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響孩子成長的因素有哪些?分別起到多大作用?

從這個回答而來:有哪些看似荒謬、其實很科學的理論? - 知乎用戶的回答

共享環境和非共享環境的準確定義是什麼?

遺傳因素、共享環境、非共享環境,這三者各自有多大程度的影響?


應邀。

一般而言,我們認為影響一個人的因素可以分為兩類,以母親的分娩為界,一類是先天因素,一類是後天因素。

但現代心理學的研究,做出的更有針對性的分類是遺傳因素、環境因素。遺傳因素顧名思義,屬於先天因素。而環境因素並非全部都是後天因素,嬰兒在母體內的環境也屬於環境。

我在一個人是生而優秀,還是後天培養出來的優秀? - Andy Lee 的回答這個回答中強調了遺傳因素的重要性。在研究中為了區分先天基因影響與早期後天環境影響,使用了哪些實驗和統計方法? - Andy Lee 的回答這個回答中介紹了雙生子以及收養研究。

在這個回答中,我主要會談對環境因素進行的分類,也就是共享環境和非共享環境。也會提到父母在孩子成長過程的扮演的角色。

在環境因素中,共享環境是指兩個小孩所經歷的同樣的環境刺激,比如父母對兩個小孩提供的同樣的待遇,包括來自食物的營養、經濟上的支持和相同的教養方式,兩個小孩有的同樣的同伴和師長等等。而非共享環境是指兩個小孩所經歷的不一樣的環境刺激,比如小孩A的女朋友是C,但小孩B的女朋友是D(忽略C和D是同一人的情況),不過大家要記住的是,非共享環境的範圍非常大,因為從物理學上講,兩個小孩不可能經歷同樣的環境刺激,而只能經歷類似的環境刺激。

如何測量共享環境刺激?

心理學家想出了一個辦法,測量被收養的小孩和他沒有血緣關係的親屬(父母和兄弟姐妹)的相似性,而這個相似性只能是共享環境因素導致的,因為非共享環境因素是指孩子接受到的不同的刺激,而這不同的刺激被認為應該使得孩子變得不同而非相同。(出於我的哲學懷疑習慣,前面這個假設也不一定可靠,不過這裡我還沒有想清楚。)

這個研究方法有不少缺點,比如被收養的孩子通常不是一出生就被收養,這使這些孩子被收養前受到的環境刺激(包括母體內環境)無法被研究者精確地納入考慮之中。另外,收養常常是在同一文化下進行的,跨文化收養的小孩數量少,研究就更少了。這使得收養研究的有效性常常受到質疑,但我們也沒有什麼更好的方法,只能儘可能從統計上對結果進行修正。

現在問題來了,共享環境的影響有多大?

答案是:很小。在幼年時,共享環境大概能解釋小孩一般認知能力(IQ)的四分之一,但小孩長大後這個影響就幾乎沒有了。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共享環境可能導致小孩的反社會行為(40%的方差被解釋),而即便這個小孩長大,共享環境依然能解釋20%的方差。所以,絕大部分的環境影響都是非共享環境造成的,不過值得注意的是,我們沒法直接測量非共享環境因素,我們是認為凡是遺傳和共享環境因素不能解釋的方差都是非共享環境因素造成的,於是非共享環境因素是通過總量1減去共享環境再減去遺傳得到的,這使得測量誤差也包括進去了。

為什麼共享環境因素的影響很小呢?

正如我前面提到的,因為共享環境因素本來就很少,即便是生長於同一家庭的小孩,父母也可能對他們有差別化的待遇,而小孩本身主動選擇的環境也因為自己基因的不同而不同,加上各種不可控的意外因素(疾病、車禍、中彩票等),非共享環境從數量上看就佔了環境因素的絕大部分。

上面這些都不太像人話,用更通俗的話講,那就是父母對小孩的教育如果在正常範圍之內,比如沒有把小孩關進小黑屋或者提供不完善的營養,或者給小孩提供特別的定向培養(職業殺手、國際象棋選手等等)。那父母對孩子的正面教育影響不大,負面教育影響較大。真正起主要作用的是基因以及「基因-環境相關」和「基因-環境交互作用」,其次是各種非共享環境因素(如果排除「基因-環境相關」和「基因-環境交互作用」,那就只有各種意外了)。

所以,父母應該怎麼教育孩子呢?

首先,充足的營養和信息刺激是必要的,使得孩子能最大程度地發揮他基因對他的影響。然後便是儘可能為孩子提供良好的刺激,避免他接觸不良刺激,這使得孩子們能接觸到的環境(無論是共享還是非共享)都是有利於孩子們的成長的。即便(以今天的科技水平)無法控制的「遺傳因素」對孩子起到了相當大的影響,父母也不要放棄自己對孩子的教育,雖然這對孩子的影響百分比較小,但也不是零。


請先定義「成長」。
很多學科都關注兒童成長,但角度不同,成長的含義不同,影響因素也不同。
比如醫學和保健科學關注身體的發育和基本生理功能。而教育科學更關注個體是否成為獨立而有貢獻的社會成員。那麼一個健壯聰明的罪犯在醫生眼裡是也許是正常成長的,在教育角度則是有問題的成長。
在美國,對同一個孩子的成長診斷,醫學診斷和教育學診斷各有其法律依據和手段,經常得出不同的結果。例如一個孩子被醫生確診為自閉症,教育診斷卻認為不符合自閉症資格,給出言語障礙的診斷。
從教育的角度,對兒童成長的研究經常使用的理論是「風險risk/韌性resilience",即評估各年齡段兒童自身及其環境有哪些可能帶來成長問題的風險,哪些可能抵抗風險的韌性保護因素。例如以下是嬰兒期兒童自身的保護因素(Werner,2000):情緒壓力低,活潑,警覺,精力充沛,好奇,社會性強,易養氣質。以下是嬰兒期兒童環境中的保護因素:家裡孩子不超過4個,母親受教育水平,母親育兒能力,與主要照顧者的聯結,有幫助的祖父母。
對風險因素的研究告訴我們,關鍵在於風險的數量而非質量。也就是說,受多個風險因素影響的成長,結果很可能比只有一個嚴重風險因素更糟糕。上圖,風險因素數量與兒童語言智商得分的關係(Garbarino Ganzel, 2000):

與保護因素相似,風險因素也可以從孩子自身為中心到家庭、社會一層層分析(布朗芬布倫納的生態模型),不同年齡有不同因素,例如嬰兒期不足27個月出生對2歲內嬰兒是個風險,過了兩歲就認為影響不大了。其他風險因素例如家人吸毒酗酒抽煙,家人犯罪史等,但最受關注的風險一是兒童自身的殘疾,二是成長環境中任何虐待兒童的行為或有虐兒歷史的人。
有興趣了解更多關於先天和後天影響,成長的機制,推薦哈佛兒童成長研究中心:http://developingchild.harvard.edu/


Nature vs Nurture (基因還是後天): 這是一個令無數家長關心的話題。

如果孩子以後的成就主要取決於基因,那麼在他/她出生以後我還有必要送他/她去各種興趣班么?如果孩子的成就主要取決於後天培養,那麼我家裡的經濟狀況很一般,是不是就意味著和那些非常富裕的家庭相比,我們沒希望了?

今天,我們就順著證據主義的哲學引領來談談這個問題。

先來講個故事。

上圖中的這對美國夫婦名字叫做Harry Holt和Bertha Holt,居住在美國的Oregon州。夫婦倆主要從事農場和伐木業,家庭經濟狀況還不錯。1955年朝鮮戰爭後,Holt夫婦了解到在韓國有許多無人領養的孤兒,於是他們說服國會允許他們領養了八位韓國孤兒。在領了這八位戰爭孤兒回到美國以後,Holt夫婦發現美國有許多其他的夫婦也有領養的需求,於是開設了一家領養中介機構(Holt International Children"s Services),幫助美國的家庭去領養其他國家的孤兒。

從1955年以後,美國家庭大約領養了超過10萬名韓國孤兒,其中的30%-40%由Holt International Children"s Services(HICS)介紹。今天HICS大約幫助美國家庭每年領養300名韓國孤兒,同時其業務已經從韓國擴展到中國,保加利亞,厄瓜多,印度,蒙古,羅馬尼亞,泰國等國。

為什麼要提HICS這麼個機構呢?因為通過該機構提供的數據,我們可以客觀的研究家庭對於孩子的影響:在被領養的孩子的家庭中,父母和孩子沒有血緣關係。那麼通過對照這些家庭的孩子和其他普通家庭的孩子,就可以幫助我們去解答關於基因和後天培養孰輕孰重這樣的問題。

HICS在領養政策上有一個重要原則,即「先來先領"(First Come First Serve),而不是根據家庭的收入,學歷等其他因素進行匹配。所以在領養孩子的過程中,這些韓國孩子幾乎是被隨機的分配到美國各個階層的家庭中的。

2004年Dartmouth大學的學者Bruce
Sacerdote開始了一項研究這些被領養孩子以及其家庭的工作。在7700個領養家庭中,Sacerdote隨機選擇了3500個家庭發出問卷進行調查。然後將他獲得的結果和其他的非領養家庭進行對比,得出了下面一些有趣的結論。

Source: Bruce Sacerdote, How Large Are the Effects
from Changes in FAMILY Environment? A STUDY OF KOREAN AMERICAN ADOPTEES, 2006

上面這張圖是這個研究得出的結論中的亮點,讓我在這裡稍微解釋一下。

在一些和生理有關的因素方面,孩子的素質基本完全靠基因決定。比如:身高,肥胖程度,BMI (體重和身高的比例)。你可以看到在上圖中,這些因素在領養家庭中父母和孩子的相關係數接近零。這個發現並不讓人感到驚奇:身高體重和身形主要取決於父母的基因,後天很難改變。

那麼學習成績呢?你可以看到在受教育年限和是否上大學這兩項指標上,遺傳因素的相關係數大約為非遺傳因素的相關係數的3倍。也就是說,基因和後天環境對於孩子的學習和考試能力都有影響,但是基因(即智商)的影響要遠遠大於家庭環境(學習態度和習慣)。

Source: Bruce Sacerdote, How Large Are the Effects from Changes in FAMILY Environment? A STUDY OF KOREAN AMERICAN ADOPTEES, 2006

事實上作者通過對比不同組別的家庭發現,在領養家庭中,如果父母受過大學教育,那麼他們的孩子跟那些父母沒有上過大學的被領養孩子相比,上大學的可能性要高出16%。但是在血親家庭中,這個比例要高出75%。也就是說,基因和家庭環境對於孩子以後的成績都有作用,但基因的作用要遠遠強於家庭環境。

那麼家庭環境對於孩子的哪些方面影響更大呢?答案是個人行為方面的素質。回到上圖,你可以看到,在孩子是否吸煙和喝酒這兩項指標上,領養家庭父母對於孩子的影響至少和血親家庭的父母對孩子的影響相當,甚至更大。

也就是說,如果父母真的有意去更好的影響自己的孩子,最有效的方式是言傳身教,在行為習慣,言談舉止,待人接物方面去教育自己的孩子。在這些方面,父母對孩子的影響力,要比學習成績高很多。如果你平時在家裡老吸煙,或者喝酒,那麼你的孩子以後吸煙或者喝酒的概率也會很高,即使你整天告誡他不要吸煙喝酒。

Source:The Marriage Effect: Money or Parenting?

那麼除了個人行為習慣之外,父母還在哪些其他方面可以更好的影響孩子呢?答案是美滿的婚姻

上面這個研究來自於Brookings研究機構。該研究對比的是三種不同家庭下面的孩子的狀況。這三種家庭分別是:單身媽媽(未婚),離婚的媽媽,和沒有離過婚的媽媽。

然後該研究在孩子不同的年齡階段(5歲,11歲,19歲等等)進行對比,主要對比他們的高中學習成績和是否有犯罪記錄,結果發現婚姻美滿的家庭的孩子在各個年齡階段完勝單身未婚媽媽的孩子,或者離婚媽媽的孩子。

細細想來這可能也沒什麼值得大驚小怪的。就像托爾斯泰所說的:幸福的家庭都很相似,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在不幸的家庭中,孩子也是犧牲品之一

Source: Guryan J et al, Parental Education and Parental Time with Children, NBER

有一點值得一提,即在過去的20年,平均來講父母們在孩子身上花的時間和之前相比的話已經大大增加。相對來說受過教育的父母們,比沒有上過大學的父母們,在孩子身上花的時間要多出不少。這其中的主要原因可能是教育程度低的父母需要更加努力的工作以賺取生活費。同時受過高等教育的父母對孩子的期望值可能更高,因此更願意花精力培養孩子。

所以現在我們很多年輕父母可能會覺得,以前好像小時候父母基本沒怎麼管自己,但現在自己卻要在孩子身上花費多得多的時間。從上面的圖你就可以看到:這是一個全球現象,美國也一樣。希望你不要感到太冤枉了。

上面的研究似乎告訴我們:在學習和技能方面,父母的後天培養幫不上太大的忙,因此很多時候你積極的送孩子去各種補習班或者興趣班之類很可能是浪費金錢和時間。那麼在現實生活中大家會不會這麼做呢?

這位Joshua是澳大利亞墨爾本大學商學院的經濟學教授。他曾經寫過一本書,叫做Parentonomics。在書中他就列舉了不少例子,探討很多家長面臨的過度壓力(Obsessive Parenting)的問題,並提出建議家長應該稍微放輕鬆些,不要過度壓迫自己和孩子。

搞笑的是,Joshua在一次訪談中承認,自己的三個孩子都被送去上鋼琴課。這可能也是我們很多人面臨的問題:在證據之前,我們能不能保持冷靜的頭腦?抑或連經濟學家他們自己都不相信自己研究得出的證據?事實上,經濟學教授成為虎媽狼爸的例子還不少。

比如這對經濟學教授夫婦:Justin Wolfers和Betsy Stevenson.一位是Wharton Business School的經濟學教授,另一位是美國Department of Labor的首席經濟學家。根據他們的自述,有關育兒的書本和研究他們讀過無數,而他們現在19個月大的女兒每周要上3-4堂課,包括英文字母,運動,以及學前班預備(Pre for Nursery). 同時他們還花了一年五萬美元為自己的女兒請了一個保姆來教孩子ABC和手語。也就是說,做那麼多研究的結果讓他們自己變成了虎媽狼爸,是不是很搞笑?

在我看來,有兩種原因可以解釋這種現象:要麼經濟學家完全不相信自己和其他人做的研究證據,要麼他們即使知道有證據,也禁不住人類非理性的影響力,不自覺的去做一些自己想當然認為正確的事情。關於人類是否真正非理性這個問題,我在這裡還有更多的討論:經濟學假設「人類都是理性並且自私的」,這符合心理學的研究嗎? - 伍治堅的回答

最後總結一下這篇文章的要點:

1. 研究表明家庭環境對孩子的影響力在不同方面效果不同。在身高,體重,運動能力等方面孩子的能力主要受基因影響,而在學習能力方面基因的影響要遠遠大於家庭環境。家庭環境對於孩子產生的最大影響在行為舉止和生活習慣上。

2. 婚姻是否美滿對於孩子的成長有決定性作用,直接影響孩子的學習成績和犯罪率。

3. 即使有以上這些研究,很多受過高等教育的父母(比如那些經濟學家)還是寧願相信自己的直覺,在養育孩子方面不遺餘力地push自己的孩子。當然這也只是一部分受過高等教育的家長,並不能代表全部。

希望以上對大家有所幫助。

http://weixin.qq.com/r/ZzuIkLbE5euarfLz9251 (二維碼自動識別)


我講的可能有點散,類似講背景或者框架

(5555555 為什麼在2015新年最後點時間在如此…… 創作 T T 我比較喜歡有個暖暖抱著,結果是對著筆記本)

影響孩子成長的因素有哪些?分別起到多大作用?
每個人生存最初面對哪些因素: 一個是由於父母的性,或者準備要結婚要孩子的父母的傳宗接代而存在(可以講是Freud核心之一),還有一個是能否生存下來,我們假設把不能存活稱之為危險;或者說馬斯洛講的生理上的安全,首先要活下來;而影響無論是身體還是精神存活的危險(John Bowlby)。

我們人類面對危險的時候是怎麼做的呢,我們的交感和副交感神經反應,我們大腦神經元通路的反應,要麼fire激活,連接,要麼沒反應,一個開啟,一個關閉,(這部分請更清楚的來補全,謝謝!)
http://changingminds.org/explanations/brain/fight_flight.htmFight-or-Flight Reaction 就是戰鬥或逃跑反應
"1929年美國生理學家懷特·坎農(Walter Cannon)所創建,其發現機體經一系列的神經和腺體反應將被引發應激,使軀體做好防禦、掙扎或者逃跑的準備。

這種應激反應的中心位於丘腦下部,包括了許多種情緒反應。丘腦下部有時被視作應激中心,因為其在緊急事件中具備雙重功能:對於自主神經系統(ANS)的控制,以及對垂體腺的控制。

兩性在「戰鬥或逃跑反應」中表現有差異:較之女性,男性更傾向於「戰鬥」反應;較之男性,女性更傾向於「逃跑」反應,或尋求他人幫助,或化解當前危險——「結盟與友好」。尤其是身為母親的女性,面臨緊張情況時,會尤其傾向於保護自己的子女並尋求他人幫助。"

這些可以說是本能,然後下意識反應…… 在遺傳基因和共享或者非共享中都有影響,一部分是先天的另外一部分可以說每個人都有這個不同比例的模式(或者說主體更意識到了變成策略)在使用。

很難直接回答遺傳因素、共享環境、非共享環境,這三者各自有多大程度的影響。

萬變不離其中。

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講,那個答案是可以參考的 有哪些看似荒謬、其實很科學的理論? - 知乎用戶的回答

現在近代的實驗中,老鼠,反覆篩選十代,要大腦進化是非常緩慢的,而變成白痴幾率是可以增加的。 (這個可以看筆記杭州市青少年社會工作骨幹人才培訓筆記 - Sharing - 知乎專欄)

"100隻老鼠迷宮走走最快的最聰明,關在一起,結婚生孩子,在跳出前10%,連搞十代聰明的

連搞十代笨蛋走不出來迷宮的老鼠,兩組老鼠完全放在一起侍養

老鼠近親結婚沒關係,但是聰明的越來越聰明,愚笨組的越來越笨

做了條件反射測試,傷害過一次,第二次絕對不會上檔,老鼠夾子一次沒打到就再也打不到這隻,吃鹽,然後水放在那裡讓它喝,有毒的水,十分鐘肚子疼,但是死不了,十分鐘後就好了

聰明組老鼠只喝一回水

愚笨組老鼠喝兩三,最多喝四次有毒的,笨蛋組出現了智力障礙。

笨蛋生出個二百五,智商有障礙。

聰明組的老鼠大腦結構沒有差異。

愚笨組老鼠隨著一代代,大腦灰色物質越來越少,腦子越來越白一點,為什麼不叫黃痴,黑痴,白痴還是有道理的。

說明大腦的進化是非常難得,十代還是很難進化。

但是大腦的退化很容易。

嫁給聰明人,生的肯定聰明;嫁給笨蛋,生的肯定是笨蛋。

大腦的進化難,但是退化很容易。

一個人的智商70%是遺傳,所以不要罵孩子笨,其實是在罵你自己笨。"

這個角度來講,其實我們人類面對危險所進化出來的處理模式一直沒有更新 T T 這也是可以理解為什麼很多焦慮、抑鬱、囤積等等,還有七宗罪的萬年不變。

現在的追蹤研究什麼也才一百多年,三代多,現在大概四代吧,加上現在智能化的發展和更多信息的容易獲取和分析才更看到細節,所以這點上以前的這些研究得出

@Wu Chen回答的耶魯大學公開課 《心理學導論》 第13課:人與人的差異 Open Yale Courses

描述的很恰當。

http://zhidao.baidu.com/link?url=B79EbYgZ7tfMaTSafuXXiaGBrKMFukQLad5N8Al-vbyr-ZJ7lvv0Mjc378hYTZH5f6IarlEscwmge50Q9i7y1K

"《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分類大典》將我國職業歸為8個大類,66個中類,413個小類,1838個細類(職業)。"

我們日常飲食有多少種,在日常生活中便利獲得飲食類型和模式有幾種;異性的歸類如高矮胖瘦頭髮長短等等才多少種;所以這類相似的可能性很大。

事情的本身只是事情,但是發生的人生經歷中的事情,對本人主體上的應先,對事情的理解和解釋等這些是會變化的。

如果有的人覺得自己又矮又丑考試好多次才能成功就自暴自棄是一回事。

有人有的人覺得自己矮丑又怎樣,想要的努力爭取了,考試幾次成功了,抓住機遇,運氣太好搞掂了,就成就成名人(馬雲),這是另外的情況。

這中間的差別是主體在做事過程中一步步地提高或者說進化。

這裡又是一個很大的可是,那就是意識,自我,自體的覺醒了,人類大腦在做在生活過程中,神經元通路鏈接的(幾乎可以說)無限可能性。

遺傳因素、共享環境、非共享環境,這三者各自有多大程度的影響?
首先得影響是危險程度,是危機可以得到磨練提升進化,還是被打趴下來…… 三者都有影響。
這個分類我理解是對現象的更精確描述,還有嘗試掌控。
中間不同的理解和體驗是會在某些層面上改善改進和提高。
有些如果太刻意細分,我很期待等幾十年或者未來的哪天有人真定出來的。

饒了半天還是老子那句 "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
  無,名天地之始。
  有,名萬物之母。
  故常無,欲以觀其妙。
  常有,欲以觀其徼。
  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
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其中的優點是,我們在養育和生活的過程中會更精心和做好某些地方,或者少做些扣分多的。
我們已經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我們以後的孩子更是。 細看和體味他們的成長和變化,確實可以看到很多理論描述上的精妙。

遺傳因素、共享環境、非共享環境,這三者各自有多大程度的影響,我不知道。
我可以看到的:(我本來想找三張照片,是在一分鐘內連續拍到的)
第一張的表情是 性情 遺傳基因 的表情
第二張是共享環境,親情,動物,親近的表情
第三張是非共享環境,個人主觀體驗和環境結合的表情 ( …… 手機不知道扔哪裡去了,有機會補吧)
人在這過程中的轉化,轉瞬即逝,又那麼真實的存在著,這些模式就在了。


Re基因 - 砂子的文章 - 知乎專欄
兒童氣質類型(請先百度,一句話解釋不清楚這是什麼)是有遺傳的,撫育質量和遺傳沒有什麼關係

然後:
為什麼沒有人提到rGE這個東西?
利用rGE得到許多結果,見
Accounting for genetic and environmental confounds in associations between parent and child characteristics: a systematic review of children-of-twins studies.《Psychological Bulletin》, 2014, 140(4):1138-73


首先,永遠不要對孩子說「小孩子懂什麼!」諸如此類的話。

先回答主題:

1、家庭教育。如果說非共享環境,家庭無疑就是屬於此類了。

從懷孕胎兒成型大腦逐漸發育,教育就已經開始,即所謂的胎教。呱呱墜地以後,便開始明顯的接受父母的影響,影響即教育。至於如何正確的教育,就涉及另一個問題了,這裡就不多言了。

2、學校教育。這個很明顯幾乎是所有人都有的接受教育經歷,應當屬於題主所提到的共享環境。

在學校,老師是授業解惑的同時,對孩子的諸多方面同樣起到影響作用,包括培養人的團隊精神、與人交流的技巧和知識。小學的習慣養成、初中的身體思維和知識結構的轉變。總之,學校是除了家庭教育外最重要的一環。

3、社會影響。可以說以下都是共享環境了。

人在步入社會時,總會遇到形形色色的事物,而社會中的危險醜惡,家長們是特別擔心孩子受到傷害,但難以避免的事,有些事確實是難以避免且具有一定教育意義的。盜賊騙子、流氓惡棍,甚而更嚴重的,這些都是在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中能夠學到一些如何應對的,只是終究是紙上談兵,許多事是人生必然或難以避免會遇到的問題。

4、實踐活動。

例如離開城市參加夏令營,鄉下組織上山幫忙植樹,父母帶孩子參加體力勞動、參觀工農生產活動,都是提高孩子動手能力,將所學應用於實際解決問題的方法。

5、遊戲娛樂。

如果說八零九零後的孩子還有能夠拉近同學友誼的遊戲,比如踢毽子、跳房子、跳繩之類的小遊戲。那麼零零後一零後也許大多都是除了正常體育課所教授的東西外,大都有沉溺網路的可能。

這是今後教育需要注意的地方,畢竟網路太過發達,各種色情暴力充斥屏幕。

至於題主所提到的遺傳因素,相信社會上,對遺傳學仍深信不疑,覺得一個人生下來聰明或愚笨,是具有基因遺傳的性質的人是非常多的,這個問題,先不多做評論。


首先從生理結構來講,除了畸形兒,正常人生下來就有140億個腦細胞,不管他是愛因斯坦,還是福爾摩斯,又或者你我,所有人都是一樣的。除了那些難以被證實的傳言,大家都是出生很長一段時間都只會哭鬧和吃奶,偶爾有一些無具體對象的表情。有誰見過生來就具有宿慧,出生便會說話、唱歌,甚至會走路跳舞的人?

難道我連遺傳學都要否認,不是的,要知道精神病是有遺傳可能的。但畢竟遺傳的是父母的基因,而不是學知識的能力或者說天賦。不可否認,天賦都是培養出來的,比如音樂世家的孩子,耳濡目染之下,具有唱歌或樂器表演的天賦這並不奇怪。難道你收養一個白人嬰兒,不教他英語,他長大就會說英語么?如果說教育有先天因素,也就只能是胎教了。


換個id來回答。


不理論來講,覺得影響最大的應該是父母的教育方式,現在很多孩子獨立自主的能力比較差,主要是父母把什麼都決定了,私以為應該做孩子的觀眾,不是主導。


基因決定「存在」,環境影響「發生」。


我個人感覺是父母對小孩的影響特別大,老師和同學其次。


不要他媽在小孩很小的時候離婚
以後再結婚
如果結婚請不要經常出去玩
把你的孩子扔在家裡受繼母和姐姐的欺負
然後請你不要再次離婚
離婚之後請你不要還在外面浪
因為你的孩子就一個人在家
ta很孤獨
而且ta真的不想吃飯 也不想學習
請你不要影響了他的心理又影響了他的身體
真他媽噁心


氣質 睿智由自己的學習程度,為人處世更多由家庭氛圍決定。


說實在的,我沒看懂這個問題想問什麼。
是家長想依照這個問題的答案、去教育小孩嗎?
我覺得小朋友的朋友是最重要的。但你沒法兒替小孩選小夥伴。
所以 ... 培養小孩子「愛交朋友」的性格吧!


我覺得要說人話要落地,最好要具有操作性,越簡單越好。
其實也就是怎麼對孩子更好,這個簡單的問題而已,不要複雜化,不忘初心嘛!
龍生九子,子子不同!
一樣的環境和教育還是有各種個性的孩子出現。
兒孫自有兒孫福,他們想幹什麼,我們就創造條件,更多地進行鼓勵引導幫助。同時,對明顯錯誤的行為加以糾正和教育。
發現或者帶領他們發現自己的特長和興趣,讓他們不斷挖掘自身的潛能,讓他們自己的興趣引領他們不斷突破困境,在成長中獲得樂趣和成就感。
優秀的父母尊重孩子們的選擇,平庸的父母不斷壓制孩子們的想法。


在兒童發展過程中起主導作用的是(c)
a遺傳因素 b家庭環境 c學校教育 d社會人文地理條件


推薦閱讀:

小孩子挑食有必要糾正嗎?
怎樣教孩子說話?
關於社會信任缺失是否與父母信任缺失有關?
父母吵架對孩子的心理健康影響大嗎?
大腦有可能越用越笨嗎?

TAG:兒童教育 | 家庭教育 | 個人成長 | 發展心理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