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時間戴耳機對耳朵的影響怎樣?不同類型的耳機(入耳式、頭戴式等)影響是否不同?
網路上各種似是而非的答案。希望能有比較專業的分析和結論。
還有有線的手機耳機是否會成為天線,使得手機輻射依然聚集在頭部?藍牙無線耳機就不會了嗎?
網上很多關於耳機的傳言都出自沒怎麼用過耳機的專家之口。
讓我們從科學角度來追究一下耳機對聽力的影響到底如何:
首先應該明確一點:耳機對聽力的影響,主要在於傳導至耳膜的聲音壓強大小,最直觀的體現就是耳機音量很大,直接對耳膜造成大音量的壓迫而導致聽力下降。
普通耳機(非入耳式):在公共場合使用普通耳機,傳入耳膜的音量=耳機音量+外界噪音(*注:根據專業朋友糾正:聲音不是線性的簡單疊加關係,但一般來說噪音+音樂肯定是大於兩者單獨的壓強)。為了聽清楚所有聲音細節,用戶必須開大音量,蓋過外界噪音。同一個耳機,在室內聽與在公共場合聽,音量水平一定是大不相同。另外一個原因就在於劣質耳機在小音量下對聲音細節還原力很差,只能靠開大音量來解決此問題,加上外界噪音助陣,本來也許只要開20的音量也許要加大到50才能聽清楚,這樣就會造成聽力損傷。經常見到公共場合那些耳機聲開得旁邊人都能聽清楚的,就屬於這種情況。
入耳式耳機:傳入耳膜的音量基本等同於耳機音量,因為可以隔絕外界絕大部分噪音,只需要開很小的聲音就能聽得很清楚,如果是還原力比較好的耳機,更可以開到非常小就足夠聽。當然入耳耳機在走路時使用可能造成危險,原因在於無法聽到外界聲音。
結論就是:耳機本身不是造成聽力損傷的元兇,外界噪音+劣質耳機+開大音量才是元兇。
我每天帶著入耳式耳機上下班已經六年了,至今聽力比周圍人靈敏許多,比如冰箱、很遠的電鑽、電流聲等不易察覺的高頻噪音我能很明顯察覺。這也能作為上面理論的力證。
難得想認真答一下
前面廢話很多不想看直接往最下面拉
因為裡面出現的耳機大概比較壕所以……
首先我們先不扯別的,先要把耳機分一個類:
頭戴和入耳什麼的分類其實很low,不過先給個概念,首先頭戴要分全尺寸和小的:全尺寸的嘛比如比SONY的CD900ST或者AKG K240大的基本都可以算全尺寸了,然後比這小的一般叫做壓耳式
比如說鐵三角esw9,或者NC xxx什麼的,當然還有掛耳式、後掛式,比如ew9,或者AS30G,後者其實有點介於頭戴和耳塞了,不過和題目沒什麼關係,因為頂多到平頭級別(也有到入耳級別的,但是我相信用的人很少(當然題主帶著跑步那種確實算入耳了(不過其實聽不太到
然後全尺寸還要細分,分成開放、半開放、封閉三種,區別就在於隔音的程度依次升高,最前面的,我一定要放一張圖,大名鼎鼎的大手辦
(從左到右K702、K701、K601,用手邊冷光源直接拍的無修哦)
恩這三隻都是開放式的,完全不隔音
然後就是半開放式:比如DT880(其實我只想到了這個)抱歉沒圖,不過只能隔一部分聲音,有些頻段是隔不了的
最後就是封閉式,再扔一張圖
(異常冷門的DT660)
非常隔音,基本上很大的聲音才會影響到裡面
然後就是耳塞,耳塞分的很簡單,平頭和入耳式,平頭嘛,就是大家最常見的蘋果配塞,俗稱小白,那就是平頭塞,不用塞進耳朵,然後很容易掉的那種;另外一種就是入耳式,就是要往耳朵里塞的那種,通過膨脹卡在耳道里這樣就不會掉出來了;當然入耳有自己奇葩,有興趣可以看看這隻——ER4系列的耳塞,特別的三節套(嘿嘿嘿嘿(反正樓主耳道小塞不進去所以不碰
當然再補充一個關鍵的分類,降噪耳機,哪種類型都可以,顧名思義,降噪,聽不到外面的雜訊了
然後我們來講一個關鍵的分類
隔音的和不隔音的
隔音的,大概包括入耳式、全尺寸的封閉式、降噪這三種,根據不同情況平均來看其實隔音效果差不多
不隔音的,其他各種類型,包括平頭,然後其他類型的全尺寸(開放、半開放)以及各種壓耳式
不隔音的,使用的音量=完全安靜環境下你所需要的音量+背景噪音
隔音的使用音量=完全安靜環境下你所需要的音量+背景噪音-隔絕的音量(隔絕≤背景噪音)
那麼我們常見的耳機是哪些呢?根據我的觀察,一般大多數人用的耳機大概也就這幾種:入耳式、平頭式、壓耳式——那麼影響是否不一樣呢?逐個分析:
入耳式:一般而言,在日常環境中,確實,誠如 @Benjamin所言,不錯的耳機,開小小聲就可以了,不過很危險的在街上
但是要知道一個問題,入耳式我已經說過了,是基本塞住耳道不會掉出來的,所以戴久了之後
可能會感染
這是很嚴肅的問題,如果你的耳道沒有每天清一遍的習慣,裡面的耳屎(學名耵聹)可是很不錯長奇怪東西的地方,一整天都悶著,其實分泌物還會變多然後奇怪的東西就越來越多,接下來你懂的,比如鼓膜穿孔啊什麼的,這可是可以徹底聾的呵呵呵呵
(當然可能有人會說耳屎不是有保護功能么,但是我們要知道正常情況下沒有人會把耳朵幾乎完全堵住的,自然條件下也不會出現的,那麼有些東西就會因此長出來,而且悶住的條件會導致耳屎分泌增多,對於耳屎偏向油性的人來說……太多會完全封住整個耳道……實際上就相當於強行加了一層隔音物質……然後聽力自然下降了)
順帶加一個故事,某個發燒友,用了ER4系列的耳機,老婆找他有事沒聽見,他老婆一怒之下用力將耳機拔出其耳道
然後他的鼓膜因為氣壓直接
爆了
至於另外兩個,平頭式、壓耳式,我的分類已經歸在不隔音了,所以想聽的話還是建議找一個安靜的地方,不然你耳朵承受的音量,用公式來看,比噪音還大,說實話我寧肯帶著3M的降噪耳塞上街也不要這麼折騰自己耳朵,平常可能沒什麼感覺,等你夜深人靜的時候,找出白天用的耳機(平頭或壓耳),插上手機,用白天上街的音量
卧槽尼瑪嚇誰呢這聲音怎麼這麼大趕快調小調小調小……這個問題的關鍵不在於耳機的優劣和形式。要談對耳朵的影響,唯一的影響就兩個:音量和衛生。
音量,很容易理解。就是音量太大了會對包括鼓膜、小聽骨、卵圓窗和包括基底膜、毛細胞等一系列機(聲波的機械能)電(聽覺神經的電脈衝)轉換物理結構不可逆轉的傷害。聽覺器官的物理傷害就好在很小的尺寸上的像骨折、截肢、掉牙一樣,是無法再生的,因此音量太大對人聽力造成永久性的傷害就很容易理解了。
衛生,也很容易理解。這一點上,過長時間佩戴入耳式耳機、尤其是封閉式入耳式耳機,會讓耳道內通風受阻,容易滋生細菌。入耳式耳機沾染了耳耵聹後也會攜帶細菌,如果彼此共享耳機(比如情侶)也會傳播這些細菌。然而我們一般人的抵抗力都完全可以搞定這些細菌;不過在抵抗力低下、耳道有炎症的時候,就最好不要使用入耳式耳機了。看了看上面的各位答主的答案都已經非常到位,不過個人想再來說兩句。
造成聽力下降的元兇有三個:音量、耳壓和用耳衛生。科學健康的使用耳機是基本不會對耳朵和聽力造成傷害的;而不當的使用確實會對耳朵和聽力造成影響,嚴重的話可能會導致失聰。
根據我的一點點了解,使用耳機應該有如下注意事項:
1、音量:
音量不能過大,應選擇合適的音量。那麼如何確定合適的音量呢?以在安靜無人的情況下情況下戴上耳機聽起來合適、不大不小的音量為宜。在嘈雜環境最好不要聽歌或者選用主動降噪耳機,總之不要因為環境嘈雜而盲目增加音量。
2、耳壓:
我們耳朵中的鼓膜是非常的脆弱的,而入耳式耳機在帶上之後耳腔就成了一個封閉的腔體,無論是快速塞入還是快速扯出,因為氣壓的快速變化,有可能會對鼓膜造成永久傷害,需要格外的注意。
3、用耳衛生:
無論是入耳還是頭戴是用的時候都會與你的皮膚接觸,所以一定要保持耳機的衛生,防止導致皮膚病和一些發炎、感染癥狀。
大致想到的就這麼多,答主非對口專業,講的也只是一些個人平時的了解,如有錯誤之處,還請多多斧正。
患者來談感受
01年高中開始瘋狂聽音樂,每天晚上都帶著耳塞開著音樂睡著。那時候索尼Walkman隨身聽火啊,音響震撼啊,晚上有時越聽越興奮第二天起不來的
05年到了大學,還是帶著耳塞上睡覺(不過頻率沒高中時期那麼密了),到了大二還是大三忘了,有一天耳朵發炎了,嚴重到了連課堂上里的公放大喇叭聲音都受不了的程度。後面校醫院檢查用藥一個月左右愣是沒治好又去了外面的大醫院檢查用藥,然後基本好了。
從那以後很長一段時間,每當帶上耳塞聽歌一兩分鐘就耳朵疼,就沒法用耳塞聽音樂了。
到了現在,帶耳塞、入耳式耳機,用偏低一點的音量聽音樂,也還是只能聽十幾分鐘,再聽耳朵就疼了。但是用頭戴式的耳套聽歌,正常音量的話,連續聽個把小時小時沒什麼問題。
所以,從我這角度來說,頭戴式耳機比耳塞、入耳式耳機對聽力影響更少吧。親們,請愛惜自己的耳朵啊
神經??
耳機當天線,你以為無線電啊?
聽力不一定損傷,耳朵一定不爽。
首先盡量避免長時間戴耳機。非常容易造成鼓膜塌陷,聲音工作者或多或少都會有一定程度上的這個問題。入耳式會更嚴重。
長時間佩戴耳機,不管是什麼樣的耳機都會對聽力有有影響,特別是對人耳的聲音定位會有影響。聲音大的話還會影響聽力,是微弱的聲音不能被聽到。假如你耳道發炎或者有什麼病的話更不能佩戴入耳式耳機,會加重病情。如果時頭戴的話,這個沒什麼太大影響。
你帶耳機的用途?運動時解悶?錄音室或類似的要監聽?只是休閑娛樂?
時間長了,容易 出現耳鳴。。。尤其總是很大音量時
我以前戴耳機音量太大,現在一戴耳機頭就疼。
我們生理老師有說過入耳式耳機 會壓著耳朵里的什麼絨毛,時間久了會失聰
推薦閱讀:
※Beat音效、杜比音效、Dirac HD Sound 對比怎麼樣?
※出個艹耳機遊戲會怎麼樣。?
※為什麼討論耳機的熱度比討論音響的熱度高?
※為什麼嫦娥航天的工作人員戴的耳機看起來這麼不舒服?
※好的耳機為什麼這麼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