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音樂聽出優越感了怎麼辦?
題主大學生,喜歡杰倫、許巍、前衛搖滾、後搖。聽著聽著就發現自己越來越瞧不起那些聽土嗨、dj、網路歌曲,心底里也開始鄙視那些跟風聽歌(某首歌紅了就開始整天聽唱那首歌)的人。這種心理該有嗎?怎麼矯正心態?如何和自己有著不同的聽歌品味的人相處?謝謝大家
好像有些答主只看到了 喜歡杰倫 四個字,就開始嘲諷我。但是你們有沒有看到後面的幾個字?我之所以把杰倫,許巍單獨列出來是因為我不知道把杰倫和許巍的歌歸為哪一類。除了杰倫、許巍,我還很喜歡pink floyd、kc、sufjan stevens、led zeppelin、guns n" roses、john lennon、the band、u2、radiohead、mono、john h clarke、ac/dc。而你們對我的冷嘲熱諷恰好說明了你自己也是這樣的人,所以你們的回答對我沒有任何幫助。
很多人都會犯一個毛病,即將生活中的部分事物過於看重。有了這樣的想法,人們可能會通過別人對於這個事物的喜好程度來判斷這個人的品位和價值。在此處,這個事物便是某人所聽音樂的類型,基於上述的想法,題主鄙視那些聽土嗨等等的人。
但其實,對於題主所觀測的人,音樂恐怕並不重要。這些人可以在其他地方有所追求,但不是每個人都需要對音樂有所追求。與人交往,有很多話題可談。想通這一點,我們更容易注意到身邊人身上發光的地方,從更宏觀的角度去分析一個人的優點、缺點、可以談什麼,以及談什麼話題不會有共鳴。如果與一個人交往,可以使題主收益:或是性格及能力上的互補,或是靈魂的依靠,或是良好的值得學習的德行;題主完全可以放開去欣賞這個人,把音樂放在一邊。
如果我們不去改變自己思考的角度,是沒有辦法從局限的想法里跳脫出來的。對於這個問題本身,如果不把「對音樂的喜好」放開,是沒有辦法和其他人平等、和諧地交往的。我看這個問題與音樂的關係不大,這種情況適用於非常多的事物。光說音樂沒什麼意思。
我認為優越感是人的天性,並不是刻意為之。人的天性都有兩面性,有利也有弊。利的一面在於這些天性是使人上進的動力,讓人不會「生無可戀」。優越感其實是一種虛榮心的體現,不可否認的是,虛榮心恰恰是人的重要動力之一。很多時候為了滿足虛榮的這個天性,人們是需要努力的。
但天性一旦過了度,就會變成弊端。逐利讓人上進,但過度的逐利就變成了貪婪。過度的虛榮,則會讓人迷失自我。
看書、看影視劇、聽音樂等,如果過度被「優越感」支配,常常會讓人變成「為了獲得優越感而追求優越」。看這個、聽那個好像逼格高,我就去看這個、聽那個。慢慢地,滿足優越感成了選擇作品的第一要素,而不是「是否喜愛」。這種情況,大多時候並不是刻意為之,而是潛意識裡的驅動。久而久之,人會搞不清自己真正喜歡的是什麼,而愛好也變成了某種工具,而不是真心享受。生活中的很多問題都同理,過度的虛榮心和攀比心理往往會讓人失去本心,使人活在他人和社會的眼光中。
題主能主觀意識到這個問題,為此思考,並且真誠地講出來,很棒~這麼耿直的答主要點個贊~從我個人的經驗來說,題主還處於「容易滿足於優越感」的年齡,隨著閱歷的增加,一定會有改變。在我看來,適度的優越感不是什麼壞事,人之常情,對自己和他人沒有多大傷害。當然還是避免太明顯地表現出來,小心影響人際關係了哈哈。
但如果題主覺得自己的心態已經給自己帶來困擾,就我的個人經驗,有這樣的建議。如果產生了興趣的話,就更加深入地了解吧~當你真正沉浸於音樂中,真正理解了音樂的魅力的時候,其他的一切都會變得不重要了。自己清楚地知道一首歌好在哪裡,我為什麼喜歡這首歌,我從這首歌中感受到了什麼。在真心的熱愛面前,虛榮心的力量會顯得微不足道~
P.S. 就像題主說的,很多回答反倒更加證明了「優越感」是個人之常情的東西呢~
--------------- 補充一下 --------------
就像我前面回答的,我認為在某方面產生優越感,是人的天性。對一個人說「你不應該有優越感、你應該停止感到優越」,我覺得是強人所難、甚至是不近人情了。能做到的,恐怕只有出世的高僧老道了。
可能有不少人覺得,在事業、職位、收入、學歷等方面覺得優越,比在興趣愛好上產生優越感有道理得多。都是「優越感」,有何差別?都是「我比你強、我很牛」的心情罷了。由於各種因素的影響,興趣愛好也能給人們帶來某種程度的虛榮心滿足,鄙視鏈的存在是有道理的。
很多人覺得興趣愛好很「虛」,我不同意。一個人的興趣愛好,其背後也反映著他所付出的時間和精力。喜歡小眾文化的人,會覺得自己比喜歡流行文化的人優越,並不是完全沒有道理。流行的東西,信息獲取非常容易。而小眾的東西,需要人們花更多的時間精力去發現。
大hit曲滿大街都在放,超級歌星經常上頭條,熟知他們太容易。而在特定環境中不那麼流行的音樂類型和歌手,能夠知道這種音樂和這些歌手的人,必定對音樂有著更高的關注和需求,願意花更多時間去發掘好音樂、汲取更多音樂知識。
總之,我認為優越感只要不過度不極端,人之常情,無傷大雅。至於人際交往問題,那又是另一個層面的事情了,@易洛 的回答就很好。
每個人關注的、擅長的、努力的方向不一樣。音樂鑒賞只是很小的一點,整體的藝術鑒賞水平,也只是人的其中一個方面。過度看重某一點,恐怕是以偏概全了。用開闊地眼光看世界,也要用開闊地眼光看身邊的人(笑)
當然,我覺得在社交的問題上,還存在一個「尊重」的問題。「A對B有優越感」和「A瞧不起B」,我覺得還不能簡單地劃等號。就算A心裡覺得自己大多數方面都比B強,A也不一定就瞧不起B,A依然可以對B表示尊重。
「優越感」和「尊重」,也許又是不同的話題了?
列那麼多名字有啥用?扒個譜子我看看?
講觀點不嘲諷。
樓主的心態其實代表了一部分群體,這個群體在西方有一個名詞叫做嬉皮士(Hipster)。最初這個詞語是用來描寫西方國家1960年代和1970年代反抗習俗和當時政治的年輕人。而現在,新時代定義下的嬉皮士更多的表示的是一種不盲從主流文化的自由心態,「他們穿願意穿的衣服,做他們想要做的事」。與1960年代的嬉皮士不同的是新嬉皮士一般不具備政治性。
而把Hipster的定義放到音樂當中來,可以理解為兩種類型,第一種是什麼不流行我就聽什麼,喜歡以發掘邊緣小眾歌手為自己的愛好,當他們流行之後就不再關注,並以此彰顯自己的與眾不同的品味。這並沒有什麼問題,尤其在早年間網路沒有像現在那麼發達的情況下這其實還是不那麼容易的。比如,曲婉婷宋冬野阿肆這些歌手,當年在豆瓣剛出道上傳自己作品的時候其實都很默默無聞,而因為某種機緣巧合突然火起來之後,這一類型的hipster就會有一種自己的偶像已經不再是當年認識的樣子為由而取消關注。
另一種Hipster,有自己獨特的喜好,比如就是喜歡聽shoegaze聽現代電子樂聽交響爵士,喜歡的音樂風格一直不隨波逐流而是有自己固定的品味,這樣的人一般會有自己喜歡多年的音樂人,而這些音樂人也會因為曲風過於小眾的關係一般不太會成為Top 40排行榜上的一員。如此一來,這些音樂人就始終處於亞文化的圈子裡面受到一小部分人的追捧,不溫不火細水長流。而聽歌的粉絲之間也會形成一些比較固定的圈子或者社區,互相交流這些邊緣於主流文化的音樂風格。
在統計學裡面有一個非常有名的演算法叫做TF-IDF(term frequency–inverse document frequency, )我認為某種程度上很好地詮釋了Hipster現象。當一個歌手還小眾的時候,他會受一個小群體的喜歡,在這群小群體裡面他的TF值(Hipster群體關注度)非常高而DF值(媒體曝光度)很低,於是他就成為了這一部分群體所追捧的對象。而當他的知名度提高了,在更多不同的領域有了曝光度,上了排行榜前十,DF值增加了,因為這一小群人的TF值是固定的,所以對於這一個hipster群體來講,他也就不那麼有影響力了。比如《Maybe I don"t care》時期和後期的張懸(雖然我覺得她一直沒有太火過),還在唱基督教音樂的Katy Hudson後來改叫水果姐的Katy Perry等等。
看到有人在回答里說題主列出的音樂人都是「初級裝逼」,儘管說這裡面大部分的歌手確實是西方的主流甚至是傳奇,也許對於題主所在的群體圈子已經能夠得上是「小眾」了,音樂品味相對特立獨行也許是真的。然而,我還是認為音樂的品味是沒有絕對的好壞優劣之分的,所以有優越感大可不必,而答案里那些拿出更生僻的名字或者說什麼「鄙視鏈倒數第二層鄙視第一層」更是毫無必要。在網路如此發達的今天,要找到小眾歌手並且「號稱」自己喜歡比以前要容易得多,也就是說,現在要做第一類hipster其實比以前要容易許多。一個理性健康的氛圍應該是所有的歌曲就放在那裡,你喜歡什麼就去聽什麼。不必隨波逐流,但也不要去強行評價別人的品味多low,流行之所以流行自然有他的道理。能理解就理解,不能理解就接受。說不定哪天你喜歡的歌手你身邊的人也喜歡的時候,你自己就不喜歡了。
最後貼一段周總理對於Hipster的評價:
」......(1972年)4月14日,在北京人民大會堂,周恩來總理接見了美國乒乓球代表團一行,並與之談論了很久。其中一名隊員科恩問周總理:「您怎麼看嬉皮士?」他原以為周總理會說這是「西方資產階級腐朽思想」之類的訓詞,沒想到,周總理說:「青年人是社會中最積極最活躍的分子,他們總是在尋找真理,他們會為此做各種各樣的實驗,通過實驗,他們會得出自己的結論。」分別時,周總理還拉著他的手說:「祝你天天進步。」
不對,Hawaii guitar演奏的音樂就比別的音樂多了很多人生經驗。
聽一位老人演奏Hawaii guitar,聽了二十年,現在由於有很多人生經驗而優越不已。
聽音樂一定會聽出來優越感的啊,不然俞伯牙還裝什麼逼?不然這世界上怎麼會出現那麼多不同的音樂風格類別?只是盡量別把自己對某類型或某個音樂人的鄙夷顯露出來就是了。這是個禮貌問題。
但是把音樂品味的優越感當做智商的優越感就是另一種錯誤了。品味這事有好壞沒有對錯,所以你覺得你的品味好的不得了別人品味都是一坨屎沒有任何問題。但你要說人家楊臣剛的真鋼絲是傻逼,那我們四千萬鋼絲就弄死你。當一個人把自己當人的時候,還不知道該如何做人;當一個人無所謂把自己當人的時候,說明知道如何當人了。您這是初級階段,還在靠品位上位呢,過了這個階段就不在乎以聽什麼來判斷什麼了。不過,有些人可能一輩子都過不了這個坎兒。
鄙視鏈的倒數第二層鄙視鄙視鏈底層,呵呵
解釋一下呵呵:我以為,如果了解鄙視鏈的上層、並且深知他們也在鄙視自己這一層,就不應該會有如此優越感
題主更新了問題,又列出一堆,不過沒有改變實質。
而且U2、PF、ACDC也是非常主流的,聽眾非常多。能聽出優越感,依然說明,聽得太少。
像我這樣聽鬼畜的,還從心裡瞧不起你們這幫只會聽翻唱金坷垃名曲的呢。
報菜名我也會啊,葛平,元首,美日非三人組,德國boy,老中醫,藍藍路,一本滿足,金館長,游泳教練陳茂蓬,劉醒,梁非凡,mc美江,大力哥,梁逸峰,局座的暖水瓶,雪姨,春哥,金立語音王,王司徒,諸葛丞相,非洲BOY,地鐵三語大媽,烤箱父子,成龍,天德池,皇后娘娘,洗胃哥,新日暮里樂團Fa樂器,短笛大魔王喵帕斯,奶糖哥,約瑟翰龐麥郎,小紅帽,我跟你什麼仇什麼怨,mc石頭,雷軍,小鑽風,癢局長,a路人,崑山放屁姐,papi醬,張傑,郭德綱于謙武墜子,岳雲鵬,藍翔高級技工學校,AIPC,小猿搜題,很黃很暴力,至於你信不信我反正信了,王八蛋老闆黃鶴,鄒越等全明星(以上排名不分先後,看我能不能想的起來ˊ_&>ˋ)歡迎你加入鬼畜大家庭。什麼時候多革革自己的命,把後搖乃至Progressive-Rock都去掉優越感,聽到10000張Prog,10000張古典,10000張自由爵士之後,再出來吧。優越感而沒有知識和才華靈性,只能招致毀滅、鄙夷……
實話說,看到這個標題的時候,我已經做好了題主可能提到的一系列我完全看不懂的人名的心理準備……
看標題還以為你在膜巴赫,趕緊進來拜……
題主,我聽巴赫哥德堡變奏,賦格的藝術,無伴奏大提琴組曲小提琴奏鳴曲,拉威爾鏡子,貝多芬晚期弦樂四重奏,各類鋼琴三重奏(貝多芬德沃夏克舒曼勃拉姆斯……),弗雷弗蘭克小提琴鋼琴奏鳴曲……數不清了……通俗點聽貝多芬「春天」小提琴鋼琴奏鳴曲,舒伯特「阿爾佩喬尼」...你說的真的都沒聽過哎,看來我太局限...
我就在想,用套子的人好像也有對自己用的牌子的優越感的。。。。
要我說。。。。。真tm無聊
日本人是兩種強迫精神病的患者。一是總擔心自己和別人不一樣的「畫一化神經病」,另一個是和想和他人不同,以此獲得優越感的,「差別化神經病」。雖然看上去是完全相反的,但其實本質是一樣的「那就是對自己的價值觀毫無自信→極度在意他人的目光」 デーモン小暮
轉自微博—搖滾名言集您說的我都聽過認識……我還以為您要說點我不認識的呢……
聽音樂聽出優越感,讀書讀出優越感,看劇看出優越感,抵不過一句,蘿蔔青菜,各有所愛,大家都覺得,蘿蔔可以燉肉,總有那麼些人,用白菜燉肉。上一秒聽許巍,聽張國榮,聽李志,下一秒我照樣也可以聽tfboys啊,上一秒討論著美國大片特技一流,下一秒就可以看起國產網路劇被男同主角帥一臉。反正我開心就好啊,噢,不對,反正你開心就好。
培養品味本身就是培養偏見的過程。
我也有過優越感
我曾經一度不屑於任何流行歌手,應該比你嚴重的多
當年我還是在追求極端音樂的路子上,什麼北歐樂隊,實驗音樂,宗教歌曲,古典歌劇,都有涉獵。我對於痴迷於流行的人表示XXXXXX
那段時間流行薛之謙和小幸運,我真的是XXXXXXXXX
但是後來,我發現我喜歡的龔琳娜老師參加了全能星戰,並且非常尊重流行歌手比如陶喆孫楠等,並沒有我想像中的那種高高在上的姿態。後來也了解了很多,音樂不應該有等級,歌手不應該排名,人家明星逼格都沒那麼高你一個連音樂都沒學過的、只會聽歌的哪來那麼多挑挑揀揀?
我聽Meredith Monk,喜歡瑪利亞凱莉,欣賞Sainkho的人聲實驗,也痴迷於某些人不屑的少女時代,EXO,AKB48。我聽惠姨象腿的歌能感受到磅礴的唱功,聽Gfriend,sistar也能感受到滿滿的元氣。沒那麼多有色眼鏡,何必呢?
過來人。
給你個有幫助的答案吧。
有一天我一個朋友建議我聽某個香港樂隊。
然後我腦海里咯噔一下……「和 a 小調協奏曲時代的黃貫中比怎樣?」
他說「晦澀和高技多了。」
我問「比盧凱彤給你還驚艷?」
他說,「比東京事變都讓我驚艷。」
於是我就去聽那個樂隊了,
熱門幾首果然,老一套,
聽到概念專輯之後,卧槽……
還真的是華語屆的東京事變!
馬上去扒譜~~
我去……數學搖滾,幾個小節變一下節奏型……
讓我想到「大象體操」和「Radiohead」……
頓時感覺自己在那朋友面前沒了優越感……
等到我聽熟耳了這個樂隊的歌,以為這也只是我聽歌範圍的小擴展以後……
(至於我聽歌範圍,我就不說出來了,沒必要和你比~)
查了他們成員臉書、Twitter、豆瓣這些,
知道他們一些推薦列表和 Inspired 的因素~~
再去聽這些列表裡面的東西……
(好幾個各種 網易雲啊蝦米都搜不到,只好去油管和 soundcloud)
彷彿又打開了一個世界~~卧槽!!
感覺自己優越感又被完整虐了一遍……
「這麼玩都可以?!!
我以前聽的都是太 Mainstream 了吧?!!」
以上說了這麼多,我想說的就是…………
你覺得優越了,那你試著從這些讓你感到優越的音樂人上找他們的關聯對象~~
無形中你會覺得,他們遠遠比你「優越」(且人家技術上絕大多比你好),只是偶爾那麼展露一下都能給你震撼,別說大多數時候,這幫人都在:
悶聲發大財。
That"s All.推薦閱讀:
※看喜羊羊,熊出沒等動畫長大的孩子,會有哪些心理問題?
※如何看待弟弟的這種為人處世的模式?
※為什麼很多人很反感星座(占星學),甚至很有優越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