值吧。衡量標準很簡單,做一個對別人有用的人。(也是讓你能賺到更多錢的辦法)
不停給自己的星球發射負能量波的人,吸收到的更多的也是負能量波,這個有靈魂的鏡面世界會讓你漸漸的迷失自己。如果你情緒狀態一直很差,你也許會在更多無意識的情況下關注「負面信息」、「犯罪新聞」,然後告訴自己,看,我就說這個世界是這樣的吧。
前段時間「反雞湯段子」在網路走紅,網友表示看完這些承載著負能量的反雞湯段子,整個人都豁然開朗,似乎這才是人生的硬道理。我複製了幾條:
要是有個地方能出賣自己的靈魂換取物質享受就好了。
哪怕拋掉出身因素,我覺得我也未必乾的過別人。
你只需要看著別人精彩,老天對你另有安排。
面對眾多網友的點贊,讓我更加相信,每個人都是一個獨立的星球,不同星球的人看這個世界是不一樣的。這個世界有多少人,就有多少顆星球。
比如去年臨近春節,物業給小區業主每家都發了春聯祝喜。之後在小區微信群聊天時看到了兩種不同的聲音。甲:剛收到物業發的春聯,也不發個好點的,一點也不高大上,還不如我在超市15塊錢買的質量好。乙:物業真是太有心了,謝謝你們的心意,祝大家新春快樂。
同一個物業,同一份禮物,兩種截然不同的態度,因為他們代表的分別是兩個世界。也可以說,什麼樣的人,就生活在什麼樣的世界裡。
只有你專註於打理好自己的星球,你才會發現,世界可以如此美好(也可以說是你的世界),除了你以外所有其他人,都是你星球的訪客。他們只是暫時出現,或偶爾客串。
只有你24小時在你的星球上,當你在抱怨時所發出的負能量波,接受反射時間最長,受危害最大的那個人不是別人,是你。
尼采:與怪獸搏鬥的時候要謹防自己也變成怪獸。當你凝視深淵的時候,深淵也在凝視你……
下次如果再想抱怨和負面情緒,要清楚以下問題。
1、任何抱怨都會形成能量波信息,變成對你的負面反射;
2、你所認定對方的某個「差評」只是你的猜測,不一定是真是情況;
3、如果是真實情況,那是因為他沒有打理好自己的星球,僅此而已。
4、抱怨不但會給別人輸送負能量,並且我們人的大腦有重塑功能,每當你抱怨完一次,你會發現自己「更慘了一點」,不管別人信不信,自己先信了。
你是你星球的唯一主人,所有情緒、能量、信息的根源都由你一個人輸送。你怎麼對這個世界,這個世界就是怎麼樣的。
有沒有感受到前所未有的解脫和自由?
天地莊周馬,江湖范蠡船,原來覺得這種氣度和胸懷,我們不要只是默默的景仰,而是要試圖培養:其實每個人都可以有更大,更遼闊的星球。
最後:基本所有的抑鬱癥狀都是因為價值觀偏差。
快樂是五年前的事了對我來說。
年有春夏秋冬,人有喜怒哀樂,喜時笑,悲時哭,不高興就打打人,沒必要不高興時強迫自己高興,要做真實的做自己
如果每天發工資的話
就努力微笑好了,好像是你真的很快樂
推薦閱讀:
※已工作的兒子提到我以前對他實施家庭暴力,我該怎麼辦?
※怎樣才能克服那種害怕被人冷落,認為別人不重視自己的心態?
※沒朋友,感覺深深的孤獨。時常很抑鬱怎麼辦?
※「要站在別人角度看問題,替別人著想」——這種教育觀念到底對不對?
※如何克服情緒容易受影響、心情變化太大的缺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