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獨與藝術之間是什麼關係,藝術與商業之間又該是什麼關係呢?
最近,一座建立在海邊的孤獨圖書館火了,但也有人指出,這其實就是一個商業項目,目的在於消費情懷,消費孤獨,一時間眾說紛紜。那麼,孤獨與藝術之間是什麼關係,藝術與商業之間又該是什麼關係呢?
謝邀!
孤獨只是一個狀態,和藝術沒有絲毫關係。藝術是人類通過特定的風格手法,把自己對客觀世界的主觀感受體驗,表達出來的過程。理想不能完全脫離現實,就像物質基礎決定上層建築一樣。
藝術亦如此。藝術並非高高在上,終歸是給人消費的。
不懂不想
我想,這一問題看似是商業與藝術情懷的衝突,其實是個體與社會之間的矛盾。在談這個矛盾之前,我想先談談孤獨。
孤獨,是一個完全可以拋卻詞典解釋的詞。無論有沒有解釋,那種感覺你都一定深刻體會過。剛出生的時候,混沌未開,靈智未啟,你與這天地同在,尚不知孤獨。可突然有了那麼一天,你驚奇地發現,除了父母構成的世界,外面還有個更大的世界。還有許多其他人存在,他們看似和你一樣,其實卻不一樣。本來,在你自己的世界中,一切都很完滿,餓了有人給你吃的,困了有人哄你睡覺。但在這個新發現的更大的世界中,有太多太多「其他人」,你並不是世界的中心,也沒有那麼獨一無二。你惶恐了,本能地想躲回去,可你發現已經回不去了,無論你在哪,都可能以他人的眼光在反觀自己,這有時讓你感到很可怕,「為什麼有這麼多的人,我只想不被打擾,讓我一個人呆著可以嗎?」很遺憾,不可以,因為當你有了他人的概念,也就有了自我的概念。從他人反觀自己,你感到自己是那麼獨一無二,卻又無依無靠。因為沒有你,也不會有這些感受,可這恰恰又只是你自己的感受,所以又是那麼無依無靠。這讓你感到一種由衷的孤獨。
對孤獨體味最深刻的時刻,往往正是那些要死要活的時候。父母逝世,失戀打擊,不被認同,病痛來襲……往往在這些時候,最讓你深切地體會到,你就是這世上最孤獨的存在,全世界都拋棄了你,你找不到任何人可以訴說,所有的痛苦感受,只能自己一個人蜷曲著慢慢咀嚼,像條無家可歸的小犬,獨自舔舐傷口。
那麼,這就是孤獨的全部含義了嗎?人生就是這麼的黑暗,苦痛苦悶找不到任何的出口嗎?當然不是。對孤獨體味最深切的人,也是心靈最敏感的人。而生命的能量為了平衡這無法承載的極度孤獨,總會找到宣洩的出口。所以我們才可以看到梵高的星空,聽到巴赫的彌撒曲、貝多芬的英雄,讀到尼採的《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當然,我們看到更多的是尋歡作樂,爛醉如泥,一擲千金,而這些行為背後,其實都是深切的孤獨。
孤獨本身並沒有問題,有區別的只是心靈對待孤獨的方式。爛醉如泥後的人,不經意聽見某首歌曲,可能也會失聲痛哭。正如里爾克的詩歌寫到:「誰此刻在世上哭,無緣無故在世上哭,在哭我」。我們雖然孤獨,但是卻可以從自己的孤獨,推及他人的孤獨,所以孤獨又是相通的。那些最能打動人心,又行之久遠的作品,往往都飽含了真正的孤獨。
真正好的作品,是孤獨成就的,但孤獨一樣毀了很多人。所以真正好的東西,是對孤獨足夠敏感的心靈,以日復一日的勞作造就的。他們把噬咬自己心靈的孤獨,用心血來獻祭,最終成了神聖的祭品。好的藝術作品一定同時為孤獨和技藝所澆灌,有著具體的載體,否則徒然開口,言及的只會是空虛。
其次,藝術藝術,它還是一種術,實現的方式可能很多。具體投身於哪種形式,可以根據天賦興趣,而天賦興趣要成形,就必須依靠技藝來承載。
中國古代有一個最早的行為藝術家,也許是一天心血來潮,他突然在大庭廣眾之下唱起了歌。一開始,他唱《下里》、《巴人》,跟著他一起和的有數千人,然後他改唱《陽阿》、《薤露》,跟著他一起和的有數百人,接著他唱《陽春》、《白雪》,能跟著他唱的不過數十人,最後他「 引商刻羽,雜以流徵」,這時還能跟著唱的,不過只有幾人了。這位先生的姓名早已湮滅,也沒法再去揣摩他當時的心境,可我總是覺得,除了洋洋得意之外,在他唱的所有的歌背後,有著一種深切的孤獨。
舉這位先生的故事,是想說明,技藝是需要分層級的。孤獨沒有高下之分,任何人對孤獨的體會都是獨特的,所以也同樣深切,這也是孤獨的本義。日進千斗的人會孤獨,居廟堂之上的人也會孤獨,孤獨不會因為你有多少財富或是權勢而區別對待,都是同樣的深切。但是承載孤獨的作品卻需要技藝,技藝確實很容易夭折的。成難毀易,且不說技藝在得心應手之前需要經過多少痛苦的錘鍊,歷150餘年而建的圓明園只燒了三天,達芬奇幾十年創作出的作品,一分鐘內就能被一個什麼都不懂的人一把火燒掉。王羲之和吳道子據說無真跡傳世,我希望只是找不到了,而不是毀於兵火,因為破壞的人根本不會知道,這毀去的,也同樣是他們的生命和孤獨。
藝術不分高低,藝術家卻有高下之分,正因為敏銳、天賦與技藝的難得,再兼之成難毀易,所以真正的絕世作品尤其難得。一件真正的絕世作品永遠是孤獨在靜默地言說,並以此觸動著千萬孤獨的心靈。
其實一旦被真正的孤獨所觸動,就沒有天賦不夠這回事,除去飯都吃不飽的制約,剩下的只有懶惰作祟。所以常人在看到稀世之作時觸動不已,但也許用不了多久就拋在了腦後,很少有人再想到要去完成他自己的作品,自己生命的作品,於是只好在孤獨中繼續流浪。偉大的作品超越了時代,能自覺去創造作品的人相對總是少數,而自覺要把技藝錘鍊到完美的少更是少之又少。
最後,我們可以談談商業與作品的關係了。
商業本來的目的是為了流通,互通有無,這本身很好。一開始的商人應該很誠懇,讓物品流通,以此來利人利己。
然而,好東西總是稀缺的,需求的人卻很多。真正的好東西,需要技藝熟練的人下苦功夫做出來,既花時間,產量又少,遠不能滿足需求。好在雖然需求的人多,有分辨力的人卻未必多,而且大多數時候,人們其實也挺容易滿足。分工協作和工商業的興起,為複製和大規模生產提供了條件。
然而這並不會折損真正的作品一絲一毫的價值。
作品分層級,人也是分層級的。這個層級只就藝術而言,就像所有人都可能受到真正藝術作品的感染,但不可能人人都去做藝術家一樣。
雖然不可能所有的人都是藝術家,但所有人都需要消費藝術。其實我們無時無刻不在消費藝術,看電視就是最簡單的消費,甚至不用花錢。我們靠消費藝術的方式來逃避孤獨,而孤獨,其實也是創造自己的自由。
不是每個人都能,也可以去當藝術家的,那其實需要太多的犧牲,並真正去擁抱孤獨——這沒有必要,也不是每個人都有的勇氣。但每個人又都有逃避孤獨的需要,所以要藉助消費藝術作品來完成這一逃避。從這點說來,消費孤獨是人生存的需要,商業只是滿足了這一需要,商業本身沒有問題,它以最小的社會代價給最大範圍的人們提供了替代品,滿足了人們逃避自由的需要。與其說是商業在消費孤獨,毋寧說是人類的劣根性呼喚著這一消費。
不過我們也確實需要足夠的警惕,的確有很多商人為了一己私利,豬油蒙了心,希望偽造或是豢養藝術來為自己謀利,影響到了藝術的相對獨立,甚至做了許多殺雞取卵的事,毀了那份孤獨。世人總是會被眼前的利益遮住眼,這也是人類的某種劣根性。
為了慾望的滿足,人們往往不講規則。商業會沒有顧忌地將藝術作品物化,只當做一個普通的產品,但藝術家本人卻必須克服干擾,保持心靈的獨立,如果做不到,那隻不過是貌似藝術家的常人。這世上沒有人能夠獨存,我們本身也都是消費者,如果當心被商業宣傳的消費所控制——這種擔心確實存在,但不會因為擔心就少一點——其實最容易改變的是自己,然而我並不是在說什麼心靈雞湯,這要求你去做一個真正的創造者,真正地深入自己,再創造出自己。
希望大家還是能善待真正為藝術獻身的人吧,不要去問喪鐘為誰而鳴,前行者都是在為我們而獻身。善待他們,也就是善待我們自己。夜正長,路也正長,希望我們總能不斷拯救自己吧。
對於這個問題應該分開來答,先說藝術和孤獨。
以前和藝術家還有藝術史教授的談論中可以感受到他們相同的對美國社會還有大學花那麼多財力物力在運動比賽上的抵觸。他們都覺得不像運動教練那些可以賺那麼多,真正應該得到那麼高薪水的卻得不到(估計說的就是他們自己)。他們分別在他們的研究的領域拍過教育大眾的紀錄片,並且認為這些視頻播出以後自己會變的很有名(然而並沒有)。這些相似點只能說明(就我個人這麼理解)自己喜歡的並覺得有意義的並不一定是大多數人在意的。自己研究來研究去,尋找真理,尋求突破,到頭來的結果也就是被自己以及一小部分知己在意著。這種孤獨是無奈的,任性的,孤芳自賞的,卻又默默閃亮著。
再說藝術和市場。
就現代藝術而言,很多人都覺得現代藝術簡直是「被玩壞了」。任何人都可以用前人沒嘗試過的藝術形式來表達自己的內心,創造出有價值的藝術嗎?這裡的價值的分兩種,藝術價值和經濟價值。一談到經濟價值,現代藝術的創作便不能隨心所欲了,因為要跟著市場走,跟著主流審美走。大部分盈利性質的畫廊也只會挑選相對來說較為保守的藝術作品來賣,這其實一方面就限制了現代藝術創造更多藝術價值的空間。推薦閱讀:
※什麼是美?
※是藝術導致梵高的精神分裂還是梵高本身潛在精神病?
※為什麼看到《雨中女郎》這幅畫會使一些人有恐懼感?
※藝術造詣是否與婚姻忠誠度成正比?
※為什麼普通人很難將某件事做到卓越,怎樣才能培養出追求極致和卓越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