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真實的「花開兩朵,各表一枝」的故事?

「花開兩朵,各表一枝。」是古代章回小說的敘述手法。

意思為:故事發展成了兩個,我們一個一個地說。


林徽因家族的兩位後人。

歷史留下了時代驕子熠熠生輝的名字,林徽因以其出色的學識才華和胸襟膽識成為民國時代的傳奇人物,圍繞在她周圍的是民國黃金時代的文化英才,同時,她的光輝也照亮了一大批晚輩和學生。

因設計美國越戰紀念碑而聞名的華裔建築師、藝術家林瓔,是梁思成和林徽因的侄女。她在2015年11月獲得美國史密森尼學會(Smithsonian)頒發的國家肖像獎(Portrait of a Nation Prize),奧巴馬為身著黑色鑲紅邊套裝的林瓔披掛上紫綬帶的金質獎章。表彰她作為建築師、藝術家環保人士的卓著成就,這是美國官方給予藝術家的最高榮譽。

早在1982年,由林櫻設計的美國越戰紀念碑就在華盛頓落成,1994年,這個故事被拍成了紀錄片」林櫻: 堅定清晰的洞見」( Maya Lin: A Strong Clear Vision),獲得了1994年奧斯卡最佳紀錄片。

2000年,林櫻自己著書《界線》(Boundaries),進一步向世人解釋自己的設計和藝術思維。同年,她主持地跨美國西部華盛頓州和奧勒岡州,位於哥倫比亞河和蛇河流域的美國人最早登陸地的歷史景觀重現的一個大課題的「匯流地課題」(Confluence Project)設計,這項設計規模之大,歷時之長,是林櫻目前仍在工作之中的一項大任務。林櫻挑頭來完成這項縱跨歷史,橫聯各種文化和藝術的大任務,可見她在景觀設計和藝術構想方面功力之深厚。
      
2002年,林櫻成為耶魯大學校友股董會的成員。
      
2003年,林櫻成為世貿中心紀念碑設計竟標的評委。
      
2005年,林櫻入選美國國家藝術院(The American Academy of Arts and Letters)院士,同年,與希拉里柯林頓一起被選入「全美婦女名人堂」(National Women"s Hall of Fame)。迄今為止,入選的華裔女子只有林櫻和何健雄。

在遙遠的東方,林徽因家族的另一位後人,她畢業於美國麻省理工和哈佛,師承現代建築學宗師格羅皮烏斯和阿爾瓦·阿爾托,深得兩位大師喜愛。她可以說是西方現代建築思潮在新中國的第一批實踐者,致力於結合國情的建築工業化發展,努力將西方的裝配式建築體系國產化。

但是她卻成了中國現代建築史的「失蹤者」,幾乎所有的中國現代建築史的研究者都忽略了她的名字,如今她借口怕有傳染病將登門拜訪的親友拒之門外,拒不見人。她仍然健在,卻過著離群索居的孤獨生活,只留著一個背影任我們慨嘆和想像。

林徽因(左)李瀅(右)

她的名字叫李瀅。梁思成曾這樣解釋這位哈佛大學建築系的畢業生:「她和我的關係不是師生,而是親戚。她的母親,是我已故愛人林徽因的表姐。我從來沒有教過她。」

1949年,李瀅從世界排名第一的美國哈佛大學研究生院畢業,結束海外的優渥生活,帶著對新中國建設的憧憬,輾轉回到中國。等待她的,將是病痛和大大小小的政治運動、階級鬥爭以及史無前例的文化大革命。李瀅的建築師抱負因為政治和出身而轉折,在長達三十多年的職業生涯及退休後的生活領域,她均保持了沉默的狀態。當她在設計院的研究室里無資料可參考查閱或者在建築公司當抹灰工之際,在大洋彼岸,她的朋友仍在打聽她的消息。這位當年深受格羅皮烏斯、阿爾托喜愛的高材生,湮沒在中國改革開放前夕的建築界,她退休那年,是1984年。那時,中國建工出版社的「大師系列」剛剛開始陸續出版,國內學子才開始漸漸知道國際大師的名字。

世 家

林徽因的表姐是誰?我們還是得從林徽因的閩侯林氏說起。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一個家族的崛起,必然有一處開明的肇始。林徽因的成才要感謝她的祖父林孝恂,對於林徽因家族來說,祖父林孝恂,顯然就是這麼一個人。1889年(光緒十五年),林孝恂中己丑科二甲第一百一十一名進士,與康有為同科,被授予翰林院編修。

林孝恂

他在浙江嘉興崇福當知縣時,就開始廢八股,興學堂,後來,在杭州設立林家私塾,教導兒孫讀書。林家私塾設東西兩齋,東齋傳授舊學,西齋傳授新學。新學這邊,名師薈萃,課程新潮,既有林紓教四書五經,也有林白水介紹地理天文,甚至還有外籍老師華惠德、嵯峨峙來向孩子們傳授英文、日語。如此中西合璧、繼往開來的教育方式,不但使自己的子女林澤民、林長民等人多有受惠,就是族中子弟,也多有滋養,來日做成大事者不乏其人。寫出《與妻書》的林覺民,與林覺民一起喋血黃花崗的林尹民,為光復福建努力的林肇民,都曾在林孝恂的私塾就讀。大時代風雨將來,西子湖畔的寧靜也只是一時,林家民字輩的一批人,從林孝恂的私塾起步,走到了最廣大的天地中。[3]

左起:林長民、林覺民、 林尹民

林孝恂講究男女平等,女孩和男孩一樣接受教育。1909年在林徽因5歲時,隨祖父母、姑母等從杭州的陸官巷遷居蔡官巷一宅院,由大姑母林澤民發矇讀書。1912年祖父全家由杭州移居上海,住虹口區金益里,8歲的林徽因與表姐妹們入附近愛國小學,讀二年級,並侍奉祖父。1916年在北京,12歲的林徽因與表姐們同入英國教會辦的培華女子中學讀書。1917年林徽因13歲,祖父全家又都遷居天津,諸姑偕諸姊繼至。在這群表姐妹里有一位表姐,是林澤民的女兒王稚姚,1901年生,長林徽因3歲,從童稚暑期在杭州、上海,青少年暑期在北京,都和徽因共同生活。王稚姚回憶,林徽因的大眼睛像祖父、美貌像祖母,母親林澤民愛徽因甚至勝過徽因的生母何雪媛。[4]

李瀅族譜

王稚姚的女兒李瀅生活在這樣的環境里,能考上聖約翰大學的建築工程系第一屆就不足為奇了。

關於家庭,李瀅是這樣寫的:「童年家中長輩從事書法國畫還有學建築等,甚至有個好日本『花道』的外祖母,受了點『熏』。家庭代我立的『志』。」[5]她的外祖母,是林徽因的姑母林澤民。

上海聖約翰大學是同濟大學的前身。上海聖約翰大學建築工程系、之江大學建築系加上同濟大學的土木系,1952年院系調整後共同構成了同濟大學的建築系。上海聖約翰大學的建築工程系成立於1942年,是上海第一個設在正式大學中的建築系。在此之前只有上海美專設有一些關於建築形式方面的課程,但並不是正式的專業。1942年到1952年院系調整前的十年時間裡共培養了三十餘名本科畢業生。聖約翰大學當時把這個系命名為建築工程系,可能就是要突出建築既是藝術又是工程技術的特點。由於條件關係,建築工程系的課堂最初就擠在位於科學館底層工程學院的土木系中。好在建築系第一期的學生只有五名(李德華李瀅 白德懋等)由於成立之前沒有作宣傳也沒有對外招生,學生都是從校內其它專業轉過來的,其中有四人就轉自土木系。聖約翰大學的學分制使當時及後來那些既修建築又修土木的學生得到了雙學位。[6]李瀅白德懋等都修到了雙學位。

大學階段接受黃作燊先生[7]啟蒙學習包豪斯學派的現代建築思潮。上海聖約翰大學工學院院長楊寬麟先生專門聘請了黃作燊先生來創辦約大建築系。黃在1937 年畢業於英國A A 學院(ArchitecturalAssociation School of Architecture),又追隨包豪斯創始人格羅皮烏斯先生到美國哈佛大學,1941年畢業於哈佛大學設計研究生院,而格羅皮烏斯離開英國之後,去美國哈佛大學從事建築教育工作並帶去了包豪斯的思想理念。黃作燊回國後先在約大工學院土木系講授建築,設建築組並於次年應楊寬麟院長之邀約創辦建築系。當時中國的建築教育大多以「學院派」的教學體系和方法佔主導地位,而聖約翰大學建築系最早全面引進了包豪斯式的現代建築教育體系和方法,雖然只有短短的10 年時間,但在教學體系、設計方法,重視技藝等方面都獨具個性,同時培養出李德華、羅小未、王吉螽、李瀅、白德懋、樊書培等一批有影響的建築師和建築教家。[8]

黃作燊先生(1915-1975)

家庭經濟基礎雄厚和學業優秀,如展翅的雙翼帶著李瀅高飛。她甚至能拿到宋子文私人別墅的設計任務帶到學校里請同學一起合作。1946年9月,從聖約翰大學建築系畢業的李瀅,在上海秦利洋行事務所實習[9]過程中,考取了美國名校的獎學金並取得優秀成績:「去美(國)留學期間,學雜費靠美校方『獎學金』,旅費及生活費靠父親[10],至1949年畢業就業為止。」[11]

梁思成手跡關於李瀅

梁思成先生這樣寫:「1946年秋至1947年夏我在美國耶魯大學講學一年,寒假期間(1946年末至47年一月上旬)期間,我曾到麻省工學院所在的波士頓市渡假,差不多每天見面。那時她完全是一個資產階級「小姐」。在校學業大概不錯,頗受到當時在美國的芬蘭建築師阿爾瓦·阿爾托(Alvar Alto) 和德國建築師格羅皮烏斯(Walter Gropius) (二人都是國際知名的『大師』)的重視。」 [12]

她沿著黃作燊導師的足跡直接受教於國際現代主義建築大師格羅皮烏斯,這是多麼難得的經歷多麼難得的人才,所以當她回國後立即被同窗好友李德華聘為聖約翰大學的助教。關於1951年-1952年的起到的作用,李德華先生高度評價到:「1949 年新中國成立後,(上海聖約翰大學建築系的)外籍教師紛紛離滬,師資隊伍有了很大的改變。一方面是早期留校的助教已成長為系裡的教學骨幹(李德華、王吉螽zhōng、翁致祥等);同時還吸收了幾位剛從國外學成歸來的青年教師,如陳業勛、歐天垣、王雪勤、李瀅等。李瀅原是約大建築系第一屆的畢業生,後到哈佛大學設計研究生院師從格羅皮厄斯又在另一位大師阿爾托(Alvar Aalto,1898-1976)門下研究建築設計,任教後在教學中發揮了很大的作用。」[13]

歸 來

1950年,梁思成出任北京市都市計劃委員會副主任,並與都委會企劃處處長陳占祥一起向政府提交了《關於中央人民政府行政中心區位置的建議》(俗稱「梁陳方案」)。參與過大倫敦規劃及國民首府南京1946年規劃的大師陳占祥躊躇滿志,對新政府新首都接下來的規劃充滿希望。他相中了自己在聖約翰大學教過的學生們,專門到上海招兵買馬。就這樣,1951年初,已走入工作崗位的白德懋、李瀅、樊書培、華亦增以及尚未畢業的周文正等一起離開上海來到百廢待興蓬勃發展的首都,進入北京市都市規劃委員會從事規劃設計及管理工作,這裡梁思成任都委會副主任、留學法國的建築大師華攬洪任總工。

人們的工作熱情高漲,都委會的燈光徹夜亮著。首都規劃的方案雖然沒有最終確定,首都建設卻不能停滯等待。他們的主要任務是撥地。白德懋主管比較複雜的城區,樊書培主管學校,周文正主管工業區。為了避開污染城市,周文正將工業區劃在城市的下風向的位置,即現在的798一帶。廠區無水電基礎設施,沒有場地的限制劃地工作非常粗放現在回想起來周文正覺得浪費嚴重。

從1953年開始,國家進入了有計劃建設時期,北京也開始了大規模的城市建設。1953年春,都委會分別由華攬洪與陳占祥主持提出甲、乙兩個城市建設總體規劃方案(俗稱「甲乙方案」)。結果是兩個方案都未被採納。但是這卻成為後面被政治批鬥的把柄。

1955年4月,北京市又聘請以蘇聯專家勃得列夫為組長,由有關城市規劃、給排水、供熱、煤氣和公共交通專家組成的蘇聯專家工作組,協助進行規劃設計。為此,改組都市計劃委員會,成立都市規劃委員會。

1956年包括李瀅在內的很多技術人員轉入北京市規劃管理局設計院(後改名為北京市建築設計院,現北京市建築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這時的設計院人才濟濟,八位總工各顯神通,早年聖約翰大學工學院的院長楊寬麟只是八位總工中的一位,建築大師華攬洪剛設計完著名的兒童醫院,規劃大師陳占祥也是一位總工。她所在的研究室同事里有王煒鈺的愛人、日本早稻田大學畢業的阮志大,他是人民英雄紀念碑現場設計組組長、人民大會堂萬人禮堂的現場設計組組長;有她的大學同學樊書培、學弟周文正;當然她的同事里還有清華畢業的她的福州同鄉林泗,(林洙的妹妹),林泗的丈夫陶宗震,也參加了人民大會堂的方案設計。

1930年代朱彬、趙深、楊廷寶、陳植、童寯、梁思成等人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傳承的「學院派」古典布扎體系,熱愛古典構圖、強調立面渲染,整體移植到中央大學(1927年)、清華大學(1946年)的建築教育中,並在中國的建築教育中佔主流地位。稍晚些的1940年代,黃作燊、鮑利克、陸受謙等在歐美接受的是以格羅皮烏斯為代表的德國包豪斯學派,注重對結構及材料的忠實把握,偏愛幾何形體構成,重視空間內在功能,強調工藝。而到了1950年代,中國學習蘇聯,追求民族的形式、社會主義的內容。在這樣的情境下,首都的建築思潮在古典和現代、立面和功能上反覆較量,顯然從政治需求、地緣人脈上,古典的強調美學特徵的學院派佔了上風,藉助政治上大鳴大放,派系鬥爭白熱化。

設計風格、規劃理論截然不同的華攬洪、陳占祥被冠以「華陳聯盟」登上1957年8月23日的《人民日報》,成為建築界的最大右派。包豪斯學派的學生們同樣遇到了政治麻煩。白德懋被懷疑是特務而被關牛籠子里很長時間,最終證明無辜被釋放。樊書培是右派,周文正是華攬洪的「黑幹將」。李瀅卻避開了這疾風暴雨的政治風暴,她接受蘇聯專家的器官摘除手術,並休養長達5年的時間。

華攬洪LeonHOA(1912-2012)專輯《建築創作》(2013年第3+4期 總166-167)

在50年代木材缺乏年代,李瀅帶著助手顧同增研究用蘆葦等材料做建築板材。她在設計院研究室的任務則是主攻「裝配化體系」。 李瀅自述:「對西方現代建築理論(工業化以後與保守主義的鬥爭,發展新技術、新藝術,理論逐步形成)及其實踐有了解。對幾種裝配化體系有了解。從設計、構件製作到施工安裝有基本實踐。」[14]因此,她翻譯了大量國外資料,為裝配化體系在中國的建立做出了貢獻。

金長起介紹,從1958年開始研究試驗全裝配式震動磚壁板體系(簡稱震動磚板),並在1959年開工。由設計院當時的標準設計室設計的水碓子小區住宅(建築負責人溫永光)、第二設計室設計的北蜂窩小區住宅(結構負責人邱聖瑜)、第三設計室設計的北京大學學生宿舍(結構負責人高爽)、第四設計室設計的第26中學學生宿舍(結構負責人葉平子)先後開工,約在1960年先後竣工。在牆板製作過程中還有一段小插曲,如:水碓子小區的外牆板在構件廠生產時用舊報紙做隔離層,起模後有部分報紙粘在外牆板上,現場組裝完成後房屋四周外牆面都布滿了報紙,被大家戲稱為「大字報樓」。

在試點工程取得一定成效後,為了更好更快地發展震動磚板體系,在前北京市建築工程局(以下簡稱建工局)屬下成立了「住宅建築綜合裝配公司」(以下簡稱裝配公司)及所屬第三混凝土構件廠(以下簡稱三構)。稍後又成立了由裝配公司、北京市建築設計院(蘇立仁等同志參加)、北京市建工局施工技術研究所等單位組成的研究小組,為震動磚板住宅的發展提供了技術上的支持。

從1958年研究試驗,到1978年全裝配式大板住宅體系已完成了三個發展階段,即:震動磚壁板、全粉煤灰工業廢料壁板、鋼筋混凝土壁板,先後共經歷了20年。

白家莊大板住宅

國家海洋局及中國國際貿易促進會大樓(簡稱海貿樓)

北京師範學院

今天國家海洋局立面細部照片

到20世紀80年代,是該體系住宅最興盛時期,建造量達到歷史最高峰。改革開放以後,裝配式大板住宅因為小開間、小面積、變化少逐漸淡出市場。李瀅學習的現代主義建築學派,強調關注大量性民生建築,提高生產效率,她在內心裡是擁護工業化、裝配化的,並身體力行。可現實是裝配式建築體系的研究曾一度停頓,這使李瀅深感苦悶。作為在國外讀過麻省理工學院和哈佛大學的建築系高材生,李瀅卻由於時代機緣,僅留下了兩個具體的工程設計項目,一個項目是1976年中國國際貿促會大樓(簡稱海貿樓)外牆板的構造節點設計。另外一個項目是原北京師範學院音樂美術教學樓,1987年獲得部級獎項——建設部教委優教建築獎(表揚獎),1988年獲得市級第四屆優秀工程設計獎(二等獎)。

1976年興建的北京復興門外國家海洋局及中國國際貿易促進會大樓(簡稱海貿樓),其外牆裝配化節點構造設計做法,既「可動」又簡易,大板與框架主體間的聯繫互不干擾,是20世紀70年代裝配化建築的里程碑。由於歷史階段所限,她沒能成為擁有大量公建作品的建築大師,卻奠定了住宅裝配化體系的堅強基石。當前裝配式建築又一次站在新的歷史時期,以李瀅為代表的北京市建築設計院一代人貢獻了他們幾十年心血研究的體系不該被歷史遺忘,至少應成為再次起航的補養。

沒能在建築設計方面盡展其才,這是一個很大的遺憾,值得後人深思。她的理論思想留給可供後人研究的巨大空間。

淡 出

李瀅給設計院同事王昌寧的印象是待人非常和氣,雖穿粗布印花藍衣,但是乾淨大方顯示著高級知識分子的品味。李瀅的愛人洪朝生,是中國科學院院士、學部委員,在西南聯大求學時師從著名的任之恭[15]教授,跟「兩彈一星」功臣鄧稼先是好友,他在中國科學院物理所低溫中心工作,為中國的科學發展做出巨大貢獻。

洪朝生李瀅他們夫妻二人是在哈佛求學時相熟相知並締結連理的。熱愛祖國的樸素感情讓他們選擇在結束學業後為新中國效力,他們不得不突破美國的封鎖線繞道歐洲輾轉回國,在丹麥逗留期間李瀅完成了駐丹麥中國使館的設計任務。像她的表姨林徽因一樣,國內的艱苦生活並沒有使他們退縮,當時每個月的工資只有100斤小米,因為有自家住宅(北京西文昌衚衕6號),他們甚至分不到設計院的公房。

設計院的人都知道洪朝生有學問,對人和善。據傳他為研究所的一位工人買了帶氣缸的自行車,當這位工人到他家中時才發現,老先生自己騎的還是普通自行車,感動得這位工人同事熱淚盈眶跪倒在地。

從民國時期開始有很多人留學在外,成績不錯,但是一回國建樹不大。據說李瀅有才,卻窩在設計院研究室里,外國朋友也到中國遍找李瀅而不得。文革後她在六室,室主任黃晶很支持她的工作,給她拔經費支持她研究國際大師論文(她要原文譯給設計院的年輕人)。[16]

非常令周文正不解的是,從國外到國內都始終追隨李瀅的洪朝生,倆人的耄耋之年本該是生活在一起的,可現在洪朝生住中科院院士樓所在的中關村,陪伴他的是身體也不太好的孩子;而李瀅卻跟保姆住在亞運村,她借口怕有傳染病將登門拜訪的親友拒之門外,拒不見人。她仍然健在,卻過著離群索居的孤獨生活,只留著一個背影任我們慨嘆和想像。

*本文原名《中國現代建築史上的「失蹤者」丨李瀅,國產化裝配式建築研究人》,首發於AC建築創作公眾號,作者劉江峰,轉載請註明來源

參考文獻:
陳學勇:林徽因尋真-林徽因生平創作叢考,中華書局,2004.12,ISBN:710104450
[2] 李瀅檔案中國梁思成1965.08.30寫的文字,現存北京市建築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人力資源部。
[3] 伊北:你若盛開 清風自來——那些人遇見的林徽因,中國華僑出版社,2012.8
[4] 龍婧:林徽因畫傳,哈爾濱出版社,2005.ISBN:7806993991,條形碼:9787806993996
[5 ]李瀅檔案,業務自傳。現存北京市建築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人力資源部。
[6 ]羅小未 李德華:原聖約翰大學的建築工程系 1942-1952,時代建築2004.11
[7] 黃作燊,1915-1975,聖約翰大學建築工程系的創辦者。
[8] 馬國馨:一代大師楊寬麟 建築學報2012.02
[9] 李瀅在1983年填的表中此段時間填的是:1945.10-1946.7上海英商A.J.Braudt與黃作燊事務所實習;見李瀅檔案。也許英商A.J.Braudt與黃作燊事務所與秦利洋行建築事務所是兩個事務所,她都實習過。A.J.Braudt白蘭德,英國籍,上海開業建築師,是黃作燊在英國AA建築學院的同學。見熊魯霞走近編製「1946年大上海都市計劃」的中國規劃先輩(下),上海城市規劃 2012-08,p133.
[10] 李瀅父親李直士,1888-1958,創辦上海白水泥廠,技術顧問兼董事;上海水泥廠(龍華)工程師,創辦,負責技術;上海華豐搪瓷廠,創辦,負責兼股東,後改資方代表。——自李瀅檔案
[11] 李瀅檔案,現存北京市建築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人力資源部
[12] 李瀅檔案中梁思成1965年寫的文字,現存北京市建築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人力資源部。
[13] 羅小未 李德華:原聖約翰大學的建築工程系 1942-1952,時代建築2004.11
[14] 李瀅檔案,現存北京市建築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人力資源部
[15] 任之恭,1906生於山西沁源,幼時讀私塾,後考進山西省立第一中學。14歲時,以優異成績考入清華學堂。1926年赴美國留學,赴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深造,畢業時獲碩士學位。1929年獲賓夕法尼亞大學無線電碩士學位,1931年獲哈佛大學物理學博士學位。1933年回國,曾任國立山東大學教授、清華大學教授、創辦清華大學無線電研究所,是中國現代電子學研究領域的一位先驅和奠基人。1946年他又赴美搞研究,成為現代微波物理學的先驅,後留居美國。抗戰期間,他艱苦奮鬥創辦了清華大學無線電研究所,為我國無線電電子學發展奠定基石;抗戰勝利,他又赴美國搞研究,從而成為現代微波物理學的先驅(退休時任美國一物理研究所退休所長)。數次回國,為新中國的科學技術和教育事業發展盡心竭力。
[16] 據北京市建築設計院王昌寧顧問總建築師回憶。


曾在黃浦軍校工作學習過的國共兩黨……這故事可波瀾壯闊了。


1894年的陝西涇陽吳家。

吳家東院的話事人周瑩,正在為建立一個遍布全國的商業王國而努力。

這年的吳家西院,誕生了一個小嬰兒,乳名禿子,他後來成為了國學大師——吳宓。


第一個想到的是Rolls-Royce

這個英文名現在有兩個中譯,代表兩家公司。

一個是大部分人熟知的「勞斯萊斯」

額上錯圖了,是下面這個

官網是Rolls-Royce Motor Cars Home

另一個是「羅爾斯-羅伊斯」,簡稱「羅羅」或者「RR」

官網是Rolls-Royce

一個是在汽車界作為毫無疑問的金字塔頂端的代表,Old money的標配,不管時間過去多久,汽車設計如何日新月異,純電如何取代汽油動力,勞斯萊斯依然在那裡,巍然不動。

另一個是航空發動機三巨頭(PW、GE、RR)之一,美國之外少有(甚至僅有)的能做好大涵道比航發的公司,英國工業界國寶級的存在。飛機工業是工業皇冠,航發是工業皇冠上的明珠,而RR則是最奪目的明珠之一。

如果要說「花開兩朵,各表一枝」,這是我能想到的最好的答案。

簡單貼一下兩個Rolls-Royce原委:

最初,公司主要從事汽車設計、生產和銷售業務,但也從事發動機的製造。二戰結束後,生產航空發動機成為公司的主業之一。由於在1971年開發新型航空發動機虧損,負債纍纍導致破產。後在英國政府干預下進行改組,將公司一分為二,分為汽車與航空發動機兩家公司。此後,羅爾斯·羅伊斯航空發動機公司恢復了生機,而勞斯萊斯汽車公司則被德國寶馬公司兼并。

——From百度百科(wiki寫得太啰嗦不過很完整,感興趣的可以自己搜一下)

PS有個寫答案時自己發現的小細節不知是不是巧合,似乎可以作為兩家Rolls-Royce的區別,儘管名字都一樣但是Logo稍微有點差異,造汽車那家用的Logo是銀底的,造航發的那家則是藍底。

利益相關:

收到RR拒信的人(這麼看來利益好像也沒有那麼相關 )


宋慶齡 宋美齡
孫中山 蔣介石


歐洲戰場,太平洋戰場。


九二共識。

一個中國,各自表述。


周恩來,周樹人。


推薦閱讀:

歷史上有沒有什麼命運多舛的人物 ?
客家人對於洪秀全(家鄉名人)的態度如何?
「萬戶飛天」的故事在中國古代文獻中到底有無記載?
王陽明的思想究竟和傳統儒學有什麼根本區別,能讓日本海軍大將東鄉平八郎說出「一生俯首拜陽明」這種話?
如何評價張居正一條鞭法改革對於底層農民的影響?

TAG:故事 | 歷史人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