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向的人怎樣提升說話能力?


提出一個可以90%消除焦慮的方法。以及一個不同的看待問題的角度。關於消除內向者社交焦慮。
正文開始:

內向的人最最苦惱的問題大約就是在想要和對方進行交流是的時候,內心難以抑制的怯懦糾結。經過不少時間的學習思考,我自己總結出一個模型來,基本會消除90%的焦慮。希望大家能從中借鑒學習到一些。

我就是那種極度內向之人,少時候家庭的不好的教育方式給我的性格帶來很大的影響,讓我變得異常內向。記得小時候我還喜歡和老媽去超市轉悠,即使因為窮,並不會買什麼東西。但我記得非常清楚,那是一天晚上,傍晚剛過,天微微亮,天氣也挺涼爽的。我和老媽又打算去超市看看,我爸嗓門很大的說:你怎麼那麼想去超市!超市裡有什麼你老去?又不買又不賣的!從那以後到現在,我都極少去超市,現在我爸也偶爾會非要拉著我去超市shopping,可我不會去。

我也從來沒和他提起這件事過,我想以後也不會。
這種兒時心理受傷,只有經歷過的人才會懂。我就這樣一點點變得內向,自閉。總之我的童年回憶沒什麼快樂,就這樣。


現在開始祭出模型
我把它叫做冰鎮火龍果模型,
為了呼應我的名字。
上圖:

前期是指對話開始前,中期指開始說話的那一時間,後期指對方的反應回饋的那一段時間。


● 前期分析

在社交焦慮前期,自卑的心態是阻礙開啟的最大原因。而內向的人中很大一部分都是有著不同程度的自卑的。
我以前想要和別人說話之前心裡會一直嘀咕,我和他說話他不會煩我?他現在是不是不想說話的狀態?我這樣好嗎,會不會太突兀?
那我還是不說了吧!但是我心裡又想去說!
就這樣,心裡一直天人交戰著,說的慾望和對說的恐懼不停交織糾纏。
但最後還是沒說,還把自己搞的精疲力盡的。
其實這個天人交戰的過程,就是因為自卑。
現在,我們假設你是一個各方面都正常的一個普通人你想要去和別人說話,他會不會來回糾結:
我和他說話他不會煩我?
他現在是不是不想說話的狀態?
我這樣好嗎,會不會太突兀?
萬一他不理我怎麼辦?
往往會很輕微的焦慮一下,但還是能夠去正常開始談話的。
這些糾結的內容往往都有一個存在在潛意識裡的前提:我不夠好,他不會想和我聊天,他不喜歡我,我是low的。
這就是前期焦慮的根源。

● 解決辦法

意識到這種自卑的心態,試著以正常人,自信的人的心態去開始就會有很大的改善。
以及給大家整理歸納了一些有關自卑的回答:
ople/f5821383e3e4612becfab134b147da55 【如何克服自卑?】
estion/20694013/answer/15878710?f3fb8ead20=2c1b670f4cd3f98261eaedd5ac395892
ople/e917fad24099520f6b98c681948cfbc5 【如何克服自卑?】estion/20694013/answer/64410340?f3fb8ead20=2c1b670f4cd3f98261eaedd5ac395892
ople/bbb58b3cf74a5fa7e835c0358e430acf 【如何克服自卑?】 estion/20694013/answer/56887692?f3fb8ead20=2c1b670f4cd3f98261eaedd5ac395892

中期:

● 分析

表達能力不好也是焦慮的三大原因之一。
你不知道說什麼;不知道怎麼說;不知道怎麼說什麼效果更好,更精彩;不知道對方會不會不喜歡你的表達方式。
而且很關鍵的是,中期的表達能力差和前期的自卑構成惡性循環關係,越表達不好越自卑,越自卑越表達不好。
● 解決辦法
同樣已經給大家整理歸納了一些有關提高表達能力的回答:
ople/4370697fafda4e7decd48ffa203f09b6 【怎樣能提高口頭表達能力?】,一句… estion/19623560/answer/12419731?f3fb8ead20=2c1b670f4cd3f98261eaedd5ac395892ople/1ae7bfd1f8674a5d4ab865be08bf0969 【怎樣系統的提高口頭表達能力?】寶上越:【這問題關注的人這麼多… estion/33196183/answer/58138307?f3fb8ead20=2c1b670f4cd3f98261eaedd5ac395892

  • ople/7f0bbe602af75b24967e73a878d621e9 【怎樣系統的提高口頭表達能力?】imallen:根據題主的問題… estion/33196183/answe用到

● 分析敏感這個優點
同樣對對方可能感覺的未知,不確定是焦慮三大原因之一。
糾結和他說話後會不會不快,會怎麼想,會不會尷尬,會不會煩。
總之是很在意對方的感受卻又無法正確知道對方的感受是什麼。內向之人敏感的特質並沒有得到很好的使用。

● 解決辦法

運用敏感特質和對人際關係的學習得知對方真實感受。
小例子:比如借錢,對方是怎樣的感受?會是煩?會是直接拒絕?還是什麼?

往往不是這些,而是尷尬,糾結。

其他類似情況大家可以自己去揣摩。

● 結束語
這三個問題是三足銅鼎,其中任何一足沒了焦慮的大鼎都會轟然倒下。

引用黑格爾的這句話:無知者是不自由的,因為和他對立的是一個陌生的世界。
現在,我們在這個方面是有知者,可以遠遠超越一般人。

內向者,其實可以是更好的社交者。

覺得我的觀點不錯的話,請不要吝惜你的贊和關注哦
最近對內向有了全新的見解,需要認真的讀,不然很難理解,大家可以看這個回答:http://www.zhihu.com/question/27873943/answer/118218264


難道不是完全的接受的自我嗎?
不因場面窘迫而強迫自己滔滔不絕發出聲音,不因無話可說而感覺尷尬局促不安。動靜怡然,言為心聲。
什麼叫說話能力?是逗?是浮誇?還是騙?
通過言語把信息傳達給另一個人。你想傳達什麼信息?是怎樣做的?


其實人的潛力是被激發出來的,如果你身邊有一群能說善辯的朋友的話,你會受他們影響得以提升自己的語言藝術的


內向之人宜提升內在素養,這也正是題主所缺乏的,也是問題的關鍵所在。精神世界豐富了,自然有內容言說,而莫要強求表達能力。人們對口才的重要性宣傳的比較多,而對內在的精神素養則宣傳的很少,這是社會問題,題主莫要被誤導了。


千年前的石板上已經刻下答案
「認識你自己。」

曾經同樣是嚴重內向的交際患者,害怕與新人交流,揣測著對方的想法,迎合、接下每一個話茬,唯恐氣氛轉入無人言之的尷尬之中。
這樣的生活讓我過得無比痛苦,每每害怕被恥笑,被人看出示弱的眼神,每每遭遇同樣的遭遇,深夜總在不甘心和對自己的恨意中度過。
.......

直到幾年前在重慶暫時居住,遠離家庭,在一所頗為嚴格的市直重點,那時候還在準備藝術專業的考試,更是無心聽講,況且,作為插班生的自己以及重慶的當地方言,使我更加苦惱,無言,坐在班級的最後一排,他們打鬧著,我坐著獨自看書,試著無視那些異樣的眼光。

直到那 目光對上了自己的新班主任,年輕,和我媽一個的姓,目光銳利,又霸氣,完全是重慶妹子的代表人物,讓我又懼怕又關注。她把我叫到辦公室,問我,小哥,你為撒子成天上課不聽講,成天病怏怏咧。好像在教訓自己弟弟一樣,瞪著大眼睛,黑色短髮一起飛揚著。

我拉你去看重慶的棒棒撒,人家每天腰酸背痛,閑了抽根煙,活的好好的。
我給你看我的小妹兒撒,北舞舞蹈系畢業,結果畢了業沒找到工作,人家都笑她,現在她是北京十幾家重慶小面的老闆。
喝酒不?
老師,我,我不喝。
....
以後抽煙可以,莫要門衛再向我告狀嗦。
大老爺們的,想愣個(那麼)多,有個屁用。不開心咯以後跟我講,我帶你去吃重慶老火鍋,保准沒得煩惱。


沒想到,我人生中轉折點的人就是這麼平淡的度過。
她帶我直接涉入生活,我照著她的做,課餘時間自己背著書包,轉遍了重慶的大街小巷,和棒棒們一起坐著抽根煙,跟老頭老太太們一起跳」壩壩舞「。偷偷潛入一家曖昧的舞廳...一所建築的樓頂,吃露天的九宮格火鍋,輕軌從六層樓一直穿越山頂,再到地下,讓人不禁想起《瘋狂的石頭》:我覺得,這個巨大的城市,就像一座子宮...

...
四十度高溫,我走累了,重慶的石板路泛著青綠色,轉身拐入一家「盲人推拿」。
一對老夫婦,笑著說,來了,來了啊,坐撒。
一邊摸索著遞上凳子,墨鏡下的笑非常純凈,火罐推拿過後,全身舒爽,道一聲別,我輩出門去。
小娃兒,你的書包忘了拿撒,奶奶還是笑著,摸索著遞上書包。
奶奶...您不是...
有些東西有些事是感受的到的嗦,嘿嘿嘿。
老夫婦倆甜蜜的笑著,眼神彷彿看穿了整個靈魂..


有句話好像是這麼講的,當你身邊的朋友過得不如意的時候,你不妨帶他去菜市場買菜,感受下人生的酸辣...
我無比贊同。
所謂的社交恐懼,內向,說話,都是未能真正好好地投入生活之中,眼光總在退縮。
而這些原因,很多來自家庭(比如我),戀情,亦或者兒童時代的創傷,無社交能力者,都不是天生形成。不妨好好回溯一下自己的過往,不妨先從和自己對話開始,進入自己的世界,把一個懦弱孤獨的孩子,武裝成雍容威嚴的國王。
這是第一步,不對未發生的事情胡思亂想。
我還想你可以用心去生活,去走,你也許會被真正淳樸的人改變,那些人,那些努力在生活的樂觀的人們,可真的無暇顧及你所謂的不勇敢...


這是個非常好的機會,讓你了解人性心理,了解自己的真正力量。痛苦,不是禮物,而對痛苦的思考,才是真正的饋贈。
無論如何,勇敢。


沒有在第一時間寫上答案,註冊了三年知乎,這是一個寫過最認真的答案..

送給你,也送給我自己。

你生來不是為了掙扎度日,你生來不是為了擔心受怕,你生來不是為了過那種喜悅時刻寥寥可數的人生。你本來就應該開懷地笑,並且充滿喜悅;你本來就應該自我感覺美好,因為你是無價的!你生來就註定要勝利,你生來就註定要快樂……我親愛的朋友,你生來就註定要擁有精彩的人生!—— 朗達?拜恩《力量》

3.11日更新:


破百了,感恩。
《少有人的路》提到:幾乎人人都有心理問題,只不過程度不同而已;幾乎人人都有程度不同的心理疾病,只不過得病的時間不同而已。

我認為,內向和遷就,都出自於對自我的無視。
以及人最大的不可原諒,就是壓抑自己的痛苦,企圖順從。

就像受傷的小獸咬著擁抱它的手,因為懼怕,我們反抗,我們傷害和作惡,對自己內心的不安,實則還是源自心靈的乾涸呀。
初戀告訴我一句話: 心懷美好,才能遇見美好。
不敢忘,銘記至今。

與其蜷縮在被窩對影自憐,想到痛苦的話語胸口窒息,不如出門走走,去爬山,去釣魚,在夕陽下看孩童玩耍。
陪爸媽一起做頓飯,跑步,騎馬,把自己當做快樂的野孩子,能多野咱來多野。你大可做一艘船的船長,喝酒吃肉,在風雨之中咆哮著遠航。抑或騎著賓士的馬在草原上賽跑,草原白喝兩口,學學唱酒歌。
我們生來不是孤獨,別人說不,我偏要說Why not?
給自己的過去一個大大的擁抱,對未來聚起大大的拇指。


出發吧,一路有美景,用真誠和熱愛找到同伴,方向,對未發生的事抱以美好的期待。
心懷美好,才能遇見美好。
出發吧, 一切都不晚。

攝於零下五十度的內蒙阿巴嘎旗。
感恩,共勉。


謝邀。

我覺得「內心是否舒服」是一個很大的「標準」,聊天時也一樣,沒話不必硬找話,心理舒服就好。

1、不會應答時。不一定非要說什麼,微微一笑也很好;

2、腦子跟不上時。還是說的太快、太逼迫自己了,順其自然,有什麼就說什麼,想說的時候再說,不想說時不逼自己說,多聽聽別人說也挺好……


謝邀。

我個人認為,一個人不需要要求自己能融入任何一個群體,一個群體之所以會存在,說明有自己的話頭,而且能夠互相get到夥伴的點,可以說是很精神共鳴的事情,如果自己的感受不深,完全不需要強迫自己能夠進入這一個群體。(很多時候就是因為沒有get到這個人群的點而胡亂髮言,導致別人會因為這麼一點雞毛蒜皮的小事而不想理你。)

其次,一個朋友會因為你話少而問你這樣的問題,如果不是他還不了解你,就是根本還沒把你當朋友,只是把你當成一個聊天或傾訴的熟人。(而且這問題換我我也答不上來呀,非要我答還不能爆粗口的話,我只能說……我朋友都知道我話少啊……就像我不喜歡和任何人睡一張床一樣,我的朋友從來不問我那以後找了另一半怎麼辦。)

說話不過腦子是很致命的,但是也很難改,慢慢來吧,我也在改。但是很多時候我都是在開玩笑,而我的朋友也會知道我是開玩笑,所以還沒有什麼矛盾,如果是不怎麼熟的人,我就說聲對不起。

同意一個高贊答案,「認識你自己」。

內向又如何?為了不怎麼重要的人而去費心迎合,不如多想想怎麼和真正愛你和關心你的人溝通。答主沒什麼朋友,但是我的朋友都很要好,我不需要去用迎合這個詞去描述我和我朋友之間的關係,我和朋友的相處很自然。至於別人……就目前我很自私的尿性來說,I don"t care.


我之前總是把內向和抑鬱症劃為一類,其實不是這樣子的,抑鬱症可以是天生的,它對於理解別人所說的是存在一些缺陷的,而內向卻不一樣,所有內向的人並不是天生的
我見過小時侯特別能說的人,大了之後變的很沉默,很內向當這不僅僅只是個例,了解了很多這樣的情況之後,我發現這些內向的人絕對在某個時間段有過一些不好的經歷,環境的改變亦或是情感的刺激,於是他們將自己關閉在自己的世界裡,變的不愛和人交流漸漸的,這種與人交談的能力退化,知道達爾文進化論的都知道,當我們對於自己某一方面能力進行開發時,是可以改善的,而當你不去開發或者訓練某一方面的能力時,就會退化。所以這就是說所有內向的人是會思考的,所以說內向的人往往思考的很多,但是表達的不多。
這也並不是什麼壞事,如果內向的人願意在交流這方面進行自我訓練,通過適當的方法和實戰經驗是可以得到改變的,祝你好運!


你這種情況,多玩遊戲少看書。
遊戲必須交流的^_^


@冰鎮火龍果 謝邀。

內向的人就是不會說話的人嗎?答案當然是:否。

內向者有可修鍊的說話之道嗎?答案很顯然:有。


《讀者文摘》(Reader『s Digest)美國版雜誌曾經發表題為《你絕對想不到的9位性格內向的名人》,例舉了幾位我們耳熟能詳的閃亮人群的名人,可他們事實上非常的內向。


猜猜他(她)是誰?

「我喜歡獨處,喜歡和我的狗一起散步,一起欣賞樹木、花朵、天空……如果給我機會讓我從周六晚上獨自一人待到周一早晨,我會很開心。」

「你可以以一種溫和的方式改變世界。」

「事實上,我沒有見過多少藝術名流,因為我會害羞。拍攝好萊塢電影的時候,我也會覺得害羞。我感覺自己就像是高中時代那樣,與世界格格不入。」

「引導男人走向藝術和科學殿堂的最強烈的動機就是逃避日常生活。即便是性格最溫和的人,如果他想進入可過認知和思考的世界,那他一定會逃離個人生活。」


那麼,內向型人和外向型人到底什麼區別呢?事實情況是內外向人的不同主要在於他們各自獲取信息和能量的方式:內向型的人傾向於從他自己的內部世界獲得能量,而外向的人則更擅長是從外界的人群、環境及刺激中汲取能量。


所以,如果你自認為是不擅於表達自我的內向的人,現在首先要做的是,就是停止對於自己內向性格的質疑和貶低,不再做「東施效顰」式的學習外向型人的做法,回歸自己的本色,你同樣可以做的很好。


那麼,作為向內思考和尋找力量的內向型人,如何在公開的場合適當地表達自己,並且用內向的力量幫助自己HOLD住全場呢?給你三個步驟,讓內向者同樣可以遊刃有餘地漂亮表達。


第一步,通過自嘲公開承認自己的內向。這個時代確實表現得越來越適合擅於宣傳自己、張揚自己的特點的人,但是,這只是在相信「外向者是這個時代的寵兒」這個偏見者眼裡噢,遺憾的是,目前看起來這個誤解還是比較明顯,而如果你自己恰恰也是這麼認為的,那麼,你在公開場合就容易變得非常緊張。這樣的話,與其被動接受,不如自主接納。我們就痛痛快快地表白「我是內向的」,你可以用一則小笑話或者一個小故事、甚至親身經歷小事件,表明我確實比較內向,這個行為其實也表明了另一個態度:「可是我很勇敢地來公開講話了」。這樣,我們可以緩解自己的緊張,同時也更大程度上獲得聽眾的同情加分——因為這是一個內向者的發言。


第二步,用最實在的數據和事實建立信任。這是我們內向者的強項噢,我們更擅於冷靜地思考、獨立地觀察,相較於外向者更擅長用渲染全場的情緒來達到互動和說服,我們內向者更精通用事實說明真相。而社會的普遍認知也會誤解為「外向者比較浮躁、內向者更加踏實」,那麼,我們就多用踏實的數據和事實依據,去建構我們講話的基礎,讓內向反過來幫助我們建立自己的專業形象。


第三步,運用細微的情感、自身的事件來打動聽眾。內向者對於自我的情感體驗更為細膩,這也給予我們更多的語言素材,多從生活實踐出發,多從自己真正關注、最有真情實感的細節出發,由小見大,引申到講話的主題,在自己最喜愛最擅長的領域,給聽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有時候,不是我們不會講話,而是我們想要講的東西太多,反而讓我們抓不住重點,而同時作為內向者的我們,又不太擅長天南地北跳躍式表達,這個時候正是發揮我們自己安靜的特點,少說、精講,總結提煉繁雜內容里最緊要的部分:如果只讓你講一點,你最後會保留哪一點?就將它講清楚、說明白,說完就立馬結束、閉口不言,這個高深莫測的表達者形象,事實上正是我們常常讚賞的那種不說則已、一鳴驚人的善言者。


↘ 你猜出上面這些內向的名人都是誰了嗎?


首先,我認為內向的人都是優秀的人。
內向的人思想深邃,考慮周到,做事認真,別人做事是為了「做」,而他們做事則是一門「藝術」。
包括他們對語言的要求也是一門藝術。
也即是說他們對自己做的事情要求很高,上升到藝術層面。
說話是一項能力,也是一門藝術。既然是一項技能,就會通過練習慢慢掌握。
其實每個人做事情的感受和習慣大相徑庭,所以要掌握這門藝術,需要自己摸著石頭過河。
內向的人多半低調,他們不想自己不成熟的思想被別人知道,所以他們想的是,我說的不是很對,對人對己都無益。熟不知,他們的想法已經比別人不知高明了多少!
找到說話的竅門,愛上說話這件事,把說話這件藝術品打磨的更加圓潤精緻。
說之前,打草稿,至少打腹稿,說完以後,及時總結!
從語氣,情緒,用詞,對方的反應幾個方面給自己打分,哪方面不足,哪方面做的不錯。相信,經過半年的時間,就會有很大的進步!
喜歡說話的人,多半小時候說話的時候,別人在認真的聽,環境的潛台詞是:你說吧,我喜歡聽你說話。我也喜歡和你說話。所以,說話被自己認為是一件愜意舒服的事情。
不喜歡說話的人,多半小時候,自己說了,別人愛答不理,或者自己一開口就被否定訓斥。潛台詞是:你說的話都是廢話,我一點都不想聽,你還是閉上嘴為好。所以,最後你認為:還是別說話為好,一開口就被人恥笑、挑毛病,被人認為不成熟。
小時候的環境是那時候的環境,不是現在的。其實,除了在某些特定的環境里(如小時候糟糕的家庭環境)外,其他人或者你長大後,別人還是希望你能把話說好,希望和你溝通的。所以,在說話前:告訴自己,他、她 、他們希望我把話說的完整、漂亮,他們希望和我有效、良好的溝通。
平時的練習很重要,練習的次數越多,離你理想中的形象越接近。


我覺得困擾很久這個表達有水分
如果真的是一直持續困擾很久自己會主動想辦法克服,大概是那種好了傷疤忘了痛的情況
既然有在改變那很好,一點一點地努力吧
分析談不上,書我也不知道,給一些自己的意見吧

第一點,多去了解自己,了解自己屬於哪一類人,倒是用不著去刻意讀一整本書
去百度一下性格測試分析什麼的啊,參照一下星座生肖
實在不行哪怕想個糊弄人的答案也不要緊
比方說
你為什麼跟你朋友話也這麼少啊?
我的朋友話都不多誒
這樣的
第二點,我也是這個毛病,所以沒啥可以給建議的,這屬於脫口而出
人下意識做出的反應多半不怎麼好,說出的話不怎麼好聽,做出的反應動作不怎麼好看
所以可以的話養成少說話多聽,說話稍微慢一點,想好再說話的習慣

也是知乎上看來的,心理學對內向者外向者的狀況分析
內向者通過獨處儲存能量,跟其他人進行社交特別是陌生人,要消耗能量
外向者相反,社交吸收能量,獨處消耗能量
那麼問題就會來到如何在進行社交活動消耗自己能量的時候別那麼難受
然而我也沒有答案,只能提出這個現象了


和實踐經歷是有極大關係的。以前孤僻到話都講不好,對事物的排斥感 不與人言零交流,不知不覺早已對世界避之不及。那時候對方的話聽完,自己要先去分析想很多才決定要不要講話,具體說什麼才好。也習慣了常年自己和自己這樣的對話方式,習慣到每次先和自己說一遍再重新轉述於外界。

現在腦子的速度都還沒嘴快。這造成的缺點是 : 嘴太快沒來得及看人臉色而說錯話。因為內向者的精力是從獨處中獲取的,社交本質是在消耗自身精力。而外向者的精力來自外界,沒了外界反而難過焦慮坐立不安。社交圈的擴張會分散太多精力於為人處事,照顧對方情緒,管理維護好自己的個人印象,所以累。也沒閑心去挨個琢磨,焦慮的情況下會只想著表達而管不住嘴。後來我想法給言語可能造成中傷者一個甜棗,從那後克己管嘴 考慮別人說話方式更照顧對方。每個人都需要自我沉澱,最終促成一種中和的結果來維持這一生,需要的是更多的閱歷和時間,我想你以後也會成為和我差不多的人,畢竟這是社會人格。

克服你以上談及的怪圈最好方法是: 改變對事物的恐慌和排斥感,以及一定足夠的自信。這兩者比閱讀和寫作重要太多,一個人在現實中講不出話,卻在自己的世界裡滔滔不絕孜孜不倦,那必定是自己的內心出了問題。最應該先去戰勝的不是怎樣口若懸河,而是應當在心中奠定足夠的力量,厚薄積發。

當不畏懼一切放下包袱和沉重的情緒負擔,包裹得很嚴密的自己,開始 自嘲 表演 取悅 竭力剋制另一面: 聲嘶力竭的吼叫和過分的安靜,越是摔的痛越是笑得最大聲,看似在掩飾一切,只因為我怕了從前。哪怕是鬧了笑話,一點也不感到不好意思。利用自嘲輕易脫身 笑得多愜意,別人也覺得逗逼 又把自己掛著玩。不知覺成了他人生活的氣氛調節,我在時是黃鵲,不在時上次聽到的評價是世界太安靜。

有句話: 人的所有細胞每七年換一次,七年之後便是另一個人。實際上人大概七年就得變數不清的次數。寥寥見過幾次的兒時長輩會覺得我內向不愛講話,同學同事又會覺得我外向有趣只是有些敏感。他們的判斷都只是你當下的表現,你不必改,你只需要內心平穩、足夠自信,慢慢的你就能愈發積極的交流。你知道什麼樣的人和你截然相反,什麼樣的人比你更開心,你可以相互借鑒學習,當然你也可以保持自己。只是人生還那麼長,不多體驗幾種新的生活態度,你怎麼知道當下的就一定適合你。至少我比過去開心。

閱讀和寫作都不及你的態度 你的實踐感受 經驗,所以一定要鼓勵自己多講話啊。


謝謝邀請。
第一個問題,內向者,是相對某些方面內向,其中有害怕失敗,害怕出醜,及失敗與出醜後帶來的不好的反應和後果,自卑的源頭也基本上源自於此,所以,在外人,陌生人或者不熟的朋友面前,以上幾種害怕會加劇,如果心中的完美主義很強的話,那麼這種感覺會更糟糕,比起外向者,您對展現自我優秀一面有更強的企圖心,這裡換一個詞,就是期望值,所以在缺少跟陌生人談話的成功經驗的情況下,會變得把握度非常低,第一個問題提及的情況就會發生。建議,先調整自己的期望值,讓自己不要太過在意他人的眼光,普通人在與人交往過程中,總是友善的,通情達理的,並非每個人在與他人溝通的時候都會下意識的看他人的缺點,其次就是大膽說話,不要怕出錯,講話如果時時刻刻都追求完美,那麼我們連一句完整的話都說不出來,自然,誠懇,輕鬆即可,以上兩個建議有一個大前提,那就是多講,多肯定自己,少看自己的不足,積累成功的感覺;
第二個問題,並非只有您自己有這個情況,80%的人都會有這種情況,後悔講過的一些話,思路跟不上講話的速度,哪是應該還不習慣,甚至跟坐著講還是站著講也有關係,很多時候就是因為不習慣,所以要讓自己習慣起來,那麼就繼續堅持多說話,思路會慢慢跟上您的講話速度,既然我們習慣反省,那麼我們就有理由相信自己以後可以講得更到位,更合適。給到以下幾個建議,第一,先保持微笑著對他人講話;第二,學著看著他人講話,從看鼻子開始;第三,學著在與他人溝通之前做好充足的準備,準備講的內容,準備可能會被提到的問題的答案,準備如果無法回答該怎麼回應的方案,充分準備,這樣第二個問題出現的情況,就不會太難應對。
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首先要接受這個世界是允許不同存在的,有外向就有內向;
接著要接受自己是不同的,在這個圈子外向,在另一個圈子就內向;
最後要明白你到底想要做什麼樣的自己
如果侃侃而談能讓你快樂的話,那麼無論有沒有人聽
無論說什麼你都是快樂的
如果你只是羨慕別人侃侃而談的樣子
自己做起來很吃力,很累的話
為什麼不換個角度想想
老祖宗有些詞語叫「三咸其口」『沉默是金」「謹言慎行」


我記得有研究曾說「內向的人其實更擅長社交。阻礙自己社交的問題其實是」社交焦慮「。
社交焦慮的主要心理表現是:
1.社交之前已經內心定義別人不會喜歡自己。
2.害怕社交中的衝突,矛盾,憤怒問題,不知道怎麼保護自己,表達自己的感受,也害怕傷害到別人,給別人不好的感覺。
3.不知道怎樣把握社交中的節奏,總是很在乎自己在別人眼中的樣子,在乎別人的評價,態度,看法。


內向那是在熟人面前,或者是你熟悉的環境裡面,去一個陌生的環境,和不認識的人說話,交流就能放的很開,因為沒人認識你,沒有什麼好怕的,最近在練車,和各色各樣的人打交道,唯一共同點就是我不認識,哈哈哈!應該能給題主一些幫助


謝邀
我每天都要讀書,每天都要看新聞,每天都要運動,每天都要助人,每天都要寫文章,每天都要做演講。
給自己。
我不知道什麼時候有用,但我知道總有時候有用。
就算每天聽聽自己發芽成長的聲音也是很快樂的事。
希望有幫助。
祝福你。


我就搞不懂說話能力跟內向外向有什麼關係,有些外向的人普通話說的跟屎一樣還在那叨叨個不停。
說話只是手段,交流是目的,你跟別人想做什麼樣的交流,你想傳達快樂給別人,還是向別人訴苦,就去做就行了,說你想說的話,跟內向外向沒什麼卵關係。
內向,就是不太喜歡跟別人表達情感,你覺得這樣舒服,就啥都不用說,又不覺得舒服,還在委屈自己,何必呢


這種問題都能寫出這麼多故事(黑人問號)

。。。破知服。。。

我也是一個內向的人,內嚮導致了一系列的問題,其中就包括「不會說話」。具體臨床癥狀無需贅述,懂的都懂。

要說說怎麼克服。

1、絕對不要去看那些條條框框,雞湯故事。(包括點贊數高的一些回答)

2、要明白,不是所有的人都有交流的必要,也不是所有的交流都必須是精彩給人留下印象的。

3、最重要的是,交流的過程中,最應該關注的其實是在交流的內容而不是心理感受,這裡的心理感受,包括你自己,也包括說話的對象。

4、這需要一個過程,不要急躁。

5、如果你自己享受一段對話,對方一定也享受,所以也許應該更關注一下自己。


推薦閱讀:

怎樣從不好的狀態(孤獨無聊、空虛寂寞、情緒低落)改變過來?
說話的時候不敢直視別人的眼睛是為什麼?為什麼有時人們彼此對視會尷尬?
被別人侮辱後沒有反抗,隨後難以釋懷,怎麼辦?
確診了雙相情感障礙,如今的我該怎麼辦?
不甘心,是什麼心理狀態?

TAG:生活 | 心理學 | 人際交往 | 溝通 | 內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