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怕打擾別人而不主動聯繫的心理正常嗎?

幾乎從來不主動聯繫別人;熟悉的人也只是偶爾聯繫下。
熟人因為知道你的個性也就不計較;陌生人,會覺得你很高傲·······


「因為怕打擾,幾乎從來不主動聯繫別人,熟悉的人也只是偶爾聯繫下。」

題主也許在擔心對方是否想和你聊天,

害怕主動聯繫以後根本得不到回復,

或者會想:對方如果想理我的話,應該會主動聯繫我的吧。

慢慢的,想要主動say hi的念頭都變成「算了,以後再說吧。」

與題主的想法相似的是,有人會在社交軟體上寫:「也許你主動點兒,我們就有故事了。」

那麼,不敢主動聯繫別人的背後可能是什麼心理呢?

不敢主動聯繫別人的背後是什麼?

美國心理學家Mark Tyrrell 認為不敢主動聯繫別人屬於人際互動問題中的一種,可歸結為「不敢開始一段對話」,而這可能與自身的自尊感有關。

自尊是一個人對於自我的概括性評價,以及我們對於自己價值的判斷。一個自尊感良好的人是敢於表達看法、尋求與他人聯結的,就算自己的觀點不被認同、不好笑、或者主動找人聊天時沒有得到回復,他們的自尊感也不至於崩潰,不會感到無地自容的羞愧。

低自尊者(low self esteem)對於自我有偏低的評價。他們很怕給別人添麻煩、惹人煩。覺得自己的需要、看法可能對別人來說根本不重要,他們更需要別人主動聯繫自己,可能只有這樣他們才能確定對方需要自己,或者說是對方不討厭自己

低自尊者也總是在避免挑戰,他們會竭力地迴避一切有挑戰性的、可能造成失敗的情境。也許正在看文章的自尊感良好的讀者們無法體會,但對於低自尊者而言,要主動發信息給別人還不如讓他們去蹦極,無論蹦極再害怕,反正一閉眼就下去了,但發了一句「Hi,在幹嘛啊」 之後別人沒回復的那幾秒或幾分鐘,真的就像在等待宣判一樣。

心中無限怒吼著:「啊啊啊完了Ta沒回我信息,Ta一定覺得我很煩,哎,我不該發信息的,又招人討厭了。」

所以低自尊者為了避免這種等待被宣判的煎熬,為了避免想像中的失敗,所以連嘗試都不敢,他們形成了一種和別人很特別的相處模式,「如果你來找我,我一定回復你,但我絕不會主動找你。」

但也有一些人演變成了「你來找我聊天我真的好開心,但我不敢和你多聊,因為我害怕說的再多一些你就會發現我招人煩了,就會不喜歡我了。」

這些不願意主動聯繫別人的低自尊者,很可能會被人誤會他們是冷漠的、疏離的、不好親近的,但其實這種疏離是他們不知如何是好時選擇的一種防禦。

「我假裝無情,其實是痛恨自己的深情。
我以為人生的意義在於四處遊盪流亡,其實只是掩飾至今沒有找到願意駐足的地方。」
—《坦白書》

為什麼我不敢主動聯繫他人?

缺乏穩定、安全的依戀

童年時期擁有及時、富有感情回應的依戀關係是個體自尊產生的基礎。如果父母對於孩子的身心需要不敏感,不能及時滿足甚至是忽視,可能會造成孩子的情緒受挫和創傷,「即使我表達了我的需要,也不會有回應,也不會有人滿足我。」

這種因缺乏穩定、安全依戀造成的創傷會在孩子成年後,不斷的投射到與他人的交往中。他們不敢表達自己需要別人,甚至表現的像是「自己不需要聯繫他人」一樣。

「我表現得我不喜歡任何事物,是因為我從來就沒有得到過我想要的」

負性核心信念讓低自尊一直延續

認知行為學派認為,負性的核心信念(negative core beliefs)才是低自尊得以維持下去的因素。

童年的行為模式使我們對於自我、他人、和世界形成了一個堅固的、穩定的、深深扎於內心的信念,我們稱之為「核心信念」。

低自尊者的核心信念就是「我很差」,所以低自尊者會一直退縮與迴避、對自己的懷疑和責怪,「你肯定不想理這麼差的我」,「我這樣的人,給你發信息也是招你討厭,還是別了吧。」

如何踏出改變的第一步?

1.記錄自己的負性信念

負性的信念是分為很多層次的,也許最底層的核心信念一時無法被撼動,但我們可以從比較容易淺顯的外周信念入手,把它們寫下來,並且試著客觀地審視。這些信念越具體越好,例如,「我認為我的朋友不喜歡我」,「我認為我發信息給Ta,Ta絕對不會回復我」。

2. 尋找支持性證據反駁它

低自尊者的記憶往往是偏負性的,他們只記得自己遭遇失敗、出糗、被批評的經歷。我們需要挑戰自己的負性記憶,把負面想法變成問題:「朋友們真的不喜歡我嗎?」,「Ta真的從來不回我的信息嗎?」 然後試著尋找正性的記憶,去回答這些問題,可能你會發現,你遠沒有自己想的那麼糟。

其實害怕招人煩的人很少會真的招人煩,真正招人煩的人從來不覺得自己在麻煩別人。

3. 明白改變從來不易

不用逼自己看完這篇文章,立刻就去發表白信息給自己喜歡但又不敢聯繫的人,或是逼自己去和別人大聊特聊,先明白改變從來不易,嘗試do something small. 一步一步的重建你開始敢於主動聯繫他人的信心。

不如先從和我打個招呼開始吧?

參考材料

Harter, S. 1993. Causes and Consequences ofLow Self-esteem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In Baumeister, R.F. (Ed.)Self-Esteem: The Puzzle of Low Self-regard (pp. 87-116).

Mruk, C. (1995). Self-Esteem: Research,Theory, and Practice. Springer.

Guindon, M. H. (2002). TowardAccountability in the Use of the Self‐Esteem Construct.Journal of Counseling Development, 80(2), 204-214.

Robins, R.W., Trzesniewski, K.H., Tracy,J.L., Gosling, S.D., Potter, J. (2002). Global self-esteem across thelifespan. Psychology and Aging, 17, 423-434.

有公眾號喔~

簡單心理(janelee1231)

尋求專業的心理幫助戳:簡單心理


挺正常的。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一般都是因為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給別人帶不來什麼好處的噗哈哈哈、就沒必要打擾了。

題主莫怪,我說我自己。


以前有個藍孩紙萌萌噠,喜歡每天找我聊天,每天每天晚上都找,我就天天陪他聊。
突然有幾天固定那個時間他沒有找我,第一天我還沒有發現,第二天我察覺到了心裡納悶了下也沒在意,第三天我就習慣了想著他可能有事吧沒事會找我的。
後來當他重新出現的時候我問他前幾天幹啥去了,他說:沒幹啥,忍著不找你呢,想看看是不是我不找你你就不會找我,結果真的是哎。
我當時就斯巴達了…半天不知道該說什麼…
他說沒事,我找你也一樣,你回就好了。
然後還是愉快的聊天。

但是,這件事還是給了我挺大的打擊的。我一直以為我是個開朗外向善於交際的人,直到他點明了這一點,我才知道原來我一直都是虛假熱情,只會回應不會主動。反應過來之後我也漸漸明白了為什麼有些朋友我莫名其妙的就斷了聯繫,那些朋友裡面啊,是不是也有人像他那樣試探卻不像他那樣坦白最後離我而去了呢?感覺應該不少啊,山不就我我不就山,只能注孤生。


說到這裡好像完全沒有在回答樓主的意思。整理一下吧,樓主你這樣的行為不是個例,很多人都這樣。無所謂正常或者不正常,端看你自己的選擇。你知道這樣會跟朋友疏遠,是不是還要這樣,知道這樣陌生人會覺得你高傲,是不是還要這樣。很多事都不是說你想怎麼樣就怎麼樣的,但這事真可以,愛聯繫就聯繫不愛聯繫就不聯繫,自己權衡利弊承擔得失就可以。


我的選擇是不想失去的好朋友都認真保持聯繫了,就算頻率不高。覺得失去與否都不太在意的普通朋友和陌生人,對不起我懶得想他們怎麼看我,聯繫不聯繫我都在這裡,不遠不近。

噢對了,不要拿害怕打擾別人作為不主動聯繫的借口。打擾表示很無辜。每個人都關在自己的城堡里,你還沒敲門就擔心驚擾了別人,這不是在逗我嗎?害怕沒人理你就直說,不要擔心,此處不理爺,自有理爺處嘛。

舊醬。


我不太喜歡主動去聯繫別人,也被老媽說過做人很沒人情味,但最主要的是

聯繫後要說什麼呢??

交換下近來生活?約好什麼時候見面喝個下午茶?談談過去還是未來的發展?

這些話題我都沒有很強烈的想跟人交流的想法
但如果有人想找我聊天,我還是會很溫和的回應的

對於陪伴過你的朋友,我知道他們現在生活的都很好,就已經足夠了

有時候不是怕打擾,而是有種漸行漸遠的感覺,拿起電話卻不知道想說什麼,明知道朋友不會介意但也無話想說

這是我的情況,我安於一個人上學,看書,散步的日子

題主問這是不是不正常,我覺得看題主能不能安於這種生活,如果見到別人都是三三兩兩結伴相行而你心生羨慕的話,那就多主動聯繫你的朋友吧

你怕打擾到別人,只是你的主觀認為,而對方是怎麼想的,你不知道,而一個人不可能24小時都忙的,你沒給過人了解你的機會,所以你會覺得朋友越來越難聯繫

更新於2016年1月16號
見了一個5年未見的同學好友,玩了一天,熟悉得好像那會還在上學的模樣,雖然有可能不會再見面了,但是得知她過的很好我感覺到很開心


在知乎看到的給我最貼切的解釋是:
怕麻煩別人的同時,內心深處也害怕被人打擾


想的太多了。想聯繫就聯繫,不想聯繫就不聯繫。不過朋友間還是需要偶爾聯繫聯繫的:)


偶然看到這個題目,不知道題主描述的是不是自己的社交心理狀態。

如果是,作為我個人角度以及大多數陌生人來說,都不會覺得這是病態,而只是會覺得這些人很獨立,不願意麻煩別人或不喜歡刻意聯繫套近乎,不太願意和人交心。很多保持獨立的女生,反而會讓人覺得與眾不同,給人一種神秘感,很想接近。

至於對熟人而言,可能相對來說反而會是一種無形的「傷害」。你可以想想,人的交往是相互的,如果一個人長期對你好,主動聯繫你和你交心,而你只是儘可能禮貌性地回復他或不給予他以同等的反饋,久了,他會覺得你沒把他當作朋友,必然會造成距離感,熟人就慢慢變得不熟了。

其實,熟人為什麼要害怕打擾呢?熟人就是需要你來我往,相互溝通,增進感情。你所說的打擾,一般只要把握好度,不是那種一直聯繫熟人,就是叫他們幫忙幹活,這就是真正的打擾了。

試著走開這個心理困境,可能我們只是認為,自己在別人心裡的位置不那麼重要,所以才會有打擾的感覺。所以,遇到真正對你好的朋友,值得交往的朋友。你需要學會珍惜它,經營它,而不是被動地冷落它。談戀愛也如此。

所以,還是希望題主能夠試著克服這種打擾的心態,珍惜身邊的朋友。至於陌生人,不主動聯繫,保持距離,本身就是很好的自我保護方法。這世界很殘酷,不打擾才是我真正的溫柔。至於他們的偏見看法,實在是無足輕重,who cares?


我也是這種人,輕度社交恐懼症。

也不是怕打擾別人,而是感覺自己明明不想交際非要裝出一副很交際花的樣子挺假的。


和答主心態一樣,別說同學朋友了,連新認識的美女我都懶得寒暄,可能是太懶了,現在越來越注重自身的提高,閑聊很多時候很浪費時間,也沒什麼意義。不過基本的社會關係還是得維持,懶得閑聊就在他們朋友圈多點幾個贊。


被人告白覺得都是玩笑,被人喜愛覺得愛不持久,跟剛認識的朋友多說幾句怕別人嫌我煩,跟喜歡的人面前覺得自己不好看,基本上除了打牌時喜歡亂叫地主以外,都活的剋制嚴謹小心翼翼,敏感多心,也該孤獨。


我是一個有點自卑的人。
像題主一樣,總是怕打擾到別人,不主動聯繫別人。甚至於包括我的親戚,比如我獨自一人來北京工作,實際上我的姑父和我爸的一個好朋友都在這裡,我卻不大好意思去聯繫他們,總覺得會佔他們的便宜麻煩他們。
在平常的社交中,我經常會感到自卑,總覺得別人不喜歡我,我長得比較丑。
後來我遇到了我的前女友,她是個善良美麗的妹子,而且那時她是真的愛我,她會安慰我,再她的安慰下,我感覺自己不再自卑了,因為我不需要在乎別人的眼光,只要有她欣賞我就夠了。
但是我們還是分手了,我變得更加自卑了,我一個星期都沒說過幾句話,一個人躺在床上睡覺、發獃。

但是,這的確是不正常的。

後來終於忍不住和我大學一直欣賞的一個女同學打了個電話。她在電話里說,你沒事跟我打什麼電話啊。雖然話的意思是不想打電話,但是她的語氣確是有點高興的,對我的電話並不反感。

然後我開始明白,其實是我們想的太多,很多情況下,他們並不會感覺到被打擾。
有或者說我們太敏感,偶爾一次別人的拒絕就讓我們放棄了整個世界。

加油吧。拿起電話,張開嘴巴。


一切都想師出有名,苦咽而下的醉翁之意。


我也是這種人。周末就去爬山了。


有個喜歡的作者發微博說,她得到了採訪迷戀了很久的作家的機會,幸福開心過後卻找借口推掉了。有一種心理狀態叫做迴避型依戀,有多喜歡一個人,就有多想逃避和對方接觸,在他們心裡只是遠遠地看著就很好很滿足了。

我好像就是這樣的性格唉,高中畢業兩年後鼓起勇氣給很久不聯繫的同學發信息,猶豫了很久才問對方「那個最近剛上映的電影,改天一起去看吧。」

然而真正的結果是,我買了票訂好座位,卻莫名其妙地在約會的前一天晚上輾轉反側,臨時找借口說自己突然有事去不了了。或許別人看起來有些神經兮兮的舉動,只有我們才明白身在其中的心境。那就是,距離大概是我能予你唯一的親密與敬重。也許自然大方地和你說說笑笑更加符合所有人心目中「親密」的定義和概念,但是對我來說,在熙熙攘攘的熱鬧場面里躲在酒杯後面微笑地看著你就已經足夠了。


作為一個輕度社交恐懼的人,與題主共勉。
一般和朋友聊天沒有這種情況,但一旦涉及需要人幫忙,或者需要和領導溝通工作,會不自覺地害怕給人添麻煩,擔心打斷同事工作。
分析就是我目前太在意自己的感覺了,因為小時候有過一些痛苦的經歷,以至於對自己沒有自信,在面對對自己有所影響的人時,害怕對方做出不利於自己的評價。導致的後果就是溝通不暢,領導不知道我做到什麼程度,也不知道我遇到了哪些困難,長此以往,進步緩慢。
怎麼解決呢?面對問題。一方面通過各種方法去回顧經歷,有針對性地解決小時候受到的心理創傷;另一方面以目標為導向,放開自己,做事為重。


假如你足夠自信與開朗,你會覺得主動聯繫別人的時候別人也在等待被聯繫,假如你足夠自卑與自閉,你會覺得用力呼吸一下都會浪費了別人的空氣。重要的是你想要做個怎樣的人。


正常,因為我以前也像你那樣,可是漸漸發現,自己有心事的時候就只有一兩個朋友可以傾訴,可是為什麼要等到我每次不開心的時候才找她們呢?為什麼不能開心與不開心時候都分享給三五知己呢?不想都是滿滿的負能量才想起朋友。
所以呢,從今年開始,我變得主動,因為不是每個人都知道你在想她/他,也有很多人願意與你分享生活點滴,等到你可以邁出步子,跟別人主動說話的時候,你會發現,一天不找人聊下天,才是鬱悶呢.


也許更多的是因為害怕失望。


初二以前學習成績一直很好,還是班長,經常參加各種露臉的活動,和男生女生優生差生都能玩到一塊去,人緣特別好,但是初三的時候開始中二病發作,覺得這樣一點都不酷,開始逃課,和一些比較混的同學去網吧,KTV。中考的時候自然沒考好,家裡拿錢去了一個市重點。

新的環境里,沒有熟悉的一切,作為一個女生,學習不好,外表普通,心裡還有著以前積累出來的莫名其妙的驕傲,其實挺沒存在感的。可能就是從覺得自己肯定不凡到漸漸明白自己不過如此的轉變吧,對我來說這個轉變過程持續了好幾年,始終不肯承認,於是就用很多能夠獲得即時滿足的方式麻痹自己,比如看小說,玩遊戲,然而回到現實中,離以前那個受歡迎的自己越來越遠,現在想想不是不自卑的吧。不願意回去看以前的老師,不怎麼聯繫同學,每當沉浸快意恩仇的小說里,也特別不喜歡別人的打擾。時間久了也就習慣了,人都有一種惰性,即使不喜歡,也會因為習慣了或者不想太麻煩了而不願意努力去改變現狀。所以能夠習慣一種不那麼好的生活,就可以一路過著越來越不如意的生活,這是忍受。

這一路上因為我不可名狀的自矜和說不出口的自卑,丟了很多曾經親密無間的朋友,朋友漸行漸遠有很多種原因,但在我這裡,我想自己要負很大一部分責任,不主動,別人聯絡也只是想著怎麼才能快點結束對話。有時候明知道該做些什麼了,再不做就晚了,卻能一直麻木拖延著,到事情真如自己所想那一刻。

不是不珍惜感情,也由衷的希望朋友們都能過得好,不主動聯繫,是怕你們問起,過的並不如意的我自己。


一直信奉君子之交淡如水,平時不會主動聯繫誰,但有需要幫忙的事情大多會第一時間聯繫好朋友,並且談話內容直奔主題。感謝物以類聚這個定理,有幸交到一群和我一個德行的朋友。因為他們,我覺得這種性格沒什麼不正常的。另外,平時多點兒微笑,碰到不大熟悉的人也主動打個招呼,就算平時不主動聯繫,他們也應該不會覺得你高傲。


推薦閱讀:

怎麼克服「害怕失去」這種心理?
情商高的人都怎樣發脾氣?
普通人應該如何學會處理自己的焦慮情緒?
為什麼人有時候會突然很難過?
父母把不良情緒發泄在孩子身上,這合理嗎?

TAG:人際交往 | 心理調節 | 情緒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