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才算換一個角度思考問題?如何做到?


有多少人,就有多少角度。

比如,你成績不錯,高考前,校長找你談話,

「人生能有幾回博?拼一拼,清北有希望!」

校長慷慨激昂,班主任笑而不語,父母又愁又喜,自己不知所措。

校長更注重學校的形象,有幾個清北,多少985,211,對你了解並不多,所以鼓勵你拼。

班主任希望你能考上,既是你的成功,也是他的成績,但又怕你沒考上,調劑到不好的學校,畢竟有感情,所以笑而不語。

家長喜的是你成績好,愁的是不知結果如何,如果上了清北,自然是他們莫大的驕傲。

做為自己,不僅要考慮學校,還要考慮專業,上清北的把握有多大,上清北心儀的專業的把握有多大,其他學校呢?失敗怎麼辦?要不要留退路?

從別人的角度分析,可以方便理解其行為,從自己的角度分析,可以更好的做決定。


下過象棋沒,別老想著還有兩步就將死對方了,想想是不是下一步對方就將死你了。


簡單說就是:

對在哪,錯在哪,假如是反的呢
利在哪,弊在哪,假如是反的呢
他方看,己方看,假如是反的呢

最後再聯繫一切你所學的知識頭腦風暴一遍。


通過上帝模式。
當然我在這裡所說的上帝模式並不是指的是文學或者道德方面的意思,而是一種以更加宏觀的態度去解決問題,分析問題,了解問題。
所以,每次我在審視一件事情時,總會讓自己跳出那個場景中,以一種第三眼甚至是上帝的視角來審視那發生的事情,去評判對錯搞清前後關係,不偏袒不移情。
社會工作有個很著名的理論叫人在情境中,意思是:人不是完全獨立自存的個體,研究一個人,必須將其放到他所處的環境中進行,即他的家庭、學校、工作場所等。應該注重研究案主的環境和社會環境間各要素的關係,即人在情境。人受到環境壓力和人們彼此衝突的影響和困擾,因此要用系統的方法去分析情境中人們的行動。這解釋表達的意思很簡單就是人在做決定很容易會收到當時場景的影響。
不過,我們在生活並不是一直需要這樣的,因為我們需要將自己的道德和認知提升更加高的一個層次,上帝態度也就出現了。因為通過這個視角我們才會更加理智的分析問題。
先打這麼多吧,隨便說說,明天再好好答。


設想過幾個月、幾年之後再回頭看這個問題,會怎麼想。


坐著不行就躺著,躺著不行起來站著,站著不行去沖涼,沖完涼後上知乎。都解決不了,趕緊睡吧。


我現在在天津市西青區某派出所辦理一個學駕照用的暫住證。我今天已經是第五天過來了,之前過來一直辦不上。(同排隊的有已經來了將近十天的)每次過來門衛都說今天辦不了,明天來吧!辦證的行政人員每天8點半上班,11點半下班中午兩點上班,4點半下班,但是她4點就不辦了,說是要整理資料。一天上5小時班?而且我周一來的時候被告知周一不上班,這裡是輪休即周末上班,而當我再次問的時候卻被告知周末不上班。這裡辦事效率極低,一個下午只能辦10個?15個?周三上午一上班就電腦故障,沒辦上幾個人。也不叫專業人員來維修,下午繼續上班,看電腦行不行,不行就叫人走。 我想想有點不對勁,辦事效率實在太低,有時半小時沒辦好一個人。後來我打電話給教練問可不可以代辦這個證,教練說可以,交100元,同在排隊的有說交200的。(可是辦證那人說必須本人來辦啊!) 看,我只是換了個角度想為什麼這裡辦證這麼困難,但是好像瞬間想到了一點黑幕。 。。(對不起,我用陰謀論想人了) 備註:這裡辦的應該是整個西青區十幾萬人口的戶口相關的證件的,而這裡每天只能辦不超過30.40號人。


推薦閱讀:

周圍的人與自己三觀不同是怎樣一種體驗?
是孤獨讓人思考,還是思考讓人孤獨?
大家是怎麼面對人生低谷的?
眾和為什麼許多大家式老師都不講課了?
什麼才是真正深入靈魂的熱愛?

TAG:思考 | 思考方法 | 思維 | 心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