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書時腦洞開得太大,因無法忍受任何「不能理解」的知識點導致讀書效率低,應該如何解決?

這個問題困擾了我很多年。

我的知識體系不算複雜龐大,除了專業(文學類,包括理論和原著,主要是理論)書籍,偶爾會看科普類、通識類讀物。以及社科類和藝術類的隨筆,等等。

但是,每當我集中注意力(這點我可以保證,因為我無法忍受任何一段文字的不能理解,即是說,所有我認為「有效」的信息,都會儘可能將其納入我的認知體系)看書時,對於「關鍵詞」的敏感,都會讓我不可遏制地從原有知識體系中搜索類似信息,導致我在看一本書時,經常還會翻開另一本(或幾本)書,因而,讀書效率非常非常不理想。

好痛苦TvT... 真心求助TvT...


在看難一點或長一些的書籍時,人會有複雜的感覺。一方面會覺得很好,似乎懂了不少知識;另一方面又很受挫,因為有很多似懂非懂的內容。那種好的感覺會促使人繼續看下去,而那些不好的感覺會讓人不願意拿起一本書。

臨床會遇到一些學習困難的學生,他們有一個特點:當學習任務不太繁重時,他們可以學得很好;但一旦學習任務繁重時,則學得很糟糕。這些人正如題主一樣,會盡量把書上不懂的知識點弄明白,這種刨根問底的勁頭讓他們取得了很好的成績。但一旦學習任務變得繁重了(比如遇到大量無法在短期內弄懂的知識點),學習對他們來說是一件異常痛苦的事情。正如題主一樣,把大量的時間用於去弄懂那些知識點(有些是根本不重要的),而忽略了整體的學習效率。最終成績並不好,學得又很辛苦。

這些人缺乏一種忍受未知的能力。我曾在一篇回答要和未來實驗室工作的博士和老闆吃飯,吃飯時聊什麼? 中闡述過精神分析家比昂的「前概念」理論。對於一次會面,一次閱讀,一次會議,一堂課,等等,我們其實不知道會發生什麼,但肯定會發生什麼,這種未知是令人焦慮的。有些人會提前準備太多的東西,這是一種對未知的過度掌控,是無法忍受不確定的表現。能忍受不確定的人能允許那些情況的發生,無論好壞。這是一種開放的心態,這種心態能讓「前概念」的內容(似懂非懂的內容)轉變為概念的內容(理解的內容),並再一次開啟新一輪的循環。

在閱讀的過程中會產生了大量的「前概念」,前概念的存在是轉化的前奏。忍受前概念的存在,慢慢地,這些前概念變成了概念的東西,人會產生一種頓悟的感覺。此時,能體驗到一種理解感和滿足感。

為什麼有些人難以忍受未知,強求理解?在臨床工作中經常會遇到一些尋求確定性的人,他們強烈地需要諮詢師給他們一個「框架」、「總結」、「核心問題」的描述。但即使給了這些認知性的「框架"和「總結」他們還是不滿足。這些人在心理諮詢過程中往往呈現出來的更多的是困惑的、混亂的部分。也許他們在工作中呈現出的是很確定的結構,但在生活中或者諮詢中,則難免會有非常散亂的一面。在諮詢過程中,他們不斷地發現,原來自己內心是那麼地混亂。

這些人往往在幼時成長過程中缺少一個能夠理解他的人。在面對這個紛繁複雜的外在世界,以及面對混亂不堪的內心世界,幼兒需要一個幫他理解的人。這種理解讓世界變得可知,讓自己也變得可知。而沒有一個幫他理解的人,這些混亂的部分便成為一些未被消化的部分存留在內心,這種未知折磨著他們。他們迫切地追求外在的秩序只是為了彌補內在的散亂。在很小的時候,這些人就會懂很多,沒有了外在的幫助,他們努力地通過自己的力量去理解這個未知的世界。這些人在面對外在的未知時,會激活內在的混亂狀態,這令他們焦慮不安。

心理諮詢的過程提供了一種內在整合的過程,讓那些混亂的、害怕的、無法理解的心理內容,通過與諮詢師的討論與解釋,把它們消化和吸收進來,從混亂的潛意識轉變為可知的意識成分。這相當於完成他們幼時未能很好完成的任務。當內在更加完整之後,忍受內在或外在混亂的能力提升了,從混亂中體驗到理解的能力也提升了。此時,他們具有了一種消化未知的能力,他們能不斷地從潛意識(未知)到意識(已知)的轉化過程中體驗到樂趣,而並不那麼在乎確定性的答案。


謝 @桃喵喵 邀。
首先腦洞能長期開著真的是一種天賦。讀書不開竅的話會很無聊吧。

但既然你感到了一些苦惱,我還是盡量分享一下自己的經驗。

但是,每當我集中注意力(這點我可以保證,因為我無法忍受任何一段文字的不能理解,即是說,所有我認為「有效」的信息,都會儘可能將其納入我的認知體系)看書時,對於「關鍵詞」的敏感,都會讓我不可遏制地從原有知識體系中搜索類似信息,導致我在看一本書時,經常還會翻開另一本(或幾本)書,因而,讀書效率非常非常不理想。

其實我也經常遇到和你類似的問題。而且遇到的頻率可能比你還高。
現在,我已經在五個專業學習過了(至少名義上來講)。但願不要再有第六個.. &>_&<
不斷地在新領域耕讀的滋味很奇特。有時候覺得知識脈絡越來越亂,有時候又覺得幾個體系知識被我完美地構建在了一起。我要費不少力氣去將這些分散的知識融合成一個成熟有效的體系。

隨著這種交叉領域跨領域學習的經驗越來越多,我開始越來越注重一個概念——能力圈

【1.深度優先(能力圈)】
每次跨專業跨領域地學習都是重新構建能力圈的過程。但在構建之前有很關鍵的一步是重新定義自己的能力圈。


在讀一本新書或者學習某門新課程的時候,首先應該仔細研讀導讀和目錄部分。讓自己對這本書有一個整體的方向感。這本書會在哪一個領域哪一種程度上拓展你的能力圈和知識面。
現有能力圈+導讀----&>預期能力圈

當你的腦洞開到方向感以外的時候請及時剎車。害怕錯失靈感就拿筆記下。
有效信息總是很多的,但是如果多到嚴重影響閱讀效率的話,就首先把注意力集中在你最需要的知識上。

比如說,讀一本熱力學教材,你最需要的從中獲得的是熱力學知識。從這本教材上習得熱力學知識就是你的閱讀方向。即使它提到了某些你感興趣的,比如說,薛定諤-負熵-分子生物學這些跨領域開腦洞的概念,你也要首先把注意力回到熱力學知識上。在這段學習結束後,回到標記的地方去重新定義一次預期能力圈,再開始學習相關概念。

由於自己長時間的交叉領域學習,在閱讀的時候腦海經常閃過一些似曾相識的東西。
比如說,在看到用激光光柵刻畫儀時,腦海里馬上想到可以激光雕刻菲涅爾波帶片,再用菲涅爾波帶片會聚冷原子束/電子束(利用其波動性)。然後隨手估算了一下,波長的量級,發現X射線雕刻+冷He原子束是可以完成的。於是趕緊記下來,然後繼續往後看。後來查了查文獻,這個用波帶片原理的實驗這是一篇PRL。
比如說,天線陣列的原理原來真的可以用在表面等離子體激元感測器的信號加強上。

學機器學習的時候意外地發現可以把cost function和量子力學的哈密頓量類比,data set則是quantum state。找global minimum的過程則變成了量子系統演化到基態的問題。數學結構可以說一模一樣。

後來查了查文獻,這是一個最近幾年被廣泛討論,才由MIT的Seth Lloyd教授等人開墾出來的新領域量子機器學習。不過Seth Lloyd等人更喜歡研究標準量子計算(基於量子邏輯門)+機器學習。學界開始普遍認為,機器學習/人工智慧和量子計算有著天然的兼容性(因為數學結構很像嘛),是量子計算初試身手的最佳選擇之一。

我繼續沿著原來的想法前進,確定了絕熱量子計算+機器學習的研究方向。再後來我才是發現絕熱量子計算(量子退火)才是量子計算機Dwave的基本原理,同時絕熱量子計算在功能上等價於標準量子計算。所以我就拋棄了標準量子計算這個途徑。而按照數學結構這個角度研究下下去,就是不帶量子計算功能的量子演算法(利用量子力學的概率描述框架)。

好了,我只是想說有控制感地開腦洞其實是學習中最大的樂趣

只要在閱讀每本書前定義好能力圈。
在設定能力圈以內的腦洞,隨便開。想搜什麼搜什麼。
邊界外的腦洞,拿筆記下來,以後再說。比如我,先學了機器學習,再追問量子機器學習的可行性,再根據自己最初的想法叉掉了標準量子計算這個選項。如果沒有比較完整的機器學習框架,我並不能自己發現絕熱量子計算的天然優勢,也察覺不到量子力學的概率描述和機器學習無處不在的兼容性。


【2.廣度優先】
其實,設定好能力圈/方向再去閱讀實際上就是一種【分階段的深度優先】閱讀方式。

還有一種廣度優先閱讀可以配合使用。就叫【分時段的廣度優先】閱讀方式吧。
當你在一個設定的方向閱讀時,說不定得到的是一種次優的結果(suboptimal solution),錯過閱讀過程了。

那怎麼才能更容易找到全局最優解(global optimal solution)呢?
在人工智慧里,這叫diversify。一般來說,基本思想就是加一個有限的隨機「擾動」。

試一試這個方案:每天固定一個時間段進行廣度優先的閱讀,比如說9點以後。這是一個極佳的微擾。

當你結束白天的專心致志的深度優先學習後,晚上留出一點安靜的時間,去肆無忌憚地diversify自己的思維。腦洞愛怎麼開怎麼開,記下擴散得最遠最瘋狂的想法。第二天再開始新的一輪學習。

尼爾斯玻爾的思考習慣和這很類似。第一天,用最肆意汪洋的想像力去發散思維,探求一切可能性。第二天,又拿出最嚴苛無情的態度質疑自己昨天的想法。如此反覆。漸漸地就能獲得不少外來的知識和自己的見解。


-----------------------------------------------------------------
能力圈的概念來源於金融。
深度優先搜索和廣度優先搜索概念來源於CS。
尼爾斯玻爾的思考習慣應該是某本物理書上看到的。

想到量子機器學習這個概念的當天晚上我試著把線性回歸對應的薛定諤方程寫出來,然後又解出來的。答案和機器學習的一模一樣,但演算法沒有優化,只是幫我確認了機器學習也能用薛定諤方程解這個事實。然後我就找到了現在的導師,他說他正好有個項目,我就正好加入了...


告訴你一個秘密,世界上有很多人,每天拚命的讀書,思考,不是為了把書看完,就是為了得到腦洞大開的哪一刻。
開腦洞是可遇不可求的,有的人天賦迥異,僅僅是看到蘋果落到地上就能腦洞大開,悟到了地球的大秘密,進而功力有了大突破,最後獨步宇宙。
可惜大部分人不能,他們只能反覆的閱讀知識,不停的整理知識,期待能真正遇到腦洞大開的一天,只有開了腦洞,才能感覺到知識和身體融化在一起,變成了可以實踐的東西。
比如說我,有好幾次,我以為自己腦洞已開,就忙不迭的把筆紙拿出來,趕緊記錄下來,然後發現僅此而已,腦洞太小,根本不足與外人道。
我師父說,不用怕腦洞小,真正的腦洞大開,需要先修鍊出無數個小腦洞,一個腦洞形成後,就會像黑洞一樣不斷的把信息吸收進去,腦洞的質量就會越來越重,進而不斷的沉澱,越來越沉。
我師父還說,人的一生能真正大開的腦洞只有一個,所以你的腦洞要小心的開,要開在同一個宇宙同一個維度上,最終才能連成一片,形成一個大腦洞,不然就會在不同的維度穿之間穿來穿去,變成原地打轉,最後就會失去方向,變得又焦慮,又迷茫,反之,如果下定決心只在一個維度上開腦洞,就會變得自信十足。
其實,一個人只要在一個維度上開一個直徑十米的腦洞,就會進入良性循環,不斷成長,吸收的知識就足以讓自己在這個世界上立足了。
知識本身有什麼用呢?沒用,完全沒用,人活著,本身就不是為了記錄知識,自從電腦這個該死的東西發明以來,存儲技術越來越高明,記錄知識越來越沒用了,世界上記憶力再好的人,窮其一生,也未必乾的過一個U盤。
好在人類可以開腦洞,所以不用懼怕u盤。
少女你很有天賦,和我學做菜吧?


其實我不懂腦洞大開是什麼意思


1,腦洞大開沒關係,只要別說出去,別太自信,腦子裡隨便想想權當是做運動了
2,你要明確讀書是為了什麼,讀書可以是為了求知,也可以是為了娛樂,為了求知的話有時候就太累了,有時也要切換到娛樂模式,好讀書不求甚解。
3,並不是所有知識都可以納入一個單一的體系的,古往今來的數學家、哲學家們都這麼試過,他們都失敗了。
4,我覺得你還沒有試過被海量信息淹沒的感覺,這有點像邊際效應,就比如你喝水,如果給你一小杯水,你可以慢慢的品,享受每一股細流經過喉嚨的感覺,但如果是拿個高壓水龍頭朝著你臉上噴,或者把你綁在瀑布下面,你閉嘴都來不及,就別提那些細枝末節的糾纏了。
你讀書應該很慢,這樣就讓你有時間開腦洞,就好比網速只有幾K的時候,電腦可以每下載一點數據就在本地做分析,但如果每秒下載量是幾兆甚至上G的時候,這種本地分析就會造成數據擁堵了,所以如果你想擺脫這種狀況的話,可以嘗試練習一些快速閱讀技巧。
但是快速閱讀也有利有弊,弊端是很多信息都記不住。我就是個快速閱讀的實踐者,高中的時候,金庸的全集都是在書店裡站著看完的,還曾經在書店裡一口氣看完了西遊記,用了大約六七個小時。但現在說起金庸小說里的一些地方,我只是有點印象,無法詳細描述,在哪裡看到個什麼說法似曾相識,但真正要我複述出來,我還是要依靠百度。


講個故事。

我以前養過一個電子寵物,主要任務是看書,看到一定量的書就會升級,升級了就可以看更高級的書。大體如此。這個寵物,一個很重要的指標是興奮指數:

  • 興奮指數高的時候,讀得快,記得牢,想法多。但問題是,它這時會彈出對話框說,「啊呀,看來是又有想法了……」 於是就去找其他材料來寫想法了,就不看書了——這時候可以給它喂牛奶,降低興奮指數,讓它回去好好看。
  • 興奮指數低的時候,它比較能沉住氣,看得比較細,會比較認真地抄寫。但問題是指數太低就會犯困了,又彈出對話框說,「真是無趣啊……」 也就不看進書了——這時候可以給它喂咖啡或者英式茶,提高興奮指數。

就這樣,不斷調整牛奶和咖啡的供應,這個電子寵物就會乖乖在那裡看書。當然,還有體力指數(要睡覺)、飢餓指數(要吃燒雞或烤鴨,這是個狐狸么?)和難過指數什麼的,也要調整好。尤其難過指數,太高了就不看書了,很不好控制。總之,這遊戲真是不容易,升級很慢的,還會發生「災害」事件,比如「地震洪水」了,這時候當然也不能看書了……要升級快就要追加RMB投入,買新書啦、買文具啦之類的,無底洞啊~~

嗯,這個東西,就是我了。


謝喵喵召喚。我覺得你邀請我是邀請對了,你可能有病(並不是那個意思!)

作為一隻心理學不通的瞎喵,依稀記得大半年前我撞到一隻「死耗子」,「死法」和你和相似,用爪子攏過來一看,果然相似。現在我把那隻「死耗子」的故事講給你聽,看看有沒有借鑒意義。畢竟,一隻瞎喵撞上兩隻死耗子的情況還是很難得的。

我讀碩士的時候,同系另外一個專業的墨西哥小哥跟我過從甚密,我們因為彼此撞球都打得很爛結下了深厚而穩固的國際友誼。不過準確地說,我們的革命友誼開始於一次二語習得的期中作業。寫作業的時候正值我焦慮症+抑鬱症的高潮,眼看著下午就要交了的我手中還寫不出500字。淚眼迷濛中我撞到了氣定神閑的小哥,我哭著問,你丫寫完了么。小哥微微一笑,我有延期。

他滿面春風,面若桃花哪裡有病?我當時就跳腳了。小哥說,稍安勿躁,你既然有病,就要申請延期。我說,說得跟你也有病似的。小哥說,我就是有病。

以上告訴我們,當發現有自己人力無法克服的阻礙時,一定要尋求幫助+補償,而不是一味地責怪自己,陷入有可能發生的惡性循環。

在申請完延期以後,我千恩萬謝地請小哥喝了酒,小哥告訴我,我這個病,叫做注意力無法集中disorder。我又跳腳了,覺得他在跟我扯屁。這種荒謬的事情,注意力無法集中也特么能叫病?小哥認真地說,你不要在蛇精病之間形成歧視鏈,你抑鬱症+焦慮症是病,我的注意力無法集中disorder臨床診斷也是病,不能因為你的病友多、我的病友少就歧視我們!

我是一個講道理的人,遂放下偏見,誠懇地請教他,你這種病莫非是小孩子得的ADHD多動症的成人版?小哥搖搖頭,跟我講:

對於一般人來講,在事物之間建立起聯繫花費的代價要大於集中於一件事所花費的代價(這裡代價,翻譯為cost,主要指花費的精力,注意力attention, 腦容working memory, etc.)要大。但是對於我而言,恰恰相反。我大腦工作的機制決定了,我更傾向於在事物之間建立聯繫,進而構建宏觀的視角,可是我suck at 微觀視角;而且大腦儲存過的信息多處於異常活躍的狀態難以被壓制,一旦出現déjà vu(似曾相識的感覺,感謝 @虞翔 糾正)就會被激發,這種lack of inhibition(抑制能力弱)也會加重我的「病情」。

原諒我說得如此混亂,事情已經過去大半年了,再加上兩個英語都不是母語的人在一起溝通效率略低。但是基本情況偏差應該不會很大。

從我跟心理學靠點邊的專業知識再延伸一下(迫切歡迎指正)。我們的大腦中都有各種各樣奇奇怪怪的東西在儲存著等待召喚,所謂的集中注意力,簡單來說就是,大腦抑制一部分信息,激發另一部分信息。我們通常會注意到激發的能力(retrieval)而忽略抑制的能力(inhibition),可是這兩者如果不能平衡地工作,就容易在臨床上表現出病徵。

回到喵喵的問題。我看了你的描述,覺得跟我這個同學的境況十分相似。而且據他給我描述,在約見了學校的psychiatrist以後,很短的時間內醫生就做出了診斷,所以我覺得這種disorder雖然比不上焦慮症、強迫症那麼流行,也應該並不罕見。

最後我給喵喵的建議是:
1. 召喚靠譜一點的心理醫生,求醫問葯。即使問不到葯,也會有比較科學的建議給出;
2. 不要責怪自己,你已經儘力了;
3. 在學習方面,利用好自己這樣一個掉渣天的技能,同時為自己「注意力集中困難」爭取更多的時間,比如說申請延期。

最最重要的是,認識自己,了解自己的工作方式,形成一套最適合自己的工作習慣。

————————————————我是無關緊要的題外話—————————————————

我是研究雙語習得的,很多實驗結果表明,會說雙語或者多語的人,比只會說單語的人在有干擾的環境中能夠更好地集中注意力+高效完成任務。聽起來可能很反直覺,因為會說多語的人大腦中有多套系統,難道不會打架嘛?恰恰相反,多套系統並存並且良好運轉的前提就是,大腦的抑制能力非常強——能夠在一套語言系統運行的時候,同時抑制另外一套或多套系統。

而且實驗結果還表明,會說雙語或多語的人,也是非常棒的多面手multitasking,能夠多任務在後台運行,說明1是腦容大(儲存了多套語言系統),2是系統分區能力強(多套語言系統不打架)。

多語還能推遲老年痴呆症的到來啦啦啦啦啦……

我腦洞大開地想,喵喵如果開始學外語,是不是注意力難以集中的癥狀會減輕呢 QAQ

以上。


我也有這個毛病。不過僅限於網路搜索——看到一個相關話題就去google這個,忘了原來在看啥,你懂得……
但讀實體書就不會這樣……

還是有意識地去訓練專註力吧。比如仨小時看一本書,其間不提供電腦和ipad&>&<

姑娘,你感到焦躁,是因為你以為自己應該或者有可能得到完整知識,但是你還沒有。下面這張什麼叫博士的圖應該很多人看到過。

其實學習最終是為了把自己龐大的無知之山一點點磨碎,最終接受宇宙的磅礴玄妙。
最終接受自己的無知渺小。
這裡所說的無知之山,是明明一無所知卻以為自己知道很多。
其實真正的無知是很值錢的。
也就是蘇格拉底說的:我唯一知道的就是我一無所知。
這就是知識的終極指向。張無忌當年練乾坤大挪移,有十九句沒有學會,他知道自己的目的是救明教,所以並不以利己為目的死磕十九句真經。但是這並不影響他的人生目的。而金庸也在書中點明,那十九句是高人亂寫的,如果一味求練下去,必然走火入魔而死。
長大,就是一個接受自己無知的過程。
現在你焦慮是正常的,因為你覺得你理應了解很多知識。但是如果你能理解蘇格拉底的話,你會慢慢了解到,即使是最偉大的智者,最後也會一無所知,是不是很絕望的結果。但是一旦了解自己的方向,就不會那麼難,就不會恐懼未知,焦慮自己不懂的知識點。接受自己的無知渺小是一個黑暗的艱難的旅程。因為我們都自以為自己有特殊能力,就像我們小時候以為自己會成為明星和富翁,長大點以為我們會找到王子和公主,現在以為夏天能瘦到可以穿比基尼無壓力。
我們懂個P。這就是答案。


效率高有什麼用,看得爽才是真。你還需要學習一個。


從深度優先搜索調整到廣度優先搜索。

深度優先

廣度優先


最近說話特別喜歡繞著講,真討厭,我的意思是這樣的:

未知的知識是無法窮盡的,這既是從縱斷面講,也是從橫斷面講的。

你看到「黑白瑪麗」,你不知道這是什麼意思,於是你通過各種途徑知道了這是一個針對物理主義的思想實驗,它大致講了一個怎樣的內容,嗯,然後你覺得你知道了,但你真的知道了嗎?其實你只是知道了你認知範圍內的知道。
再比如,任何一篇文章都包含了「我」這個字,你知道「我」用來指稱自己,所以你不會過度糾結在這個「我」字上。但你真的知道「我」是什麼意思嗎?這個「我」真的是指代自己嗎?應該怎樣區分不同時段的「我」的自我同一性呢?也就是說,「我」這個詞到底能不能被隨便使用呢?去年的「我」和今年的「我」能不能都稱作「我」?如果不能的話,我們在使用「我」這個字的時候是如何讓別人明白「我」的不同性質的呢?……

嗚,所以所謂的知道,都只是自欺欺人而已。

因為我們根本不可能徹底認識一樣東西。我們甚至不知道問題的邊界在哪裡。

嗚,我是不是又越說越繞Orz

我是想說,這不是你願不願意求甚解的問題,而是沒有人能做到求甚解的,我覺得- -

----------------------------------------------------------------------

抱抱:) @桃喵喵

如果把所有的知識想像成一張無限大的白紙,把你所知道的東西在白紙上畫個圈圈表示,那麼當你知道的越多,圓的周長越長,自然你接觸到的不懂得的也越多。

我一直覺得,那些淵博的人常說自己略知一二,真不是謙虛的說法,事實就是這樣。
無論是專業還是業餘,當你越是深入地研究某個領域,你會發現自己的態度會越來越懸擱——就算是對著最簡單的問題,都不敢輕易地做出回答。就連最簡單的名詞定義,都隱藏著一股子血雨腥風,唯恐哪裡說的不夠周到,就被內行看了笑話。

這就是知識的煩惱。知道得越多,你就發現,不知道得也越多。腦洞能不大開嗎?

可能這就是公平了,這世界上美好到能為你帶來巨大快樂的東西,也會同時給你帶來同樣巨大的痛苦,比如讀書,比如愛情。

若真求治癒之法,我也只聽說過陶淵明可能做到了:好讀書,不求甚解。


「智慧不夠,才不能融會貫通。」而關聯拓展,本身就是一種融會貫通。
我比現在年輕一點的時候,讀到過一句話,說「人是一座宮殿,不是一塊切片。」當時深以為然,年歲漸長才發現,事實上,有的人是宮殿,而有的人真的就只是一塊切片而已。
推薦題主看看《暗時間》(劉未鵬),這本書里有一章就專門在講像你這樣的「知識關聯」能力。
腦洞大開,開的程度就人人都不同,這和自身的精彩程度是相關的。~(≧▽≦)/~
你可以把讓你散射的那個詞語(也可以是句子、段落甚至是某種理論)想像成一個總閘,如果你的腦內世界(過往知識鋪陳)是個電器開關打開但沒有通電的小單間,只有一盞燈,碰到這個詞,相當於拉開總閘,你就會得到一盞燈的亮度,就像這樣:(☆_☆)。如果你的腦內世界是個普通居民住宅,開關全開,只要線路暢通,你因為這個「散射詞」拉開總閘,熱水器、電飯煲、洗衣機、冰箱、電視、電腦blabla都會開啟,你還會得到整個住宅內所有燈的亮度,就像這樣:(☆_☆)(☆_☆)(☆_☆)(☆_☆)(☆_☆)(☆_☆)(☆_☆)(☆_☆)(☆_☆)……
類推下去,你的腦內世界可以是一個大大的燈火通明的工廠,一個人家千計的小區,一座不夜城,一個繁華的發達國家…………你的過往知識累積的越多,線路狀況越好,這個總閘開啟的電器會越多,你得到的亮度也越強……
一個只聽過評彈的而從來沒有聽過小提琴的人,一個只聽過小提琴而從來沒有練過的人,一個練過小提琴的中高等水平的普通青年,和克萊斯勒坐在一起聽海菲茲演奏,四個人的所得一定是不同的。就像海菲茲和一個蘇州人坐在一起聽評彈,所得也一定是不同的。

綜上,題主不必覺得腦洞大很揪心~

有的人!就是可以!從一粒鹽里!得到自己的海!

這蘭道不四很流叉的一件四嗎?昂?
答完撒花~(≧▽≦)/~


你可以把自己的腦洞寫下來,如果有可能可以出書,這個世界上有的是人喜歡看腦洞大開的東西,如果你的腦洞開得夠大夠有趣,你可以靠著腦洞衣食無憂的,相信我。


會產生這種困擾,原因在於你無法從書的本身得到足夠多的信息。

當一本書信息過少時,我們不會外延聯想(所謂腦洞大開),因為它難以觸及我們過去的經驗,也就無法和我們的記憶聯繫起來,這時,除非是自發的思維活動,我們的想像力和聯想力很難被調動起來。
而當一本書有著較為豐富的信息時,這時可以分為兩種情況:
一個是,信息混雜,呈平行的趨勢。也就是說,這些信息沒有明顯的主次之分,這時我們的想像力是最有用武之地的,因為這種情況提供的思維素材最多;
另一個是,信息層層遞進,由淺及深。這時是最能調動我們的注意力的,這時我們的腦力最為活躍,很多「深刻理解」、「頓悟」、「豁然開朗」都由此而來。但是,假若你在逐層遞進的過程中,無法得到與此刻活躍的腦力相匹配的信息(書的本身信息量不夠,或者過於晦澀或隱蔽而沒有被我們所理解),這時這空出來的腦力就會由想像力來填補了。
所以,總結起來,結合題主描述,原因可能是此書對於你來講程度偏高。說得直白點:你無法真正駕馭它。這時你要做的,可能是嘗試著放低自己的要求——要麼去讀同類型而淺顯一點的書,要麼就不要太追求完美。允許自己有讀不懂的地方,不求一次性讀懂,至少第一遍只求把自己能力範圍內的知識點掌握,消化完之後再讀第二遍、第三遍。

以上。


題主,我也曾經有和你類似的困擾,現在我的問題已經解決了,把我的解決方案分享一下。

首先我認為,題主應該避免心理預期過高,不要奢望讀了某本書就一定能獲得真理,真理不是一本書就能解釋清楚的。
一本理論類書的知識體系,你只要能歸納出它的前提、推論、結論,就可以了,至於其研究方法和研究對象之類的有Bug,那是天經地義的事情,畢竟人力有時而窮。
一本非理論類的書,比如文學作品等,更不必吹毛求疵,大致了解了其內容,梳理清楚了其情節,你覺得你大概能感悟到其中一些情感依託,就可以了,不必把其中所有細枝末節都摳明白。

其次我認為,題注應該放輕鬆,沒必要用高中生應對高考的方式對待讀書這項活動。讀完一本書然後把它忘了,這本來就是常態。張三丰教張無忌太極劍法的場景,似乎還歷歷在目。記得好像是愛因斯坦曾經斷言說,一個人受過的教育,就是TA把學校里教的內容全忘了之後,剩下的東西。
所以,題注大可不必把看過的所有內容全都刻在腦子裡。但當涉獵,見往事耳。

第三點,我認為,題主應該尊重每一種不同的思維方式。人類對知識的追求,本來就是多種方向的,求真、求善、求美的人,他們認知世界的方式可能會出現巨大的差異。
曾經有一位科學家和小說家斯諾,曾經指出一個現象叫「兩種文化」,意思就是科學家和人文學者之間互相看不順眼。而究其原因,在於其教育背景、工作環境等等都存在巨大差異,這都導致了這兩種人意識形態上的巨大差異。因此有些思想在科學家眼裡明明是常識,在美學家眼中就是瑪德智障,這是很正常的。
所以題注如果覺得有些書的內容完全沒法理解,感覺這都什麼破玩意兒,不妨以一個寬容的心態接納之。畢竟這個世界上,人和人之間思維方式的差異遠遠超出了我們的想像,我們看別人像傻X一樣,也是常態。
「我見諸君多傻X,料諸君見我應如是。」

最後提供三個讀書的敲門,也許對題主管用:
1)先看序言和書評,再看正文。很多書看過了序言,知道它大概做了什麼之後,連內容都不必看了。而不看序言和書評,在對於整本書沒有整體把握的前提下,貿然看正文,很可能越看越糊塗。
2)帶著問題看書。看書之前大概先給自己設計幾個小的目標:我看這本書,到底是要得到哪些方面的信息?那麼如果這本書中有一些信息戳中了這些問題,你會記憶非常深。
3)做筆記,把關鍵信息和你不懂的問題記下來。題主不妨把那些暫時搞不清楚的問題記下來,不要在這些問題上耽誤時間,有時間再回頭解決它們。

以上~~


嗯?我一直覺得這是個難得的天賦……

我的文章都是這麼寫出來的。
看書時,或者隨便想到一個什麼概念時,就會不由自主地發散思考,從A想到B,從B想到CDE,再從C想到F,從D想到G,從E想到HIJK……
然後查查書,稍微整理一下,一篇文章就出來了。寫得很輕鬆,而且蠻有意思。
(不是在知乎的回答啦,是寫著玩的散文)

所以針對你的回答,我的回答就是:
這挺好的啊,幹嘛要解決。尤其在寫文章的時候,用處大著呢。


———— 以下認真答題 ————

如果你真覺得苦惱的話,可以試著轉變一下自己的思路。

亦即,把讀書的目的,從「我要讀完這本書」變成「我要解決某個問題」


我讀書一般都是這樣的:

除了文學,我很少是因為想把一本書讀完,才去讀它。
更多的時候,是想從中獲取資料,解答我的某個疑惑。

亦即,我通常是先有一個問題,然後為了解答這個問題,再去讀不同的書。但只讀跟它相關的部分

讀的時候,再根據相關的關鍵詞,從一本書跳到另一本書

目的,都是把這個問題弄清楚,而不是把手上的這本書讀完。

表面看來,我讀書很亂,沒有章法,一本書可能讀了幾頁就放下了。
事實上,我始終都在跟隨心中那個「問題」。脈絡是非常清晰的。
從這個角度來說,讀書,不應該是讓書主導你,而是以你為主,書只是一種工具。

比如,我讀《盛唐政治制度研究》,對唐代的宰相制度有興趣,可能就會去翻翻《新唐書》中這部分的內容(比如「宰相名謂」),或者《劍橋中國隋唐史》,諸如此類。
然後,一開始那本書就放下了。
但是,這樣一來,我掌握到的知識點,可能更深入,記得也更牢。


我覺得,讀專業書籍,或者說學術書籍,本來就不應該抱著「我要把它讀完」的心態。
而是應該讓它為你所用。

不懂的地方,就要弄懂。一本書弄不懂,就多讀幾本書去弄懂。
一口一口把一本書吃透,比起一口氣咽下去,卻不消化,效果好多了。
敵眾我寡,分而殲之,這是最淺顯的道理啦~


所以我在記筆記的時候,也有意識地使用了跟我的讀書方法契合的方式:
詳見:如何構建你的筆記系統?

我覺得,一本書,如果你需要解決「問題」時,能用到它5次、10次,那它對你來講,就是一本好書,值得珍藏。
而如果只是用到一兩次,那就未必要買,借來看即可。


希望對你有用 :)


我和題主狀況類似,但也許癥狀偏輕。有時放棄打破沙鍋問到底的執念反而可以解決問題。

舉個最近的例子,期末我用大概4天時間(滿打滿算)看完了同濟微積分(上),不得不說其中大部分內容都非常通俗易懂,習題也較好操作。然而,事實上這其中絕大部分時間,我都在思考、查閱與微積分這個整體不太想乾的內容,有時緊緊一個定理中的描述詞我都要思考很久,然後查閱含義。結果,在不斷的查閱中,我悲劇了,我蒙逼了,我接受了,我不得不在「不能理解」的前提下接受這本書。因為,其中牽扯的東西,已經和我現在的知識儲備不在一個次元了。其餘學科讀物也是一樣,逐步學習時都會有隻會運用,無法理解的地方,因為這些看似簡單的工具,都是前人在深厚的理論基礎上逆向創造與發現的,高與低互相穿插,高處卻隱藏在背後一筆帶過了。

文學作品也同樣,在接觸一些年代久遠的外國小說時,作者常常會調侃一些我聞所未聞的的「著名」事件與人物,這些或許就是當時的時事,現在早已失去時效性。對於一些處在關鍵點的信息,如果我不去查閱,那很可能根本無法理解作者所要表明的觀點,甚至無法得知作者出於何種立場與背景而發聲,這樣的閱讀又有什麼用呢?所謂不求甚解,大概只是不想讀者給文章逐字逐句地定論罷了,而不是真讓你如同嚼蠟一般食不知味的進行閱讀與學習。

以上,我認為腦洞大開是有一定必要和好處的,世上萬物相互關聯,越多的延伸,則越多觸類旁通與感悟。但是也要適可而止,思而不學則殆,現下沒有能力去完全理解的東西,暫且放一放,等有了足夠的知識儲備,一切會豁然開朗。


有求知慾是好事
有如饑似渴的求知慾是好事
當求知慾強烈到某個程度,導致」我不明白就不行「,導致」看不懂我就無比焦慮「,」這種事跟我完全沒關係為什麼我就放不下「,」我已經琢磨這麼久了把正事都耽誤了「......

孩紙,要有所警惕了。

有幾個問題,建議你問問自己。
1.獲得知識的樂趣,和生活中其它樂趣相比,怎麼樣?
2.如果無人喝彩,這種求知樂趣會打折扣么?幾折?
3.我能否達到」全知「?
4.如果達不到,那什麼程度才算是」有知「?
5.我能否接受一個」無知的自己「?如果不能,為什麼?


不用把答案寫出來,也沒有標準答案,問問就好。


蹄主看了其他答案有木有兩眼發黑,腦子如蜂窩轟鳴的感覺,原本為了一些閱讀方面糾結苦惱的問題來求助,誰想碰到了一群講理論,列邏輯,給你長篇大論的瘋談個人閱讀寫作的經驗。

對照著你的問題描述和答題情況,我被繁複的描述和龐雜的答題方向,徹底的迷惑了。我掙扎著抓住「我想開心」的稻草,拯救了這個清晨...

把問題描述的簡潔易懂和解答的切題實際,是知乎美德。

閱讀,一定得有自發的目的,心中有衡量的標準。

這樣無論你是看《如何泡到帥哥》,還是看《戀愛心理學》,甚或《來自星星的你》,都不會陷入迷茫不解。從洗腦工具書到理論講解以及愛情小說,都有作者寫作的意圖,你不能把自己的閱讀目的對歪人家作者的意圖。

世上最坑人的事之一,莫非是隨意丟給喜歡閱讀,求知慾極強外加愛幻想的小白一句,多看書對你有好處哦!

誰知道天真可愛的小白,後來是迷糊在洗腦工具書,還是沉浸在嚴肅認真的理論,亦或看太多愛情幻想的作品,拿著男朋友毫不所知卻又瘋狂無理的折磨。

雖然建議多看書的你,是希望小白能有自己獨立思考判斷的能力,獲得豐富涵養和逆天機智。

區分世上萬物之間在特徵本質上的區別,學會用價值和意義去衡量選擇事物,獲得自己有用有益的學識,習慣,塑造一個有著標準可供評判--更好的自己,我相信這才是人生的意義之一。人類發展至今證明了這點。

事實證明,光憑腦洞大開的閱讀,既不會使人掌握可為我所用的技能,也不確定受到的熏陶影響,會讓自己成為個什麼樣的人。

我以前看許多書,不可避免的將自己塑造成一個書獃子,現在剛醒,世界在我面前變得嶄新,誘惑著本已枯燥乏味的心。


推薦閱讀:

假如人類可以修仙而不發展科技,人類會有哪些摩登的行為?
如果把唐僧一行四人帶到現代,讓其從長安出發到西天取經,同樣九九八十一難,他們會遇到哪些現代化的劫難?
如何用新海誠的風格編出一部《看門狗》的劇情?
兩個預言家,一個準確率90%,一個準確率30%,他們都預言了末日降臨,那麼末日降臨的概率是多少呢?
你會在早晨起床後,跟室友說早上好(早安)嗎?為什麼?

TAG:知識管理 | 強迫症 | 讀書方法 | 腦洞網路用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