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墓地愛好者?

一個人墓地愛好者,他喜歡到世界各地的名人墓地參觀,我想知道他通過參觀墓地能收穫什麼?或者說,他這樣的愛好能給他帶來什麼?


在巴黎的時候,我喜歡逛墓地。
巴黎有兩個比較有名的大公墓,拉雪茲神甫公墓和蒙帕納斯公墓,裡面埋了很多名人,但更多的是普通人。名人的墓地及其位置,已經標在公墓入口處的指示牌上。

逛墓地能收穫什麼?帶來什麼?一言難盡。
首先是專業和興趣的原因。我有個同事,研究古埃及的,到巴黎的第一件事是讓我陪他去拉雪茲公墓看看商博良的墓。在他看來,沒有這個人,也許就沒有他的專業,到祖師爺墳前聊表敬意,情理之中。商博良的墓非常簡陋,就像索邦廣場旁邊的商博良街一樣不起眼。這樣的地方,對有心人有特別的意義。

我想,很多時候拜謁名人墓地,是懷有類似的心愿的。
最初去蒙帕納斯公墓時,第一件事是尋找薩特和雷蒙-阿隆的墓。他們倆是20世紀法國最著名的知識分子,原是高師哲學班同學,但也幾乎吵了一輩子。我想看看倆人死後的「表象」。薩特的墓離公墓門很近,很好找,跟波伏娃合葬,墓不大,收拾得挺乾淨,上面擺著幾盆鮮花。阿隆的墓花了足足一個小時才尋到,是他家族的墓,間雜著一些希伯來文(猶太人出身),上面布滿青苔,雷蒙-阿隆的名字已經難以辨識出來(雖然他比薩特晚死三年)。如果對他們倆的精神履歷有些了解,能說些什麼呢?不好說,但可能會有些感慨。薩特一生出盡風頭,死後貌似風采依然,幾次去都看到了墓上的鮮花;阿隆比薩特保守,跟家人呆在一起應該對他更合適。

薩特和阿隆的墓都沒有墓志銘。但有些墓上有,不論主人有沒有名氣。記得比較深的有兩個:歐仁-尤內斯庫的墓志銘:「向我不知其為何人的人祈禱:我期盼耶穌-基督」。(Prier le Je Ne Sais Qui: J"espère Jésus Christ)不知道這墓志銘是不是他自己擬的,但無疑很有荒誕氣質。另一個墓的主人很平凡(只要看他的名字有沒有出現在門口的指示牌上),寫了一句很平凡的墓志銘:生活的目標是忘記生活沒有目標(Le but de la vie humaine est d"oublier qu"elle n"a pas de but)。
我有時候在想,墓地可能是我們所能看到的人的最後一次自我呈現。除了墓志銘,呈現形式多種多樣。很多時候,墓地是一件藝術品,如聖伯夫的墓。這些東西會讓看客覺得,人是有靈魂的。

還有集體墓,如傳教團的墓,集中營受害者的墓,西班牙內戰期間國際旅的墓;拉雪茲公墓靠近公社牆一帶,有很多法共領導人和組織機構的墓地,對於有左派情結的人來說,那個角落肯定是「記憶的場所」。
在墓地中漫步,好似是領略凝固了的歷史:不僅有血雨腥風,還有巴黎這個昔日歐洲精神首都的風貌,那裡面埋了很多外國人。
現在中國人的墓也不少了。

可惜除了巴黎,沒有來得及參觀歐洲其他城市的墓地。偶然間在羅馬萬神殿看到了拉斐爾的墓,覺得把他放在這裡很合適,除了環境有點嘈雜。以前讀書,看到奧地利的約瑟夫二世在墓上寫下這一段話:「這裡長眠著一位君主,他的意願至為真誠,但他不幸親眼看到自己的所有計劃都盡付東流。」若有機會去奧地利,看他的墓(如果還有的話)肯定是一個要實現的心愿。我覺得這是一種獨特的交流。

即使拋開這些東西,墓地至少能提供一個肅穆安寧的氛圍,多去幾次,當會有所感悟。

本來想貼一些圖,但我覺得親自去尋找會更有收穫。


我一「墓地控」的巴黎朋友說:

"逛墓地,能讓人近距離的直面生、死、愛這三大永恆主題。」

最近跟著他,逛了一圈巴黎Pere Lachaise公墓,居然讓我有了多年前,第一次去迪斯尼、第一次逛羅浮宮那種級別的驚喜和收穫。

眾多墓冢中,這幾個,讓人最想駐足。


Fernand Arbelot之墓-- Let me gaze her

Arbelot生前是音樂家, 後來病逝, 沒能陪愛人走到最後。他的墓雕,圓了自己心中所願:捧著、看著愛人的臉龐,直至永遠。巴黎人的浪漫,就這樣被他帶到了墓地。


Oscar Wilde之墓-- 讓我用無邊的吻,伴你度過長夜

王爾德一生傳奇。慕名而來的追隨者,會向墓碑獻吻,用無邊的吻伴這位才子度過長夜。可惜現在墓碑已加了玻璃欄,造訪者只能駐足墓前,向王爾德拋去最深情的空氣吻。


George Roben之墓—靈魂出竅

Roben之墓極具戲劇性。他生前出過一本小說,但不幸作品備受奚落。墓碑表現的,就是他的不甘,要從墳墓掙扎出來,手持玫瑰紀念自己的作品


Victor Noir之墓-- 以性愛之名

Noir在與拿破崙表兄的決鬥中喪命,年僅22歲。他生前極具性魅力,墓雕是以他真人1:1比例造的。傳說只要來到墓前撫摸他的陽物,並獻上鮮花,便能優化性生活、提高生殖能力。看他的檔位,貌似不少人試過.....


肖邦之墓—音樂繆斯灑的淚

肖邦的遺體雖在法國下葬,但按他生前所願,心臟被取了出來,運回祖國波蘭,直到最後他仍心屬家鄉。墓碑上方是音樂繆斯歐忒耳佩, 連她也為這位音樂詩人的逝去而悲傷落淚。


逛巴黎公墓時,我問了我的「墓地控」朋友兩個問題:

「去過那麼多墓地,哪個給你印象最深?」

他說了兩個,都是極具色彩感,視覺衝擊大的。

一個是羅馬尼亞的瑪麗公墓;

另一個,是智利的蓬塔阿雷納斯公墓。

我又問他,「那多年後,你想給自己弄個怎樣的墓碑?」

他說:「人都走了,就不必太啰嗦了」。然後掏出手機,show出這個:

從巴黎公墓出來時,我居然想起了喬教主還有他的名言。

Being the richest man in the cemetery doesn"t matter to me. Going to bed at night saying I"ve done something wonderful, that"s what matters to me.

成為墓地里躺著的最有錢的人,對我來說毫無意義。
而晚上睡覺前,能說我今天做了些特別美妙的事,那才是意義。-- 喬布斯

與我這位朋友逛完巴黎公墓後,我算明白,為什麼世上會有「墓地愛好者」了。


(廣東人的習俗,沒敢在墓地拍照,故圖片均來源於網路)


2011年我在羅馬,各種機緣巧合下發現了一個新教徒安息之處——新教徒墓園(Protestant Cemetery)。Protestant Cemetery, Rome
我對國內公墓的認知來源於影視作品,覺得氣氛凝重,千篇一律。死亡本來就是嚴肅的事,因此在去之前我也沒有對西方的墓地抱有期待。
結果這個公墓成了我在羅馬最喜歡的所在。

我在經過墓地管理員許可之後拍了一些照片,猶豫了很久要不要傳上來與大家分享,其實這不是件壞事,希望各位能夠包涵。

這是兩位建築師的墓碑,他們讓我明白墓碑可以是私人專業或者趣味的表達。

一位雕塑家獻給妻子的墓碑。更多信息點這裡:Angel of Grief

這兩座墓碑讓我懂得對美的追求不僅是lifelong, 只要你願意,"deathlong" 也可以。如果你沒有殷勤的後人常常來墓前修剪,那麼種上許多紫羅蘭也是好選擇。

虔誠地欣賞著一座座墓碑,我開始想像墓碑主人的一生。
看到一個小小的墓碑上寫著主人的身份是Principessa, 即義大利語中的「公主」。不知道那位公主在羅馬可有一段浪漫的假日?
看到一座墓碑上寫著漢字,原來是一位日本人,他的家人為他在墓旁種上了竹子,腦海中好像浮現了一位氣質閑雅的日本先生。
墓志銘也值得細讀,基本上所有的墓志銘都是關於愛和希望,沒有一絲陰暗。

這裡的遊客以英人為主,因為這裡埋葬著詩人約翰·濟慈(John Keats)。
雪萊在濟慈死後寫了一首長詩 Adonais,詩的序言里寫道,

「約翰·濟慈因肺病死於羅馬,……葬在這座名城富於浪漫氣息的一處僻靜的新教徒墓地,在塞斯蒂烏斯的金字塔下,依傍著曾經構成古羅馬城圈,如今已殘破不堪而且還在不斷傾圮的崇樓高牆。這塊墓地就是殘垣斷壁所包圍著的一片空地,即使在冬季也經常開遍雛菊和紫羅蘭。想到人死後可以被埋葬在這麼甜蜜的地方,不禁使人迷戀上了死亡。」——後來,雪萊葬在旁邊的新墓地。

來到濟慈墓前,沒有繁花似錦的景象,也許那些植物已經過了花期。但是在墓碑前靜靜地躺著一朵沾著露水的紅玫瑰,十分動人。


墓碑非常簡樸,甚至沒有名字,只是刻著:
This grave contains all that was mortal of a young English poet, who, on his death bed in the bitterness of his heart at the malicious power of his enemies, desired these words to be engraved on his tomb:
Here lies one whose name was written in water.
附上一張Morrissey在此處的留影。

以下摘自hkdcsh的博客:

1887年王爾德路過羅馬,拜謁濟慈墓地,兩位帥哥,本惺惺相惜,心心相印,大概有感於英格蘭故土的詩魂丹青,英年早逝,客死他鄉,而其墓塚如此殘陋,墓前竟連一棵最簡單的羅馬松都沒有,惟有泣露蔓草殘陽獨伴,情何以堪!而羅馬本以羅馬松聞名於世,因而感嘆羅馬之大,竟無一人,出面照看慰撫英靈,激憤難平,寸裂柔腸難禁,遂留千古悼詩一首。一唱三歎,情感真摯動人,詩人英名雖書寫水中,卻猶如羅馬古松巍巍聳立,呼籲普天下之我輩同好,用最誠摯的淚水齊來澆灌,撫慰英靈安息,使其不朽的詩篇萬古長青。

The Grave of Keats 《濟慈之墓》

By Oscar Wilde 奧斯卡·王爾德

RID of the world』s injustice, and his pain,
為解脫塵世的不公和自身的不幸,
He rests at last beneath God』s veil of blue:
他最終被蒼天蒙上了憂鬱的面紗:
Taken from life when life and love were new,
猶處風華正茂的歲月卻死於非命,
The youngest of the martyrs here is lain,
世上最年少的殉道者竟長眠於此,
Fair as Sebastian, and as early slain.
美如塞巴斯欽般的他惜英年早逝。

No cypress shades his grave, no funeral yew,
既無紫杉也無古松為他遮蔭擋風,
But gentle violets weeping with the dew,
惟有泣露和那含情默默的紫羅蘭,
Weave on his bones an ever-blossoming chain.
為他的屍骨編織著那不敗的花環。

O proudest heart that broke for misery!
啊,最高貴的靈魂,被那痛苦毀於一旦!
O saddest poet that the world hath seen!
啊,最憂傷的詩人,普天之下為你腸斷!
O poet-painter of our English Land!
啊,我們英格蘭故土的詩魂丹青!

Thy name was writ in water——it shall stand:
你那銘刻水中的英名 -- 猶巍巍聳然:
And tears like mine will keep thy memory green,
你那不朽的詩篇,吾輩的淚花為你澆灌,
As Isabella did her Basil-tree.
猶如古時伊莎貝拉的紫蘇萬古常青。
ROME 1881 羅馬 1881

相比起羅馬城遍地的教堂和博物館,新教徒墓園給了我最深的感動。許多感受沒辦法表達出來,希望能夠引起大家的興趣,謝謝。

說點題外話:這個墓園是私人財產,不能受到政府的補貼,而其作為墓園的性質也很難向遊客收門票,尤其是這裡每天的遊客最多不會超過五十個。因此,推薦知乎上對墓地感興趣的各位去羅馬時不要忘記這個地方,門口有捐助箱,豐儉由人。


有墓志銘的墓特別好看。
將一個人的人生態度或者過去濃縮於一句話中。
在羅馬比較常見的是像這樣的:
「嘿,路過的朋友,我想告訴你我是個怎樣的人,…好的我說完了,你可以離開了,祝你幸福。」
或悲傷或詼諧,一個個看過去就好像穿越到了從前與他們對話一般,領悟他們的人生態度。

印象比較深刻的一個墓志銘大概意思是:浴室,酒與性摧毀了我的身體,但沒有了它們,生活還有什麼意思?
有時候將自己套進去看,頗有與前人惺惺相惜之感。

除開墓志銘,墓地本身的建築藝術也是極具欣賞價值。
譬如佛羅倫薩的公墓,不少墓碑上都有精美的雕塑,一個一個雕塑活靈活現,讓你像是走進了博物館而不是墓地,充斥著文藝復興的氣息。
而耶路撒冷的墓地就跟佛羅倫薩截然不同,像是大衛墓,先知墓,充滿著宗教的莊嚴感。

就中國來說,也有不少的名人墓地,李白墓、駱賓王墓、利瑪竇墓(這個不太好找)等等。有些背景知識的話看得明白才會有意思。
中國很講象徵意義,陵墓的格局,花草樹木,一字一句都可能有背後的意思(或者說風水)。若能自己想明白的話那恍然大悟的感覺會讓你對陵墓的崇敬再添幾分。
eg.墓地四周的樹不可以種得太近,以免纏繞棺木影響後代氣運。
墓地附近的樹一般都是松柏,長青的寓意好,而且松柏存活率高又防蟲,易於後人清明一年一次的打理。

不論中西方,墓地都能看出一個地方對「死」的態度,也能側面看出一個地方的文化。
旅遊本來的目的,不就是看看不同的未知的文化還有別樣的景緻嗎?

其實我們很多人都或多或少進行過墓地游,像是香港的李鄭屋漢墓(這個是超級小眾不過就在深水埗,距離鬧市很近),各地的烈士墓園等等。就在城市之中,上班下課說不定都會經過。不過很少去用心看其中的意味罷了,也沒有認識到這可能就是一次墓地游。

另外墓地一般都不是旅遊區,人少清凈,甚至渺無人煙,是個思考的好地方,不過應該沒有人為了清凈特地跑去墓地就是了…掃墓時留晚一點的倒是不少

手機打字不方便排版組織語言,請見諒~^_^~


每到一個城市,最喜歡去的是博物館、大學和名人墓葬,前兩點還勉強可以接受,最後一點或許真的有點與眾不同,甚至有點怪異。國外的墓地幾乎沒去過,國內的倒是拜訪過不少,但由於眾所周知的原因,國內很多名人墓葬其實都被破壞過,破壞程度不一,已經是空墓也說不定。

墓地下的主人生前是一段傳奇,死後亦有一段故事。

有國家政府統一安排的,例如八寶山革命公墓;有已經形成名人墓葬群的,例如杭州西湖沿線;有逝世不久就地安葬的,例如蔡元培在香港,傅斯年在台北;有子女輾轉數地多年才安葬的,例如陳寅恪69年逝世,直到03年在廬山才正式入土為安。有立遺囑將骨灰一分為三安葬的,例如沈從文,分別在北京、沱江和鳳凰古城。還有雖不是名人卻是一段歷史的,例如重慶的文革武鬥墓葬群。

一塊墓地,一個墓碑,一篇碑文,在別人看來稀鬆平常,在你可能多少懷著一處敬仰之情吧。不認識偶然遇見的看看墓志銘,感興趣還可以閱讀一些生平事迹或著作文章增加了解。認識的專程前去的,駐足一些時間只為好好端詳一下這塊長眠之地。

以前我還憧憬這樣一個場景:拿著一本作者的書,在作者墓地前讀完,遇到精彩處,還不忘悄聲對他說一句:「寫得真不錯!」想想有點略顯神經質了吧,都說文字是溝通讀者和作者的橋樑,當心真正沉靜下來之後,品著作者的文字,凝視作者的墓碑,誰知道又會不會有新的感悟呢?


原來我是墓地愛好者。。其實你去逛一逛外國的墓地也許就會知道為什麼了~唯恐自己沾惹"矯情"二字的人會急不可耐地把這個行為描述成矯情,和"二手書愛好者""驢行愛好者"放在一起審判,而我默默地覺得,他們審判的恰恰是他們自己永遠享受不到的一個又一個瞬間


感動我的是在街角教堂的墓地外面一把長椅,就是市民捐贈給公共場所的那種,上面刻了一句話 Margaret James Gillies. Together again 02/12/2004. 就像諾丁山裡說的,some people do spend their whole lives together. And perhaps in another life too. 就像這樣,平靜地體會平凡生活里的小片段。


在歐洲為數不多旅行的經歷里,最喜歡做的事就是一個人去當地的公墓瞧一瞧。其實如果題主有機會親自感受一下,一定會覺得這些地方遠比人潮擁擠的知名景點有魅力的多。

個人最享受的是墓園的安靜和肅穆。絕大多數的城市都太嘈雜,但一進到墓園,最直觀的感受就是世界都靜了,唯獨剩下鳥叫聲和自己的腳步聲。這樣的氛圍很容易給人們提供思考的空間,所以我經常能看到有一些外國友人坐在墓園路邊的長椅上,一邊啃個三明治,一邊寫寫畫畫。哪怕有時候什麼都不做,僅僅坐在路邊的長椅上任由自己思緒亂飛,都會覺得愜意而平靜。

其次是,在我看來墓園和一些圖書館有著異曲同工之妙,都是帶些神聖又消磨人戾氣的地方。不浮躁,慢下腳步閱讀感受,這恰恰是現在人們比較缺少的一種狀態。所以偶爾從人擠人,到處是對話聲的地方拐到一座墓園,找時間坐下來和自己談談也不錯。

最後是個人比較喜歡的,墓地里的花是我見過最浪漫的花。這很難描述,放張不久前拍的照大家自行感受吧。


人從世間走過,會經過很多地方,但是起點和終點只有一個。
第一次聽說還有墓地愛好者這個稱謂,那我也算是一個墓地愛好者。
我小的時候在陝西待過很長一段時間。像陝西這種在地上踢一腳都能踢出文物的地方簡直太好玩了。有一次我在田間溜達,大概看到了這樣的情景(圖片來自網路)。
在公路旁有個大大的土丘, 周圍都是農田, 沒有任何裝飾,幾塊簡單的石碑。這座墓地是馬援將軍的墳墓,當時我就燃了。這其中的樂趣是沒有辦法解釋的,你得體會。從此以後我但凡去什麼地方,倘若有什麼名人的墓地,我都會去看看。


電影「辛德勒的名單」的片頭和片尾,鏡頭是從飛機上低飛,俯瞰著下面的阡陌,田疇;沒有人,剛下過雨,積水,朦朧的、濕潤的晨昏。
然後直到很晚,才憶起,那不是塊塊的平原田野;那是一塊塊的碑石,猶太人的墓碑被納粹撬下鋪成的集中營的甬道。那是被納粹的汽車卡車軋過之後,還在那裡的猶太人的靈魂。


去過美軍墓地,很震憾。幾萬個十字架。兄弟埋骨青山。


一個城市有五大「趣處」:老街大學博物館,名人故居和墓園。過去和未來,生與死,心靈場與煙火氣,盡在其中,是實地認識一個城市及地區的最佳入口和眾妙之門。


墓地環境好啊
有山有水有樹林 活人還少


剛好這兩個公墓都有去過, 看到一個普通人墓碑上的這兩句話,瞬間眼眶就濕了:
Si la vie n"est qu"un passage, sur ce passage au moins semants des fleure. nous ne t"oubliions jamais. ( If life were just a short road, at least it"s full of flowers. we will never forget you)(渣翻譯,勿怪)

A toi, avec qui j"ai partagé 43 ans de bonheurs. (To you, with whom I have shared 43 years of happiness)
不過發現在公墓呆時間久了,一種讓人抑鬱的感覺不由自主的會出來。

當然所喜歡名人的墓地會有特殊的意義,即使是普通人的墓碑,看上面的文字,想像這個人生前的一生和他周圍的人,會讓生者對自己的生活,自己的生存有些新的感悟吧


一個對名人墓地有一種執念的女孩子,是很難找到同行者的。

我是學地理的,但是卻奔著梁啟超先生去的香山植物園,植物什麼的在任公面前都索然無味,墓園是肅穆的,內心是敬仰的。最心愛的專業課也比不上一個墓園,也是一次次服氣自己。

很多人對任公的印象可能都停留在歷史課本上,
「是戊戌變法(百日維新)領袖之一、中國近代維新派代表人物,事敗後出逃,在海外推動君主立憲。」

由於本人喜歡看紀錄片的緣故,所以對梁啟超最大的印象是梁思成的父親,林徽因的公公,培養出了9位大有作為的子女。他教育家這個身份,在我心中是敬仰的。

走進墓園,仰頭即可見山,北京的天空也藍的恰到好處,石磚鋪成的甬路兩側是高大整齊的柏樹,一路向前,不緊不慢的走著,帶著對先輩偉人的敬仰,一步步上了台階。

墓地背後是一排楊樹,隨著風搖曳,嘩啦嘩啦的聲音是即將入秋那種颯颯之聲,淡淡的雲比平日里要走的快一些,卻不著急,樹下安骨,有動有靜的,很像一副畫,會講話的畫。

不需多說什麼,就是單單站著,就十分美好。

墓前立著「凸」字形墓碑,陽面鐫刻「先考任公府君暨先妣李太夫人墓」14個大字(正如上圖所見)。墓碑沒有碑文,也沒有任何錶明墓主生平事迹的文字,這是梁啟超生前遺願。
頓時就想到了高中語文課本中的「如喪考妣」……

說是梁啟超墓其實不完全準確,應該是梁啟超家族墓園才是,梁啟超、他的兩位夫人、弟弟梁啟雄還有三位兒子均葬於此地。側面的甬路旁有葬著他的部分子女,最新的一處便是梁思禮院士的。

我來的時候,還有一束看起來包紮不久的鮮花,擺放在正中的位置。如果仔細看的話,其實墓碑前有一塊刻著火箭的方磚,碑與基石相接部分有祥雲的圖案,簡單設計卻明了世人,直擊心靈,也是遵循梁啟超先生的家訓吧。

其實我在梁啟超的墓前站了許久,默哀算不上,沉思有餘。雖說與亡靈對話,卻一點兒也不害怕,這是直面生死與愛,比博物館更令我感到安心。在這墓園裡,停留了半個小時還多,體驗遠比這些要豐富,也算是這半年來最莊嚴肅穆的洗禮吧,就像是在教堂禱告一樣,也算是一種信仰吧。


感覺去墓地心裡很靜,看著那些墓志銘思考他們的人生,心裡感慨特別多。


我好像也有這癖好,每逢清明 就會常常流連於墓園。看著墓碑種種,便會思緒飛飛。
經常想花時間去那邊走走,又害怕別人異樣的眼光。
覺得那裡是充滿愛的,神聖的,值得人去安靜思考的地方。
我不知道還有墓地愛好者這個稱號,突然一下有了找到組織的趕腳。


大概就是最典型了「葉公好龍」了。


不知道自己是不是愛好者 挺害怕也挺喜歡的 可以說是又愛又恨 心情不好的時候去走走就覺得沒什麼過不去的 色即是空 看著能被刻在上面生者的名字覺得那是一種幸福的分享 看著墓志銘覺得那是逝者對自己活過的詮釋 總之墓地讓人很寧靜很踏實 大概是因為它存在的真真切切。


爸爸很久以前跟我說他們單位組織一批人去德國考察,然後瞻仰了馬克思墓,發現前去瞻仰的中國人還是不少的,這一行人默哀三分鐘後,領隊的女同志作宣誓狀向老馬的塑像說:馬克思同志,你就放心吧,我們會把社會主義建設好的…… 可能墓地記載了墓主人生前太多的記憶,或賦予了太多的意義,讓人處於那種環境中就不由得產生一種奇妙的心情。就像大教堂的管風琴發出的聲音會讓人感到悲傷,進而讓人對上帝產生敬畏的心情。


07年給姥爺選墓地的時候,在墓園裡看到這樣一塊墓碑:是那種合葬的墓碑,碑身是黑色,正中央掛上了一個青年男子的黑白照,下面是他的名字和生卒日期——他可能由於突發事故或疾病在一個人最風華的年歲離開人世。照片的兩邊靠上一點各有一個空相框,是預留擺相片的,下面各有「父」、「母」字樣——青年的父母仍健在,白髮人送黑髮人。看著那空空的相框,「父」、「母」二字彷彿在對中間的照片說:兒子啊,我們只是暫時分開一段時間,不久我們一家就能永遠的在一起了……

-----------------------------------------

插科打諢自干微信公眾號求關註:cool_cooker


推薦閱讀:

女人能玩文玩核桃么?
相比較於其他愛好,為什麼打遊戲就被認為是不務正業?
25歲的女生學點什麼比較有成就感?
把愛好作為工作是一種怎麼樣的體驗?
為什麼我們喜歡看星星?

TAG:生活 | 調查類問題 | 興趣 | 愛好 | 墓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