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有哪些驚人的畢業設計、畢業作品、畢業論文?
《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是趙薇同學北京電影學院導演系研究生專業的畢業作品。受此啟發有這個問題。
-
黃霑於2003年獲香港大學亞洲研究中心頒發哲學博士學位,論文題目為《粵語流行曲的發展與興衰:香港流行音樂研究(1949─1997)》,當時港大無人敢審。
這篇論文,比任何關於流行音樂研究的書籍都要詳盡以及權威,因為它熔鑄了作者半個世紀的歲月以及付出,他創造並見證了這個時代。次年,黃霑先生因肺癌去世,他用生命最後的六年時間,記錄了他的一生以及一個時代。有評論形容,黃霑的離世,為香港的黃金年代畫下句號。
以下引自維基百科:黃霑
與娛樂圈名人不同,黃霑是少數憑研究而被頒發博士學位的人物。自他病逝後,論文內容被一再轉述,成為2004年年底香港文化界一個熱鬧的話題。他的博士論文導師、香港大學教授劉靖之形容黃霑是一位嚴肅學者,當大學考試評審委員為他舉行博士論文質詢會時,他沒有受到多少懷疑已能順利過關。大學認為整篇論文行文暢達、資料厚實、獨具個性。
《香港經濟日報》早前整理黃霑論文的部份內容時指,由《世界真細小》到《滄海一聲笑》,他一手把嶺南文化的精髓重新包裝,成就響遍全球華人的粵語流行曲文化,但他臨終前的博士論文上卻寫下一個極其悲觀的結論:粵語流行曲已完全失去從前的優勢,未來或許只能像粵曲一樣,「成為古董式的精英文化,在高級文化場所變中國曲藝來演出。」他希望藉這篇論文,呼籲港人重新認識香港文化的位置,成為探索未來的基礎。
論文現藏於港大圖書館,並可供讀者在網站下載 [1],題為《粵語流行曲的發展與興衰》,以法蘭克福學派以及伯明翰學派等各種社會學的方法,加上作者自己的經歷以及對眾多音樂人士的訪問,分析粵語流行曲興衰,上溯至滿洲沒落,文學革命崛起,一直論及1949年天安門廣場響起《義勇軍進行曲》,直到1997年香港金紫荊廣場響起同一首歌為止。
與今天的樂壇人不同,黃霑認為兩岸開放,令香港昔日的海外市場,變成競爭對手,才是對香港音樂產業構成最大衝擊。其次是唱片業不肯培訓新人,只求現賣現買。至於常被音樂人掛在口邊的「盜版」問題,在十多萬字的論文中,只佔半個標題,以數百字交代。
高級軟體令未受訓練的人也能擔當演唱人;唱片市場只定位在青少年,而香港生育率又低,令唱片業消費群減少;香港未能消化歐美的新風格如Hip Hop、Euro Pop、Techno,只留下一堆不倫不類的作品;歌手不務正業;產品淪為卡拉OK上的發泄音樂。黃霑指這正是導致港曲沒落的核心原因。
這位巨匠寄語,眼看香港音樂由盛而衰,心情沉重。他說:「每個時代都有自己的聲音…香港因緣際會,創造了劃時代的普及文化高峰」,不過主權移交後「聲音會隨時間湮沒,除了存在人們的記憶和幾張塵封的唱片里,下一代未必再有人惹起共鳴了…回歸後香港,縱然偶有獨唱,也只是大中華合唱的單一環節。」
論文以羅文《強人》一曲(同名電視劇主題曲),寫下一個可堪回味的結語:「莫記此中得失,不記恨愛相纏,只記共你當年,曾經相識過!」
掩卷之際,我為黃霑先生偉大的人格魅力所深深嘆服,文章引述文獻之細緻,語言之優雅,結構之精巧,無愧於「香江四大才子」的美譽。任何對流行音樂感興趣的讀者都不應錯過這一篇傳世之作,其對流行文化之觀察更是見微知著,引人深思。
[1] The rise and decline of cantopop
附關聯問題:如何評價黃霑、李宗盛、林夕三個人的風格?
-聲明一點,以下內容來自網路,主要是很多答案看得我雲里霧裡不明所以,乾脆找個全的,並附帶德布羅意的故事的闢謠考證。
1. 最牛博士論文就是在還沒答辯之前已經發表在最好的期刊,而且鑒於論文很長,該期刊必須像小說一樣連載。
實例:張五常博士論文《佃農理論》,當年在JLE上連載四期。
這裡是該論文中文版:[佃農理論].張五常.完美文字版.pdf_免費高速下載
2. 最牛博士論文答辯就是答辯人一直在挑戰答辯委員會成員,直到問得這些教授們緊張到恍惚以為自己才是答辯人。
實例:薩繆爾森的博士論文答辯結束後,答辯委員會成員之一的熊彼特(上世紀最偉大的經濟學家之一)轉過頭去問另一位成員里昂剔夫(諾獎得主):「瓦西里,我們通過了么?」
博士學位論文為《經濟理論操作的重要性》,這部論文獲得了哈佛大學威爾斯獎。
3. 最牛投稿論文就是讓編輯滿世界都找不到一個能看懂這篇論文的匿名審稿人,最後只能發表,根本不需要修改的。
實例:SIMS1971年發表在《數理統計年鑒》上的論文《無窮維參數空間中的分布滯後估計》。SIMS寫完這篇論文後沒投經濟學雜誌,因為他顯然知道沒 人看的懂。於是投給了最牛B的數理統計雜誌,結果編輯死活找不到審稿人,最後好不容易湊合拉來一個,審稿報告是這麼寫的:「我真的不明白這篇論文在說什麼,但是我檢驗了其中的幾個定理,好像是對的。所以我猜應該發表。」
論文全文(英文):無窮維參數空間中的分布滯後估計.pdf_免費高速下載
4. 最牛B的論文沒必要長篇大論,兩頁紙足以。(基本證實為謠言)
實例:德布羅意是個花花公子貴族,本科是歷史學專業的,後來實在閑著無聊去讀了5年博士,最後交的博士論文是一頁紙,還涉嫌「抄襲」。答辯委員會氣的都不 想讓他答辯。他的導師、著名物理學家朗之萬感到很沒面子,自己學生畢業不了真是恥辱,於是他鼓動了愛因斯坦一起幫著求情:讓這小子過了吧,他老爸是法國內政部長,咱惹不起。那篇「垃圾」論文後來被薛定諤看到了,薛定諤看著這頁論文苦思冥想了1個月,發表了量子力學裡最重要的理論之一的薛定諤方程,薛定諤貓也成為最有趣的一隻貓。德布羅意因這篇論文說闡述的觀點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薛定諤憑藉德布羅意的這篇論文對量子力學作出了傑出貢獻,從一名普通而不得 志的講師一躍成為了一名偉大的科學家並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可以說,一篇1頁紙的博士論文成就2個諾貝爾物理學獎可謂前無古人,估計也是後無來者。由此 看來,最牛b的論文不必象張五常那樣連載,一頁A4的紙足矣。
具體故事: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0f20f80100jkfe.html
網上諸多博客都轉載了這個故事,在考證了wikipedia、諾貝爾官網介紹和真實博士論文後,發現謠言實在太離譜,有時候轉載是罪啊,希望謠言止於智者吧。
故事說1919年前,德布羅意在巴黎無聊的打發日子,是一個花花公子。然而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時,德布羅意就已經在陸軍服役。1919 年,退役後,德布羅意又回返索邦大學,繼續先前的理論物理研究,立志拿到博士學位。博士期間,德布羅意連續在《法國科學院通報》上發表了三篇有關波和量子的論文,而不是僅僅一篇博士論文,闡述了波粒二象性的觀點。
關於愛因斯坦和薛定諤的交集真實情況是這樣的:
德布羅意的論文發表後,當時並沒有多大反應。後來引起人們注意是由於愛因斯坦的支持。朗之萬曾將德布羅意的論文寄了一份給愛因斯坦,愛因斯坦看到後非常高興。他沒有想到,自己創立的有關光的波粒二象性觀念,在德布羅意手裡發展成如此豐富的內容,竟擴展到了運動粒子。
當1926年薛定諤發表他的波動力學論文時,曾明確表示:「這些考慮的靈感,主要歸因於路易·維克多·德布羅意先生的獨創性的論文。」
關於他的富二代身份:
1740年路易十四封德布羅意家族為世襲公爵。當德布羅意的長兄、實驗物理學家莫里斯(Mauriee)死後,在1960年路易繼承為第七代布羅意公爵 (7th duc de Broglie) 兼德國王子。路易從未結婚,一輩子單身,有兩位忠心耿耿的隨從。他喜歡過平俗簡樸的生活,賣掉了貴族世襲的豪華巨宅,選擇住在平民小屋。他深居簡出,從來不放假,是個標準的工作狂。上班通勤,他喜歡步行,或搭巴士,不曾擁有私人汽車。對人彬彬有禮,他絕不發脾氣,是一位貴族紳士[1]。。
可以看出任何成就都不可能有僥倖,請大家不要黑他了。
參考資料:
博士論文原文:http://tel.archives-ouvertes.fr/tel-00006807/en/
Wikipedia個人簡介:https://zh.wikipedia.org/zh-cn/路易·德布羅意
諾貝爾官網個人簡介:Louis de Broglie
5. 最牛的博士論文不需要博士本人親自參加答辯
高斯的博士論文給出了代數基本定理的第一個實質性證明。代數基本定理1629年由A·吉拉爾提出後,經笛卡兒、牛頓等反覆陳述、應用,歐拉、拉格朗日等力圖證明而未獲成功。
由於高斯的論文解決了前數學家達朗貝爾、歐拉和拉格朗日試圖解決而沒有解決的問題,因此,他的論文受到赫爾姆斯塔特大學校務委員會的肯定。在高斯缺席答辯 的情況下,通過了論文。論文評定人是該大學著名的數學教授普法夫。他對高斯的評語是:「這篇論文具有許多優點,說明作者才華突出,通篇敘述充滿了完全合理 的推論和令人信服的證明。因此,這篇論文出版以後,高斯博士學位將為我們大學增添無比的榮譽。」因此,高斯獲得了博士學位。同年,高斯獲得講師職稱。
居然沒有人提《A SYMBOLIC ANALYSIS OF RELAY AND SWITCHING CIRCUITS》
香農作於 1936 年的碩士論文。
1938年香農在MIT獲得電氣工程碩士學位,碩士論文題目是《A Symbolic Analysis of Relay and Switching Circuits》(繼電器與開關電路的符號分析)。他已經注意到電話交換電路與布爾代數之間的類似性,即把布爾代數的「真」與「假」和電路系統的「開」與「關」對應起來,並用1和0表示。於是他用布爾代數分析並優化開關電路,這就奠定了數字電路的理論基礎。哈佛大學的Howard Gardner教授說,「這可能是本世紀最重要、最著名的一篇碩士論文。」
走進無限美妙的數學世界
路易·德布羅意,憑藉博士論文獲得192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解析大規模超文本網路搜索引擎》 作者 : 謝爾蓋·米哈伊洛維奇·布林 拉里·佩奇
這篇論文也許談不上驚人的畢業論文。我甚至沒有看這篇論文。
不過兩個作者根據這篇論文創建了一個公司:Google
http://ilpubs.stanford.edu:8090/361/1/1998-8.pdf
越晃越大----裸奔哥畢業作品
照片攝於清華圖書館新館四層清華博士碩士學位論文庫。(當然了,看前幾頁可能比看後面一大疊時間都長)
三國殺算不算。。。中國傳媒大學動畫學院04級遊戲設計學生的畢業設計
----------------------------------------我是分割線-----------------------------------------------
南方周末 - 跟《Bang!》感謝@白一鳴 的補充,這個介紹的很詳盡
----------------------------------------我是二號分割線-----------------------------------------------
回答不準確 參考@梁星玫的回答據說桌游《三國殺》是一個大學生的畢業設計作品,具體是怎麼回事?
福柯的《瘋癲與文明》;
費孝通的《江村經濟》;
塗爾乾的《社會分工論》。
張五常博士畢業論文,《佃農理論》,還沒答辯之前,就已經發表在最權威的期刊上,連載四期。
薩繆爾森博士論文答辯結束後,答辯委員會成員之一的熊彼特,轉過頭去問另一位委員會成員里昂剔夫(諾獎得主):「瓦西里,我們通過了么?「
來個哲學系的。維特根斯坦的劍橋博士論文答辯委員會成員,是由三個國際學術大師組成的:羅素、摩
爾、魏斯曼。三個人在答辯前,一直漫無邊際地討論著維特根斯坦的博士論文里的問題。時間很長了,還沒有哪個開口問「博士生」維特根斯坦一個問題。終於,羅素開口了,他卻是轉向摩爾的:「摩爾,你必須問他幾個問題,你是教授。」
摩爾表示,還沒有弄懂維特根斯坦的問題。這時,維特根斯坦含笑走到摩爾與羅素麵前,拍拍他們的肩膀,笑著說:不要擔心,你們永遠都弄不懂這些問題的。
《審美與人的自由》,劉暁波的博士論文。
文章認為審美活動是人對於生命悲劇的反抗和超越的一種獨特方式,人意識到理想的自由之不可到達,於是借審美活動作為解放生命力的補償方式。也就是在這個基本點上,劉建構了一種屬於他自己的、但卻獨特的關於人的審美意識的觀念,作為審美的本質是人意識到局限的對自由的理想中的實現,唯有在此種狀態中,生命才有可能全面地釋放和超越;論及審美的形成,則分別從直覺、錯覺、幻覺、通感、移情、潛意識這樣一些過去經常被遺忘和忽略的範圍探討審美意識產生的獨異性。(謝冕)
答辯現場情況:
答辯委員高度評價了劉的博士論文,同時也嚴格地提出了各種質疑。劉答辯時充滿信心,他侃侃而談,連平日的口吃的毛病也似乎不見了。他的答辯贏得了熱烈的掌聲。當答辯會結束之後,王元化教授宣布答辯委員九人一致建議授予劉文學博士學位。
上面這張是古巴藝術家Yoan Capote 2004年的作品,《理性》(Racional),他01年就Havana雙年展了。
這張不是畢設。
我只是想吐槽雕塑系的人就該好好捏泥巴好嗎!
最討厭自己不好好做作業還誤導不懂的人了。下面這張是雕塑系的優秀學長的畢設,比神人要弱一點,但造型能力也很厲害了。。
我個人也很喜歡下面這張畢設,,,灰常可愛又有思考性。
有純潔的孩子感謝我,是因為你們覺得太黃了嗎(⊙_⊙)?
一路看下來居然沒有人提愛因斯坦的博士畢業論文《分子大小的新測定》
補充一下:這篇論文是「愛因斯坦奇蹟年」(1905年)里六篇具有劃時代性成就的論文之一,其他論文包括作為狹義相對論理論基礎的《論動體的電動力學》,以及探討光的波粒二象性,使他獲得諾貝爾獎的《關於光的產生和轉化的一個試探性觀點》。但他用來拿博士學位的是這篇《分子大小的新測定》,這表面上看只是一篇應用科學的論文,在這篇論文里他討論了在不同溶液中測量分子的新方法。但這篇論文里推導出計算布朗運動擴散速度的數學公式,第一次在理論上解釋了分子的布朗運動,奠定了分子運動論、統計力學的理論基礎。另外它作為膠體化學的基本方法,在多個領域得到廣泛應用,是現在藥劑師、建築師們必須要學習的基礎知識,藥物研發、建築施工、甚至瀝青混凝土的調配都要用到愛因斯坦的方程。
順便,這篇也是愛因斯坦的論文里被引用次數最多的。
推薦一個最近的,南京大學大三學生溫方伊完成的一個課程話劇創作《蔣公的面子》,連演60場,幾乎場場爆滿,去年校慶我看過這部,妙語連珠,令人嘆服
學霸不需要理由 那些牛哄哄的論文
2015-04-07 國家社科期刊資料庫
答辯前已發表在最好的期刊上的論文最牛逼博士論文就是還沒答辯之前已經發表在最好的期刊上,而且鑒於論文很長,該期刊必須像小說一樣連載。比如張五常博士論文《佃農理論》,當年在JLE上連載四期。
讓答辯委員會成員錯亂的論文
最牛逼博士論文答辯就是答辯人一直在挑戰答辯委員會成員,直到問的這些教授們緊張到恍惚以為自己才是答辯人。比如薩繆爾森的博士論文答辯結束後,答辯委員會成員之一的熊彼特(上世紀最偉大的經濟學家之一)轉過頭去問另一位成員里昂剔夫(諾獎得主):「瓦西里,我們通過了么?」
找不到匿名審稿人的論文
最牛逼投稿論文就是讓編輯滿世界都找不到一個能看懂這篇論文的匿名審稿人,最後只能發表,根本不需要修改的。
實例:SIMS1971年發表在《數理統計年鑒》上的論文《無窮維參數空間中的分布滯後估計》。SIMS寫完這篇論文後沒投經濟學雜誌,因為他顯然知道沒人看的懂。於是投給了最牛逼的數理統計雜誌,結果編輯死活找不到審稿人,最後好不容易湊合拉來一個,審稿報告是這麼寫的:「我真的不明白這篇論文在說什麼,但是我檢驗了其中的幾個定理,好像是對的。所以我猜應該發表。」
一篇1頁紙成就2個諾貝爾物理學獎的博士論文
最牛的論文沒必要長篇大論,千把字足以。比如讓德布羅意和薛定諤獲諾貝爾物理學獎的論文。
德布羅意是個貴族,本科是歷史學的,後來實在閑著無聊去讀了5年博士,最後交的博士論文是一頁紙,還涉嫌「抄襲」。答辯委員會氣的都不想讓他答辯。他的導師、著名物理學家朗之萬感到很沒面子,自己學生畢業不了真是恥辱,於是他鼓動了愛因斯坦一起幫著求情:讓這小子過了吧,他老爸是法國內政部長,咱惹不起。那篇「垃圾」論文後來被薛定諤看到了,薛定諤看著這頁論文苦思冥想了1個月,發表了量子力學裡最重要的理論之一的薛定諤方程,薛定諤貓也成為最有趣的一隻貓。
德布羅意因這篇論文說闡述的觀點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薛定諤憑藉德布羅意的這篇論文對量子力學作出了傑出貢獻,從一名普通而不得志的講師一躍成為了一名偉大的科學家並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可以說,可謂前無古人,估計也是後無來者。不過我想德布羅意要是在中國讀博士就慘了,論文因為字數太少,根本連答辯的資格都沒有。
最牛的論文沒必要給出結果,給個猜想也可以
當博士當的最鬱悶的莫過於海森堡。做實驗答辯,結果委員會中有老師對他不滿,差點沒讓他畢業。做理論,老闆索菲莫給了個做不出來的題目:湍流,差點不能完成任務。不過超人畢竟是超人,他在不知道怎麼計算精確解的情況下,猜了一個近似解,畢業了。你猜怎樣?最後那個結果被證明是正確的。正所謂:牛者恆牛。
海森堡的研究就非常奇怪,比如他不會嚴格計算湍流,但是猜出了二維湍流解,最後這個解被林家翹嚴格證明了,諾伊曼作數值計算也發現他是對的。量子力學的創立也是如此。據說海森堡給自己弄了個墓志銘:「He lies somewhere here」。直譯就是「他在這裡,且在別處」。明白不確定原理的應該都知道這句話的意思。
最牛的論文不需要和別人交流
比如統計物理學家波爾茲曼,他對現代的統計物理理論做了奠基性的工作,不幸的是他一生在與自己的學術對手作鬥爭,被迫不停的宣傳原子論;更不幸的是學術上的鬥爭竟然引入了人身攻擊,攻擊他的人就包括愛因斯坦很佩服的馬赫;不幸的波爾茲曼最終死於自殺,最大的不幸是他剛死,他的對手就都承認了原子論。
偉大的波爾茲曼的墓志銘是一個偉大的公式:S=k*lnW,此公式是物理學中最深刻的公式之一。波爾茲曼生前很少有支持者,年輕的Planck是這少數支持派的一員,但是可憐的Planck,波爾茲曼壓根看不起他,認為Planck和自己不是一路。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一張厚臉皮和一顆麻木的心對於科學工作者是多麼重要啊。
勒貝格 (Lebesgue, Henri Leon)在1902年寫就的,有著無與倫比名字的博士畢業論文——《積分,長度,面積》。
這是福柯的《瘋癲與文明》
作者:門捷列夫
博士論文:《論酒精與水的混合》
門捷列夫出生於西伯利亞。在那兒,一個政治流放者指導門捷列夫學習科學並使他對科學產生了愛好。門捷列夫中學畢業時在全班名列第一。他母親把他帶到莫斯科,然後又帶到彼得堡,希望他能進入大學學習。1850年門捷列夫進入了彼得堡的中央師範學院學習。他的母親也在同年死去了。在學習期間,他受到化學家沃斯克列先斯基的影響開始研究化學。1855年被派往敖德薩任中學教師。1859年他到國外進行研究,參加了在卡爾斯魯厄召開的國際化學家代表大會。1862年初他回到彼得堡,從事科學著述工作。第二年,完成了《論酒精與水的混合》的博士論文。隨後在彼得堡大學擔任了工業化學教授的職務。門捷列夫的「撲克牌」
如果你認為,這是一篇普普通通的論文,那你就錯了。
傳統由俄羅斯,立陶宛和波蘭所出產的伏特加酒精含量是以40%為標準。此標準源自於1894年首位生產並推廣伏特加的俄國人Brinson Satterwhite,雖然19世紀的俄國科學家門得列夫發現最完美的伏特加酒精含量應為38%。然而當時的酒精稅是以酒精含量高低來計算,為了簡化稅項計算,最終決定將伏特加的酒精含量定為40%。在此準則下,低於此酒精含量的伏特加凈飲時(沒有加冰或與其他液體混合)味道應該像「水」,相反酒精含量40%以上的伏特加酒入口會像「火熨」一般。有些政府更設定酒精含量達到標準的才可稱為「伏特加」。例如歐盟所定標準為酒精含量不低於37.5%的酒精才可稱為「伏特加」。http://zh.wikipedia.org/伏特加
是的,你沒有看錯,這篇博士論文定義了什麼才是伏特加。
我們可以對歷史作一個不嚴謹的假設,如果沒有這篇《論酒精與水的混合》那會怎樣呢?
首先,也許不再會有伏特加。俄羅斯還會是一個嗜酒的國度,但是戰鬥民族不再是那個戰鬥民族。像中國,自古以來就是飲酒大國,酒文化盛行,可是,對於酒的認同卻各自為政,從茅台到五糧液,從瀘州老窖到汾酒,從洋河大區到二鍋頭,中國人的選擇是多樣的,可是,白酒卻沒有像伏特加成為俄國人的文化標籤一樣成為我們中國人的標籤。我們中國人的文化標籤是什麼?
是這貨。所以,想想我們中華民族在國際上的影響力,再與戰鬥民族對比,體驗一下伏特加對於一個民族精神的重要性吧!是一個喝了伏特加殺紅了眼的人,還是一個黑著眼圈叼著牙籤的人能夠自衛反擊,打敗納粹呢?
不僅如此,伏特加已經作為文化符號流傳全球各地。比如
夜店的童鞋們應該很眼熟吧?
其次,這篇文章的專業意義。看到這裡,聰明的讀者,你不會認為這論文就是論述酒精跟水怎麼混合最好喝的吧?圖樣圖森破。這篇文章的專業意義在於提出溶液水化理論,為近代溶液學說的先驅。不僅如此,這項工作也可以看作是他關於不定比化合物研究中的一環。它對門捷列夫的元素概念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並進而成為後來發現元素周期律的重大轉機。
http://mr.gxiang.net/upfile/ebook/147/63452739878821051453.pdf
最後,這是門捷列夫成為教授的前提。是的,如果沒有這篇文章的發表,門捷列夫可能還只能做一個愛好化學研究的中學教師,至於他會不會走上「絕命毒師」的光輝而有錢途的道路就另說了吧。更大的可能,他只會是一個學生畢業多年後連名字都叫不出的老師。(你能立馬想起你所有化學老師的名字嗎?)因此,博士論文的好壞至關重要。(不知道知乎上有沒有萬年博後會默默點贊。)
最後的最後,上個元素周期表,也以此緬懷那背誦它時的美好的卻早已逝去的青春~
維特根斯坦。
下面的故事真假未知,不過流傳很廣,放在這裡,希望有牛人能證明真假。
「維特根斯坦甚至還沒有取得任何學位前,已經是世界著名的劍橋大學學術界公認的學術思想界的領袖人物。維特根斯坦的學士論文是他的老師,具有國際學術影響力的大人物劍橋教授摩爾先生與維特根斯坦一起散步時,隨手記錄下來的維特根斯坦的喃喃自語。在向劍橋申請學士學位時,因為行文不夠規範,而被學校的學位委員會拒絕,摩爾先生利用自己的學術權威地位再三為學生的這個學士學位去跑腿,終於成功。
維特根斯坦的博士論文是在一次大戰時,在戰營里寫成的,僅數萬字。叫《邏輯哲學導論》,出版時找不到合適的出版社,因為當時沒有人能夠讀懂他的這部天書,因此出版商找到他的老師羅素,羅素自告奮勇,成為這部書出版的策劃人,並且自以為是地為這部書寫了洋洋洒洒的序言。書終於出版了,但是卻遭到的是學生維特根斯坦的一頓痛罵。說羅素根本就沒有讀懂他的論文。在那裡瞎寫一氣。羅素聽了沒有脾氣,也不後悔自己的行為,天才人物就有這樣的個性。
維特根斯坦的劍橋博士論文答辯委員會成員是由三個國際學術大師組成的:羅素、摩爾、魏斯曼。三個人在答辯前一直漫無邊際地討論著維特根斯坦的博士論文里的問題。時間很長了,還沒有哪個敢開口問博士生維特根斯坦一個學術問題。這時羅素開口了,他轉向摩爾說:「繼續,你必須問他幾個問題,你是教授。」摩爾表示還沒有弄懂維特根斯坦的問題,這時維特根斯坦含笑走到摩爾與羅素麵前,拍拍他們的肩膀,笑著說:不要擔心,你們永遠都弄不懂這些問題的。博士論文答辯就以這樣的方式通過結束了。」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