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時有抑鬱症癥狀強迫思維而且焦慮,該把哪個當核心問題對待?我該如何自救?
我有心理問題已經好多年了,高中時最嚴重每天眼嚴重失眠,到後來與人談話都無法再集中注意力了,算個簡單的加減法都困難而且要反覆檢查,每天精神恍惚瀕臨崩潰,本想休學結果沒辦好變成了退學。由於成績一直很好,而且那個時期已經走火入魔,幾乎所有心思都放到了上學上,退學這件事打擊很大,之後一年幾乎都沒出門,每天都是在床上度過的。後來斷斷續續的在電子廠上過班,如今23了,一直還沒好,本想自己好起來可以自考什麼的,現在看來也不太實際了。上班後我一直很自閉,電子廠工作也是很壓抑,沒有絲毫價值感,加上我一直有所執的事,一直沒有好起來。如今我已經不知不覺變成了一個超級孤僻的人,一個朋友沒有,人也麻木了。過去一直在逃避吧,如果再不去面對,我真的可能會把自己逼向自殺吧,過去我也一直覺得自己可能遲早會死於自殺,只是還略有不甘吧。
回到正題我現在的癥狀是抑鬱症的癥狀都符合,網上也自測過中度抑鬱,而且有強迫思維,會反覆糾結吃什麼,反覆糾結各種瑣碎的細節,反覆計劃,經常被不重要的小事折騰的而精疲力盡。而且我還怕與人打交道,但似乎又不是社交恐懼症,與人談我並不太緊張,但愛在腦子中演練回放與人的對話場景。由於太久沒人傾訴吧,我還愛在腦子中自我傾訴,自我辯解,這種腦中狂想經常把自己想的頭疼,而且做什麼事都無法專註。
我沒去看過醫生,也負擔不起去到處看醫生的錢,一直在靠自己閱讀心理學書籍自救。我現在很困惑,我該把哪個問題當做自己的核心問題呢?鬱抑症焦慮症強迫症的書籍都很多,我現在閱讀起來也十分吃力,注意力很難集中,發現似乎有太多書要看了,看書又變成了我新的負擔,我該怎麼辦呢,我該如何自救呢?清各位提供些實用的建議吧,我該如何通過看書自救呢,有其他的方面的建議也行(第一次辛辛苦苦打的以為發好了結果沒法上,又重新打了一遍)
感覺邀請。
從介紹來看,題主的問題以抑鬱,強迫為主,這種情況我個人認為通過自己看書來解決問題可能有困難,而且選擇到不適合的書反倒有可能會加重挫折感以及抑鬱情緒。
如果是已經伴有自殺觀念的抑鬱,還是首選到心理專科就診,這種情況需要及時干預,可能需要用藥。
請不要拖延,及早得到正規專業的幫助。
和題主很有同感。
80年代末生於某偏遠農村,父母都是農民,憨厚老實,膽小的農民。據說我剛出生的時候奶奶抱著我仔細看的時候就皺起了眉頭,然後語重心長的說,這孩子,兩道眉毛連到了一起,心胸狹隘,難成大事(當然她是不可能說的這麼煞有其事的,因為她一天書都沒有讀過),她這麼說可能真的沒什麼根據,但同時也說明了可能我剛出生的時候就已經帶有了某種氣質,那種很憤然,也可以稱之為狹隘的氣質,也有人說是完美主義,總是這幾個概念我搞得不是很清楚,大致上就是這幾個意思。
果不其然,我是一個憤恨的人,我小學一年級就對班花與班霸眉來眼去及其不滿,我看不慣老師對著前排小美女嘿嘿,他和我說話我從來不鳥他。立志要好好學習博得班花一笑,我寫作業很認真,有好幾次因為作業里的一個錯別字影響了美觀而從頭開始寫,不知道為什麼每次都出錯,於是本來只要兩三頁的作業我寫了兩三本,我曾經看到過同桌有一個比我的作業本漂亮的作業本,於是我把已經寫好的作業扔了,花重金(忘了是幾毛了)從同桌手裡買來他的作業本,把已經寫了幾十遍的作業又寫了不知道幾遍。老師冤枉我上課說話罰站的時候,我寧肯站上幾個小時都不肯認錯而且還以為這樣就可以讓老師認識到自己錯了。我還因為同桌的傢伙因為不敢上廁所尿褲子鄙視了他好多年,那股子騷味兒一直在我腦子裡直到現在還餘音繞梁。
我和你講這些,並不是想故意讓你覺得我很無聊,怎麼講這些一點都不搞笑的段子,那時候我才六歲。直到我快二十六歲的時候我才知道六歲的時候那種表現意味著什麼,你可能會更意外我得出的結論,是的,我和我的父母一樣,我是個懦弱的人,無論我表現得如何的追求完美,無論我表現得如何的不屑於與人為伍,這都掩飾不了我的實質,我把目標定在了我根本實現不了的點上(得到小美女或者老師的青睞)並試圖用不靠譜的方式實現它(逆反的方式引起注意),藉此逃避應該付出的努力(比如追求小美女)和應該承擔的後果(被班霸暴打,被小美女鄙視)。直到不久前我才開始承認並且認可這一點。
不但如此,雖然我渾身帶刺兒但我經常被欺負,我從來都不敢還擊,我只敢把自己幻想成可以隨時隨地隨便什麼方式問候欺負我的人的家人的super man ,其他人更是看透了我的軟弱,變得對我更加不屑一顧。大概沒人知道,我從十來歲開始,就隱隱約約意識到,我是在複製我父母的人生,儘管他們不肯承認。我不願意在這裡提及他們太多,但這種感覺一直伴隨我到今天,我從未覺得我真正擺脫過。
我用同樣的模式開啟了和結束了我的中學生涯,我一直是學習成績最好的孩子,也一直是人際關係最不好的孩子,我喜歡背後說人壞話,我喜歡潑別人冷水,我虛榮,平日里假裝弔兒郎當,早晨四五點鐘起床起來讀書以彌補白天的時間,學校在距離家裡二十幾公里的地方,我幾乎從不回家。這樣可以顯得我遺世獨立不與眾人為伍。雖然給我帶來了巨大的痛苦,但我依然我深陷在這種裝逼模式中不可自拔。
那時候我十三四歲,拋卻個性上的缺陷,我其實是個好孩子,我學習刻苦,一心想著出人頭地醬紫就可以繼續裝逼,我體諒父母,每頓飯都掰著手指頭計算花幾毛錢,一星期的生活費都不超過20塊(2001年),我出門從來都是自行車+步行,這樣可以省去不少車費。我從來不會請小美女吃飯,她又不理我憑什麼讓我請她吃飯?N年之後我常常回想貧窮給我帶來了什麼,我得出的結論卻是,物質上的貧窮給我帶來的是精神上的更加貧窮,我常常覺得即使今天馬雲把他的錢都給了我,明天早晨醒來我依然是個窮人,天不降大任於斯人,依然會勞其筋骨餓其體膚。千萬不要以為以前吃過苦,以後就可以淡然面對苦,你錯了,吃苦從來都不是內心強大的途徑,一個健康,溫暖的成長才是。
這種病態的日積月累終於在我初中生涯即將結束的爆發,吃的飯好像都沒有消化,從此開始了長達四五年的胃病生涯,各種檢查未發現任何器質性病變,病曆本上一次又一次出現了「淺表性胃炎」這幾個字,體質迅速下滑甚至連走路都困難了,渾身上下沒有一點力氣,寫字的時候把筆拿起來都很困難。幾個月後,開始失眠了,十三歲就開始了失眠的生涯,整日昏昏欲睡但又很難睡去,很累,很累,但是翻轉過來翻轉過去,疲憊似乎從未減輕。我的宿舍窗外有一排昏黃的路燈,我看著它們每天在凌晨五點點鐘準時熄滅,然後接著就聽到清潔工清掃大街的聲音,之後才能昏睡一兩個小時,我變得患得患失,焦慮不安,我的心跳長期保持在120次每分鐘,生活變得可怕,生命變得緊張,我不知道自己在害怕什麼,所有的我害怕的東西都在我看不見的地方向我招手,我努力去看卻看不見,閉上眼睛卻又在腦海里揮之不去。我常常在夢裡遇到父母,我看著他們老了,越來越遠,我想像著他們一天天老去,說話不清楚了,走路走不動了,一直到沒有溫度,再也給我不了溫暖了。我也常常在沒人的地方以淚洗面,卻又想不清楚自己怎麼了。
病態的積累從未停止,高中階段我開始變得遲鈍,記憶力大幅度下滑,注意力開始不集中,醫院的診斷書上開始頻繁地出現「神經衰弱」幾個字,我開始一堆一堆的吃藥(抗精神病葯),遇見了幾個庸醫,凡是失眠及其其他癥狀統一開安眠藥,阿普唑侖,奮乃靜,氯丙嗪等等還有一些不知名的藥物吃了一籮筐,極大的傷害了我。我感覺自己經常大腦一片空白,經常非黑即白,我常常搞不明白別人在給我說什麼。我及其沒有耐心,隨時出口傷人。
終於退學了。
一年之內沒有任何進展。
第二年戲劇性的胃痛得以治癒,我能吃飯了。體重開始增加一點點(之前182cm,51kg,請自行想像。
我同班的其他兩個和我差不多狀況的一個進了精神病院,一個也退學。
第二年回校,拋棄費腦的理科,進了文科班。痛苦還在繼續,哥不裝逼了,無逼可裝了。
我只想一筆帶過這些時間,因為那個時候除了痛苦一無所有。
09年第二次高考失利,我選擇了繼續,去一個小二本,學心理學,被調劑的,因為我分數低。感覺自己那段時間low 逼到了極限。我在斷斷續續的七八年之間沒有認真的快樂過一天。
我忘記了青春期,忘記了叛逆,忘記了身邊的漂亮妹,忘記了看AV,忘記了所有我在那個年齡段該做的所有事情,我一心一意的沉浸在自己所謂的「痛苦」中,認為自己的世界無人能懂。就像現在的你一樣。深陷在自己的世界裡不可自拔。
想想世界之大,我輩不過是滄海之一粟,這樣的痛苦又算得了什麼?世界上還有親人要去愛護,朋友要去關心,還有你未來的一半,不管她在哪裡,都值得你現在為之奮鬥,而你,卻還在想斟酌到底是抑鬱症還是焦慮症才能讓你自己看起來更與眾不同更能堂而皇之逃避正常人不得不面對的問題。
2012年我因為某種先天疾病做了個腹部小手術,兩個十厘米長的切口。幾天以後我掙扎著從床上爬起來,那時候傷口很疼,疼得我別的都顧不上了滿腦子都是疼痛,當我重新把腳放在地上,用力的站起來的時候,我突然感覺到生命,我忍著劇痛走到第三步一頭栽在地上,我像個幾個月的嬰兒一樣學習走路,那時候我覺得所有的失眠,所有的頭痛,挫折,都沒有走路更重要,我要是不爬起來什麼都是白費,三個月後我成功了。也是這一年,我戒掉了7、8年的煙癮,感受到自己對自己的掌控感。
個本科生涯中,我沒有一天不想著怎麼解決掉自己的心理的衝突,我讀了大量的心理學非心理學的著作,我嘗試著去心理老師那裡尋求幫助,我無數次傾訴自己的種種痛苦,我記不得多少次抱怨為什麼沒有人理解我的痛苦。我害怕親密關係,不敢在異性面前越雷池一步,我孤僻,少言,有時候卻又廢話連篇,不知所云。我期望別人親近我可是當別人真的來親近的時候我又感到恐懼,我常常傷害那些敢於靠近我的人,被原諒之後還會變本加厲,我像個急需溫暖的刺蝟一樣,終日徘徊在傷害和被傷害中。我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只是覺得一切都不安全。我善待那些和我保持距離的人,在別人遇到困難的時候常常很認真的給予幫助,那些不太了解我的人大都認為是個好人,殊不知我內心常常出於苦苦掙扎之中,惶惶不可終日,像個想去拿自己喜歡的玩具卻又不敢走路的小孩子。
我去過心理諮詢處,但很快就放棄了,建議所有人,如果真的去求助心理機構,一定要去正規權威的心理醫院或者大學附屬的心理機構,找裡面的專業人員(而不是專業學生),一個不專業的心理諮詢師對人造成的傷害大過毒藥,這不是恐嚇。中國合格的心理醫生(或者心理諮詢師)少之又少。
我的真正的改變是從研究生生涯開始的,自從十三四歲開始,我幾乎沒有感受過任何成就感,十多年間都是在一而再再而三的打擊中度過,手術的成功,四個月準備期的考研成功讓我信心倍增,雖然只是一個211大學的研究生,對我而言已是極大的鼓舞。
我從未停止過讀書,思考,喜歡卡爾羅傑斯溫暖親切的文風,讀到他的《個人形成論》,讀到他描述的真實的自我,有一種久違了的回歸感。喜歡卡倫霍尼對神經症的描述,那種入骨三分,常常讓我有一種被看穿的窘迫,最喜歡森田正馬的自然哲學,他就像一個善良的老人一樣在你耳邊喋喋不休,雖然絮叨但是一種真實的關懷讓你又不忍心責備,一個真正的心理學家,必定是真實的,就像一個健康的人一樣。
可是你以為這就可以解決問題了么?不是的,真正的改變從來都不是讀書思考來的,相反,問題倒往往是這麼來的。真正的改變從來都是行動開始的,你必須走出屋門,走出自己的世界,接觸真實的生活真實的人。你可能會覺得這麼老套的話自己都不知道說了多少遍,可是你並不像自己想像中的那樣做得到,你對此不屑一顧,不過是在逃避而已。
並非是我一廂情願、不明真相的就強行把你和我的經歷聯繫起來,我承認我很多觀點有失偏頗,但這並不能否定,某種程度上你我是一種人,那種,喜歡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喜歡放大自己的主觀感受尤其是主觀痛苦的人。
每一個遭受心理痛苦的人都有著這樣那樣的迴避和不想面對。
只想成功,不想失敗。
只想得到,不想失去。
只想讓別人知道我的痛苦,我不想知道別人的痛苦。
只想讓別人對我好,我不想主動對別人好。
為自己的選擇和行為承擔責任,這是一個人最起碼的常識,可是在心理衝突的人身上,我們很難看到這一點。
其實大多數人在二十多歲的時候,除去努力奮鬥和學習,還有另一個重要的任務要去完成,那就是:拋卻兒時的諸多理想,認識到自己是一個平凡人而且以後都註定平庸的人,然後平靜的接受這一點。這真的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一點。我可能出任不了CEO,迎娶不到白富美了,但我願意做一份平凡的工作,和一個其貌不揚的人共度一生。小時候最大的願望是可以當拉風的科學家,或者威武的大將軍,現在最大的願望便是父母健康,以後可以娶得到老婆,然後妻兒平安,生活平靜幸福。這並不是要你放棄鬥志,恰恰相反,這只是讓你遠離只有想法兒缺乏行動的幻想,然後把自己具體到生活和行動中來,生活的意義是在具體的生活中建構出來的,而不是窮思苦想在大腦中建構出來的。我相信你一定見過那些年紀輕輕,但滿腦子形而上式哲學思考的人,他們覺得自己看透了人生,更有甚者直接自殺。這些人沉浸在所謂的「哲學」思考中不可自拔,缺乏與生活的接觸,變得脫離現實,自以為因看透人生而死,其實是根本就沒有真正的活過。一個真實的生命一定要是和生活有所聯接的,純粹的思考則意味著生命的匱乏。
*****************************************************************************************
我想認真回答問題,所以來一個分割線
以我極其不專業的眼光來看,題主你很想把自己的感受寫出來,你根本就不是抑鬱症或者強迫症或者焦慮症,你只是有一點神經症,醫院的醫生很可能診斷為神經衰弱。神經症與其他心理問題的最大區別就在於神經症伴隨嚴重的變形心理衝突,這種衝突往往和道德無關,常人看來簡直不值一提但是在患者身上就是痛苦不已。
而這種問題的形成和你個人的人格特點關係密切,也和你的成長過程不無關係,這種問題的改善,更多的還是依賴自己對自己的信心以及行動(而不是坐著躺著想怎麼辦,你就是想出辦法也實施不了)。也可以求助專業心理醫生。
路都是自己選的自己走的,別人,真的幫不了你。心理學界其實一直都認為心理障礙者是無辜的,是不能被批評的,是需要被幫助的。作為一個不專業的傢伙,我的看法不是這樣的。
任何拖延著擺脫不了的問題,長期的擺脫不了都是有原因的,他必定是滿足了你的某種需要,才讓你這麼戀戀不捨,你可能會覺得,不是啊,我一天到晚都在想怎麼擺脫,可是,你認為你認為的就是你認為的么?發現真實的自己,接受真實的自己對於人類來講從來都是個巨大的挑戰。而你或者說我只不過是被欺騙的更深的那一些人里的一個。我的一個本科老師曾經說,神經症患者,就是那一群「想好吃不貴」的人,簡而言之,就是不能承擔對自己的責任的人,就是一直在逃避什麼的人。
******************************************************************************************************
時間久了,又想說幾句聽一聽。
人們都說,世上沒有白受的苦,我其實認真的想過,我吃過那麼多苦,再加上這麼多年的苦苦掙扎,我的收穫是什麼呢?我真的想了很久,我的答案是:我唯一的收穫就是失去。
失去時間,失去情感,失去興趣,失去思考,失去。。很多很多。
我記得我大二的時候碰到一個固執的心理老師,她一眼看出我比較糾結,一定要幫我解決問題。有一天在她的諮詢室里,她很認真的問我幾個很基本的問題。
她:你有什麼愛好?
我:一臉迷茫地看著她....
她:有喜歡的姑娘么?
我:一臉迷茫地看著她....
她:你對以後的生活有什麼規劃么?
我:一臉迷茫地看著她....
我沒有愛好,喜歡的姑娘,記憶里也沒有,原因,我把所有的時間,都用來焦慮了。就像下面的這個圖。
我把幾乎所有的時間都花在了對未來的焦慮上,毫不在意時間的流逝。我不喜歡一切可以分出勝負的遊戲,或者運動,所以我從不打牌從不玩遊戲,從不打球,我唯一會參加的運動就是跑步。
出於對失去的恐懼,我從不開始任何可以使我在意的關係。我曾經養過一條狗,一年之後它死了我很傷心然後就再也沒養過狗。對於親密關係也是如此。習慣逃離。
有人充滿信心的和我說,這樣的問題,只要解決了就是涅槃,整個人生都會有一個質的飛躍。
我不知道有多少人有這樣的想法,但我真的沒有,我對這個問題一直有一種悲觀的態度。
我們正常了以後,究竟失去了什麼?
我想起我以前大腦思維遲緩,記憶減退,加減法都不會算,卻要硬著眉頭準備高考,我想到每天低落的情緒,想到。。。
多年以後他們都沒了。雖然沒有變的十分聰明,記憶力和注意力的恢復也可以應對一般的學業和生活了。我要說的是那些永遠改變不了的和回不來的。
第一,由於一直生活在打擊和栽跟頭之中,壓抑成為思考問題的主要方式,看到喜歡的美眉不是上去搭訕而是想著怎麼躲開,看到感動的電影不會流眼淚而是直接關掉。受不了被誇獎。所有的處理和情感有關的問題的方式都是壓抑,而不是勇敢上前。
第二,悲觀,遇到問題首先考慮的是解決不了要承擔什麼惡劣後果,然後開始為這個子虛烏有的後果開始焦慮以至於什麼都做不了了,而不是思考怎麼解決問題。去觀察一下那些效率很高的人就知道,他們遇到問題之後思考的順序往往是這樣的:問題可以分為幾個部分?重要性排序?解決難度排序?一個一個解決掉。而我們:解決不了怎麼辦?解決不了怎麼辦,怎麼辦啊怎麼辦,這日子沒法過了,生活太痛苦!
第三,積極性和主動性的喪失。我感覺自己基本上就是生活在被動之中,很少主動做什麼事,因為不知道做什麼。長期的焦慮和壓抑,讓一個人很多積極的向上的本能慢慢枯萎,我們還常常把別人外部標準納入到自己的自我評價標準中來,從而忽略了自己內心的聲音。這也是愛好和興趣喪失的最主要原因。
最後的結果,就是一個痛苦而又平庸的人。
這不是恐嚇,這是事實。雖然面對這樣的事實,我們依然有義務掙扎以及改變,因為生活很長,我們不能因為痛苦所以讓自己更痛苦。
推薦幾本書吧,不是什麼專業的書籍,而是所有人看了都會有所收穫那種。
《 神經質:心靈痛苦的密碼》 北師大 劉翔平
《自尊有毒》 北師大 劉翔平
森田正馬三本經典必讀,書名請百度,他只有三本書,無人能超越。
《個人形成論》 卡爾羅傑斯
《神經症與人的成長》 卡倫霍妮
也可以讀讀佛經,讀不懂,可以讀個入門的
《金剛經說什麼》 南懷瑾
不要指望著讀書能幫你解決問題,真的不能。你的根本問題就在於一天到晚都在想怎麼解決問題,而忽略了真正的生活。回到生活中去,才是真正的解決之道,堅定的認為「這個問題不解決那就什麼都做不成 」 這個錯誤的觀念才是真正的癥結所在。
我寫這個答案,更多的是給我自己看,不喜勿噴。
紀念我失去的很多年,要向前看,抓住以後的生活。
*******************寫給私信給我的很多人*****************************
我其實想了很久。
本來不打算回復的,因為我也幫不了太多,甚至都沒有能力做一個好的傾聽者。
我本人可以算得上一個story teller,小時候生活比較波折,十幾歲就出門四處逛盪,一路讀書其實沒有在學校呆過多久。我和我遇到的很多人聊天,拉家常。在酒店做waiter和客人聊天,在車場做停車服務生會和走南闖北的司機說上幾個小時,那個時候抽煙很嚴重,甩出去一支煙或者接住一支煙,寒暄幾句就能做一會兒朋友,聽聽他們的故事,也說一說自己。
我聽很多人給我講過故事,他們自己的或者別人的,在知乎,就很多,有的故事比你寫的還長。這些故事一般都凄凄慘慘,盡情的把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都描述的非常要命,在故事的最後,story teller 往往還不忘記展望未來,堅信自己一定能走出來,最後還不會忘記加上「共勉」,捎帶著給自己灌上一碗雞湯,然後伸出衣袖把大嘴一抹,找另一個listener繼續。他們講故事的能力越來越強,感情戲演的越來越好,聽眾也多了不少,但是生活沒有發生任何變化,痛苦絲毫未減,反而在一而再再而三得被提起而變得越來越真實。
他們的做法和你我分毫不差,你或者我,我們,就是這樣的人。
以前啊,我覺得這世上沒什麼苦是白受的,但凡你有付出總有收穫吧,但凡你山窮水盡,就總有那山迴路轉,柳暗花明。現在呢,我不那麼想了,這世上啊有些苦就是白受的,你苦苦思索得不來任何東西,還得看著韶華易逝,歲月一去不復返你丟失的東西一件都找不回來。這些苦,就是你自己給你自己的苦,不能稱之為苦的苦。
你真的因為你一天到晚沉浸在負面情緒之中就是苦了?你真的以為在一件平常的不能再平常的事情面前優柔寡斷猶豫不決讓你疲憊不堪就是苦了?還是你努力逃避責任最後落得個得不償失就是苦?還是你真的以為躲在角落裡不出來,就能堂而皇之繼續做一個story teller?
其實我常常有一種無力感,即便我知道是怎麼回事,也幫不了什麼的——無力感。
最近研三了,正在找工作,這年頭工作總是十分不易,投簡歷的時候手都在發抖,後來就習慣了,反正總是要悲劇的。我想說的是,即使到今天,我讀過那麼多書,懂得那麼多道理,我的焦慮並沒有減少分毫,阻礙我向前走的不是別人,還是我自己。
我們總是說,但其實很少做,不是么?
如其他回答所言,你或許更應該去找專業的機構進行必要的治療。
別說你沒有錢,就當你是得了絕症那樣去面對:想盡一切辦法把你認識到的重要性告訴你的父母親人,讓他們知道你已經很嚴重了,讓他們認真地對待這件事,從而為你提供支持。
你都能想到結束生命了,現在想自救,還有什麼不值得去努力的?豁出去吧!
如果說在生活中的自我調整,實話說,效果很慢,而且要你自己有很強的毅力,以及適宜的周圍環境等大量好的條件。勇敢地面對你自己,去見識更大的世界,發現你感興趣的事務,發現你愛的人、以及更多愛你的人們。我覺得,自己束縛自己的世界和精神一種很可怕的漩渦式的死胡同,那種境地真的很負面絕望,解決辦法就是去發現更大的世界。
(P.S 我指的不是一直呆在知乎上,這不靠譜。知乎也是一個能帶來強迫感的地方。)
閑暇之餘,試試瑜伽
看看聖經,佛理~
不知道你和這些有緣沒?
卓別林:當我真正開始愛自己
查理·卓別林,默片時代的天才喜劇電影家。
也是一位悟道者。
德語詩《當我真正開始愛自己》,作於他70歲生日當天。
當我真正開始愛自己,
我才認識到,所有的痛苦和情感的折磨,
都只是提醒我:活著,不要違背自己的本心。
今天我明白了,這叫做
『真實』。
當我真正開始愛自己,
我才懂得,把自己的願望強加於人,
是多麼的無禮,就算我知道,時機並不成熟,
那人也還沒有做好準備,
就算那個人就是我自己,
今天我明白了,這叫做
『尊重』。
當我開始愛自己,
我不再渴求不同的人生,
我知道任何發生在我身邊的事情,
都是對我成長的邀請。
如今,我稱之為
『成熟』。
當我開始真正愛自己,
我才明白,我其實一直都在正確的時間,
正確的地方,發生的一切都恰如其分。
由此我得以平靜。
今天我明白了,這叫做
『自信』。
當我開始真正愛自己,
我不再犧牲自己的自由時間,
不再去勾畫什麼宏偉的明天。
今天我只做有趣和快樂的事,
做自己熱愛,讓心歡喜的事,
用我的方式,以我的韻律。
今天我明白了,這叫做
『單純』。
當我開始真正愛自己,
我開始遠離一切不健康的東西。
不論是飲食和人物,還是事情和環境,
我遠離一切讓我遠離本真的東西。
從前我把這叫做「追求健康的自私自利」,
但今天我明白了,這是
『自愛』。
當我開始真正愛自己,
我不再總想著要永遠正確,不犯錯誤。
我今天明白了,這叫做
『謙遜』。
我當開始真正愛自己,
我不再繼續沉溺於過去,
也不再為明天而憂慮,
現在我只活在一切正在發生的當下,
今天,我活在此時此地,
如此日復一日。這就叫
『完美』。
當我開始真正愛自己,
我明白,我的思慮讓我變得貧乏和病態,
但當我喚起了心靈的力量,
理智就變成了一個重要的夥伴,
這種組合我稱之為,
『心的智慧』。
我們無須再害怕自己和他人的分歧,矛盾和問題,
因為即使星星有時也會碰在一起,
形成新的世界,
今天我明白,這就是『生命』!
首先你應該去醫院挂號看心理精神科。這個不貴,不貴,不貴。重要的事情說三遍。看一次病,挂號加診治費用才幾十塊錢,然後處方葯黑市交易可能很貴但是正規渠道購買真心很便宜。先確診然後治病。你沒有醫科背景和學歷,即使自學心理學也沒法治好自己。
其次,你說的貴,是心理諮詢貴。可是有個問題你搞混了,就是,醫院的心理治療才是心理疾病痊癒的希望。心理諮詢,屬於康復理療的內容,如果承擔不了,可以暫時跳過。
最後,看你描述的情況,你很可能是抑鬱症一一疑病焦慮症。因為抑鬱症的患者很難打出這麼一大段有條理的文字來。你認為自己得了抑鬱症,但實際上你只是有抑鬱傾向。而因為抑鬱傾嚮導致了你焦慮加深。
至於導致你焦慮的原因,應該是你失眠導致的精神衰弱,注意力無法集中吧?不過你失眠的原因,根據病情描述,無法作出相應的判斷。
感覺強迫思維導致焦慮然後是抑鬱。一個牽著一個。所以當你重複想或重複做一件事情的時候,你就去想或者去做,接受自己。強迫思維非常正常的。要樂觀,順其自然。
第一次回答問題,我對題主的建議有兩點,一是走進人群中,去和人交往;二是多運動,將多餘的精力消耗掉。
書看得再多、自己思考得再多用處也不大,因為這只是幫助你認識到自己有什麼問題而已。
在認識到自己有些什麼問題後,你現在要做的是去解決它們。而在我看來,在不能去看好的心理醫生的情況下,最好的解決辦法就是交朋友。
確實在某些心理狀況下,去交朋友只會讓自己更痛苦,但是痛苦真的只是暫時的,在不斷的與人交往中,你會感受到更多的喜怒哀樂、更多的存在感。
至於怎麼交到更多的朋友,我沒有特別好的建議,大概提供兩個:一是豆瓣同城上一般都會有一些活動,可以考慮參加些感興趣的;二是發掘出自己的興趣,深度的挖掘,比如說象棋、籃球等等,然後應該會找到一些志同道合的小夥伴。
至於運動,合理的運動真的是百利而無一害的,工作結束後在家可以安排點室內的運動,比如仰卧起坐、俯卧撐等等;周末可以多去戶外走走,爬爬山、去公園溜溜等等。
假如現在給你普通人的生活,比如那些在工廠工作的,沒什麼文化,沒什麼錢,也沒什麼大的擔憂的三四線的城鎮居民,庸庸碌碌一輩子,你會接受嗎?
我猜測題主的問題的本源是在於——那些你認為絕對正確的想法,那些已經構成你的精神支柱的東西,其實並不能適應你所存在的生活環境。所以你經常會感到挫敗,但此時,自己想的不是改變思維方式,而是想堅持通過「正確的」的方式而達到目標。但是這樣只會導致更大的挫敗,或是停滯不前。然後,大腦不能坐視這樣的矛盾不管,開始製造很多的假象來欺騙自己——懷疑自己,感到悲傷,身體上出現不適等等。而我們很可能會沉浸在這些負面的情緒中,走向自己封閉的精神沼澤中。
所以我的建議:1.要接受自己的不足,正視自己的缺點。
2.多接受各方面的信息,多讀書,多與其他人交流。決不能一直封閉自我——開放而包容是文明不斷繁榮的保證。
3.運動。
4.好好休息娛樂,享受人生!
說了這麼多,其實也就是自己的一些瞎想。我認為很多問題本質是非常複雜的,假如我們現在沒有辦法完全弄清楚這些本質和原理,那就不要去耗費時間和精力想這些東西了。很多事情,其實並不需要所謂的最優解。只要這些方法在較為合理的範圍內解決了我的問題,我就可以接受,認可他們。——原諒我的不思進取......
題主,強烈推薦你去看醫生,公立醫院掛個號開個葯不貴的,即使開藥貴至少能確診自己的病症和治療方法!這點很重要!其次,大學裡都有心理諮詢室,去預約去找諮詢師聊,應該都是免費的。總之,一定要找專業人士去幫助你,不要自己在這猶猶豫豫糾糾結結的了,你這種「拖沓」就是抑鬱的癥狀之一。最後祝好祝好,一定遵醫囑,對自己負責。
同感。我也這樣,痛苦度過每一天
焦慮的體驗真讓人痛苦的想死。
強迫會深感壓抑和矛盾 。
抑鬱體驗有時消沉自責,有時狂躁暴怒,有時悲傷易哭,有時萬念俱灰,無所挂念。 惡性循環和重複加劇癥狀,感到絕望只是時間問題。
往往身心不健康的人還會伴隨其他神經和心理不適的癥狀,體驗是極不愉快的。
我曾以為該把我們遭受的一切痛苦歸罪於教育。
我曾以為自己只是個孩子,世界該對我溫柔以待。
我曾以為別人同樣單純善良,應該理解我的困惑和糾結。
小時候,我以為我生活的小山村就是世界。
長大了,一度混沌無知,備受傷害。
一度試圖逃回那段童年記憶里,找些餘溫和依靠。
在一切都失控的時候,一瞬間,我感受到死亡發出強烈的召喚。
我不再硬撐了,無法硬撐了,尋求幫助是唯一可選的道路。
抑鬱症,是要到醫院吃藥的。心理諮詢是在吃藥的情況下,病情穩定,好轉了才去做的。是輔助手段。所以,憑藉自己看書治療是不可能的。(你自己的多年實踐已經證明,如果能好早好了,對嘛?如果不能,說明這條路走不通。你這不是等待,這是在拖延。浪費自己時間。起碼憑藉你個人不行。)看病吃藥沒多少錢,精神科開的藥物很便宜的,比起其他科。去專科醫院,比如,北京的北醫六院,回龍觀醫院,安定醫院。掛個主任號14元,開點葯,幾十元。沒多少錢的。等你病情好轉了,再去考慮做諮詢的事情。心理諮詢貴,吃藥不貴。吃藥的情況下,好的快,比你拿自己生命拖延划算。治療開始後,可以增加一些體育鍛煉,比如跑步,同時多曬太陽。每天至少半小時。
高中有相似的情況,強迫症,注意力不能集中,一想題就頭疼,反覆幻想某個場景去演練,把學習當成全部去奉獻,並且我選擇了復讀,這樣的情況下我選擇了熬過去,但是我現在很後悔,不應該這麼折磨自己,現在我用時間去給自己療傷,感覺慢慢的好了點,加油吧。
有時間我再碼字,現在忙。
一個好朋友曾告訴我,跑步是他所知道的對抑鬱症的唯一的非藥物的治療方式。
如果覺得社交帶給你壓力,暫停吧。如果覺得坐立不安怎樣都開心不起來,那就不開心一段時間吧。別浸潤其中,別非得把這問題想明白想透了,因為現在可能並不是一個解決問題的好時機。
挑一個沒什麼人的晚上,去跑步吧。一個人,由著自己的興緻,跑起來。慢慢地學會控制自己的步伐,呼吸,慢慢地,一些想法冒了出來,積極的,消極的,慢慢地,學著與自己和解。
我今晚也要去跑步了。你不是一個人。抑鬱症已恢復大部分的病友來慰問啦 去三甲醫院精神科或者精神衛生中心挂號 十幾塊 然後去看病 和醫生聊一下 吃些葯 會好很多
精神科不僅比心理醫生諮詢便宜很多,藥物作用還比心理諮詢見效快 短期效果好 去吧
還有心有執念 那個一定得好好處理,具體怎麼處理 真的要看開一點,讀讀心經 金剛經 ,
哎抑鬱狀態下常常不自主的傾向消極的一面並 沉淪還感嘆哀傷的精緻漂亮 可是人生嘛 起伏如海浪,沉溺於哀傷一面只是感慨感動了自己 其實生活並不會有所改觀,還是放平心態,喜歡消極的態度或者什麼內向安靜的性格傾向,就算不能完全改變也應該學會與之和平共處,不要被操縱啦 挑出來一看 找到那個出口 就會發現自己真是一葉障目 不見泰山~ 。
心病的內容何其之多,不同國家對各種神經症及更多心病的分類皆有不同,觀點也有所差異。而本書對「焦慮障礙」的定義只作大眾式通俗理解,不作為學術上的嚴謹探討。實際上我個人認為不要去定義自己是什麼「症」,只要大概知道自己的心理健康處於怎樣的水平即可。值得一提的是,某些時候「健康」與「不健康」之間並沒有明顯的界限,所以更無需執著它們。節選自心理自助書籍《走出焦慮風暴》,韓非著。韓非:國家註冊二級心理諮詢師,中科院心理研究所心理教育指導師。身心平衡的實修者,非正通統整體醫心術倡導者,一直致力於神經症的創造性研究與輔助性實物工作。為打開眼界,曾參訪過數十位著名心理學家以及國際知名學者的研討會,涉獵諸法。這本書深刻系統的闡述了心靈成長的諸多正見和調和身心的十五計策略。提倡眾術合修,無為而為。心靈和身體是一個整體,裡面的靜坐,站樁等技術非常實用,書里有詳細的講解。面對各種焦慮障礙,我們一定要化繁為簡。「所有複雜的心理學說辭最終都是為了守護那些簡單的道理,這些道理甚至越簡單越好。」你可以自行參考這本書籍。相信會對你有一定的幫助。祝福你!
推薦閱讀:
※越是與父母相處,越是確定自己是孤身一人怎麼辦?
※情緒化太嚴重怎麼辦?這是情商低嗎?
※為什麼有人會覺得用父母的錢有負罪感?而且長大需要一分不落還回去?(特指還沒經濟能力的未成年人)?
※適合抑鬱治療中看的書?
※被動的人什麼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