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人們常說的誰比誰聰明不了多少?
如何理解人們常說的誰比誰聰明不了多少?這是一句拉低智商平均水平的話,找心裡平衡感?還是有一定的科學依據!
先思考一個類似的問題,誰比誰身高高多少。
若針對同一民族同齡男子隨機抽樣,你會發現身高差不多。
如果離開了「隨機抽樣」這個條件,譬如說你硬要拿一般的男士與省男子籃球隊的人PK身高,那就不行。籃球隊的人比一般大眾更高的概率更大,不服不行。
——————————
「誰比誰聰明不了」,這句話大體上是對的。因為大部分人的智商很接近100。
但是,如果把這句話用在一般人與牽涉到智商的比賽(如某某考試)的優勝者對比,那就大錯特錯。因為,這已經不是隨機抽樣了。
這句話的原話是:
沒有誰比誰聰明,只有誰比誰勤奮。
蓋子一揭,雞湯味兒就出來了吧~~如果不算後天的知識資本堆積,就按剛出生一瞬間的智商來算的話,那麼當然人和人是差不多的,除了某些患有先天性疾病的孩子。
但孩子發育最重要的那幾年如果營養跟不上,再加上知識資本積累的不夠的話…
智商就會很快的被拉開。
我說的就是5-15歲這黃金十年。
1.6的同學,我也就比你高1/8嘛~
2017.10.19更新
介於評論區還是有人有分歧
我說的聰明是指一個人的天賦,為了說明這個天賦我說了「在教育一線工作過」和「回想班裡的情況」就是想剖離後天條件對一個人的影響。然後還是有人不明白。
其次我不是老師,我是做機器人科研的,在一線教育過,不是中小學教育,說的「題」更不是一般意義上的題。
我所說的聰明人就是那些天賦高,反應能力與處理能力都極強的人。我不否認評論區舉的馬雲,王健林,錢鍾書等人有過於常人的地方,但那不一定是題目所指的聰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7.10.18更新
沒想到評論區引戰了啊,介於一些人的認知與主流認知存在偏差。特此更新。
1.社會的政治經濟地位不能代表一個人的聰明與否。
2.一個人對於某一個領域的擅長與否不能代表一個人的聰明與否。
3.聰明,現代漢語解釋,智力高,天資高、記憶和理解力強。
4.根據以上,每個人的聰明是天生,這個聰明會影響一個人後天的表現,但並不起決定性作用。一個人後天的表現是一個人聰明與否的體現,但並不能全部體現,是一個後天的綜合性體現。
5.以上說法純屬個人觀點,如有反駁,請思考後嘗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以下原回答
在教育一線工作過以後,再回想當年上學時班裡的情況。(指在這段期間所有的經歷,不單單指受教育期間)你不得不承認,有的人就是比別人聰明,甚至聰明得多。
同樣的題,有的人看一眼就會。
同樣的知識,有的人看書就能懂。
同樣的事情,有的人第一次做就是可以做的非常好。
同樣的條件,有的人領悟能力與實踐能力就是比你強。
一個人要清楚的認識到人生而不平等,人和人是有差異的,要正確認識自己與他人。
以絕大多數人的後天訓練程度,不配談先天智力差異。
這句話不了解的話,你可以把它先實用起來。比如我最喜歡用的就是比普通人多想二步法就是以這句話為基礎的。
有一天,宿友女友的弟弟要來他的城市玩。宿友比較忙,不願意接待。我跟他說,你和一個女生談戀愛,就等於和她一家談戀愛。你再怎麼忙都最好去一下,不然給她弟弟留下一個「到你家門口見一面都不願意」的印象。但是宿友只是反覆說自己太忙了,要趕作業。
我想到,這麼簡單的道理,他不可能不明白,因為他並不比我蠢。但是還是沒有聽建議,說明他和我得出答案的初始條件有著不同,即他知道更多的東西。果然,他們的戀愛沒有到談婚論嫁的程度,他只是玩玩,所以不想見太多對方的家人。
首先想到(對方的想法):對方不比我蠢,而且他比我對他們的戀情了解更多。
然後想到(我該怎麼做):既然他了解更多,所以我的建議就沒有必要。所以我應該閉嘴。
這就是我的比普通人多想二步的方法。
再比如說,有一次作為中間人帶著一個關係比較好的大佬和另一個人吃飯,大佬在開大公司,對人比較苛刻,服務員可能沒經驗,辦錯了一點事,於是大佬說:「你怎麼做事的?」。這我能理解,畢竟作為一個公司老闆,如果不這樣自我些,很多事情都幹不成。於是私下,我大佬,大佬的心腹弄了個第二餐。我跟大佬說你這樣做不對,對方是搞學術出身的,家裡是書香門第,喜歡對人禮貌點。你應該對服務員表現的很尊重。
大佬說:我做一個老大,要管這麼多人,沒辦法對每個人都尊重。再說,服務員有義務把我們服務到位。
我想到,大佬是一個行業內的翹楚,不可能會不懂這種人情世故。所以我就沒說話了。而第二次吃飯的時候,他的語氣親和了很多。道理很簡單,我的地位是低於大佬的,他為了威信不能在手下面前向一個較低位置的人承認錯誤。
這就是我使用這個道理的方法。每每想到別人不比我蠢多少,而且他們還往往比我們更了解身邊的事情。我就能改掉好為人師,愛指導別人的做事毛病。
人與人的智力差異,比人與動物之間的還要大
這裡的聰明,說的不是智商高低,而是一種接近哲學層面的高下之分。通俗點說,是所謂的大智慧。
有的人頭腦靈光,思維敏捷,但是這樣的人,生活就肯定一帆風順了?反過來,腦子不快的人,生活就一定受苦受難了?
對於現實中的普通人來說,每家都有煩心事,所以說,誰比誰聰明多少呢?
不認識幾個智力上能夠碾壓自己的牛人,我感覺是人生缺憾。
說句反智的話,聰明與否,智力高低其實跟人的境遇關係不是太大。
如果宏觀的看人類社會,這個由無數個體組成集群結構,其利益分配方式並不是智商分層法。
蠻荒時代,更接近於動物組織形式,身強力壯,能保護部落和帶領部落尋找到更多食物的個體更容易獲得利益,這個時代,智商最高的個體也能混到牛逼的大巫師,但是一個部落也就一個巫師,多餘的閑人也養不起。其他人智商高也沒鳥用。
到了奴隸時代,基本上就是奴隸和奴隸主還有自由民三個身份,奴隸中智商高的也還是奴隸,奴隸主中的白痴還是奴隸主,自由民中智商高的也許就躍遷成了蘇格拉底孔子之類的,但是這並不能改變他們財產狀況,所以智商高也沒鳥用。
到了封建王朝,一個諸侯國的管理集團從上到下都姓一個姓,血緣保證了這個家族的利益。在管理層,智商太高反而有殺身之禍。在野人層面,智商高也改變不了身份從而收益,所以智商高也沒鳥用。
到了中國式集權帝國,一開始的察舉制,九品中正制,門閥貴族等等,權力和利益分配方式基本跟智商也沒什麼關係,出身比智商重要一萬倍。所以三國里劉備,孫權,曹操三人,也就曹操算高智商,但是反而那兩個智商不突出的稱了帝。什麼諸葛家族,荀氏家族,郭嘉,蔣宛,張昭,魯肅等等一概絕頂聰明的人都是給這三個人打工的。但是這些人無一不是出身門閥貴族,所以智商並不能改變他們的命運,智商高也沒鳥用。
真正智商起作用的是唐開始的科舉制,讀書人通過國家考試進入到管理層,從而獲得不勞而獲和受賄分肥的權利,這個時候智商高確實能改變命運,但是實際上被錄取的士子人數非常少,人口佔比很低,按照明朝那些事的說法,這些人不是祖墳冒青煙,而是祖墳噴了火。所以對絕大部分人來說,從貧民到富農到地主身份的轉變,往往是通過幾代人的持續努力實現的。某個人聰明與否對轉變路徑是沒有影響力的,也就是速度上有點差別。這個從金瓶梅的西門慶就可以看出來,西門慶八面玲瓏,心狠手黑,附炎趨勢,門檻賊精,他這一代掙出了潑天的橫財。但是一旦身死,後面萬貫家財也就很快散盡了。所以智商高也沒鳥用。
到了社會主義新中國。。。。。。。不寫這段了,肯定會被舉報刪除的。
你問西方資本主義社會?那是有階級的社會,因為中國是無階級社會,所以大家對階級差異完全沒概念,在有階級社會,改變階級對於個人來說,可能性基本等於零。這幾十年來也就IT行業出現了一些屌絲變資產階級的事例,其他行業基本不可能,什麼叫百年老店?在丹麥旅遊,看見海港船塢里停著三艘大帆船,分別是爺爺,爸爸和兒子的。。這就是階級。所以對於普通人和資本家階級來說,智商高也沒鳥用。
所以縱觀人類歷史,社會形態總是向固化利益的模式發展,通過各種方法阻擋利益再分配,這是既得利益者的訴求,往往既得利益者有更多的社會能量和資源來促使社會向這個方向轉變。他們自覺不自覺的阻擋智商這樣的個體指標來趟混了水。
所以,歸根到底一句話,你聰明能咋滴?你考上清北能咋滴?難道你還能上了天?
是的,你再聰明,也改變不了階級,也姓不了趙,也基本沒希望進入到利益分配集團,除非你祖墳噴了火。。。
因為小贏靠智,大勝靠德。
首先,誰也比誰聰明不了多少這句的確更多的是一部分人自我安慰,或者拿來給人洗腦用的說辭。(好像聽中學老師講過這個)
曾經和一些全世界最聰明的人共事過,也在一線接觸過國內欠發達地區人的思維狀態。
怎麼說呢,就個人體會而言,最聰明的人和最笨的人可能有幾倍的差距。放在一塊對比是非常明顯的。
誰也比誰聰明不了多少這個論述是不太恰當的。
當然取決於多少算多,多少算少。
差出幾倍很容易,差出一個數量級卻很難。而且每個人能力分布,擅長的思維不同,最笨的人在一些方面往往也能有特長。
如果說相對聰明的人無法在所有方面勝過不太聰明的人。
這樣說我認為是靠譜的。
理智:人類智商差異極大,有的人舉一反三,有的人連一都舉不了,或者要花很長時間才能懂有的人一瞬間就明白的事。
情感:人生而平等,大家都差不多。這麼說的人顯得道德高尚,聽這話的人心裡也舒服一點。
實際怎麼回事,誰心裡沒點數?
智商的碾壓,最為純粹,也最令人興奮或痛苦。宏觀的角度上看,成功不僅依賴個人的奮鬥,更要考慮歷史的進程。在歷史進程的滾滾車輪面前,個人的智商差異的確可以忽略不計。
但是從微觀的角度上來看,人與人的差距就是那麼大到誇張,因此強行否認這種客觀存在的巨大差異,無非也就是強行自我安慰一下的無奈之言。畢竟,人生已經如此艱難,有些事就不要拆穿。沒有科學依據,不信問楊振寧。
高中的時候測智商,大家得分都差不太多。
不過這個樣本不隨機,畢竟上的了高中的智商都不會太大差異。
問題在於得分最高的未必是成績最好的。
智商和能力, 見識, 毅力之類的是不同的, 有些人有高智商, 沒有見識或者是毅力, 也成不了什麼事. 生活的偶然性會讓你自身很多優勢或者缺點顯露出來, 這也是運氣, 所以說這句話說的意思其實是, 生活中, 自身優勢沒你想像的那麼大作用, 特別是智商這東西.
我見識過的學霸太多了, 當年在法國, 那麼多國內學霸, 一個個都是工程師學院的料么? 舉個不稀奇的例子, 我認識一位女學霸, 從小就是重點中學, 尖子班裡面的學霸, 去法國前, 她媽媽給我媽說, 擔心她生活什麼的就是不擔心她學習, 結果到法國, 在工程師學院裡面被各種虐, 得了憂鬱症, 半年不出門, 最後被家人接回國了, 最後我認識的那批真正讀完工程師學院的, 不到原來的1/5, 全部都不是那種學霸, 而是受的住打擊, 完全不怕辛苦的人.
我當年讀本科的時候, 班上成績最爛的傢伙, 現在已經是一家設計事務所的副總了, 學習最好的雖然也混的不錯, 但是收入比那位少個零, 而且天天加班, 副總同學一年估計也就工作6個月, 他真的智商不太高, 但是會做人, 給人交往讓人感覺真的是熱情, 真誠, 不是所謂的圓滑, 如果這也是他裝出來的, 那的確太可怕了.
誰都不會貶低自已,誰從心裡都感到自我良好,都不會認為自已比別人不聰明。
反也認為自已都比別人聰明,只是機會沒有到,自已沒有人脈、沒有背景,如果自已有,會比他做的更好。
每一個人都看得起自已,都不會貶低自已。
以絕大多數人的後天訓練程度,不配談先天智力差異。這句話是典型的放屁。
先天智力是一切的關鍵。同樣是小學課本,有人一遍就會,有人回家看幾晚上都考不好。一個物理公式,你看半天不知道怎麼來的怎麼用,人家腦子裡早就給這個公式挖好了一個坑,用的就跟自己手指頭一樣靈活。
後天訓練只能保證你的技能提升導數大於零。但你再怎麼練,你也是這一個問題熟練了。先天智力高的人具備的是解決一萬個問題的能力。
推薦閱讀:
※黃渤說過哪些「高情商"的話?
※如何不被情緒支配或者減少情緒對自己行為的影響?
※你們身邊人做過哪件事情,讓你印象很深,感覺這個人會做人,情商高?
※看到自己的女同事給老闆佔便宜,自己到底該不該出頭?
※有什麼可以提高情商的書籍、電影、美劇?一個處事不夠圓融的人應該怎麼樣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