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是否否定了慾望的價值?

John Stuart Mill(英國古典經濟學家):It is better to be a human being dissatisfied than a pig satified.

而佛教認為人的慾望讓人遠離圓滿。「貪嗔痴」

怎樣認識人類慾望的價值?
佛教和古典經濟學家的看法你更傾向哪邊?


漢字簡化過程中,遺憾之一就是這個「慾」的簡化。簡化後,欲與慾成了同一個字。不同的三個常用佛教術語被譯成或是簡化成了「欲」。
1、慾(界) kama-dhatu,對應的英文是 World of desire, 指的是我們生活的以物質及追求慾愛為主導的世界。如今已被簡化成欲。
2、慾(愛)kama-tanha,對應英文是 craving for sensual pleasure;指的是對於感官快樂的追求、貪愛。如今已被簡化成欲。
3、欲 chanda,對應英文是zeal,conation;指的是希望去做、主動想去做

題主的問題 being dissatisfied,其實就是第3個欲,chanda,主動想去做,希望去做。在佛教的法相系統里,這是一個心所,而且是一個中性的心所。可能與感官的貪愛相伴、可能與嗔相伴,但也可能與善法相伴。與五慾的慾是完全不同的兩個字。
佛教的精進也是需要chanda,需要欲的。追求煩惱的減輕乃至熄滅(涅槃),更是需要欲。


謝邀。

寧可像人類一樣饑渴,也不要像豬一樣滿足。

這句話用在佛法里,也一樣合適:寧可像聖人一樣精進,也不要像凡夫一樣沉迷。

當然,你也可以解釋為:寧可盡情釋放自己的慾望,也不要做行屍走肉。

都行。

但後一種解釋不過是將人變成豬而已。你交配,豬也交配;你吃飯;豬也吃飯;你住房子豬住圈;你再長壽也得死,豬再短命也是死。

順著慾望,人跟豬是平等的,來這世界上走一遭,什麼也帶不走,什麼也留不下。

但你看到很多表達慾望的電影和廣告時,請記得,他們不過是想把你變成豬而已。

慾望唯一的價值就是,那你去看清楚慾望的本質。這點豬是做不到的。那就意味著,這就是作為人,比豬幸運的地方。


佛教裡面,沒有價值。
沒有價值,也就沒有有價值的東西,沒有值得執著的東西,因為執著最終都是痛苦,但佛學又並不是說要「執著於」避免痛苦,只是說「沒必要」產生「不必要」的痛苦,而且有些痛苦是註定的,無法避免,你所執著的,是你註定執著的,你所不能獲得的,也是註定,是緣。

但佛教世界觀不同於虛無主義認為世間沒有什麼有意義的事,它不談論意義,但只有一種宿命論的自然觀而已,彷彿世間一切都已是其所是,成其所成,為其所為,欲其所欲,因果輪迴無窮盡,沒有人能逃離得了這一切的終極命運。所以他們覺得執念即是虛妄,一切都已經是註定的事了,跳出意義吧。


「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是一句很有名的句子,被廣泛使用,但大多數人,並不理解這裡的「色」的真正含義,狹隘地理解為「色慾」,甚至是「性慾」。
這裡的色,是有「色」之物,是所欲的對象,所欲便是執的源頭,那麼色即是空,也即是說一切欲求都是空,一切執念也是空,在佛教世界觀的高度下,一切都是空,也正因為空,一切都可以成為「色」,因為空又即是色,那麼一切又都能成為被追逐的對象,成為執的對象,從而說明,意義的意義沒有意義,是亦虛亦實的存在,討論他們也就無妨礙佛理的理解,一切都容納在佛教世界觀的框架下。


所以佛學是「不談價值」的學說,是超越價值的學說,有一種看起來深深的消極的悲觀態度,可之前說了,它沒有價值觀,那又何來的消極?這只是尚未脫離價值思考的人,敘述時主觀所帶入的情緒罷了,也正因為沒有價值觀,一切色相皆是佛相,萬物才皆有佛性,明白到此,修佛之旅,才剛剛開始。

世俗的佛教無法傳授這樣的觀念給大眾,他們需要價值觀的幫助,才能傳播佛教,他們在世俗化後,加入了善惡論、業報輪迴等觀點教導人們向善,畢竟,並不是每個人,都能超脫到不論價值去看待問題的。


佛教否定慾望,包括無欲之欲。

我欲無欲,仍然是慾望。

佛教認同的應該是無所謂有欲,無所謂無欲。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

不知 不明 不斷 不離欲。則不能斷苦

如是受 想 行 識 不知 不明 不斷 不離欲。則不能斷苦

諸比丘。於 若知 若明 若斷 若離欲。則能斷苦

如是受 想 行 識若知 若明 若斷 若離欲。則能堪任斷苦

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在十二因緣中,觸受愛取有,其中的愛就是慾望。你任何的行為和思想,都是慾望的結果,哪怕是最細微的動作和閃念,也不例外。所以一個人活著是不可能沒有慾望的。

但大多數慾望的最終結果是痛苦。佛教恰好是要解決如何滅苦的問題,所以對慾望當然是否定的。能夠徹底斷除一切慾望,也就實現了涅槃。但在這之前,還是要有涅槃的慾望的。


慾望是人類前進的內在動力,過度的慾望會導致自我毀滅。但我們也並不必因此矯枉過正去否定慾望的價值,而走向另一個極端。


你首先要明白慾望是什麼,你有一個西瓜,你吃了,不是慾望,但是你吃了,你感覺很好吃,你想吃更多,這就是慾望,你沒錢買,就是求不得,人有了求不得就會痛苦,而這一切的來源就是慾望,所以佛陀叫我們用戒律來約束自己的慾望,用空降伏妄心,成為一個無欲之人,色即是空,那是一種喜悅的境界,不再對世界有貪慾,享受當下的所有,真正的享受真實的生命


我們在家修行的時候,就不是為了遠離慾望而去遠離慾望,不是為離欲而離欲;而是為了不讓煩惱干擾我們的修行,我們才要對治這些慾望。

不必刻意去排除所有男女的感情,只要他繼續能夠符合在菩薩道上修行的原則跟修行的這些目標的話,那麼男女之間照樣也可以有感情的。

很多時候除了自己之外,周圍的環境可能都跟自己修行的目標有所違背。這個時候,我們如何能夠在這樣有這個難處的環境裡面,仍然能夠把握住修行的方向呢?如果我們能夠破參明心,找到了人人本來都有的清凈本心的話,我們就有機會能夠在周圍所有的一切的環境裡面,一切的境界裡面,可以體會到真心是如何清凈地運作;一旦能夠做到這樣子的話,不管是怎麼樣的考驗,其實只要能夠轉依,只要能夠轉依了這個清凈的本心,所有一切的這些慾望都不會再變成了困擾的所在。

學佛是不是要舍離一切的慾望呢?如果我們有先建立好正確的認知,也就是我們為了修行才來談到對治慾望的話,那麼出家就是很簡單的,按照出家的規矩來做;至於在家的話,是不必遠離這些慾望的;可是在家的菩薩,希望大家更積極進取,真的破參明心之後,才能夠在五欲中行走自如。
http://www.hymzw.net/zjdz/xfsy2/xfsy2_14.htm
第68集 學佛人怎麼對治慾望?

南無佛法僧


借用題目里豬的比喻。

東方宗教的本質,就是拚命地騙自己:通過修行我可以不再是豬。

亞伯拉罕諸教的本質,就是騙自己:死後我會變成一隻特別的豬。

大多數人都不太願意聽實話的,人又總覺得自己是特別的,所以只有真正的智者才能坦然接受自己與豬無異這個事實。

而真正有大智慧的豬可以活的很精彩。


不是。佛教不否定慾望的價值,但對慾望的價值持虛無的態度。虛無也就是佛教對存在的定義------「空」。虛無意味著可有,可無,可一,可異。非但慾望,佛教實際上對全部存在都抱持虛無的態度。虛無的原則影響了教義的實踐,僧人會對實踐對象也採取虛無的態度,既用之,又可棄之。用棄的尺度是佛教的律戒。佛教的戒律表面上看起來是極度克制的,但是並不否定慾望。

從義理的角度來論證上述觀點,太複雜了。我想用三個例子來說明佛教對慾望的價值的態度。這三個例子也是被佛界普遍認可的。

一是《佛所行贊》里記載的釋迦牟尼在早期證道時的一次關鍵轉變。彼時釋迦牟尼尚是悉達多,初離城,受傳統的婆羅門教義影響,修的是苦行,絕欲絕食;六年一無所獲,認為苦行無法得道,便受牧女的羊乳,在河中凈身,終得道。佛祖早期的例子似乎隱隱預示了日後的「虛無」理念的產生,完全的絕欲不是佛的主張。

第二個例子是鳩摩羅什。鳩摩羅什早期東行傳教時,兩次被強行婚配污身,但是他在佛教的地位是超然的,可見佛教對這種偶然的意外遭遇也是容忍的。

第三個例子是傳說中的濟癲。濟癲是典型的酒肉和尚,「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但是他在民間的聲譽甚重,屬於佛教人物體系的編外人員,並不被排斥。濟癲是禪宗的極度世俗化後的產物,和尚和凡人已沒什麼區別,但還有一點必須堅持,不能犯色戒。

以上例子可證明佛教對慾望的價值的虛無立場。「空」為佛教教義的踐行提供了很多方便,但同時也在佛教的墮落中扮演著偽君子的角色。當僧人們用起慾望時,不斷地用「空」來作為自己逃脫責難的借口,實際上損害了教義的神聖與正當性。「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裡面透露出的大許空頭支票之意,讓人難以感受到它的真誠。「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更近乎狡辯。

戒律是保證僧人「不濫用」的根本。末法時代的典型特徵,就是僧人不斷地攀附世俗,摒棄戒律,這也是弘一大師振佛首重律的原因。末法時代是禪宗自己造成的。禪宗過度的世俗化使其自身的宗教意味消失殆盡,變成了生活的附庸。僧人們喜歡闡釋生活而不是教人摒棄生活。自覺的神聖性變成了個人對日常生活的發現與賦意。僧人們變成了作家與詩人,而不再是教徒。中國的佛教真是成也禪,敗也禪。


佛教是一門解脫學問,心靈的解脫必然受到身體的束縛。
人類的身體,感官的欲,必然會妨礙心靈的解脫。
所以,佛家的修行,首先就是不迷戀感官的欲求,通過禪定解放心靈。


不是,佛教是否定了生命的價值。


既否定又肯定。

否定如: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告訴你一些都不真實。
貪嗔痴慢疑,把貪列為五毒之首。

肯定如:
人不是喜歡錢嘛,西方極樂世界有錢,有的是錢,滿地都是金子,拿金磚當瓷磚使。
人不是討厭痛苦嘛,極樂世界無有諸苦,故名極樂。

到底否定還是肯定?你猜。


佛教否定的是一切東西的價值,何止是所謂慾望。講價值,不就著相了么?


佛教認為人的喜怒哀樂生老病死反覆輪迴的根源是慾望。如果要從這一切中解脫,當然需要從源頭解脫。老子里也有一句: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儌。我覺得道理是相通的,解脫了才有其妙,保持慾望才能觀宇宙之千變萬化,體會世間酸甜苦辣。


男女之間只存在愛欲嗎?


慾望本身沒有價值,這點不用否認吧。
佛教說善惡,都是看結果的。
而貪嗔痴這三種慾望難道會有好的結果么?即使是以世俗的眼光拉看也不會是好事吧。
至於說其他的慾望,就很複雜了。
簡單的說一說,就是苦才是真相。
去掉低級趣味是為了超脫。


沒有否定慾望的價值,實際上整個佛法都是建立在慾望的價值之上,沒有慾望,沒有佛法。
佛法不在天道,不在修羅道,不在畜生道,不在餓鬼道,不在地獄道,只在人道,就是因為人道有恰到好處的慾望,最適合修佛不過


簡單。
希望自己成佛,是佛教徒的基本慾望。
希望做善事,是佛教徒的慾望。
希望世界和平,也是佛教徒的願望。
佛教徒贊同某些慾望,消滅某些慾望,至於贊同什麼,消滅什麼?因事因地因人制宜。
over。


推薦閱讀:

怎麼克制自己的虛榮心和炫耀欲?
自由是跟隨慾望還是克制慾望?
快樂的基礎是滿足慾望還是戰勝慾望?
人需要控制自己的慾望嗎?
女生為什麼也喜歡看H漫?

TAG:佛教 | 宗教 | 慾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