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式塔知覺理論是什麼?
格式塔的最基本的原則就是拒絕元素分類,要研究就只研究整體。
在知覺上,格式塔派提出了知覺原則:鄰近性、相似性、連續性、封閉性、完好圖形,總得來說,就是一些靠近的、相似的、完整的東西我們容易把他們知覺成一個整體。
跟樓上想的一樣,最核心的部分應該是把環境中的所有的刺激都看成是一個整體,而不是分開來研究。
我是最近在看環境心理學方面的書籍的是看看到了有關於格式塔知覺理論的相關內容的介紹的。不知道題主所提的格式塔知覺理論是不是想在環境心理學的範疇里得到解釋,我只能就環境心理學方面把這幾天看到的內容寫出來。。
首先,環境心理學認為,這個領域在研究手段上的一個很大的特點就是:要把環境作為一個整體來研究。系統中的元素不能分割或者單獨研究,孤立的討論其中任何一個問題都沒有意義。(就好像我們比較兩個環境的時候,比如一個是山林風光,一個是工業化的城市,你可能更喜歡其中的一種,比如是山林風光。然後我們來研究是什麼原因使前一種環境更好,這時就不能把這些環境中的元素一個個單門挑出來比較,比如用樹木和機器比等等,我們只能直接比較兩個環境整體)
這個理論就和格式塔心理學的理論很相似:整體不應該被細分,整體也不等於個體累加之和。
格式塔心理學一些很經典的圖片例證在 @thinkind 答案里看到過: 格式塔心理學可以解釋生活中的哪些現象?
還有一些例子,比如:動畫片(其實是多個單幀靜止圖片的合集),節能燈(其實是閃爍的亮光),馬賽克圖像在很遠的距離可以變得清晰
格式塔知覺理論,在我的理解,核心應該就是「簡明性原則」:
下段引用自保羅的《環境心理學》當視野範圍內有模稜兩可的對象出現時,知覺者會把它感知為與其所獲得的信息相一致的最簡單的圖形。
(上面的那些例子都可以很好說明)
人們也往往會把臨近的相似物體看成一組整體,比如看到一排樹,就認為是一排的樹,而普通人一般都得不出「一棵是棗樹」和「另一棵也是棗樹」這種腦洞大開的知覺。
很難三言兩語解釋清楚。
格式塔心理學認為,心理學有責任去打通心理世界,生理世界,物理世界。
建議題主看《格式塔心理學原理》,《行為的結構》從歷史發展的角度看,格式塔理論的提出與馮特(就是那個建立世界上第一座心理學實驗室的那個)的構造心理學的元素主義理論提出有關,因受當時化學學科的影響,馮特認為人的心理也可以像化學元素一樣分成很多種元素從而進行單獨的研究,而格式塔則認為,人的行為是一個整體,部分的綜合不等於整體,所以不能用研究化學的方法進行研究,而要整體進行.但我聽人說,格式塔的理論似乎也是受到當時物理學新提出的「場」的影響。具體可以去看《格式塔的心理學理論》,是比較權威的,我近期也打算看.
格式塔在德文中意味著「整體」,它代表了這個學派的基本主張和宗旨。格式塔心理學反對把意識分析成元素,而強調心理作為一個整體、一種組織的意義。這是和構造主義和行為主義大相徑庭的。格式塔心理學認為,整體不能還原為各個部分、各個元素的總和;部分相加不等於整體;整體先於部分而存在,並且制約著部分的性質和意義。
格式塔理論基本公式認為,整體的行為不是由其個體的元素決定的,相反,部分過程本身倒是由整體的固有性質決定的。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