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人會覺得用父母的錢有負罪感?而且長大需要一分不落還回去?(特指還沒經濟能力的未成年人)?

也可以擴展到人際交往,總覺得你給我一分我便要還你一分,似乎怕虧欠了別人或多拿了一些別的東西,這是不信任,還是沒有安全感?還是覺得自己不配擁有更好的愛,覺得別人愛你你必須還回去才心安理得?

在這裡說明一下,我提這個問題並沒有誘導人們去怨恨父母的意思!!我覺得大家能在這裡吐槽一下然後減少負能量也是好的。我的初衷是希望有大牛來分析這種心理以及提出如何改變的建議,因為背負這種心理真的挺沉重,最好不要有這種心理

如果給你們造成不便或者讓你們感覺抑鬱在這裡說聲抱歉

也不知道怎麼幫助大家 但看過一句話,派克醫生如果你不能寬恕過去,可能會一直處於自毀狀態無法自拔(也許你是意識不到的自毀狀態)我希望精神壓力太大的一些答主要讓自己過的輕鬆點快樂點

跑題的好多…


這種心態不見得是負罪感,也許是一種自尊心受傷後的羞憤使然!

我小時候曾經在一些問題上被父母用話傷過,就是指責我辜負了他們的「付出」。感覺好像接受他們的這些物質給予的我要在情感上順遂他們的某些要求,去承受背負某些他們基於自己的自戀而給我投射出的我該是那個樣子的形象。記得小時候有次吃飯的時候都遭到數落指責我的一些「不聽話」以及辜負養育。記得那個時候賭氣得真想不再吃他們的飯了,因為如果我感覺不到你們養我是出於真正的疼愛我簡直沒有臉面吃啊。(但是這怎麼可能?所以為了生存終究還是要妥協的。對於大多數孩子來講,我感受不到你對我的養育是出於真實的疼愛與接納的時候,但是卻又出於生存而不得不繼續接受著這樣物質上的「給予」的時候,這就無形之中迫使孩子置身於一種沒有尊嚴和臉面的處境之中了。)。。。這樣的話父母說的時候並不盡然真實有這樣的意思(現在想想他們更多是習慣性地向孩子發泄他們積壓的情緒),但是對於一個敏感而格外需要在父母的言行之中尋找著「我被愛著」的確證的時候,聽到這樣的話真的是相當傷人和羞辱的。它使人感到一種被施捨後的低價值感,也感覺到自身的真實自我會經受著一種考驗,承受著要對父母徹底做著情感妥協和犧牲的壓力。(如此我所接受到的養育就是一種交換了,但是這樣的讓人失去真實自我的選項代價其實又是巨大的。而這也是孝道產生的土壤。但是這裡有一個BUG,如果我們為了抵禦這些衝突與糟糕的感受轉而接受那樣的設定的話。那無疑就默認了自己其實不值得被「無條件地愛著」的低價值感,而犧牲真實自我的巨大代價也是更加使人無法承受的。)。

而如果想著做自己(要自尊的活法),那麼我就得在這些物質,金錢的問題上跟他們做著清算。感覺如果我不想去背負承受所有的他們加來的給我的那些無端的指責,那麼我就得把「欠」他們的有一天都還清了。至少是將來有一天徹底地還清了,那麼我才能夠真正地在他們面前吐氣揚眉,而在此之前的每一天都像是忍辱負重。因為你還沒還清他們的,所以你面對他們強加給你的諸多無端的指責的時候始終都是百口莫辯的。

打出這些文字實在是辛酸。一個孩子的成長怎麼能離開得了父母的金錢物質上的支持與幫助呢? 但是如果父母情感上不夠成熟,想著自己因為這些付出從而擁有了在情感上要挾孩子的權利的時候,那麼孩子關於接受這樣的金錢就會感到自尊心被蒙上了一層陰影了。就會因為這些錢而感到低人一等。如果一個孩子在外面被人欺負了,他還能去反擊、去憤怒(在有人保護的情況下)甚至去憎恨,因為孩子不需要去依賴外面那些傷害他的人而活。然而對於父母,卻是必須要仰賴著的,因而所做的對抗也僅能在父母所容忍的範圍之內(比如賭氣與胡鬧),但如果父母從來認為他們的做法是對的,那麼他們再荒唐的傷害與沒有根據的指責孩子也只能默默地承受了。抗議只能默默地在心中積鬱而存在。而這些在兒時積鬱於心中的無法正常表達的不滿、抗拒、抵觸也恰是我們許多人後來性格當中令人費解的諸多固執、偏激、乖張等「毛病」的真實根源。。。

我自己的成長過程之中受過父母基於他們自己的投射給我的諸多的無端的指責,在小的時候想要辯解抗議的時候,都發現沒有底氣。沒有底氣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因為我在用著他們的錢。而因為這一點我始終難於對於他們給我的傷害以一種申訴,一種徹底地反抗。而到後來的一些爭執的時候,那種有一天老子有錢了一定要將我從小到大花的你們的所有的錢都分文不差地還回去的念頭也越來越強烈。想著以後自己有錢了把那些甩給他們,再將他們曾經加過來的諸多羞辱一一還回去的。洗刷自己所遭受的所有羞辱,那些因為錢的問題始終壓著無法得到真正地洗刷的冤屈。真是想想都快意!

之所以會有這樣的心態還是因為其實我們沒有感受到父母對我們的真正無條件的愛啊,我們感到我們接受的都是有著代價的,都是要做出某種回饋(常常是情感上的屈服、妥協)才能換取的。而如果我們不想承受那種情感綁架,要挾,自尊上的貶斥,那麼我們就會有著有一天我要跟你們在那個付出上做一個一筆勾銷的願望。這是一種媽的老子再也不想受這種窩囊氣的憤慨。而這樣的憤慨恰恰是自尊心在受著傷害的正常的羞憤反應。還了錢我就可以不去忌憚於種種壓力而捍衛自己的被常年抹殺的自尊了,還了錢我就可以抬起頭來做人了!!!

我不知道在這個問題上別人都是什麼樣的狀態,但是這卻是我自己的真實心境。

但是問題是,我們的倫理為什麼要以的這樣的方式構建,為什麼倫理常常為掌握著話語權的一方做著偏袒? (明明是受害者更需要聲援!)為什麼所謂的道理道德總是對事實真相以一種扭曲? 為什麼孩子生下來,被養大就一定要欠著父母無數的還不清的債務呢? 這不應該啊。我從來沒有要求你把我生下來,我被生下來是渴望著被疼愛,被保護,被關懷與包容的,而不是為了當作父母泄憤出氣的出氣筒。如果那個我降臨這個世間時最需要、最信任與依賴的人,總是以臆想出來的模式去套我,認定我就該是他們假設猜想(投射)的那樣!並且在我表達出自己的需求時總是貶斥我的自尊的時候,我又應當如何自處啊。我關於自己還能發展出那種自信,相信自己是值得被人愛的信心與安全感嗎? 難! 面對著實實在在的冤屈羞辱但是卻又無可奈何(因為我們必須要依賴父母)、百口莫辯,這又會在內心深處留下怎樣的陰影呢? 當父母習慣於用這樣的一種方式敲打我們的時候,我們的那些對於別人的付出所會感受到的那種沉重感,那些自己不配的一種自慚形愧,自卑的性格心理怕是要自此形成了吧! 如此一來,我們在日後的生活當中當我們感受到自己需要幫助的時候,我們如何能夠(免於窘迫情緒阻礙)向他人表達得出來呢?

唉,,,這些都個是沉重無比的現實!

----------------------------------------------------------------------分割線------------------

謝謝大家的評論,以及理解。太多小夥伴表達有著同感。抱抱你們。在此再多說幾句。分享一些自己與之相關的其它感受與想法。

其實回想我成長過程之中的很多心理問題,自卑,情感、社交障礙,以及莫名的恐慌不安等等,發現都有我童年經歷當中的根源,都有著家庭、父母因素在其間留下的深遠而負面的塑造。所有那些困擾著我的問題幾乎都是早年情感創傷的緣故。因為沒有得到那個來自你生命之初最依賴信任著的人的無條件的愛與接納,在後來每當遇到別人對我們稍微好一些的時候都會感覺有些沉重乃至惶恐。生怕不知道要做著什麼、回饋什麼才能去維繫。也不敢相信這是僅憑我真實的自己就能得到的。評論區的小夥伴都有說到曾經非常受不了在關係之中的別人的付出,感覺會欠著別人。而我們對於「欠著別人」而感到無比焦慮的心情怕是跟父母在「養育」我們的過程之中有形無形地強調的那些有著極大的關係吧。曾經對自己的一些關係進行反思的時候,發現我在很多朋友的關係之中都有著一種通過對別人特定的妥協、讓步乃至某種程度上的自我犧牲來維繫。而這樣的關係模式幾乎都是我早年與父母的關係的潛在的延續。而對於自己真實地存在需求、需要別人的幫助的時候,總是會不可避免地感到一種無形的窘迫或者羞恥。好像自己本身應當的就是非常吃虧的對待、遭遇一樣。然而,看到這些層面的事實真相總是伴隨著一種深深的痛苦與憤然。這不公像是被深深地嵌在命運之中的一樣,令人沮喪,無奈,不知所措。

種種這些心理層面的問題往深了看都與父母親的常年對待有著莫大的關係。他們給我的許多指責(基於父母狹隘僵化的觀念以及無意識投射出來的,或者是他們自己壓抑情緒的轉嫁)我都無法難於去辯解與反抗,因為有著無比強大的傳統道德為他們的這些做法站台。縱使是知道自己其實並沒有真的有錯,但是自己知道自己的無辜沒有用,得是別人知道以及相信你的無辜。但是這些時常都是太難了。我個人出身於那種比較封建僵化的背景以及氛圍(老家是南方的農村)之中,在這樣的氛圍之中普遍存在的觀念都是「父母說了你什麼你受著就是了,如果有什麼不對的地方那也是父母」。這些可視作傳統社會當中的潛在的「政治正確」。種種這些成長過程之中的經歷、處境都會逐漸地內化於自身,我必須要去適應(承受)這一切。這樣的經歷常常就是我們的諸多心理性格問題產生的根源,後來到外地上學,非常羨慕那些孩子能夠輕易自然地表達出自己的需要、感受、意願,而不是像我這樣在自己的真實感受意願總是被某些無比嚴苛的下意識認為應該的那些規訓所制約著。那樣的狀態才是人性當中的潛能能夠得到充分發揮與實現的保證。但是這是生長於父母的情感並未成熟因此觀念無比狹隘家庭之中的孩子所缺乏的,這些孩子缺乏的也許首要的還不是金錢,也是一種潛在的、無形之中的支持性的系統。我相信正是這樣的一種潛在的,情感或者精神層面的支持才是一個人在後來能夠得以充分發揮出自己的潛能,擁有和具備在這個複雜與競爭著的社會當中處理以及應對各種事務的能力以及其它的諸多創造性方面的才華。因為也相對更容易獲得成就與幸福。

答主老家雖然是農村的,但是自小隨父母在城市裡謀生(做些小生意),一開始家境確實不算好,我也早早地學會去體諒父母的辛苦。去做著我認為幾乎一切的可以使其感到欣慰的努力與配合,完全地相信她所說的和秉持的那種種方式。以此來約束規範自己,只為了能夠得到以及維繫住這個來自父母親的疼愛。從小有著什麼願望需要在表達流露時每當母親說到,咱家沒錢的時候,就止住了渴望的表達。兒時未獲滿足的渴望、需求並不會真的消失,這些感受、需求的壓抑反而會在後來成為我們獨特的一些嗜好、習性。(心底缺憾著的總是無形地驅使我們去對之尋求補償。並發展出一些獨特的生活方式。各種癮症或者不良生活方式背後常常深層的情緒依賴)而我也是在那個時候一點點地背負著父母的那些無意識的內容成長著,直到後面才逐漸地意識到一些問題,在看到自己出現了一些問題的時候。。。

意識到在這些過程之中我的父母有著許多的問題,意識到了很多的那些擰巴其實很多時候是不必如此的。意識到其實並非是自己家境真的有那麼不好,而更多地是因為父母本身在他們的成長過程之中這些需求也並沒有得到過滿足。然後他們就內化了這樣的命運設定,視這種「不滿足」之為合理,不可避免。他們在家裡條件其實是允許的情況下,硬生生地給我們鑄造的缺憾、困境,主要原因只是他們自己曾經過得艱辛。回想著小時候表達那些願望需要而遭到我母親的那些斥責與拒絕的時候,發現其實我並非是向他們要著天上的月亮,而更多的只是小朋友們都會喜歡的一些玩具,好玩有趣的一些東西而已。有時甚至僅僅只是多一些的水果、點心。其實一點也不貴,但是只是他們不理解那些孩子的正常需要,(因為這些在他們的童年生活當中確實可以算是一種奢侈,而「奢侈」在艱苦的生活當中則是一種罪惡!),因而就不假思索地否決了。說起來別人都可能不信,我父母因為他們自己童年的艱難,有了錢其實根本就不是為了改善生活,就是為了存起來。每當我看到父母為那些我知道家裡已經不在可能出現的窘況(比如吃不上飯、比如因為一點事情就要找人借錢,這些憂慮深深地紮根於我父親的內心)而擔憂,並為之局限擰巴自己的生活方式,而我想要給他們講述、介紹這個世界和生活本來可以有多麼美好,不必總是過度地遏制自己的正常需求而活的,我發現簡直根本說不通!根本不能讓他們理解,因為他們早年的經歷使其發展出來許多觀念假設,去固化他們的這些方式。

父母受教育水平都不高,父親初中畢業(他還是個基督徒),母親小學三年級,他們的童年都是過得十分的艱辛。這些使得他們感覺好像人的需求合理而不罪惡的需求似乎只剩下了吃飯這一項了一樣。其它的人性當中正常存在的一些需求與傾向,那些無用的樂趣愛好,休閑舒適,甚至為長遠的未來投資等等,都被斥為沒用。比如在我父親觀感里的「玩」、「休閑或者遊戲」這樣的舉動都是一種負面態度的,想想我深處這樣的父親的觀念語境也是實在給我留下了太深的壓抑、刻板。由於早年生活的艱辛,他對於「匱乏」這樣的狀態有著異乎常人的焦慮與恐懼,甚至時不時地總要我去與之一樣去防備那些在我看來已經不大可能再出現的窘境。賺錢以及存錢似乎就成為了生活當中無可爭議的最重要的事情了一樣。而我母親由於自小形成的生活習慣,在各種花銷她都是盡量以便宜節省的方式,而實在很多時候省的都已經大可不必要了,而我的這些不同的意見與之表達時發生的一些爭執實在也是令我揪心和無奈。他們早就習慣於此,我母親甚至理所當然地要求我們去接受適應此種方式。但是這樣的早年生活以及她的做法給我在無意識層面留下的影響則是,似乎我只能配得上那種最次的東西。而我對此潛在設定無比抗拒。對於他們來講,賺錢的首要目的是用來存著或者保值的,而非用來改善生活。(出於他們關於曾經的匱乏的深深的不安與恐懼。而對於「好的生活」以及相關需要的滿足,在他們的視角看來都算是一種「奢侈」或者「享受」。縱然在後來家裡條件已經完全可以滿足這樣的情況下)種種這些的生活經歷以及氛圍,使得我和妹妹在成長的過程當中的許多合理的需要的表達都遭受了過度遏制。這不僅留下了本來不必要的缺憾,且不得不說都阻礙了我們長遠上更好的一些發展、成長。說起來好笑的是,記得小時候父親帶我和妹妹去書店買了好些書,然後我母親又訓斥著說買了那麼多書又浪費錢。(買書的人知道這一點,很多買回來的書都不一定馬上看,或者很久才會看。買書如山倒,看書如抽絲。但我媽就是將其視作是一種浪費。媽的,現在想想很多事情她真的是吃了沒文化的虧!家裡有電腦上網也是相對於同齡的孩子較晚的。雖然家裡條件其實早就足以擁有了,但是只是因為父母不懂上網,所以認為上網用電腦都在娛樂,都是一種腐化墮落的生活方式。見笑了!)

當然,我個人意識到這些問題相對也比較早,也在相關方面做出了很多的抗議,在意識到如果我遵照他們的方式那麼對我的成長簡直是自廢武功之後,也會頂著一些壓力去表達出自小、從前都會被打壓遏制著的需求,要求。也會去努力地試著讓父母改變生活方式,比如讓他們試著用好一些的東西,而非總是最次的,讓他們意識到人的精力、時間其實很多時候是比有限的一些錢更重要的資源,也會帶他們出去旅遊,等等。當然這個過程也非常地艱難,因為需要對抗的是他們無意識層面的頑固,狹隘所給出的阻礙。在這方面我簡直說不通我媽,她就是認為好像很多精力都得是又來節流的,寧願省那麼一點點地錢去擰巴彆扭自己,給自己不舒坦,但是似乎他們早已經習慣了那種生活好像可以不求舒適的無意識了一樣。(由於他們的生長環境,他們也不得不接受那種自己的「低人權」處境。而在後來對於許多人性當中的正常需求,總會帶有一種「罪化」的態度潛藏其中)這些他們無意識當中的阻礙就不是意識層面的一些講道理所能夠輕易地扭轉改變的,因為他們也基於那些而發展出來了一整套的將其合理化的思維觀念。那些艱難的程度可以參考在清朝時期修鐵路所遭遇的困難與阻礙。

也是在這樣的傳統封建僵化的家庭氛圍之中長大,我對我國上個世紀在反封建的革命階段當中為何如此地決絕、如此地激烈地批判我們自身社會當中的一些傳統也真是有著切膚的體會。因為傳統似乎總是與某種盲目僵化相連著,那些有形無形的深厚的傳統或者無意識的方式簡直就是對人性、天性以極大壓制與禁錮。這些不得不說都是鉗制著作為人的很多潛在才能才華的發揮,這些遏制創造性的保守又截留了多少本來可以在社會當中自然生長的財富???而在那種社會當中人求得生存都是變得格外地艱辛了,更甭提去自由地追尋生活的美好。(這些美好都是得要人們能夠尊重自身的真實感受需求與意願去行事來支撐的)。在那種氛圍之中美好只能是一種虛妄的幻象。也更直觀地理解了魯迅先生所說的「鐵屋子」的比喻,知道那是怎樣的一種無奈。真心是像移張桌子那樣的微小的改變,微小的方式上的改變,都得打得頭破血流。我父母親都在各方面無比地固著於他們自己的那些令人窒息的方式,並要求你去接受默認那就是我們的生活,這就是我們的命的感覺。任何的改動都會觸及到他們的某些控制感,某種關於潛在秩序的自戀。。你們完全可以想像,在清末建個鐵路這種好事都因頑固的迷信而阻力重重。因而迫使的要發展生長社會本身的潛能與活力,似乎真的是要對於那些有形無形的頑固傳統、迷信予以批判拆除,(傳統,在此處的語境泛指一切上一輩人的方式,因上輩人的對自己過往經驗的固著而對新的更好的可能性的置若枉然、視而不見)。與自身的傳統做著切割常常是痛苦甚至引發激烈矛盾的事情,然而常常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從沉重壓抑的歷史慣性當中掙脫、走出。如此才是走向未來而非持續踢踏著那古老的步法。唉,扯的有些遠了,我有時也就是愛掰!(笑。

大學時堅持選擇了去英國留學兩年,這個其實也是完全在我家裡條件能夠支持的範圍之內(家裡有幾套房子和商鋪),但是他們卻依舊是被那些自己早年的窮困所導致的焦慮,危機感而給了我實在不少的阻力與質疑,想著我得什麼時候才能賺回成本與投入。前面提到的年少時候的那種羞憤以及要徹底地「還清」的念頭,主要還是小時候更強烈一些。大了的時候為了長遠發展慢慢地學著去試著做一些爭取,以及花了家裡的錢更多一些了時候,心態變得更加複雜了一些。我實在是不願意在家裡明明有條件的時候因為那些心態而「放棄索取」而耽誤自身的長遠發展。(因為我實在是經受太多明明條件允許但是就是因為那些潛在原因硬生生地耽誤、遏制了自己的情況。而這也是一種代價)但是同樣地也不想因為自己所受的而持續地向父母做著情感犧牲和妥協,甚至還要去撤回和推翻我在成長過程當中不自覺的犧牲和妥協的那樣的姿態。等等。另外,「還清」念頭相對不像先前那麼強烈了,一方面迫於這樣更加複雜的處境,也同時因為不確定自己以後真的能大富大貴到不缺錢了(曾經年少時的幻想里我是不存在這樣的疑慮的)。我關於以後我一定會有事業上的成功(並因此而有錢)的信心也真是被我那個信基督的爹常年給我的貶損打擊給摧毀了。(情感上有著這個衝動,但是理性上知道這樣做實在比較坑自己。在自己將來如果沒有做到像那麼一大筆錢完全是不大的問題的情況下。)

而直到現在依舊存在著許多的糾結之處。

扯得有些多了,內容上也有些斷裂成了兩截。見諒


會這樣想的孩子,大都是沒有被父母無條件支持過的孩子。
————————————————————————
我覺得有一個知友的評論很好,完善了我的答案:「支持不只是指經濟上的,還有精神上的,感情上的。」


謝邀。


別人的心思不知道。我只能說我自己的心路歷程。


我上大學後跟父母經濟賬劃清。學費和生活費是我自己寫字籌的。至今如此。然後中間反饋給過家裡許多錢和東西,具體數字記不得了,反正給爸媽買各色數碼和奢侈品,簡直算我的愛好之一……

但我和家裡關係並沒問題,實際上,從小到大,關係都好得很。我父母對我好得,我自以為無可挑剔。

仔細想想,大概是因為這樣吧。我小學升初中時,那是1990年代中期,當時的那個學校正常是要花3萬人民幣贊助費進去的,我是考進去的。從此我爸媽很愛跟親友吹,說我是個「能給家裡省錢省心的孩子」。那時我覺得,能不花家裡的錢,好像是件不錯的事呢。

我自己在中學時,去我爸辦公室玩,幫過忙,打字、起草文件、做一些簡單的翻譯。大概也感受到了他的工作投入產出比。說已經知道人間疾苦了有些過,但我清楚地知道父親的錢也不是天上掉下來的。

我自己是從上大學開始就決定做自由職業者的。走上這條路時,已經想明白了。收入不穩定,也無法給家裡安全感。那麼至少不要給家裡任何負擔。我清楚地知道父母為了我已經犧牲過多少生活質量,所以不希望他們再做任何犧牲。

如此而已。


說穿了,也無非是:知道父母辛苦,也知道自己已經完全改變了他們的生活軌跡,所以想盡量給他們做些補償(儘管沒法完全做到),如此而已。

與此同時,當然也不無私心。

大多數父母對子女職業生涯的干涉程度,與子女的反饋成反比。一旦發現子女經濟自由而且路走得通暢,父母們也會願意給子女更大的自由,甚至幫忙。我媽是在發現我掙錢速度遠超過她之後,才完全放心,不過問我任何事務的。

我覺得,許多孩子,大概都是抱著這麼點樸素的心態對父母好的:給錢,既是反饋,也是證明。希望父母過得好,也證明自己可以獨立過得好。我認識許多自由職業者朋友都這樣:愛給家裡買東西,好讓家裡安心,消除家裡「你有沒有單位喲」的焦慮感。甚或還有 @唐缺 這樣剛大學畢業沒三年就嘩啦啦朝家裡砸錢的大孝子(九年前他就這樣了)……


除了一些吸血鬼家庭算是特例外,大多數父母未必真需要孩子給這些錢。但這種反饋類似於資產證明,能夠給孩子多一點自由——有的還能改變父母的觀念,甚至改變整個家庭呢。

常給父母買東西,從而永久性改變他們消費和生活習慣的諸位,一定知道我在說什麼。


看到若干答案都是因為對父母充滿怨氣才不願意用他們的錢,其實並非那麼絕對。我大學畢業後一直反過來給家裡錢,再到現在沒事兒做就給他們買買買,只有一個理由:覺得爹娘的一生太不容易,希望能儘可能地多補償他們一些。

我父母都出生於1953年,生日只相差一個月,有著那一代人共同的經歷:長身體的時候遇上三年饑荒,該學習的時候遇上鬧運動,17歲就被扔到雲南插隊支邊,一呆就是八年。好容易盼到運動結束可以回城開始新生活的時候,已經到了生兒育女的年齡。那時候我爹本來學習成績很好,有機會進大學深造,但因為我娘要生我了,為了照顧家庭,他放棄了讀大學的夢想,從此兩口子的生活開始圍著我打轉,一轉就是22年。

到我22歲大學畢業那一年,我爹娘整好五十歲。

在過去的五十年里,他們經歷了貧窮的童年、少年和貧窮且勞苦的青年。之後時代變遷,雖然日子好過多了,他們當然也儘可能地在條件許可的範圍內盡量享受生活,但一來收入有限——我爹一直做著事業單位的基層幹部,我娘是公立醫院的普通護士,非官非富;二來各種節約儲蓄為了供我讀大學,也就是維持著普通小康的生活,有許許多多的人生夢想沒有辦法去達成。

所以,可以這麼說,整整五十年的時間,我爹娘都沒有得到機會去無所顧慮地享受人生。但人的一生總共才有多少年?對於一般人來說,大半生已經過去了。

對我而言,我所知道的是,我爹娘並不是有錢人,也不是所謂的完美父母——媽個雞生氣起來揍老子的時候疼極了,還經常動用兇器——但他們確實是在盡心儘力地養育我,為了我犧牲了很多。我對過去生活里的很多小細節都記憶猶新:比如我娘愛美,愛逛街,但看到漂亮的衣服常常瞅一眼價格就搖頭走開,臉上還要若無其事不在我面前露出惋惜之色;比如我爹喜歡音響,卻買不起好的設備也買不起很多正版CD,當年咬牙買了一張165塊錢的《阿姐鼓》,買之前至少去那家音像店看過十多次;比如92年左右家裡趕在福利分房末期半買半分得到一套小房子,傾盡家裡積蓄,吃飯都得去爺爺奶奶家裡蹭,其時我正好想要參加學校的夏令營,想到要交十五塊錢便捨不得去,我娘卻果斷掏錢,讓我去玩了個過癮;比如我爹一直希望能有輛車,但為了保證我讀大學的費用,在家裡從沒提過買車的事。

說到讀大學,張性靈老師在大學時就已經可以賺稿費養活自己,而我大學四年幾乎沒怎麼掙錢,依然是吃爹娘用爹娘。那時候我娘的工資卡每個月會打進去七百塊錢左右,她直接把工資卡給了我,讓我帶到北京花,自己只剩下每月的幾百塊獎金,然後由我爹來包家用——很多他們的同事聽了都覺得不可思議,驚呼「你們太信任他了」。北京生活費相對偏貴,加上大學生的其他花銷,即便我盡量節省,也可想而知家裡經濟壓力不小。但爹娘從未限制過我用錢,每逢假期回成都,還會給我買一些我自己捨不得掏錢買的價格偏貴的衣物用品。

所以,花他們的錢,雖然都是該花的,我仍然始終都有負罪感,年紀越大越花得燙手,就始終盼望著趕緊畢業賺錢,趕緊反哺父母。「 一分不落還回去」的說法誇張了,只是想要他們能真正享受一下生活。

運氣不錯,我好賴還是在畢業幾年後開始步入了寫 wu 作 ye 事 you 業 min 的正軌。07年我拿到第一筆出版圖書《九州·英雄》的版稅,趕緊給他們打過去一萬。第二年我拿到一筆十萬塊錢的約稿預付版稅,立馬打了五萬回家。加上幾筆其他的錢,他們把03年買的新房的貸款付清了,從此無債一身輕。而假如我當初選擇了考研的話,這套房子他們都不會買,也不會就此退休(我娘是50歲正式退休,我爹是幹部,先辦的內退,60歲正式退),還會繼續工作或者被返聘,繼續攢錢供我讀書。

再往後我收入漸高,及至最近幾年趕上IP熱做了風口上的豬,重要的不再是我給他們多少錢,而是他們對我的經濟狀況終於放心,不再需要擔心我。再加上我老早就宣布了,不管結婚還是買房買車絕不要他們一分錢,沒有了後顧之憂,爹娘的邪惡本性展露無遺,開始各種吃喝玩樂,開始各種補齊年輕時的愛好,相比起他們,我倒成了葛朗台:我拍照用手機,我爹拍照用單反配若干比單反還貴的鏡頭,什麼大白小白的我都聽不明白;我用千元機,他們倆用三四千的愛國旗艦機;我成天在家裡死宅通過知乎發現更大的世界,他們每年四處腳踏實地遊山玩水,歐洲日本都逛遍,然後和我媳婦兒一起交流旅遊心得嘲笑我。

前些日子,我曬了一下媳婦兒送給我娘的包和香水。一個姑娘在評論區哀怨地說:「我也在用同款包……」

嗯,這條評論看得我很開心啊。抓住青春不放多好。

我曾經收到過一個答題邀請,大意是問「你這輩子做過的最驕傲的事情」。我沒有答,不過倒也想過該怎麼答。於我而言,能讓媳婦兒早早地不再需要工作、在家安心享 zuo 清 jia 福 wu 當然算得上是很驕傲的一件事,不過以我們的年齡,假如需要一起奮鬥那也是正該的。

真正最驕傲的事情,可能還是盡我所能,讓父母輕鬆快樂地享受晚年。他們前半生的種種辛勞不如意我無能為力,但後來的事,我儘力了。

去年有一次我陪娘散步,娘跟我說:別看你爹平時在你面前不說,現在他在他的那些老朋友面前簡直幸福慘了,個個都知道他有個不錯的兒子,啥事都不需要我們操心。

我正在喝水,想像著我爹在老夥伴們面前眉頭深鎖故作謙虛蛋腚的樣子,一下子就笑得嗆住了。

最後上兩張圖吧,晒晒這兩位六十四歲的老同志今年的新臭美照。


欠的錢不是錢,而是情分。不願和你保持情分,所以要還債,要撇得乾乾淨淨。
張愛玲在小團圓中寫了她這樣的心態。從小與母親疏遠。母親出資讓她留學,但也沒少埋怨她。一次,有個老師自掏腰包給她八百塊獎學金,她特別珍惜。拿給母親,沒想到第二天,八百塊錢就被母親打牌輸了。
所以後來她拿了胡蘭成,書里叫邵之雍的錢,兌換了兩根金條,還給母親。母親當時就哭了,以為她是因為自己交往的情人太多而怨恨自己。


寫下這個回答之前是準備好挨噴的。結果出乎我的預料,不但幾乎沒有人噴,還有那麼多共鳴。

以前在其他回答里表達過類似的「父母無恩」觀點,就有人評論猜測我是不是跟父母關係很糟。其實恰恰相反,我跟父母關係很好。正是因為被完全接納和無私對待過,知道真正的父母之愛應該是什麼樣子,所以才更心疼那些不曾被愛,反被道德綁架和無限索取的孩子。
(其實都有些偏題了,並沒仔細看問題描述,只回答了標題本身,並且只提到了最極端的情況。如果有人認為以偏概全了我也接受吧。本來就只想表達自己最有感觸的部分,希望能安慰到一些人。)

每個評論我都看了,只是沒有時間一一回復。惟願所有被父母苛求,不曾被溫柔對待的孩子,最終都能幸福,無論你願意以怎樣的方式解開心結。
抱抱你們所有人。

——以下原答案——
我斗膽說一句,
凡是認為長大後一定要把錢【一分不少】還給父母的孩子,他們的父母十有八九是渣,跑不了。

如果不是父母用吝嗇討債的心態養孩子,從小灌輸「老子養大你不容易你」「供你吃供你穿所以你欠我的」之類的話,一個孩子怎麼會好端端的產生欠了父母債的想法?
一個人得多缺愛多缺自尊,才會連尚未自立階段用父母的錢這種天經地義的事都覺得有負罪感?

正常家庭出來,在父母關愛下長大的孩子,他們有經濟能力後回報父母的方式一般是帶父母去旅遊,給父母買買買,或者其他形式的經濟回報,比如每月固定給點生活費之類。
【而不會是「把養育教育的付出算得清清楚楚折成錢一分不少還給他們」這麼清晰的債務-債權關係。能到這個地步,一般是情感上已經打算跟原生家庭徹底決裂了。】

看到有人說把錢一分不少還回去是為了撇清不欠情,我就想問憑什麼。搞得供吃供穿讓上學還是大恩大德了一樣。生出來要養這是法律規定的義務,自己搞出來的人命,做父母的不管誰管?不養那是犯遺棄罪的。
撫養必然要產生費用。這個費用是做父母【本應承擔的法律責任】,不是子女欠的債務,不要搞錯了。
有人要說大學不是義務教育,這個錢得還。好嘛,欠誰錢不是欠,哪怕助學貸款也比這種討債父母錢加親情債一輩子撕扯不清的關係清爽利落多了是不是?
要點臉好嗎,知道責任心三個字怎麼寫?如果生個娃出來當養豬那麼養,絲毫不為ta 的教育和將來的發展考慮,當什麼爹媽。當初咋不自己射牆上呢。

覺得天生就欠了父母要還清債務,否則就不能堂堂正正做人,會這麼想的孩子挺讓人心疼,但也是腦子拎不清得讓人捉急。
要知道你原本就不欠任何人啊!

明明被虧欠了愛,明明是受害者,明明所獲得的只是最基本的、保障你勉強活下去的養育,明明是你本該得的權利。
卻反過來補償虧欠你的人,讓他們可以不付本該付的代價,讓養兒育女的成本變成子女自己承擔,何其荒謬。莫名其妙給自己栽一筆債務在頭上,讓原本就苦逼的屌絲人生,還要雪上加霜,負重前行。

反正我是看不懂這個邏輯的。

(以上評論只針對某些情形的家庭,那些「哎呀我父母對我很好可我就是覺得欠了他們/我就是想報答父母balabala...」不在此列,請不要強行對號入座。)


沒人邀請我,我來強答一發。因為前幾天我一個閨密剛剛說過我這個特性她非常不理解。
但是有的事即使是最親密的人,也會懶得多說,反倒是獨自一個人或者面對陌生人的時候,剖析和回憶起來更舒服。
我家是個總體來說非常和諧美滿的小康家庭,具化一下,坐標浙江,家裡三套房,一套市區商品房,兩套浙江城鄉結合部那種獨幢三層小樓,沒有還貸壓力,媽媽全職家庭主婦不用工作,爸媽感情非常好,年輕時候就是自由戀愛,我有個弟弟,很愛我,斯文聽話小活潑,隔壁樓住的我爺爺奶奶,爺爺奶奶非常愛我,就連學會了把車正正好好倒進車庫這種小事,我爺爺奶奶都會來圍觀然後狂誇我越來越厲害。家裡把兩個小樓圍了個大院子,給我種花草,養了狗和烏龜,長期供養流浪貓和麻雀。外人看來真的應該非常美滿的,事實也是如此。
但是我就是有那種在家裡就算吃個蘋果都要問我媽媽可不可以的習慣。而且經濟危機感非常大,現在工作了相對經濟獨立後,更是空前的大。
我仔細想了一下,原因有三。
一個是我爸嘴大藏不住話,這對我的成長造成了很大影響。
有的人家裡會有那種大人的事不要在孩子面前說的規定,我家也有,我媽和我爺爺奶奶都非常嚴格地執行,陰暗的齷齪的事都不準說,告訴我的都是真善美,但是我爸有的事他憋不住,他就挑著不太彎彎繞繞的事給我講家裡的經濟狀況,講生意難做啊錢真難賺啊今年咱家花了多少啊現在怎麼一雙小孩子的鞋就要三百塊啊真貴之類的,他也不是故意的,他就是嘴大喜歡說話。
我上初中之前大多數時間是爺爺奶奶帶的,爺爺奶奶雖然只是務農人,但是沒有什麼貪慾而且踏實且對生活沒有抱怨,這是一種精神上的富足,養出來的我是個性格非常張揚自信的小女孩,老師形容我的是直爽潑辣。初中是個性格塑造很關鍵的年齡段,這個時候爸媽的小生意穩定了,和爸媽的接觸更多了起來。初中開始有點自卑了,因為初中上了個私立的所謂貴族學校,周圍孩子看起來都比我過得好很多,而我爸爸對我講的事都無時無刻不讓我感到生活艱辛,我開始對拮据這個詞感到刺痛,覺得我欠他太多了。
其實我家也不算窮,一個小城市的私立學校里沒有知乎有些知友那樣的頂級土豪,有錢人家就是普通的有錢人家,家裡開個中等大小的公司就已經很厲害了,這樣的環境里雖然不敢說我的物質條件有中等偏上,中等還是能有的,但是我自己心裡就是覺得生活艱辛,當我爸無意中透露了社會上的艱難時,即便他說的事可能只是普通的抱怨,對他來說都是習以為常的小事,但在當時的我心裡,因為閱歷的不足,平日里接觸的艱辛太少了,他所表露出來的負面就會被我的意識放得很大。
原因二是我媽媽是個節儉持家的傳統好女人。
媽媽不用工作,對外面世界的發展相對比較遲鈍,對物價的概念更多的是菜價漲了一兩塊,超市的東西越來越貴,還有很多對於上一條我爸說的那些事的側面印證的生活細節。這都讓我更深地感受到拮据和愧疚和自卑。另一方面我媽是個[傳統女人],有時候會問我,媽媽老了你會不會養我,會不會有媽媽現在對你的一半好,養兒防老媽媽以後就靠你了這類的話。上大學那會兒本身我爸有意向讓我出國,我爸朋友們說萬一我想留在國外了,以後你們有個病痛誰來照顧,女兒白生了嗎,媽媽表示深以為然,最後雙方妥協,我從浙江跑到哈爾濱。
高中我的成績開始變差了,知道那種執念太深反而達不到的人嗎,就是我。我其實打小叛逆,成績差了我連抬杠發脾氣都沒底氣,更不用說討零花錢花這種事了,心底上總覺得欠他們更多了。
報考大學那會兒只是單純想去遠一點的地方看看,但養兒防老這個觀念讓我感到了責任和牽絆。
上面兩方面結合起來,由於我的基本性格還是原先的直爽潑辣,性格的塑造中形成了我欠他們太多,這些我是要還的這個觀念。
第三個原因是我有個弟弟。
很多人生二胎前,都會有朋友親戚之流,來調戲第一個孩子吧,說的無非是你要有個弟弟妹妹了零食少了爸媽也不愛你了之類的。那時候我八歲,這讓我感到了危機感,可懵懵懂懂的我對此無能為力,心裡的感受自然複雜。我爸媽也不是什麼教育家,對我的心理上的變化有所疏忽也很正常。
突然有一天放學回家,家裡多了個弟弟,弟弟的年幼階段,自然全家都更照顧他一些,我和他的吵鬧在所難免,被斥責的當然都是我,說的都是大的要讓著小的。然後我上了住宿制的初中,之後上的都是住宿制,直到大學畢業。
住在別的地方了家裡自然少了很多我的生活用品,我媽又是個特別愛打掃歸置東西的人,甚至有一段時間我每次返家日回家,她給我用的洗漱用品都是一次性用品。這讓我逐漸在家裡感到了客居和寄人籬下的不適。
我爸嘴大第一條也說了,初中有個返家日,他接了我弟弟下幼兒園,又接了我回家,路過我家市區一個房子,弟弟說爸爸你看,我的房子。我爸當即斥責了他,但這已經於事無補了吧。
另一個方面說,我的年幼時期和爺爺奶奶的相處時間更多,而弟弟是爸媽生意穩定了空閑多了後自己帶大的,人心肉長的,偏心總歸是存在一些的,我爸媽做人不是彎彎繞繞的人,有時候的口誤和不注意也是有的,比如有一次吃飯我爸突然蹭一下站起來,我媽說你幹嘛,我弟弟說他肯定是去添飯,我爸說了一句都說知父莫如子兒子真不是白生的。說完後我媽比我爸反應快,立馬意識到不太合適,看了我一眼,我低頭吃飯裝沒聽到,其實真的眼淚都要掉出來,要是你們說我玻璃心,我也沒辦法。
還有我媽有時候出門突然去個超市,打電話回來如果是我接的,問我弟弟要吃什麼零食,從來不問我。我弟弟摔開了一個口子她勸他吃肉補蛋白質,我割了雙眼皮那段時間正好我爸減肥我弟弟胃不好家裡吃素,早飯全是蒸芋頭蘸醬油。我臭美,割雙眼皮就是為了變美一點,醬油黑色素那麼高,真的不想剛做完手術就吃這個。我有個閨密,點了顆痣,她媽媽在飲食上緊張得不行,怕她留疤,對比一下後當時我都玻璃心到躲起來哭了。
我愛我弟弟,我也愛我爸爸媽媽,他們也愛我,我脾氣其實挺爆的,家人都能忍著我,但這不妨礙我的有借有還觀念和危機感。
包括好朋友之間,我總搶著買單,六一啊聖誕節啊過年啊生日禮物啊的,從來不落下。但我自己是不過生日的,以前是因為家裡不過,也沒人送我禮物,所以習慣了,我不過生日爸媽還會誇我懂事。後來其實也羨慕別人過生日有禮物,有時候也會和朋友開玩笑我怎麼過生日總是沒禮物,但是因為從小習慣了不提自己生日,朋友們也不當真,我很少有禮物。
朋友間我覺得我付出比較多,有時候也委屈,但比起感到欠別人,還是這樣更安心。
大學我爸給我一千三左右一個月,每月一打,有時候他忘記打了我也不會討,有時候學校交額外的費,就會過得很拮据,偏偏我性格看起來很外向,又愛玩,那就要精打細算,有次去周邊三日遊了,回來只有三五百塊錢過一個月,偏偏要交兩百多的錢,我們食堂不便宜的,我吃了十來天的腌辣椒和饅頭稀飯【(?_?)這個點很怨念,因為吃得又差還拉肚子卻沒瘦】。
然後現在已經工作了,我爸有次無意中說了句你大學過得不是挺奢侈的嗎。我沒吱聲。
我對我爸媽挺好的,出門做什麼都是我付錢,我還特別願意叫他們出門花我的錢,我媽想旅遊我出錢,要什麼我都給,但有時候不是全出於愛,有時候我自己知道我是想還。
我可以在我爺爺奶奶那裡討零食吃沒任何愧疚感,在家裡吃個蘋果都會再三確認可以吃嗎,我知道我沒必要,但是這個習慣我改不掉,不問就不安心。
有次我想做菠蘿派讓我爸給我買個菠蘿來,我要先給他十塊錢,不然我不安心。
而本來就說這是我的只是我沒想起來吃掉的零食,被他們吃掉了我會生氣的。
有次把一甁四五塊錢的瓶裝奶茶放在茶几上,我好幾天沒記起來喝,我不在家我爸把奶茶拿給我弟弟說你姐姐一定是不要了你喝掉吧 ,然後我回家記起來喝它了,問我的奶茶呢,他們就說了,我就生氣了。
四五塊錢一瓶的奶茶而已啊。很奇怪吧。
我閨蜜她們一直理解不了我這個點,包括我爸媽都理解不了,每次我問這個我可以吃一個嗎,我媽都會笑罵我神經病自己家還問什麼問。


我媽和我說 你怎麼不看那些把孩子丟掉的父母,我沒把你丟掉都是對你的大恩大德了。
我爸跟我奶奶說,給這個孩子花了這麼多錢,結果養了一個白眼狼。就知道花我的錢,從來都不知道聽我的話。
好吧,他們或許很愛自己的孩子。
只是他們一定要你乖乖在他們的掌控之下。
我為什麼覺得有負罪感 因為父母告訴我 他們把我養大 沒讓我餓死凍死 是對我的恩德 我應該對他們感恩戴德 時時刻刻記得 他們沒有小時候沒有把我扔掉 乖乖聽話
這就是高票答案的受挫的自尊心 不想再受這樣的恩德 然而 不受就活不下來 受了 卻要拿什麼樣的理由來面對 幾乎是屈辱的恩德


我不是不愛我的父母的,只是他們生了我,認為他們就是我的主宰,不把我作為一個獨立的個體看待,多少讓我排斥。而每當我想要反駁他們的說法時,只要他們質問我一句,你吃我的,穿我的,你有什麼資格說我。我就沒底氣再多說一句。
把他們這麼多年生我養我的情分,摺合成清楚的債權關係,不是要羞辱,不是要和他們劃清界限。
我更願意的是,我可以正大光明,堂堂正正的和你說,我的想法,我不同意你的看法。因為這時候你不能拿我吃你的,穿你的,用你的,這句話來堵我了。
最小最小的時候,沒有意識到父子親情間的這個問題。每次犯錯被打也覺得,我錯了,就是該被打。
直到,有一次,或許犯了一個經常犯的錯誤,叫父母忍受不了。他們叫我把穿他們給買的鞋子脫下來還給他們,要我把穿在身上的衣服還給他們,好像有什麼深仇大恨,衝上來就扯你的衣服。歇斯底里,我嚇得幾乎以為,我就是他們的仇人。然後毫不猶豫把你推出門,砰的一聲巨響。
讓你在鄰居異樣的目光中,忙不迭地想要藏好光著的腳,不知道要去哪裡躲起來,好讓自己被明明應該信賴的人這麼對待,這件事,遲一點被人知道。
很傷心,這個時候,你才發現。不是大家所說的親子關係,好像就完全可以信賴的。他們給你的好,你最好不要欠著,趕緊還給他們吧。不然,下一次他們要你還給他們,你身上穿的衣服的時候,你沒有勇氣去反抗他們。
以上。
我不怪父母,我怪自己,不能早點把這債權關係還清楚。


路過,
感慨一番。

如果孩子有負罪感,
那麼常常這不是孩子天然就出來的,而是「父母給到你的負罪感」。

只是這種「罪」,
會源於各種不同。

有的父母並沒準備好要孩子,
無論是物質,還是心態,
於是當孩子來臨了,就會被迫應對來自孩子的各種「麻煩」,被迫成長的滋味一點都不好受,這種感受也會被父母傳遞到孩子身上。
似乎,「都是你帶來的」,「若不是你,我會有多輕鬆」,怎樣怎樣,
孩子也同樣被迫承擔了父母的懊惱。

有的父母真心付出了很多,
但這種付出中,有多少真的是「為了孩子」,有多少又是「承載了自己的期望和不甘」,這需要分辨。
若是為了孩子,就不會「帶給孩子負罪感」,而是基於愛,愛本身就是付出的最大理由,除此無他。
但若是為了自己的某些不甘,孩子就如同「背負了父母的什麼一般」,此時的負重,僅僅是還錢都卸載不了。

當然,還有一種父母是,
這些會常常掛在嘴邊,「我在你的身上花了多少錢」,「我養你有多麼不容易」,
那麼對孩子來說,「還了錢感覺才會得到自由」。
而最可怕的是,
還了錢也還不了情,「在你身上花費的心血,又怎麼算?」
真是逼到走投無路。

每一種其實都不少見。
而這些常常又攪在一起,讓人無所適從。
說無愛么,
很難完全無愛。
說目的么,也未必那麼純粹。
說有負重么,也似乎希望孩子自身也由此獲利。
說實現他們的願望么,但孩子走自己的路也未必不會獲得他們的支持和理解。

說家庭,始終是個複雜事。
因為若是單一的情感,就好面對了。

只是一點,
當身為父母不夠強大,內心有懼怕擔憂恐慌,
這些都會以各種形式傳遞給孩子,
連「給孩子負罪感「也常常是如此的一種表現,
因為,「只有給了你負罪感,你才會對我不離不棄」。

如果自己強大,
孩子的到來只是錦上添花。
但如果自己不是,或力量不足,
孩子的到來要麼引發你的恐懼,要麼被你當成「雪中送炭」的救命稻草,
但無論哪一種,
對於孩子都是悲劇。

如果身為孩子,
在這樣的路上掙扎許久,
那麼,只希望讓自己成長起來,
不再轉嫁給未來的孩子吧。

祝都好。


就我個人而言,源自小時候的極度缺乏安全感。覺得自己花父母的錢很對不起他們,覺得自己是個錯誤。
1.小時候我爸媽帶我出門,每次喊口渴,我爸都帶著一種大人看穿小孩的那種不屑語氣說:「還不是就想喝飲料,在家你怎麼不口渴,一出門就口渴?」可事實上我是真的口渴,而且也只想喝水並不是飲料。可是這種嘲諷讓我覺得自己好像做了很大的錯事,覺得花了家裡的錢的感覺。
2.每次出門買衣服或者為我花了錢,我爸回到家都要找各種理由沖我發一堆火,感覺罵我一頓才解氣,才不枉為我花這些錢。小時候每次被罵完,我都一個人偷偷哭,覺得自己就不該用他們的錢,不該活在這個家。
3.大學有交換出國項目,我很想試試,怯生生跟家裡說。我媽支持我的想法,我爸一開始也說去好了。最後在回家辦護照的時候,一直說各種理由,覺得我出國不值,學的專業沒必要出國,以後教小學,出了趟國回來跟國內小學教育不適應……最後說決定你自己下,可是話說這麼明白了,我還能說啥,各種材料都交了,最後自己說算了,我不去了……那個時候特別想自己能早日經濟獨立,做自己想做的事。
4.前面我跟我爸去麵包店買了一個豆沙吐司,深深記得8塊錢,他看一眼說:「麵包都這麼貴的?要八塊錢?!」聽到這種話,小時候那種感覺又上來了。心裡就想:我以後都把錢還你行了吧?
後來我自學了烘焙,在家做麵包吐司之類的,家裡人(除了我爸)都很支持我這個興趣愛好,高高興興品嘗我做好的蛋糕麵包之類的。我爸來一句:買這些模具、還要烤箱烤,多費錢,還費電。花在這些上面的錢還不如出去買個麵包來的划算……(您不是嫌出去買的貴嘛?)
5.父母賺錢不容易這種道理我很小就懂,也很體諒他們。但很多這種小事堆積起來的感覺,讓我覺得自己花一點錢都是有罪的。去飾品店買個三四十塊的飾品、喝杯十幾塊的奶茶都有深深的愧疚感,覺得對不起他們。所以大學的時候努力爭取獎學金,讓自己看起來不是那麼依靠他們。其實我們家的生活也不是特別貧困,只是小時候這些回憶帶來的影響太深重,希望自己能早日走出去,也希望未來在撫養自己的孩子能帶給他正確的金錢觀,不必帶著這份愧疚和自責成長。


會這樣想的人,大多是沒能正確理解家庭成員之間的關係。

我們的親子教育傳統上比較注重強調「施恩」與「受恩」,進而子女成年需要「報恩」,這始終是一種動態不平等關係。在未成年時靠父母給予一切(在這個問題下即「錢」),成年後給予父母一切「反哺」,看到了嗎?這種關係下,始終有一方強勢者、一方弱勢者,雙方劃分分明。

這種時候,有些不願意當弱勢者的人就不願意「受恩」,或者儘快「報恩」以求在心理上獲得強勢者的自我認同。或者說,他們追求「兩不相欠」。

但是,這樣劃分分明的親子關係並不是高效的,因為其本質上是把人視為社會的基本單位,任何人之間必須劃清利益關係,增加了人和人之間資源流通的磨損。

舉個例子:一個年輕人剛剛開始工作,就急於每個月給家裡寄錢,但其實父母有一輩子的積蓄,暫時不缺這點錢,反而是這個年輕人要發展、要學習、要創業、要買房。但在他們的視角里,這種低效的資源流通還是必要的,為了「孝順」,或者為了證明自己跟父母「兩不相欠」,這是一種內耗。

那什麼是高效的親子關係呢?高中政治告訴我們:家庭是社會的基本單位,家庭內部資源是自由流通的,家庭成員之間是平等的。什麼樣的關係成員間是平等的?合作關係,各出資源,各取所需。

高效的親子關係是一種合作關係。

俗話說「打虎親兄弟,上陣父子兵」,家庭成員之間應該聯合對外,而非對內劃清界限。有錢出錢,有力出力,以老一輩的資源為後盾,小一輩的能力為拳頭在社會上打拚,大家都有好處。

生存已然如此艱難,還在經濟問題上跟自己爹媽較勁,何必呢。

寫得有點繞,見諒


多數和父母錯誤的溝通方式有關。
你上學我花了好多萬。
父母的說這句話的潛台詞,這些錢來的不容易,你一定要努力,讓這些錢物有所值。

孩子聽到之後理解的意思,這些錢都是他們的錢,我虧欠他們。


看到你們這些答案我真的好想哭。。
大概從小受了太多父母的白眼,才會認為自己欠他們的要一分不動還回去吧,這樣以後也請你們不要再干涉我的生活。


我爸媽是80-90年代的公務員,那個時候剛好是計劃生育,有了我姐之後,我媽又生了我,還不到一個月,我媽就把我丟給單身沒老婆孩子的舅舅了。
從我記事開始,我媽回娘家幾乎就不敢進我舅家門。怕別人看到去告狀。我舅舅家特別窮,住的是茅草房,記得小時候夏天下大暴雨的時候,睡在房間能聽到堂屋茅草房倒塌的聲音。從小就沒電,一直點著煤油燈。那時候炒菜沒油,我舅舅都是把鍋燒熱先放菜再放一小勺油。家裡一貧如洗,都說窮人的孩子早當家,從小我就開始獨立站在板凳上幫舅舅燒飯洗碗,挑水餵豬打柴,和舅舅一起種地摘桑葉養蠶。
漸漸的我長大了,姥姥也去世了,一個女孩子連自己的房間都沒有和舅舅一直住在一起也不是辦法。舅舅年紀也越來越大了,沒有錢供我讀書。於是我就被親生父母接了去。從那時就開始了我新的人生。我的親媽在我第一次回家給我洗澡的時候,她哭了,因為我又黑又瘦,全身都是皮包骨,她一邊給我洗澡一邊哭,當天還給我燉人蔘母雞湯,或許是因為內疚或許是想要彌補,那時我覺得她是愛我的。剛開始來新家的時候,我感覺還很陌生,但總因為是農村出來的小姑娘,很勤快,什麼活都搶著干。很快,洗碗拖地的事兒幾乎就被我承包了。剛開始覺得沒什麼,後來又一次看到我姐姐在爸媽懷裡撒嬌讓我去洗碗,忽然覺得有一種寄人籬下的感覺。
漸漸的隨著住的時間越長,我和新家的矛盾就越來越多了,農村野孩子的笨手笨腳,吃飯狼吞虎咽,還有各種在他們眼裡的素質低下就開始一一暴露了。我媽媽開始習慣性地罵我打我,在她眼裡都是為了改掉我的壞毛病。在她身上我看不到母愛,只有挑剔和指責,在我姐姐身上她能欣賞他的優點包容她的缺點。但我在她眼裡,我一無是處。剛開始我經常怪我自己為什麼那麼粗心,為什麼老惹她生氣了,我很自責。但我還是很勤快,願意幫她分擔家務。
漸漸的,估計她對我予取予求,想打想罵慣了,越發縱容她的暴戾,不管我是出自好心晚上幫她把成箱的書放在書架上,因為天黑看不清楚僅僅是放倒了,就對我大吼大叫。有一次我忘了收襪子把襪子放在衛生間門口防臟衣服的地方,不知怎麼又惹怒了她,她把我叫來硬要把臭襪子塞進我嘴裡。因為劉海長了,她讓我去剪我沒去因為我沒錢,於是一剪子就把我頭髮連根剪掉,那是我已經上初中了。我因為小時候營養不良一摔就胳膊斷了腿斷了,她跟我說怎麼就你事兒多,別人送的奶粉因為生病時多喝了幾包,後來就把剩的給我姐說因為我之前喝過了,她沒喝。我生病難受告訴我姐,我姐轉而告訴他,她沒有帶我去醫院反而說我怕死。她會在半夜熟睡中把你被子掀起來就因為一點點小事兒讓她不滿意了。只要看到我,就要罵我,用一種憎恨的眼神看著我。那段時間我曾經真想去死。後來的種種太多了我終於慢慢看清她的真面目,她告訴我,被父母拋棄的孩子多了,有幾個又要回來的,你還不知感恩?供你上學讀書都是出於一種責任。
就是因為他們供我讀了書,為我花了錢,我那些不知情的親戚們都告訴我,你媽那時候丟你也是迫不得已你不要小心眼記恨在心。可誰又知道她把我接回家後又是怎麼對我的呢?因為出了這點本該出的撫養費,她就擁有了話語權。那些見風使舵的人,那些拿著孝順父母大棒的人就開始來指責我,這是我最恨的。
我的自尊被她踩在腳底下太久了,我太渴望有一個溫暖的家,有一個捨得為我花錢,在我難受的時候可以依靠的男朋友。我好想遠嫁他鄉再也不回頭。


都曾過早因為經濟二字帶來過深切的無力感

我就是這樣的人,身邊這樣的朋友也有幾個,通過聊天得知大家總結:
1.家中總有一個比較強勢且喜怒無常的長輩

2.家中偶爾和父母爭吵時候,那位強勢的長輩是最堅定的「金錢既地位」論者
經典攻擊方式:

老子花了這麼多錢養你不是讓你來和我吵架的

翅膀長硬了?那你有本事現在就搬出去住啊,記得出去的時候把這身衣服脫了,這也是我花錢買的

你看爸爸媽媽好愛你,什麼貴的東西都給你用

對於經濟未獨立者,絕殺,完勝

甚至潛移默化的,我們有種自己是商品的感覺

畢竟,我是父母花了很多錢和心血養大的

3.記憶里至少有一次自己因為金錢收到傷害的例子:
比如自己有一次無意打爛了父親一塊那個時候對於我們家價值不菲的手錶,至於結局是男子單打還是女子單打,或者男子女子混合雙打,這個確實記不清了,但是被打慘了這是肯定的

比如朋友有一次小時候因為調皮打爛了家中的電視機,沒有受到物理暴力,但是以後每一次調皮收到批評總會涉及到此事,他母親總會說
還記不記得你曾經打爛了那麼貴一台的電視機,我們都沒有怎麼批評你!你怎麼就是自己不懂事喃?一念念了十幾年

小D最可憐,他因為初中出去玩錢包丟了,本來已經餓了一天,回去後還被父母再餓了一天,雖然半夜父親還是瞞著他母親起來給他熱了飯菜,但是以後每次小D出去玩走的時候至少會檢查三次,反思自己有沒有什麼沒帶回去

4.
我們都在偏激狀態下,曾十分強烈的在幼年時期渴望獨立,甚至有過分者出現過離家出走的現象
至於我,我曾如此打算過,但因為缺少勇氣,貪圖家裡各種好吃的,最終作罷

5.
我不知道這算不算一種優勢,因為在用父母錢的時候,常常給自己種我是一條寄生蟲的挫敗感,恥辱感

大多數朋友也因為這種感覺相比於其他朋友稍微早一些經濟獨立

這樣看來,這種感覺並非一定是一種錯誤的,失敗的感覺

但這種感覺確確實實的都曾讓我們不好受,而且深深影響著我們

有的人從來不肯接受一點別人的恩惠,特別是物質上的恩惠,哪怕別人散點什麼東西,偶爾請客一次,他心裡也會惦記很久,然後想辦法還回去

有的人談戀愛從來不喜歡對方為自己花錢,對方給自己花錢會讓自己有一種強烈的不安,彷彿回到童年那種,父母給自己花錢,就已經購買了自己的錯覺
更有甚者,自己也絕對不會給對方花錢
錢,是唯一給自己安慰感,安全感的保障

另外,其實道理我們都懂

我們知道父母是無心而過,我們知道父母是真真切切愛我們的,我們中的很多人都和父母感情十分深厚,甚至有人每天都會打電話,每隔兩三天就會跑一趟父母那裡

但是那種過早就懂得因為經濟帶來的無力感卻確確實實的保留下來,有的人因為時間而沖淡,有的人卻始終記得

我十分感謝父母讓我好手好腳的成長為人
但其實我們自己都在懷疑自己是否為人

直到有一天,在經濟獨立那刻,我最大的感覺不是感激,而是一種欣慰

一股,似乎,從這一刻,自己才是已經開始獨立的個體的強烈喜悅感覺油然而生

所以,我既不感謝這種感覺,也不憎恨這種感覺

但我真的不想讓有一天我的孩子產生這種感覺

如此而已

微笑


我答一個,僅談一點。

從自身來講,這種人更利己一些。

因為自己是可控的,自己對自己可以好可以不好,隨自己安排。

這不是自私,是利己。

從外部來看,是社會的趨勢。

不再講求你來我往,禮尚往來。崇尚自由,嚮往自我成就自己。

掛鉤現在很多的不婚,丁克。

社會要求人們自力更生,人們也學會了責任與我無關。


似乎是有一種還錢後覺得不用再有聯繫的心理?


不知道為什麼,我也會有很深的負罪感。不過倒是沒想過要一份不落的還回去……

只想過以後一定要讓父母更好,不能辜負。

有答主說過了,是會有負罪感的人,大多數是沒有被父母無條件支持過的人。

不過有時候,花錢會有負罪感,恰恰也許是因為父母無條件的支持太多了……當你發現有人不計回報的為你付出,你反而會很愧疚,為自己「德不配位」,不能帶來足夠的回報而焦慮,而有負罪感。

我媽每次都告訴我,xx,我倆的錢不花在你身上留給誰呢?所以放心去用吧,多少都可以。

他們越這麼說,我就越覺得「怪怪的」。哪怕給我錢的時候提出一些苛刻的要求也好,可他們偏偏說對我沒有任何要求,我快樂就好。問題是這樣我反而會很不快樂……

他們越覺得花多少錢都無所謂,我就越不敢花錢,越不想把錢用在不該用的地方,生怕浪費了錢。

一到月底,周圍人都哭窮求著家裡轉生活費,還要詳細報賬。可我媽每次都主動問我「錢還夠不夠?我轉給你一點吧?」「需要錢隨時吱聲」。

每次出去旅行,周圍的人都是求著父母給錢,甚至於跟家裡賭氣要錢,才能成行。而我家裡則告訴我不用計成本,盡興就好。所以反而不好意思出去旅行。

再加上一看知乎上的普遍論調

「呵呵,拿著父親給的錢去ktv里唱《父親》」

「你出去旅行有能耐別用家裡錢,自己打工去掙啊!」


這種論調看多了,就會陷入一種「畏手畏腳,更加焦慮,痛恨自己不能經濟獨立,就去拚命賺錢,然後再用家裡錢就會很有負罪感」 這樣的死循環之中。

於是在掙到幾筆錢之後,把錢轉了好多給父母,讓他們買點好的,沒想到他們又原封不動地轉回來了,說平時沒什麼需要的……哭笑不得……這樣反而會讓我更愧疚好嗎??!!

到現在我父母也不能理解我為啥一點也不喜歡他們給我錢,,,


好吧,我承認是有感而發,寫了這麼多……不過歸根結底,珍惜為你不計回報去付出的人吧。


這樣家庭的父母(普遍都是底層),本身承擔了太多得不容易。而這種不容易除了生活上的艱辛,還有就是情緒上的負面。他們養育一個孩子 ,通常會伴有拖累思想。認為養育孩子拖累了自己的生活。而不太願意完全承擔做父母的責任。但又希望享受做父母的福利。一方面心理不成熟就當了父母,另一方面,他們平時也只能把這種負面情緒往孩子身上發。

例如 : 當年我養大你多麼不容易,要不是為了養你我早就啥啥啥了。

這種一種典型的逃避責任的心理。而這種心理在中國的父母裡面並不少見。 孩子則作為承擔者從小就被灌輸這類思維。是自己拖累了父母,父母沒有我生活會過的很好。所以長大要把花父母的錢都還給父母。

有這種想法的孩子我真的很心疼 。 生兒育女一方面人類繁衍本能,另一方面很多人也是為了自己將來養老問題。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思想不成熟的人當父母?

當親情變成一種恩賜 ,那就沒有所謂的平等。父母生下了你給你花了錢把你養大則是恩,將來無論怎樣都要回報。即使父母教育不得當甚至不去教育。僅僅是養育。也變成了一種恩德。 那這本身就是一種對親情的歧義。但更可怕的是, 大家都認為無比正確。當親情的帶有功利性了, 那還是親情么?

你給我飯吃給我衣穿,我則要體諒這飯這衣的重量,去等價回報。這樣思想的孩子確定真的有過親情之說?

不養兒不知父母恩。這是常說的老話。但是多數父母生孩子真的是因為為了自己老有所依。再加上把企圖逃避責任的抱怨傳輸給孩子, 導致他們對親情的認識不到位。之後自己孩子長大自己當了父母也會這樣。

真正的親情從來不帶有任何功利性和逃避欲 , 它本身是人感情自然流露的承載。力所能及回報父母應因為愛。,如果把金錢作為首要條件,那可能真的沒有感受過真正的親情。

最可怕的就是這個社會不用經過任何考試,就可以人人當父母。都忽略了父母其實是「偉大」的另一個代名詞。

不論貧富,有這樣的想法的孩子並不是懂得感恩。而是恰恰遇到了不稱職的父母。


因為父母沒錢。


推薦閱讀:

適合抑鬱治療中看的書?
被動的人什麼樣?
你們都是怎麼說服自己放棄不可能的人的?
人,究竟是老實好還是不老實好?
是什麼填補了你曾經的迷茫與空虛?

TAG:心理學 | 心理 | 心智 | 家庭教育 | 個人成長 |