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學術界是怎樣看待 MBTI 的?


測量課上涉及過。
MBTI主要是依據榮格的人格理論編製。其實MBTI誕生之時,並不被學術界認可,因為它的編製者是兩位非心理學界的母女倆,M和B分別代表了她們的姓氏Myers和Briggs。
但是後續的信效度檢測證明這個量表還是比較可信、可靠的,所以現在也作為一個人格量表被廣泛使用。
但是我們老師提到說,量表的解讀最好還是請專業人士來進行。
另外因為很多人是在網路上進行的測試,由於版權問題,它們是否和原量表一致也有待考察。
至於企業中進行的測試,應該還是比較正規的。

@曾探索 同學,難道……你說的是大五人格?是現在比較普遍適用的人格量表。北師大的王登峰教授根據中國人的心理特質又提出了「大七人格」。


= =這道題身為扯淡選手的我怎麼能不來答一下。。。。所以不請自答了。。

先回答題主的問題,就是學術界是如何看待MBTI的。

學術界內部實際上對MBTI的態度是分裂的,或者說是兩個不同的派別在撕逼:一派是持正統態度的心理測量界,他們認為MBTI的信度和效度其實較為一般,它的重測信度尤為低,所以這個問卷不值得花費那麼多的力氣去研究,有其他更好的人格理論——例如大五——等待著研究,所以我們可以把MBTI扔掉了;另外一派是榮格學派的學者們,這一派的學者認為MBTI其實是一個尚不完善的問卷,但是這個尚不完善的問卷依舊有其價值,因為這個問卷可以有效的探測被試的心理功能的發展情況,這個情況的明確對於榮格式的心理治療是有意義的,當施測者得到被試的MBTI結果的時候,可以根據榮格理論的補償理論來進而推測被試潛意識的心理類型,從而為治療帶來方向,所以對於榮格學派的學者來說,MBTI的價值是毋庸置疑的,按照國內大神申荷永教授的看法來說,榮格心理分析有兩大武功絕學,一個是沙盤,另外一個就是MBTI。

正統心理測量界對MBTI的批評其實是靠譜的,因為從數據上來說,MBTI的設計確實存在多多的問題,首先是題目問題的設計存在一定的模糊性,其次是選項只存在兩個,其實不符合測量學裡對於選項設置的理論,而兩次結果有可能出現不同的結果,也就是重測信度較低,也就提示了這個問卷確實不是穩定的問卷。

雖然正統的心理測量界對MBTI的批評是正確與合理的,但是必須要看到,假如榮格學派這邊可以從理論的角度對MBTI的不穩定性進行解釋的話,那麼正統心理測量界從數據的角度來對MBTI進行批評就有可能是站不住腳的。

So,我站的角度是榮格學派這邊,所以我打算從榮格理論的角度來試著對MBTI的不穩定性解釋。首先,MBTI嚴格意義上來說它不是一個人格問卷,而是一個心理類型問卷。

這裡二者在定義上是存在差異的,這裡我隨便在百度找了一下人格的定義:人格——人格是指一個人與社會環境相互作用表現出的一種獨特的行為模式、思想模式和情緒反應的特徵,也是一個人區別於他人的特徵之一。

之後是心理類型的定義,這部分的定義出自榮格的《心理類型》:類型是指出現在許多個體形式中的一般態度的典型模式,只要這些態度中有任何一種成為習慣性的,並因此而賦予個體性格以明確的印記,那麼就可以稱其為心理類型。

所以這裡可以看到,人格的定義是一種穩定的,在社會中展現出來的性格特質,但是心理類型本身只是一種習慣性的態度,根據我們的心理經驗,人的習慣其實是可以改變的,所以心理類型其實也是可以發生變化的。榮格在描述心理類型的時候,他經常使用左右手來進行比喻,說我們得到的某種主要的心理功能就好像是左撇子或者右撇子,但是你說真的讓一個右撇子練習左手,使左手像右手一樣靈活,其實費點勁是能做到的,所以改變自己的心理類型也類似。一個人可以使用所有的心理類型,但是只是由於在發展過程中養成了某種習慣,對某一種心理類型產生了偏好,但是這不意味著其他的心理類型就消失了,在某些心理環境下,因為環境變化而使用一種不是那麼習慣的心理類型也是可能的。

好吧。。後半部分有點離題了,就寫到這裡吧,歡迎討論。


MBTI是目前運用較為廣泛的一種人格測驗,通過四項二維度來測量人的性格和行為差異,分別是1.外向E和內向I;2.感覺S和直覺N;3.思維T和情感F;4.判斷J和感知P,由此可以組合成16種性格類型。這個量表1942年開始用,重測信度在0.91-0.94之間,主要運用於職業發展、職業諮詢、團隊建議等方面,是國際上運用較廣的人才甄別工具
-------------------以上摘自《心理測量與測驗》,鄭日昌,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由此看來,這個測驗不像一般網上忽悠人的心理測驗,它的可信度和效度都是非常高的,也是被學術界認可的,至今還在使用,對企業人才選拔是很有幫助的。


我的理解是,也許心理學界正規做的MBTI評測和網上那些一頁的自助評測也許有比較大的差別。所以可能不是同一件事情


謝邀!

我回答十年前的信息,在國外人格測驗裡面是有信效度的。那個時候人格教授是有想讓華人測試,但是沒有這些參考數據,理解應給是我們注重面子喜歡偽裝,容易把理想的社會認同的多過於個人真實個性……

今年初參加一心理測驗大會,某位講這類研究費用太高還缺乏商業利益。

那個是基於榮格的內外向分類發展,反正我覺得有參考價值,而且有意思。幾年前還翻譯了個戀愛版本的,推薦單身什麼玩玩。


記得中國好像有心理學家提出那個不適合中國人,中國適合什麼五個維度的人格測試,不知有人了解這個「五個維度」的測試嗎!?


推薦閱讀:

看過了《別對我撒謊》(lie to me),對微表情識別和讀心術產生了非常強烈的興趣。有沒有系統介紹微表情識別的心理學書籍?
應屆生的上班恐懼症?
為什麼問題總是越想越想不通 強迫思維?
為什麼一些熱戀中的情侶會有「曬幸福」的衝動?
內向的人怎樣提升說話能力?

TAG:心理學 | 邁爾斯-布里格斯類型指標MBT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