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人總是傾向於相信自己願意相信的?

本題來自知乎圓桌 ?經濟學思維,更多經濟學相關話題歡迎關注討論。


謝邀, @Zampeli Diana@Phil Chan

這個問題其實很簡單,依賴於:

  1. 人廣義的「well-being」與人「相信什麼」有著直接的聯繫;
  2. 人有一定的控制自己相信什麼的能力。

下面展開說:
--------------------------------------------------------------------------------------------------------------------------------------------
首先,人的信念是可以直接影響福祉的,無論我們怎麼定義「福祉」這個語詞。舉個最簡單的例子,當醫生髮現病人患有絕症命不久矣的時候,通常不會將這個殘酷的事實告訴病人,而是一般會選擇告訴親屬,因為「相信自己還能夠活很久」本身就是對健康的恢復和奇蹟的創造有益的事情,儘管這個信念可能完全是錯的。

通常來說人對兩類信念有著明顯的需求:

第一類是樂觀積極的信念,大量研究表明,人們系統性地過度樂觀地估計了自己的能力,低估了自己的危險。比如,行為經濟學家發現過一些很有趣的現象,超過50%的人認為自己在一部分被社會認為是「好」的attribute上位居前50%。根據1970年代的調查,有超過85%的人認為自己在與他人和睦相處方面位於所有人的前50%,認為自己屬於最優秀的1%的人佔到了25%。其他屬性方面,認為自己領導能力在前50%的人有70%,而認為自己駕駛技術在50%的人有93%。當然,這個結果在後來的接近五十年裡面因為樣本中多是WEIRD被試而被許多人詬病,我們發現人種、文化、年齡、性別、財富、教育背景都對這個結果有影響。但總的來說,認為自己在前50%的人還是多於50%,行為經濟學家將其稱之為 better-than-average bias。

事實上,研究主觀幸福感的行為經濟學家和發展經濟學家證實,人的幸福感並不僅僅取決於自己擁有什麼,還取決於自己對未來是否感到樂觀,其中最經典的是Diener Diener (1995) 對超過一萬三千名大學生的研究。雖然關於主觀幸福感的研究有著非常大的問題(我這裡主要指的是用問卷直接讓被試給自己的幸福感打分這種方法),但是可以發現,人的財富積累到某個水平之後,幸福感就與金錢沒有什麼關係了(這個結論叫做伊斯特林悖論),但是否對未來感到樂觀確實是影響幸福感的非常關鍵的因素。在物質普遍繁榮的現代社會,焦慮感與幸福感之間的相關關係極高。Scheier, Carver Bridges (2001) 的實驗證明,是否相信自己精通某種技藝、是否相信自己可以通過努力實現目標(自我效能感)、是否相信命運可以被控制、是否有自尊心、是否相信事情可以被「歸因」、以及對不確定事物是否感到樂觀這六種信念的得分幾乎可以準確地預測一個人的焦慮水平。

積極樂觀的信念不但能提高人主觀的幸福感,還可能對一些客觀的福利指標有所助益。比如健康,Baumeister等人在科學美國人上發表的文章羅列了關於健康和自尊心之間關係的幾方面的觀點,其中爭議最大的還是因果識別問題,到底是不健康的人自尊心差還是自尊心差的人不健康,這個因果關係在統計上識別是非常難的,有人用諸如缺失數據等等方法做過,但是結果並不明確。

第二類需求體現在對信念之間的一致性的需求,這涉及到了Festinger提出的認知失調理論:人會因為同時抱有兩種相互衝突的信念而感到直接的痛苦。最好的例子就是伊索寓言中的「酸葡萄」的故事,當狐狸同時認為「葡萄很好吃」和「我吃不到葡萄」時,這種痛苦就發生了。認知失調可以解釋人的大多數負面情感,比如懊悔可以解釋為「我們可以做得更好」和「我其實做的不好」之間的 認知失調,等等。

不過,認知失調與主觀幸福感和健康之間的影響的研究我沒有見過,所以就不展開了。

當然,人也會有時候需要悲觀信念的時候,這是因為人們害怕自己失望,不多說,大家自己去想那些中學時代考完了試之後默默哭泣發了成績之後破涕為笑的小姑娘們吧。
--------------------------------------------------------------------------------------------------------------------------------------------

然而,如果人們的信念是一個決策的外生變數,無論人喜歡什麼樣的信念,都只能接受自己時下的信念,那麼也就不會產生「傾向於相信自己願意相信的」這種事情了。上面的better-than-average的例子證明,人確實有某種對自己進行預期管理的能力,而且還挺成功。比如:

我不太清楚心理學家是怎麼看待這個問題的,憑我非常粗淺的了解,這種「自我欺騙」多少與神經元之間的信息不對稱導致的,神經元之間的單向聯繫給自我欺騙留下了空間。

在行為經濟學領域,人至少有三種方式控制自己的信念:

第一種就是簡單的自我說服,這可能(我瞎猜的)與記憶的選擇性提取有關。這一方法的顯著特點是,在沒有任何新的信息輸入的前提下直接把信念當成最大化問題的一個解了,這種方法在經濟學建模中也有應用,比如Akerlof Dickens (1982) 和 Brunnermeier Parker (2005),都是發在AER上的。在上面的酸葡萄的例子中,狐狸發現自己夠不到葡萄,於是通過自我說服的方法,狐狸對葡萄味道的信念直接從甜轉變成了酸,而不需要任何關於葡萄口味的信息。

第二種叫selective exposure,人可以選擇性地把自己暴露在信息面前。比如,一項1970年代的研究發現,在美國的一家化工工廠,工人們每天都需要與非常危險的苯打交道,工人們被要求穿著能夠檢測苯攝入量的特殊裝備,但大多數人拒絕了:人們不想知道自己有多危險。Sicherman等人2013年一篇叫做Financial attention的論文,比較了股指上漲和下跌時人們登錄自己401(k)賬戶的頻率,發現上漲時人們明顯更願意登錄賬戶查看自己portfolio的收益情況。這一種是我的研究領域,所以我得控制字數……

第三種就是對規範的概率學習方法的扭曲,人們正確的概率學習的方法是所謂的貝葉斯學習,但是貝葉斯學習常常因為不同信念之間的偏好排序不同而被朝著各個方向發生扭曲。 @Sarah Li 和 @Nash Lew 的答案中提到的confirmation bias就屬於此類,人對與已有信念矛盾的信息有非常強的抗拒心。根據貝葉斯學習,兩個開始觀點非常不一樣的人,只要隨著信息不停地補充,他們的信念會收斂,但confirmation bias出現時,會導致belief polarizing,因為每一個人對信息的解讀都是偏向自己已有的信念的。可以證明,confirmation bias可以直接從認知失調厭惡當中推導出來。Yariv (2002)年一篇叫做「I will see it when I believe it」的文章中就採用了這個思想,信息輸入時,人們根據輸入信息後新的信念被偏愛的程度決定信息是否可信。就比如當有人說我們好的時候我們總覺得他說的特真誠,當有人說我們不好的時候,我們總覺得他只是故意氣我們,當然,這是在比較單純的情況下。

最後,我猜可能有人會問,如果一個人事先就很悲觀,那麼一個積極的信息,一方面產生認知失調,另一方面卻讓我們更樂觀,兩種力量是矛盾的,哪一個對人影響更大呢?Eil Rao (2011)用實驗告訴我們,把自己弄樂觀,是我們的第一要務。

這個答案裡面我很努力地在避免引用心理學方面的文獻,主要還是對自己把握心理學結論的能力有點不自信。更多更全更好的心理學方面的例子,大家可以看Tali Sharot寫的《樂觀的偏見》或者他的TED演講。當然,這本兒書放在我書架上很久了我也沒騰出功夫來看,為了寫這個答案專門翻了一下,寫的還是非常好的。

就醬~


儘管我對這個話題並沒有任何專業程度的了解,而且本來今天是打算把我的方程寫完的,不過看見這個問題就決定放下一切事務來分享一個不準確但可為分母的想法。因為我沒事就想這類問題,不是一天兩天,可是追溯到十五年前中學時代喜歡哲學類書籍開始,因此我很感興趣。

@Sarah Li 提到了Confirmation Bias。這是行為金融學裡面一個非常重要的概念,群體性的Confirmation Bias也是數量金融以及信息經濟學裡面一個極其重要的參數。那我就從我對這個名詞的初淺認識說起(因而這個答案是一個從「特殊」到「一般」的邏輯)。

(一)Confirmation Bias 確認偏見/自我確認偏見
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在更多的文獻與百科中找到關於它的描述。但是這裡,我僅引用 @Sarah Li對它的描述。

人們在已經做好了決定,或者有了大致的決定之後,再提供收集相關信息的機會,人們會傾向於收集支持自己決定的信息,而不是和已有決定相衝突的信息。

這裡收集信息的機會,可能是主動搜集的,也可以是被動接受到的,但是它們都說明了一個問題:即人們會傾向於忽視那些與自己觀點與決策相悖的信息,而重視那些與自己觀點與決策一致的信息。

我們把這個問題稱為Confirmation Bias,確認性偏見,也稱為自我確認性偏見,以突出這種偏見是對自己觀點的一種肯定與強化。注意,這裡的「自我」不是說是確認「自我」的偏見,只是對「自己觀點」的確認性偏見,比如我可以對小明有一種固執的看法,然後我會格外注意所有他表現與事迹中可以支持我的看法的方面,從而讓我自己相信,我對他的看法是正確的,進而在對多個樣本確認之後,我會覺得我看人還挺準的。

這個問題在金融市場中就可能表現得更加明顯。當我進行了一項投資決策之後,我總是能尋找到更有利於我投資決策的信息,比如要降准了、要托市了、要支持房地產流動性了等等,以至於我可能遲遲不願意麵對自己已經犯下的錯誤,也不願意聽那些反對我決策的聲音。中國有句老話,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大概就是這個道理。忠言逆耳也成為了中國文化中最重要的元素之一。

不得不承認,這種忠言逆耳的道理,還真是常常有道理的。但也不是全部都有道理。馬雲起步的時候,估計忠言也挺多的。但這就是另一個話題了。

我們會在後面重新回到這個名詞,來談一下心理學與哲學上人們為什麼存在confirmation bias。但是先讓我們為這個問題本身,建立一個簡單的思路。

(二)「願意相信」是否對「未來的現實」存在影響?
回到本問題。人們為什麼傾向於相信的自己願意相信的?那麼,從這個問題本身,可以看出兩個分支問題:

其一,如果人們不應該傾向於相信自己願意相信的,那麼也就是說人們有時候「相信自己願意相信的」是錯誤的,是否就代表著,存在客觀的現實,只是人們看錯了,或者不願正視現實。比如那兒明明就是一頭牛,你堅持相信它是一隻馬(與「你非要說它是一隻馬」是有區別的,後面我們會回到這個話題),而罔顧它是一頭牛的現實。比如17世紀的教會不願意承認地球是圓的,不願意承認太陽系的原理,等等。

其二,並不存在客觀的現實,「願意相信」會影響「未來的現實」,比如馬雲的信念、史玉柱的信念。在金融市場中,這一點更為顯著。如果越多的人相信市場預期是好的,那麼市場就確實會往上走,驗證好的預期。如果有更多的人相信市場預期是不好的,那麼市場就確實會往下走,驗證壞的預期。儘管有時候在牛市之中,但是已經有許多人出現了擔憂,比如528大跌之前,一旦出現市場調整,他們就會迅速利用調整的信息確認自己的判斷,從而引起市場的預期突然全部轉變。我們經常在經濟復甦與干預中說,要「重振信心」,就是「願意相信」會影響「未來的現實」的原理。換句話說,如果並不存在客觀的現實,人們的「相信」會影響他自己的未來,那麼人們為什麼傾向於相信自己願意相信的,這本來就可能是一個正確的選擇。這也成為正反饋機制,或者索羅斯說的反身性,我們會在後面再次回到這個問題。

顯然,以上兩點的因素都是存在的。不能說我對小明的看法,就一定會影響小明這個人的真實為人,但是顯然我們的信心,對經濟產生了重大影響。至少從這裡,我們並不能說明confirmation bias是完全不正確的。可能有人會說你這裡說的信心是believe,而不是bias,那顯然我們應該簡單區別一下這兩者。

(三)信仰與相信
Belief是有一些區別的,因為這裡面包含了一些principle and self discipline的因素。換句話說,belief與believe的區別就在於,即便我知道它是錯的,我還是願意相信,這是一種真正的belief,它可能是出於任何自我修養與律己的目的。我們選擇belief,也可能有助於我們實際與人相處,以及更好的融入某些生活與工作的群體。

Believe,我不知道學術上它的定義是什麼,應當由哲學系與心理學系的學生來回答。但是通常我們所說的believe,多少還是依賴於我們對現實信息的匯總判斷的。因此,從這一點上來說,我們可以近似的認為believe與bias的一致性,而不在下面加以區分。它在某種程度上,與confirmation bias是一致的。它們都依賴於「我相信如何如何(I believe,I think)」。

下面讓我們回到上面的話題,這種confirmation bias或者說believe是如何產生的。

(四)Confirmation Bias是如何產生的?
我偶然2013年在心理學Summer School中給一個牛津老頭做助理,跟他聽了一個夏天關於妄想症病因(Aetiology of Delusion)的討論,我想從這個角度來說明這個問題。

1、妄想症與偏見
我想,沒有什麼能比妄想症病人的癥狀更加體現這種偏見的固執性了。妄想症的定義是「基於對外部現實的錯誤推理所得到,即便在其他所有證據都指向相反的方向並且其他所有人都持有不同觀點下,依然非常固執的錯誤信仰」(A false belief based on incorrect inference about external reality that is firmly sustained despite what almost everyone else believes and despite what constitutes incontrovertible and obvious proof or evidence to the contrary. Davies, 2009)。從這個角度而言,妄想症就是我們將這種confirmation bias發揮到了極致,即便「despite what constitutes incontrovertible and obvious proof or evidence to the contrary」,也要堅持己見(firmly sustained),可謂固執地堅守著固執,犟牛中的王者。

舉個例子,我相信你所說的一切證據都是對的,你所說的一切有關小明的信息都是對的,且我認同這些信息的確有悖於我的結論,我還是堅信他就是我相信的那樣。這叫妄想症。沒有「相信一切證據都是對的,且相信這些證據都有悖於自己的結論」這個前提的「固執」,並不是妄想症的標準定義。從這樣來看,妄想症,要比confirmation bias厲害多了。起碼,confirmation bias並不具備這種前提,起碼對信息進行過了篩選,而不是相信一切有悖於自己結論的證據都是對的。

但是在現實中我們可以看到,具有妄想症的病人並不是在所有的認知上都不同於大部分人,而通常僅僅在某一個單獨的問題或方向上存在妄想症。

比如:鏡像妄想症(Mirrored-self Misidentification),病人無法認知鏡子中的自己而堅持認為那是另一個住在他家裡或者鏡子背後世界裡的人(Roberts, 2000);肢體歸屬妄想症(Somatoparaphrenia),病人堅持自己的某隻手臂或部分肢體不屬於自己的而屬於別人(Bottini, Bisiach, Sterzi and Vallar, 2002);卡普格拉妄想症(冒充者綜合症,Capgras Delusion),病人會堅持自己的愛人或某位親屬被具有同樣外貌和其他特徵的複製人騙子所替代(Young, Reid, Wright and Hellawell, 1993);Cotard綜合症(Catard Delusion),病人會堅信自己已經死了(I am dead, Cotard, 1882)。還有很多其他的妄想症表現,包括病人覺得自己被外星人綁架或者控制了行為,亦或被熟悉但無法辨識的人跟蹤等等。

至今為止,還沒有充分例證可以證明妄想病人會在最基礎的邏輯範式上存在不同於大部分人的思維模式,相反在部分實驗中不少妄想病人在理性推理上表現出比一般人更為嚴謹的水平。

2、妄想症的病因
總共有三點通常的意見,而我們只提一下前兩點,後面重點說第三點。

(1)雙因素理論Two factors, Coltheart(2007)從神經學科中找到了一種可能的生物學的和物質的(biological and corporeal)病因。簡單來說,就是大腦中的某區域具有生理損傷。但是並不能解釋妄想症自愈與治癒的案例。

(2)情感程式損傷(Damage to affective process,Anderson, Phelps, 2000;汪亞珉,傅小蘭,2007)為卡普格拉妄想症病人提供了一種解釋。這一點簡單來說,人類的面孔識別機制與表情識別機制不是走的同一條神經通道。因此有的人能認出不同臉的表情,卻無法辨認不同的臉;而有的人可以認出不同的臉,卻不能認出不同的表情。

(3)雙程式機制下的JTC
這裡面就是我今天回答這個問題想重點說的內容。因此單獨開一節。

(五)Jumping to Conclusion Bias
要了解Confirmation bias,必須首先了解一下JTC。

1、JTC的定義
在針對偏見的實驗研究中發現妄想症病人會在缺少足夠證據的情況下更快接受觀點,比如顏色球的放回抽樣實驗(Beads task)中,妄想症會比正常人在更為短暫和較少的重複試驗或重複結果觀察後便做出對概率的選擇判斷,這種現象被稱為跳躍判斷偏見(Jumping to conclusion bias, JTC)或者暫時性偏見(temporary bias)。Grarey認為這種JTC偏見很可能在某種特定的條件下引導進行錯誤的推理而形成妄想症(JTC bias may, under certain conditions,
contribute to erroneous inference and, therefore, to delusion formation
, Grarey and Freeeman, 1999)。

換句話說,這種問題在所有人身上都會產生。由於僅在一家四大或投行前台工作過,因此就會對別人講述四大和投行到底是怎麼回事。因為僅發表過幾篇論文,就會對別人講述學術研究到底是怎麼回事。顯然,這是一個抽樣誤差的問題。因為我們只能通過抽樣來獲取對某些問題的認知,因此一定存在著這種誤差。

那麼在心理學上,這種問題是如何產生的呢?認知的雙程式機制(dual processing accounts)可以為這個問題提供一種解釋。

即認為人類的認知系統是通過直覺思考和推理思考的兩個程式實現。Evans將這個兩個程式定義為(Evans, 2003):

程式一:一種人類與其他生命體共同具有普遍認知程式,這種程式具有快速且自動反應,且只能通過作為認知最終結果的意識而被感知(A form of universal
cognition shared between humans and other animals, which is rapid, parallel,
automatic, and only could be posted in consciousness as their final product
)。

程式二:一種可能人類特別即進化所具有的,時序的,受制於人類的工作記憶系統與抽象假想能力的程式(A form evolved more
recently and maybe unique to human, which is sequential, due to central working
memory system and abstract hypothetical thinking
)。工作記憶系統區別於瞬時記憶與長時記憶,是指人將瞬時信息記憶中的信息和從長時記憶系統中提取的相關信息整合加工並放入工作記憶緩存,以便於當前理解認知工作的需求(Miller, Galanter, and Pribram, 1960)。


在經典的華生卡片實驗中,這一點得到了顯著的驗證。下面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自己做一下這個測試。


2、華生卡片測試


請在短時間內做出選擇:

命題一:如果卡片的一面是D那麼它的另一面一定是3。選擇翻看下面哪幾張卡片可以判定此命題為真或為假?(可簡化為:卡片的兩面只有D、K、3、7,並且每張卡片正反面一定是一個數字一個字母)

命題二:如果一個人喝酒,那麼他的年齡必須至少有18歲。選擇翻看下面哪幾張卡片可以判定此命題為真或為假?(可簡化為:卡片的兩面只有Beer、Coke、22、16,並且每張卡片正反面一定是一個數字一個字母)

(如果有朋友沒有看懂這個測試與下面Evan的解釋,請看答案結尾的補充)

3、華生卡片測試的解釋

實驗結果顯示:在針對命題一的選擇中,近75%的人會選擇卡片1和卡片3,即卡片「D」與卡片「3」;而在針對命題二的選擇中,近80%的人會選擇卡片1和卡片4,即卡片「Beer」和卡片「16」。顯然,針對命題二的選擇中,有更多的人做出了正確的邏輯判斷。我們將這樣的現象稱為邏輯偏見(logic bias)。Dudley通過對照實驗認為在華生卡片實驗中,如果將卡片的邏輯內容賦予更為熟識的內容載體,就會有越多的人選擇出正確的兩張卡片(Dudley, Young, John and Over, 1998)。

通過Evans的研究,其給出的理由是,華生卡片實驗所需要的邏輯認知能力只能通過程式二實現,而在命題二的選擇中,正確的選擇被既有熟悉的常識強烈的通過映像反射至程式一,使得程式一與程式二子在認知判斷中不存在任何衝突,而這一點在命題一的選擇中無法實現(Evans, 2003)。


簡單一點來說,由於我們對Beer與18歲才能喝酒的了解更加熟悉,所以會使得雙程式機制在第二個測試中產生作用,而在第一個抽象一點的測試,卻無法產生協同作用。或者說為什麼實際測試中,命題二會更容易正確,因為它依賴於一個具象的描述。很容易,人會想,我先看看喝啤酒的年齡有沒有大於18歲,然後我再看看不夠18歲的有沒有喝酒。而對於命題一,由於不存在具象描述,人們的認知無法在短時間內發揮推理思維,而只能從直覺思維出發選了1和3。至於具象為什麼可以幫助程式二發揮作用,這就又涉及到認知心理學裡面的另一個話題的,具身認知(Embodied cognition)(做行為相關的朋友可以了解一下這個領域https://en.wikipedia.org/wiki/Embodied_cognition

,它並不是完全的哲學分析,而是在許多小白鼠行為實驗中從神經心理學的角度已經驗證過的事實)。


我們現在已經了解了JTC是所有人自然都會產生的一種偏見,依賴於我們的認知系統,也依賴於我們在進行抽樣判斷時的信息約束與習慣。但是,我們並不會因為具有JTC就會產生妄想症,也不會把這臨時性偏見擴展成為一種持續性的偏見,我們可以在新的信息下修正它。那麼,confirmation bias作為一種持續性的偏見,是如何產生的呢?


下面拋出我的個人觀點:動機Motivation。沒錯,在我看來,正是動機導致了人會把偶然產生的JTC擴展成為confirmation bias這一持續性偏見。

(六)Motivation and Confirmation Bias

動機對於形成持續性偏見有多重要的意義?讓我們先討論一個簡單的例子。如果你現在的雙手是冰冷的,而臉是溫暖的,當你用你的雙手捧住自己的臉,在最開始的非常短暫的一瞬間(at the very first moment),你會通過手感覺到溫暖,還是通過臉感覺到冰涼?


似乎這個問題並不是那麼容易回答。進一步假定,如果現在是冬天,你剛從屋外走進屋裡,雙手一直揣在口袋裡所以是溫暖的,臉是冰涼的,你想要溫暖你的臉便用手捧住臉,在最開始的非常短暫的瞬間,你會有哪種感覺?顯然會通過臉感覺到溫暖。如果假定現在是夏天,你的臉非常熱,你想要冰涼你的臉,將洗過並擦乾的手捧住臉,在最開始的瞬間,你會有哪種感覺?顯然還是會通過臉感覺到冰涼。更為簡單的例子可以考慮左手與右手溫度不同但握在一起時開始的瞬間的感知,如果沒有明顯的動機或需求,這個問題將是難以回答和感知的。在這個簡單的例子中,我們可以看到即便是平常的簡單判斷(an usual simple judgment)也同樣受制於我們的動機對信息挑選和加工形成的影響。


這一點,在上面講述工作記憶系統的時候提過,我們會對外來信息進行篩選,留下需要的信息原料,並從長期記憶系統中抽取資料,協同進行認知判斷,而動機會影響我們對外來信息的篩選。這一點正是confirmation bias所描述的。


JTC,暫時性偏見是我們無法避免的正常認知偏差現象,它每天都經常發生。比如我們因為接觸過某公司的幾個人並因為其都非常和善,從而判定這家公司的文化非常和善;又比如在看電影的時候判定像湯姆克魯斯一樣具有迷人微笑的角色為好人,而右眼上有刀疤的角色必定為反派;再比如直男晚期患者在現實生活中更傾向於認為街上走過來的衣著艷麗靚露的女人會比衣著看似家庭主婦的女人具有更大的品行不正可能性。而我們都知道這種判斷都是錯誤的。但是顯然,如果某個直男患者曾經向某個衣著艷麗的女人示愛而被拒絕,這種怨恨與自我認同的動機就會加劇這種JTC成為他的一種持續性偏見,即進入晚期。


從這一點來說,顯然在金融市場中,我們會產生Confirmation Bias的原因來自於我們的動機:包括且不僅限於,市場波動不如預期時的自我安慰,人類生理與心理機制面對壓力時的自我反饋,為了面子與尊嚴而面對信息衝突時孤注一擲的自我支持,等等。

當我們存在這些動機的時候,我們在市場中的信息篩選,就會加強我們的confirmation bias。好一點的人,open mind會在出現反對信息時迅速調整自己的態度,而固執一點的人會虧了還不認賬怪國家。


開篇就提到了牛和馬的故事,比如那兒明明就是一頭牛,你堅持相信它是一隻馬(與「你非要說它是一隻馬」是有區別的)。區別就在於堅持相信它確實是一隻馬,這叫做偏見,叫妄想症,儘管我承認它的樣子是牛,叫起來也是牛的聲音,但我就是相信它其實就是一隻馬。而「非要說」只是嘴犟,則不在我們今天的討論範圍之列。


下面,我們談一點關於confirmation bias與financial market更多的擴展想法。

(七)存在認知、正反饋與金融市場

1、存在認知

存在認知的出發點就是自我存在認知(self-existence cognition),或者簡稱為「我」(self),從有記錄的哲學思考開始就一直是人類熱衷於思考和探討的話題。受制於存在認知的悖論,即「我們生存在這樣的世界裡,從而無法跳出這個世界看清這個世界的模樣」或者「我們正是因為以這樣的物質與精神形式活著,因此無法跳出自己這樣的物質與精神形式認識自己」,「我」是一個非常難以解釋清楚的概念。上世紀中葉,哲學中關於宇宙學的探討走入了人擇原理(Anthropic principle)的思潮,即「我們的宇宙之所以是這樣的宇宙,是因為已經有這樣的我們在這裡思考它為何是這樣的宇宙,故而它必定是這樣的宇宙」(Barrow, Tipler, 1986),這種思潮得到了當代量子天文學的弦景觀理論(string landscape)的有力支持。某種意義上,存在的意義就在存在本身,我們的自我就源於我們正在思考如何認知自我。有點像笛卡爾的我思故我在,但不完全一樣。


然而現實中並不實際存在的存在,依然可以被我們所認知並賦予概念。試想一下「金山」(gold mountain)這個詞,顯然在人類既有實踐經驗中,並不存在「金山」的現實載體,然而每個人在聽見這個詞的時候都可以理解它的存在,並在頭腦中形成他自己關於「金山」的概念(concept),因為每個人都可以理解金子和山的存在。


我們可以作這樣的一種推理。假定,這個宇宙中只有「我」存在,「我」是否還能形成自我存在認知?部分學者傾向於認為對「我」的認知是一種智慧的本能。在邏輯上,如假定般只有「我」存在,就沒有「其他」(the other)存在,那何為「我」?那麼即便出於智慧本能可以形成對「我」的認知,在這種假定下的「我」等同於「所有」(the whole)。《少有人走的路》裡面寫到「我們剛出生的時候,以為自己就是整個世界,整個世界就是自己,以為自己餓了整個世界也就餓了,自己疼了哭了整個世界也就疼了哭了。直到有一天我們的父母拒絕了自己的要求,我們才明白了這個世界上有別的意志存在,才可以隨著成長中不停的感知其他意志的需求,克服自私而學習設身處地的關心他人」(M Scott Peck, 2007)。由此進一步可得,正是由於我們知曉了其他意志的存在,才真正知曉了自己作為獨立意志的存在,在那一刻才真正的將對「我」與「所有」的認知區分開來,才真正形成了區別於「其他」的關於「我」的自我存在認知。可見,自我存在認知,並非是靜態的本能知識,具有物質的與生物神經學的成因,是一種基於無時不刻與世界交互(interaction)的動態過程。


對「我」的存在認知的追逐,是人成為社會人的根本緣由,是社會經濟金融博弈行為的根本動因Motivation。我們通常稱之為,自我價值實現。只要還有實現目標,還有活著的意願,我們就無法逃離這種根本動機。由於存在這種動機,我們將一輩子或在confirmation bias中。


2、正反饋

正反饋是指受控部分發出的反饋信息的方向與控制信息一致,可以促進或加強控制部分的活動,比如多米諾骨牌。如果給定信息與真實信息的差異傾向性加劇了系統正在進行的偏離目標的活動,正反饋就會使得這種偏離活動變得更加加劇。社會群體行為具有明顯的正反饋性,社會博弈行為在大多數時候會朝著正反饋方向不斷前進。正反饋的產生可能是信息不完全。小規模的團隊可以通過協作機制與團隊合作精神實現負反饋效應來增強整體競爭力,但社會群體行為作為大規模博弈,實現負反饋效應需要高度的道德自覺與巨大的物質和時間成本,相對難以實現,但通常來說制度與參與者越成熟,其環境也具有越高的負反饋效應和越好的系統風險自我糾偏能力。


行為資產定價模型表明,只有交易者的認知偏差與其投資組合沒有關聯,且雜訊交易的平均價格偏差為0時,價格才是有效的,而事實上雜訊交易者的存在導致價格偏差並更易於獲得高於理性投資者的收益,正反饋效應(羊群效應)會推動更多的信息投資者形成認知偏差變成雜訊交易者,使得雜訊將在一段時間內主導市場並導致市場的非有效性,使得CAPM與傳統的標準金融理論徹底失效(劉東民,2010)。現代投資組合管理中,存在很多策略對有效市場假說的拋棄,並利用金融市場中的正反饋效應產生的群體認知偏差比如從眾心理,甚至是完全的趨勢交易風格。

3、金融市場
顯然,confirmation bias極大的影響了金融市場的表現,信心也影響了經濟政策的效率。

傳統標準金融學理論認定市場是有效的(Efficient Markets Hypothesis,EMH,Eugene Fama,1970),進而認定市場波動是隨機遊走的(A Random Walk Down Wall Street,Burton G. Malkiel,1999),因為市場有效性認定對投機行為具有有效糾偏性而使得任何人不可能戰勝市場取得絕對回報。而行為金融學理論以及越來越的多研究表明市場並非是有效的,而認定世界是隨機世界,而在其中實現非隨機遊走具有可行性(A Non-Random Walk Down Wall Street,Andrew W. Lo 羅聞全,2001),進而可以實現戰勝市場創造絕對回報。傳統的標準金融理論所採用的投資基本模型為CAPM(Capital Asset Pricing Model,Sharpe, Lintner, Treynor, Mossin, 1970-1991),資本資產定價模型忽略了雜訊交易者對市場交易的影響。

行為金融學修正了這一投資模型,更改為:rit=rft+(βiB+NTR)(rmt-rft), NTR為雜訊交易風險(noise trader risk)為相對CAPM的增加項。行為金融資產定價模型(BAPM,Behavioral Asset Pricing Model,Shefrin, Statman, 1994)納入了雜訊交易,將信息交易者與雜訊交易者分開。信息交易者不犯認知錯誤,而且不同個體之間表現有不錯的統計均方差性;雜訊交易者常犯認知錯誤,不同個體之間具有顯著的異方差性。而事實上正如我們上面對JTC bias→Confirmation bias的討論可知,大部分人都是部分(partial)雜訊交易者而非完全(complete)信息交易者,大部分人在其投資組合管理中都持有雜訊交易的投資組合(portfolio)。

(八)人為什麼傾向於相信自己願意相信的東西?

其一,如果是belief,那可能源於有利於群體生活與行為的經濟學因素。

其二,如果是confirmation bias,這是由於人類天生就存在臨時性偏見temporary bias,或者叫Jumping to conclusion bias,但是我們的動機Motivation會使得我們將這種臨時性偏見擴展為持續性偏見。

其三,人類的自我存在認知(自我價值實現),給我們提供了一種不可避免會將JTC擴展為持續性confirmation bias的根本動機。

其四,正反饋效應會累積與放大這種confirmation bias對市場的影響,加劇市場短期失靈與波動。

以上。很長,希望對有興趣的朋友有些啟發。歡迎討論。由於我不是心理學或哲學專業的,也不做behavioral,我的方向是「international,monetary,agriculture」。因此還請心理學與哲學專業的朋友,來回答這一盛大的趣題。謝謝。

----------
可擴展參考的:
[1] Maher, B.A. 1999: Anomalous experience in everyday life: Its significance for psychopathology, The Monist, 82, 547–70.
[2] Coltheart, M. 2007: Cognitive neuropsychiatry and delusional belief. Quarterly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60, 1041–62.
[3] Breen, N., Caine, D. and Coltheart, M. 2000: Models of face recognition and delusional misidentification: A critical review. Cognitive Neuropsychology, 17, 55–71.
[4] Ellis, H.D. and Lewis, M.B. 2001: Capgras delusion: A window on face recognition, Trends in Cognitive Sciences, 5, 149–56.
[5] Breen, N., Coltheart, M. and Caine, D. 2001: A two-way window on face recognition, Trends in Cognitive Sciences, 5, 234–5.
[6] Stone, T. and Young, A.W. 1997: Delusions and brain injury: The philosophy and psychology of belief, Mind Language, 12, 327–64.
[7] Garety, P.A., Hemsley, D.R. and Wessely, S. 1991: Reasoning in deluded schizophrenic and paranoid patients: Biases in performance on a probabilistic inference task. Journal of Nervous and Mental Disease, 179, 194–201.
[8] Evans, J.StB.T. 2003: In two minds: Dual-process accounts of reasoning, Trends in Cognitive Sciences, 7, 454–9.
[9] Dudley, R.E.J., Young, A.W., John, C.H. and Over, D.E. 1998: Conditional reasoning in people with delusions: Performance on the Wason selection task, Cognitive Neuropsychiatry, 3, 241–58.
[10] Aimola Davies, A.M. and Davies, M. 2009: Explaining pathologies of belief. In M.R. Broome and L. Bortolotti (eds), Psychiatry as Cognitive Neuroscience: Philosophical Perspective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85–323.
[11] Fine, C., Gardner, M., Craigie, J. and Gold, I. 2007: Hopping, skipping or jumping to conclusions? Clarifying the role of the JTC bias in delusions, Cognitive Neuropsychiatry, 12, 46–77.
[12] Anderson A K, Phelps E A. Expression without recognition: Contributions of the human amygdala to emotional communication. Psychological Science, 2000, 11: 106~111
[13] Andrew W.Lo, A. Craig Mackinlay, A Non-Random Walk Down Wall Street,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01
[14] Burton G.Malkiel, A Random Walk Down Wall Street, W. W. NortonCompany, 1999
[15] 汪亞珉,傅小蘭,面部表情識別與面孔身份識別的獨立加工與交互作用機制,心理科學進展,2005年04期,115~134
[16] 斯科特?派克著,于海生譯,少有人走的路,吉林:吉林文史出版社,2007
[17] 劉東民,行為金融學視角下的對沖基金投資理念研究,財貿經濟,2010年01期,37~43

----------

補充:有朋友沒有看懂華生卡片測試,我簡單補充一下
謝謝評論中的 @青淵 朋友的補充。 但是他推薦的網址可能有很多朋友打不開。可以看這裡Wason selection task 。。
我簡單近似說一下吧,不過其實就是命題描述的那樣。我們簡化一下吧。
命題一,可簡化為:卡片的兩面只有D、K、3、7,並且每張卡片正反面一定是一個數字一個字母。
如果翻開1和4。如果D的反面不是3,那就只能是7,否定命題一。如果7的反面是D,否定命題一。如果D的反面是3,7的反面是K,那麼顯然3的反面只剩下D,而K的反面只剩下7。
命題二,可簡化為:卡片的兩面只有Beer、Coke、22、16,,並且每張卡片正反面一定是一個數字一個字母。同命題一的邏輯。

為什麼實際測試中,命題二會更容易正確,因為它依賴於一個具象的描述。很容易,人會想,我先看看喝啤酒的年齡有沒有大於18歲,然後我再看看不夠18歲的有沒有喝酒。而對於命題一,由於不存在具象描述,人們的認知無法在短時間內發揮推理思維,而只能從直覺思維出發選了1和3。

----------


這個問題問的有趣。比較相關的,有個術語叫confirmation bias, 說人們在已經做好了決定,或者有了大致的決定之後,再提供收集相關信息的機會,人們會傾向於收集支持自己決定的信息,而不是和已有決定相衝突的信息。從這裡延伸出很多很有趣的研究。比如可以對比個人和小組,可以對比為自己做決定的人,和給他人提供建議的人, 等等等等。時間有點久了我記不清了,感興趣的話搜關鍵詞就行了。


如果你相信人是理性的,那麼你永遠無法得出答案。

如果你知道人是受情緒導向的,那麼你很快會明白這就是人類自我保護機制的一種,叫做:自我合理化。

我儘可能地去掉專業術語,不然講起來會很苦澀難懂。先把結論放在這,即:相信自己願意相信的,是你避免痛苦的最快最有效的方式。這裡說的有效,只是指有效地緩解情緒上的不快、痛苦。自我合理化只能緩解你的情緒,而讓你更加無法解決問題。

政府強制要求生產香煙的廠商在煙盒上寫:吸煙有害健康。希望以此來勸誡人們,從而減少吸煙者。甚至我在和朋友外出喝酒,看到他拿出的萬寶路煙盒上畫著醜陋的嘴,牙齒布滿污垢,但這一點也不妨礙他抽煙,並且包括勸誡人們戒煙的廣告 也幾乎無效。

為什麼?因為吸煙者在看到反對吸煙的信息時,自動屏蔽了這些信息,直接選擇了看不見!當外部得到的信息哪怕是正確的,但是影響到他的決策,他頭腦處理這些信息時,就直接過濾掉。這就解釋了為什麼戒煙廣告,親人勸誡等等取得的效果小之又小。戒煙廣告的意義在於:它讓不抽煙的人更加確信自己不抽煙的選擇是對的。而根本無法讓吸煙者選擇戒煙!

不吸煙者和吸煙者都傾向於自己願意相信的。

吸煙是情緒控制下的選擇,而廣告則是妄圖從理性上改變一個被情緒控制的人。這有多大的可能性成功呢?

試問在座吸煙的各位,請問你們看到:吸煙有害健康。這六個字的時候,會做出:1.放棄買煙,開始戒煙,2.裝作看不到,屏蔽這個信息,然後該抽抽該買買?

無一例外,基本選擇2。為什麼?回到最開始的結論:自我合理化是你避免痛苦的最快最有效的方式。不需要付出任何代價,相反,你放棄買煙、去戒煙需要付出的代價太大。這個選擇讓你不舒服,與期望的行為產生衝突。那我為什麼不選擇2呢?

更何況,如果你試圖找出,吸煙有害健康,誰吸煙得了肺癌,來試圖勸說一個煙癮者。那麼煙癮者會快速地以,某某某領導人吸煙不也活了多少多少歲的有利於自己吸煙的證據來反駁你。

我所接觸的這些案例中,在"失戀"狀態下,自我合理化遠遠超出其他情況,沒有任何理性能夠撼動。

分手後,拼盡全力從ta的空間,微博,朋友圈,ta發的消息的每個字眼裡找出ta還愛自己的證據。

雖然旁人告訴你ta是個人渣,但是你還是會找出很多事來反駁ta,說ta對你很好,是真心愛你的。

旁人勸你放棄,你根本聽不進去,忘記不了。

ta對你說了分手,你瘋狂地想找機會約ta出來把話說清楚,你相信還有挽回的餘地。你想去ta的城市,準備一大束花,一地蠟燭,感人的信,試圖挽回ta。

你不停地告訴自己,只要我肯等,ta一定會被我感動的,一定會看到我的真心,一定會回來的。

ta發了一個狀態,突然很想一個人。你總是解讀為:ta說的那個人是我。

ta來我空間了,是不是ta還愛我?

戀愛中的人智商為0?不,這只是自我合理化讓他看不清事實,失去了判斷能力。

你接受不了ta離去不再愛你,不願相信事實,這時候自我合理化的保護機制在起作用。恰恰是這種機制,讓你在絕境的時候減少了致命的痛苦。

你相信自己願意相信的,不會讓你太難過。

但這也讓你離真相越來越遠,因為我們都是情緒的奴隸。

如何最大程度地控制情緒?

只有你爬的越高,能觸發你情緒的條件就越少。

能觸發你的情緒條件越少,你就能爬的越高。

窮人越來越窮,富人越來越富。就是如此。

利滾利罷了。


我個人認為這是一種自我暗示,強化潛意識的作用。人的思想多數時候都是主觀的,只有在我們長大了,才慢慢獲得客觀的能力。
所以對於一個孩子來說,你經常告訴他他很棒,他就會覺得自己真的很棒,偶爾幾次失敗,也不可能摧毀他。而如果你整天說他不如別的孩子,他就真的會在內心給自己設下界限,結果變得越來越差勁。這一切我都歸於自我暗示的結果。
積極的人看問題都是積極的,消極的人則反之。
雖然很多人反成功學,心靈雞湯,但是我並不認為這有什麼不好。積極的自我暗示讓自己變得樂觀,開朗,更容易無視失敗。
魯瑟之所以稱為魯瑟,就是因為他相信自己是個魯瑟,如果他相信自己不是魯瑟,他就會改變。


一隻兔子去釣魚,第一天什麼也沒釣到,第二天又去釣,還是沒釣到,第三天依舊如此,當它第四天走到河邊準備釣魚的時候,魚從水裡跳起來氣呼呼的說到「你要是再拿胡蘿蔔當魚餌,我tm揍死你」

因為凡事無絕對

只有你真心希望一件事情的發生它才有可能成為現實,只要心存希望,就會有堅持的理由,只要仔細想想就會有成功的方法。


難道我應該相信自己願意反對的?這不是水平差,這是精神分裂


簡答:


因為人不是純理性動物。


(還記得你們的經濟學教科書上的經濟人假設是怎麼說的?假設人是完全理性,而正因為現實情況跟這個假設有出入,所以才會再發明一門學科叫「行為經濟學」來予以補足。)


每個人都有著維持自我價值的需要,相信自己願意相信的,認為自己相信的是對的,維持正面的自我形象,避免否定自己觀點不正確性帶來的不悅感!這也是為什麼每個人都喜歡聽肯定自己意見的話!人對信息的接收和記憶都是有選擇性的,會傾向於接收和記憶對自己有利的信息,忽略對自己不利的信息!所以某種程度上可以說每個人其實都活在自己的心裡!


不是每個人都有面對真實的勇氣,因為潛意識裡他們知道自己一直渴望的東西,是基本得不到的。甚至最可怕的還不是得不到,而是你最後發現你只是以為你想要的東西存在而已,其實你所謂的夢想,你渴望的東西,本身就是邏輯錯誤的,它根本不存在

【舉例】:
比如落難王子們的「復國」——你就算復國了,還會是前朝的那個國號嗎?
小到武士和騎士們的」騎士道/武士道"——這個我不想解釋。
大到共產主義——到現在也停留在理論階段,全世界還有幾個社會主義國家?
再到什麼民主自由人權——人類歷史一共才幾千年?我們有幾十年的人權嗎?有多少億人口的人權?
最後再到科學——很多年輕人都需要一些不科學的事情打臉。

有一部分放棄治療的人:他們選擇堅信心中幻想的美好,否認殘酷的現實。
他們自稱,有信仰。
反正只要我努力就好了,反正就是會實現的,不是安拉說的話,我不聽我不聽。

有人服務於理想,也就有人服務於事實
也還有一些人,習慣帶著困獸之鬥的心態做事。

真真假假,信不信念,高不高尚,who care?
不過是找個借口刷一點儀式感,索取你腦中多一點內啡肽和多巴胺罷了。


高尚?一切都是化學反應,我不認為有什麼高尚的。
但你問我夢想如何?
依然躬身踐行。


避免認知失調。

認知失調會引起人有壓力和痛苦,而人本身就是趨利避害的。至於詳細的原因,就得看專業內容了。


可以視為 人腦 處理信息 能力有限,為保證反應 速度 而做了一些 「演算法」優化,當然這些優化 本身也可能導致其他的bug。


比如 分析 一個事件的所有可能性 需要消耗 大量的時間和能量(有時候還是金錢),人腦傾向於 分析 「自以為最可能的情境」。

而人腦 對 「」自認為最可能情境「的選擇 完全可以是 非理性、受制於過往經驗 和 情感驅動的。

比如 一個問題 , 」這個題目的讀者你有沒有患結腸癌?「 相信 大多數 讀者 傾向於 不接受醫院結腸組織活檢,而直接相信自己並未患結腸癌。

人腦這個 」偷懶「特性似乎在過去的百萬年里有一些進化優勢,以至於在人群中非常普遍。至於隨著技術進步 人類能否由 慣於偷懶的 」智人「 進化成 能夠 短時間 分析大量 可能性的 」哲人「還難以預測,因為 完全客觀 和 全面 的分析能力 很多情況下 並未帶來進化優勢。

""
知偏誤或認知偏差、認知偏見是有特定模式的判斷偏差,主要是由於人們以根據主觀感受而非客觀資訊建立起主觀以為的社會現實所致。認知偏誤可導致感知失真、判斷不精準、解釋不合邏輯、或各種統稱「不理性」的結果。

有些認知偏誤是廣為接受的,認知偏誤往往能節省時間,使行動更有效率,因此有時也稱作捷思。另一些認知偏誤則是人們思維繫統的內建局限,容易造成不恰當的心理反應與想法.""


「Confirmation bias is often described as a result of automatic, unintentional strategies rather than deliberate deception. According to Robert Maccoun, most biased evidence processing occurs through a combination of both "cold" (cognitive) and "hot" (motivated) mechanisms.

Cognitive explanations for confirmation bias are based on limitations in people"s ability to handle complex tasks, and the shortcuts, called heuristics, that they use. For example, people may judge the reliability of evidence by using the availability heuristic—i.e., how readily a particular idea comes to mind. It is also possible that people can only focus on one thought at a time, so find it difficult to test alternative hypotheses in parallel.Another heuristic is the positive test strategy identified by Klayman and Ha, in which people test a hypothesis by examining cases where they expect a property or event to occur. This heuristic avoids the difficult or impossible task of working out how diagnostic each possible question will be. However, it is not universally reliable, so people can overlook challenges to their existing beliefs」


自己不願意相信的東西,往往是動搖到了自己內心深處被自己認為是正確的東西。
自己認為是正確和正確之間隔了一個證明。
自己不願意相信和不相信之間也隔了一個證明。
所以一個人不願意相信某樣東西的時候,往往代表了他曾經相信了一個他自己也不能證明是否正確的東西。


因為人有惰性

1,如果客觀證據需要努力才能得到,除非有金錢美女等誘惑,人們懶得去挖掘研究。

2,如果矛盾的兩個信息同時擺在面前,相信一個顛覆自己舊觀念的信息,將要導致自己重新學習和收集信息,以前的信息全部作廢,人們懶得去這麼做。

3,為了滿足其他心理需求。如果相信信息A就可以獲得心理上的慰藉,而相信信息B則會繼續恐懼彷徨,那麼很多人就會相信A來滿足心理,即使信息B是可證偽的,客觀的,科學的。

這說明人活著並不是為了追求真相,而是為了滿足需求


改變一個觀念,意味著有一些行為會改變,而行為的改變可能帶來意想不到的危險。
所以,往往只有花費大量搜尋成本,花費本就有限的智力資源,證明新觀念確實更好後,才願意主動改變一個舊觀念。
如果有不符合舊觀念的信息衝擊,行為將無所適從,不得不花費搜尋成本和智力資源去重新確立一個觀念(即行為準則)。
這樣,人類就會抵制那些和舊觀念不符合的信息,以避免花費更多搜尋成本和智力資源。


1 、「小我」是運行「個體」的心智模式。即 「小我」是人類硬體上的軟體系統本身。這個系統自帶很多軟體,每個人有個體差異。但是每個人都有個自己的操作系統(win7)。
2、 這個系統自我運行的模式里,很重要的部分就是用各種手段增強自我感,區分個體和他人,運行自己的機器。
3、如果系統內容是否定系統自我感的,大腦就無法讀取,或者讀取困難。
4、系統會定期升級,每一代系統也會補一些補丁,升級一下,比如70-80-90 是win98-winxp-win7-今天是win10。
70的系統也會更新,是從win95-98逐漸升級的,如果大腦內存不夠,升級可能失敗。
90後腦中裝系統是新的,目前是最新一代的。存儲一些資料也比較快捷。
每個人都覺得自己的系統是對的,最好的。

5、如果 能夠意識到軟體和硬體共同組成了個體,並且人類個體是存在在一個巨大的inter網中。那麼就不會對自己系統那麼執著了。

《新世界》 關於小我
很多人對於他們腦袋裡的聲音是如此的認同——那個不間斷的、不自主的、強迫性的思想續流,還有隨之而來的情緒——我們可以形容這些人是被他們的心智佔據的。如果你對此毫無覺知,就會認為你自己就是那個思考者。這就是小我的心智。我們稱它為「小我的」(egoic),因為在每個思想——每個記憶、每個闡釋、意見、觀點、反應和情緒里,都有一個自我感(小我感)在其中。從靈性的角度來說,這就是所謂的無意識。你的思想,你心智的內容,當然是被過去所制約的,過去是指:你的教養、文化、家庭背景等。你心智所有活動的最核心包含了一些重複和持續的思想、情緒和反應模式,這些都是你最強烈認同的。這個實體就是小我的本身。
第三章 小我的核心(1)-新世界


我從經濟學和心理學兩個角度來談:
1、經濟。人相信自己願意相信的節省精力時間,因為做任何事情,做任何判斷都需要消耗精力與時間,否定自己原先的判斷需要搜尋很多的證據來推翻,這樣不經歷。
2、認知閉合需要。人活在一個複雜的環境中,面對太多的信息我們無法獲得足夠而有效的信息,而且我們厭惡這樣的模糊感覺,所以我們必須很快的做出一個判斷。當我們已經有了一個判斷了,我們的認知閉合需要阻礙我們繼續探索新的信息,這就是所謂的「閉合」階段,我們聽不進其他信息,更不要說否定自己的信息了。

以上。


因為害怕


害怕承認自己失敗。


字面上的意思是沒有問題的:因為從邏輯上來說,人們不可能相信自己不願意相信的事情。

我對這句話的理解是:人們總是會根據一些標籤和既有的看法來了解一些新的東西/看法,總是對新的知識採取全盤接受的態度,繼而忽略了客觀和批判。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就得從心理學的角度多方面來說了。先挖個坑,後續來填


推薦閱讀:

孩子的內心脆弱,敏感多疑,是家庭的溺愛導致的嗎?我怎麼覺得是家長缺乏關注和溝通導致的呢?
如何從心理學角度上分析人在不同環境下思維方式的不同?
短時記憶和工作記憶有什麼區別?
為什麼長時間看認識的字反而越發感覺不認識?
表情的涵義是如何被領會的?

TAG:日常心理分析 | 行為經濟學 | 認知心理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