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商高有哪些體現?情商到底有多重要?

相關問題:你見過的情商最高的行為是什麼?


朋友開了一家飯店,他人緣很好,平時不怎麼去飯店,只有他朋友給他打電話讓他去他才會去。

有一次他有個朋友給他打電話讓他去包間聊天,我朋友就去了。
他那位朋友只說了包間的位置而沒說包間號,他走進了一間包間,剛把門打開發現走錯了,裡面客人已經結賬走了,一個十來歲的服務員正在吃客人剩下的飯菜,我朋友剛要扭頭走,那服務員看見老闆進來後愣住了。我朋友說:來給我拿雙筷子,別人又沒咬,乾乾淨淨的倒了浪費,然後他倆就在包間里吃起來了。

我覺得這個朋友的情商就挺高的。

那位服務員至今還在朋友店裡上班,很賣力。年紀輕輕已經是服務員領班了。

下面是對評論區的問題的解釋:

這個回答是發生在身邊的事。
解釋一下評論區的幾個問題:我說的十來歲,指的是十歲到二十歲之間,但飯店又不能僱傭童工,所以是十八到二十歲之間;服務員是男的,不是女的。


各種談故事的,雖然很能打動人,可惜並沒有全面把握和準確理解情商的本質。

很多人覺得情商高就是會好好說話、善解人意、左右逢源、八面玲瓏……

反之,像我開頭那句話,則是典型的情商低,不懂得好好說話嘛。

很多人都說情商比智商重要,這點我也贊同,但我並不認同他們眼中的「情商」。

大多數人理解的「情商」是這樣的:

緊接著提升情商的方法是這樣子的:

也有人眼中的情商的是:

  • 拉關係,拍馬屁;
  • 喜怒不形於色、臉皮厚心又黑;
  • 忍氣吞聲。

但以上這些都只是部分而已,並不是情商的全部含義,不夠完整和準確

所謂情商,其實就是對於情緒的理解與掌控。

既然是情緒,肯定是人的情緒,既包含自己,也包含別人。

我們分解一下:

1.自己的情緒;2.別人的情緒;3.了解與洞察;4.管理與應對。

排列組合一下,就成了:

  1. 了解自己的情緒;(自我意識)
  2. 掌控和管理自己的情緒(自我管理);
  3. 了解別人的情緒(同理心、換位思考);
  4. 管理和應對別人的情緒。(安慰、共情、感染、鼓舞、召喚)

再加上一個自我管理的升華版本——自我激勵:包含了自製、熱忱、堅持,以及自我驅動、自我鞭策的能力。

好了,這就有五個方面了:

  1. 了解自我,能夠察覺某種情緒的出現,觀察和審視自己的內心體驗,監視情緒時時刻刻的變化。它是情感智商的核心;
  2. 自我管理,調控自己的情緒,使之適時適度地表現出來,妥善應對負面情緒,並升華轉化為積極正向的情緒;(生氣了轉念間能抑制住怒氣,不衝動、魯莽行事等等)
  3. 自我激勵,能夠依據活動的某種目標,調動、指揮情緒的能力;(其實是2的升華:自製、堅持、自我激勵)
  4. 識別他人的情緒,能夠通過細微的社會信號、敏感地感受到他人的需求與慾望;(有同理心,能換位思考)
  5. 處理人際關係,調控與他人的情緒反應的技巧。(安慰、共情、感染、鼓舞、號召等)

圍繞這個分析我們來看看,情商高低各自有什麼樣的表現。

典型的低情商的表現包括:

  1. 自我意識差
  2. 沒有自信
  3. 無確定的目標,也不打算付諸實踐,嚴重依賴他人
  4. 說話和做事時從不考慮別人的感受,經常大發脾氣
  5. 處理人際關係能力差,應對焦慮能力差
  6. 生活無序,愛抱怨。總喜歡為自己的失敗找借口,推卸責任
  7. 做事怕困難,膽量小。
  8. 心理承受能力差,受不了一點打擊,經常流淚,對生活感到悲觀絕望。

與之相對的,高情商的表現:

  1. 自動自發、自我激勵
  2. 目標遠大、持之以恆
  3. 情緒控制、成熟穩重
  4. 認識自我,不過分自戀與自卑
  5. 人際技巧,成熟的人際意識和交往技巧
  6. 自信而不自滿。
  7. 認真待每一件事情。

情商當然很重要啊,甚至比智商還重要,但絕不僅僅是逢迎討好和溜須拍馬。

  • 你自身實力不行,怎麼討好也沒用;
  • 你不能給別人提供價值,溜須拍馬也未必管用啊,人和人交往本就是基於價值交換,這是亘古不變的真理呀。

實際上,很多成功人士反而是看起來「情商」不高的。

  • 一意孤行,偏執;
  • 缺乏同情心,鐵石心腸;
  • 沒有耐心,尤其是對於低效率缺乏忍耐性。
  • ……

可是,在另一些方面,他們的「情商」又很高:

  • 極度自律;
  • 對成功與高標準的執著,玩命工作,自我激勵;
  • 堅毅,抗挫折性特彆強,很善於調整自己的情緒

當然,我不是說成功的人都是一意孤行、偏執,鐵石心腸或是缺乏同情心,

但的確,單從事業發展的角度來看,其實最根本的真的不是你的品行高尚或是讓別人舒服,而是你能否給別人帶來價值,解決別人的問題或者滿足他人的需求,尤其是給你付錢的那個人,不管是上司還是客戶。

有時候,你看別人情商低,可能他確實情商低,但也有時候,你以為別人情商低,其實那很可能只是因為別人根本就不在乎你。

如果你比較喜歡這種偏乾貨而不是發泄情緒或抖機靈的文章,歡迎關注我公眾號:思維燈泡

聚焦於個體學習、成長與職業發展,偶有心理、情感和雜談。


來說個雞湯吧。

1846年,28歲匈牙利醫師伊格納茲·塞麥爾維斯開始在維也納大學產科當助理,他立刻就得面對日以繼夜的醫療任務,幾乎無法脫身。當時橫掃歐洲產科病房的疾病是產褥熱。在塞麥爾維斯任職的醫院,每六位剛生產完的婦女就會有一位死於產褥熱。當醫師解剖她們的遺體時,都會發現她們身上滿是惡臭的白膿及不尋常的大量腐肉。塞麥爾維斯幾乎天天目睹產褥熱對產婦的危害,腦子裡已裝不下任何其他東西。他決心把全部時間用在找出產褥熱謎樣的根源。

當時,醫學界普遍認為產褥熱來自空氣散播的物質,從肺部吸入人體,因而造成產褥熱。但塞麥爾維斯認為那根本說不通,不同季節、氣候條件及空氣似乎不會影響產褥熱的疫情變化。他和一些同僚歸納後發現,由醫師接生的產婦罹患產褥熱的比例,遠遠高出由產婆接生的產婦。沒人能解釋造成這項差異的成因,也很少人為此事思索。

塞麥爾維斯為這個問題傷神不已,他鑽研相關文獻,最後得出的驚人結論是:產褥熱是醫師以手直接碰觸病人所造成的,這在當時是十分驚世駭俗的主張。他在進行這項推論時,發生了一件能徹底證明他想法很正確的事件:產科里有位地位崇高的醫師,在解剖產褥熱患者遺體時,不慎被刀子刺傷手指,幾天後就因為嚴重的感染而死亡。解剖他的遺體,發現了跟產褥熱死者相同的白膿和腐肉。

塞麥爾維斯認為真相已經大白,醫師的手在解剖室受到感染了,當他們再去檢查婦女、接生寶寶時,產褥熱便透過產婦身上的各種傷口造成血液感染。殘酷的事實是,醫師們親手傳染給產婦產褥熱。如果這就是成因,解決之道也很簡單:醫師們在接觸病患之前要洗凈雙手並且徹底消毒,當時沒有任何醫院這麼做。他在自己的病房執行這個步驟後,死亡率立即下降一半。

塞麥爾維斯眼看即將有重大的醫學發現:破解細菌與傳染病之間的關係,前途似乎一片大好。但有一個問題。產科主任約翰·克萊因是個保守派,他要求手下醫師恪守前人所建立的正統作法,他認為塞麥爾維斯從菜鳥醫師變成激進分子,一心想推翻正統醫學,藉此揚名立萬。

塞麥爾維斯不斷跟他爭辯產褥熱的話題,當這位年輕醫師終於發布了自己的推論,克萊因簡直憤怒到了極點。這個的推論等於在責難醫師們,其中當然也包括克萊因,等於是他們不斷在謀殺病人,這罪名未免太沉重。(克萊因主張塞麥爾維斯病房的低死亡率,要歸功於安裝了新的通風設備。)到了1849年,塞麥爾維斯擔任助理醫師的契約到期,克萊因拒絕續聘他,基本上就是要讓年輕的塞麥爾維斯滾出這個行當。

然而,塞麥爾維斯後來在醫學院得到幾位重要盟友,特別是年輕一輩。他們催促他進行對照實驗來驗證主張,把研究結果記錄下來,最好把這個理論傳遍歐洲。但塞麥爾維斯放不下他與克萊因的鬥爭,怒火一天高漲過一天。他覺得克萊因簡直愚不可及,堅信這個還未經驗證的產褥熱成因是謬論,克萊因對真相如此盲目排斥,令塞麥爾維斯相當氣憤。這種人怎麼還能在醫院坐攬大權?真相明明已經昭然若揭了,為何塞麥爾維斯還得投資大把時間做實驗、或寫書?他決定開課講述這個主題,如此還能同時順道表達他對醫學界許多老古板的不屑。

歐洲各地有不少醫師前來參加塞麥爾維斯的講座,有些仍然對他的主張存疑,但願意支持他的人增加了。他在大學的盟友敦促他要打鐵趁熱,繼續研究自己的理論,將之付梓成書。但講座開始幾個月後,出於沒人能理解的緣由,塞麥爾維斯突然離開維也納,回到故鄉布達佩斯,獲得沒有機會在維也納拿到的大學工作及醫療職務,似乎也是因為無法忍受再與克萊因待在同一座城市,他需要能自由工作的環境,儘管布達佩斯當時的醫療水準比較低落。他的盟友覺得遭到他的背叛,他們賭上自己的名聲來支援他,他卻說走就走,棄他們於不顧,讓他們陷入困境。

塞麥爾維斯回到布達佩斯後,在他工作的醫院裡立下嚴苛的規定,強制醫師做好消毒工作,死亡率有因此下降,但一起工作的醫護人員幾乎個個都疏遠他。不滿他的人愈來愈多。他逼迫每個人要執行新的消毒程序,但沒有任何能替這項作法背書的書籍或相關實驗研究,以致他活像是在自說自話,對自己的想像著了魔。他拚命堅持消毒的必要,徒然令大家意識到,根本沒有學術研究可以為這事背書。醫師們猜測,他之所以成功降低產褥熱的發生,或許原因有他。

到了1860年,他承受同仁的施壓,終於決定寫一本書來完整闡釋他的理論。當他完成書稿,原本不應過長的篇幅,卻暴增到幾乎令人讀不下去的六百頁謾罵。內容不斷重複迂迴,他列舉出反對他的醫師,宣稱他們是殺人犯,才會對他的論點有疑議。那些氣沖沖的文句簡直就是恣意的謾罵。

這時,反對他的人全一股腦兒冒出來了。他努力寫書,卻寫得一塌糊塗,反對他的人可以從他的論述挑出無數毛病,或質疑他的激烈言詞,光是這點就夠要命了。昔日盟友並沒有挺身支援他,他們對他已經放棄了。他的行為愈來愈荒唐,後來醫院不得不解僱他。一貧如洗又幾乎遭到所有人背棄,他在1865年病逝,得年才47。

這真是一個悲傷的故事。那麼我們再來看另一個故事——

1602年,英國人威廉·哈維在義大利帕多瓦大學就讀醫科,他對所有關於心臟的醫學概念及心臟的本身功能開始產生懷疑。學校的教學內容乃源自西元二世紀的希臘醫師加倫的主張,認為肝臟製造一部分血液,心臟也製造一部分血液,血管將血液輸送給身體吸收,供應身體養分。根據這項理論,血液從肝臟和心臟慢慢流到各個需要血液的身體部位,但並不會迴流,血液只會被消耗掉。哈維疑惑的是,身體里究竟有多少血液,怎麼可能製造並消耗掉那麼多液體?

隨後幾年,他的事業蒸蒸日上,終至成為詹姆斯一世國王的御醫。在那些年裡,他持續思索血液與心臟功能的課題。到了1618年,他想出一個理論:血液流過身體的速度並不慢,可說是飛快,心臟的運作應該就如同水泵,並不是製造出來後又消耗光,而是持續循環不息。

這項理論的問題在於沒有能直接證實的方法。當時,剖開心臟來研究會使人當場死亡。唯一的研究方式是解剖活體動物及人類屍體。但一旦剖開活著的動物的心臟,心跳會變得不規律,而且會跳得太快。心臟的運作機制很複雜,對哈維來說,他只能從控制條件的實驗,推論心臟的作用(例如在人體血管上使用精巧的止血帶),而且不能親眼觀察。

做過許多這樣的控制條件實驗後,哈維很確信自己是對的,但他明白必須謹慎策划下一步。他的理論太激進,將會顛覆好幾世紀以來醫界公認為事實的眾多解剖學觀念。他深知發表此研究成果會很惹人厭,立即替自己樹立大批敵人。因此,有鑒於人類不喜歡新觀念的天性,他決定採取以下行動:延後發表研究結果的時間,先持續鞏固自己的理論,並積累更多證據。同時,他開始找同行參與實驗及解剖,並多多徵詢他們的看法。愈來愈多醫生被他的新理論說服,表態要支持他。他慢慢將大部分的同行拉攏到自己的陣營,在1627年,他雀屏中選,獲得內科醫學院的最高職務,這等於保障了他後半輩子的生活,不必擔心自己的激進理論會危及生計。

哈維以御醫身份服務詹姆斯一世及在1625年繼位的查爾斯一世,他的勤奮認真贏得王室青睞。他在宮廷里為人機敏,不向任何派系靠攏,不參與任何權謀。他待人謙虛,維持低調。他早已向國王透露自己的發現,也取得國王的信賴與支持。有一位青年在鄉間重創了左側胸腔,留下一個可以看見並觸摸心臟的傷口。他把這名青年帶進宮廷,讓查爾斯一世親眼看見心臟收縮的實況,以及說明心臟為何是輸送血液的泵。

最後,他在1628年發表自己長年研究的成果,他最聰明之處是,扉頁一翻開就能看見給查爾斯一世的獻詞:「至高無上的國王!動物的心臟宛如動物生命的根基、最主要的構造、小宇宙的太陽;動物的一切活動均仰賴其心臟,為所有精神與力量的源頭。同樣地,國王乃是一國的根基、小宇宙的太陽、一國的核心;國王是所有權力與慈悲的源頭。」

這本書理所當然引發騷動,尤其是在哈維沒什麼名氣的歐洲。反對人士主要是老一輩的內科醫師,他們無法接受徹底推翻解剖概念的理論。對於質疑反對的眾多文章,哈維不予置評。偶爾遇到知名的內科醫師抨擊他,他會私下撰寫信件,極其客氣又詳盡地糾正他們的說法。

一如他所料,憑著他在醫學界及宮廷掌握的地位、長年積累的豐富證據、簡明扼要撰寫成的書,世人終究慢慢接受了他的理論。當哈維在1657年過世,他的著作已是醫學界遵奉的圭臬。誠如他的朋友托馬斯·霍布斯所寫:「我只認識他(哈維)一個,能在有生之年克服眾人的嫉妒,建立起新規章。」

----------------

講述塞麥爾維斯生平的眾多書籍,喜歡說目光如豆的克萊因之流,逼瘋了一位心性高貴的匈牙利年輕人。至於關於哈維的生平故事呢,則強調他成功的唯一理由在於高明的推理能力。然而,在他們兩人的故事裡,是情商高低造成的天堂和地獄。塞麥爾維斯完全忽略社交能力,覺得社交無意義,他只在乎真相。但在滿腔熱血之餘,他其實沒必要跟克萊因硬幹,克萊因也曾跟學生起過衝突,但從來沒鬧到如此不可收拾。塞麥爾維斯不斷跟克萊因爭理,逼得克萊因只好開除他,他因此丟了大學裡的好職務,要不然,他還能留在那裡宣揚自己的理念呢。他被與克萊因的恩怨沖昏了頭,沒能以清晰、理性的方式闡述自己的理論,完全漠視說服其他人的手腕。或者他肯耐心為文好好闡釋自己的理論,長久下來,可以拯救的性命就會增加許多。

反觀哈維,他靈活的社交手腕則是他成功的一大原因。他明白連科學家也得扮演國王的良臣。他友善地邀請別人參與他的研究,讓別人對他的理論產生認同。他思慮周詳,著書闡述研究成果時,不但寫得頭頭是道,而且深入淺出,之後就讓書籍漸漸地自行發聲。他知道在書出版後若大肆宣揚主張,別人只會注意到他,而不是他的著作內容。他不與人正面爭辯,避免令別人顯得言行愚昧,於是反對他的聲浪便無處著力,自行消散了。

說到底,工作表現是你最強大的工具,可任你使用。工作時有效率、講細節,等於展現你替整個群體著想的用心,在認真為目標貢獻一己之力。撰文或報告時力求簡單易懂,是展現你對聽眾的貼心。請別人參與你的工作、有風度地聽取回饋,是表示你和群體成員互動很自在。優秀的工作表現也能保護你,較不易受到別人的權謀傷害,因為別人很難挑剔你的成果。但如果你不幸遇到權術操弄,不要喪失你的理智,切勿被小人擊潰。

工作表現配合優秀的情商,自然會在光說不練的眾人中脫穎而出。


你所有的不開心,都是因為我並不想順著你讓你開心。
你現在其樂融融的氛圍,那是我在調控。


MIT校園裡有一處正在施工。上圖為建築公司給施工人員的提醒。

簡單大意翻譯如下:
「請像父母體貼孩子一樣愛護學生,給予他們的校園以最高的尊重:
不要口出惡言穢語,盡量避免噪音,堅決不容忍煙、酒、毒品出現在施工現場。
你是這個項目的主人。項目的圓滿完成,需要你為之盡責。」

這真是商業情商的典範:看似寫給本公司僱員,卻讓在校學生句句聽得入耳,字字都敲在了心坎上。學生就算對推土機、對施工大叔有天大的怨氣,看了這個,心恐怕也軟下去了。

最大的情商,大約在「示弱」二字。


情商低就是,「道理我都懂,可我就是做不到。」

情商高就是,「道理我都懂,我既然懂了就做得到。」

可惜我身邊的大多數人,包括我自己,都停留在情商低的層面。

情商高的人永遠是少數。


情商高的人一定不會假客氣。

年輕人最討厭的英語口頭禪,和中文一樣都是假客氣的那種。

美國調查機構 Marist Poll 的輿論研究中心此前調查了 1005 名美國成年人,列出了他們在對話中最討厭的英文短語或辭彙是什麼,自帶嘲諷不屑臉的「whatever」當選第一名,尤其是 45 歲以上的受訪者中,有近半數(49%)都覺得「whatever」及其傳遞出的「隨便」、「愛咋咋地」、「你開心就好」感很氣人。

其他上榜短語還包括:

  • 「No offense, but」,我沒有冒犯的意思啊,但……(20%)
  • 敷衍的「Ya know, right」 ,我知道我知道,你說的對(14%)
  • 慵懶的「I can"t even」,我甚至都不能……(14%)
  • 「Huge」超大的(8%)
  • 「Unsure」不確定(5%)

儘管 「whatever」 在全年齡段的調查里排第一,但 18-34 歲的年輕人尤其討厭的卻不是它,而是假裝客氣實則傷人的「No offense, but」,我真的沒有冒犯的意思哦,但我還是忍不住想告訴你你真的很蠢/丑/不會做人……

直譯恐怕還不足以體會「No offense, but」的惱人程度,好奇心研究所曾經做過一項名為「生活中的你要直面哪些虛偽」的調查,調查一共收到 5318 次讀者表態,在其中我們就看到了無數個「No offense, but」的變體,以及它們的真實意思。

比如:

「我這人比較直」——所以我出口傷人你也不能打我。

「我說句話你別放在心上」——就是要讓你聽了不爽。

「我是對事不對人」——不對人,只懟人。

「不是我說你」——你不懂事還不讓人說了?

「我也不是說你不好」——但你確實就有這麼糟糕。

「我都是為你好」——雖然知道你內心是拒絕的,但我就是不能憋著不說。

「你就當我沒說過啊」——如果你想計較那你可真是心眼有點小了。

這類客套話的本來邏輯都是想避免坦率直言給對方帶來的冒犯感,但實際使用時更多是被說話者用來自我安慰「我都提前打招呼了,後面說什麼你都應該接受,最好還要對我的良苦用心心懷感激」,結果變成出口傷人的 flag,遭到國內外朋友的嫌棄。

如果真的已經意識到自己會冒犯到別人,就算不能設身處地換個委婉的方式把必須要說的話告訴對方,也別騙自己強行「No offense」了。

就,別說好嗎。


行雲流水,不留痕迹,如沐春風,順其自然


看了爸爸去哪兒,拿最近給我感觸最大的一個孩子說吧。黃磊女兒 黃憶慈_百度百科,今年8歲。聰明、漂亮、懂事、機敏、心細。這是我對她的評價。

1. 和曹格的倆孩子Joe和Grace一起在菜市場買香菇,可不知道在哪買。這時路上一個阿姨告訴他們去找不遠處一個小弟弟,讓他帶她們去。Joe和Grace正樂呵呵準備去找,小姑娘及其機敏地拉住弟弟妹妹,一邊不失禮貌地應付這個阿姨一邊給弟弟使眼色準備離開。

然後走的路上給弟弟妹妹解釋為什麼要這麼做。

一個特別有意思的細節是,多多在提到最後兩句話時特意放低了聲音,是悄悄地說的。如果到這,你還覺得沒什麼,那接下來這孩子更厲害。後來,她們問一個小夥子哪裡買香菇,小夥子說帶他們去。連續多多有些猶豫,一邊走一邊留意四周。結果,路過一個攤位時她突然問攤主胡椒怎麼買,搭上話後自然地離開了這個她不信任的小夥子。然後順帶問有沒有香菇,這次很幸運,在這裡也買到了香菇。作為對比,弟弟妹妹還在不斷提醒她需要買的是香菇而不是胡椒……

2. Joe和Grace在菜市場鬧矛盾,我們看多多是怎麼處理的。一個背景是一個好心阿姨讓一個小男孩來給Joe玩具,想安慰他,但被Joe拒絕了。現在多多出場了。

她先去找這個小孩,從這裡拿過了玩具,偷偷把妹妹叫到一邊,給了她玩具,讓她把玩具送給哥哥。

這個孩子才8歲啊,就知道怎麼安慰關心別人,還知道怎麼去緩和團隊中出現的矛盾。這樣的家教真的讓人讚歎。最為對比,可以參考情商不高的例子有哪些? 這裡面有很多低情商熊孩子的黑歷史。


我所認為的情商高是要有同理心。
讓雙方的情緒起到共鳴,互相理解。

人和人最難相處的就是你不知道對方在想什麼,無法徹底敞開心扉。
情商高的人會讓人感覺到被理解、相處舒適。


當你面對別人時能感受到別人的情緒。同時還能感受到他人對你、對你們談論內容、對你們共同處理事務的感受。

關鍵是,當你感受到這些情緒時,不管是好的反饋還是壞的反饋你都能從正面去回應這一切。


對讚譽真誠的感謝。
對批評真誠的接受。
對錯誤真誠的道歉。
對沮喪真誠的提供解決辦法。
等等。
讓對方感受到你的行動。

讓他們信賴你。

去理解他人,讓他人知道你理解他。


美國作家丹尼爾·戈爾曼的經典暢銷書《情商》是這麼說的,情商就是情緒智力,是管理情緒的能力。

因此不要把職場那些阿諛逢迎,見風使舵,察言觀色的人歸因於為情商高,這是對情商的侮辱和玷污,正是這些人造成了職場晉陞的不公,國內好多內向的人居然暗暗羨慕這些人,不能不說是一種過度壓抑的變態心理。

另外在交往的時候會來事兒,會暖場也和情商高不是一個概念,和個人性格因素,有關,這是外向性格人本身的活潑天性使然,不能把慢熱內斂的人歸位情商低,其實他們中很多人特別善於管理自己的情緒,反倒是好多特別活潑的人不會管理自己情緒,寂寞了就四處給別人打電話。

情商高不高,只和會不會管理自己的主觀意志有關係,和其他無關。


我師哥本職是做珠寶生意的,一顆珠寶戒指鑲嵌工藝可能要幾十萬幾百萬一顆,屬於三年不開張,開張吃三年那種吧應該,有一次去他店裡玩正好有客人來看預訂的戒指,女士帶上戒指之後發現戒指尺碼大了一點點,臉色一下就耷拉下來了,質問我師哥怎麼大了?我就在旁邊看著,心想毀了毀了,這幾十萬幾百萬的生意可能就飛了。結果我師哥隨便一句插科打諢就挽回了。「啊?怎麼大了?不可能啊,按著你尺寸做的啊,你是不是瘦了啊!」那個女士聽完了直接樂開花了,再也沒有提尺寸的問題。
等我一個人的時候仔細琢磨師哥這句話,真有錢買一枚幾十萬幾百萬戒指帶著玩的女士在乎的真的不是錢和質量了,要的就是面兒。
這就是我見過最高的情商

至於價格問題,我並沒有問我師哥到底是多少,我也是從我師哥曾經跟我隻言片語的對話中猜出來的,這種寶石行情是多少我是完全不懂,我只記得師哥跟我聊過去拿幾百萬找德國人進貨就買了幾顆回來。大家別糾結哈
原文到現在我一個字沒改,在談到價格問題的時候,我在不確定的情況下用的都是 也許,可能,這種字眼,因為我本身也不確定價格。在這裡如果誤導了大家我說句抱歉


個人認為情商高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太敏感


大概是一種能站在對方立場上思考問題的能力吧。

巴別塔的寓言大家都知道,某種層面上,它展示了「誤會」對「使命」的破壞性。
也就是說,如果能減少生活中的誤會,完成使命也許沒那麼難。

誤會都是怎麼產生的呢?我認為,它也許是源於對事件缺少觀察,歸因邏輯不通,做出結論草率,卻對觀點無比堅持。
說到底,對證明「我是對的」有執念的人,更容易陷於各種誤會。


所以,我的結論是,在各種人生層面上放棄「我執」,能令人際關係產生質的飛躍。
輕鬆的狀態,對人對己都會更加舒服,更易得到安全感,減少摩擦和試探。
能說真心話,也能聽真心話,能諒解,也能不怕被誤解。總之心裡會沒有負擔。

沒有怨氣也就沒有攻擊性,沒有攻擊就沒有防禦,這時大家就都能把精力用在正事上,順便安靜地體察對方真實的訴求。

照顧好自己,更易體會到「悲憫」這種情緒。
當你在某一瞬間與對方感同身受了,哪有什麼不能容讓的。
所以再進一步來講,體諒自己,就能提高情商。
有沒有發現?大多時候,對自己最刻薄的不是別人,正是自己。
跟自己相處好了,跟誰都能處。


2017.01.20更新

這個問題回答好久了,謝謝點贊和支持的各位,讓我心裡暖暖的~特別是贊我老公的各位,他不上知乎,但是有網友的認可,他也很開心~

我的答案是我對情商高的理解,基於個人的經驗和眼界,只是看法,不是什麼「正確」答案,我覺得世界上除了「人固有一死」這一觀點大家都認可外,其餘的事情幾乎沒有能達成共識的,這世界的多元往往超出我的想像。彼此觀點相同,這無疑是一種緣分,一種幸運;彼此觀點不同,也希望能創造火花,引發思考吧。其實大多數人可能更看重情商「解決問題」——甚至可能是把自己的利益保護的很好的能力,但我個人是更加看重情緒管理能力,即能心平氣和的對待各種局面的能力,這可能是分歧所在吧。

我是那種很容易受人情緒影響的人,別人對我好,我會加倍好,但是若跟我著急,我會比對方還急,我無比羨慕我老公能不輕易被人影響情緒。婚後他一直處在在創業過程中,每天要面對很多繁雜瑣碎的事情和巨大的壓力,但是他從未沖我發過脾氣,也很少向下屬發脾氣,他做的最好的一點是:無論我說出怎樣刻薄批評的話,無論我表現的多麼不講理,他總是能很平靜對我說:「這件事你不要太在意,如果你實在想要發脾氣那就發,我不會往心裡去的,但你不要悶在心裡,這對你養病不好」。聽他說完這個,哪個還能吵得下去?所以,現在已經4年多了,沒有超過架。我非常希望,有一天,我面對別人(無論遠近親疏)的指責、批評和挑釁(無論是有理還是沒理),也始終能保持這樣的心平氣和。

希望每個看到問題的人,都能在生活中保持平和的心態。多樣的生活各有困擾,希望我們都能善待自己和身邊人,不被情緒所傷。

——————————————原答案——————————
情商高包括兩個主要方面,一是對自己情緒的控制,情商高的人不僅憤怒的燃點極高,而且不抱怨,不會輕易受到外界環境的影響,心理狀態絕大多數時候都是坦然而自在的;二是在與人交往的過程中能夠始終有節有度並具有同理心,知道什麼時候說什麼話,什麼時候該閉嘴,語言和舉動上要麼讓其他人感覺到自在如意,要麼讓他人感覺到溫暖快樂。

我最佩服我老公的一點,就是他的情商極高。

情緒控制方面:戀愛結婚至今有2年了,沒見過他生氣,沒見過他心情不好,平時都是小愉悅的狀態,即使有憂慮的事情,和我說一說心裡的煩惱,我們兩個人聊一聊,說完了他就恢復正常狀態,該做什麼做什麼。我經常因為小事不開心,他就開解我逗我笑。有一次我倆喝飲料,中了「再來一瓶」,老闆死活就是不給兌,還撒潑耍賴說的很難聽,當時我氣的手都抖了,我老公就很淡然說了一句:算了,既然不願意,咱們也不要強人所難吧。他始終還是小愉悅的表情和語氣,出來後還安慰了我半天。和老公在一起之後,我意識到自己在情緒上面實在很需要修鍊,自己找書來看,努力調整,現在已經比認識他之前好很多了。其實善於調整自己的情緒,最受益的我自己,因為不再容易地受到憤怒和傷害的折磨了。他把我變成了更好的人。

為人處世方面:這方面的例子數不勝數,說個小事吧。每次去公婆家,我都張羅買點水果或是熟食,我身體不好,買完了老公就主動接過去一路上拎著,走到公婆家門口的時候,老公叫住我,讓我站在前面,並把所有吃的都讓我拎著,然後說:敲門吧。進門第一句話,他說的永遠都是:爸媽,我媳婦這次給你們買了吃的。我當時心都化了,我都沒想到的細節他都替我想到了,我婚後沒有任何婆媳問題,不是我懂事,實在是老公考慮問題太周到。

情商高有多麼重要?體會過這些以後,我覺得高情商不僅能夠讓自己長久的感覺到快樂幸福,而且能給身邊人的帶來快樂幸福,更別說人際關係融洽能帶來多少職場和發展的機會了。能夠具備這樣的能力,是我終生追求的目標。

————————————————————————

面對能從這樣的表現得出並不愛我的結論並跑來告訴我的人們,我可真是......
看來我的情商的確還有待提高~


我覺得情商高有兩種極端情況。一種是長期被欺負長期看人眼色長期不敢表現真實意圖長期防範迫害和冷暴力所產生的敏銳的觀察感知力。另一種則是長期組織支配統領擔當,擅長權輕利害調解各方矛盾。實質都是揚長避短的手段。
譬如LOL中有隊友頻繁失誤,有人會破口大罵,有人言陳時務,有人則會鼓勵安撫。
但是在教朋友怎麼玩糾正不良習慣的時候那些善於肯定和鼓勵隊友的人未必會客觀的指出人問題,而能指出問題的人又很可能措辭激烈或者被頂撞抗拒。
善於疏平緩和和擅長陳詞勸諫實質是兩種不同的能力。
善者因之,其次利導之,其次教誨之,其次整齊之,最下者與之爭。
善於整齊心態,善於承德納信,善於言陳厲害,善於因地制宜。也是四種不同的情商表現方式。
屈伸俯仰,聚散舒疾,升降揖讓,進退閑習。明時達務為俊傑。


真正高情商的人,能夠很好地處理與自我、他人、世界的關係,包容、悲憫,悅納自我。他自己是春風,因而令人如沐春風。

轉自蕭秋水


願意改變想法。

當面臨要麼改變想法、要麼證明無需這麼做的選擇時,絕大多數人都會忙於尋找證據。
——約翰·肯尼斯·加爾布雷思


「如果說伯克希爾取得了不錯的發展,那主要是因為沃倫和我非常善於破壞我們自己最愛的觀念。哪年你沒有破壞一個你最愛的觀念,那麼你這年就白過了。」查理喜歡把人們的觀念和方法比喻為「工具」。「如果有了更好的工具(觀念或方法),那還有什麼比用它來取代你較為沒用的舊工具更好的呢?沃倫和我常常這麼做,但大多數人會像加爾布雷思說的那樣,永遠不捨得他們那些較為沒用的舊工具。」 ——查理芒格
?


1不與傻逼論長短 是情商高的第一點。

2不多想別人的看法(是不多想 不是不想 你要是一點也不想 要麼你是個傻子 要麼你自私 這裡不多想的意思是 不要刻意的為了揣摩別人的意思而揣摩)

3合理的控制自己的情緒(你要如沐春風般的待人也要對人彬彬有禮,多為他人著想。但是該生氣的時候要生氣,你溫柔不代表你好欺負,你有禮貌不代表你可以隨便被開玩笑,隨和不是對什麼都嘻嘻哈哈)

4要樂於助人但要學會說不(升米養恩人 斗米養仇人,你樂於助人是美德,但是什麼的都答應 是缺心眼)

5做事要適當的厚臉皮一點(做事要大大方方 不要抹不開面子 假如你是領導 難道你會喜歡一個扭扭捏捏說話都不利索的員工?)

6話不要說滿(說話別說滿,給自己和他人都留個台階)

7不要拿別人的不堪開玩笑(拿別人的不堪開玩笑這樣的人只是一個傻子)

8可以適當的污一點但僅限於活躍氣氛範圍內,行為一定要正直(你太正直別人可能認為你假正經 但是污是有限度的,像污王費玉清那樣是可愛,像個猥瑣大叔那樣,是等著被舉報)

9做事先考慮他人感受(你做什麼也好 要先考慮這件事會不會給其他人帶來煩惱或是不滿)

10 不要覺得你以為的就是大家以為的 你以為的也不一定就是你以為的。

11 總會有人不喜歡你 對於這點要釋然 你又不是完人 憑什麼誰都得喜歡你。

12 做錯了 認錯第一句話是 誠懇的承認自己的錯誤而不是其他理由。

13 事情發生了 就發生了 後悔也是沒有用的 有時間後悔不如吸取經驗教訓 痛定思痛。

14關心那些關心你的人 喜歡那些喜歡你的人 在乎那些在乎你的人 不要為那些壓根不關心 不喜歡 不在乎的人 傷心 難過 流淚 生氣 。因為你幹啥人家也不知道

15 熱愛生活


16 不要太把情商當回事,這世界永遠都是智商先說話


17 別人對你好,是希望你也對他好,不是希望你登鼻子上臉。沒什麼應該不應該。常懷感恩之心,對朋友哪怕再親密的朋友也要給人留餘地留顏面。


關於情商,這可能是一篇顛覆你認知的文章

1.

"當我們討厭一個人的時候,

經常會想到這個詞。」

近幾年,人們特別重視一種能力,重視到當我們討厭一個人的時候,經常會說:

「他那個人就是XX低啊。」

「這人XX太低了,簡直沒救了!」

甚至在我們求職,相親時,都會格外注意對方的XX,畢竟XX是一個人重要的能力,如果誰XX低,以後似乎註定是扶不起的阿斗,各種爛攤子不斷,累人累心。

我也見到很多流傳甚廣的文章,比如《你不知道嫁給一個高XX的人該有多幸福》《格局越高的人,越不會XX所困》等等。

是的,今天要談的就是你們耳熟能詳,江湖地位已如雷貫耳的情商

遺憾的是,情商概念如此火爆,然而放眼望去,情商低的人卻比比皆是。網上充斥著各種教人提升情商的暢銷書,很多人看後,「情商」依然很低。

為什麼?

專業的「情商」概念最初由心理學家Salovey和Mayer提出,情商最核心的三種能力是:

  • 認知和管理情緒(自己和他人)
  • 自我激勵
  • 正確處理人際關係的能力

這三個能力是層層遞進的,是由內到外,由基礎到應用的綜合性能力。

首先你要能洞察 、認知、管理自己和他人的情緒,才能在此基礎上去處理好內在的自我激勵和外部的人際關係管理。

我們是否太關注情商這個技能的提升和培養,而從來沒有去想過,導致一個人情商低的內在原因到底是什麼?

2.

「情商低」是你創造出來的

太多情商低的人都不知道自己為什麼情商低。

心理學告訴我們,情商受遺傳的影響很小,更多是受後天環境的影響。

我們常用人格這個詞去形容一個人穩定的行為模式和思維方式,那既然情商的改變涉及到行為模式的改變,必然牽扯到人格的改變。

如果我們不能從人格形成這種基礎層次去解讀情商,而僅僅停留在技能層面,即便掌握了技能,我們的內也必然始終與情商存在隔閡。

大多數「低情商」人群走入的一個誤區是:

他們常常意識到自己情商低,給自己打上一個「低情商」的標籤,然後在提升情商的道路上掙扎不已,甚至步入一條惡性循環的泥濘之路。

我情商低--我努力提升--提升效果不好---我情商太低了---我可能無藥可救了---破罐子破摔,放棄。

我們喜歡用各種標籤、概念去區分一些事情,但這世界上原本沒有什麼「情商低」和「情商差」的優劣區別,只是大家的行為方式不一樣。

我們創造一個概念,只是為了在某個範圍內,更好的描述、認識一種事物,但是世界上卻因此存在大量本身被概念限制住的情況,情商也是如此。

自從情商這個概念發明以後,「認為自己情商低」和「被貼上情商低」的人似乎成了黑五類。

這種自我否定引發的恐懼可能會導致一個原本情商就不高的人會陷入情商更低的境地。

「情商低」這個詞,已可能成為被那些習慣性否定自己、不認可自己的人用來自我虐待的一把新武器,同理也可能給那些習慣性攻擊別人、傷害別人的人提供一把新型戰刀。

認為自己「情商低」的人,與其糾結如何在技能上去提高自己的「情商」,或者用「情商低」來攻擊自己,不如做這件事:理解塑造一個人情商背後的深層原因,從而發生改變。

3.

認為自己「情商低」的人

背後可能存在著心理飢餓

諮詢中,我見過很多人說自己「情商低」,背後的原因其實是缺乏自我認可。

因為這種不能接納和無法獲得的自我認可,他們把大量的精力用在關注自己不夠好上,從而很難拿出額外精力來審視外界,分析事件背後的需求。

當一個不良事件發生時,「情商低」者的第一反應往往是亂套。

因為他們常常把自己和當時的事件全部粘合在一塊,無法保持一個客觀不變的自我。他們的內心很不穩定,以至於外部有一些風吹草動,內心的這個自我就開始跟著動。

在一個人全身心都被外界牽動的情況下,他怎麼可能會有餘力分析事件背後的本質和需求,從而採取恰當的反映措施?又怎麼可能學會管理別人的反應?

他連自己的反應都管理不了。

一個人如果擁有較差的自我認可,他會像一個常年飢餓的人,目光永遠停留在如何吃飽的問題上,而完全沒有精力去關注別人的需求和環境的需要,更別提做出恰當的反應,也別提什麼優雅端莊得體處變不驚了……

人性是很真實的。

在心理層面上,那些認為自己「情商低」的人首先要處理的其實是自己的心理飢餓問題——自尊和認可。只有先解決心理飢餓問題,他們才會有餘力去掌握一些「情商」技能。這個時候,掌握起來就容易多了。

如果飢餓都沒解決,卻強迫自己去表達風度,掌握分寸,遲早會撐不住。

4.

是什麼導致了我們認為「自己不夠好」?

心理飢餓的兩個原因。

按精神分析的說法,一個人缺乏自我認可和接納,很可能是來源於不良的親子關係,即父母對自己缺乏認可和接納。

另外一個原因是,在成長經歷中,遭遇過很多不被接納和認可的刺激事件。這種不良的教育模式和環境模式才可能是導致一個人「情商低」的罪魁禍首。

這也吻合眾所周知的一個觀點。

人們認為,情商受後天環境影響比較大,甚至具有家族行為遺傳性(此遺傳不是生理上的遺傳,而是家族行為模式的遺傳)。

如果成長的過程中,孩子從來沒有得到過父母的理解和尊重,孩子就學不會如何去理解別人。

如果在成長過程中,又得到外界太多的否定和指責,那孩子對於自我的存在就始終處於質疑的緊張之中。

這種自我質疑正是伴隨著強烈的自我不理解,因為它阻止了孩子去全面認識自己。

它讓孩子始終處於一種試圖消除自否定的緊張里,從而無法形成對自己的客觀認知。

一句話總結:

因為父母沒有客觀的評價自己的孩子,孩子也不能客觀的看待和理解自己,導致他們更沒有精力去理解他人。

因為任何對外的理解都是建立在對內理解的坐標之上。

處在這樣內心環境之下長大的孩子,就不具備建立情商能力的第一條:認知、管理自己和他人的情緒。

之所以會特彆強調情緒,是因為情緒正是那個外在表現,不能客觀認知和管理他人的能力,首先會通過情緒失控表現出來。

所以如果你是個「低情商」的人,先別急著去否定自己。

你之所以現在處於一個情商低的模式,可能最根本的原因是從小缺乏認可、理解和關愛。

正是這種匱乏讓你不能客觀的看待自己,把大量的精力用在緩解心理飢餓上。

你跟同齡人看似處於同樣的起跑線(生理年齡一樣大),但實際你的起跑線是負數(在起跑之前你先要證明自己不是一個「殘廢」,甚至需要終生去證明)。

所以你不如別人擅長調控情緒,處理人際關係,你總是出醜,做事缺乏分寸,這是因為你的心理需求層次連基本的滿足都沒達到,高級的需求自然就掌握不了。

按照馬斯洛需要層次理論,你連安全的需求都沒被滿足,外界卻要求你去表現自我實現的技能,這樣的要求只會讓人生難上加難啊。

如果你要提升情商,先不要盲目去練習技能,不妨先去觀察自己是否心理飢餓。

如果有,先去解決這部分心理飢餓的情況,處理自己幼年存留的一些心理創傷或心理固執,了解自己是否在使用已經不夠好使的防禦模式。

這些東西都修通了,相信大家對於情商的提升才是水到渠成,從而達到治標又治本的效果。

5.

比起把精力用在學習提升情商低的技能上

你可能更需要解決的是自己的心理飢餓問題

http://mmbiz.qpic.cn/mmbiz_jpg/efY2kXvUfHiciboSpCsAibRI5uXRvqJVTuaXXmnSQ0gaOicspeWypicuib8ibLQ8tUGiavjkYjnUhNuNTSMrX5Oeh1oRAw/640?wx_fmt=jpegtp=webpwxfrom=5wx_lazy=1

那我應該如何處理自己的心理飢餓問題呢?

步驟一 確定自己是不是心理飢餓

「你有沒有過這些極端不接納自我的思維?」

首先,去覺察自己是否存在心理飢餓問題。

不夠認可自我的人,在日常的無意識思維里,經常會有一閃而過的自我否定判斷。

這些判斷發生地非常迅速、自然、堂而皇之,以至於如果一個人沒有覺察的去意識的話,很自然的就會被這些判斷思維帶跑。

常見的一些自我不夠接納,不夠認可的思維有:

「我這個人就是很差!」

「我怎麼老這樣啊,我就是沒有能力!」

「我就是覺得別人都不喜歡我。」

「我覺得大家都討厭我。」

........

當我們認真地嘗試去分析這些思維時,會發現它們很多都是以偏概全的極端思維:

一個人要根據怎樣的推斷,才能得出「我就是很差」這樣的本質判斷呢?

你可能會說自己什麼什麼事沒有做好,不擅長說話,對人不夠熱情,不聰明。但是從某一個方面表現不夠好,就能得出「我這個人整體就不好」,很明顯是不符合邏輯的,

更重要的是,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我們沒法用「差」或者「不差」去評判一個人的本質,沒有人有這個權力。

所有的生命生來平等,誰有權力可以去評判你就是很差或很好這樣的事情?沒有。

是的,即便用來評價自己,這種思維也是不合適的,如果一個人內心深處這種思維過多,如此「虐待」自己,必然會引起生命本能的反抗。

這種反抗表現出來,就成了內心衝突。你會感覺自己不舒服,不自在,整天很彆扭。

而整日處在這樣狀態下的人,也就很難生髮出額外的精力和智慧去研究外界,所以自然情商不會很高。

步驟二 學會審視自己的內心變化

「對自己了解越深刻,才能越深刻地去洞察別人。」

審視自己的內心變化,識別自己情緒背後的需求,這正是通向了解別人,與別人合理相處的必經之路。

一個人只有深刻冷靜地去覺察和了解自己,才能更深刻的去覺察別人,了解別人。

對自己和人的了解和認識越深刻,你所能理解到的情商能力可能就越高。

因為情商本質上別無其它,無非是建立在對人性洞察上的一種智慧。

步驟三 努力改變自己的思維習慣和信念系統

「不論何時都不晚。」

看上去這篇文章寫出來很簡單,關於情商提升的書也很多,但它本質上涉及到舊有內心信念系統的改變。情商的提升沒那麼簡單。

想要捕捉自己不合理的信念和思維,是一件難度比較大的事。而新信念和思維的養成也比較不容易,有問題的人後續可以多藉助於專業的心理諮詢,通過一段時間的諮詢治療來克服這個問題。

這些都需要個人付出必要的努力,不可能一蹴而就。

要提升情商,先要解決自己的心理飢餓問題------缺乏愛和缺乏認可,所有這些都需要你啟動你的生命力和能量,去做一次自我關愛的尋愛之旅,從而由內而外,最終獲得自己的蛻變。

正如心理學大師卡倫·霍尼在《我們內心的衝突》中所說:

所有人只要還活著就有改變自己,

甚至是徹底改頭換面的可能性,

並非只有孩童才具有可塑性。

你也是如此。


文章首發於壹心理公開課,作者達芙妮 微信公眾號:工業時代的月亮。


推薦閱讀:

手機被父母沒收並藏在家裡,如何有效率地找到?
在生活中你見過哪些感覺非常有人格魅力的人?
為什麼總被人出爾反爾?
情商低,不會和人相處怎麼辦?
有哪些能夠真正提高情商的書?

TAG:生活 | 教育 | 情商 | 社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