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公眾對明星的抑鬱症表示同情,而對普通人的抑鬱症歧視?

喬任梁抑鬱症自殺引發了網上對抑鬱症患者的熱議,無數人呼籲關心抑鬱症患者。但是為什麼更多情況是抑鬱症患者在生活中被歧視。例如大學對抑鬱症學生勸退等。


因為同情明星,只需要動動情緒,或發發朋友圈就行了,很簡單就能開啟聖人模式。

但如果是身邊人有抑鬱症,那就變成了一種考驗。任何一件事,但付出遠遠超過獲取,人們就會將它拋棄。這就是人性。

正應了一句俗話:久病床前無孝子。看到病苦老人的新聞,公眾都會流眼淚,但真正輪到自己頭上,在日復一日的照顧中,那份善心孝心,就會原形畢露。


謝謝邀請。
心理學上也有「遠交近攻」的效應:
一些離我們比較遠的消極事件,我們一般會看到事件發生的環境和背景,會體諒當事人的感受和行為;
而那些發生在我們身邊的消極事件,我們一般會把原因歸咎到當事人自己的個性甚至「人品」,較少看重其所處的環境或當時的情境。
原因?因為離我們近,我們和當事人共處於同一環境中,會看不到背景的存在,即「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同情什麼時候這麼廉價了?

我身邊轉發喬任梁抑鬱症自殺的人,大部分之前根本不認識他。

網上呼籲關愛抑鬱症的人不少,真正關愛的有幾個?

我朋友患抑鬱症休學了,沒幾個人關注他,最多也就是茶餘飯後的談資。

所有人都只在乎自己,這才是現實。

學校不接受抑鬱症是因為怕危險,企業不接受抑鬱症是因為效益低,我們不接受抑鬱症是因為難相處。

誰會真正關心抑鬱症?

只有抑鬱症患者和他們的利益相關者。

誰會歧視抑鬱症?

只有抑鬱症的受害者和潛在受害者。


對於普通人而言,明星是接觸不到的存在。換言之,無論是網民之前罵喬任梁也好、如今號召大家理解抑鬱症患者也好,這事兒都和他們沒有利益關係,更是件無成本的事情。動幾個手指就能彰顯我的正義或者發泄我的憤怒,何樂而不為呢?

而到現實中,一牽扯到自身利益一切就都不同了。學校怕抑鬱症學生有個三長兩短的自己擔責任,因此要對他們趕盡殺絕。普通人怕受抑鬱症患者影響,也會敬而遠之。

說白了就是人性中自有虛偽的一面,不過也很正常。願意犧牲個人利益幫助他人的畢竟是少數。


明星有抑鬱症,粉絲們說:唉呀好可憐竟然抑鬱了我們更愛他了氪金充更多信仰!

身邊的人有抑鬱症,人們會說:唉呀好噁心精神病神經病一定是自己作的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

人們同情明星的抑鬱症,是因為光環效應的緣故。

人們歧視身邊人的抑鬱症,是因為對抑鬱不了解,以及長期以來對精神疾病的污名化。


謝邀。

喬在工作上同樣受到了歧視。

而大家之所以覺得大眾都在同情他——因為這是他用生命換來的。

他已經不止一次在微博上透露過抑鬱症相關的信息,可那時有多少人去理解他?

在活著的時候得不到理解,卻在死後才得到包容。
——我們還活著的抑鬱症患者之所以感到羨慕,除了因為他可以解脫了以外,還有一部分原因是他終於得到了大眾的理解。


都有歧視,沒有差別,有差別的是你的心。


居然被邀了什麼情況╭(°A°`)╮

如果喬任梁是你生活中的人,你也會歧視,就像當初他的導演同事們一樣。
如果我往你身邊放一個整天情緒低落反應遲鈍沒精打采又耽誤工作的人,你不打我才怪╮(╯▽╰)╭
人死了以後,公開場合幾句場面話說起來多麼輕巧,倒是那位導演實誠,從頭到尾都是正常人面對生活中抑鬱症患者的態度,難得難得。

其實我們最不想給身邊的人添麻煩了,除了病得實在綳不住時,多數還是努力裝成一個正常人,學習工作甚至逗逼。
然並卵,撐到撐不住,還是會給人帶來麻煩。
就像喬任梁想要努力工作,但總是遲到,讓全劇組的人等他。對於導演來說,這就妥妥的一害群之馬啊。
活該被罵,呸!


至於摯友不了解這件事情,其實很正常,大學四年的室友,沒有一個人知道我抑鬱症。
這個倒不是怕室友歧視,至少我的室友肯定不會因為這種事情歧視別人。
但是,解釋起來還是會很麻煩吧……
長期吃藥的時候我會做好鋪墊,並且告訴她們我吃的是助眠的葯。
是不是連吃藥帶嗜睡逃課每天裹在帘子里不理人都有解釋了( ????? )
就這樣,畢業之後不久,一個室友突然跟我說,她覺得我是個脾氣特別好的姑娘。

但如果我以自己真實的面目示人呢?
高中的時候,拉著張臭臉獨來獨往,只跟前後左右的人說過話,一年下來班裡的人認識不到一半。
感謝網路的力量,那時候我大概是全校最受人討厭的女生。

無論是普通人還是公眾偶像,成為了抑鬱症患者,要麼暴露本性在眾人的厭惡中勉強度日,要麼隱藏本性在偽裝中苟延殘喘。
區別在於,明星死後,所有的公眾平台都是他的追悼現場,而人們都喜歡在追悼會上,表現自己的善良。

說起來喬任梁死後我才聽說這個人,微博好多人刷他的聲音好聽,我就去聽了一首殘酷月光,感覺……挺……民謠的→_→


謝邀。因為高智商的人容易得抑鬱,而低智商的人理解不了。這是玩笑話。但也有幾分道理。

抑鬱症了解的人並不多,一般人很難理解從另外一個極度悲觀的角度去解讀這個世界。簡而言之,他們會覺得,就那麼屁大點事,至於那樣嗎?

對於公眾人物的同情,是因為大家對公眾人物更有同理心,甚至很多公眾人物其實是大眾自己某一部分的投影。

寬於律己,嚴於待人,是大多數人的通病而已。


瀉藥

我們先看你所舉的例子,即「大學對抑鬱症學生勸退」

其實這種事發生的原因很簡單:如果抑鬱症學生在校期間自殺身亡,學校是要賠一大筆錢的。


可如果要保證學生不自殺,就得額外做很多監管工作,投入的錢未必比賠的錢少,還不一定能阻止學生自殺。

說白了,這就叫「燙手山芋」

大凡歧視,多半都是因為利益受損引發的,艾滋如是,人種如是,抑鬱症亦如是。

但明星不一樣,你再怎麼自殺身亡,對學校也好,粉絲也好,都不會有實質性的利益損失。

這種情況下,何妨寬容一些呢?


謝邀,首先:國內目前的公眾認知里確實是歧視心理疾病患者的,一個最通俗的貶義詞叫做「神經病」。那些看不起歧視心理疾病患者的人絲毫沒有意識到包括TA自己在內的大多數人隨時都有患上心理疾病的危險,甚至很多人常年處於心理不正常的狀態。而在發達國家,心理醫師、心理診所的數量遠遠大於我們國家,人們對於心理疾病的認識和治療需求基本上也就和生理疾病一樣看待。

其次:名人明星們有一些短板似乎都更容易被人釋懷。這並不是說公眾們在他們的問題上更高尚,而是公眾們意識里極其熱衷於排序遊戲的結果。認為強者恆強,不管是喜歡名人還是討厭他們,潛意識裡都會覺得這些人高人一等,這些高人們犯點毛病,他們就會覺得「名人也有今天」「你也不過如此」「這方面我強過了名人的意識,然後獲得一種自我認同類似的滿足感。

當然粉絲們除外,他們會一如既往的支持自己心愛的人物,無論是優點還是缺陷,這類似於父母對兒女、配偶互相間的私情性的包容。他們潛意識裡把自己與關注的人物情感利益代入並綁定在一起了。


謝邀。

記得有位大師說過,我們國家的人普遍對人比較殘忍,所以,先賢教化以「仁」。而西方人普遍比較自私,所以先賢教化以「博愛」。

事實上,這個社會並非「對明星抑鬱症患者同情,對普通人抑鬱症患者歧視」,而是對明星和普通人一樣歧視。

而且不僅僅歧視抑鬱症患者,還歧視自殺而死的人們。

只是,發在微博上的時候,很多人即使心裡再怎麼歧視,嘴上也會說沉痛悼念,同情惋惜。

有一年有個女歌手,在朋友家跳樓了。當時大家在社交網路上的評論都是各種惋惜。

然而,私下裡聊天的場合,有人憤憤不平地說:
我最煩這樣不懂事的,活著對社會沒有貢獻,死了還給人添堵!你在朋友家跳樓,你朋友的房子不得貶值啊?

還有一件事。

多年前我剛參加工作不久,在一個飯局裡面接觸到某兄弟單位的領導,喝酒喝high了,大聲笑談其同事家的孩子自殺了的事情,並斥之為不孝。

我當時的感受就是:骨頭縫都在冒涼氣。

寒意從他們的言論里湧進我心裡,讓我覺得特別特別為那個自殺的孩子和他的父母難過。

一條性命啊,就那麼輕描淡寫。

成了別人酒桌上的談資。

即使死亡,也逃不過那些蛆。

那麼為什麼不好好活著呢?

你死了,為你傷心的只有那些真正愛你的人,尤其是你的親人。

抱歉跑題了。

總的來說,有很多人就是很殘忍的。

他們對朋友也好,對明星也好,對普通人也好,都不能感同身受,只會站著說話不腰疼。

只會拿別人的痛苦,做自己嚼舌根的素材。

見識過一些這樣的事情以後,我就學會了一件事:堅決不對任何人訴苦。

咦,好像又跑題了……

算了,就這樣吧。

題主,這個社會是很複雜的。

有些人非常熱情善良,有些人非常冷漠殘忍。

而能遇到哪些人,取決於我們自己的業力和願力。

當然你也可以理解為取決於運氣。而每當善業成熟會讓我們出門就撿錢,惡業成熟會讓我們喝涼水都塞牙。

永遠不要指望別人的善意,但是永遠不要吝惜自己的善意。

能讓這個世界美好一點,是一點。


同情和歧視都不是抑鬱症患者所需要的!就心理諮詢而言,患者需要的是共情和平等!
同情,尼采對這個詞做了很多批判,一方面是對自我而言,尼采說「假設一個人在一段時間內進行實驗,每天到處搜尋同情別人的機會,讓他的心靈看到周圍所能看到的所有不幸,這個人最後肯定就會變成一個病態的和憂鬱的人。」另一方面對患者而言,尼采又講,「生老病死,人之常情,如果我們這些凡夫俗子,因為其他凡夫俗子的痛苦和哀怨變得心煩意亂,愁眉不展,讓我們的天空濛上一層又一層陰影,那麼,誰會因此受苦呢?當然是這些其他凡夫俗子!他們的負擔不但沒有減輕,反而加重了!」
在我個人的經驗中,沒有一個抑鬱症患者有過需要別人同情的需求。但是每一個抑鬱症患者都渴望得到共情——有一個人可以理解我的想法,感受到我內心深處的感受,並且把這份感受再傳遞給我,讓我知道,那麼我就會非常「開心」。所以不管是作為一個心理諮詢師還是一名醫生,都不應該對患者表示同情,而是能設身處地的感受病人的感受,理解的力量的無比巨大的!我喜歡周國平的一句話「說到底,誰和誰不同是這空空世界裡的天涯淪落人?」
再者關於歧視,這是人類的劣性!抑鬱症一方面有很多細微的病態的表現,有很多內在的痛苦和無法解釋的病因,但另一方面,抑鬱症患者又是那麼的正常,那麼的ok。何以歧視?只是無知的自以為是!在心理諮詢,非常注意平等、尊重,這是基本能力,也是一個人為人的素養!大醫精誠有言「凡大醫治病,必當安神定志,無欲無求,先發大慈惻隱之心,誓願普救含靈之苦。若有疾厄來求救者,不得問其貴賤貧富,長幼妍蚩,怨親善友,華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親之想。」佛家也有名言「見性是功,平等是德」 所以,能無條件與人平等,止於至善是我們每個人的追求!
最後,我們堅信,每個人都有成長的可能,每個人都有承擔責任的能力,每個人都可以解決自己內在的問題,每個人都享有自由和平等權利!


謝謝邀請(鞠躬)
很巧,大概是前幾天我們這出了一個跳樓的事情。
然後老師在上課的時候問我們知不知道,然後班上人就開始討論了,從討論變成指責。
後來班上的有一些人就開始指責怎麼心靈這麼脆弱啦怎麼這麼禁不起壓力啦等等。
其中包括講台上的那位老師,那位我最喜歡最喜歡最喜歡的老師。
那位老師對於我來說一直都像人生導師一樣,三觀正,心態好,什麼都做得非常好,有自己人生準則,嚴厲而又溫柔的老師。
而當她也開始指責那位學生的時候,她突然在我心裡變得有那麼一點點的不偉大了。
其實也是,因為傳聞說那個孩子是因為被老師罰抄了十遍跳樓的。
匪夷所思吧?罰抄十遍,是的每個人的第一反映肯定都會覺得不過就是罰抄十遍嘛,我當年讀書還抄過一千遍呢。恩我知道了,你牛,你抄過一千遍沒自殺是件特別榮耀的事,你是世界的偉人。
當時我就在班上說了這樣的話:「可能罰抄十遍對於我們來說都是一件很小的事,但是我們也不知道這是不是真的,就算它是真的,那麼為什麼罰抄十遍會逼死一個人?到底罰抄的是什麼?萬一是《新華字典》十遍呢?《紅樓夢》十遍呢?我只能說針不扎在你身上你永遠不知道有多痛。就像一瓶水對於你來說無關緊要,但是對於沙漠里的人卻如同命一樣寶貴,既然人已經走了,就不要議論了。」
人都是這樣,所有人都知道對於逝者表示尊重,同情才是對的,但是誰都抑制不住那顆惡毒的種子,去八卦,去討論,去發表自己的「高見」,似乎這樣才能表現自己的與眾不同,才是「眾人皆醉我獨醒。」
還有,我再說一遍,自殺的人千錯萬錯,輪不到除了他的直系親屬以外的人討論對錯,是對是錯,在我自殺,想要放棄自己生命的那一刻我就已經不想對任何人負責了,我都不想對自己負責了怎麼還顧及得到對父母負責。自殺就是我覺得我活不下去了,非要真的活不下去才能自殺?
不要任意去評價一個人的對錯,你可以表達自己的喜惡,可以說我不支持,我不理解,麻煩你,不要評論對錯。

謝謝你看到這裡(鞠躬)


實力決定一切。

明星擁有眾多的粉絲,事業上取得了一定的成就。距離產生美。明星得抑鬱症,吃瓜群眾是崇拜的目光,惋惜的心情,覺得這宇宙中又隕落了一顆流星。

普通人得抑鬱症,可能會異於常人,可能會擾亂社會正常秩序。人群對於異類,大多不太樂於接受和同情,更多的是排斥和歧視。這是人的社會屬性決定的。

所以,我們只能呼籲社會關愛殘障兒童,關愛艾滋病患者,關愛一切異於常人的弱勢群體。然而,我們不能出台法律、明文規定,不能歧視那些異於常人的人。

抑鬱症患者可能自殺,如果在學校自殺,學校可能會承擔法律責任,所以,學校勸退抑鬱症學生。這應該是利益相關。我們可以在道德上譴責,但不能說學校做錯了什麼。

在喬任梁自殺事件之前有一個爆炸性的新聞:王寶強離婚。在粉絲數量上,王寶強明顯碾壓喬任梁。

然後,再看各大新聞媒體的報道。「王寶強離婚」引發了空前絕後的刷屏,而「喬任梁自殺」很快就沉沒下去了。

如果把王寶強離婚跟張國榮自殺放在一起比較呢?

那效果可能是張國榮碾壓王寶強。

其實,人們同情一個人或事,大抵是因為那個人和事值得我們去同情。反之,同情心就會大打折扣了。

————————————————————
渣男的真面目,他們到底有多渣 - 假裝很流氓的文章 - 知乎專欄
遠離那些又蠢又作的渣女,你的人生至少成功了一半 - 假裝很流氓的文章 - 知乎專欄
約炮的深層次原因是什麼? - 假裝很流氓的回答
.

我喜歡寫東西,

可能寫的不好,

但謝謝你願意看下去。


瀉藥。

最近某個公眾人物自殺確實是激起了輿論對抑鬱症患者這個群體的再一次關注。然並卵,絕大多數吃瓜群眾依然是會快速忘記然後被下一波新聞淹沒,抑鬱症患者這個群體依然沒有變化,也不會受到更多關注。

沒有覺得他受到很多同情,吃瓜群眾依然是吃瓜群眾,同情關係他的多是抑鬱症患者,因為有切身感受。可以看一下關於他自殺的問題下的回答,有同情心理的大多數都是抑鬱症患者,一半都匿名。很多吃瓜群眾更樂於挖掘他是否是「SM致死」這個原因,不信可以搜索一下看有多少評論關於「SM致死」這個關鍵字。

對抑鬱症的所謂「歧視」其實不成立。在某公眾人物自殺之前就出現了很多勸退抑鬱症學生的行為,學校怕學生自殺承擔責任就出現了很多這種現象。社會很現實,學校領導們關心的不是學生身心健康是招生率就業率,自殺可以死在家裡,死在學校就不行,這就是他們的想法。也是非常務實正常的想法,情有可原,但是不合理,就跟企業不允許女職員懷孕,強制加班簽署加班死企業無責協議書一樣都是一些扯淡但又無可奈何的行為。這個問題目前沒有法律途徑解決,雙方只能互相扯皮,耽誤的還是學生的學業,從哪個方面看都是對學生不利。所以治療抑鬱症完全在自己,沒有第二個人可以幫助自己。


說實話,老師說某同學抑鬱症殺了人,oh,謝謝,同學說抑鬱症好渴怕吖,說這句話的是我曾經的好朋友。
就像在知乎上,讓所有人都以為大家已經理解並一視同仁了長得丑的外貌不好的,殘疾人,抑鬱症,精神疾病患者,人人都說外在美不重要,愛情不是器官對器官的反應 而是兩個靈魂的撞擊。身體殘疾人堅,好好活下去,不要死,我們都支持你,原來知乎上的還有網上的熱心網友都不出門的,那些出門的從來都沒上過網^0^


鎖定在兩個因素上,我認為可以幫助我們很好的理解這個現象。


因素一:人都是有同情心的,但人性是自利的。

①對身邊的抑鬱症患者體現出漠視,並不是不同情。同情心的本質,是一種「感受上的同一性」,如果在談及身邊的抑鬱症患者時,不論關係的親疏遠近,心中覺得「不忍,不舒服」,就是同情心的體現。但是有了同情心並不表示就會體現出主動關心行為,因為還有另外一個本能,即「害怕被影響,害怕被麻煩」這個本能也會被激活。如果「對別人的不幸產生同情」與「渴望與不好的東西保持距離」這兩個本能同時被激活且處於對抗之中,外在體現的行為,就是漠視。漠視的本身,是在表達一種「逃避,迴避」,通過不提及,使自己的內心免於衝突。

②對八竿子打不著的明星的抑鬱表達同情,既是同情,也是一種自利行為。因為離得實在太遠,所以不用擔心自己的生活受影響,所以可以毫無阻礙地表達同情;因為動動手喊喊口號,就能樹立一種「我很有同情心,很關心他人」的外在形象,何樂而不為呢。

因素二:直觀經驗會引導出對他人很刻薄的心理評判。

①經歷了成長過程中的各種教化,我們意識中會有一個模糊而強大的觀念,即「人是各種社會關係的聚合體,因此,個人的生活、生命狀態,必然影響到與自己親密相關的一圈人,也因此,輕視自己的生命,是一種極度自私且不負責任的行為」。這是一種社會化的本能,會轉化為強烈的直覺經驗,在我們面對各種艱難困苦的時候,幫助我們度過難關。

②抑鬱症患者的人生,是不快樂的,甚至是痛苦的。由於情緒調節功能的紊亂,對高興的事情沒共鳴,對平常的狀態卻覺得憂鬱乃至痛苦,在這種弭久持續的折磨之下,他們會做出「他們自己認為對自己最好的抉擇」,這種選擇,也許是積極勇敢的,也許是能過且過的,也許是悍然終結的,不論是什麼選擇,都有他充分的理由。人們如果不了解這種痛苦,也就不會理解每一個抉擇背後隱藏的取與舍。

③尋常人,在一套功能正常的情緒調節系統下,有喜怒哀樂,有愛恨情仇,感慨著生活的美好,讚美著生命的高貴,這本是很稀鬆平常的事情。可我們要知道的是,有很多事情,很多因素,會擊穿這套系統,會造就出完全不同的生命體驗,在某個場合、某個節點,引導出許多不合常規的決策。遇到這種事情,如果我們不能去體察背後的整條邏輯線,而是去套用我們對「各項正常的自己」的「自我要求」,對身邊正常人的「合理期許」,就會推導出很刻薄的心理評判。


有一種排斥,那不叫歧視,而叫恐懼。
同樣是排斥,有些時候是因為歧視,比如性別歧視、地域歧視;有些時候是因為恐懼,比如恐懼危險分子、恐懼某類族群,人們往往錯把恐懼當歧視,然後對這種人類本能的防衛心理大加鞭撻。
人類既是感性的,也是理性的,人們會因為感動而同情病患,又會因為理性而遠離病患,這就是我們最本能的「避險」心理。
對於抑鬱病人,感性上講,我們是同情他們的,因為他們時刻都在承受抑鬱情緒的折磨,但如果讓我們近距離和抑鬱病人生活、工作、學習,我們是不願意的,因為這會加大我們的生活風險
抑鬱症是一種很嚴重的精神性疾病,有相當比例的抑鬱病人最終都選擇了自殺來做了結,這幾年,演藝圈已經有好幾位演員都是因為抑鬱症自殺,人們對他們表示同情,為他們感到惋惜。
但是,如果我們身邊有抑鬱病人,大多數人是會敬而遠之的,抑鬱病人的致病原因有很多種,有的是因為工作原因致郁的,我們銀行就有人得過抑鬱症,然後病退了;有的人是因為失戀失親,精神上難以接受,導致長期處於抑鬱狀態;有的人是因為完美主義傾向,造成自己有強烈的強迫症,整個人的精神一直處於自我糾結狀態中。
因為工作原因致郁和因為失戀失親原因致郁,還是有比較好的治癒方法的,因為我們能找到癥結所在,只要解開這個結,那麼抑鬱病人的病情會逐漸好轉,然後慢慢恢復到正常狀態。
最難治癒的就是第三種,有完美主義傾向,造成自己有強烈的強迫症的,這種情境下的抑鬱症,病人會一直生活在痛苦中,整個生活就是一種擰巴的糾結,越理越亂,並且不斷自我否定,在這種狀況下,必須讓自己一直處於忙碌的狀態才能有所緩解,稍微清閑下來,大腦里又會胡思亂想,積聚到一定程度,人就會崩潰,選擇採用極端方式來終結這一切痛苦。
抑鬱病人的情緒,雖然會長時期處於低落狀態,但有時也會有劇烈波動,比如突然間就變得很活躍,這時你千萬不要以為對方已經治癒了,其實這就是一枚硬幣的另一面,情緒在低谷持續久了,自然就會有強烈反彈,而正常人的情緒是會一直保持在一個穩定水平的。
由於抑鬱病人一直處於自我糾結和自我否定中,因此內心會變得格外敏感,而且會更加在意外界對自己的看法,一件小事,在正常人看來可能不算什麼,但在抑鬱病人眼裡那就是受到了傷害,會引起抑鬱病人較大的情緒波動,而這一切,正常人是無法察覺的,那麼這對於抑鬱病人的身邊人,就是生活風險。
由於內心非常敏感,所以抑鬱病人接受外界刺激的閾值就會很低,一般人如果確認不了這個閾值,無意間冒犯了抑鬱病人,其結果就很難預料。
抑鬱病人對身邊人造成的生活風險在於不可測,因為不可測,所以預防起來很困難,這就促使更多人選擇排斥抑鬱病人,這種排斥不是因為歧視,而是因為恐懼。
今年三月,川師大發生了一起命案,殺人兇手和被害人同住一間宿舍,平時關係還不錯,案發前幾天也並無過結,僅僅是因為自己不想活了,但又不敢跳樓,就想到了殺死舍友,然後讓法院判自己死刑。
案發後,兇手被逮捕,精神鑒定結果為:患抑鬱症。
想想看,和你朝夕相處的室友,平時並無異樣,僅僅就是因為自己不想活了,就要把你殺死,這死的是多麼冤啊。
理性人都是趨利避害的,會盡量去規避風險給自己帶來的損失,所以大多數人選擇排斥抑鬱病人,也是可以理解的。
但排斥並不等於歧視,對待抑鬱病人,社會是需要承擔責任的,為抑鬱病人提供更好的治療條件,幫助他們恢復,也是這個社會的責任。
大部分抑鬱病人都沒有主動找過醫生治療,同時也不敢告訴周圍人,因為怕周圍人知道後會更加排斥自己,但抑鬱病人這個群體是客觀存在的,他們就在我們身旁,既然他們不會告訴周圍人自己的情況,那麼治療機構就應該主動做點事情,增加抑鬱病人的就診率,比如加大宣傳、免費治療,通過降低就診成本的方式,引導更多抑鬱病人去主動接受治療。
寫了這麼多,為什麼我會有這些認識呢?
因為,我就曾經深陷抑鬱情緒數年,當然,我陷入抑鬱情緒不是因為上述的那些原因,這個原因說出來很搞笑,我是因為寫日記變得抑鬱的。
先讓我笑三聲~~~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而且我在深陷抑鬱情緒的這幾年也沒閑著,還get了幾項新技能,比如寫作能力、外語能力、感知能力,等我完全走出來後,發現世間風景竟然如此美好!

具體經過可以看看我寫的這篇答案:
為什麼有人說寫日記的人容易抑鬱?

這道題我要來答,因為題主提的問題恰好是我的親身經歷。
寫日記容易造成抑鬱嗎?我想是的,但又不全是,因為他們是互為因果的關係,寫日記造成抑鬱,抑鬱了想去寫日記,然後繼續循環下去。
我是高三時候開始寫日記的,那時學習壓力很大,每天都處於重壓之下,而且當時又暗戀一個女孩,不知該怎麼表達,學業和感情上的煩惱一直在困擾著我,而我又沒有傾訴的渠道,於是我想到了記日記的方法。
在日記里,我把每天經歷的事情,內心的感受都以文字的方式記錄在了紙上,我是寫給自己看的日記,所以我什麼內容都寫,其中有很大一部分內容是表達對暗戀女生的傾慕,還有一部分內容是表達對應試教育毀人不倦的無奈,我幾乎每天都寫,不是我想堅持寫,而是覺得每天不寫點什麼就睡不著覺。
對,寫日記已經成為了一種習慣,想不寫都很難,因為那裡就像是你的一個避風港,當你在現實世界裡遇到什麼困擾時,那裡是你躲避的港灣,你能把在現實世界中不敢表達的,不能訴說的,都在寫日記時體現出來,久而久之,寫日記就成為了你生活中的一部分。
避風港是好,但也只能讓你避風而已,並不能讓你變得更加強大,學習的壓力還是擺在那裡,暗戀的女生還只是女神而已,這種情況下,越是不敢直面現實,自己就越封閉,越是封閉自己,就越是不敢面對現實,這是一種非良性循環。
整個高三後半學期,我幾乎就沒學習,我在幹什麼呢?我在研究古代漢語寫詩詞,因為我要為我暗戀的那個女孩寫詩,以表達我對她的傾慕。
我在日記本里寫滿了詩詞,全是為她而寫,寫了有二十幾首,那時我十七歲,她就是我的詩意年華,那些詩大多已經不記得了,我只記得其中有一首,當時我還投到了校報上。
十七歲的時候,我在日記里寫詩,那些詩表達了我對初戀的嚮往,但更多的是感情上的苦悶,因為不知如何表達。
現實世界中無法表達,那就只有在日記中進行表達,慢慢地,我的日記中所寫的內容已經不是生活中的那些小事了,而是每天的心情,每天過得開心的人是不會記日記的,因為根本想不到要去記日記,只有那些每天過得惆悵的人,才會去記日記,因為他們需要一個合適的抒發渠道。
不過,最終我還是對那個暗戀的女生表白了,但不是直接表白,我把自己寫的情書,還有那本詩集交給了她的閨蜜,讓她幫忙轉交給那個女孩。
通常,這種表達愛情的方式,是會被發好人卡的,但我的好人卡更高級一些,她給我發了一張「知己卡」。
上了大學後,我還依然保持記日記的習慣,大學的環境和理想中的落差很大,也可能是自己之前預期的太好,其實我上的那個大學在當地還是可以的,這一切其實是我自身的問題。
什麼問題呢?就是我變得越來越封閉了,不願更多與人交流,而是去跟日記本交流,我有什麼想法都寫在日記本里,彷彿那裡就是我另一個世界,我已經把我整個人浸入到了那個我所勾勒的世界中,不願意出來。
我也想過停筆不去記日記,但是我很難做到,因為那已經成為我生活的一部分,在大學的第一學期,我想我是抑鬱了。
記日記這種事情,會把你的情緒放大化,然後像標本一樣固定在那裡,然而你的標本不止這一個,只會越來越多,不會越來越少,當你的房間已經撐不下這些標本時,你也就到了崩潰的邊緣。
本來嘛,負面的情緒應該隨著時間的流逝,而煙消雲散,然而你把它們寫在了日記里,那隻會一遍遍地提醒你曾經那些不美好的過去,時常像一把尖刀扎進你的心裡。
人們大多只會對不幸的事情印象深刻,對美好的事物過眼就忘,而記日記加深了這個過程。
而且這還會造成你的超憶症,你會對過去發生的事情的每個細節都記得很清楚,會感嘆年華逝去,年復一年,卻又做著相似的事情,然後你會感到生命不過如此,僅僅是一個又一個循環,生無可戀。
多愁善感多了,會讓你對事物的敏感性要遠遠高於常人,你更能體會到一般人所不能體會到的那種心理感受,對更多的事物,你的感受是看的到未來的一切,但對將要發生的所有卻無能為力,這種無力感會一直伴隨著你,久而久之,你會逐漸抑鬱。
記日記的確讓我陷入了抑鬱的情緒,抑鬱的情緒又讓我不得不繼續記日記,因為我找不到合適的出口。
直到在大一下學期發生了一件事,才讓我逐漸擺脫了這個枷鎖。
什麼事呢?我英語掛了,補考也沒過,如果再不努力學,清考過不了畢業證都拿不上。
於是我開始努力學英語,用英語寫日記就是一個很好的方法。
用英語寫日記和用漢語寫日記的感受是完全不同的,漢語的文字太富有感情,而英語的文字充滿理性,思維方式也不一樣,我感覺進入到了一個全新的世界。
我用英語寫了兩年的日記,之後又學習了其他外語,並且用所學語言記日記,到那時,我才真正擺脫漢語寫日記給我帶來的困擾。
我不得不說,漢語的表達方式,是最富有情感的表達方式了,彷彿每一個文字都布滿了感人肺腑的情意,象形文字的特點是,一字一幅畫,一句一海洋,大海太大,我已不能承受。
或許,任何人用母語記日記,都會遇到和我相同的情況,只是漢語的力量更強而已,實際上,我在後面用外語記日記時,也遇到過相似的情況,不過那時,我已經能夠停筆不記日記了,但是對於漢語日記,讓我直接停筆,我真的做不到。
記日記這種方式,我不建議大家去堅持,生活本就應該隨遇而安的,快樂的事情也好,痛苦的事情也罷,既然已經發生了,就讓他們停留在過去,隨著時間的消逝而煙消雲散吧,我們沒必要把它們做成標本,記在日記本里,然後不斷回顧過去的這些心情。現在這麼美好,珍惜還來不及;未來那麼期待,準備還沒做好,為何要沉湎於過去呢?
我的那些日記本,已經塵封在了深處的角落,未來我都不會再看,就讓那些青春永遠記錄在過去的時光里吧,未來還有那麼多事情等著我去做,活在當下,才能靜享未來。


我真的有一頭牛。


推薦閱讀:

普查:你的mbti性格類型是什麼,你會給你的記憶力和理解力分別打幾分(10分制)?
男朋友的哪個行為讓你沒有安全感?
我總是怕男朋友和別人聊天曖昧。是我心理有問題嗎?
(抑鬱症)在更改不了目前的生活狀態下如何讓自己的抑鬱情緒不加重?
為什麼這麼害怕蛇?

TAG:心理學 | 抑鬱症 | 歧視 | 邏輯分析 | 社會契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