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站在別人角度看問題,替別人著想」——這種教育觀念到底對不對?
從小家裡就教育自己,一個巴掌拍不響。
上了學,課本里也告訴自己,多站在別人角度想問題。
老師也告訴我們,如果有一個人討厭你,可能是那個人有問題,可是如果有一群人討厭你,那就是你有問題。
現在我23,我謹遵這些教科版的教導。
中學幾個女生把我叫到廁所,後來我一遍遍反思自己,覺得一定是自己不夠好。後來性格從開朗活潑有很多朋友,變得越來越內向。
特別在意別人的看法,不敢和別人發生衝突,特別敏感,導致不容易和別人打成一片。別人稍稍對自己不滿意,就覺得是自己的錯,反省反省再反省。
我覺得,我總是站在別人角度替別人著想,活的很累,還容易讓別人覺得自己是軟柿子。
______________分割線
大家的評論我都認真看了。
中學時的事情發生後,我去找過我信任的一個老師,可是他給我說的是,不要惹她們,她們都是鎮上的,能躲著就躲著點吧。
好像所有心理問題都會在愛情上展現的淋漓盡致。大學裡談了一場戀愛,做了所有能做的。每次他的態度不明朗,都習慣性覺得一定是自己做的還不夠,他一定有什麼難言之隱。最後被嫌棄的很難看。
和朋友相處也是,自己能做到的最大過分就是搞冷戰。剛開始是覺得對方只是一時的脾氣大,不想讓雙方都難堪,就忍了,也以為對方會知道自己的退讓與寬容。後來好像就是習慣性軟弱了。
老規矩,在討論對不對以前,首先要看看「站在別人的角度看問題,替別人著想」能為我們帶來什麼。
我為什麼要這麼干?我期望從中得到什麼?我實際上能從中得到了什麼?
很多時候在人際交往中感到不舒服,是因為我們忽略了自己的實際需求。
就好像你吃了一個特別難吃的餐廳,出來之後你一邊打噁心一遍抱怨,可是卻忽略了當初為什麼會選擇它。而事實上,只有真正搞明白了選擇的前因後果,才能在下次不犯同樣的錯誤。
我想持有「替別人著想」觀點的人大致是會懷著以下三類目的:
1、希望能和他人好好相處。這應該是主流,每個人都希望自己能夠合群、能夠被主流文化接受,擁有成功的人際交往。
2、希望避免紛爭。人們總是不會喜歡人際糾紛,如果處事能夠更加圓滑周到一些,人際糾紛就會少一些,相對的生活也會容易一些。
3、希望成為更好的自己,看問題能擁有更全面的視角,不局限於自我。
這三類目的的出發點都是好的,不過問題就來了:這三個目的真的能夠通過「多為他人著想」實現嗎?換句話說,我們真的能夠通過換位思考做到「學會人際交往、避免人際衝突、學會用更寬廣的視野看世界」嗎?用一個比較腦洞的例子來說就是,自己的車爆胎了,你的第一反應是自己太沉,而不是路上有釘子。
而成熟的人際關係中,同理心只是小小的一部分,我們還需要邊界感、溝通技巧、穩定的自尊、良好的安全感等很多其他方面。其中有一樣特別重要:自我。
什麼叫做自我?在以前的文章中我談過self psychology理論中的nuclear self這一概念,它指的是人內在的核心的關於自我的認知和看法。這是一個很重要也很複雜的概念,這裡我們只是簡單談談其中的一部分內容。
nuclear self可以在這裡被理解成我對自己的觀察和對自己特點的理解。飄渺點說就是「我是誰?我想成為誰?」這個觀點的形成需要人的內在對自己有一個比較一致和客觀的認識,這種觀察人士可以讓人對自己未來的樣子和生活的走向有一個大概的預期。比如說我是一個幽默的人,我希望我成為一個可以把快樂融入我生活的人,因此我會選擇能讓我感到快樂的工作(比如文娛行業之類的),再或者我是一個嚴謹的人,我希望我未來從事和嚴謹的,看得見摸得著的東西相關的工作(比如手藝工匠之類)。人需要以一種不斷自我探索和自我觀察的方式對待自己,積極嘗試新鮮事物、不斷探索自己的特點、認真理解自我需求、客觀的自我鼓勵,最終構建一個自己的世界。這種對待自我的方式一般是孩子以父母為榜樣而習得。
與這種成熟的自我對待方式相對的是另一種自我對待方式,我將之命名為「拍手式應對」。就是僅僅對面前的任務和任務產生的結果進行處理。就像拍手一樣,我拍拍手,就能聽到啪啪響,然後我以響聲大小來判斷自己拍手這個行為的好壞。以考試成績評定學生,以考上好大學為生活的全部,時刻被「別人家的孩子」比著教育……這些例子都屬於「拍手式自我對待」。
這種方式能讓我們快速的學會應對生活,卻不能真正的學會生活。
在這種反應狀態下,我們只能看到眼下的好壞。成功和失敗就是決定你價值的籌碼,而不是面向未來對於廣闊遠景的經驗積累。這樣建立的自我是脆弱的,因為成功永遠都是一時的,一定會被後來者超越和抹殺。如果沒有能夠在內心積累的成就感,人們就很難在失敗時依然堅信自我的價值。
一味的強調替別人著想,就是一種典型的拍手式自我對待。
它會令我們無法構建以自我為中心的人際交往,內心無法擺脫「我必須討好別人迎合別人」的人際鏈接模式。你一方面內心被擁有「你需要替別人考慮,不能過分要求他人,要充分理解他人....」等理念的強烈超我嚴格管控,另一方面又被自己內心「憑什麼他們都不關心我啊,為什麼總是我去替別人考慮,我也好想成為不需要犧牲的被愛者....」之類的痛苦不斷折磨,而找不到任何解決辦法。
人要讓自己明白我為什麼這麼做,而不僅僅是需要知道我要怎麼做。你要學會明白人的內心活動與需求,而不是明白你要做什麼讓一切看上去不出問題。家長需要的是激發孩子去探索他人和自己興趣,並且用成人豐富的方法和更成熟的智力去幫助他們學會如何面對探索中的困難,最終形成屬於他自己的世界觀,而不僅僅是培養一個知道怎麼做不出錯的應對機器。這也是為什麼我不直接去寫一篇《200天建立完美自尊》之類的指南文章,因為那隻能讓被困擾的大家以一種教條代替另一種教條,而核心的我依然是一片空白。
我想接下來就可以簡單談談怎麼如何建立「核心自我」這一話題。為了避免回答過長影響閱讀體驗,也為了感謝知乎團隊對於我專欄的推薦,這一小部分我想移步到專欄更新。
鏈接:諮詢師札記 - 知乎專欄
希望能給大家提供一點個人成長的思路。
「要多替別人著想」,這句話的本意是想提醒我們:做人要有同理心,要學會尊重別人的需求,照顧別人的感受。
但是如果我們盲目照著這劇話去做,則很容易陷入另一個極端:習慣性討好別人,妥協於人,卻委屈了自己的意願,最後搞的自己很壓抑,處處受制於人。
所以我認為光是強調「要為別人著想」是不夠的,還應在此基礎上稍作補充,我更偏向於這樣的一種表述:
首先為自己的需求負責,等有餘力了,再為別人的需求負責。
首先為自己的需求負責,等有餘力了,再為別人的需求負責。
舉個例子,一個女生問我:「如何對待昔日感情很要好而如今漸行漸遠的朋友?」
我問她,你們是從何時起,開始漸行漸遠的?
她仔細想了想,說:「我們是特別要好的閨蜜,之前幾乎天天都煲電話粥,聊韓劇,聊綜藝,周末經常一起出去逛街購物,關係特別鐵。
然後好像是從我開始創業的那一年吧,我的壓力大了起來。每天恨不得工作36小時,因為我要養活一個團隊,我要承受北京的天價房租,我要面對職場上的刀光劍雨,所以慢慢地就對韓劇啊逛街啊什麼的不那麼關注了。
但是閨蜜她還處於之前的那種生活節奏當中,還是很黏我,天天追著我聊天,約我出來玩。但我實在是沒有那麼多精力陪她了。我現在很自我懷疑,我是不是太自私太功利了?我是不是應該站在閨蜜的角度看問題,為閨蜜著想才對?」
於是我就對她說了開頭的這句話:「首先為自己的需求負責,等有餘力了,再為別人的需求負責。」
為什麼這麼說呢?原因有三:
第一,為自己的需求負責,我們才能身心合一,不擰巴,這樣別人也會感到舒服。
試想,假如這位女生委屈了自己的意願,而勉強地陪著閨蜜聊天,一邊聊著,一邊在心裡盤算著,「我等一下還要熬夜加班寫完一個策劃案,我明天還要早起,我等一下如何委婉的結束話題……」 這樣聊天,她們能盡興嗎?會快樂嗎?——當然不會。
人的氣場,是騙不了別人的,當我們內心充滿了抗拒而不得不做一件事的時候,這件事是很難做好的,而且和我們一起共事的人,也會感受到我們內心的那份不情不願。
所以,為了避免這份擰巴和尷尬,我們還不如一開始就為自己的需求負責,根據自己的承受力來選擇是否答應一件事,答應不了的,就不答應,免得後面耽誤了自己的時間,也耽誤了對方的情緒。
而如果我們真正尊重了自己的意願,好好發展自己,實現自己的價值時,我們反過來也可以更好地幫助朋友,和朋友互相成就。
第二,真正對你好的人,會尊重你的意願,理解你的選擇。
每個人都有權利支配自己的時間,每個人都有權利處置自己的人生。
有的人家境良好,性格恬淡,選擇一份穩定的工作,業餘時間看看韓劇逛逛街,這挺好;
有的人想改變命運,拼搏一把,選擇激發自己的潛力,試著去創造一番事業,這也挺好。
每個人的時間都是有限的,我們的時間非常值錢,我們值得把有限的時間投入在我們自己覺得最重要的事情上。
真正為你好的朋友,她會尊重你的意願,理解你的選擇。
正如例子中的閨蜜,如果她發自內心地希望自己的朋友好,那麼她自然會理解朋友的選擇,支持朋友在創業階段多把心思放在事業上。
第三,注意區別什麼是「需求」,什麼是「請求」。我們有權利拒絕別人的「請求」。
看到這裡可能有的朋友會問:「巴赫,你前面既然說要為自己的需求負責,那現在閨蜜的需求就是想要朋友陪伴她啊,那憑什麼現在非得是閨蜜讓步呢?這樣是不是太雙標了?」
對於抱有這樣想法的朋友,我需要說明的一點是:邀請是請求,而不是需求,因為你邀請別人做某事,是要佔用別人的時間和資源的。
邀請的本質,是對別人的時間和資源的一種索取。
我邀請你做某事,本質上是我希望你拿出你生命的一部分時間,投放在我認為重要的事情上。
所以,邀請是請求,是拜託,是索取,而不是需求。
一個成功的邀請,最好是這件事能同時讓雙方受益,這樣對方才會更加願意接受這個邀請。
比如,一個贊助商邀請製片人吃飯,贊助商希望能夠冠名製片人製作的節目,而製片人正好也需要贊助商手中的資源,那麼這個邀請就很容易實現,對於雙方而言也是一個良性的互動。
而如果這個邀請只能讓一方受益,而對另一方而言只是單方面的消耗的時候,這個邀請就很有可能被拒絕。
比如,前面提問的女生,明顯對於她現階段而言,創業是更有益處的事情,把時間投放在創業上能夠獲得更高的回報,而把時間投入在和閨蜜聊天逛街上,則是一種消耗。所以她才會內心想要拒絕,從而生出題目中的煩惱。
所以,邀請是請求,而不是需求;誰提出邀請,誰承擔被拒絕的風險。
最後,綜上所述,得出結論:
1 同理心是好事,但前提是我們要首先為自己的需求負責,等有餘力的情況下再為別人的需求負責。
2 為自己的需求負責,我們才會身心合一不擰巴,這樣別人也會舒服。
3 我們的時間非常有限,我們有權利選擇如何處置自己的人生,我們有權利把時間投放在我們自己認為更重要的事情上。
4 注意區分「需求」和「請求」,我們有權利拒絕別人的「請求」。
【end】
(微信公眾號【巴赫愛喝胡辣湯】,收藏我的全部情緒管理文章。為避免版權問題,本文謝絕任何形式的轉載,望見諒,謝謝。)
咱實話實說,是要站在別人的角度看問題,可那不是為了替別人著想,而是替自己著想。
站在對方的角度,你才能明白對方為什麼想的和你不一樣,有理解的基礎後才會有溝通與合作的可能。都不是聖人,就不要用聖人的標準來折磨自己了,你替他想了誰替你想呢?你的理解,應該用來完善決策的信息,下一步準備採取什麼樣的行動,是基於你的判斷,可不是包容心。
理解對方並非讓你完全放棄自己的訴求,反正都是放棄還費那個勁兒幹嘛?直接放棄不更省力。交際能力低下的人宣揚要多替別人著想挺可笑的,人性中的惡並不會因為你的退縮而饒過你。只有那些不背棄自己的利益,熟練運用多種手段去爭取去協商去談判的人,他們所稱的站在對方的角度看問題才是真實有效的。
PS:這個問題來得真應景,正好給我的上一個答案做了補充。
只有一半是對的。
要站在別人的角度看問題是對的。
替別人著想,不總是對的。
你畢竟不是救世主,任何事情先替自己著想,再替別人著想。
替別人著想,應當是建立在替自己著想的基礎上的。是為了滿足自己的利益需求的前提之下的。
我覺得你的問題本質上不是站在別人的角度看待問題或是總是替別人著想,而是你迷失了自我,你不知道怎麼替自己著想,丟失了自己追尋快樂和幸福的能力,把自己喜怒哀樂建立在了別人對你的評價之上。
抱抱題主,以及面臨類似困境的N多朋友們~
每天害怕被指責、孤立、拋棄,渴望認同而不得的生活,確實很辛酸。
但請一定相信:不管曾經歷過怎樣的苦難或悲傷,不管現在別人評價自己,我們都有改變的可能。
.
推薦題主瀏覽這個頁面:家暴的受害者們為什麼不選擇離開所在家庭?
以及電影《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
「受害者有罪」是非常可怕的強權邏輯。
在 子女對父母存在哪些常年的習慣性誤解? 中,Pi認真描述了以「利己」為出發點實現「利他(即使父母不好也要給以一定程度上的孝)」結局的邏輯。
「站在他人角度看問題」這種思維方式的本質是:通過理解他人構建更好的人際關係,從而在自己面臨問題時擁有更多的社會支持,這種表面「利他」的背後其實是「自利」。
「自愛」、「自利」與「損人利己」是完全不同的概念。
從小家裡就教育自己,一個巴掌拍不響。
這讓Pi想到小時候自己的經歷:
你不惹他,他能打你嗎?
這是挨哥哥揍後,爸媽說的話。之後的十多年,每一次哥哥施暴時都非常開心,因為他知道不用承擔後果。
後來5.5歲進一年級,同桌女生大自己好幾歲,她靠走道我靠牆,下課總不讓我去廁所,要麼憋著,要麼從她襠下鑽過去。
後來經常尿褲子,爸媽不打,就是罵,各種難聽。不敢對爸媽說,說了也沒有用。
(來自:你經歷過的、能想到的對孩童最具精神摧毀力的一句話? )
想來打很小時候起,每當自己在任何地方遭遇挫折,大概都是這樣的結局:不僅得不到父母的理解,還被批評「誰讓你自己不完美?!」
想到非常害人的情歌「一定是我不夠好,所以你才想要逃……」
我們都不完美。
但是,
但是,
但是,
人們不需要實現「完美」才值得被愛。
本來每個媽媽都應該是孩子的天使,主動理解孩子的情緒、對孩子的一切都給予積極關注,但受年代與生活環境的限制,這世界真正的「理想媽媽」某種意義上可以說是並不存在。
我們可以去理解「爸媽只是掌握的知識有限所以沒能好好愛我好好給我以理解」這個既成事實,理解爸媽說「都是你的錯」時內心的不安與無奈,但更需要理解的是:
暴力事件不是被害者的錯。
暴力事件不是被害者的錯。
暴力事件不是被害者的錯。
.
上了學,課本里也告訴自己,多站在別人角度想問題。
變成文字的東西不等於真理。
書上的東西也只是一些人的觀點而已。( 知乎(上的很多言論觀點)誤導人了嗎?)
是人都可能會有局限性。
站在別人角度思考問題是好事,但是,思考的結果,應該是找一個「共贏」的方法,而不是認為只有「損人利己」或「損己利人」兩種選擇。
比如在知乎社區,「好好說話」看起來似乎是費力而沒有明顯收益的事情,似乎只是單純為陌生人提供優質信息而已,但長遠來看,「好好說話」的人有可能在這個社區獲得大量好的人脈資源,甚至是各類掙錢機會,最終所有遵循規則的都是贏家。
那些對他人施暴的人亦是類似邏輯:不懂尊重他人的人總會在一些地方吃虧,如果盲目包容,結果自己挨打,對方也很可能最終以橫死街頭的方式悲慘結局,或者至少不會得到任何好處;尋求各方幫助則可以首先保護自己,自己好了,才有可能幫到更多其他被暴力的孩子們,或是去追求其他讓自己的人生更有價值的途徑。
.
老師也告訴我們,如果有一個人討厭你,可能是那個人有問題,可是如果有一群人討厭你,那就是你有問題。
許多老師被「一群人」討厭。這絲毫不影響他們是好老師的可能性。說話者本身就是這個命題的極好反證素材。
這世界有人愛辣有人愛咸有人愛甜有人愛淡,我們沒可能贏得所有人的喜愛,也沒必要。
如果身邊所有人都討厭自己,那麼可能只是說明該換個環境了。
如果當年父母足夠理解孩子,一直將傾聽孩子視為自己生活的正常組分,那麼孩子被暴力這樣的事情本可能被扼殺在萌芽階段,或者至少終止於第一次,之後立即用轉學或其他格式方式保護好自己的孩子,並徹底消除孩子的自罪感。
現在我23,我謹遵這些教科版的教導。
你長大了~
聖誕老人不存在。
父母不是神。老師不是神。寫教科書的人,也不是神。
父母說的不是真理。老師說的不是真理。寫教科書的人,說的也不是真理。
.
中學幾個女生把我叫到廁所,後來我一遍遍反思自己,覺得一定是自己不夠好。後來性格從開朗活潑有很多朋友,變得越來越內向。
這樣的痛徹心扉,竟然可以如此輕描淡寫。我能想到題主受過的苦難遠不止這12個字。但我不能完全體會題主曾經的痛苦。
肯定比這文字表現出來的痛得多,比許多人能理解的要痛得多。
這不是你的錯。
這不是你的錯。
這不是你的錯。
特別在意別人的看法,不敢和別人發生衝突,特別敏感,導致不容易和別人打成一片。別人稍稍對自己不滿意,就覺得是自己的錯,反省反省再反省。
我覺得,我總是站在別人角度替別人著想,活的很累,還容易讓別人覺得自己是軟柿子。
這真的不是你的錯。
你只是不知道更好的與人交往的方法。
可以與我私聊~
通過心理諮詢可以提高自我接納水平、更好的認識自己,從而間接改變自己與他人交流時的心態。
校園暴力的創傷沒有好的治療很難癒合。雖然很難,但能說出來已經說明了題主內心有著巨大的能量。我們還可以更進一步,通過尋求外界幫助來徹底療愈。這種外界幫助可能來自心理諮詢師、父母或是有智慧的愛人,但根據題主的描述,尋求正規心理工作者的幫助會是比較好的途徑。
通過對一些書籍的閱讀也可以直接提升人際能力。(比如《窗邊的小豆豆》,《為何我們如此不安》,《心理學與生活》,《社會心理學》,《親密關係》……)
敏感是雙刃劍,這就像超人的超能力,如果不理解駕馭的方法,許多時候會無意中傷人傷己,好心辦壞事,但如果接受自己的高感知力、通過學習理解自己所感受到的一切正面及負面情緒極其根源、應對方法,我們完全有可能在幾年內發生重大變化,在情緒能力及社交能力上出現質的飛躍。(話說答主10年前完全不敢相信自己有變成心理諮詢師的能力,因為有太多人際交往上碰壁的負反饋,一天比一天更不相信自己。)
過去不等於未來。
意識到「我們都有很大的成長空間、未來難以預測」,就已經離突變很近了。
.
期待題主更多的消息。也歡迎任何有相似困擾的朋友們與答主私聊。
許多時候我們只是缺少來自世界的認同,缺少與「我確實有價值」、「我確實值得被愛」有關的真實體驗。
我們不需要討好全世界。
我們只需要有幾個優質的社會支持(比如伴侶/閨蜜)就足夠了。
當這世界上有一個人能徹底接納自己,談「自我接納」自然會容易許多。
如果當前的伴侶/好友無法幫助自己發掘出內心的力量,嘗試擴大朋友圈,多讀書、多閱人,慢慢自己的世界也會發生變化。
不管別人怎麼說,一定一定要記住:
你是值得被愛的好孩子。
你是值得被愛的好孩子。
你是值得被愛的好孩子。
每個人都是天使。
每個人都可以找到屬於自己的守護天使。
.
子女對父母存在哪些常年的習慣性誤解?——李慧敏的回答長相平凡,內心自卑的女大學生該怎樣變得更好?
你經歷過的、能想到的對孩童最具精神摧毀力的一句話?
知乎(上的很多言論觀點)誤導人了嗎?
是時候學習羅爾斯的無知之幕的理論,
直接摘引百度:
無知之幕:意思就是在人們商量給予一個社會或一個組織里的不同角色的成員的正當對待時,最理想的方式是把大家聚集到一個幕布下,約定好每一個人都不知道自己將會在走出這個幕布後將在社會/組織里處於什麼樣的角色,然後大家討論針對某一個角色大家應該如何對待他,無論是市長還是清潔工。這樣的好處是大家不會因為自己的既得利益而給出不公正的意見,即可以避免「屁股決定腦袋」的情況。因為每個人都不知道自己將來的位置,因此這一過程下的決策一般能保證將來最弱勢的角色能得到最好的保護,當然,它也不會得到過多的利益,因為在定規則的時候幕布下的人們會認同那是不必要的。
無知之幕與公正有關。羅爾斯提出,只有在每個人都受到無社會差異的對待時,正義才會出現。羅爾斯主張,在一個問題中所涉及的所有各方,都應該被置於同一個標杆之後。在那兒沒有角色之分,沒有社會差異,每一個參與者都被作為整個社會的平等成員來對待。羅爾斯的無知之幕揭示,我們應該用自己的行為來保護社會中最為弱小的成員。我們很容易看出這一原則與大眾媒介運行之間的關聯。如果將無知之幕理論應用於具體的層面來考察一名財經記者,假設這名記者經常能獲得一些會影響股票價格交易與合併的暗示或內幕消息,並將這些暗示轉告給了自己的私人朋友,這些朋友又利用這些信息來獲得個人的利益。那麼無知之幕理論便認為,記者應該對所有的受眾一視同仁,其個人朋友不應該從內幕消息中漁利。
凡事皆有度,這句話的本質是強調公平,也有其適用/非適用的場景
在自己佔優勢的方面,這句話沒有任何問題,因為我們有能力維護自己的利益,所以需要兼顧他人的利益
但在自己弱勢的方面,這句話就有害無益:比如我已經在貶低自己、壓抑自己了,我已經無法維護自己的正當利益,還要求我替那些強者著想,那我是誰?我的價值在哪裡?
基於你表述的情況,你已經養成了非適應性性行為模式,可能的情況下尋找諮詢師幫你重建適應性思維、行為習慣
如果不想找或條件不足,試著去無條件的愛自己,去尊重自己內心的感受;試著將自己的感受和需要表達出來,將自己內心的請求表達出來;如果感覺自己過於緊張或焦慮,可以試試呼吸訓練、瑜伽/冥想等練習
如果內心有否定自己或反省自己的聲音,要敢於與之辯駁,要敢於關注、肯定自己的優點,告訴自己:我有價值,我值得被愛,我值得擁有美好的感受。
祝好!
這個問題是一個求助者在諮詢的過程當中問我的。我聽到這話,思考了幾秒鐘,然後反問了她一個問題:「這個問題的答案,是對不對嗎?」
她聽了我的回答,有點懵懵懂懂,不知道該怎麼回答我。
我笑了一下,說,在討論這個問題,得首先糾正一個不好的思維習慣,對不對的這個想法不能在我們腦袋裡存在了。
對,包括正在看文章的讀者們,也得這麼思考。這種說法,不存在什麼對不對。我舉兩個例子,也許大家就能明白一些。
1、有一個學生,剛考上大學,被分配到了四人間的宿舍。大家彼此不太了解,尤其是生活習慣,經常鬧矛盾。有兩個同學,晚上愛玩遊戲,敲鍵盤以及遊戲的背景音樂非常大聲,但宿舍里還有一個同學,習慣早睡,晚上十點鐘就要睡覺。
剛開始時,這兩個愛玩遊戲的同學並沒在意他人感受,玩遊戲很投入。可是有一天,那個早睡的同學睡覺前戴著耳機,被愛玩遊戲的同學發現了。他們立刻明白自己打擾到了別人,於是也戴起耳機,敲鍵盤的聲音也小了一些,雖然在玩,但考慮了對方的感受,宿舍間的關係開始好轉。
2、剛入職的小劉,由於是新人,工作很認真,深受別人信賴。他看到同事們忙,會考慮對方的感受,有時會過來幫忙,這讓大家都很感激他,他也從不拒絕別人的幫助。不過這麼一來,也給他帶來了麻煩。
某一天一個同事叫他幫忙,他沒有拒絕,可是事情做的很糟糕,影響了工作進度。領導罵了他的那個同事,也批評了小劉,這讓小劉感到十分尷尬。後來,他和那位同事關係一直不好,工作中經常會有矛盾。
同樣為他人考慮,替別人著想,為什麼處理事情會有截然不同的兩種結果?前者收穫了好的結果,後者卻帶來了麻煩?
其實,有很多問題並不是「你想的那樣」,而是要符合心理的客觀規律,幫助人並不是一件壞事,可也得考慮自己是否能真正給別人帶來「益處」,也就是說為他人考慮的這個想法是需要條件的。
比起「錦上添花」,大家更感激「雪中送炭」的行為,幫忙需要幫到人家最需要的那個點上。
站在別人角度看問題,實際上是「共情」的一部分,在心理學之中,共情是一個相當專業卻又難掌握的技術。有些人把共情理解成了同情,其實共情並不是同情,而是同理心。也就是說「你站在他的那個角度上去思考問題,會是什麼樣的一個結論。」
比如,我打了人,如果共情的話,你就會想被打的那個人,他是怎麼想的,被打以後是什麼感受?在做這件事之前,會有什麼後果?如果是同情,則會是「他被我打了到底疼不疼,他好可憐,我不該打他。」
這種想法是不一樣的。現在好多人不缺善良的心,也不缺同情的善意,缺的是「共情」的態度。這種態度是理性的,也是客觀中立的,站在第三方的位置去思考問題。
共情實際上非常平淡,毫無感情色彩,雖有一個「情」字,實則沒多大「情」的展現。替別人考慮,這想法充滿了仁義之心,可過度地考慮,反而會有「控制」的危險。
「你這麼為我著想,是否別有用心?」
很多時候,我們需要的是辯證的看待問題,而不是「非黑即白」的簡單想法。
題主,我心疼你,給你講幾個故事吧。
我父母可能是我見過最「為別人著想」的人了,像聖人一樣。
我不知道他們秉承這樣的觀念自己過的好不好,但是,我過的不好。
其一:
小時候(大約高一?)在食堂里,和小夥伴們吃飯,是個夏天很熱,大家說要不然去把空調往我們這邊吹吹,我說好啊好啊~因為我坐在最外面,就屁顛屁顛的去了。
沒想到沒享受一分鐘,有一個四十歲左右的男人走了過來對我大吼道:「誰TM叫你調的空調啊,以為是你家的啊?你還學生呢,就這素質啊??你叫什麼名字,老師是誰,MD我看看是誰教的學生!!」
然後他把我喊出來,叫我站著,沖著我各種數落,說我沒素質枉為學生什麼的。全食堂的人都看著我,他越發來勁了,說著就衝上前要打我,在他抓到我之前一點點,一個食堂的工作人員跑出來攔住了他。最後他被架著、好言相勸著離開了。
那個時候沒有非常明顯的是非觀,只是覺得哪怕是自己做錯了,也不應該受這種委屈才對,於是哭哭啼啼的回家給我父母說。
沒想到我父母態度是:「一個巴掌拍不響啊,你要知道自己哪裡做錯了什麼啊,是不是別人教育你的 時候你態度不對啦?不然他為什麼會想打你?他固然也有錯,但你也應該反省下自己。」
現在想想,真的是一件很小的事情,也沒有誰對誰錯。一個沒有素質的大叔,讓自己的小孩受了欺負和委屈,甚至都快被打了,他們不僅沒有擔心,還質疑我的人品,覺得「肯定是你惹事了」,覺得「蒼蠅不叮無縫蛋」啊。
那一瞬間的絕望是無法形容的,你最親近的人,沒有安慰你,反而站在道德的制高點指責你,那種痛苦。
其二:
一次拍攝,拍到一半時攝像突然提出要聯合出品,並且把素材藏起來以威脅。我不同意,他們就開始不停的敲酒店房門,然後威脅我說讓我走不出xx(拍攝地),威脅我如果不開門就踹開,並且真有了踹門的跡象。我當時就打了110。心裡也很害怕。
我在等警察的時候給我父母打了個電話說了情況,他們的建議是:「啊,給他們不就完啦,不要鬧得這麼僵。」
說實話,一直以來,我覺得人活於世靠的就是一股子精氣神,一股子執念,執念散了,人也就行屍走肉了。我其實還挺熱血的一個孩子,有的時候就想爭那一口氣。明明不是我的錯,我為什麼要退讓?委曲求全和氣生財嗎?我還年輕,沒有想的那麼開。
他們沒說:你是對的,這個人做的太過分了,回頭我們去教育教育他,但是這個情況下先要保護自己,隨機應變。
而是用那種看不聽話小孩的語氣說:「我不懂你們行規,一個名字而已,給他就行了啊,你也別太過份了,還叫警察來,鬧的這麼大。」
那個時候,我的絕望也是鋪天蓋地迎面而來,至親之人的不理解,才是攻心一箭。
其三:
我父母,把這條觀念,完完整整的又用於我的情感問題。
前男友,負能量爆棚、大男子主義、打遊戲、不把你當回事、偏執型人格障礙、身體虛弱,除了出軌該占的都占著了。我閉著眼都能想到這個大爺結婚後往沙發上一躺說自己累,然後啥事不管任憑孩子哭鬧的喪偶式婚姻場景。
很多事,不細說,總之跟他在一起不到半年,本來就不胖的我瘦了13斤,不是減肥所致,真的是身心俱疲。所有知道我們故事的朋友,都是一邊倒的勸我趕緊撤離,甚至給我說你再不分咱們朋友不做了。
但我父母認為,這個人外在條件不錯,另外每個人都有缺點,你需要包容,你包容不了,就是你有毛病。
直到我果斷分手之後,給我父母說,我父母的反應是難以想像的激烈。
我母親說了一句話,讓我這輩子記憶深刻。她說:「xxx(我全名),我給你說,你這個分手了,你這輩子再找不到更好的了!」
真的,是原話,我從未想過一個母親可以以這樣的姿態去詛咒自己的女兒,為了一個辜負了自己女兒的人渣。
當然了,可能你們會說,我說的都是片面之詞,說不定他也沒那麼壞。
哈哈哈,不管你們怎麼想,但是講真,比心啊,就算一個再好的男性,作為女方母親說出這種話不應該算過分嗎?不應該是很不把自己女兒當回事的感覺嗎?不啊,對她來說,這是站在別人的角度上考慮問題了:
我這個女兒,就這樣,有脾氣呢還。有人願意包容她就不錯了,小夥子也吃了不少苦吧。
哈哈哈,就是這個小夥子,打越洋電話,過去凶了我媽一個多小時,說了很多很多難聽的話,大體就是「我這麼牛逼的人瞧上你家姑娘,你tm別不識抬舉,我言盡於此,你好好給我想想我說的話!!!」
我當時,知道了之後,氣的渾身發抖,從來沒有人這樣對過我媽媽。你們知道我媽媽怎麼說的嗎,她給我說:
「看看這孩子,是太愛你了吧,都氣成這樣了,哎。」
這個男孩子,後來在學校跟蹤我,在圖書館堵我監視我,換各種微信號加我,我說什麼都沒用,上課都是想方設法叫朋友陪著,回家都不敢一個人回。我都害怕成這樣了,我媽媽說:
「真痴情,現在這樣的男孩子不多了。你也不知道是怎麼回事。」
這個男孩子,醫生說他有偏執型人格障礙,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緒和行為,可能是由於某些身體原因導致的。我媽媽說:
「現在人誰沒有個毛病,治啊,能治好的。」
試問,如果父母都不站在你的角度替你考慮問題了,這茫茫人海,大千世界裡,還會有誰咩?
---
總結:
這就是站在別人角度上看問題,永遠為別人考慮的我的父母。我毫不懷疑,他們如果生在印度,可能會因為我被人強姦而跑去跟別人道歉:「對不起是我女兒穿少了,讓您產生了慾望,我會好好教育她的。」
誠然,他們非常非常的善良,(甚至有些自卑?)同事朋友們都非常喜歡他們,因為事少人好,不爭不搶,乖,貼心,會為別人考慮著想。這樣的人,站不到權利的頂峰,卻一定是社會的中堅力量。
我爸爸是那種叫我上電梯最後一個上的人,因為不能夾著別人,而且他要我站在電梯的按鈕處,這樣可以方便服務別人,是一個非常非常為別人考慮的老好人。別人是天,是地,是星河大海,受不得一絲委屈和污衊,但是自家的人,就可以隨便點,雞蛋裡挑骨頭也要找出點錯來教育你。他們對我的要求很高,也很嚴,很久之後我才明白,可能孔子再世也不能讓他們滿意。
我從未知道護短是個什麼感受,也很少體會到被人心疼是怎樣的溫情。
茫茫宇宙,芸芸眾生,真正能夠懂你苦,懂你悲,為你傷懷落淚的,只由你自己。這個道理我懂的很辛苦。
我父母是聖人,是君子,是特別好的人。但同時,對別人太好,有時候就是對自己至親之人的不慈悲。所以這種觀念,真的不對。或者,想實施的人,請把握好度。
如果我為父母,定人先護自家人,好好心疼關愛,再言其他。
--
寫在最後:
「站在別人角度考慮」,我父母,或者說很多人,理解的太過有奉獻精神了。這種觀念並沒有錯,甚至可以說非常好,非常先進,但是,這並不代表寧願自己委屈也要成全他人,而是應該因為自己心有餘力,力所能及,而去盡量的幫助他人。
如果不幸,生在了這樣的成長環境中,你可能會變得有些自卑、敏感、小心翼翼,喜歡揣測別人的心意,觀察別人的情緒和行為,下意識的壓抑自己的見解和看法去迎合別人....
但是,這是不對的。
你從未看清過自己的地位——人與人是平等的。你有表達你自己情緒的自由,別人也有。所以當你發怒的時候,別人是否發怒都是別人的選擇,你不要害怕接受,也不要因此迴避,直視這一切,你會發現你活明白了,活通暢了,活順意了。
不要討好別人,別人只會更瞧不起你,大多數人的素質還沒達到以德報怨的境界,你要看人而「為其著想」,而不是「是個人就為他著想」。如果這樣,很多殺人犯都有其殺人的理由,站在他的角度,那他就可以不算犯罪了嗎?
人際交往,重在雙方快樂,彼此共贏,無論哪一方委屈了,不快樂了,這段關係就不得已長久了。對別人好,也不要委屈了自己的心,要讓自己真的開心,而不是「你開心了我就開心」。
如果那一天你可以做到,變成你情緒的主人,知道度在哪兒了,那你就可以出師教書育人也不怕誤人子弟了。
(*^__^*)
本來,
換位思考,是個人成熟的一種標誌。「換位思考」是否等於「替別人著想」?是不是一個意思?年輕人和成人,對這句話的字面意思的理解,往往是有差別的。重點在於,說清楚什麼場合下這句話適用,或者不適用。
我的理解,
強者,需要換位思考。弱者,弱勢一方,沒有必要完全遵守。因為,這句話的初衷是,作為某個方面的強勢一方,需要適當體諒他人。弱勢一方,通過討價還價,協商的方式,達成某種一致。而不是,無條件,無原則的接受。
世事沒那麼簡單,並非非對即錯,其實不可一概而論!
教育要因材施教,因人而異。
每個人的天性是不一樣的!
有些孩子表現得太自私了,就要告訴他除了為自己考慮之外,也要考慮一下別人的感受。有些孩子自卑膽小,事事讓著別人,就要告訴他也要懂得為自己考慮。
人一輩子,活著無非為了這幾點:
一 對於整個人類社會來說,人生的意義就是傳承文明(承是承接前人的,傳是留傳給後人)、繁衍後代,中國有句古話叫「不孝有三,無後為大」,說的就是一個人如果一生沒有生育、撫育、教育後代,那麼對於人類社會來說,他的人生意義是不完整的;
二 對於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來說,人生的意義就是為自己所在國家的自尊、自強、自立作出貢獻,如果一個人當國有危難時而不能挺身而出、如果一個人對自己民族傳統文化的優秀部分茫然不知的話,那麼對於這個國家對於這個民族來說,這個人的人生意義是不完整的;
三 針對一個家族、一個家庭來說,人生的意義在於養育、教育好下一代、照顧好上一代;
四 針對於自己的愛人家人朋友來說,你活著、好好的活著、快樂開心的活著,就是他們人生的意義;他們開開心心、健健康康、平平安安的活著,也是你的人生意義。
五 針對於自己來說,按照自己的想法,過完自己想過的一生,那麼你就為你的一生賦予了獨特的意義!
而這五點當中,第五點是最為重要的,重要性從四往上依次降低。記住,在你的一生中,你永遠是主角,首先要為了你自己而活,然後再兼顧到其他人。
理解了這一點,你就會對很多東西看得懂、看得淡了。
很多人的三觀、行為、愛好可能都和你不一樣,但是不要嘲笑他們,他們也許正是按照自己的想法活得很真實的人。
你追求轟轟烈烈的生活,他追求平淡如水的日子;
你關心國家大事、世界大勢、宇宙奧秘,她關心精緻的生活細節;
你是直男,他是彎的;
你愛吃蘿蔔,她愛吃白菜;
又有什麼區別呢?自己開心就好。
所以,愛別人之前,先要學會愛自己!
同理,為別人著想之前,也要先學會為自己著想!這只是思維進化的一個步驟,不是結果、更不是目的。做個比喻就是,「喝水好不好」和「只喝水不吃飯好不好?」之間的區別。
這種教育觀念是正確的,只不過不能止步於此。公共教育資源提供的也許只到這一步,但後面的可以由家長或社會去指導。如果家長不懂。。。。那就算孩子倒霉,只能由社會指導了。
人最初只會為自己著想,這是為了生存,是每個人思維里的預裝程序。人構建了社會,每個人放棄一小部分利益,換取了巨大的回報。放棄的那一小部分利益就是進入社會的門票。而「站在別人角度看問題,替別人著想」就是「衡量放棄的那一小部分利益」的簡便方法。在這之後更要學習站在社會的角度看問題,替社會著想,才能更好的適應社會。
無論怎樣考慮,最終的目的都是為了自己在社會中找到最有利的位置。利益最大化並不是自己佔據所有利益,而是知道哪些是歸自己的,哪些是歸他人的、哪些是歸社會的。過分索取和過分施予都是不合適的,想要在社會中掌握好這個度,學會在別人角度看問題,替別人著想是必須的。而且只會這一點是不夠的,必須按順序了解自我利益、他人利益、社會利益,在平衡好三者關係後才能回歸到自我利益。
這是一種典型的雙標,因為當你為別人考慮的時候,你只是滿足了對方的需要,你做出了妥協,而你要滿足自己的時候,別人卻不一定站在你的角度考慮,可能最後妥協的還是你。。。
正確的方法是:製造雙贏的局面~~
然而書本壓根不這麼教~~站在別人角度看問題是對的。為別人著想要看值不值
「如果我不替自己著想,那誰來替我著想?如果我只替自己著想,那我成了什麼人了?」——不記得這句話是誰說的了,分享給題主正好。
如果凡事都認為是自己的不是,這種思維方式固定下來,總自罪自責,形成的性格就是抑鬱的性格特徵。建議題主多關注心靈成長方面的知識,努力把認知的偏差矯正過來。
一個巴掌拍不響,但是有可能這一巴掌打在臉上。
多站在別人角度想問題,前提是先照顧好了自己。
如果有一個人討厭你,可能是那個人有問題,可是如果有一群人討厭你,那就是「校園欺凌」。
現在題主23,謹遵這些教科版的教導,說明的是,題主是一個不很有主見的人,所以會嚴格遵守別人的規矩。
題主中學時代受到的校園欺凌,對題主造成了很大的傷害,而且很顯然,沒有得到來自於老師和家長的關心和保護,以至於題主「性格從開朗活潑有很多朋友,變得越來越內向。特別在意別人的看法,不敢和別人發生衝突,特別敏感,導致不容易和別人打成一片。別人稍稍對自己不滿意,就覺得是自己的錯,反省反省再反省」。這是由於心理創傷造成的性格改變。
題主認為「總是站在別人角度替別人著想,活的很累,還容易讓別人覺得自己是軟柿子」,是很有道理的。當你不斷的替別人著想時,就沒有時間和精力關注自己的心靈成長,服務了他人,卻迷失了自己,實在是得不償失。
題主現在年紀還小,經濟不獨立,處於家長和老師的控制下,又曾經有過受傷害的經歷,對自己的能力沒有信心,這也很正常。隨著你年齡的增長和能力的增長,你會漸漸掌控住自己的生活,並且為自己做出很多決定和選擇;你會逐漸發現,你有自己的追求和夢想,沒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去討好別人。說起來,每一個人來到這個世界上,都不是僅僅為了討好別人,而是為了活出精彩的自己。
對這種觀念的理解分三個層次。
第一個層次,「要站在別人角度看問題,替別人著想」是對的,因為大人就是這麼教育的,理由嘛,將心比心,吃虧是福,中國傳統道德,社會主義價值觀啥的,bla bla bla……
第二個層次,去他媽的「要站在別人角度看問題,替別人著想」!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自私是天性,自私是天賦人權,我自己都沒被照顧好,為什麼還要替別人著想?
第三個層次,「要站在別人角度看問題,替別人著想」真的對,即使每個人都是獨立的,但是社會是很多人組成的群體,合作才能共贏,但是,每個人的想法很可能就會不一樣,要想合作,就必須要能夠從別人的角度思考。注意,只是說從別人角度思考,沒說一定要損失自己的利益去遷就別人;即使是替別人著想,那也是因為對方和自己是一個利益共同體,不是無理由的屈從。
在鬥爭中求團結,在妥協中求共存,才是王道,而這王道,首先要能站在對方角度思考。
站在別人角度看問題和替別人著想完全是兩個不同的概念。
前者一般是對自己有好處的,因為可以根據別人的反應來調整自身的動作,從而獲取利益。
後者不好說,應該是價值觀問題。看各人怎麼看了。
舉個簡單例子,乾電話詐騙的,站在受騙者角度看問題,才能修正自己的劇本,更好的達到行騙目的,但肯定不是替受騙者著想。
另:站在別人角度看問題,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你想的真不一定是別人想的。
對。
但是忘了後一半。
然後結合自己的情況,得出雙方之間的最優解。
妥協的最終目的是為了自己或者自己愛的人得出最優解,是為了解決問題的,而不是追究責任的。
追究責任這種事,自己知道就好了。就是自己錯了,也先別管自己為毛錯了。要分析自己的錯帶來的影響,對自己對別人,然後找出最優解。
反思這種事都放在晚上,目的是下次避開這些事。
拿你舉例的事來講,
那幾個女生怎麼想的?就是想找個人欺負。
(有件事,我想在這裡說明一下:一群人對你不好,那一定是你的問題。話是沒錯,但是並不是所有的問題都是錯。就拿這件事而言吧,你的問題在哪?不是本地人。這跟你自己有一毛錢關係嗎?你能決定嗎?所以,這是問題,但並不是錯。)
你的利益是什麼?不想被欺負。
你的力量有多大?你打不過她們,告狀也沒用。
結論,你避開她們。
這就是一個典型的站在對方的角度思考並解決問題的過程。
祝安好。願幸福。從小不被父母充分重視、沒有大人實力支撐的孩子,一般長大後都不敢直面衝突,不敢為自己爭取權利,沒有底氣為自己辯護。因為從小的教育是退一步海闊天空,從自己身上找原因總是比較容易。正是父母軟弱怕事以及老師不敢得罪人怕麻煩,沒有給孩子一個強硬的後台,導致我們的不自信,畢竟自我指責總比被人指責有面子。
究其深層原因是不是因為沒有勇氣面對我們的弱點暴露在眾人面前呢?是不是逃避問題擔心自己的能力和經驗不能解決呢?學著去尋找原因並試著去判斷,用自己的力量直面現實,承認自己的情緒,是成長的第一步。
每個人都要長大,都得面對複雜多變的社會環境。父母一代人所秉承的觀念可能並不能幫我們解決所面臨的問題。試著去接納自己,無論那個自我怎樣弱小,去保護自己為自己代言,並積累自己的力量,這樣的人生才是真正屬於自己的,自己規劃自己實現的人生,才能擁有足夠的主動權。
推薦閱讀:
※如何克服情緒容易受影響、心情變化太大的缺點?
※玻璃心,別人無意的話都能耿耿於懷很久,如何調解改善?
※未成年人受到家暴可以尋求哪些援助?
※為什麼總是習慣性的讓自己不快樂?
※做錯事無法原諒自己該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