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校辯論隊是如何訓練的?

辯論賽中被一名校校隊全面壓制,所以想問問像中大武大這樣的名校是怎麼訓練的? 畢竟,見賢而思齊嘛。


謝謝邀請。
這種問題竟被邀請,實在是受寵若驚。但私以為,自己大三方才進入校隊,時間較晚,獲得的訓練和吸收的技巧都非常有限,所寫的答案可能水平不足。因此也另邀請了我的兩位校友來回答。

水平所限,可能回答稍顯凌亂,見諒。

誠實的說,每當在網路上看到有高手發帖細寫訓練體系的時候,我往往一臉茫然。因為我個人未曾在校隊接觸到類似「周一練駁辯走點准,周二練攻辯打臉胸…」、「訓練對於比較性辯題的立論能力」、「以根需解損來化解辯題」的訓練。我只能談談我感受到的訓練…用訓練環境這個詞吧。

我的學校或許可以說是「以賽代練」?畢竟有其他校同學稱我們為題海戰術。我在校的時候,如是以一周來準備一場比賽,大概至少會有五天時間,每天2-3場練習賽,最後一天交鋒環節則會再次由師兄、陪練隊反覆練習。
個人以為量的積累對辯手非常重要。我大三上接近期末才加入校隊,在此之前算上練習賽不過打過30來場。進校隊後,到大三結束,算上練習賽大概打了50場。
無論作為上場隊員,還是陪練隊員,這種程度的單周訓練量(陪練隊員可能未必場場都是陪練)對交鋒的淬鍊很有效果。
尤其在準備過程中,立論可能會發生調整,那麼比賽辯手也就需要被「強迫」在短時間內重新掌握、理解新的立論,儘快再做出一套東西。陪練隊也不時會被要求「弄個這思路的陪練,搞死正賽的」。

其次便是師兄的作用。師兄每場後會對雙方點評,提出各自的問題。個人也會去向師兄請教,自己本場的不足與優點。在較高密度的練習賽下你得到意見後可以立刻在下一場中自我修改,私以為這比看了文章、聽了點評,然後一個月後打個比賽對照印證來的及時與高效。
同時準備中有時也會和師兄發生爭論。這個過程伴隨著比賽會令人更多的理解操作、立論、辯題的底線。
當然,有些直系師兄會對自己的學弟學妹加練。什麼半夜伴著小凳子樓道里對辯這種「師兄的愛」。

題主要體系,但我覺得辯論的訓練可能本身就沒那麼「體系」。
它不同於數學,並非拿本書、練習冊就可以自己研究,不斷提高。因為數學是個高度抽象並極具邏輯性的事情。就像過去科學哲學的一些人總是談的,數學「不是經驗科學」,可以粗略的理解是演繹的學科。
但辯論不同,它的受眾群體是評委和觀眾,運用的是語言與修辭。古希臘一些哲學家對詩歌的非議,或許就在於詩歌「運用修辭來迷惑和欺騙大眾」;牛頓也在自己著作的開篇「本書盡量不使用類比等修辭」。但我覺得,語言的遊戲可能魅力正在於此。
然而我們很難找到一本書「教你成為詩人」、「幫你走上作家之路」。哪怕是黃執中先生的文字,可能也不是辯手把它們通讀背下之後,就能神功大成變身小劍宗吧。
或許因為評委和觀眾是人,是感性的人。我們可以用大道去描繪如何去征服,但在真正面臨這條路的時候,我所了解到的,還未有人能把感性的人的特徵、特質徹底抽象化理論化,變成一個可以按部就班去分析並征服的對象。還是需要去「深入到豐富的感性世界」中去,像馬克思說,「實踐」。畢竟每個人自己的特性特質便個不相同,找到自己的路,可能真不是「教程」可以手把手做到的。

我以為,訓練體系就是你身邊的師兄、隊友,和你反反覆復的練習賽。

胡言亂語一番,恐怕不能給題主有所幫助,如無幫助煩請摺疊。
我在武大校隊浸淫時間極短,可能許多訓練也未能接觸到,以上僅是我個人理解,不能代表武大實際情況。

武漢大學08級數學與統計學院,秦幕席。


首先想吐槽華語辯論圈裡名校和名隊其實關係不是很大。。名校出弱隊還蠻常見的,名隊也有好多來自名字看起來很野雞的學校,在此就不舉例鳥。。=_=

我在隊的時候我們訓練好像一大半時間都在各種跑題和講笑話,一小半時間在吃夜宵,剩下的時間在膜拜我們萌萌噠教練。。偶爾有個針對性單項訓練或者新人賽啥的。

至於臨比賽的時候訓練就是往死里打模辯。。。一對一盤問。。N對一群毆。。N對N混戰。。寫一辯稿。。改一辯稿。。教隊友說普通話。。搞到凌晨兩三點是常事。啊然後還要吃夜宵。

好多功夫其實是下在訓練之外的啦,兩三點回宿舍還要分別改稿背稿寫總結。。不行說到這裡我又開始胃疼了。。


之前的細節武大的前輩已經寫得很清楚了,針對回復澄清一些事實:
1、反對樓上部分的回答,有傳統的辯論隊的隊員,整體確實要比傳承不好的隊伍要好一截。打個比方,辯論名校的院隊的辯手一年打50-100場訓練賽,除了因為外戰機會不足(武大辯手多,因此平均的比賽機會較少)導致戰法不夠靈活外,基本辯論的技術熟練度比起一般的學校確實要好很多。私以為強隊之所以強,在於他們下了苦功,這從訓練賽的數量可見一斑。強隊的辯手,大一未必更有天賦,但是到了大二大三,會明顯有很強的技戰術水平優勢。當然技術好的辯手不代表就是好辯手,會推進也不代表有腦子,這是另一個話題就不開了。

2、樓上有同學說武大現在水平下降,或許比起01、10年確實如此,但是武大校隊的機制能讓武大再降也降不到哪裡去。有一個嚴酷的事實是,辯論確實不是光看努力的,天賦、運氣等都很重要。比如陳銘大二以後就離開了辯論,研究生才回來,這不妨礙他壓倒那些從未離開一直在努力的辯手成為國辯全程最佳,這就叫天才。運氣就更別說了,立場、評委口味、風格相剋等都影響成績。所以,由於天才不可能年年遇到,運氣也不會一直好,任何隊伍都不可能做到在辯壇常勝。還有一種情況是風格,歷史上國際賽連勝紀錄最高的是馬大(橫掃世辯、亞太、中華杯、夜郎杯等一堆冠軍),但隨即風格就被針對,導致這幾年馬大連續N次一輪游。武大成績下降,也有風格被針對的原因,但武大再低谷也是一流強隊,早晚還會爆發的,地位類似於馬刺?

3、樓上有同學說要多看03-09年的視頻,估計是說武大的吧,武大的視頻確實應該多看05-10年的,包括贏得輸的。但是從辯論圈全局來看,06年之前的大賽視頻,包括國辯和海峽,基本只有觀賞意義,沒有多少戰術分析價值。那時候的隊伍技戰術都很不成熟,武大直到06年才徹底搞懂戰場是什麼(05年他們還在一打一結)。所以要看視頻學技術,就要看近年的視頻,近年的視頻雖然觀賞性低(原因足夠再開一個題目就不多說了)但是技術上比以前要先進。當然如果你要學立論,看老視頻可能會學到很多。

4、沒有人一開始就是強大的,大家10年都謳歌肖磊的強大,那是因為你們沒人看到他07年全辯的表現。大家都說武大10年國辯王者之師,卻不知道同一套陣容在10年初的世博和天倫都慘遭失利。這幾年冒出來的強隊如莫納什、台大、上交、南審等,每一個都是前幾年輸得稀里嘩啦後咬咬牙繼續拼,然后冠軍拿到手軟。這也說明了一個問題,那就是沒有誰一開始就是強的,大家都是打出來的,要想變強就得注意兩點:一、什麼比賽都要爭取去打;二、不要怕輸。這幾年比賽鋪天蓋地,根本不存在沒比賽可打的情況,總有機會可以訓練提高和證明自己的。

5、但說了那麼多,並不是說簡單粗暴多打就能獲勝。我見過很多西南地區的辯手,他們一年會打超過50場比賽(比如很多BP),但是就是毫無進步啊毫無進步,最後出了嘴皮子快一堆套話外沒有多少實質的東西。為什麼會這樣?因為辯論要進步,除了簡單粗暴多打外,還要多想。每次打完後,要停下來想想自己的問題在哪裡,想了後下次打的時候要想想怎麼規避這些問題。尤其有時候發現問題在知識儲備或者思維方式的時候,提高知識儲備和轉化思維方式的訓練是非常艱苦的,這個是非辯論領域的範疇,但你如果不下功夫去克服,就永遠停留在嘴皮子快層面。

6、再談談武功秘籍的問題,其實要是早幾年,比如在08年,你說要進步完全沒有思路沒有方向沒有資料,這是可能的,那時候網上技術文很少,即便有也是一些邪說。但在現在,網上鋪天蓋地的辯論攻略那麼多,根本不存在找不到路子的情況。但是網上的資料比較駁雜而且理念衝突嚴重,所以如果題主有心,需要自己認證整理出一個屬於自己的體系,至少是儘可能梳理出自己能理解的一套辯論觀。在梳理完了之後,就沒什麼技巧可言了,多打、多想,自然就厲害了。

7、最後講講最重要的心態了,辯論忌諱的很多,這裡只說三個:
一、不要沒事拜大神,看到一個前輩就跪下了,很容易被現在充斥網路的各路辯壇江湖騙子給騙了;即便遇到真的大神,也要抱著真正的學習態度來學習,什麼叫真正的學習態度?比如這條帖子,武大的這些前輩給你回復,你有沒有真的認真的記下來,記下來後有沒有真的列計劃,列計劃後有沒有真正地實施,都做到了才叫真正的學習態度。否則就像很多小辯手一樣,只是收藏了一大堆攻略或者技術文在電腦里,根本就沒真去看,絕不可能有進步。
二、多交流,多以謙虛的心交流,要真的以謙虛的心交流。這就是我前面說的要多出去打比賽,而且不要怕輸,輸了不要哭著鬧著喊黑哨,老老實實分析自己問題在哪裡。多和外面的辯手打,主動找強隊、高手交流(但要有禮貌,也不要介意對方的拒絕),打完後好好復盤,自然就強了,辯論沒這麼簡單,但辯論也沒這麼難。
三、認真,暴力,執行決定一切。一個高手贏你可能只準備1小時就夠你準備10小時,那你就準備20小時幹掉他。樓上武大的前輩說得多是準備期間的苦功夫,比如看幾千頁資料,打幾十場練習賽,其實換做任何有基礎的辯手,如果認認真真看幾千頁資料,認認真真打七八場模擬賽並仔細分析,都不可能打太差。但是,大部分的隊伍並沒有下這個功夫,他們只是賽前討論一會會,大部分時候在嗑瓜子聊天,輸了後痛苦罵評委。

強隊之所以強,從來不是因為他們有秘籍,而是因為他們更努力,僅此而已。


蟹妖
下周一才去新公司上班,橫豎無事,怒答一記,野狐禪姑妄言之,請各位秉持理性批判精神姑妄聽之

題主問的是訓練,我就只談基本功
其實任何領域要做出成績,一曰勤奮,二曰方法,勤奮是用功,方法是用心

先說勤奮。

秦幕席已經說過了,敝校對練習賽及其重視,強度一般來說是院級正賽3-5場,校級比賽(金秋)10場,國際級比賽在特殊情況下會排到15場。 我大學四年打過的正式 比賽也就是區區17場,但我電腦硬碟里躺著的稿子超過400篇,這還沒有算大三以後油了不愛寫稿,以及同一題目打了10場最後只留下一份稿子這樣的情況在內。(不管教練、天賦、培養體系再怎麼好,用功永遠是前提。不少人詬病說練多了人會傻,其實傻不傻不是看練習量,而是看練習方法)

資料收集方面,我對自己的要求是至少刷完百度各關鍵詞的前100頁。還沒有算看到鏈接之後,延伸出去的新關鍵詞。涉及政策類,技術類,學術類的題目各大資料庫按照相關度和引用次數排序比較重要的論文和著作也要看。最後,為了便於隊內的諮詢共享,最好把有意義的材料去水提純,統一字體和字型大小,整理成相對規範的word。

此外,就是廣泛涉獵人文社科 ,熟悉近現代各大思潮流派,啟蒙主義和現代主義的觀點是什麼,後現代主義的觀點又是什麼,同一個問題左派怎麼看,右派又會怎麼看。此處推薦哲學掃盲書 所羅門的《大問題》,對於各種思潮、學派的觀點和破綻都講得比通俗易懂。

再談方法。

在我理解,論辯也好,演講也罷,基本功只有兩個,一是思維能力,二是表達能力。

思維能力,可以理解為信息處理能力:
1.在前期準備過程中,對己方論證的所有前提,推導爛熟於心
2.對這些前提和推導可能遇到的質疑非常熟悉,並對解決思路完全想通
3.在臨場極短的時間內,迅速聽明白對方在說什麼,他的前提和推導是什麼,攻擊和質疑了我們體系的哪些部分
4.如果對方的打法在預料之內,執行場下準備;如果對方的打法在意料之外,臨場判斷其有問題的前提和推導,臨場組織反駁

這就需要每一個前提去摳,一個推導過程都去摳,反覆推敲無誤,才敢在場上說,推薦金岳霖《形式邏輯》作為入門掃盲

表達能力,可以理解為信息輸出能力:
說到底是以最少的時間,最好的效果,向觀眾傳遞最大的信息量。但這三者是很難同時做到,往往能夠兼顧兩者就不錯了,這是需要當事人自己去權衡的。

近年很多人推崇脫稿,於是所有比賽都不寫稿,這就想得太簡單了一點。脫稿不是本事,脫稿還能做到時間,效果,信息量的完美平衡這才是本事。
我的觀點是,寫稿,但不一定用稿。為什麼一定要寫稿,因為很多話真的不是你脫口就能來的,所有人都知道交鋒更容易出彩,但回去看一下01英雄辯袁丁師兄陳詞都能有那麼多掌聲,完全停不下來,為什麼?因為語言,因為語言本身就是有力量的。但我同時主張練習賽的時候不要念稿,因為臨場組織語言本身也是非常重要的能力。

所以,在語言組織效果和脫稿的平衡上,我自己的練法是,在場下文章不厭千回改,一個一個字去摳自己的語言,段落架構,句子架構,乃至用詞,做到每一個詞語,句子,段落都是有聯繫,有用意的。能做到這一點,至少是能讓人聽懂,比較順暢的表達。
再更進一步就是要求美感了,這是可遇不可求了,請大家自行搜索趙霏師姐的駁辯,聽寫一遍會發現,人家不僅話說的到點,結構井然,而且用詞綺麗,成語亂飛,常常對仗,偶爾押韻。我每每聽完都要讚歎良久,至少我自己是真的做不到。(趙霏師姐的存世視頻包括05金秋決賽,07知識產權杯3場,其中包括一場對陣07國辯冠軍中南財經政法,該系列賽武大選手為法學院小分隊,可以說是以一院之力戰各校,殊為不易)

總結一下,思維能力要去摳前提和推導,表達能力要去摳語言,這些功夫都是基本功,沒有扎紮實實練好基本功,給你一個神仙教練也是帶不動的。

最後,說回練習賽的重要性上面。練習賽就是一個很好的機會,給你去摳前提和論證,去摳語言和表達,如果不用心,下死工夫去摳,去跟模糊的邏輯和醜陋的語言較勁兒,打再多的比賽都沒有用。但如果方法得當,不需要太多比賽就能成長。

所以,訓練強度是必須的,但自我要求一定是每一分付出我都要看到回報,這個回報未必是贏比賽,但通過練習我一定能感受到我腦子更靈光了,我表達更自如了。

如若不然,就一定一定要警惕了,說明做的是無用功,機械重複浪費時間不說,還特別打擊團隊士氣和自己的信心,這個時候真還不如不練。

利益相關:武漢大學辯論隊09級 歷史學院


想起一個暑假憋在校隊準備海峽賽的時光……

  1. 都在討論、爭論,甚至有詭辯的意味在。就是鍛煉迅速理解對方核心意義、延伸意義的能力。
  2. 都在查資料、相互培訓講解。各種知識點、思想主義流派非常多,又要在短時間內搞清楚論點中可用的部分,不至於鬧邏輯笑話。
  3. 都在練習從點、線到面的進攻邏輯。這個思維貫徹最好的往往是三辯,只會插科打諢的成不了好三辯。哪個位置起哪個點、怎麼追打、怎麼收,這是需要在場下明了論點邏輯架構後,場上臨危不亂穩步推進的練習。

有顆好學博學的心、一張永遠在請教不怎麼在乎的臉、有精氣神……
老來兩點心得:

  1. 離開辯論隊後,更喜歡看東西而不是辯論,就算是真的辯論起來,也慢一拍。琢磨道理邏輯比爭口舌要多。
  2. 為何到哪個公司都會使團隊節操再降低一個level?屢次反思就是校隊落下的,因為當一幫子人爭一個複雜的論點時,用個沒節操的比喻講出來。含義、邏輯、類比無論男女瞬間秒懂!效率得很……

我來說下一個奇葩的案例。。。我說的賽事是wsdc(world schools debating championship),是全世界高中生的一個英文辯論賽,大概是每個國家會派一個代表隊參賽。2013年我隨team china作為observer看比賽= = 萬萬沒想到傳統強隊新加坡半決賽被不知名小國史瓦濟蘭擊敗了= =
我們循環賽中某輪也遇到了史瓦濟蘭,於是我們教練問他們怎麼訓練= =
就是看youtube啊!!!!他們的三個debaters都是天才啊!!!!!看看youtube就進了決賽啊!!!這你敢信啊!!!!


怎麼訓練,而不是怎麼準備比賽。這個問題有點意思。謝老秦邀。


武大的辯手訓練方式我覺得是比較特別的,因為有院隊和校隊兩個層級,訓練的對象、重點都不一樣,所以兩者間方法上也有很多不同。

院隊方面,各個院有差異。多少會涉及到一些基本能力的練習,但是很成體系的把辯論涉及到的各種技能技巧做成若干個專項組織針對性訓練的情況很少見,理論性的東西也不會有什麼系統性的整理和講解。假期很多院隊會有書單(雖然我覺得上了大學才開始好好看書有點晚……)和假期作業(給定題目,自選立場做體系寫辯詞,主要針對低年級),作業會有高年級辯手批改讓後大家返校後集中討論和講評。

實話實說,這部分的訓練很粗糙,占的比例也不大。

訓練的主體部分是前面老秦和正姐提過的以賽代練。

說到這一點就必須提到武大的辯論賽密度,因為這樣的比賽密度是這種訓練方法能夠成立的不可或缺的基礎。

這幾年來,對於一個普通的大一辯手來說,2到3場院內正式比賽、不少於5場的校內交流賽加上1到6場不定的校內正式比賽基本上是底線,重點培養的或者自身態度積極的小孩非正式比賽數目翻番也不稀奇。兩個學期按40周算,扣除軍訓4周兩個考試月8周,每兩三周1場比賽的供給可以保證。

有的比賽有高年級辯手帶,起碼佔了所有比賽的一半吧。有人帶的這些比賽,新辯手會在準備的過程中一點都不系統一點都不連貫地零敲碎打地接觸到大量跟辯論有關的知識,會被各種挑毛病指出缺點,會不小心記住自己靈光一現想到的、練習賽或正賽對手靈光一現想到的又或者教練靈光一現想到的一些段子和技巧。如果他們有心,帶他們的人也有心,這麼一番打磨下來基本也就有了點辯手的樣子了。

到了高年級甚至到了校隊,說穿了其實無非也就是繼續這樣以比賽為契機接著被人打磨或者自己打磨自己。當然,不用擔心,他們不太會碰到比賽不夠用的情況——正式比賽不夠有非正式的,非正式的還不夠還能去打陪練……


一開始有一大堆石頭,突然來了個石匠,將其中一些雕成了人形,然後這些石頭人就活了,比著自己的樣子或者按著自己喜歡的樣子去挑選新的石頭,看著石頭上哪裡不像人就來幾鑿子,慢慢就有越來越多像人形的石頭了。時不時有些石頭一開始就有了模樣能動彈,或者才被雕出個大概形狀就自己拿起鎚子鑿子開始修整自己和周圍的其它石頭,這種情況往往會讓那些石頭變的石匠們開心不已。

我想這是對武大的辯手培養模式頗具畫面感的一種描述吧。


——————————————————私貨的分割線———————————————————


這樣的完全不系統不成體系的辯手培養模式在我看來利弊都非常明顯,只有在特定的環境里才能有不錯的效果。

首先是比賽密度,沒有足夠多的比賽是不可能「以賽『帶』練」的,比賽質量和教練投入程度也與效果密切相關,這三個因素有時候甚至比教練的水平還要重要。

然後是這樣的方法對缺乏積極性而又天賦平平的辯手幾乎可以算是慢性謀殺。普通人想要學好一項技能最可靠的方法還是系統性的學習和訓練,這種零敲碎打東一榔頭西一棒子的搞法也許能讓他們「具其形」,但內在的提高即使不是「有限」至少也是效率低下、被耽誤了。

但是另一方面,這樣的培養方法可以讓那些天賦過人的辯手在獲得提高的過程中最大程度地保持自己的風格和自由發展的可能,盡量避免一個固定的理論體系和培養方案對他們的束縛。

說實話,對於武大的辯手而言,自己天賦(或是基礎)有多好、自己有多想變得出色這兩個因素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他最後能夠達到的高度。這樣的訓練方式或者說人才培養體系,目前看來是明顯帶有選擇性的。


既然只是說名校辯論隊是怎麼訓練的,不限中外,那麼就借鑒一下美國高校+高中名校辯論隊的經驗吧。我美高時不是辯論隊的學生,只是有所耳聞,美式policy debate里,因為時間緊迫信息量又很大,查閱大量資料和高語速都是制勝必不可少的關鍵。於是對於快語速和快思維的形成有高強度的訓練。
下面的視頻就是最好的示範。看了下面的視頻,有人可能會說,逗逼啊,這是什麼玩意兒,對方聽都聽不清楚:
視頻封面Debate spreading視頻

這種戰略叫做spreading,由speed+reading組成,因為辯論里論據太多時間又太緊,只能抓緊時間加快語速把儘可能多的東西扔給對方。別忘了,視頻里的孩子都還是高中生,他們平日里在校訓練自己的語速,最快可以達到1分鐘400個單詞。當然並不是意味著說得快就行。在平日的訓練里,他們在注重語速的同時,必須完整的表達意思,一個詞都不漏,甚至在表達的同時能夠整理自己的思維。有意思的是,不管他們說的多快,有經驗的對手和裁判們都能聽得懂,並且能記下筆記…

你以為這已經很厲害了?這些和我見過最厲害的spreading還有距離。
再來一個例子:
視頻封面Fast talking teens debate foreign policy at warp speed視頻

視頻里的小哥也說了,spreading雖然聽上去很逗逼,但是它的目的是在於更快的處理和反饋信息,並且幫助辯手更快的思索。spreading只是制勝的一部分因素,除此之外,大量的research也是必不可少。看到第一個視頻里成箱成箱的資料了嗎?這些都只是為了一個辯論準備的。通過搜索洞悉了對手的所有意圖,將它們爛熟於心,然後當對方講到某點的時候我方翻箱倒櫃地找已經寫好的資料。

同理,美國頂尖大學也是這麼訓練的。YouTube上的視頻傳不上來,有條件的可以自己去看: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hzwSlK4uEc是哈佛和加州伯克利的學生在南加大的辯論決賽視頻其中spreading的部分。

只有進行充分的準備和自身過硬的硬體,才能表演一場精彩的智慧交鋒。


我只建議你學完四書五經和基本哲學入門書,什麼亂七八糟的資料不成體系太亂,其實大道理成體系列出來就那麼多


甭問了。
首先,名門正派的心法武功,輕易外傳,這不太妥當。不是不對,是如果別人不願意拿,你得理解。
再者說,這種成體系的訓練,三兩句說不清,能窺到的不過一招半式。而且也包括大量實戰,說是說不出的。
最後,練武要有名師,不是誰都是小說主角可以自學成才。很多訓練方法,沒學長姐在旁邊督導指點,練不出什麼效果。


我給你講幾個事情。
如果你是一個邏輯很嚴謹,思維很敏捷的朋友,你會明白一件事情:
不管你在爭論任何事情的時候,你無法讓對方明白「他的邏輯是錯誤」的。
就像永遠無法給有些人解釋「為什麼牆上的鴿子那麼大」一樣,你跟他們解釋邏輯錯在哪裡,完全就是對牛彈琴。

而實際上,邏輯有問題的人,佔了絕大多數。
所以辯論賽從來看的就不是誰說的有道理,誰能說的對方啞口無言。因為大多數講道理的人,講的都是自己的道理,而不是客觀的道理。
那辯論賽看的是什麼?
是那些沒有邏輯的傻逼們覺得誰更厲害。就像很多人買手機是覺得那個手機厲害去買哪個手機,他們跟本不知道為什麼蘋果在哪個方面更好些,安卓在哪個方面更好些。他們只需要感覺蘋果或者安卓哪個更厲害就可以了。

所以你要訓練的不是邏輯,不是思辨。
是演說。一種沒有道理的時候絲毫不心虛也能非常有自信的顧左右而言他的演說。
是表演。一種表演一個非常正確的,辯論的時候已經贏了地角色的表演。
是虛偽。一種當對方說請對方辯友正面回答是從來不敢直上直下的虛偽。

有人表示不同意,說評審都是專家。呵呵,摸摸自己的良心吧。
---------------------------------------------------------------------------------------------------------
貌似有很專業的辯論隊員出手了,我來證明一下吧,其他懶得回了:
前提:辯論的目標是證明自己的觀點是真命題,對方的觀點是假命題。
假設:辯論時邏輯很重要。

如果邏輯不能影響勝負,那麼邏輯不重,要這和前面的假設矛盾,所以邏輯在前面的假設成立的前提下,必須要可以影響勝負。

辯論一個話題是真是假的時候,邏輯影響勝負的方式就是通過邏輯推斷出這個命題是真還是假。
一個命題不可能即是真又是假,除非他是悖論。
所以,如果邏輯可以影響勝負,那麼一定可以證明自己的觀點是真命題,即邏輯正確的。

因此辯論比賽必須使雙方辯論的觀點都是真命題,才能使雙方都有機會使用「重要的邏輯」來致勝。否則,假命題那一方是不能使用邏輯手段,只能使用詭辯技術的,這樣不公平的,不能是比賽。

但是,這和邏輯本身的概念衝突。邏輯上不可能存在兩個話題,他們是互相衝突的,他們又都是真命題。舉例說明:蘇格拉底是人,蘇格拉底不是人,這兩個命題不可能都是真的。中國的首都是北京,中國的首都是上海。這兩個命題也不可能都是真的。1的平方根包含1,1的平方根包含-1,這兩個命題都是真命題,但是這兩個命題不衝突。

所以,假設無法成立。即:辯論時邏輯很重要是假命題。
------------------------------------------------------------------------------------------------
論證結束。不服不辨。我口才不好,文筆不好,語文不好,寫得論證非常抽象,看懂了就懂了,看不懂只能謝謝捧場了。
------------------------------------------------------------------------------------------------
我通篇都在說:辯論就是演說,就是表演,很多人不信。說我是外行。
沒錯我是外行。
你們應該去看看內行的回答。
她告訴你們應該從哪幾個方面去鍛煉演說表演能力。
啊,什麼,你說邏輯很重要?
那麼長一篇文字里,你看到這位專業選手一共幾個字提到邏輯了?


怎麼訓練。用心訓練呀,沒有什麼巧,有個好老師,有個好環境,有個好隊友。軟體設備,硬體設施齊全,花時間花精力,我想,只要你不弱智,想不強大都難。


匿名答一記,因為熟人多。
我也算題主說的名校辯論隊校隊的,但是我想說,只指望隊伍訓練體系是不可能造就好辯手的。
隊伍訓練,練的是風格、配合,而辯手個人素質的提高,靠個人以及嚴格要求。
我大一進隊時打二,第一次寫駁辯稿,我問師兄,寫幾個點?師兄說,10個點,3000字,場上對方有超過你預測的範圍的點,我怪你。那真的是煎熬般的一星期,偏生我高中打了三年辯論,自覺水平甚高,不願服輸,泡圖書館查論文翻專著加上一周七場練習賽,我後來發現我的稿子有將近4000字。
我職業生涯中輸得最不甘心的兩場比賽,各自的視頻我分別看了20遍和27遍,常看常新,復盤在自己的evernote里有幾萬字,直接改造了自己的辯論觀,不止我一個,校隊很多朋友都有看視頻的習慣,尤其輸了的比賽。學習對手是進步最快的方式。
辯論是一個非常講究熟練和交流的活,據說我的學院有位03級師兄,大二時每天找不同的辯論圈朋友隨便抽個題,對辯40分鐘,一年之後水平突飛猛進。不要閉門造車,走出去,多和強隊打比賽,多被「虐」,打完復盤,進步最快。
至於一隻隊伍的技戰術怎麼構建,其實是第二位的東西,只要你們的老人願意聽上場辯手的意見,立論眼界開闊真心講點道理不要為了辯論而辯論,在辯手個人素質搞定的前提下,都很容易贏。
除此以外,真心想說康勿鳴說得對,沒有名師指點,一定事倍功半。饒是如此,我還想補一句,自己摸索,好過半吊子的學長學姐誤導。
附贈一句,武大山大這兩年的比賽水平都在下降了,如果題主有心,有些老視頻(03 -- 09)更有學習意義。


就武漢大學來說我也只是了解他們的培訓方式,據我們一個武大畢業的老師說,他們招人一般限制不多,不過入了隊就不一樣了,他們一般是群辯,也就是你一個人對戰十幾個人。所謂的辯論高手就是這樣出來的。雖然同在武漢地區,我們學校的辯論隊培訓方式完全不同,就以我原來所在的辯論隊來說,主要是隊內打比賽,基本來說每個月隊內每個人都會打一次,還不包括對外的。各個學院的辯論隊之間也會有很多的交流,在辯論隊之間會有很多的交流會,也會組織看看國辯的視頻。 0 0 不過就我在辯論隊的經歷來說,我不是很建議參加辯論隊。參加過辯論的人都會感覺到,打辯論根本就不能解決實際問題。當然最重要的還不是這一點,最害怕的是以後辦事的時候,和別人交流說了很多。到了最後根本不能解決實際問題。。。。。生活不是辯論,到了最後都是為了解決實際問題,不需要說的好聽,只需要做得成功


這個問題總有一種難掩的中二感。。。。

我在圈內無名,只是怕被師兄師姐罵。。。所以匿名。

培根早就說過:邏輯與修辭之學使人善辯。

辯論賽里就是內容與表達。

前者多查,多寫,
後者多說,多聽。

真傳一句話,假傳萬卷書。


但是,再好的名校傳承,也沒有梁彩利精神來得過硬!

中南財大華中農業南京審計學院都曾經在一些小比賽中戰勝過武大。為什麼!武大不強么?武大是武漢地區最值得尊敬最值得學習的學校!但是,我們有梁彩利精神!!

什麼是梁彩利精神?是每一個辯論圈人都應具有的精神,敢打敢拼,不怕苦,不怕累,吃苦耐勞!勇於拼搏,敢於勝利!

附上鏈接:
http://edu.ifeng.com/a/20141115/40869738_0.shtml

本人絕非奉勸大家不顧身體健康,只是你真的夠努力嗎?共勉。

為梁彩利小姑娘祈福!祝她身體早日康復!也希望有精力與能力之人聯絡為其發起捐款!


個人見解:1、平日多思考,不要偷懶,把概念琢磨清楚 2、多看比賽視頻,翻來覆去不停地看 3、討論及訓練時多發言 4、錄下自己的比賽復盤 5、多請教別人

訓練方式:最近在準備大比賽,過段時間補吧


比賽期間是最好的提升能力的時候
如果你不是上場方,也不是打模方
多去聽兩方的討論,尤其多聽已經有辯論經驗的前輩帶領的討論,對於尋找論點和對辯論理解有很大提升
如果你是打模方
由於打模方一般不會只打一次,所以儘可能多想辯題,從不同角度,從正到偏,先想最正的論慢慢轉移到偏的論,在你給上場方做準備的時候,你對辯題的理解就加深了
如果你是上場方
還用說么,前輩怎麼說的,你就怎麼做

還有,多復盤,多復盤,多復盤

回到正題
要說我們學校的訓練方式
常規的有
隊員圍一圈,指定辯題,一個人先立論,順時針開始,不斷的駁上一個人的論,最後兩個人分別結辯。
還有任意給出一個名詞和形容詞,請你論證
比如酸奶是蕩漾的,電飯煲是棒棒的.....意在於多角度思考問題

不太常規的有
誰是卧底,狼人殺,請相信我,海龜湯等等...


先聲明,不是校隊,只是一個三流院隊的隊員。

圖為某場校新生賽的練習賽安排
對於許多非文科院系,在大一下學期進行的校新生賽,是新生辯手們第一次站在全校平台與其他院辯手交鋒的比賽。
一般周日公布題目,下個周日進行比賽。
而在平時,對於沒有正賽的隊伍來說,會去給別的院打陪練。在空閑期基本上保持每個月至少打2場比賽的強度。


首先,辯論這個東西需要天賦,而後才是訓練。
有些東西是日積月累之後才有效果的,比如語言文字的組織能力,口頭表達能力,以及對文字的敏感度,這些不是靠短時間大量積累就有效果的。
訓練方式就是注重吃透規則,控制自己情緒,注重團隊配合,。


關注微信公眾號「4b進行時」,在裡面試著訓練哦


推薦閱讀:

辯論賽!這是不是一個看臉的社會?反方論點。?
如何看待馬薇薇在奇葩來了對李樹峪說的話?

TAG:辯論 | 辯論賽 | 新加坡式辯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