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認為幸福與快樂的區別是什麼?
快樂短促而強烈
幸福恬淡而悠長
謝邀。
一個小笑話,就可以將人逗樂。此時快樂了,又迅速消逝了。產生的因素,可以非常單純。就像往水中扔一小石子,起了一小點浪花,又歸於平靜。
當你被小笑話逗樂時,未必處於幸福狀態。幸福是對生活的一種愜意和滿足感。雖然也可能會消失,但時間會長於快樂。促成幸福感產生的條件,更具有綜合性。就像你浸泡於溫泉中被溫水持續地按摩獲得的享受一樣。
這兩者確有區別:幸福的人常有快樂,包容了快樂;而快樂往往是瞬間的、單純的,不幸福的人,也可以臨時享有。
大家更多地是從語義上來解釋幸福與快樂的差別,有的說法詩意的令人印象深刻,但在現實中,人們往往會混淆甚至忽略幸福和快樂的區別,道理很簡單:就該如此。
如果你沒辦法很好的解釋發生在你周遭的種種幸福和快樂感的差別,那麼恭喜你,你正在享受二者,如果你還在下意識的揣度甚至苦惱自己究竟是快樂還是幸福,真的,你的欲求很可能還未得到滿足。
在生活中,快樂和幸福的最大區別是,當你篤定一個時,你就會很容易失去另一個。第一次被邀請,才發現被邀請回答問題會感到措手不及。如果不是被邀請,可能這個問題我不會回答而是靜觀答案吧。
既然被邀請了,就得認真思索一下,寫點什麼以報知遇之恩。
首先查了一下漢典(http://zdict.net),兩個詞語的解釋如下:
- 快樂:歡樂。指感到高興或滿意。
- 幸福:一種持續時間較長的對生活的滿足和感到生活有巨大樂趣並自然而然地希望持續久遠的愉快心情
由此可見,快樂只要心情好就算,對持續時間沒有特別要求;而幸福則是對心情的持續時間有所要求的。
從我的專業(IT)的角度上說,快樂有點類似一個好的函數,而幸福則是好的應用程序。一個好的函數可以在執行時發揮好的作用,但好的函數不能保證整個應用程序就是好的。而一個好的應用程序往往需要內部有一定比例的好的函數,但不一定全部函數都是好的。
從生活中舉例的話,看一部搞笑的喜劇,一個來小時,哈哈大笑,很快樂!但天天看喜劇,哈哈大笑,看完之後反而常常感覺空虛,毫無幸福的感覺。
而感到幸福的人,生活中的大部分時間可能是在辛苦地拼搏,毫無快樂可言。但偶然降臨的成就感卻能給他帶來莫大的幸福感。
或許這就是快樂和幸福的區別吧。
對我妻子來說,能突破我的防守扣到我的肚臍就是快樂;而能跟我在一起才是幸福。幸福 = 快樂 + 意義
快樂顧名思義,樂的很快。
幸福顧名思義,活著是福。
快樂往往是一個人的快樂。
幸福往往是兩個人或者更多人的快樂。當苦難驟然襲來,快樂會逃也似的煙硝雲散,幸福卻成為接住你的巨網。
很多小快樂組成了幸福
今天九點看到一篇文章,有句話說,Pleasure may come from illusion, but happiness can come only of reality.
歡愉也許來自幻覺,但幸福只能來自現實。
快樂是這一秒的確定感,幸福是確定下一秒!
快樂的時候不一定幸福,但是感受到幸福的時候,一定是快樂的
幸福必快樂著,快樂著卻不一定幸福。
快樂是一種情緒,幸福是一種心境。情緒具有短暫性、情景性、激動性;伴隨著強烈的身理喚醒,帶有明顯的主觀性,大多表現於外,如「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傷相似燕歸來。心境具有長期性,瀰漫性;它是你對一種事物的穩定的態度,微弱、平靜而持久,如「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雖是各人心境不同,卻同是一般歡喜。情緒激發動力,生活的過程充滿了情緒,所以豐富多彩,心境塑造胸懷,生活的目的有一種幸福,所以視死如歸。不可拿情緒當幸福,匆要把幸福做情緒。讓過程多些快樂的情緒,讓目的有一個大愛的幸福觀;不為情緒的多變太多無奈,不為幸福的迷失放棄追求。
快樂會笑,笑到胃疼,幸福會笑,笑到心甜
我覺得,幸福是有目標的。
有目的的做一些讓自己快樂的事,就越容易獲得幸福感。
但毫無目的,放縱的快樂不會獲得幸福。
比如:吃垃圾食品,或許能獲得快樂,一時的滿足。但有目的的保持良好健康飲食,同時進食心情是愉快的,與絕對素食者而言。才能得到健康,從而獲得最終的幸福感。
幸福感受的獲得需經過大腦思考,快樂則不必。
快樂是忘掉痛苦,因痛苦常在,故快樂的笑總戛然而止。
幸福是理解痛苦,雖痛苦常在,但幸福的笑卻隨心而至。
快樂是一種心情
幸福是一種感受
我也來斗膽回答,這個我以前在我的空間里寫了博文(幸福與快樂 | Dingo"s 空間),這裡獻個寶:
最近周邊老在談「幸福」話題,很多人將這個詞跟快樂等同起來,但其實它們是兩個很不同的概念,幸福是一種深層次的感覺體驗,來源於人的三情,即,親情,友情和愛情帶來的滿足感,這種感覺能深深地,長時間地影響人的心靈,改變潛意識,從而能在人的一些具體行動上能夠反映出來。所以,童年的快樂能影響整個人生的幸福體驗,婚姻的幸福更能夠更能激發雙方的家庭責任感,友情的幸福感能使人感覺社會的存在感,建立這些高層次的感覺,當然需要外部條件,比如一個不和睦的家庭里,孩子基本上是不幸福的。但同時也需要一些情感控制方面的能力,即所謂的情商。情商高的,獲取幸福的能力相對就高些。比如那些懂得感恩的人的幸福體驗一定比不懂得感恩的人要高一些。回想一下小時候,爸媽把那些好吃的東西自己捨不得吃分給你吃,小時候不懂感恩,不覺得有什麼,現在懂了,所以回想起來是不是感到很幸福?
而快樂則相反,是一種淺層次的,短時間的感覺體驗,其來源於以下幾個方面:
- 對某些感官的刺激,人的七情六慾的刺激和滿足,比如打個牙祭什麼的就感覺比較快樂。
- 對某些慾望的滿足,比如渴望一輛車,盼望加薪,希望升職等,當這些慾望滿足了,就會感覺快樂,相反就不快樂。
- 還有一個重要的方面是,對某些物體的掌控程度。比如以前不會玩魔方,現在會玩了,就比較快樂。比如以前成績不好,現在是全班第一名,也很快樂。又如,以前下屬不聽話,現在很服帖,心裡就比以前快樂了。所以,這種快樂形式的程度依賴於對相應物體/事物的掌控程度,越熟練也就越快樂。
所以,從上面可以看到,快樂是很具體,很物質的。要注意的是,這種感覺體驗會隨著同一體驗的次數的增多會變得越來越難獲得,比如,每天讓人吃鮑魚龍蝦不久就會膩。但同時,這種感覺體驗也會隨時間慢慢消退。好久不吃粗糧,偶爾吃一下就感覺還快樂。玩電子遊戲也是同樣道理,如果沒有新關卡,再好的遊戲被玩過後很快就不想再玩了。
雖然幸福和快樂不大相同,但二者是不可分割的,一般來說,幸福是建立在多次的快樂體驗之上的,也就是說,偶爾的幾次快樂很難形成深層次的幸福體驗。另外,也不是所有的快樂最終能升級成幸福體驗。比如說,你遊戲玩得再多再好或者說事業再成功,如果孑然一身,愛無所託,老無所依,恐怕也不會有幸福感覺。
所以回到央視的那種「你幸福嗎」的調查,大家覺得很莫名,我恐怕連記者自己都沒弄清這個詞的真正含義,跑來問國人,大家不吐槽才怪。其實他們是想說,「你快樂嗎?」,但問題是,快樂的維度實在太大,讓人怎麼回答這問題呢?所以面對鏡頭,最好的答案就是,我不姓福,我姓曾。
推薦閱讀:
※從打結笨拙的外科菜鳥成長為會熟練做好中小手術外科醫生是種怎樣的體驗?
※當你發現自己無法成為自己想成為的那個人時怎麼辦?
※如果一個人一直中二下去會變成什麼樣子?
※一個失敗的父親會讓女兒對未來的另一半失去期待和信心嗎?
※對於讓自己羨慕嫉妒恨的人,看到他們遭遇打擊與不幸,心裡為什麼不禁暗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