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很多人認為勵志書籍對人有害無益?
如市面上《厚黑學》《苦才是人生》《每天懂點xx心理學》等等。看多了會怎麼樣?
會這樣
害處主要是,它代替你經歷了人生中的種種逆境或不幸,告訴你應該避免什麼,應該如何去做,從而無形中剝奪了你自主生活(爭取幸福或經歷失敗)的權利。導致你可能會被這些書引導去過所謂正確的、利益最大化的生活而失去自己探索人生的機會。
因為《成功寶典》把成功寫的太簡單,就像.......
.............................................................丟了開篇八個大字 的《葵花寶典》。
認知錯誤。
他們偽造了一些是是而非的概念,或者用了隱瞞了一些事情,突出了另外一些事實讓你去努力或者學習。
當你遇到問題的時候,你從此類書中的概念去解決就會發現這是一條死路。
沒有找到真正的問題才是最大的問題。
家庭背景、天生性格、天生技能、早年積累,這些個東西真不是當時看了書就能明白的,看太多的勵志書會讓人覺得什麼都是很容易改變的。
積累、積累、積累,做起來是相當有難度的,
與其看這個,還不如好好看看技能方面的書。
喬幫主一類的人,天生的性格跟技能,真不是一般人能比的。
總體來講,看多了勵志書,會讓人更不現實——不現實的後果是相當慘的。三失青年現身說法:我寫過索羅斯投資哲學難道我會告訴你么= =
借用黃秋生一句台詞,「還看李嘉誠傳,看這個能發財嗎?寫這書的人都沒發財。」——《野獸刑警》
首先,那麼多類似的書籍出現且算暢銷,我個人臆測的主要原因:
都想迅速成功!
此類書籍看多了會有什麼結果:
天天在家做成功夢。
至於說有害無益……
關於成功學的東西,我有過一個類似問題《為什麼成功學書籍看多,不僅沒起到多少勵志的作用,反而帶來了很多負面的影響?》:http://www.zhihu.com/question/20503803/answer/15320628
勵志書他在最主要的目的是勵志,而不是教你如何成功。所以它會自動省略一些過程,把事情簡單化。
如果一件事情是多維度作用的結果,但他往往只強調一個作用的因素,但這個作用的因素到底是否是最重要的可能連他自己都不知道,可能他們所講的故事都是道聽途說。
就算分享者是成功人士,要讓一個成功人士把他成功的過程講的十分清楚也是很難的
- 他不想讓更多人成功而來取代自己的位置。
- 就算他願意分享,但在分享的過程中,他也會無意的忘掉一些經歷比較痛苦的一些轉折點,對於痛苦的事情,人會有選擇性遺忘的現象。
- 一些土老闆會把趨勢的原因歸結與自己想像中優秀的品格。
從病理學方面講,我認為勵志性的書籍就想西藥一樣,見效快,但不一定能治本(治本的話需要從內部和心智上去探討)。如果我一生病了,就不停的吃藥,身體就會產生抗體,這種葯就越沒用。正因為如此,不是在特別痛苦到想死,我是不會打「勵志」這支興奮劑的。
我認為下面的內容也許可以很好的回答這個問題:
《洗腦術:怎樣有邏輯地說服他人》---高德著,以下是其中的某一章節的節選:
違反「成功理論」的智力遊戲
1.過去和現在,所有的成功理論都是騙人的。
2.如果遇到想不通的理論,請參照第一條。
就如同我對戴爾.卡耐基的定義一樣:「他是一個出色勵志騙子。他所做的一切,不過是讓多數人變得更傻瓜和摧殘智能,走上一條錯誤的道路。這是一場智力遊戲的組成部分,是一個重要環節」。
勵志專家賣力地煽動人們像富人呼籲的那樣去做,嚮往財富,努力晉陞,並按「規則」行事,還警告你缺乏一些聽起來美好的品質。
但是,當你真的做起來時,在錯了很久之後才能發現這條線路實在是「似是而非」。浪費無數時間,還可能耗支不菲的財力,得到的卻是恍然一夢的結局。
我可以分析一些重要的勵志觀點,來逐一替你揭穿這些大行其道的""勵志騙局"。他們隱藏很深,但一直留有馬尾。它們的邏輯漏洞時這麼明顯,以至於人們根本不會留心解開問題的「密碼本」就在自己的腳下。
(1 )「成功可以複製」這絕對時一句人類歷史以來最為經典騙人的鬼話。
巴菲特的成功可以複製的嗎?
默多克的新聞帝國是能依照模式進行粘貼的嗎?
還有喬布斯,你是否認為蘋果公司的崛起理念已被你瞭然於胸,然後熱情衝動。
NO! 我們在數萬起富豪起家史的研究案例中,沒有發現一個人是依靠複製別人的模式而獲得成功的。即使有,也是財經記者在被窩編織出來的科幻故事——從沒有在地球上真實發生過,也不會如此簡單,只用幾萬字的傳記報告就能解開他們成功的秘密。
學習冒險家的結果只能充當炮灰,因為你雖擁有他的雄心萬丈,卻造不起那艘足以遠航萬里的堅固的帆船;即使你擁有了這一切,當你航行到一半的時候,你才發現自己缺少一個指南針,更重要的是當風浪襲來的時,你沒有他的好運。
賭徒在成功向人們講述經驗時,他會掩飾自己「抽了老千」的見不得光的行為。他不會告訴莊家是他的同謀,而只會激情四射地鼓勵你像他一樣勇敢地座到桌牌前。
「去吧,孩子!我要告訴你的只有兩個字,勇氣!拿出你的勇氣來,驅趕你內心的恐懼!」
隨後你贏了?
不,就像我在賭城的下水道見到的那些屍體。通常,這裡才是天真的炮灰的最好歸宿。
(2) "你要適應規則"
「先學會遵守這裡的規則吧,貝里諾!為公司創造價值,十年後你就像我一樣了!你會在家鄉買一棟大房子,在澳洲置辦一所帶私人花園的別墅,並且享有公司帶新公費旅遊假期。」
高盛公司的高級職員貝里諾聽他的頭兒在背後如是教育他。他聽從了上司的教誨,於是十年後他任然坐在這裡,苦思什麼是可以讓自己贏的規則。他只能原地踏步,卻自以為明白世間真理。
它們都是洗腦的一種方式,讓窮人變得更窮,讓有志於成功的人,變得更加聽話。你不會看到一會通過接受這些觀點而變得成功的人----那些在演講中告訴他是這樣成功的傢伙,在說謊時眼睛都不會眨一下。
(3)讓自己具備發現的能力
看似最偉大的理論,往往都是最騙人的手段。
當權威者指點你該往南走時,我建議你首先分析一下往北走的可行性。
當你向成功者虛心請教時,你一般都只會得到一些從3歲到90歲,從乞丐到喬布斯都會告訴你的答案。這些答案勵志無比,讓你心情激蕩,卻都是些高級廢話。你知道這些真理,但實行起來卻百無一用,而他們絕對沒有這麼做過。
通常,他們只是告訴你一些自欺欺人的方法。你按照他說的去做絕無危害。但也很難成功。他們當然無心害你,但也不想心甘情願看著你飛黃騰踏。
更多的情況時是,成功者有時也沒有辦法清醒地反觀自我,領悟到他到底「為什麼成功」。
成功的要訣時什麼?他也不知道!
一隻狗熊在舞台上表演,他技術純熟,不時玩出驚險的動作。它是一隻訓練有素的狗熊,不是嗎?多數人都能想到,但一定要看到的問題是:為什麼表演的是狗熊,而收錢的卻是馴獸師呢?
成為「善舞的狗熊」是一個悲劇的目標(人們正在這麼做,拚命地湧向狗熊舞蹈學校,爭取一個在舞台上表演的機會),因此你不能盲目地相信老師的話。教育的宗旨是為馴獸師培養越來越多的狗熊。這裡不是馴獸師學校,而是狗熊表演培訓班。
如果你想在競爭中獲勝。你就必須擁有比別人超前的智慧。這些智慧很難從勵志名言中學到,也不會在成功者的講座中真實地闡述出來。
你需要讓自己具備發現的能力,但你更應該懂得謹慎的反思。
.........................................(後面內容省略一萬字.)..............................
附:百度網盤下載鏈接:[洗腦術.怎樣有邏輯地說服他人].高德.掃描版[電子書www.minxue.net].pdf_免費高速下載
貼一個笑話的答案居然排名第一,⊙﹏⊙b汗
---------------------------------------------------------------------------------------------------------------------------------
首先一個問題,我覺得成功學、勵志書這個概念在中國被妖魔化了,如果你被身邊的朋友知道了你看成功學的書你是要被bs的。拋開國內一些垃圾的書籍不談,就拿排名第一答案的案例來說,《喬布斯傳》記錄了喬布斯一生的情況,各種經歷各種感悟,以及後來的成功,讀一讀自然會有很多正面的收穫(遠遠大於負面),但是這個對話當中的老闆學會了」狗屎「,雖然喬布斯在工作中也說」狗屎「,但此」狗屎「與彼「狗屎」的區別在哪裡,相信會上知乎的人應該都有自己的見解。但是這個老闆對《喬布斯傳》的讀後所對接到的東西正折射了當下我們大部分人對勵志書的理解---讀的太淺,讀一本人物傳記,往往只能夠記住幾個辭彙,幾句口號,這些東西往往只是書籍本身要表達的思想的一個相,相之下還有的大千世界他們卻不知道,以為自己已經獨掌握乾坤。我認為讀書太淺是對經典勵志書籍的產生誤解,又從錯誤的執行當中得出了勵志書本身有問題的結果。再講一個勵志書的實際用法,羅永浩在《我的奮鬥》演講中關於勵志書的看法,當年他為了百萬年薪在英語基礎超爛的情況下,去學英語還要成為一個新東方的英語老師,身邊的人都以為他瘋了了,我也覺得他是瘋了,不過他還是做到了,背過單詞做過習題騷年都知道,這tm哪是人乾的事,老羅也是人,他自己講平均3天放棄一次,每次都要靠一兩句話重新燃起鬥志,然後埋頭學三天,然後換一本成功學書看看,又3天,如此反覆。。。。。。其實我想講,這些經典的勵志句子,打打雞血重新看清自己內心對目標的嚮往還是挺好的,比如我自己每天堅持早上起來跑步3年了,早上6點鐘起床本身就是一件很痛苦的事,痛苦之後還有更痛苦的跑步,這日子tm哪是人過的,無數次想放棄的念頭,每次也需要回想起類似:這點苦都吃不了,以後沒臉說自己要實現更大的目標了。這樣我就又成功強迫自己起床跑步,3年來,總是亢奮起床跑步到強迫自己起床跑步,往往複復,今天回過頭看,當時如果不是靠那些話激勵自己,3個月都堅持不下來。
哪有什麼好或不好,關鍵是你信了多少又沒信多少。所有知識都是不可不信又不可盡信,包括你所謂的「很多人」說了你就信了,包括我現在所說的你也不必盡信。不過從信到不信到信與不信之間的過程總是好的,而這過程還是要去讀(體會)才會有的。所有正確的信仰都取決於痛苦和懷疑的過程。因為那是通過教訓而獲得的符合自身的。
「我總告誡年輕人,在你事業落敗的時候絕不能讀太多勵志書籍,讀勵志書有時候會把一個人讀傻的。因為此後你會相信自己的選擇,相信你走的路一定正確,即便偶爾遇到失敗,也會視其為一時的困惑,你堅信最終還是會贏的,這樣的人其實是很可怕的。」
——梁文道
第一、要明白你所理解的勵志書的定義是什麼?有些貼著勵志標籤的書的確是好書。第二、現在市面上的確充斥著很多勵志學方面的書並且很受歡迎,自然也會有人反感這種現象,從而說這類的書有害無益,這是正常現象。的確,我看過一些勵志成功學的書,書裡面寫的道理大多數也沒有錯,但是你要知道,看成功學的書不一定能成功,因為每個人的成功都不可能複製。第三,我認為最好不要為了勵志而去看勵志的書,首先你要對這些方面感興趣,比如你說所的「厚黑學」或「心理學」,然後再去看,看這些書要帶著批判的觀點去看,書裡面有些東西有時甚至是自己去實踐了才能知道對錯。所以,「有害無益」太絕對了,而多看也不一定不好,關鍵是你怎麼去對待這些書。
共同富裕的本質,其實是功歸於盡。誰也不會洩露財富的秘密,因為那無疑是自殘。—— Libin絮語
時下很多電影的題材都是搞笑+勵志,說到底勵志本身就是一件很搞笑的事情。我們習慣於瞬間充滿力量,瞬間又洩氣疲軟。國內的勵志書很多我不敢恭維。在我開始閱讀的初期(大學),這類書一直是我饕餮大食的類別,幾乎是每天2本左右,戴爾卡耐基、拿破崙希爾、吉米羅恩、安東尼儸賓、陳安之等等等等,我承認在初期的時候給過我力量,而且我堅信無堅不摧。《最偉大的推銷員》作為我的枕邊書三年以上,每天早上中午晚上,我都會用著最真誠的心去實踐裡面的閱讀。猶然記得,開頭第一篇的第一句話:今天,我開始新的生活....
我堅信自己能夠成功,在那段很長的歲月里,直到我開始工作。
------------------------------------------------------------------------------
臨近畢業的那段時間,我不停地找工作,面試、填表是我每日做的事情,那半年,我面試了至少五十家企業,朋友陸陸續續離開 ,有了工作有了新的生活,我拖著我的抱負,企圖在一個更好地起點後來居上。事實並沒有如此,朋友戲稱我『面試達人』,因為面試了那麼多家企業,我只失敗過兩次,一次因為保險從業資格沒有複習去考試被刷下來,一次是在一個偌大的國企裡面,因為覺得自卑而怯場導致失敗。也許,自信不過是自卑的另一種表現形式。
後來的我,還是找到了工作,在一家300人左右的中型企業。國轉私營的企業歷史性質,很多員工在崗位上承繼了本來的消極態度。而我,在成功學充分洗腦後,我沒法停止自己對工作的熱情,即使薪酬低得可憐,仍是以非常積極的態度面對工作,幾個部門的經理都挺認可我,呵責下屬的時候,總會提及「你們看看那個誰誰,整天精神都非常好,你們呢?」
這種話說多了,我成了眾矢之的。也許,在一爿黑色的環境里,一起變黑是唯一的可行之法。
-------------------------------------------------------------------------------
年齡漸長的我(時下虛歲25,廣東人習慣報虛歲),也不知道因何由,開始對成功學懷著越發抗拒,大概因為其並沒有帶給我什麽實質的東西吧!現在,很少去接觸這類書籍,偶有揮斥世界的著作,也會看看,但是很少了。看見別人在看成功學,不由得第一感覺,這人不實在、沒墨水。
-------------------------------------------------------------------------------
PS. 看了那麼多的成功學,很多書籍不過是兩本書的延伸品,《思考致富》和《人性的缺點》,讀這兩本書就夠了,《誰動了我的乳酪》這類幽默的書籍可以閒暇看看充當生活調劑品,更多的,不該花費過多的精力,真還不如睡覺,還能收穫精神。
成功學源於歐美,但是人家歐美現在已經從歇斯底裡中走出來了,人家講究內觀變革,咱們呢,承襲了最爛的糟糠,整天我是最棒的、我是No.1,這完全是一個人、一個國家沒有底氣的表現。香港在97年以前,也曾是如此一個狀態,《皇后大道東》舞曲風靡一時,現在呢?一個國家,越是發展得不好,國民越要用這類書籍來填補與慰藉自己。
很多成功者都說,自己是從銷售底層做上來的,真是如此的么?這麼說的好處,不過是讓銷售這個最難得行業有了最後的一份榮譽,給了銷售者灌輸雞血,最重要的,有很多的銷售員懷著歇斯底裡的精神為那些說出這些話的成功者耐心地跑銷售。你看看中國的成功者,銷售員多還是軍人多。
也有很多時候,我們複製了成功者所有的成功因素,而沒法在另一個維度複製其失敗因素。
用我看過的一段話來回答這個問題吧。
出身對一個人未來的決定作用或許可以這樣比喻:樹上栓著狗,栓狗的繩子的長度基本上限制著狗的活動範圍,有可能繩子足足十米長而狗卻很懶,最多只在八米的範圍里活動,也有可能繩子只有兩米長,而狗很有衝勁,能把活動範圍擴大到兩米一的半徑,當然,最令人叫絕的還是那些靠超常的力量、勇氣和毅力掙脫了繩子的狗,它們跑出去好遠好遠——這樣的狗最後就成為了我們勵志圖書里的光輝典型。但科學的統計分析告訴我們這些狗只是特例,而科學精神又告訴我們千萬別把特殊混淆成一般。
1、成功學誇大了努力奮鬥的作用,事實上努力奮鬥只是成功的一個條件,此外運氣、際遇都很重要;
2、成功學引導的只追求成功的價值觀太單一,人生並不是只有成功而已,體驗過程也是很美好的意見事情,無論結果如何;
3、像我這種散漫的人,勵志書籍讀多了,會在當時讓你覺得熱血沸騰,甚至低估成功的難度,然後像打了雞血一樣的奮鬥,但是最多一個星期就回忘了自己還度過這本書
成功永遠無法複製,失敗卻可以避免。
失敗對於任何人來說,都是極其寶貴的經驗。
當你處於遭遇挫折,情緒低落,處於低谷的時候,我覺得看一些勵志書籍是有益的,往往能讓人樂觀的看待這個世界。如果想通過勵志書籍找到成功的捷徑,抱著這樣的目的去看,看勵志書籍是有害的,因為你的出發點就是錯的。
小的時候剛開始看書,特喜歡勵志書,人物傳記,李宗吾厚黑傳之類的,
當你看書看的多了,經歷的多了,回過頭再翻那些,會覺得編書的人是傻逼、
成功不可以複製,但是失敗往往卻驚人的相似。
讀書的時候能分清楚 戰略與戰術的區別 目的與手段的區別
再看這類書就會有價值的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人性的優點》(How to Stop Worrying and Start Living)?
※如何評價戰網魔這本書籍?
※南大周志華的《機器學習》這本書怎麼樣?
※余華的《活著》是刻意堆砌的悲劇嗎?
※如何評價余華的《第七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