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創傷後心理疏導(CISD)已被證明無效甚至有害,心理工作者們卻還繼續去災區做心理疏導?他們知道這點嗎?

關鍵事件應激報告(CISD),是將受到創傷的人們儘快聚集在一起,詳細描述他們的經歷,並討論他們對事件的情緒反應。這樣的發泄經歷被認為可以可以防止以後的精神病癥狀,包括創傷後應激障礙(PTSD)。 但已經有很多實驗表明創傷後第一時間這樣的心理干預並沒有證據證明有效。 其中哈佛心理學家理查德·麥克納利得出的結論是:「沒有有力的證據證明心理疏導技術能夠防止創傷後應激障礙。一些證據表明CISD可能妨礙自然恢復。出於科學和倫理的原因,專業人士應停止對創傷暴露人員進行強制疏導。」(McNally, Bryant, Ehlers, 2003, p.72) 專業人士應該都知道的吧?是否已經有新的確實有效的干預技術?還是別的什麼原因? 感謝知友的批評指正, 問題已謹慎修改。


謝邀。

個人觀點在後面,前面是翻譯和綜述。

題主列的文獻我找到了:McNally R J, Bryant R A, Ehlers A. Does early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promote recovery from posttraumatic stress?[J]. Psychological science in the public interest, 2003, 4(2): 45-79.

這篇2003年的文獻被引用528次,是一篇高質量的文獻。但是我敢肯定題主沒有看過這篇文章。而是在豆瓣上看到了這篇文章:危機事件應激晤談(CISD):真的有效嗎?

豆瓣這篇文章大致是翻譯了上述文獻的部分內容,如果只看豆瓣這篇,屬於對這篇文獻的斷章取義。而題主引用了豆瓣這篇文章中的一小段,屬於斷章取義後再斷章取義。所以結論可想而知。

還原豆瓣這篇斷章取義的文章,大致說了這樣幾個意思:

  • 當人們經歷創傷事件後,可能會有強烈的情緒反應。這種反應可能會擾亂人們對後續事件做出正常反應,並且程度不盡相同,輕者可能僅為普通應激反應,而重者則會表現為創後應激障礙(PTSD)。對此有各種危機干預的方法,我們稱為心理疏泄(Psychological Debriefing),例如:
  • 危機事件應激晤談(Critical Incident Stress Debriefing,CISD)
  • 危機事件壓力管理(CISM)

對於心理疏泄(Psychological Debriefing)的各種方法,研究上是有爭議的。題主提到的危機事件應激晤談(Critical Incident Stress Debriefing,CISD)剛開始開發出來是用來減輕危機事件的救援人員如消防員、急救醫務人員、警察等應急人員的應激反應(Dyregrov, 1997)。後來慢慢開始運用於更廣泛的創傷群體。(我這裡說一點自己的看法,一個干預方法被推廣和流行,一定是它在臨床上顯示出來其優勢和效果,否則不會被推廣,豆瓣原文中也描述了一些支持的聲音)

然而,後來有研究者開始提出質疑,認為這種心理疏泄的方法沒有科學檢驗,沒有運用控制組實驗來證明其有效性。然後,有人出來做這種實驗,然後發現,運用此種方法和自然恢復的人群沒有顯著差異。所以有了呼籲停止心理疏泄的聲音。


更進一步,我來還原文獻的意思,說實話文獻我沒有讀過,但是我搜到之後,讀了摘要,摘要基本能夠說明全文的所有論點。

Summary—In the wake of the terrorist attacks at the World Trade Center, more than 9,000 counselors went to New Yor City to offer aid to rescue workers, families, and direct victims of the violence of September 11, 2001. These mental health professionals assumed that many New Yorkers were at high risk for developing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PTSD), and they hoped that their interventions would mitigate psychological distress and prevent the emergence of this syndrome. Typically developing in response to horrific, life-threatening events, such as combat, rape, and earthquakes, PTSD is characterized by reexperiencing symptoms (e.g., intrusive recollections of the trauma, nightmares), emotional numbing and avoidance of reminders of the trauma, and hyperarousal (e.g., exaggerated startle, difficulty sleeping). People vary widely in their vulnerability for developing PTSD in the wake of trauma. For example, higher cognitive ability and strong social support buffer people against PTSD, whereas a family or personal history of emotional disorder heightens risk, as does negative appraisal of one』s stress reactions (e.g., as a sign of personal weakness) and dissociation during the trauma (e.g., feeling unreal or experiencing time slowing down). However, the vast majority of trauma survivors recover from initial posttrauma reactions without professional help. Accordingly, the efficacy of interventions designed to mitigate acute distress and prevent long-term psychopathology, such as PTSD, needs to be evaluated against the effects of natural recovery. The need for controlled evaluations of early interventions has only recently been widely acknowledged. Psychological debriefing—the most widely used method—has undergone increasing empirical scrutiny, and the results have been disappointing. Although the majority of debriefed survivors describe the experience as helpful, there is no convincing evidence that debriefing reduces the incidence of PTSD, and some controlled studies suggest that it may impede natural recovery from trauma. Most studies show that individuals who receive debriefing fare no better than those who do not receive debriefing. Methodological limitations have complicated interpretation of the data, and an intense controversy has developed regarding how best to help people in the immediate wake of trauma. Recent published recommendations suggest that individuals providing crisis intervention in the immediate aftermath of the event should carefully assess trauma survivors』 needs and offer
support as necessary, without forcing survivors to disclose their personal thoughts and feelings about the event. Providing information about the trauma and its consequences is also important. However, research evaluating the efficacy of such 「psychological first aid」 is needed. Some researchers have developed early interventions to treat individuals who are already showing marked stress symptoms, and have tested methods of identifying those at risk for chronic PTSD. The single most important indicator of subsequent risk for chronic PTSD appears to be the severity or number of posttrauma symptoms from about 1 to 2 weeks after the event onward (provided that the event is over and that there is no ongoing threat). Cognitive-behavioral treatments differ from crisis intervention (e.g., debriefing) in that they are delivered weeks or months after the trauma, and therefore constitute a form of psychotherapy, not immediate emotional first aid. Several controlled trials suggest that certain cognitive-behavioral therapy methods may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PTSD among people exposed to traumatic events. These methods are more effective than either supportive counseling or no intervention. In this monograph, we review risk factors for PTSD, research on psychological debriefing, recent recommendations for crisis intervention and the identification of individuals at risk of chronic PTSD, and research on early interventions based on cognitive-behavioral therapy. We close by placing the controversy regarding early aid for trauma survivors in its social, political, and economic context.

我相信大家看到這麼多字母就暈了。我簡單概述吧。

美國9.11之後,也是跟我們汶川地震之後一樣,各種心理援助湧入,認為他們需要心理援助。但是作者認為,人們對於PTSD的易感性在個體間差異是很大的。而大多數人在沒有專業心理援助的情況下,經歷了創傷初期的急性反應之後,很快就自然恢復了。少部分人會從急性應激反應發展為長期的PTSD。

心理疏泄(Psychological Debriefing)是目前最為廣泛運用的干預方法。但是沒有有力的實證證據來說明其有效性。特別是對於「psychological first aid」(這種創傷後的第一時間援助)是否有效和需要是值得評估的。

認知行為療法(CBT)和一般的危機干預方法(例如心理疏泄(Psychological Debriefing))是不一樣的。它的形式和流程是結構化的,不是第一時間干預創傷者的情緒。而且很多有控制組的實驗研究證實了,創傷後經過CBT治療的群體比其他支持性的諮詢和沒有任何干預的群體心理健康更良好。

因此,本文綜述PTSD的風險因素、各種心理疏泄(Psychological Debriefing)的研究、最近所推薦的一些危機干預方法和識別長期PTSD風險的方法和基於CBT的創傷後早期治療。


這樣看這篇科學論文,是不是沒有看出題主描述中的那麼多傾向性?

所以根本不存在題主所說的「創傷後心理干預已被證明無效甚至有害」,只是其中某種干預方法沒有證明其有效。但是作者提出了另外的方法是更優的。

個人觀點:


說一說心理學工作者繼續去災區做心理疏導。

我想說,他們的確應該不知道麥克納利這篇文章的內容。甚至可能不知道心理疏泄(Psychological Debriefing)的危機事件應激晤談(Critical Incident Stress Debriefing,CISD)這種方法。

但是他們之中的最最優秀者能夠像發明危機事件應激晤談(Critical Incident Stress Debriefing,CISD)這種方法的傑弗里?米切爾一樣,在具體的創傷事件和創傷群體中,以他們的臨床經驗,發展出有效的應對方法。像傑弗里?米切爾,曾經只是消防員和軍醫,由於其個人經驗的積累,逐漸發展出應對危機事件的方法。臨床工作就是這樣,很多時候,理論是空中樓閣,臨床工作者能否對一個患者有準確診斷或者有一個清晰的概念化,靠得不是這幫理論家今天一個PTSD的雙過程理論,明天一個PTSD的易感因素模型,互相爭來斗去。靠得是日積月累的個案經歷,多接觸形形色色的PTSD、ASD患者,這樣發展出來的干預方法,就不是一個理論框框,而是可以切實操作的,可以因人而異,隨時變通的方法。

而次優秀者,至少能夠知道CBT這種被普遍證實有效的方法。能夠保持有益無害的原則,至少不傷害每一個創傷者。

只有那些為了在個人履歷上寫一筆,或者滿腔熱情跟風去,而不知道該幹什麼的,或許是有害的。這種情況似乎在汶川地震的那一次有出現過。


1. 我先講結論,CISD不推薦在重大意外之後施行,因為無法預防PTSD,且可能阻礙自然復原力。這已經是共識,且被放進Abnormal Psychology的教科書了。

2.
剛好我有看過「Does early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promote recovery from
posttraumatic stress?」全文。我就引用該文獻第72頁的結論,各位就知道作者們的立場了!該篇文章的作者將CISD簡稱為debriefing或psychological debriefing。
「儘管psychological debriefing被廣泛使用…某些證據顯示debriefing可能阻礙自然復原」(Although psychological debriefing
is widely used … Some evidence suggests that it may impede natural recovery.)「基於科學和倫理的原因,專業人員應當停止對遭遇創傷者強制實施debriefing」(For scientific and ethical reasons, professionals should cease
compulsory debriefing of trauma-exposed people.) 。(McNally等人2003原始文獻p72)

3.
CISD是否有害呢?1980年代就開始有發現,但大家的反應是驚訝,怎麼有做比沒做差!但慢慢研究多了,大家慢慢冷靜下來思考與分析。若只要讀一篇論文,建議找Litz et al. 2002,他們的結論是「回顧六篇隨機分配個案接受CISD的治療組或無治療的控制組之研究,發現接受CISD的個案情況似乎更糟」。

4.
若還有人想進一步閱讀,以下是推薦的文章:
McNally RJ, Bryant RA, Ehlers A. Psychol Sci Public Interest. 2. Vol. 4.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2003. Does early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promote recovery from posttraumatic stress? pp. 45–79.
Rose S, Bisson J, Churchill R, Wessely S. Psychological debriefing for
preventing post 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PTSD). Cochrane Database Syst Rev.
2002;(2):CD000560.
Litz, B.T., Adler, A.B., Castro, C.A., Wright, K., Thomas, J.
Suvak, M.K. (2004, November). A controlled trial of Group Debriefing. In
M. Friedman (Chair), Military psychiatry, then and now. Plenary session
presented at the 20th annual meeting of the 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Traumatic
Stress Studies, New Orleans, LA.
Litz, B.T., Gray, M.J., Bryant, R.A., and Adler, A.B. (2002). Early
intervention for trauma: Current status and future directions. Clinical Psychology:
Science and Practice, 9, 112-134.


題主錯了,今天時間不多先簡單說一下,你所說的是關鍵事件應激報告(CISD),是將受到創傷的人們儘快聚集在一起,詳細描述他們的經歷,並討論他們對事件的情緒反應。這樣的心理干預無效不代表創傷後心理干預無效,很多其他干預本身不是立即的,描述經歷和情緒本身的。以汶川大地震為例,很多專業後期干預歷時非常長的時間,是長期、定期的干預。
就先說這點吧,先忙碌別的了。


題主拿出一篇03年的文獻。
在大概率沒有看過全文的情況下。
就敢於開炮,勇氣可嘉。
感謝@曾旻 。一直很關注他的回答,乾貨滿滿。真正的科學精神不是抖出一篇外國文獻或者某個外國大牛的話,而是要嚴謹,細緻,小心求證。特別是在評價某個行業的時候。

我有兩次參加災區救援任務的機會,也算做過一些準備,但最終因為種種原因未能如願。

就我知道的,簡單的說一下災後心理救援,或者心理危機干預。

首先,哪些人可能需要心理危機干預。在許多人心目中,心理危機干預只針對倖存者,其實還有災難目擊者(包括救援人員),我認識的很多參加救援的人都是十幾歲二十來歲的武警官兵,如果沒來當兵,應該是在校園裡,睜著明亮的眼睛做祖國花朵。因為穿上軍裝,來到災區,面臨疲憊(一天十幾個小時的重體力工作),內疚(不能救出所有人員的內疚感),應激(持續面對殘肢屍塊等慘烈場景)。心理壓力極大。

在這兩類人群里,經過初步評估,有嚴重應激癥狀的,可以開展心理危機救助。注意,是可以,不是強制。

其次,干預的技術或方法有哪些

心理支持技術。要點在於儘可能的解決目前的心理危機,穩定當事人情緒。可以應用傾聽、暗示、保證、疏泄、實際協助、重建支持系統、環境改變、鎮靜藥物、聯繫其他部門等方法等方法,有必要可考慮住院治療(心理干預不等於心理諮詢,心理干預不等於心理諮詢,心理干預不等於心理諮詢,重要事情說三遍)。

自殺干預。危機干預一個重要內容是識別與干預自殺。

放鬆訓練。包括:呼吸放鬆、肌肉放鬆、想像放鬆。

有些把整個心理干預過程總結為ABC法
A:心理急救,穩定情緒
B:行為調整,放鬆訓練,晤談技術(CISD)
C:認知調整(CBT),晤談技術(CISD)+眼動脫敏信息再加工技術(EMDR)

心理教育:發放心理科普資料,包括面臨災難可能出現的各種情緒反應,如何自我處理應對與調適,怎樣識別asd,如果身邊有asd癥狀的應該聯繫哪個機構,救援人員怎樣與受災人員交流,有哪些禁忌用語等等。
個人覺得都是有用的。

你不能從中抽取一個部分進行批判進而否定全部。

就好像心臟手術,第一步是開胸,第二步是建立體外循環通道,第三步是是修補,第五步是關胸。

結果你說科學研究,開胸對於心臟手術一點意義也沒有。

我只能呵呵了。


因為潛意識的緣故。比如說,打碎了心愛的杯子,事後有人提起杯子這兩個字,無論是說歲歲平安這樣的好話,還是說好可惜這樣的安慰性的語言,心裡都不會好受。因為人的潛意識會自然聯想到打破杯子時的痛苦,這屬於人性。但是即使無益甚至有害,還是有人會去說,因為這也是人性。


沒有任何惡意哈,不過我覺得題主問出這個問題明顯是完全不明白創傷後心理干預的內涵與外延,也不明白其可能的形式和真正目的。目測這裡會有許多大神來答,我就不說學術的內容了。
說點其他影響因素吧。先吃個飯再來補~
——————————————————
終於來補了……拖延症傷不起啊……
1、在中國,重大自然災害後,心理干預工作有明顯的政治意義、滿足社會大眾的需求和政府維穩的需要。
汶川地震剛發生時,政府沒有經驗,有一些心理工作者完全是自己進到了重災區,發現實際情況比想像得要嚴重得多,有一部分從心理援助轉而做了實地情況記錄和日常救援援助。但是不久之後,政府和部隊就全面控制了各種志願者活動,尤其是心理援助,即使是北大北師大中科院的心理學工作者,也必須跟當地某個機構(比如政府、學校)合作,才有可能進入指定區域。當時摸索建立了一些合作模式,後來各地再有任何重大自然災害後,心理援助開始有越來越重的行政色彩,政府會在應急工作中專門有心理工作組之類的。政府為什麼開始控制甚至某種程度上主導?我個人認為,一個重要的原因是維穩需求,另一個重要的原因是早期情況的摸底。必須承認,早期情況摸底做得可能並不系統,沒有合理的後續跟進,摸底也沒有什麼意義,而且現在一有災害,多個心理援助組一起上,互相之間的配合可能做得也不夠好,會出現同一撥災民被同一階段諮詢了好幾次的問題。但是從社會維穩的角度看,政府重視和支持災後心理工作是不可避免的。不是所有人都像題主一樣會冷靜反思早期干預的效果,大多數人也一生不會親身經歷重大災害,無法真正體會重大心理創傷早期的感受。如果現在一個大型應急工作中沒有心理工作組或者心理援助的相關內容,可以想像媒體會怎麼黑、大眾會怎麼黑、上級領導會怎麼黑……
2、中國臨床心理學水平的局限不僅體現在專業性上,更體現在社會機制上。
個人認為,中國的心理學、尤其是臨床諮詢、學校心理等諮詢相關的領域,水平還是很有限的(心理學包含的內容還是挺多的,人機交互設計啦、用戶體驗啦、測評啦、腦認知科學啦,不同領域的發展不太一致),一個比較重要的原因,是中國的臨床諮詢工作者經驗有限,尤其是重大災後的創傷干預,確實在汶川之前,大多數人還是比較缺乏的。為什麼會這樣,一方面是很多心理學從業者都是近15年才培養出來的,之前全國的心理學專業教育招生範圍都很小,而且比較注重教育心理角度,另一方面社會對心理諮詢也差不多是近15年以來才逐漸普及的(媒體上各種參差不齊的流行心理學還是起到了積極作用的)。哀傷諮詢啊、團體諮詢啊、創傷後應激障礙的干預啊,這些都不是學學理論、做做模擬諮詢、上幾個工作坊和督導組能真正提高的,還是要真正大災害後直面個案。所以我覺得,正視這樣的現狀,就可以理解,為什麼目前中國的創傷後心理諮詢還顯得比較混亂,為什麼學界和社會各界還在不停地做。前面很多學術流也講到了,創傷後心理諮詢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所有長期系統的干預,都不僅依靠的是諮詢師的專業性,而是需要一個諮詢師、受災民眾、相關機構能長期有效接觸並由系統資金支持的社會制度系統,這個是要靠各方來慢慢努力的。
3、最後說一點,我覺得吧,臨床諮詢的研究吧,有些是為了探討單一療法或者一定時間段內的效果的,並不能直接套用在一個高度複雜的大規模災後干預上。西方做出了這樣的研究,但也沒見西方放棄各種災後應急干預工作,對吧。就我身邊參與過汶川、玉樹等震後心理援助的朋友和老師來說,普遍認同,剛進入的時候是不適合做CISD或各種積極的直接干預的。在技術上,汶川以後,各方心理學力量都總結編寫翻譯了很多災後干預的手冊和經驗指南,這基本上是一個常識了。西方有很多專門的災後干預手冊,有興趣題主可以找來看看,國內有翻譯的,但是我只見過北大北師大中科院之類專業機構作為內部培訓資料的,公開出版的可能有,我沒有關注所以無法推薦。方法學上的東西,永遠可以做具體的研究和探討,總不能一頓飯做得不好吃就永遠不吃飯了。

啰唆一大堆,不管誰能看完,都非常感謝啦!雖然是心理學出身,但是本人不是專業做諮詢的,有任何紕漏錯誤,歡迎指正啦~


這個案例的心理諮詢的意義是幫助來訪者接受已發生的事情,ptsd的發病期是在事故發生後的一個月或更久,當下的治療不一定立竿見影,但絕對是有意義的!


應邀!
需要做什麼來提高主控感。

炒菜放油膽固醇高怎麼還用呢
油有很多種
有的人喜歡
有的人需要
關鍵還是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我個人覺得這是求助者的意願問題,選擇進行疏導和自愈,如果強行扭曲意願,效果可想而知,覺得應該建立類似電話預約諮詢的這種,針對有意願改變的求助者進行幫助。


我手裡剛好有這把鎚子你不讓我找釘子不讓我賣鎚子我還賣鎚子啊


放生、、、


推薦閱讀:

為什麼大部分的人對別人給過的幫助選擇性忽略,而對別人給的傷害記憶尤深?
家庭暴力對孩子的成長有什麼影響?
責任心如何培養?
優越感是壞事嗎?
如何看待達克效應?

TAG:心理諮詢 | 社會心理學 | 危機干預 | 心理疏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