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有哪些習以為常的活動是商業策劃所致?


一切關於「防輻射」產品的消費。


說個11區霓虹傳遍全世界的,2.14送巧克力借物暗示性委婉告白的玩意是霓虹巧克力商人策划出來的,他們還嫌不夠,又搞出來一個3.14白色情人節所謂的男生回贈一說,再往後還發展出了朋友、親人專用的巧克力。現在隨著動漫文化入侵已經侵蝕到了天朝和其他國家了吧。
來,證據在這裡http://www.for68.com/new/201208/gu2012081009390283112803.htm
簡而言之:1936年,日本神戶 MOROZOFF西點店開始發起了情人節送巧克力的活動。

GJ!


這個話題有意思。【這裡面是回答一天後補充的說明】

「習以為常」這個標準非常高,從營銷角度來說就是消費習慣,而且習以為常往往也意味著當我們掏錢的時候也意識不到,能滿足這個要求的,豈止是商業陰謀,簡直是商業奇蹟。

【當然,有必要說明一下,」商業陰謀「這個詞不必把它想到過分複雜和深邃,不一定必須是那種」蓄謀已久、長期布局、處心積慮然後長期操作「的宏偉戰略,往往可能就是一個主意、一個點子而已,但經過長期有效的執行達成了宏偉的效果。】

1、每天喝牛奶

我不否認牛奶的健康性,但「每天喝」這個習慣能夠流行開來,確實需要持續不斷的營銷概念洗腦——有營養的東西多了,比如 an apple everyday,keep doctors away,但我相信每天喝奶的人一定遠遠超過每天吃蘋果/喝蘋果汁的人吧。

【關於這一點存在的異議,我只想提醒各位思考一下,」營養高=每天喝」這個邏輯是否成立。】

2、吃KFC/麥當勞總要搭配薯條

不管這些洋快餐每年推出多少新款,幾乎永遠在每一桌都會出現的就是薯條,而薯條恰恰可能是最為暴利的產品。細思極恐那麼暴利,每次看著店員拿一個小盒從一柜子薯條里剷出那麼一點兒就換我一把鈔票,真覺得這世界上沒有比賣薯條更幸福的事了。問題在於,薯條真的是你吃洋快餐時必不可少的嗎?

【有人提到可樂等飲料是同樣甚至更加的暴利,不過因為可樂並非在所有國家都收費,所以原答案里沒有寫】

【還有人認為搭售薯條這件事太平常,根本不配叫「陰謀」,其實一點都不尋常,整個選購過程中是有著明顯的推售策略的:1、價格策略,單點貴,套餐便宜,這是營銷里最常見的價格策略,用一個高價格讓消費者覺得套餐佔了便宜;2、現場餐牌展示,突出套餐畫面,單點菜單小而且放在次要位置;3、收銀員引導消費者點套餐、升級套餐,小包換中包中包換大包,點過餐的都懂吧】

與此類似的還有看電影搭配爆米花,但(至少在中國)粘合度還沒有薯條那麼高。

3、結婚買鑽戒

這個在何謂營銷之巔?如何登峰造極?裡面說過了:

不考慮作為切割工具,把實際價值為零的東西忽悠到全世界認為是必需品且很值錢,流行N年經久不衰。各位想一下,你生活中還有沒有什麼如此值錢的必需品?

【有人質疑功能性,唯一有用的功能是切割,但和我們日常消費者有毛關係啊】

【有人說因為稀缺所以值錢。首先稀缺是人為營造的概念,儲量上比鑽石稀缺的多了去了;其次「稀缺=愛情與婚姻的證物」這個邏輯是天然的嗎】

與此同理的還有玫瑰花,都是將原本風馬牛不相及的一個精神屬性和一個物理存在牢牢的捆綁,進而產生延綿不絕的消費。


想到再補充咯:)


難道不是著名的排宿便這個東西么。。。。不管中醫西醫都沒這個東西啊。。完全是商家炒作出來的東西。。。


你能想像嗎。如今喜氣洋洋的紅色紅服白髮的聖誕老人,在一百年前竟是綠色的。

可口可樂最早開始發起聖誕Campaign是從1920年,那時候他們只在一部分有關促銷類報紙上投放聖誕季的廣告,而到了1930年,為了促進飲料淡季的銷售,可口可樂開始大規模地在報紙、雜誌上投放聖誕廣告,並於1931年聘請天才廣告插畫師海頓珊布(Haddon Sundblom)來創造增強公司形象的聖誕廣告畫。根據1865年《哈珀斯》雜誌上一副著名的黑白聖誕老人畫像,以及參考翻閱了Clement Clark Moore於1822年創作的詩《聖尼古拉斯的神秘到訪》(俗稱《聖誕節前夜》)。在詩歌中,聖誕老人是一個以聖尼克為原型,充滿溫暖,友好,胖乎乎的平民老爺爺的形象。海頓畫出了一個穿著可口可樂招牌的鮮艷的紅白兩色、挺著發胖的肚子、白鬍子白頭髮的老祖父模樣的老人——這也就是70億地球人今日心目中聖誕老人形象——身著紅白色衣服,帶有親切笑容,圓臉頰的聖誕老人脫下帽子,手持可口可樂,念出了可口可樂1929年推出,迄今為止最著名的廣告語「The Pause That Refreshes (享受清涼一刻)」。

可口可樂在1931年推出的聖誕廣告

自此,可口可樂便在每年的聖誕廣告中都使用這個聖誕老人的形象,隨著品牌的擴張,他們所樹立的聖誕老人形象也不斷地在消費者心中傳播深化,聖誕老人逐漸成為了可口可樂的非官方標誌形象,以至於在後期,當百事可樂與可口可樂在廣告中進行交戰時候,百事可樂還曾借用聖誕老人的形象來諷刺可口可樂:2011年百事推出了一支TVC在全美引起轟動,片中已經為可口可樂服務了80年的聖誕老人突然選擇喝百事可樂,而他聲稱現在是夏季度假,不是工作時間。

1925年的White Rocking廣告

1956年的White Rocking廣告

事實上在可口可樂之前,在1925年的廣告之中就啟用了相似的聖誕老人形象,但它卻沒有做到像可口可樂一樣,在後續的33年中不斷強化身著紅衣、胖乎乎的聖誕老人形象,到了上世紀50年代以後,幾乎所有商家以及媒體都開始採用穿著紅白相間衣服的聖誕老人形象,這時候消費者對聖誕老人的認識也就固定下來。試想一下,如果當年不斷去強化聖誕老人形象的是百事可樂,也許現在,我們看到的就是身著藍白衣服的聖誕老人了吧。

1925年的White Rocking廣告


去西藏可以凈化心靈哦;只帶幾毛錢搭車去的話凈化效果更好哦;騎行去的話,凈化效果更更好哦。

去青海湖也可以凈化心靈哦;環湖騎行凈化效果更好哦。

去麗江大理也可以凈化心靈哦;一邊在青年旅社做義工一邊旅遊凈化效果更好哦;和陌生男/女奇妙邂(yue)逅(pao)一下凈化效果更更好哦。

去斯里蘭卡,印度尼西亞,越南也可以凈化心靈哦;說是做義工卻沒有工錢還要給項目組織方一大筆項目費後凈化效果更好哦;無法使用當地語言,硬是用爛到家的英文給當地也不太會英文的小孩子上漢語課後,凈化效果更更好哦。


21世紀是生物的世紀


舉幾個咱們生活里常見的例子吧

1. 牙膏該擠多少?

不要以為,咱們電視廣告上看到的牙膏廣告,那計量是隨心擠出來的。也不是為了拍攝效果。電視廣告里牙膏的用量潛移默化的影響著我們的使用習慣。可事實上根本不需要那麼多。你知道,如果按照正常用量計算,咱們牙膏的使用壽命起碼可以增加一倍嗎?

2. 洗衣粉該放多少?

決勝只需1.5秒
1.5秒有多長?也就是眼睛一閉一睜的時間。1.5秒能惹什麼禍?它差點兒毀了一家公司。
寶潔公司是一家專做日用消費品的大公司,汰漬洗衣粉一經推出就受到消費者的追捧。
可是,從第3年開始,汰漬洗衣粉的銷量開始下滑。寶潔銷售部門百思不得其解,為儘快找到原因,他們想了很多辦法,包括超市隨機調查、開座談會以及網路的記名投票。
然而,沒想到幫助寶潔找到原因的竟是消費者的一句抱怨。在一次超市的隨機調查過程中,有一位中年婦女說:「汰漬洗衣粉的效果其實很不錯,只是每次洗衣粉都要倒那麼多,很不划算。」
很快,在網路投票里多了一項「洗衣用量」的選項。結果還不到一個月,這項投票數佔據了所有投票項的70%。他們趕緊找出汰漬洗衣粉的廣告宣傳片,進行現場播放,反覆比較後,大家終於明白了,原來都是這則廣告惹的禍。產品展示中倒洗衣粉的時間一共是3秒,而其他品牌的洗衣粉只有1.5秒!相差的這1.5秒鐘,給人的感覺就是汰漬洗衣粉用量比較大!
寶潔公司廣告部門迅速做出反應,將廣告宣傳片中倒洗衣粉的時間縮短,並在後續出廠的包裝袋顯眼位置上提示消費者:汰漬洗衣粉用量最少,效果最好。
很快,汰漬洗衣粉的銷量又開始回升,一年後,重回洗衣粉銷售量龍頭的位置。
這次事件給了寶潔公司很大啟示:做企業必須隨時關注一切可能不合適的細節,哪怕1.5秒這樣的失誤也不能放過,因為決勝很可能就在於1.5秒!
(來源於網路)

這個問題,將商家的營銷手段表達成「陰謀」,有些誇大其辭了。但凡真心想做一番事業的企業都不會在初期考慮「陰謀」這個概念。曾經有人問我,培訓學校是不是利用了學生XXX的心態。我很明確的答覆所有人,不是。沒有哪個商家,除了一開始就打算做坑蒙拐騙的傢伙,沒有誰,會去把如何耍心計,作為自己行事的出發點。

抱著時時刻刻被迫害的心態,你們又如何能坦然的面對自己花出的每一分錢呢?

為便於查看,所有答案都在個人收藏夾內( ENO[觀點與成長]ENO[美學與穿搭]),希望幫到需要的人。


平安夜為什麼要送蘋果?
益達為什麼要吃兩粒?
為什麼我們要過聖誕節?
情人節為什麼要送玫瑰和巧克力?
為什麼只要是吃的就有「禮盒裝」?
更別提專門用來送禮的xx金了。
健身為什麼要分成「減脂」「塑身」等不同項目?
同一件產品為什麼要根據功能分成不同款?
需求被滿足之前,究竟是被誰製造出來的?

事實上基本當今日常生活已經沒有什麼東西和商業無關的了。
例如我最喜歡的一個營銷案例就是當杜邦發明了肥皂之後,為了銷售出去就發明了「體臭」這個概念…鼓勵大家天天洗澡,講究個人衛生,想不到吧?
類似營銷手段在60年代麥迪遜大街上的廣告公司就差不多玩剩下了。

不過其實這就是「文明」,讓你我可以專註於自己的領域。亞當斯密在《國富論》里就說的很清楚了,自由公平的體系下「自私」造就了整體經濟的繁榮。
連愛因斯坦都感嘆過「瞧瞧周圍的勺子、瓷碗,沒有一件是我自己製作的。」
但作為個人,我們要注意的就是建立正確的消費觀。少衝動消費,想清楚買的東西是不是真正需要的。

附上我的購物觀:你是如何判斷一件東西是否應該買? - Amos 的回答


舉一個自己的悲慘栗子。小時候看洗面奶廣告里的漂釀姐姐們都是捧著滿滿一捧水pia~pia~的潑在臉上洗臉,灑出大大的晶瑩剔透的水花。自己也就以為人類都是這麼洗臉的,常年洗臉把周圍弄的像水災一樣,現在改也改不掉,不這麼洗就不會洗臉了。。每天都得費勁收拾洗臉殘局。。。還老被人擠兌。。以為自己拍廣告啊!什麼的。。
額,題目說「商業陰謀」來著,本答跑偏。。


七夕啊
好好一個乞巧節,被他們弄成了中國情人節


難道不是「每次嚼兩粒」?


  1. 結婚不買房,就是耍流氓;
  2. 鑽石恆久遠,一顆永流傳;
  3. 怕上火,喝王老吉;
  4. 送禮要送腦白金;
  5. ······

其實有太多,深的淺的,常用手段就是給你一個美好的願景,刺激你的消費慾望,然後坐等收錢。只是這個過程美化程度和普化程度,決定了陰謀的深度。


第一個想到早年看到的一篇文章。手機無法使用引用格式,下文非原創轉載自網路,原出處不詳,如有知原始出處或作者名字的還請告知。文章不代表本人觀點,但部分內容我覺得還是蠻有參考價值的。

—————

去腋毛審美觀誕生——竟是個為賺取而謀劃的商業策略

這個問題有關於女性形象美的觀念思考及分析,焦點在於女人腋下生長的毛髮。現在普遍認為夏天衣著稀少的女士,應該剃除腋毛才符合美的要求,否則,便是不雅,至少有損女人的美。這種審美理念似乎被人們認為再正常不過,很少有人想過其理由是什麼,又是何時產生的這種觀念?其實,這種對女性的審美要求並非從來就有,男人也並非從來就討厭女人的腋毛。腋毛同陰毛一樣,都是青春期發育以後出現的,說明都具有性吸引力。現在的女性流行去除腋毛是從西方引進的審美觀,而這種審美觀的健康與否卻值得商榷。

第一,來自健康科學的觀點認為頻繁刮腋毛對女性的健康不利,容易導致發炎。因為腋窩的皮膚嬌嫩,不同於男士下巴的皮膚,故從健康講,鬍鬚可天天剃,腋下不宜常常刮。

第二,個人以為這種審美觀的結果是扭曲了人們自然的性心理。根據研究,男人本來應該喜歡女人的腋毛,這是先天的心理,因為腋毛的出現來自性的成熟。但由於近世以來「腋無毛則美」的審美觀大行其道,這一自然先天的心理也被扭曲了,導致現在不但許多女子對自己的腋毛深惡痛絕,連許多男人也覺得不除腋毛的女人不雅觀。而扭曲了的性心理對人和社會的發展多少有著負面影響。

社會審美意識為什麼要求女性去除腋毛,答案不一。女權主義者認為是迫於男權社會的壓力。可能毛髮讓人覺得有一種與生具來的「野性」含義,女性去除腋毛,是告別僅有的一點「野性」,象徵「收心」,表示對男權的屈從。

另一種觀點是承認腋毛具有性吸引力——因其乃青春期發育的產物,故女性去除腋毛是為了避免太過吸引男人。

其實這些未必是真正的原因。如果女性流行去除腋毛是因為男權社會強迫女性的「收心」,那麼現代時尚女性經常著坦胸露腿的打扮又如何解釋?須知暴露皮肉本質其實也是一種擺脫束縛的「野性」表達,也是「不安分」、「不收心」的表現。

同理,認為女性去除腋毛是為了避免太過吸引男人也不合邏輯。既然承認女性腋毛對男人具有吸引力,那麼別忘了,同樣容易吸引男人想入非非的還有女人高聳的胸脯、乳溝、大腿等。如果女人真的鐵了心拒絕男人的想入非非,那麼世界上那麼多暴露的低胸服裝和短裙短褲就得停止生產。

關於提倡女性刮腋毛的原因,還有一種說法是由於腋毛頗似陰毛,故容易讓人聯想到下半身。由於下半身在人們心中的「不莊重」意味,故女性剃除腋毛的初衷是為求端莊嚴肅。但我們可以很容易發現這一觀點在現實中的矛盾。如果腋毛已經「不莊重」到與下身有關,可人們卻又能接受男人的「不莊重」。還有,既然腋毛「不莊重」的原因在於其令人聯想到陰毛,可是在許多人體藝術中,女模特卻赫然保留著「猥褻之源」的陰毛,腋毛卻颳了個乾淨,這豈非本末倒置?甚至在不怕猥褻的色情影片中,女演員也多留有陰毛而不留腋毛。所以說女性腋毛的「可羞」是因為讓人聯想到陰毛,這種說法看起來更站不住腳。

那麼導致女人們進行瘋狂「除草」運動的原因和動力究竟是什麼呢?其實這產生於一個令人意想不到的事件。並不是所有的人都知道,這種審美觀的誕生與普及,竟源於上世紀的製造商們為賺取利潤而謀劃的商業策略。

這可以追溯到1915年5月,Harper』s Bazaar雜誌刊登了一幅廣告:一位身穿無袖衫的婦女露出了光潔的腋窩。在此之前,處理腋毛是並不多見的。1917年,為了增加「刀片」的銷量,威爾金森·斯沃德公司,發動了一場針對北美女性的宣傳攻勢,力求使女人們相信腋毛是「不衛生的「、留腋毛是「非女性化的」,結果兩年後,它出產的刀片銷量果然就翻了一番。從此,提倡女性剃腋毛漸漸成為新興審美觀向世界蔓延,刀片製造商們自然就大把賺錢了。越來越多的女士炫耀著自己光禿禿的腋窩,其結果是使越來越多的人們潛移默化地接受這種審美傾向。隨著除毛的女士不斷增多,脫毛膏及其他各種脫毛技術也陸續產生,都朝著這一新興市場紛至沓來,謀求分一杯羹。於是,市場越來越龐大,去除腋毛的審美觀在人們意識里越來越堅固,商家的利潤自然也滾滾而至,人類的審美觀就這樣鬼使神差地隨著製造商們的需要悄悄地改變。終於到了今天,主流觀念已被完全顛覆,女性露腋毛不雅的觀念成為絕對主流的看法。這種審美觀在它的發源地歐美尤盛,女人露腋毛被認為不禮貌。以至於大明星朱莉婭·羅伯茨於1999年首次展示其茂盛的腋窩後,被影迷們大加批判。

其實個人以為把女人的腋毛同禮貌與否掛鉤是對女性的苛刻。如果女人的腋毛與男人的鬍鬚可以對等的話,可以看到,今天世界大部分地區的男性都流行剃鬍須,但同時也接受男人把蓄鬚作為自己的個性特徵。偶爾未刮鬍子的男人更不會遭人詬病。而女性的腋毛顯然沒有得到男人的鬍鬚一樣公平的待遇,它飽受歧視,必須消滅於萌芽狀態。

不過在該審美意識程度不是很重的東方則相對溫和一些。例如中國,雖然也受歐美影響流行女性去掉腋毛,然而露出腋毛也不會被人看作大不了的事。許多女性好象不排斥裸露腋毛的自然,只是同時也認為除掉腋毛更雅觀。重要的時刻,一般女性都會做處理,尋常時候有的人可能就無所謂了,而周圍人也不會大驚小怪。

與之相比,作為發源地的西方,對女性露腋毛的態度就很嚴厲了(據說也有例外,如法國)。在西方人那裡,似乎任何情況下,女人腋窩的毛髮只要「暫露頭角」便是可驚異之事。當今西方人對這種毛髮的「是非」觀越來越極端,甚至走向病態:不但苛求女性消滅腋毛,現在還發展到提倡女性消滅陰毛的趨勢,甚至連男人也剃除身上的這些毛髮。例如貝克漢姆不久前就自以為酷地刮掉腋毛,結果被美容專家評論降低了自身魅力,因為男性腋毛可以釋放出多種起到吸引女性作用的荷爾蒙激素。

之所以說這種審美觀不健康,是因為違背自然、扭曲人之本性心理必然會對人的心理發展,對社會產生負面效應。我們知道無論男女,陰毛、腋毛的出現是身體成熟的標記,以區別與孩童的不同。所以,只要你是個對成熟異性感興趣的人,就應當不會排斥異性身體上這些標誌身體成熟的、極具成年人特徵的標記,認可、欣賞異性身體的這些寥寥幾處多餘的毛髮,正是性心理正常的反應。而那些喜歡無毛的異性身體的,客觀上是產生戀童癖的土壤,因為孩童正是光滑無毛的。這就可以解釋為什麼當今西方社會戀童癖現象那麼泛濫。(我不是說喜歡異性無毛就等於戀童癖,而是說這個群體數量越多,就客觀上成為滋生戀童癖者的溫床。)

現今,還是有許多男人們欣賞女性多餘毛髮的,應以東方人為多。韓國女性竟然流行移植陰毛,這是想方設法欲除陰毛而後快的西方女人想像不到的。中國有不少男士仍視女性的腋毛為美妙之物,如筆者之輩。值得一說的是,我雖然喜歡留腋毛的女人,但也從不討厭無腋毛的女人,我只是認為在審美上歧視女性的腋毛是病態心理。在我眼裡,這二者各有其美,剃除腋毛的女人有一種清爽、雕琢之美,留腋毛的女人則有一種自然洒脫之美,只不過我更欣賞後者罷了。但我這樣的男人在中國好象也非主流了,因為發現越來越多的男士反感女人留腋毛,這是因為全球化的審美趨勢不可抗拒。事實上,幾乎任何方面,所謂現代化,其實就是西化。


亞健康。
一個中醫自創的名詞,因為很適合保健品企業來營銷(有點不舒服都可以叫亞健康),所以被大力宣傳。


一定要說的就是鑽石,騙了全世界幾十億人幾十年幾百億美金,而且還將繼續下去,不知何時是個頭。堪稱第一商業陰謀(或者叫陽謀?)


感冒了要吃感冒藥。

其實吃了也不會早一天好,不吃也不會晚一天好,吃了還會總想睡覺。


個人認為「結婚要買房」是世界第一商業陰謀!

另外,婚紗照也絕對是高端商業陰謀之一,我搞這行業三四年了也沒弄明白為什麼會有這個市場。


過年回家,絕對的客運行業的聯手炒作(大誤)。

嚴肅的說是婚紗照,鑽戒,結婚擺酒,煙酒消費,保健品,各種所謂非轉基因/本雞本豬肉本雞蛋綠色有機食物……


女人永遠少一件衣服! 快贊~


推薦閱讀:

表白必要嗎?
斯德格爾摩情節是種什麼感覺嗎?
如何緩解內心的疲勞?
對失戀而痛苦的人,你能否用一句看起來充滿哲理的話讓他感覺「突然想通了」,而使其積極樂觀起來?
如何讓自己更謙卑一些,不會因讀了幾本書就看不起別人呢?

TAG:商業策略 | 心理學 | 商業模式 | 商業 | 陰謀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