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婚單親家庭的孩子,是否都會受到父母離婚影響而對愛情不信任呢?
互相沒有感情卻不離婚的父母對孩子傷害比較大。
我認為「愛情是互相折磨」比「愛情無法永恆」可怕得多。
首先,孩子還信不信愛情和父母的態度很有關係,且年輕的時候是可以轉變的。
我六歲的時候爸媽離婚了,之前的日子還零碎記得,但大約是他們倆吵架,然後我爸爸是特別凶的那個,六歲後我跟了我媽(護短主義,自動認為我媽是對的。),所以初中的時候有陣子我覺得男人沒一個好東西,愛情簡直是放屁。後來我媽媽意識到了這個問題,在我們聊天的時候,如果聊到她年輕時候的事情,她就會講起她的初戀(也就是我父親),總之,她以一種浪漫而略帶傷感的情懷,詳細地描述了她這一生中,最讓她難以忘懷的感情,並做了「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的總結」。最後她說:我們之所以離婚,是因為我們不夠成熟,如果我們擁有現在的心性,我和你爸一定會好好生活。
就是這麼一段談話,讓我明白,雖然愛情可能會結束,但是這不影響它的存在和美。
然後我父親,雖然我和他見面比較少,但我永遠不會忘記高考前,我和他吃飯的時候,他當時喝的有點多,就突然感性道:「我這輩子唯一深愛過的女人,就是你母親,可惜我年輕時性格太壞了。」我當時差點落淚,事實上我母親在講的時候,也是在反省自己,他們已經離婚十年了,且父親已成家,但相互絕不去講舊愛的壞話,再沒有比這更有愛的事了。
因此,我對愛情深信不疑。
我身邊也有一些別的離婚家庭的孩子,倘若父母離婚較早,且撫養的那一方一回憶就開始數落,然後另一方不負責任,不關心孩子的話,孩子對愛情和家庭的見解就不太一樣。
其次,孩子自己的所見所聞也會有影響。我高中的時候,有一個好朋友,她的父母恩愛的像偶像劇一樣,所有見識過的人都又相信愛情了。
我是女生,和媽媽生活,仍然相信愛情,只是變得更獨立了,不願意依賴男生,相信一切都得靠自己。
作為嫁給單親家庭孩子的人說幾句。
單親家庭里的孩子到不一定會對愛情產生懷疑,少數也有因此非常珍惜感情的人,但有一點比較確定,就是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沒有見到正常家庭的運作方式,會導致他在處理自己家庭矛盾的時候缺乏正向的措施。比如我老公,從小父母離異,他從來沒見到過父親疼愛母親的樣子,所以當他表達感情的時候就會顯得非常笨拙,像正常家庭一樣自然的表達感情對他來說是一件需要付出很大努力的事。另外在遇到一些矛盾的時候也會表現的非常不知所措,原因其中之一就是在他成長的過程中從來都沒有出現過成功解決家庭矛盾的案例,所以每當我們之間出現問題的時候他的反應多半是捂住臉嘆氣,不會主動的尋找解決方法。
這些表現都會導致旁人認為他們對愛情不夠信任,但事實上可能是一些讓他們自己也感到很痛苦的難以逾越的性格缺陷所致。
父母是為什麼而離婚,以及離婚的方式和告知孩子的方式對孩子所造成的創傷面也不同。而且這個問題不是很具有特性,因為即使家庭和睦的孩子也會有可能出現心理上的問題,只是不和睦的家庭出現的更多一點。
和家長有很大的關係,至少有兩種很常見而影響又很負面的情況
1、離婚後兩方親戚都希望讓孩子當站在自己這邊的「公證人」,最常聽見的就是:「想見他幹什麼?就是因為你爸爸那個*****」「你不知道你媽媽受了多大的委屈,你都不站在你媽媽這邊****」,可是,在孩子的性格形成期,他本身對父母雙方都有需要,他對於誰對誰錯也沒有什麼判斷力,讓孩子去承受這些壓力,勢必會一定程度上扭曲他的性格。
2、因為自己離婚覺得很虧欠孩子,又害怕自己嚴格了孩子會傾向另一方從而自己失去了另一半又失去孩子,因此,過分的溺愛孩子。在物質上離異雙方攀比著給,或者是一方條件好就猛著給(以此來求得對另一方的某種勝利);在教育上又往往由於自責不敢多言,生怕孩子說「還不是因為你們離婚!」
現在我們國家的社會信用體系和綜合保障體系還並不發達,因此,在離異後對兒童的教育問題上就格外需要父母的理性和客觀。
我認為,雖然很難從情感上克服自己,但,既然離婚已經成為不可以挽回的事實,那麼作為當事人雙反,尤其是在有一定知識水平和社會能力的條件下,就應該撇開情緒,仔細的溝通好以下兩個問題(實際上,也應當有一些社會心理救援機構的介入)
1、雙方法定的權力和義務的履行:包括未來的教育費用、生活費用如何界定和支付;未來孩子與雙方共處的時間如何安排等等
2、孩子的教育準則:首先是避免用個人情緒影響孩子讓孩子站隊;其次是在孩子性格形成的階段,雙方應該至少每一年有一次中肯的溝通,對孩子成長中不同階段在物質、精神各個方面應該有怎麼樣的支持和引導統一意見。
雖然說了這些,但其實最重要的,不在於父母給予了什麼,反而在於能夠培養起兒童正確、理性的獨立人格,讓他懂得最基本的做人的準則,去為自己的生活負責和選擇。
對婚姻不信任的可能性大。存在對親密關係不信任的可能(取決於撫養者的引導)。但是愛情是另一回事。父母離婚說不定就是有一方追隨愛情去了啊!父母當初的結合又未見得是因為愛情!
人的一生難免會遇到一些變故,然後受其影響,然後改變自己。但並不一定是往壞的方向發展,其實大部分會更成熟。就像一顆雜草不管在什麼環境都能茁壯成長,一個從小被寵壞的孩子不管遇到什麼變故可能都會垮,所以父母是否離異只是其中一種變故而已。單親家庭的孩子並不是壞孩子,只是世人會多一點偏見。我和我所認識的單親家庭的孩子一樣都很正常獨立,有些已經組成幸福三口之家,並且依然相信真愛。就我而言,各方面都沒有什麼很深的影響,只是讓我成長的更好的一個過程,更加珍惜親情,知道父母依然愛我,我也依然愛著他們,只是方式可能不一樣了。
單親,跟媽媽過。
一個能獨立思考的人,是不會把別人發生的事情放到自己身上去類比的。
我不會因為父母的離婚而不信任愛情,也不會因為另一半的謊言和欺騙不信任愛情。我始終相信愛情。在遇到了欺騙後,我會告訴自己,這不是愛情了。
首先,我覺得單親並不是代表不幸福。幸福的暫且不說,對於那些不幸福的,我覺得會有這種對愛情不信任的情況,但是還是因人而異,而且我覺得並不是直接影響,並不是直接的因為看到自己父母離異就會產生對愛情的不信任,我認為是由於對於單親的孩子來說,因為某些感情的缺失(例如親情)會在其他感情上找到填補,比如愛情,因此反而會使他更加在乎,而同樣的情況出現不同的對待方式,有人因為太在乎害怕失去而疑神疑鬼,不信任,過度緊張。而有人則會相信要信任對方,才會使愛情長久。個人覺得這才是真正導致有些單親孩子不信任感情的原因。父母離異對孩子的影響並不會細緻到對於愛情觀,因為那麼小得孩子,不可能理解得了父母離異是因為所謂的愛情信任。且我覺得一個對於愛情或者其他任何一種感情的看法觀念是由他人生中所經歷各種事情所獲得的經驗所積累的,家庭對一個人的影響很大,但是我不覺得會大到大家所說認為那樣。而據我所知在我身邊遇到的一些人,很多人都會拿自己童年不幸或是家庭分裂說事兒,很多時候都是給自己找一個借口,甚至幼稚到覺得自己家庭離異,不停的暗示自己有多不幸,不管什麼都歸結到那上面。
會 很想結婚 又特別恐懼婚禮
以我自己為例吧。
我非常相信愛情,而且我也有自己很愛也很愛我的女朋友。我現在也正在享受著很高質量的愛情。
她父母也離婚了。
但是我很擔心我將來會離婚。
這麼說吧,可能在父母沒離婚的孩子眼裡,婚姻是一種很強的能把人捆綁在一起的力量。而在父母離婚的孩子眼裡,婚姻就是一張隨時能撕碎的紙。
而我真的不像讓我的孩子也經歷父母離婚。
所以我真的不知道我該如何面對婚姻這件事,可能因為我不知道該向誰去學習吧。
父母對愛情的觀點對孩子影響很大。如果父母劍拔弩張,相互仇視,孩子多少會對愛情有恐懼或抵觸心理。如果父母淡化對彼此的人身攻擊而是就事論事,或者教育孩子他們的情況只是個例,孩子對愛情便不會有太多的恐懼心理,頂多也是謹慎、好奇甚至嚮往美好溫暖的愛情。
以上結合自身實際(9歲喪父,父親酗酒後父母離婚,復婚後父親意外過世)和二專心理學分析。
不曾受人疼愛的小孩會隨著年齡成長會對愛人和相信人感到莫名恐懼。
雖然這麼說不那麼正確,但一般而言很難擁有健全的自我,這也嚴重影響他們的人際交往。
雙親原本應該給予他們最深的愛,然而他們卻不曾體驗被愛的感覺,也因此變的難以相信來自他人的愛。有時甚至會畏懼對方的示愛。
他們會想「即使對方現在是愛自己,但這不過是暫時的,他總有一天會背叛我,因為我的父母也是如此。」
即使成功交往,他們仍舊無時無刻與恐懼相伴。萬一果真遭人背叛,他們的精神狀態將跌到谷底。
他們不會憎恨對方,反倒一味譴責自己。
人只是需要愛,無條件的愛是信任的基礎。
這個問題,其實沒什麼,有從小是孤兒的,長大蓋孤兒院幫助孤兒,因為他理解這些孤兒的需要。也有從小是孤兒的,長大之後就報復世界,因為他認為這個世界對他不公平。
人所處的環境當中是否有真正的愛,這對人的成長十分的關鍵。
人越來越聰明,結果聰明的人就欺負笨一點的,結果呢,笨一點的就被逼著要聰明起來,結果你要聰明,我就要更聰明。但這些聰明正是最大的愚笨,聰明來去人之間的信任沒有了,人人自危,一個簡單的事情,因為要防這防那,就變得複雜無比。稍微想像下人在彼此提防,這件事情上,投入多大的精力就知道了。
而恰恰相反,耶穌基督用了人所認為最笨的方式,用自己的死,自己完全的愛去拯救世人,只有完全無條件的愛,才能挽回人的信任,而耶穌基督正是這麼去做的。雖然耶穌是至高的神,這樣人所認為愚笨的方式,卻是神的大智慧。
太多的妓女,吸毒者,犯人因接受了耶穌的愛,而轉變,轉變成為一個不是去批駁去抵抗這個世界的人,而是一個能夠付出愛的人。這些人是真正的富裕的人,因為他們能夠給予,而他們之所以能給予,是因為神的愛在他們身上滿溢。
生活不是數學題,同樣的條件下,公式一套就得出特定的答案,不是的,答案不會是千篇一律的。然而有很多人忽略了這一點。甚至於將這些強加於人。所以我的回答就是相不相信愛情和單親與否沒有太多的關係。
有些是不願相信,但其實內心還是很渴望的,只是有恐懼,而有些是渴望更多的愛,期望以後能組建一個幸福美滿的家庭,不想自己的孩子也經歷同樣的傷害,所以對感情或婚姻會比較小心翼翼。
至少我不會。
我也是花了好幾年才明白,爸媽離婚是他們的事,而你有你自己的人生。
而且天生的浪漫主義情懷,讓我一如既往地期待愛情啊。
會有的,在愛情和婚姻方面會懼怕或很敏感。生活在一個破碎的家中,與人相處總會有種距離感,可能源自於內心深處的那份自卑吧。即便關係再鐵,有時候也是做不到坦誠相待,怕自己會被當做異類,怕別人對你的感情只剩下了同情,久而久之就變成了一個人的世界,很難讓其他人進來。當有人闖入你的世界,會特別沒有安全感,以至於本能的抗拒。
我相信愛情,也相信親情,不過它們離我很遠,養成了過分獨立的性格,在經歷了5年的自我折磨,我終於發現一個人才能讓我更輕鬆,雖然我也很重視親情,不過我比較喜歡君子之交淡如水這句話,一直和好友密不分離會讓我喘不過氣,看個人吧,我還是挺喜歡自己構建的世界觀,希望以後能遇見有緣人吧,能欣賞我性格的全面性,最好我也能欣賞他的
推薦閱讀:
※新手媽媽求助,工作和寶寶如何做到兩全?
※活著的意義.?
※關於家暴和夫妻間不信任的問題?
※總感到缺愛怎麼辦?
※無意發現姐姐是女同,我是否應該告訴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